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5年第8期
详细信息   期数:2015年第8期(总第42期)    来源:综合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5年8月20日

    

                                                     


    

地学文化动态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2015年第8期(总第42期)


    


    


    
    
    

    

    

联合主办          2015820

 



    

             


    

 


    

 



    


    

  杰青风采 


    

  ·高延光:用行动做好“尽”字文章


    

  ·李丰丹:把梦想焊接在岗位上


    

  ·葛亚伟:甘于奉献  争当地质服务社会的尖兵


    

  ·甘甫平:用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推动遥感地质事业发展


    

 ·  :“老海洋”的地质梦


    

 ·李世臻青春无悔  奏响加“油”进行曲


    

  ·胡高伟心怀海洋梦  青春正扬帆


    

  ·冯兴雷:扎根羌塘  让青春之花在高原绽放


    

  ·  凯:精于“勤”  优于“新”



    

    

杰青风采


    

编者按:


    

一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教育和使用,信任青年、关怀青年、磨砺青年,在全局营造了爱护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在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青年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2015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表彰大会召开,15位地质调查领域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大家。他们同首届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杰出青年”一样,是4529位青年地质调查工作者中坚守理想信念、勤奋刻苦求知、矢志创新创业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争做攻坚克难、敢于突破、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先锋;争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先锋。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强大合力。


    

    本刊将分两辑刊载15位杰出青年的先进事迹,以资共勉。此为下辑。



    

    

 


    

用行动做好“尽”字文章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规划处高延光


    

在无数个70 年代出生的优秀共产党员构成的社会发展中坚力量中,高延光是一名默默奋斗在国土资源管理战线上的青年。不同于其他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地质人,他目前主要负责地质调查规划、工作部署及项目计划建议编制等工作。取代地质锤、放大镜、罗盘这三件宝的,是数不清的文件、资料和数据。或梳理信息、或研究资料、或起草文件,伏于案头、跟文字和信息打交道是他的日常工作。为了做好地质调查规划工作,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事,忙起来没有周末,甚至不分昼夜,经常晚上住在办公室。有人甚至调侃他颇有“挖地三尺”的精神。


    

尽心尽力  带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政治与业务学习,是党员必须履行的重要义务,也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延光始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央、部局的重大部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理想信念坚定。


    

同时,他还系统学习历次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等会议精神,系统学习局党组关于业务建设、队伍人才建设、单位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文件,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地质调查的思路、规划和部署。


    

按照局党组“计划-工程-项目”分级推进业务建设和业务活动的模式,他不断优化工作部署,积极落实计划、工程、项目等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努力做好每年的立项论证工作,制定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和负责人的资格条件,组织编写了立项论证指南。2015年,他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工程实施方案汇报以及项目、子项目论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成果与人才“四同步”战略部署,参与工程首席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梳理,初步建立业务和人才培养的统一信息平台;按照局党组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要求,组织局属单位开展委托业务、评审劳务费自查、自纠工作。


    

凭着对地质调查事业的热爱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顾全大局、兢兢业业、努力钻研、不断开拓,工作有声有色,地质调查规划、部署等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局前列,曾多次受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表彰,荣获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员”和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模范职工”等称号。


    

尽职尽责  全力支持地质调查业务规划编制


    

国土资源规划在国土资源工作中处于基础、先导和综合地位。作为主要成员,高延光参与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土资源地质调查“十二五”规划》《地质矿产保障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等的编制工作,参与《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编写工作,并参加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成果总结。目前他正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和安排,积极参与《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


    

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5年)》的编写工作,并作为主要成员组织编写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20132020年)总体方案》《中国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总体方案》。此外,他还参加了《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52020年)》的编写,以及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20102012年)成果总结等工作。


    

为了不断深化重点区域规划研究,他组织编写了整装勘查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总体方案。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他组织编制了“京津冀协调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地质调查区域规划,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组织编写了《乌蒙山片区地质调查规划(20132020年)》及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作。


    

尽善尽美  创新工作部署和项目建设


    

除了积极支持地质调查规划编制工作,高延光还在搭建中央、地方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平台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按照部、局统一部署,他作为主要成员组织各省国土资源厅、局发展研究中心、大区地调中心、航遥中心、物化探所、监测院及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一张图”,梳理了工作程度,明确了未来8年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方向。此外,他还积极构建中央、地方地质调查工作常态化对接平台,组织局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研发了全国地质调查协同部署平台,初步实现了中央、地方地质调查工作的统筹部署,全国地质工作“一盘棋”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针对地质调查工作立项的特点,他积极整合立项系统,搭建了统一的立项论证和部署平台,实现了项目计划在线采集、网上评审,多方式查询、统计、项目部署图形展示、辅助决策等功能。该系统在全国-大区-省级进行了三级部署应用,支撑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立项、论证工作,保障了项目立项、论证评估等工作的公开、公正。


    

作为主要成员,他结合专项定位和各单位业务定位,组织编制了近几年地质调查年度工作部署指南和项目设置方案;参加了与各部门、各行业、各省、各专业的统筹对接。通过积极探索计划建议编制体系,形成了“三下三上”计划建议编制体系,初步形成了梳理需求、推进业务、做实项目的立项体系。


    

他还积极组织大区地调中心、局发展研究中心、地科院及相关单位、相关部室共同编制了2012年至2015年各年度地质调查项目计划建议。


    

总工室规划处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综合部门,高延光带领团队积极做好地质调查各项业务的综合协调和支撑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局重大业务活动,参加了多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报告的起草,并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了2015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报告编写工作。


