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5年第12期
详细信息   期数:2015年第12期(总第46期)    来源:地学文化室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0日

    


    


    
    
    

    

    

内部参考

                                                       


    

地学文化动态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2015年第12期(总第46期)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20151220


    

 


    

 



    


    

  文化研究 


    

·精神立柱  文以化人………………………………………宋芙然


    

文化推介


    

·山野随记……………………………………………………铁永波


    

·地质工程师…………………………………………………陈志华


    

文化人物 


    

·冯炬明


    


 


    

    

文化研究


    

精神立柱 文以化人


    

——从单位组织文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宋芙然  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9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根基。河南省地矿局是一个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秉承行业精神的地矿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每一个局属单位的组织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个体表达,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地矿行业的内涵。河南省地矿局下属的测绘地理信息院(以下简称河南地矿测绘院)则牢牢依托这个共同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组织文化的精神基石,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管理理念,加强地勘单位的公益服务职能,弘扬地矿传统文化,强化地矿行业社会认同,为职工群众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单位组织文化的基本框架与构成


    

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地矿测绘院依据自身实际,形成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地矿行业精神为灵魂核心的组织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既使河南地矿测绘院在河南省测绘领域独具行业特色,又区别于河南地矿系统其它地勘单位,并且以其高、精、尖的测绘信息技术,成为河南测绘领域勘查找矿的一支劲旅。


    

以下,是河南地矿测绘院组织文化的基本框架:


    

发展目标:建设专业一流、发展科学、职工幸福、队伍和谐的美丽测绘地理信息院


    

单位宗旨:服务政府、奉献社会、惠及职工


    

团队精神:主动协作、勇于担当、用心作为


    

管理理念:管靠制度、理用疏导、文化至上


    

激励方针:看业绩、比贡献、奖荣誉、给待遇


    

执行力法则:令行禁止、快速反应、一切为了目标


    

核心竞争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


    

在河南地矿测绘院的组织文化当中,发展目标、单位宗旨和团队精神构成了全院的核心精神文化;覆盖广泛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理念、激励方针、执行力法则、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严谨科学的制度文化;拥有300多册的职工之家书屋、涵盖乒乓球室和棋牌室以及跑步健身室的活动中心、提供三餐服务的职工食堂、带有空调暖气的职工宿舍等,娱乐身心、方便生活的基础设施构成了测绘院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二、以弘扬地矿行业精神为文化特色


    

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上,河南地矿测绘院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管理理念为引领,形成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与弘扬地矿行业精神的两个方面——“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有机结合。


    

院属测绘分院,因为工作性质决定,全年无休、在野外工作时间超过300天的职工人数占到分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有些刚到单位的大学生实习期头一年,除了春节过年回家一周,中间回单位送材料、取换季衣服和棉被,其他时间都在野外项目部。是什么信念给这些职工以支撑?是“打造一面测绘旗帜,凝聚千万条线,拉紧一根测绘线,汇聚千万测绘点”的口号把每个个体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凝聚力。院属地质分院的职工,常年远赴西藏无人区,在海拔4800米的青藏高原挑战高寒、缺氧的恶劣天气,开展地质勘查;有的职工跋山涉水到千里之外的南疆、北疆开展工作,经年不回,把战天斗地的地矿精神发扬光大。院属信息分院承担着河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实施,该系统是河南开展和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对加速推进全省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建设“数字河南”等具有重要意义。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的选手,是分院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青年职工。他们有的是编程高手,有的是软件行家,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科技创新力。2014年底,代表河南地矿测绘院专业特色的省级项目“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立项方案通过了河南省国防科工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河南地矿测绘院的单位发展宗旨激发了干部职工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使大家主动协作、勇于担当、用心作为,发挥团队精神,是新时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地矿精神的生动诠释。


    

举办富有行业特色的文体活动是测绘院组织文化建设融合地矿文化的有效实践。把地质劳动竞赛、测绘技能培训,地质任务、工作纪律、廉政建设等纳入到文化建设中,是创新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三年内,河南地质测绘院高度重视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举办“道德讲堂”12期,提升干部和职工群众道德情操,期间,职工自发或有组织地为地震灾区、失学儿童、困难职工捐款捐物,捐款物品和金额近十万元;参加省、市、区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与此同时,院领导还注重思想文化引导,每年年初职代会院长工作报告出炉后,院里都会在单位网站上展开报告解读,多角度引导舆论话题,让职工了解单位发展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通过开展身边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职工群众学劳模、赶先进,树立组织文化的典型模范人物,实现组织文化精神人格化,让职工群众学习效仿;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在培训活动中接受新观念,形成热爱学习、不断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气。


