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5年第10期
详细信息   期数:地学文化动态10期(总第44期)    来源:地学文化室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0

    


    


    
    
    

    

    

内部参考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学文化动态


    

2015年第10期(总第44期)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联合主办

 



    

             20151020


    

 


    

 



    


    

  文化研究 


    

  · 浅论新时期地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崔熙琳 堵海燕


    

文化推介


    

  ·试说地质游记………………………………………………郭友钊


    

文化人物 


    

  ·章治萍


    

 


    

 



    

    

文化研究


    

浅论新时期地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崔熙琳  堵海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地质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质调查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以“三光荣”和“四特别”精神为突出特点的地质文化,在地质调查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一、新形势、新常态要求地质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与地质工作发展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地质工作与地质文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已成为全面提高地质调查队伍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必然选择,成为推动地质调查事业科学发展、增强竞争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创新,适应地质调查事业新常态,目前已成为事关大局的发展要务。


    

然而,在积极创新的同时,应该注重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保持和发展地质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地质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地质调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在新形势、新常态下,要不断提升地质调查工作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地质文化建设融入地质调查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即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系统开展地质文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业精神,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实践内涵丰富的新时期地质文化,提高地质调查队伍文化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和措施,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地质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地质调查工作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精神上传承  内涵上创新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要继承和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优良传统,继续激发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在艰苦的环境中永不言败的信心和勇气。


    

(二)培树时代核心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要深入挖掘新时期的地质文化内涵,总结地质调查行业优秀的文化建设成果,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和丰富以“青藏精神”为代表的“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地质行业精神,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建局目标,培育和提炼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富有地质调查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丰富地质文化内涵,切实发挥地质文化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


    

(三)打造个性特色文化。要强化意识,结合实际,在深刻领会新时期地质行业精神和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以地质调查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总结提炼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且特色鲜明的单位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地质文化的子文化。


    

三、队伍建设上传承  教育方式上创新


    

(一)强化教育培训。以“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为目标,把干部职工地质文化素质的培训和提高纳入各单位班子学习和干部培训计划,以文化教育培训为路径,充分发挥上下、内外的各种优势,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网络学习等方式,分层次、分重点定期组织学习,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素养培训等,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科学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建精、建强一支用科学理论武装、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力的新时代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二)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要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单位发展的强烈追求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学习报告会,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读书月”、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全员学习,激发职工群众学习热情。


    

四、文化繁荣上传承  打造精品上创新


    

(一)培养人才力量。着力推进文学艺术团体建设,加强引导和培训,建设一支涵盖文学艺术创作、宣传教育、新闻出版和网络传媒等领域的,专群结合、德才兼备的地质文化人才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地质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二)创作文化精品。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塑造先进典型、创作优秀作品作为重要任务,深入野外一线,深度挖掘、创作一批具有地质调查特色的影视、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全面展示地质调查工作者献身地质调查、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和时代风采。对优秀文化作品、特色创建活动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单位和个人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地质文化精品库,扶持并公开出版具有地质调查特色的优秀文化精品。


    

(三)培树先进典型。培树地质调查精神示范和行为标杆,集聚地质调查正能量,塑造一批既坚持弘扬“三光荣”传统,又能够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不断增强和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地质调查事业的改革发展树立新旗帜。


    

五、文化特性上传承  形式载体上创新


    

紧密围绕地质调查工作总体部署和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把握文化的渗透性特点,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丰富文化载体,搭建地质文化建设的平台,增强地质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文体活动多元化。要积极组织文艺骨干和爱好者,开展文学、摄影、书法、戏曲、小品、绘画、音乐、舞蹈等文艺创作和比赛评奖活动,鼓励进行短小精悍且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公益广告、微短电影等的创作、征集、评选、展演、展览,积极组织文化讲座、论坛交流、文化观影、读书荐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职工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群众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中受锻炼,增强队伍凝聚力。


    