    

在做好业务管理支撑服务工作的同时,他还努力做好地质调查规划部署、宏观战略等研究业务推进工作,积极构建地质调查部署体系,不断深化宏观部署、专业部署和区域部署等;积极参与我国地质矿产工作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宏观部署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地质调查工作研究以及地质调查规划部署、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系统研究等工作,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1项。


    

一部部规划纲要、一份份项目方案、一摞摞报告文件,厚厚的成绩单凝聚了他对地质调查工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那份赤诚和热爱。


    

“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是国土资源工作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新定位。正是因为有一群像高延光这样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的积极“践行者”,在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中不断奋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才得以更好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把梦想焊接在岗位上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李丰丹


    

都说人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追求。无数地质工作者也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想——用信息技术服务地质工作,实现地质调查工作全流程信息化。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发展中心)李丰丹就有这样一个简单而实实在在的梦想——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地质调查工作,在地质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加工与分析全过程的信息化中,解决一个个技术难点,让地质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综合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回顾多年的工作心得,李丰丹依然记得,2001年,他还是一个本科生时,带着这种梦想、热情和渴望,进入发展中心实习时的那种兴奋和快乐。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他发自内心地感谢主流程信息化创新团队这一坚强后盾,感谢团队负责人李超岭研究员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也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在“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这个岗位上,为梦想添砖加瓦。


    

他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承担的角色也不断变化,从专题参与人员到项目负责,从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团队的核心骨干到处室副负责人,从见习生到高级工程师,从2011年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到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首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每次进步,他都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回顾多年的工作历程,李丰丹已负责或协助完成地质矿产调查、“863”等项目7,为地质调查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作为核心力量,推进了数字地质调查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的建立与实践,并初步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跨越。在中文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篇,作为主要作者出版《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等有关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技术方法研究的专著4部。 


    

具体、深入地开展了数字地质填图全流程、数字地质填图三维建模流程、数字地质矿产勘查全流程等关键技术研究。


    

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内容与结构》和《DD2006-06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研制。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为主线,突出数字化业务流程特点,以数据库为载体,用数字地质调查技术作支撑,重点研究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把数据库建设流程与具体地质矿产勘查业务工作充分地融和在一起,为建立最原始的、具有原创性的数据库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形成新的工作模式。


    

PRB理论从二维向三维扩展完善的过程中,重点负责三维建模核心算法的研究集成、地质填图PRB 双重三维构模技术框架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集成,作为第二完成人编写了《数字填图系统三维建模技术流程操作指南》,在多个地质调查项目中示范验证,为将来基于PRB数据的地质图三维建模算法在国内外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基于云GIS架构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研究地质成果零时差云发布流程,包括开展地质矿产“立体一张图”和数字填图非结构化数据集成服务技术研究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将来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下基于位置的智能信息服务和三维成果发布应用积累了关键技术。


    

二是完善和发展了数字地质调查软件系统,开发数据综合处理、地质建模和建库的智能化工具,自主数字地质调查二三维GIS基础平台和资源储量估算与矿体三维建模子系统等。


    

重点负责数字地质调查自主二三维GIS平台和应用工具研发,组织研发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和面向各专业地质调查应用的GIS支撑平台,通过二三维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实现移动与桌面、二维与三维的GIS数据的一体化组织管理,开发集成了系列三维建模算法库和工具,为地质填图、地质三维填图与建模、矿产调查与勘查全过程无缝数字过程的实现和软件平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负责设计了数字填图系统空间数据库无缝集成、迭代建库的解决方案并开发了完整的建库软件工具,形成了与具体地质找矿业务工作充分融合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流程和工作模式,全面提供了对《DD2006-06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和《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内容与结构》的支持。


    

在地质矿产勘查从野外到矿产资源评价(靶区圈定)业务流程信息化、集国内外主流储量计算方法的资源量估算与矿体三维建模一体化软件体系研究中,重点开发了资源储量估算子系统。储量估算业务流程与GIS、三维工具的融合应用得到了业务应用人员的广泛认可,他作为主要职务作者申请了软件著作权,并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以及国内大型矿业公司地勘队伍中广泛应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业务建设工程“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是为地质调查人员提供智能服务的基础支撑平台,在其支撑项目(“863”课题“基于SIG的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网格GIS业务化系统建设”以及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作为技术骨干完成网格平台和信息服务框架的核心模块分布式结点门户、对等式结点管理器、资源同步管理机制的设计、开发、实验;参与分布式数据服务和网格门户的开发和部署, 参与开展基于网格GIS、工作流技术的铁矿资源评价网格计算示范应用。目前,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已提供空间信息的共享与一站式服务以及资源动态评价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之在全国地勘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为了搞好软件体系研究和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工作,他每年都到野外一线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实践和技术支持工作,多次到西藏阿里、青海等青藏高原地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以及矿区等艰苦环境中,通过野外现场应用实践解决关键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做到以最好的软件服务广大地质人员。


    

作为主要推广培训教师,他参加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超过70期,培训人员超过7000人次。一直积极推进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各工业部门地勘单位、高校科研部门以及大型矿山企业、矿业公司的推广应用,软件推广单位超过1000家(推广软件超过15000套)。另外,围绕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已在举办多期的东盟十国数字填图能力学习班,主讲空间数据库建库等内容。


    

十多年的努力有了丰厚的收获,他参与的相关成果获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212)、二等奖1项(排名第4)、地质调查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67)、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1项(排名第8)、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第7)、中国信息化(国土资源领域)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2),发明专利3项(排名第237)。作为主要作者取得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说明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认可。2013年,他所在的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并获“2012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