    

三、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目标


    

2013年至今,河南地矿测绘院摒弃“以物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观念,成立制度建设审核领导小组,陆续制订出台规章制度50多个,建立涵盖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党群工作等较为全面的制度体系。通过“管靠制度、理用疏导、文化至上”的管理理念,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强调文化无形的引导,为职工营造自由、公正、平等、法治的发展环境,为形成“规范管理、质效并重”的发展目标提供制度保证,初步实现依法依规、规范管理、管靠制度的管理工作新局面。


    

“看业绩、比贡献、奖荣誉、给待遇”的激励方针是河南地矿测绘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要求和关照层面的文化理念。在倡导多劳多得、公平分配的工作氛围中,职工群众能感受到:无论干部群众,只要踏实工作,只要干出成绩,就能得到认可和尊重。“看业绩、比贡献”强调职工的集体观念,“奖荣誉、给待遇”体现了个体尊重和鼓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在河南地矿测绘院的组织文化建设中,明确针对个体提出要求的就是“令行禁止,快速反应,一切为了目标”的执行力法则。在这个法则中,它要求每个职工接到任务后要快速做出反应,迅速完成任务,不达目的不罢休。同时,这种执行力法则也充分激发了干部职工主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个单位的组织文化,放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矿藏”中尽管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成千上万的涓涓细流和微小浪花,才汇成了体现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波澜壮阔的江河湖海。从河南地矿测绘院近年来组织文化建设独特的个体表达中,我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讲话的精神实质,而且欣喜地看到了单位具有发展意义的“三个转变”——以满足地矿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起点,开启了从功能性诉求到情感性诉求的转变;实现了为职工群众营造文化氛围到进行文化体验的转变;构建了职工群众由原来被动追求到倾心向往其“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的转变。


    

 


    

文化推介


    

山野随记两则


    

铁永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与断裂平行的信仰


    

被清晨的雨声唤醒,外面的天尚未亮。这是2012531日,在海拔3000米的川西高原上的一幕场景。


    

高原的雨,总似匆匆的过客,在对美丽风景的简单浏览后,便仓促离去。虽然雨后的氛围总会让人有些惆怅,但清新悠远的田野,还是会让你心情爽朗。不知是不是因为下雨的缘由,突然发现草原在一夜过后便开出了许多白色、紫色和黄色的小花,在清晨的雨露下娇艳欲滴。与城市里那些俗艳怒放的花相比,这些温文尔雅的小花着实让人心旷神怡,超凡脱俗。


    

这是一片蓝天下的净土,孕育的一切都似五月草原上的小花一样温和。鲜水河在这里也入乡随俗,它怕自己的奔放在这里变得那么格格不入,便放缓了速度,在这里刻画出一片片平坦的阶地,也造就了今天道孚的主题形态。道孚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的意思,是因县城的地形特征似马而命名。


    

鲜水河孕育了道孚的一切,但伴随着鲜水河同时存在,也是造就鲜水河形态的,就是我国西部三大著名断裂带之一的鲜水河断裂带。从我们带来的地质构造图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至少有10条以上的断层线与鲜水河流向平行,并列穿过道孚县境内,其中一条构造性的断裂带就从距县城几百米的后山穿过。前几天我在县城后山看到19816.9级地震形成的山体裂缝,沿着山脊延伸约2千米,其破坏力非同一般。


    