(二)媒体传播多向化。充分利用中央主流社会媒体和《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中国地质调查》等行业媒体报刊,利用多种出版成果,发挥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等的作用,多向传导、多管齐下,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地质文化的有效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地质调查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场馆建设多样化。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基地、科普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展览馆、阅览室、“职工之家”等不同类型企业文化设施,充分利用单位空间,如大厅、办公走廊、食堂、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建立文化专区,进行动态宣传展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动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助力地质文化建设。


    

(四)形象宣传多面化。在形象宣传和推广使用中,引入视觉识别系统,准确规范、完整使用局徽等标识标志。对现有机构名称、徽志、旗帜、报刊等标识进行统一管理,对地质调查车辆、装备等方面逐步使用统一标识,展示地质调查整体形象和风貌。


    

 


    

 


    

 


    

 


    

 


    

 


    

 


    

 


    

 


    

 


    

文化推介


    

试说地质游记


    

——从《剖面的剖面》谈起


    

郭友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印象中的游记


    

游记,其作者当然是游后才写出的记。


    

何为游?游的字面意义为“不固定”。山是固定的,树是固定的,家也是固定的。但家里的人却是不固定的。日常的活动范围有限,如在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人活动的轨迹是相对固定的。异常的活动范围,人可能离开了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城市,到了他乡,置身于乡外、县外、省外、国外,甚至地球之外,其状态属于不固定的。相对固定的人,所观景致人物、风俗风情亦是相对固定的,一些人对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多陷于审美疲劳;而贤人圣者却对之烂熟于心、如数家珍。居家或者守乡的生活中,“游”的意义很弱甚至为无,称不上游。而不固定的,到乡外、县外至省外、国外,风土人情渐异,不固定的程度愈演愈烈,游得程度愈来愈强,才算得上游。


    

不同时代的游,因其交通工具不同,因而游的速度不同。依赖采集生存的猿人,徒手攀树、赤脚行地,守着一个山洞、宥于一片森林,若存出游,可能由迷路的个体实现。进入农业时代,穿上草鞋,踏上木履,坐上轿子,骑上俊马,乘上木船,入了新乡、随了异俗,赏了山水、观了草木,但因交通能力的限制,一旬出不了县、一月出不了省、一年出不了国,路继路,短游亦困难,穷其人生,难游尽其国。进入工业时代,坐汽车、火车、飞机,甚至坐上火箭,一天出省、出国、出地球,游远却轻易,凭假消闲,可游历世界。


    

一个人的出游,从动因来观,有两种情况:自愿的游与被迫的游。自愿的游,是人人所喜欢的,去看自己喜欢看的,去寻自己喜欢寻的,如徐宏祖的游。但被迫的游,迫于自然的、社会的大环境,有喜欢的、亦有不喜欢的:喜欢的,如进京应考的才子、如逐草而迁寻找新家园的流民;不喜欢的,如背井离乡避免战祸的灾民,例如永嘉南渡的汉人,例如贬谪边塞的文人。


    

一个人的出游,从目的看也有两种情况:发现的游与体验的游。发现的游,其对目的地毫无了解、不存知识,仅靠自己的游兴去观察目的地之真,并挖掘其美、其善。体验的游,是重复前人的游,验证前人的游,现场分享、重温前人的游。一个目的地,游的人自始累计多了,发现的游因之而少了,体验的游也就多了。古人的游多为发现的游,现代人的游多为体验的游。但并不是说,一个目的地的真善美已完全被游人发现殆尽了,已无发现的可能了。目的地还是那个目的地,但可横看成岭侧成峰。去一个目的地,成发现的游还是成体验的游,取决于游人的学识深浅、素养厚薄。深厚者易于做发现的游,浅薄者易于做体验的游。


    

游之程度、速度、动因、目的不同,游之记不同。圣者贤人在相对固定时对物事情理之记载,归之“方志”;行者在不固定时对物事情理之记录,归之“游记”。


    