    

回顾多年的工作心得,他总结了必须坚持的几点:作为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科技创新的思维指导工作;作为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加班加点是常态,只有耐得住寂寞、吃苦耐劳,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项任务,才能做到攻坚克难;只有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才能真正融于团队,提升团队创新精神和凝聚力。


    

面对地质调查工作新的发展形势对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李丰丹认为,只有不断努力,积极、智能地开展地质调查体系研究,满足地质人员对地质信息的需求。他认为,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将个人梦想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将梦想焊接在工作岗位上,任何一个小的工作岗位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大舞台,演绎出华美的人生乐章。



    

    

 


    

甘于奉献  争当地质服务社会的尖兵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葛伟亚


    

努力钻研  发挥优势  服务社会


    

“在一线追求理想,用奉献实现价值。”参加工作以来,葛亚伟长期坚持在野外生产科研一线工作,不畏困难,努力钻研,积极运用地质专业知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民生服务。


    

他主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东部重点城市群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计划项目,“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调查”项目,“海西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海西临港工业区工程地质调查”“海西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综合研究”“丹阳城镇地质环境调查”等工作项目。作为副负责和技术骨干完成了“淮河流域环境地质综合研究”“淮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淮河流域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5·12地震灾区芦山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4·20地震灾区井研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等工作项目,工作中富有创新精神,成果显著。


    

一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查明了淮河流域含水层结构特征、区域水循环条件及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从浅层水、深层水、微咸水3个方面科学地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研究成果为安徽阜阳市地面沉降防治及监测网部署、淮北市水资源管理和岩溶塌陷治理、淮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为2011年淮河流域应急抗旱找水打井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是深入研究了我国矿山环境开发存在的问题,将生态补偿机制引入到矿山环境保护中,提出了我国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思路,为矿山合理开发保护提供服务。


    

三是系统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条件,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125万地质环境图系并形成图册出版;系统开展海西第四纪地质研究,建立了海峡西岸第四纪地质标准剖面;系统查明海西重要港湾临港工业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系统查明海西沿海水文地条件,在水资源相对不均衡区找到了17处应急水源地。研究成果为海西沿海港口工业规划布局提供了地质依据,为厦门、福州等城市抗旱应急供水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海西经济区城市发展规划布局、重大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治、海岸带开发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四是积极探索研究小城镇地质环境调查,初步形成中央和地方合作“一起策划、共同出资、联合实施、统一监管、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服务”的小城镇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模式及相应服务机制、技术方法体系,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不畏艰险、深入前线应急救灾,为灾区人民服务。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响应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号召,深入灾区,参加芦山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2011年初春,河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他主动参加“河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动”突击队奔赴灾区,开展找水打井工作,用夜以继日洒下的汗水换来了旱区群众饮用的地下甘泉。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奔赴灾区井研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提出防治建议,用冒着生命危险的地灾调查工作成果换来了震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次被国土资源部表彰。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地质调查计划项目3项、工作项目4项,发表论文50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2年“淮河流域环境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排名第二;2014年“淮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排名第三),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青年论坛三等奖1项(2012年“加强地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术论文,排名第一),获江苏省社科界联合会学术大会一等奖1项(2013年“破解矿山生态难题政策法律对策”学术论文,排名第二),获南京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2009年“我国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学术论文,排名第一)。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葛伟亚同志入选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人才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计划”。


    

爱岗敬业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在任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团委书记期间,他心系青年,编制了共青团工作制度,强化团支部阵地建设;积极为青年成长搭建平台,创办“青年地学论坛”,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能力提升、竞相奋进”的平台,提高青年人的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成长;围绕重大节日组织多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所带领的团支部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他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南京市“优秀志愿者”、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优秀职工”,当选共青团江苏省委第十四次团代表。


    

作为南京地质调查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尽己所能指导职工工作,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精、建强了一支专业队伍,取得了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地调科研成果。近年来,该院共完成地质调查、科学研究项目60多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5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1项,荣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系统北方四省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先进集体”、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国地质调查局“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团支部”、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工人先锋号”、江苏省教育科技系统“科技创新示范岗”、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先进单位”、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葛伟亚同志体现出了一个地质调查研究人员的优良品质:坚守岗位,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不畏难,重实干,兢兢业业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展现了地质调查人积极向上、对事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风貌。



    

    

 


    

用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推动


    

遥感地质事业发展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甘甫平


    

2001年,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甘甫平,走进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的大门,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15年间,岁月流转,星辰变幻,甘甫平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青年专家人才,不变的是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科研的潜心钻研。多年来,他始终牢记着导师的一番话:在科研的道路上,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缺一不可。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研工作不会取得成果;没有创新的精神和理念,科学人员就成了“工匠”,付出再多,也是重复性的劳动,不会有大的作为。导师的这番话,他多次分享给同事和朋友。


    

正是这样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成就了甘甫平的青春事业:近10多年来,他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在内的科研项目近30项,在高光谱矿物识别及地质应用、国产卫星数据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次、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


    

从简历上看,他是一个被荣誉包裹着的青年科技人才。可是越接近他,人们越会发现,他丝毫没有被荣誉裹挟,只是单纯地沉浸在科研工作中,一点点地抽丝剥茧,扎实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再攀登,即使通往更高目标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


    