鲜水河和鲜水河断裂带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前者孕育生命,造就繁华;后者则动辄成灾,瞬间万冢。地震留下的痕迹,在今天道孚的地貌特征上依旧清晰可见:震裂的山体、大型的滑坡、断裂带在河道中形成的跌坎等等。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人们都不想再去提及,但他们知道,怎么能让这些超自然之力造成最小的破坏,道孚的藏民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很久就听说道孚的藏民居很有特色,也很令人震撼,昨天终于见到了唯美的正宗道孚藏民居。我有幸亲眼看到藏民居的修建过程并亲自感受到它的功能。排除民族风俗及自然资源的可获取性外,我想可能还与道孚本身地处鲜水河断裂带的环境条件有关。民居的主体结构是整根整根的木头相互串连在一起形成整体框架,其功能与城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一样,承担着整个房屋的稳定。我随便数了几根树木的年轮,年龄都是在80年以上的杉木。木质紧而结实,据说这种房屋完全能承受Ⅷ度地震烈度所造成的破坏。


    

每天傍晚7点整,整个县城都会播放欢快的音乐,人们便会走出家门,在广场中间围成圈,跳着优美的藏族舞蹈。从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垂髫幼童,都沉浸在藏民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相信,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万物的本性都是善的。他们善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们同样善待其它外来民族,他们相信行善便能逢凶化吉。每次我们出野外经过老乡的门前时,他们都会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天然草坪上,坐下来喝最天然、最没有污染、最纯正的酸奶。我不知道那些在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商人们会不会感到羞愧,但我知道,他们在来世会被打入地狱的最底层。


    

人一旦失去了信仰,也就会没有底线,这正是当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商人黑心、官员腐败、学术造假、急功近利,这都是信仰缺失和道德约束无效的结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些人都是完全的本我控制型,超我系统发育缺失,属于有心理疾病的范畴。


    

在道德和信仰缺失的社会里,每个会思考的人来到这里,我想都会有所感触。就像我现在一样,本意是想写纯粹的自然和风景,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另一个精神分析的层面。或许,我们是该需要反思了。


    

来时故乡


    

2013813,是传说中的情人节,可我却没有陪着我的爱人一起度过,我刚爬上乌蒙群山中的一座小山顶,头上的汗珠与在野外簿上记录的铅笔同时停歇:笔芯写完了,汗珠也流干了。


    

我站在海拔1500的陡崖上,下面是陡切的河谷,关河水泛黄,在青山之间显得特别的刺眼。与视线平行的,是不太平坦的夷平面,发育得不太完整,斜斜地挂在山顶或山腰。上面则分布着或密或疏的民房,点点炊烟,缀着乌蒙山的夏季,安静祥和。


    

视线里忽然闪现一幕风景,在数千米外,有点熟悉,却又有点陌生。直觉让我情不自禁把目光停住,模糊的空间距离,让我脑海一遍遍闪现时间的画面。此刻,时间和空间,是那么的默契,让我瞬间呆滞,忘记了岁月。就在时间和空间在脑海中最后重叠的那一瞬间,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嘴里无意识地念到:那是我的故乡!我害怕别人看到我的泪水,赶紧转身,举起相机,快门的咔咔声,能很好掩饰我内心最隐秘和最怕触及的脆弱。


    

我看到,儿时赤脚飞奔的小路,蜿蜒在山间,在模糊的空气中,依然清晰可见小路上柔软的黄泥,粘稠着20余年的幻想。


    

我看到,儿时嬉水的小河,依然在山涧欢快流淌,曾赤裸着臂膀捡鹅卵石的河滩,早已青草郁郁,掩盖了许多早已忘却的痕迹。


    

我看到,儿时跟在妈妈身后摘豆的那片菜地,依然郁郁葱葱,我仿佛还能听到她的唠叨,从雾蒙蒙的空气中飘来,在耳边响起,慈祥又温暖。


    

我看到,曾经开满杜鹃花的山林,还是茂密如初,草甸上密密的野草莓,还飘出清淡的味道,融着山风划过……


    

那一刻,我很想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看到的一切,但虚伪的坚强不想让我暴露脆弱,还有我担心抑制不住的泪水,会让她担心。


    

我知道,那一刻,我是最脆弱的,甚至无法理喻! 


    

父母把我的童年,幸福地种在了翠绿的山涧,我却把自己的余生,狠狠地禁锢在城市的凡尘俗事之中,孤独地爬行。我不知道我能否给儿子一个像父母给过我那样幸福的童年,但我至少,会把我的幸福与他分享,我也会带着他,尽可能去感受我儿时的幸福。


    

也就在那天夜里,我在日记本里写下:今日,站在儿时眼中最荒芜的山脊,我突然发现,种着纯真梦想的故乡,就在眼前,瞬间泪流满面!