游记当有显著的特征。一为时间性,记的内容当在游时的状态,属进行时。若在游之前,属想象、虚幻,不可作游记,适于作科幻;恰在游之中或者稍后,记的内容确切、真实,游踪清晰,才属典型的游记;若在游之后,凭模糊记忆而写,多属回忆录。二为空间性,所记的内容当依附在特指的地方,或用行政体系表述、或用地理坐标刻度,其他人能够凭之找到;三为重复性,记的物事能为其他人验证,记的情理能引导他人,有文献的功用。四具有可读性,素描图或者照片有真实性,让人爱看,文本有文学性,让人易读。若用此标准度看,《西游记》不属游记,因其时空未能刻度、人物故事不可验证;《徐霞客游记》是典型的游记,因其后人能够证实;王士性的《五岳游草》也是典型的游记,但基于《五岳游草》等综合成的《广志绎》则是人文地理专著,已超越了游记的形式、功能。


    

游记记什么内容?历史上各时代游记的内容有其特独的特征。唐宋及之前的游记多限于一山一水的地貌形态,如南朝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宋代苏试的《石钟山记》。明清的游记进入大视野下的地理内容,如明代的《五岳游草》《徐霞客游记》分别以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为主要题材,晚清刘鄂的《老残游记》、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则选用了社会政治为主要题材。民国的游记不仅继续以社会政治为主要题材,还有了科学考察的题材,如杨钟健的《西北的剖面》《剖面的剖面》,跃升到近代、现代的地质游记上来。


    

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游记内容也异,对物事情理各有偏重。工匠学者关心游程中的物事,以格物致知为目标,追求其“真”。诗人作家关心游程中风景引发的情,以赏心悦目为目标,追求其“美”。哲人贤者关心游程中人与物的理,以齐家治国为目标,追求其“善”。不妨把追求“真”的游记称为“山水游记”,追求“美”的游记称为“景观游记”、追求“善”的游记称为“社会游记”。当然,三者间没有截然的分界,可能是交织的、共存的。


    

游记是发现的游的成果,是“行万里路”的第一手素材,可为后游者提供导游的资料、开拓视野的科普读物,也可为“方志”的编撰者或者学术论著的研究者提供实证的材料。


    

游记,其作者当然作为先游者为后游者而写的记。


    

从地理游记到地质游记


    

《剖面的剖面》,刚见书名,不知“剖面”何意?顿觉新奇。了解到此书命运多舛,更想知道其内容。研读此书,见作者杨钟健先生总结了旧游记的特征,提出了新游记的标准,我竟想探究下此书的历史地位来了。


    

此书脱稿于1937年春天,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为其题写书名、行政院秘书长后任院长的翁文灏为其作序,可见杨钟健对该书的重视。杨钟健把书稿郑重地交付了商务印书馆,但恰遇“七七事变”爆发,战火燃烧,书馆无法印行,邮局系统瘫痪无法退稿,北平的大学、研究所纷纷南迁。此背景下,杨钟健在1937年深秋南下时没有收到此书稿的任何消息。此后,杨钟健多次寻找、多次痛心地提到此书稿的失踪。直到1950年,杨钟健找到了“十三年尽经沧桑”的书稿。庆幸之余,真希望此书马上能够问世。还作诗鸣志:“愿能再游十万里,寻踪自然到穷荒。”表达再出游、再写游记的心情。那年,杨钟健已是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是硕果累累的大科学家,印行此书,应无什么经济的、学术的问题的。但一直没有印行。或许是舍不得书中翁文灏的序言吧。随着杨钟健成为研究所的所长、博物馆的馆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院士),此书还是没能出世。1973年,76岁的杨老已进入了暮年,想来日不多,希望辞世前能了却出版此书的心愿,就写信给有关部门:用纸可以次一些,印的份数压缩到三、四百份,省些纸和装订等的工本,插图和图版如价太昂可以去掉……然而,如此谦卑的、肯切的语言,虽然让读到此信的同事或领导暗自落泪,但都爱莫能助。不是因为杨院士的文字不好、图片不漂亮,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名望极高的杨老在1979年逝世时也未能看到此书的书影。沉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沉寂,像一桩枯树,芽没长、根也没烂。20091月,杨老已逝世三十年的时候,杨老亲手创建的古人类研究所为之出资、杨老亲手组建的科学出版社为之出版,脱稿72年后的《剖面的剖面》终于印出了2500份。


    