20012007年,他的工作侧重于成像(高)光谱地质应用技术方法开发及应用研究。为了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取样、处理、测量、数据转换和解译,每一项微小的工作他都扎扎实实地认真完成。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他建立了矿物成因信息与特征光谱参量之间的反演模型,初步实现了高光谱影像矿物分布丰度的相对定量制图、矿物组成成分及元素分布信息的定量识别、矿物晶体结构信息的定量探测。


    

为了验证实验室取得模型的适用性,他奔赴多地开展实地踏勘,最先走进适宜开展遥感工作的新疆干旱裸露区。为了避开雨季,他们总是把出野外的时间定在炎热的78月份。太阳出来,戈壁晒得滚烫,几乎无法下脚。他说没关系,可以穿上厚厚的户外登山鞋——虽然把温度隔在了外面,鞋子里面却汗湿得仿佛灌了水;干旱裸露区看不到任何可以遮挡阳光的树木和植被,只有一些低矮灌木,毒辣的阳光晒得人几欲晕阙,他说没关系,可以戴着一顶遮阳帽翻山越岭。太阳下去后,地面温度迅速下降,夜里睡觉经常被冻得发抖。刚从干旱裸露区走出来,他又钻进了植被高覆盖区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一带植被茂密、沼泽密布、蚊虫孽生。出野外时,要戴着厚厚的面罩,不然就会被植被中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蚊子攻击——即使带着面罩,也会看到周围有几十只蚊子一齐扑过来那种“群蚊乱舞”的骇人景象。由于沼泽众多,踏勘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辛,崴脚是家常便饭,脚踝还没消肿,就又踏上了新一天的征程。种种考验都没有把他击垮,反而使他越战越勇。他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高光谱矿物识别谱系及识别规则,发展了高光谱矿物填图的技术方法,开发了航空高光谱矿物识别系统,实现了高光谱矿物识别的批量化处理和工程化应用,为我国矿物填图奠定了高水平的技术基础,使我国在该领域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发的高光谱技术方法与工作流程已经应用到境内外矿产资源评价与预测、油气资源勘查以及矿山环境污染识别与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并将高光谱技术拓展到深空探测中月球与火星等地质科学研究领域。


    

20082015年,他的工作侧重于国产卫星应用研究(资源一号02C卫星、高分专项等)。在卫星应用研究领域,他的才华得到了更好的施展。这是一个单位里尚未有人涉足的全新研究领域,他凭着青春的热情,一心扑到课题研究上。他边干边学、教学相长。经过无数个埋头苦干的日日夜夜,他在主持开展国产02B卫星、02C卫星、GF-1卫星、GF-2卫星、GF-5卫星等国土资源应用综合论证02B卫星、02C卫星、GF-1卫星地矿应用在轨测试评价和应用示范工作中,多次创新性解决专业上的障碍。针对目前国产卫星研发过程中重“事后(发射后)”在轨测试评价、轻“事前(发射前)”的应用潜力评估的研发模式,他开发了卫星数据模拟原型系统,构建了国土资源卫星应用评价体系,将“事后”与“事前”评价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后续卫星的研发起到了先导和借鉴的作用,并缩短了国产卫星在轨测试和应用推广的周期。


    

他主持开发了基于国产卫星的集数据采集与传输、专题产品生产及综合应用、要素验证与信息共享发布于一体的某地矿应用示范系统,以实现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的实时性要求与国产卫星的自主性有机衔接,并改变了目前遥感地质应用中分散“小作坊”式的应用模式。


    

他着力解决国产卫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大力推进国产卫星数据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开创了基于国土资源应用的卫星数据模拟和潜力评估,支撑国产卫星高质量的研发及卫星数据质量的改进;其应用研究成果提升了国土资源监测和监管的水平和效能,推进了国产卫星在国土资源领域的业务化应用。


    

功夫不负苦心人,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以及夜以继日的勤奋,使他比同龄人走得更快、攀得更高。参加工作以来,他获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项,已出版专著4部,待出版专著2部。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第一作者29篇);有6篇被SCI收录、总引40次、他引37次;有37篇被CSCD收录、总引288次、他引246次;还有4篇被EI收录。他本人入选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当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获得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荣获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获得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先进个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3次被评为国土资源部“优秀党员”。


    

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和荣誉,甘甫平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依然是行色匆匆,经常加班至深夜,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我们知道,他始终走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而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



    

    

 


    

“老海洋”的地质梦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盛堰


    

晕出来的“老”海洋


    

盛堰从小生长在重庆的大山里,憧憬着有一天能见到大海。19岁那年,他第一次独自走出大山去长春读大学,23岁那年,来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从此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船时晕船的情景,那是19969月,“探宝号”船双缆三维地震航次,风浪特别大,他第一次体会了晕船的难受感觉,也第一次学会了克服晕船的绝招,那就是晕了吐吐了吃吃了再吐,千万不要让胆汁吐出来。最厉害的一次晕船是2009年在“海洋四号”上,所有值班的人员都抱着一个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感觉,晕着晕着就慢慢适应了。


    

一转眼已经是第19个年头,他在海上工作的天数超过了2000天。父亲病逝的时候,他远在南沙,妻子妊娠反应最厉害的时候,他在北黄海……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着。如今,他的足迹踏遍了我国的每一个海域,并多次挺进太平洋,参加海洋地质野外调查航次累计超过40个,负责项目超过30个。经年累月的海上调查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野外调查作业经验,铸就了坚韧不拔、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从最初的助理技术人员做起,逐步成长为野外调查作业组组长、调查部部长、技术负责、首席科学家助理及首席科学家。他主持过的大洋科学考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专项、中朝海上石油联合勘探专项及海洋保障工程专项等诸多国家大型专项的野外调查工作,所有航次无一安全事故、无一质量事故,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野外调查资料,调查资料优秀率达100%,为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干。