    

地质工程师(外四首)


    

陈志华  广西国土资源厅


    

 


    

地质工程师是大钟做的


    

是蓝玻璃烧制的大钟


    

 


    

飞升的力一遍遍敲响


    

旷野中坚硬的雕塑


    

一遍遍敲响——


    

阳光中高高的愁


    

乱乱糟糟的耳朵和风


    

挤得空气,好痛


    

 


    

紧悬的云,挂在挡风的路口


    

白山黑水像鹿的梦


    

悠悠巡回,羊齿植物


    

那些斑驳的荧光


    

是月亮赠给大山的矿杯


    

那矿杯,是捧在心头的热血


    

大杯大杯的走


    

从僵硬到温柔,像你的微笑


    

 


    

山很远,你的声音也很远


    

谁在半路,谁还没有回家


    

迎风沐浴,你是我们


    

透明的双亲


    

不落的山歌


    

——献给奉献一生英灵早逝的地质工作者


    

 


    

最后的雨声浸湿了所有的宁静


    

山路上,缤纷的石子不再哭泣


    

 


    

那正午的太阳涨着殷红的血


    

在众鸟的惊叫中呼啸而去


    

年轻的血,像雕塑阳光一样


    

雕塑了远方最后的呼唤


    

 


    

山地上,地质包静静地躺着


    

那些发青的誓言,那些悠悠旋转的歌


    

一块块装着,瞬间化石


    

 


    

荒漠背景,风呼呼地垄断一切


    

路标沉默成一种曲折


    

身边透明的放大镜呵


    

在鹅黄的世界里一闪一闪


    

你真傻呵


    

当春天一节节映照自己的时候


    

你却去照大山、去照远古


    

用古铜色的疯狂,用秋后的一片嫣然


    

一次次放大或缩小


    

 


    

也许,你注定是山的儿子


    

注定以树的形象风的潇洒


    

写进大山,走——


    

也要孕育一颗颗白骨的心


    

日日夜夜


    

躺着母亲的流向


    

 


    

地质锤


    

从火红的熔炉中孕育


    

就注定一生在风雨中飘荡


    

就注定一生要迸溅充实的诗


    

每涉向一片新野


    

就是一次兴奋的激动


    

每走向一次相握


    

就是一次欢乐的火花


    

尽管每次跋涉都并非美丽


    

尽管每次抬头都是一次创伤


    

 


    

多少次风雨


    

心从没倾斜过


    

头依然向下


    

沉沉甸甸地伸向地下


    

就这样把一生痴迷


    

唱大山很缠绵、很缠绵的歌


    

读 景


    

一只碗和一块石头


    

在雪山之上


    

老人和狗


    

在黄昏里徜徉


    

破碎的鸭声


    

瘦瘦的远


    

 


    

知更鸟


    

在卡拉OK里休闲


    

右手握着的风


    

深深的黑


    

通往异域的路上


    

月亮在狂奔


    

嘶鸣的声音


    

刺破大地的腹部


    

 


    

一匹马,一条断裂的河流


    

一大坛的风景


    

倒在水里,只有土拨鼠


    

跳来跳去


    

 


    

 


    

伫立黄昏


    

天空一片片醉红


    

悬空的心情和黄昏独语


    

 


    

我突然看见,远方的高度


    

一只鹰,在低低地飞


    

它不与我对话


    

它不关注我的表情


    

我静静注视


    

鹰搏击长空的姿势


    

那鹰,时高时低


    

突然和一片片血声会合


    

刹那间,大地一阵激烈地颤动


    

 


    

那时,我有点茫然


    

后来我又一次次看见


    

那鹰,在空中低低徘徊


    

溅起一片片水花


    

 


    

伫立黄昏


    

是一种动静的美


    

山在远方浮游


    

田野上沉甸甸丰收的喜悦


    

最惊心动魄的感悟


    

是那双坚实深邃的光



    

文化人物


    