我有幸拥有一本《剖面的剖面》,并一字又一字地读了。读完还不过瘾,又购买了此书的姐妹书来读。姐书为《西北的剖面》,出版于1931年;妹书为《抗战中看河山》,出版于1944年。妹书的书名不含“剖面”二字,但杨钟健在自序中说道:“其中所述所记者,亦只能谓之抗曰‘剖面的一角’而已”,仍然有“剖面”的内容。这三本书的结构、内容、风格十分相似,均展示了国民时期杨钟健先生记述的一条条剖面。


    

何为剖面?翁文灏为《剖面的剖面》所作的序中有明确的回答:“剖面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我们所要研究的事物解剖开来,以便察见他的内容,也就是用明晰的眼光勇往直前,洞瞩隐微,不为一切非必要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单刀直入,透彻地达到我们所要观察的目的。”杨钟健在《西北的剖面》自序中也有解释:“何以叫剖面呢?正同地质上的剖面同一意义,用不着我多费解释。所不同的,地质上的剖面,只限于地层及其构造等,而我这剖面,几乎是上自天时、下至地理,乃至人事沧桑、世态的炎凉等,无一不乘兴会所至,都或深或浅地切剖一下。” 比较翁序与自序,翁文灏所解释的剖面是游览观察的方法;杨钟健所描述的剖面是既有游览观察的方法,又有游览观察的具体内容。


    

杨钟健切剖的剖面很多、也很长。《西北的剖面》切过了东三省、河北、山西、绥远、察哈尔、陕西、新疆等省;《剖面的剖面》切过了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四川、广西等省;《抗战中看河山》切过了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新疆等。可见,杨钟健在三本书中切过了我国内陆的大部分地方,很具有我国地域的代表性。


    

杨钟健切剖的剖面中天时、地理、人事、世态等内容,在古代的游记中并不少见,是游记的通常题材。但三本游记中记述的寻找化石、测量地层等地质内容,是杨钟健所深深地切剖的,这在国民之前的游记中是没有的,在国民游记中也是少见的。少见的部分为丁文江的游记《漫游散记》(1933年刊于《独立评论》),其中有云南个旧锡矿等矿产、地质的记述,但丁文江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内容。


    

山水游记中,以地理学为内容的游记在明代已登上了巅峰。相比较于地理学,地质学的出现较晚。地质学出现在英国,十八世纪才开始向独立的学科发展,十九世纪早期才进入成熟的阶段。地质学传到我国,则更晚。1913年,时任地质研究所所长的丁文江开始跑野外,但当时没有写游记,到了二十年后才凭当时的“日记”写成“散记”发表。


    

国民时期,全国掌握地质学知识人仅有百人,能写地质游记的寥寥无,几杨钟健便是其中特别的一位。杨钟健在1919年升读北京大学地质系,为该系的第一届学生,后成地质学家,是我国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学的奠基人。虽是学者,但杨钟健也是作家、诗人。其创作的诗歌约有二千首,即是作家诗人的力证。杨钟健共写过七部游记(另四部为《去国的悲哀》(1929)、《新眼界》(1947)、《国外印象记》(1948)和《访苏两月记》(1956)),游记创作持续的时间长达三十年,具有丰富实践,同时对古人的游记也很有研究。他在《剖面的剖面》的自序中总结了“旧游记”的特征,并提出了“新游记”的概念:“至于新游记,则不然,他的目的在于给阅读者一种正确的知识。此等知识固然书本上也有,但另以游记式笔墨出之,格外可以引人入胜,可以说供给一般人业余欣赏自然,并取得史地等知识的绝好读物。理想的好游记,对于每一地的地形山川等地质背景、地理状况以及人情风物,均当予以正确的记载。此等事实,真实的描述,再佐以优美的文笔,自然是适合于现代科学化的游记。”


    

杨钟健举起了“新游记”的大旗,并在地理学游记的基础上登上了地质学游记的台阶。可以说,杨钟健的三部游记特别是《剖面的剖面》是地理学游记与地质学游记、旧游记与新游记的界碑之力作。


    

从“剖面”到“钻孔”的地质游记


    