    

不断挑战  不断跨越


    

工作以来,他不断挑战新技术领域。1996年毕业时,他从事导航测量,从助理导航员快速成长为导航组长,再到导航室副主任。2001年单位组建深海技术室,他从熟悉的导航专业转向深海技术领域,进入海底摄像、CTD测量等陌生的技术领域,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技术。2009年单位组建ROV技术室,他再次转到一个陌生的技术领域,并担起了ROV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应用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ROV首次应用于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他作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ROV技术室主任,带领ROV技术团队,为“海马号”ROV成功海试及试验性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支集研发、应用为一体的海洋地质勘查ROV高新技术团队。多年来,他不断跨越,逐步锻炼成长为一个技术全面的海洋地质调查人才。


    

在海上作业时,他很爱思考和琢磨,一些看似简单的实用化改进,往往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改进作业技术、完善作业方法,生产效率逐年提高,比如从当初十几个人一班每天做2个大型重力活塞,到如今5个人一班每天最多能做8个,作业效率成倍提高。他先后获得单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奖励5项。


    

2003年,他第一次承担科研课题——开发一种“海洋地质取样数字班报系统”。他不懂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也只是略懂,就买了成捆的相关书籍,硬是开发出了国内首套应用于海洋地质取样的数字班报系统,填补了国内班报数字化的空白。2006年开始承担“863”子课题,2009年开始负责“863”课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探测系统集成技术”,该课题的研究经费达2147万元。如今他已负责完成了“863”等科研课题6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863”课题及国家重大仪器研制计划2项,2007年被聘为“863”专家库专家。结合野外工作经验,撰写并公开发表论文28篇,获专利2项,为海洋地质勘查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1995年入党的“老”党员,盛堰深知党员模范作用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比较艰苦的野外调查一线,更要带领一线党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无论是担任普通技术人员,还是调查部领导,他都能以身作则:甲板上、仪器房内都能见到他的身影,狂风暴雨中、烈日炎炎下,都能身先士卒、勇于吃苦、敢打硬仗。他带领的调查部迅速成长为一支作风优良、吃苦耐劳的海洋地质野外调查队伍。


    

19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地奋战在海洋地质调查的第一线,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无论风雨、寂寞、艰辛与荣辱,他都在为祖国的海洋地质事业默默奉献着。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开展,他将有着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为实现我国的海洋强国梦建功立业。



    

    

 


    

青春无悔  奏响加“油”进行曲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李世臻


    

勇挑重担创佳绩


    

“突参1井”出油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松辽外围突泉盆地这一油气“处女地”在勘探之初即获油气重要突破,进而也开启了松辽外围油气勘探新的战略布局。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项目负责人李世臻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


    

李世臻曾主持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地质调查项目5项,开展了油气地质调查、战略选区综合研究、多种能源综合调查等多方面的工作。2013年年初,他主动申请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西部外围地区开展油气调查,并担任了“索伦-林西油气资源选区调查” 项目的负责人。该地区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找油难度大,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认真消化吸收前人的工作成果,在专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突泉盆地南部开展并完成了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并在此成果基础上部署了盆地第一口油气参数井——突参1井”。


    

为保证工作部署的科学合理性,他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并赴相关单位调研交流,反复修改论证报告和地质设计方案。钻井进入目的层后,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井下地质资料,他连续两个月驻守钻井现场,与施工人员同吃住,全程跟踪,实时了解井深、地层、岩性、气测值等参数,到了深夜,仍不忘到录井房和泥浆池旁观察和了解地质情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信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14423日早晨,“突参1井”钻穿1000米厚的火山岩并到达1686.62米时,录井发现气测异常,他随即下达指令取心,所取岩心获得了油迹、油斑等不同级别的良好油气显示。20148月,该井经压裂获得轻质原油。此项发现开辟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勘探的新阵地,引领和带动了石油公司在松辽盆地外围新区新层系的勘探投入。项目成果也因此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排名第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14年,他深入总结前期成果和经验,带领项目组朝着油气调查程度更低的突泉盆地以西地区挺进,科学部署重磁电工程。通过综合处理解释,在该地区发现了5个中生界油气远景凹陷,此发现为进一步的油气调查提供了重要新区。同时,他还负责了东北地区三江盆地“滨页1井”的设计部署,该井于白垩系发现大段暗色泥岩并发现有页岩气显示,提振了东北三江盆地油气勘探的信心。


    

这些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立足岗位铸能手


    

李世臻所带领的项目团队人手少、任务重、队伍年轻、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他既要消化吸收地质、物探、钻探等多个领域的资料,还要组织项目实施。对此,他多次组织外协项目和地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其他单位召开研讨会,聚焦地质问题,明确工作方向,使整个团队在实施过程中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


    

他平时做事沉稳、待人温和,但对自己和项目组成员要求严格,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研究和项目的组织管理上,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保质保量、团结高效。在他的带动下,项目组形成了融洽的工作氛围、严格的时间观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各位年轻人也在工作中得到了迅速成长,目前有的已能够独当一面,有的已经成为项目负责人。


    

他还是地质宣传和成果报道的排头兵。2014年,他撰写的地质调查新闻稿被单位网站录用18篇、局内要情录用7篇、部内要情录用6篇、行业报纸录用5篇。


    