冯炬明1962年—),男,汉族、河南省淇县人。19838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工学学士,就职于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92年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学习。先后在《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芙蓉》《莽原》《新生界》《绿洲》《东京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指尖上的恍惚》《路南路北》,中短篇小说集《无雪的童话》《永远的河》等,作品入选多种文学选本,多次获得部、省、市文学奖励。中篇小说集《无雪的童话》获第二届“中华宝石文学奖”,长篇小说《路南路北》荣登2013年度国土资源源悦榜榜单,并获第五届“中华宝石文学奖”。20148月,当选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同时,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土资源作协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地矿文联常务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在梦想中起舞


    

——地矿文学作家冯炬明印象记


    

周 强  河南省地矿局


    

有人说,冯炬明是“洗罢仕气进书房缝隙延伸的写作足迹里栽种鲜花一个贴着现实底层飞升的作家。”


    

对于炬明,我是10年前先见其人,再闻其名,后成为好友的。曾任河南省地矿局办公室副主任,现任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河南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200多万字,其作品多次收入选集并获省部级文学奖多次。著有长篇小说《指尖上的恍惚》,中、短篇小说集《无雪的童话》《永远的河》和大型电视专题片《跋涉者的档案》等。


    

无论是个性生活,还是写作姿态,炬明都是卓尔不群的。风度翩翩,高大的身材,随意而潇洒的穿着,性格豪爽,面如满月,容颜一点儿也见不到岁月的风霜,倒象是一个白面书生,但却是个极端的性情中人。写作,对于他来说,似乎只是在一段积淀之后,对心灵的守望和生命的重温,用柔软的文字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和敬畏。


    

“唯有珠玑般的文字和纯真的情感不腐,成为个体生命实在的自然的延续。”


    

炬明生长在流经豫北的一条不大却让人心旌摇曳的淇河岸边,《诗经》中采自淇水流域的诗歌有39首。这里有着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校,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这里有文王演《周易》,箕子发明围棋,王禅成书《鬼谷子》。


    

他说:“我经常会梦见淇河,回忆是对往事的微笑,在我整个生命历程中像一团燃烧不尽的烈火,烤灼着我的灵魂。”


    

他从小就爱读书。小时候他想开开“书荤”,就跑叔父家翻箱倒柜,抱回不少“砖头块”:《白鲸》《小北斗村》《播火记》……13岁的他曾用板车帮食品公司往县城送鸡,十几里地往返一趟可净得一块五毛钱,他就直奔书店而去,陆续买了《铁道游击队》《猎人笔记》等等。


    

1979年,17岁的他考取河北地质学院,大学期间,他挤出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书籍、做读书笔记,认识了巴尔扎克、哈代、塞万提斯、罗曼·罗兰、狄更斯等。他从那时起偷偷爬起格子来,写了中篇写长篇,自我欣赏之后便束之箱内,不知道写过的稿纸叠起来有多高,每天都要划几笔。几年后才做贼似地往外投稿,有近20篇小说、散文被省市报刊采用。


    

大学毕业后,在河南省区调队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8年中,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作,1991年和1995年到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中文系参加了作家班。


    

从此,他习惯独守孤灯的点滴温馨,理性地穿行在时空之中,象一只鸟梳理羽毛一样精心地梳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于是,他铺纸,捉笔,伏案,让一些经验和情绪复活凝固下来。


    

买书、读书于他一直是件欣然所为的事,在他那儿常常可以见到其他人处见不到的书籍。他觉得龟裂的心田需要知识的滋润,他的思想需要知识的填充。


    

和他在一起常常可以听到他对书的一些看法,也常常看到他手里时时拿着一本本书。本是一本学术专著,他则看得回肠荡气,浮想联翩。他觉得,读书是灵魂之间碰撞的契机。


    

他的书籍丰满了,他的心也渐渐丰满了。


    

在办公室,每天面对大量的各类文件、报告,常常让他精疲力竭。可读书写作始终是他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始终固守在文学的精神家园,不断更新和审视着历史与现实,用手指抚摸曾经的伤痛和已远去的背影,释放出内心的激情和狂热。


    

他认为,脚印很快会被尘土覆盖,声音瞬间即被嘈杂湮灭,唯有玑珠般的文字和纯真的情感不腐,成为个体生命实在的自然的延续。


    

作家刘恪对他的从政很是惋惜地说:“从此,地勘队伍中多了一个一般而忙忙碌碌的政客,全国地矿系统又少了一位优秀的地质作家”。


    