读书与行路,古而今,均是知识的来源。读的方式,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亘古未变。行的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借助300年前谢灵运的木屐登上了山巅;“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至今1200年前的孟郊欣喜舟车的方便,荒山野岭的柴门也有了车马客。这是旧行路的方式。李白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凭的是“轻舟”。但能够一日跑千里的“轻舟”,是现代的汽车、火车,一日跑万里是当代的高铁、飞机、火箭。这是新行路的方式。古人行万里路,需要大半辈子。富有想象的李白不得不“叹我万里游,三十春”。而今天去千里之外、万里之外,只需睡一觉的功夫。


    

“行万里路”,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可写成游记。徐宏祖坐轿、坐船,用了34年的时间游历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大半个中国,写就《徐霞客游记》,登上了地理游记创作的顶峰。杨钟健骑骡、坐汽车、坐火车,在约10年的时间里考察了全国,著有《剖面的剖面》等三部游记,成了地质游记创作的开创者。但两人在行路中对交通工具的态度不同。未见徐宏祖抱怨轿、船影响游程,他一步一景,没觉得有什么遗漏的景物。杨钟健却多次抱怨坐汽车、坐火车没有自由,不能随心所欲下车去观察感兴趣的景物。两人的行路均希望一路连续观察,不希望其中存在间断。这种路线观察方式,杨钟健称之为“剖面。因此,“这一本东西(指《剖面的剖面》)完全编好,照例也附有路线图……”


    

路线图是足迹留下的一根实线,那是有切身体会的行程。提倡新游记的杨钟健仍然能够为游记画出一张路线图,其游程的性质仍然与徐霞客相同,即使游程受到汽车、火车的困扰。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系统便捷使用之后,凭借它们行路的人们所有的自由只有在出“站”的时候。而“站”与“站”之间的“路”已成无感的“虚线”。可见,以“路线”或“剖面”为游程的游记写法,已不太适合于当代社会的旅行方式。


    

游程决定了游记的结构。游人一天或者一个周末可以游尽的地方,算为一站。一站,或许只是一个村庄、一座山头、一条山沟,面积数平方千米。写一站的游记不是应运而生。旧游记中除《徐霞客游记》《五岳游草》等之外,绝大部分是写一站的游记。但旧游记的特点,正如杨钟健先生在《剖面的剖面》中所总结的,其中有不朽的好文章,如《桃花源记》属文人的感时之作;虽然有的游记也记述自然,但所记不符合事实,甚至泥禁于古书,以讹传讹,这种情况俯拾皆是。为此,杨钟健先生提出了新游记:对观察的事实,进行真实的描述,佐以优美的文笔,成为适合于现代科学化的游记,能给读者正确的知识。


    

我认为,一站式的游记,既要写出该站的外貌,也要写出其质地,由表及里,尽可能写尽这一站的物事情理,不仅展示其美,亦要揭示其真,更要弘扬其善。要创作出这种游记,当对这一站进行“深剖”、进行“钻探”,形成游记作者窥探这一站历史的“钻孔”,以尽可能还原这一站的历史,包括自然的演化史、文明的进步史,以及记述这一站独有历史中的情理对现代人文的影响。


    

《解密天碑地书》是基于我对龙潭大峡谷游程的“钻探”而获得的一个窥视自然、人文的“钻孔”而创作的游记,是自己行走以获知识的一种尝试。当然,说了上述的地质游记,也是我井底之蛙的一孔之见。


    

 


    

 


    

 


    

 


    

 


    

 


    

 


    

 


    

文化人物


    

章治萍(1964—)男,本名章志平,中国当代诗人,人文自然摄影家。生于江苏无锡,1972年初随父母“支援”青海,1983年到青海煤炭地质局(公司)青海煤炭(田)物测队工作,2013年底退休,系高级技术工人。1979年发表处女作,1983年加入西宁市作家协会,1984年加入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2004年加入中国诗歌学会,2005年加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2004年获美国第四届“新语丝”汉语文学奖,20072013年被聘为中国(香港)人文研究院汉语诗歌研究会会长,2010年被聘为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兼职教授。著有诗集《纯情男孩》《章治萍爱情诗集》《大巅地》等。迄今在《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潮》《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美国《新大陆》诗刊、台湾《秋水》诗刊等上百种报刊发表诗作上千首。有辞条、作品入选《中国诗人辞典》《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选》《中国诗歌选》《中国当代诗库》《中国诗歌年鉴》《中间代诗全集》《中国风景诗选》《中国西北诗人自选集》《中国散文诗大系》等上百种选本。现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诗家园》主编、“中国国土资源诗群”倡导者。