他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担任委员,号召和组织年轻人积极参与青工委的学术活动,他本人也多次在大会上作报告交流。在201410月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他代表单位作专题发言,介绍的松辽外围油气地质调查新进展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在2015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上,他作为学术报告召集人,主持了能源地质勘探研究进展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并作了专题报告。


    

在忙于业务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心团委书记一职,他带领团委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组织,近两年来组织开展了青年学术论坛、专家讲坛、演讲比赛、趣味游戏等多项活动,开阔了本单位广大青年的视野,提高了青年的业务素质和凝聚力。


    

投身地质献青春


    

李世臻深爱油气地质工作,但他也深知油气地质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如果没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就很难有所创新和突破。自2005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就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学科前沿,积极探索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他白天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晚上在家继续学习专业资料,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周末也勤耕不倦,数年如一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经验,使他迅速成为了油气地质调查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


    

短短的几年间,他顺利完成了在职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同时公开发表论文20篇(第一作者10篇)合作出版专著3本,参与编写《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实施方案》《“十一五”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重要成果通报》《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2011年度)》《大型盆地能源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实施方案》等多份报告,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油气资源管理和战略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他把大部分时间献给了地质工作,常年的忙碌工作和野外出差占用了照顾家人的时间,使他既深感愧疚又满心感激。因工作繁忙,他无暇照顾怀孕的妻子,连生产都没能陪伴,直到孩子出生十多天后他才赶回家中,可是仅隔一天,他又因工作需要赴外地出差。孩子不满百天的时候,“突参1井”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他又放下妻儿,连续驻守钻井现场两个多月。家人的真诚理解和默默支持给了他火焰般的热情和无穷的力量,让他全身心投入到油气调查工作中来。



    

    

 


    

心怀海洋梦  青春正扬帆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胡高伟


    

20157114点,明媚的阳光倾泻在北京阜成门外大街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会议室里,座无虚席。“第二届杰出青年表彰大会”正在催人奋进的共青团之歌中进行,获奖的优秀青年从局领导手中接过烫金的荣誉证书,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而此时,本该到现场领奖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获奖者胡高伟博士,因为正在海上一线开展调查任务而错过了这一重要时刻。


    

由此向南2600余千米,碧波万顷的南海洋面上,“航海者”号钻探船正扬帆航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寻找有利目标区。胡高伟正通过测井曲线,紧张地记录着水合物层的相关参数。自2011年担任“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他通过大量室内模拟实验和野外工作,已完成了数百轮次的模拟实验,参与水合物测井钻探10余口,为水合物成藏及开采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如果说一路向南勾勒了他迈向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广袤天地,那么一路向北,则记录了他从求学到不断攀升事业高峰的发展历程。


    

15年前,他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理科基地班地质学专业学习,开始与地质结缘,并于4年后顺利保送本校研究生。


    

10年前,他一路向北,来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水合物团队,作为一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始边学习边实践。


    

5年前,他博士毕业,正式成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一名科研职工,良好的科研平台使他得以继续把研究生期间的所学、所想用于水合物科研工作。


    

如今,在他已然可圈可点的获奖荣栏里,又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 “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


    

梅花虽香,却须经历苦寒;荣誉的光环虽然耀眼,但须更多日夜默默的付出。


    

结缘地质  此生立志为海洋


    

经过4年的地质基地班学习,胡高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对地质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全面。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对于从事地质工作的人来说,是绕不开的广阔舞台。怀着对蔚蓝海洋的憧憬与热爱,怀着要用青春蘸着浪花书写地质事业的梦想,他在保送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了海洋地质专业,从此踏入了海洋地质工作的门槛。


    

在随后的学习中,他有机会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进行学习实践。在学校王家生教授和研究所业渝光研究员两位导师的辛勤培养下,六年磨一剑,其博士毕业论文“南海沉积物的水合物声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获得2010年度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地震波参数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评价中的关键参数,受到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者高度的重视,如何利用地震参数有效圈定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精准估算水合物资源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此关键问题,他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同时,积极参与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项目,他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边摸索。在团队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和100多个轮次的反复实验,掌握了水合物相关的岩石物理理论,实现了水合物饱和度与声学参数的实时联合探测,首次获取了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与声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模型工具,研究成果得到了《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审稿专家“Well design”的称赞,认为他解答了“权重方程与BGTL理论谁更适用(Lee2002Geophysics)”的问题,这代表他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努力探索  科学路上攀高峰


    

在研究过程中,胡高伟非常注重吸取研究经验,善于发现科学问题。2010年参加工作之后,他剖析了水合物声学研究方面的现状,发现除水合物饱和度外,其微观分布特征是影响地球物理勘探的又一大关键参数,当时国际上罕有水合物微观分布直接观测的报道。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他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为进一步科研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资金支持。通过和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研制了适用于水合物研究的高精度X-CT技术,获取了微米级尺度的水合物微观分布及其演化特征。


    