“世上没有不被人写过的‘内容’,正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炬明特别在意生活本色的东西。把淇河、家族、最低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就显出他出采的地方——贴近生活最原始状态,那种味道更浓。


    

生活在淇河边的他对淇河有着特别的情感。关于淇河,他不止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每次回家,他必定去看望她,觉得她是他记忆的永远,有如一位无法忘却的恋人,是他的根。


    

他很注意观察,感觉十分细腻,他可以将一个点的东西,慢慢地由中心向外写开去,向外展开,就像一朵花开放那样,由花蕊开始,花瓣一层层地打开。阅读他的东西,就像是观察一朵花的开放过程。因他所住的镇上,有很多杀猪的,所以他写了很多杀猪的故事。对猪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哪一块肉好吃、杀猪用的工具,他都能娓娓道来。他会告诉你,猪肉中是舌根脆骨后面那两块肉最好吃。


    

他说:“再好的素材充其量不过是原生碎片的堆积,它可以当故事讲给人听,活脱下来却不能作为小说供人赏阅。世上没有不被人写过的‘内容’,正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或形式)赋予了这种‘重复的内容’以新的生命力。”


    

在很多时候,把所有写过的故事统统忘掉,让众多的人物在自己的笔下重新编排铺陈、重新闪亮登场、重新鲜活生动、重新嬉笑怒骂……就这样,他的故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丰满。


    

所以,他比较重视技巧,对技巧的使用持积极、慎重态度,大到结构模式、叙事角度,小到语言个性化的努力、题目的确立等,因为它要在一次次攻打内容的过程中取得完胜,让内容的吁求成为无缺的终结。


    

炬明是个有潜质的作家。他精于感情,不按理性状态写的东西,很有想像力和幻觉,更有影响。其作品艺术结构带有一些想像力和随意的因素,对事物的表达思路打得很开,语言常常不按规则走,很些有味道。


    

他的作品风格健朗阳刚,生活积淀深厚,语言自成一格,内蕴别具特色。对于地质队员的感受是深刻而又溶入血脉的,是对火热地质生活的歌唱,从侧面反映着一个大时代的若干影子。没有对生活的积淀,是不会有这样的文字的。他也是善良温情的,在叙述平常事件中,鲜明地显露出作者对于温情、善良和幸福美好的呼唤和追求。虽无多少刺,然而温和、平易的笔致中别有一番古道热肠,更何况其间还有着明确向上、带有导向色彩的价值观念。


    

炬明的语言很有特点,除了中原地区的方言土语,更多的是带有淡淡的忧郁,容易抒发个人的感伤情怀。他的语言是有季节性的,冬天是他心灵最活跃的时候,他的作品力量要比色彩最鲜艳的季节还要强烈。


    

他这样形容冬天——“没有谁会怀疑冬天是一个意趣无限的季节,悄默而至的雪,炫耀般悬垂在屋檐下的冰棱,稀疏的树冠有如剪影,而杂揉着寒意的风让鸟儿的羽毛翻飞不止。苍茫天宇间交叠而成的万像之花有着足够的迁化、美妙和神秘让人们去欣赏。”


    

他的创作灵感犹如打开闸门的水渠一般,创作出许多散发地质气息的精品佳作。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雪的童话》之前的作品基本上是平铺实录的生活故事,艺术朴实;第二个阶段是《隐喻》之前,作品重感觉,重象征、隐喻,在艺术上显得厚重复杂;第三个阶段基本上是有淇河水流的家族式生活介入,有一种深层的人生体验。第四个阶段是写实小说,作品更贴近现实,对人生的思考更为沉重和无奈。最近几年,他的多部长篇小说是机关大院内的众生相的横向展示构成的纵横交错的闭合结构,在时空维度上显得阔大恢宏,同时又保持了局部的精致。他几乎给每一个描述对象都负载了内涵,他从来不展示事物的“原生风貌”,而是十分善于从生活的汁液中提取精华。2006年,撰写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和《乘龙快婿》共7万字的两部关于官场的中篇小说,分别被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写实小说丛书——《机关算尽》和《市长的父亲》收录。这两部小说真实再现了改革发展时期地勘队伍机关干部职工之间的矛盾纷争、情感纠纷和喜怒哀乐。


    

“坚守的勇气对我来讲,似乎比写作本身更具价值。”