    

《青海湖经》(组诗)摘选:


    

青海湖


    

一场许多物质的鏖战,最终变成一种物质


    

七彩的湖水静谧、安祥,而诗人狼狈而逃


    

 


    

可鲁克湖与托素湖


    

好像这已经不是一个比喻的时代,诸多的巧合


    

相隔得如此有趣:大小相映,姿态相配,咸淡相宜


    

就连通向圣城的天路也不偏不倚地从中穿过——


    

南边是雄性的牦牛,越嚼越劲道


    

北边是雌性的绵羊,越品越温柔


    

错江克


    

当呼啸的沙灰殁没了倔强的古泉


    

我知道,一滴水的疼痛


    

足以使整个荒原寂静下来


    

 


    

我知道,这并不耀眼的湖


    

拴结在千曲的脉络里


    

她就再也不能轻易地湮灭自己


    

 


    

这是一颗夜夜失眠的星辰


    

常在阴冷的湖畔侧耳倾听历史的脚步


    

他并不狂妄,只是难扼一生的希望


    

 


    

一些兽,一些并不能亲近人类的动物


    

不得不来到这里,来到我们周围


    

它们警示着:我们或许才是不速之客


    

 


    

我并不记得来时的路,那些耻辱


    

或者荣耀的地方是否已经难觅踪迹


    

就像在山岭之后隐蔽的许多花草


    

谁,又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姓名


    

 


    

内心的恐惧在一步步的跋涉中渐渐凋谢


    

谁能够怜爱于你?在俨然天堂的地方


    

我们能够埋葬掉什么?或者在最厚的书里


    

别人能够为我们记录下什么?在路上


    

 


    

我知道,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得到验证


    

过多的角色已经在过多的戏剧中悄悄走过


    

星宿海


    

那是洪荒时代,智者修炼的地方吗


    

问谁,可以得到接近真实的答案


    

有人说是梦幻,说只能是梦幻


    

才能包涵眼前丰富的剧情


    

如此饱满的角色


    

 


    

那些天迥地异的景色令她鲜艳而迷人


    

鸿雁一掠而过,随即古诗难吟


    

 


    

那些洪荒时代,蝼蚁垒巢的地方吗


    

问谁,都可以告诉今天正确的答案


    

辽远、无垠、空旷、深厚,她佩戴这些饰品


    

卧于雅拉达泽峰下,给足我们虚构的空间


    

诸多波汶辗伤传奇的浪花


    

 


    

那些天迥地异的景色令她鲜艳而迷人


    

诗人一纵而过,随即尘寰难吟


    

阿拉克湖


    

这是祖国大西部一座普普通通的湖


    

是青海高原上一座不大不小的湖


    

它普通,却是大巅地之上难得的淡水之湖


    

它不大不小,却是一片绿洲的母亲之湖


    

 


    

它的母性在“温暖”的簇拥下


    

使四季原本的变化概括为一种风景


    

一种便于生存与成长的色彩格外贞洁


    

对他们而言,一种顽强便是他们的精神


    

 


    

就我而言,东昆仑的壮美足以激动不已


    

更何况奔赴而来的诺尔浩里河,传承着


    

巴隆、香日德远古的血脉。敬畏天堂


    

我想便是敬畏每个人孩提时憧憬的家园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地质行业文化建设、地勘单位党建工作探索与研究等文章为主,主要设有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赐稿。


    

每篇字数不超过5000字。


    

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


    

邮编:100083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5年第10期(总第44期)


    

 



    

  编:崔熙琳                            真:(010) 66554908


    

副主编:梁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编:刘    李玉馨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核:单昌昊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政编码: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