如果科研只是拾人牙慧,那必将难有创新性成果。他在工作中十分注重科研原始创新和经验积累:一是根据业务专长准确定位目标,作好业务规划;二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实现既定目标;三是开放视野,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团队合作。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直接观测的图像揭示了水合物地球物理响应机理,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建立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声学参数、水合物饱和度及其分布的探测技术,使相关技术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获取了系列沉积介质中水合物饱和度与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南海水合物饱和度估算的声学模型,为水合物勘探和资源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秉承水合物团队的科研精神,他坚持探索,运用地质背景知识将实验与野外勘探结合起来,努力为地质调查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研究所领导大力提倡竞聘机制,鼓励年青人参加,为青年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有幸获得了专家组的认可,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承担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项目”,用不到4年的时间,逐渐建立起了810人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团队,充分借鉴国际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经验,运用有关优势手段,探讨了我国水合物成藏模式和控制机理,为水合物资源勘查和试采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加工作以来,他陆续承担了国家专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4086,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411920152018年)、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5项项目,此外还参与了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基金等4项项目。辛勤的付出换回的是在学术领域的丰硕成果。近年来,他在各类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SCI/EI论文7篇),参与撰写专著3部(其中2部为英文专著),发明国家专利9项(其中3项为第一发明人)。入选了首批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培养计划”、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获山东地学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可再生能源协会优秀论文奖、《天然气工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同时,这些学术成果也为他在国内外水合物研究领域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目前他被聘为《Geophysical Prospecting》《中国科学D辑》《海洋地质前沿》《实验力学》等国内外杂志的审稿专家。此外,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选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合物试采工程的首席专家组成员,这使我们看到了年轻科学家在国家重大工程上的责任与担当。


    

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望未来


    

胡高伟深深体会到个人才智与精力有限,而不同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思路交融所产生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突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源头。2013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他赴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1年的学术访问,同合作导师Angus Best及其团队进行了水合物声学模型理论研究,并利用英国先进的水合物声、电联合探测装置和技术,开展了相关实验工作。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世界一流的海洋学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扎实的海洋学理论研究基础。如何加强类似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我国所用,逐渐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和地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这一目标尽己所能,也是他一直在思考和努力践行的使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辽阔的海洋,东风正好。对于胡高伟来说,新的荣誉也是一种鞭策。“成绩只代表过去,努力才能赢得将来。”每次获奖,他总是很淡定,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又一次比以往有了更深的体会。


    

期待他在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广阔天地中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扎根羌塘  让青春之花在高原绽放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冯兴雷


    

是选择优越还是艰苦,是选择熟悉还是陌生?当人面临艰难抉择时方显本色。刚本科毕业的冯兴雷选择了艰苦、选择了陌生。他响应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参与了学校的“西部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从而以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西部。他的心里始终有个淳朴但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油气调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他一直在野外一线工作,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油气、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并与羌塘结下了不解之缘。


    

情系羌塘  无私奉献


    

羌塘盆地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腹地,其油气地质条件可与中东地区相比拟,但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大部分地区为无人区,被人们称为“人类生存的禁区”,高寒缺氧、沼泽遍布、气候多变,实是危险潜伏。


    

青藏高原气候的特殊性,决定了每年的510月份是地质调查的“黄金季节”。因此,从2009年起,每年的这4个月,他都在高原进行野外作业,调查、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只为了那深埋地下的黑色液体。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潜伏了种种危险,他在各种各样的考验中坚持着自己的工作:2009年,第一次赴藏工作,连续一周的大雪使得他每天以干粮充饥、夜宿车上,经过5天才走到了工区,肆虐的风雪撕扯着他对高原工作的美好想象,可既然踏出了这一步,又怎能畏缩不前呢?2010年,在对盆地北缘进行考察时,由于物资车深陷泥潭,他和队友们连续劳动4天才把深陷泥中1米左右的车挖出,方得以到达工区。当汽车“出土”的一瞬间,他完全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只想尽快开展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盆地的未知面貌;2012年,由于车子深陷湖边,又无法及时与外界联系,他带领一名队友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徒步十几千米到路边,才获得救援,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考验意志与体力的高原“马拉松”。这样的考验不胜枚举,但是2014年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永久的“纪念”。那次他和队友深入盆地最北部考察,那里离最近的补给点“双湖”也有两天的路程,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他的手指受伤,但他本着“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坚持工作,待队伍撤出工区回拉萨后才发现,其手指已经骨折且永久性弯曲。


    

缺氧,不缺精神;陷车,不陷意志。为了获取野外第一手资料,他和队友们在住帐篷、没有绿色蔬菜的生活条件下,日复一日,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至今他已在羌塘工作了6个年头。


    

敢于创新  业绩突出


    

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180立方米的天然气,对于能源紧张而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冯兴雷学习的专业为常规油气资源勘查,他勇于挑战,挑起了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区块地质调查”的重担。自2011年承担项目《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15万区块地质调查)》项目起,如何对“非常规”的“可燃冰”进行“常规”地质调查,就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刻苦钻研,项目组顺利完成水合物地质填图3800平方千米,总结出冻土区水合物的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首次在羌塘盆地唢呐湖地区发现了现代天然气显示,2014年,项目组在现场进行了天然气收集,并点燃成功,为羌塘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依据。


    

“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青藏精神”,是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始终坚持与弘扬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在冯兴雷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体现。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参与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课题)9项;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工作项目3项。此外,他在工作中不断对成果进行总结,完成科研报告编写9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8,合作发表16篇。所在集体荣获“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国土资源部‘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称号,个人于2012年获“冻土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项目“优秀野外工作奖”。



    

 


    

精于“勤”  优于“新”


    

——记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李凯


    

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所)办公室主任、所办公室与条件保障处联合党支部书记,李凯理想信念坚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团结同事,为人谦逊,各项工作有声有色、走在了前列。


    

大胆创新  充分发挥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


    