    

时间是水,可以将岁月中最刻骨铭心的东西涮洗得更加光可鉴人,也可将岁月中最刻骨铭心的东西涮洗得影踪殒消。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纷纷坠入红尘,关注更多的是物质的东西,这其实是精神的迷失,是文化的错位。当文学成为地矿系统边缘性的行当时,原来他们那一批搞写作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却以身相许,始终不渝,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行当紧紧地绑在一起。


    

他说:“写作回归为一种纯粹个人的事,只是面对外界五光十色的诱惑、面对无计可逃的诸多琐碎事务,有时觉得坚守的勇气对意志薄弱的我来讲似乎比写作本身更具价值。”


    

他曾在文中这样描绘自己的情感:花开的季节,雾有时更重。像是会把他们强烈的欲望扼杀在迷蒙之中。他们穿行于雾幛,穿行于自己的欲望之海,这没有什么错误可言。嚎喊或者口哨是高扬的帆,它高过山颠,一种无所忧虑毫不造作的抒情篝火,羞赧每一张困惑的脸。繁星弯曲了他们记忆中的手指。只要他们用心、用彩色摊涂其上,每一个图示、图例都将成为喂养他们的果实。


    

要懂炬明,你还得先懂酒,通过喝酒你更能了解他的品性。他为人温和谦恭、大度豪放,喜欢大口大口地饮,喝酒如其人,极为爽快。冬天下雪、春天刮大风、有朋自远方来,大家都会自然聚在一起喝酒,不管是几百元的五粮液,还是四五元的老村长、鹿邑大曲,都可以和朋友们喝得酐畅淋漓,不需要借口,但快乐抑或忧郁都可以是一种喝酒的借口。朋友老杜曾形容他有李太白式的豪情。常常沉默不语,又不时字字玑珠,还时不时与人载歌载舞,放浪形骸……酒成为粗旷的一个借口,就是通过酒,通过和人们无拘无束的交往,将文学渗透到他的生活里、写作中。


    

不知从何时起,他变得越来越感情脆弱,太怕真情的东西,心中眼里容不得任何感伤的人和事,一旦遭遇,心就碎了一般悄默地淌血,眼就格外地迷离。他通常还天真地利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自已的灵性,如果一件事让他振荡了,说明他还保有几分真挚的情感,还能用智识辩析真、善、美,就可以继续借昏黄的灯火写自己喜爱的文字。


    

炬明是个勤奋的人。他常常会在深夜突然从床铺上起来,记录下那一瞬间心灵深处划过的灵感和梦幻。每天夜晚,随着指尖在电脑键盘上清脆的响亮,他都于恍惚中来到了他精神的乐园。每年,他都要写上20多万字,来充填自己对生活的感动。


    

他说:“在文学上我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任何时候我都在写,保证不会掉队。因此说什么时候都会有我的作品,但什么时候都不会有名。”


    

如果没有地质作家的繁荣,就不会有地矿文化的繁荣。他无疑是河南地矿文学的领军人物。大家认为,他是一种力量,一种从喧嚣的世界中坚守文学的力量;他是一种声音,一种从浮华的物质消费中触发河南地矿文学爱好者追寻虚妄之光的浪漫情怀的声音。


    

生命中一旦有了既定的目标,活起来就充实、就蓬勃了。


    

目前,他的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写实长篇小说《路南路北》已经印刷成稿。而现在,他天天仍然笔耕不辍,在《方向》一文中,他对童年和少年进行了概括回顾与总结;在《记忆》中,他采用一种狂欢性语言下意识写作,对四年大学生活进行了梳理。


    

他说:“写作是我的生活方式,是我解放自己、表达感情的手段。”


    

携带着美好理想和人生思索,负荷现世的酸甜苦辣和艰难跋涉,冯炬明这位“地质作家”义无反顾地走在地质文学创作的大道上。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地质行业文化建设、地勘单位党建工作探索与研究等文章为主,主要设有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推介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赐稿。


    

每篇字数不超过5000字。


    

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


    

邮编:100083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5年第12期(总第46期)


    

 


    


 


    

  编:崔熙琳                            真:(010) 66554908


    

副主编:梁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编:刘    李玉馨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核:单昌昊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政编码: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