在工作中,李凯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作为单位运转中枢、领导决策参谋、工作落实督导、联系上下桥梁的牵头抓总作用,认真履职,大胆创新,在内外综合协调、重要活动组织、综合材料起草、政务信息报送、提升制度执行力、筑牢保密防线、文书档案管理、强化车辆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创立首问负责制。凡需要两个及以上管理部门会商决定的事项,由申请部门提交首问管理负责部门,内部完成会商审批流程,通知申请人办理结果。科研人员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由管理人员代办,从而减轻了科研人员行政事务性负担,从而转变了工作作风,避免了管理部门推诿扯皮,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执行力。


    

二是实施精细管理制。为强化精细管理、规范办事程序、提升管理效能,每年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统一进行修订,印发《水环所规章制度汇编》手册,做到有章可循、奖罚分明。


    

三是推行事务公开制。及时跟进重要工作研究进展,将党政班子会议纪要、月度重点工作责任分工一张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会议费、领导接待日意见反馈等职工关心事项及时在办公网、所务公开栏、办公楼触摸液晶和通知公告显示屏发布,让职工随时浏览。


    

四是坚持日常工作制。建立领导每月接待日制度,认真登记督办并进行反馈;每年征集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建议,发布公示并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内部办公网及时发布领导和管理部门负责人每天及一周在所情况,方便职工办理公务。


    

五是抓牢信息宣传不放松。2013年被中办、国办采纳信息3条。政务信息报送工作20062013年连续8年受到部、局、院表彰,水环所连续多年被评为部、局、院政务信息报送先进单位,个人多次被评为信息报送先进个人。积极撰写新闻稿件,《张宗祜:半生黄土恋沧桑五十年》《摸清亚洲地下水和环境家底》《“973”计划聚焦华北地下水危机》等100余篇(条)在《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科学时报》《河北日报》《中国地质调查报》等媒体刊发。


    

六是编制年报提升显示度。从2012年起,首次组织编制了《水环所2012年年报》,每年一册,送发上级和兄弟单位并向社会公布,客观记录年度人员结构与经济状况、科研地调成果进展等情况,系统展示水环所的改革发展成就,成为集记录历史和展现学术成果为一体的重要文献资料。


    

发挥专长  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亮点频现


    

在正定电视台工作期间,2001年,李凯荣获河北省第二届主持人大赛一等奖(第1名),主创作品《科技之窗》获河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被正定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知识分子、县管拔尖人才。


    

2003年调入水环所办公室工作,2005年成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中积极发挥专长,主动参与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展示了青年地质人的风采,受到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鼓舞提振士气以及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努力和探索着。


    

一是在局办公室挂职期间,参与起草中国地质文联工作座谈会相关材料及制定文联章程,参与组织局展览馆布展设计和讲解介绍、地质大调查成果画册《春华秋实》、报告文学《为祖国寻找宝藏》《中国地质调查局年鉴》的编辑组稿,以及到总装备部积极跑办局筹拍电影《罗布泊》在军事禁区拍摄事宜并做好影片首映式宣传推介。


    

二是持续保持局信息报送排名部系统前列,参与组织、策划的“2011天津国际矿业大会”地调论坛、“海洋六号”首航深海大洋、中央财政给力地质调查、地调项目质量万里行、湘西有望成为世界级铅锌矿基地等专题性新闻宣传报道,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中国财经报》等10余家中央媒体及政府门户网站刊载并被其他媒体广泛转载;审核编辑出版发行《地质调查报》,发送到地调系统240余个单位近万份。


    

三是作为局视频报告会主持人,全程参与策划、修改演讲稿、撰写主持词,圆满完成2013年“学身边典型  树学习榜样”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和2014年“中国梦  地质梦  青春梦”青年演讲视频报告会任务,对13名演讲人集中封闭进行了辅导和排练,为活动的成功举奠定了基础。


    

四是2013年接局应急指派,担任了局向部领导汇报专题片及部、局相关汇报片的配音解说工作;专门制作辅导课件,对局机关展览馆讲解员统一进行了讲解与礼仪技巧辅导和展室实地讲解培训。


    

五是2014年参加了局在西宁组织的基于“北斗”技术支持的地质调查应急救援联合演练,成功担任脚本策划和应急演练全程主持人。


    

六是参与策划和主持了2009年局第一届职工文艺汇演、2011年国土资源部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2011年和201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文艺演出和局年度总结表彰联欢会、局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会、2011年地学文化日文艺演出等活动,受到领导和职工们的好评,展示了地质人的青春风采。


    

争先创优  引领团队乐于助人传播正能量


    

李凯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同事宽容友善、以诚相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胸襟。注重个人知识储备,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努力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投身地质事业光荣无悔的青春之歌。


    

一是注重学习积累,提升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撰写的硕士论文《和谐社会背景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路研究》获学校优秀论文;撰写的《改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初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推进科研单位党的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加强职工“四力”建设》《青年党员教育应重视思想“环保”问题》《我看见大地的灵动》等理论文章和诗歌作品在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点期刊《管理观察》《华章》《人力资源管理》《求是先锋》等刊物丛书及系统报纸刊发。论文《领导干部个体领导力研究初探》获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优秀毕业论文。


    

二是开展支部特色党建活动,带动引领团队传播正能量。作为办公室与条件保障处联合党支部书记,他提出“因团队而卓越、因帮扶而幸福、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的特色党建活动主题,在争创优秀团队的同时,不忘爱心帮扶传递正能量。自己主动带头常年对口帮扶体弱多病离休老同志1人,支部还坚持常年对办公室内退重病职工帮扶照顾,捐助善款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善孝行的价值观。同时,还开展了职工子女书籍传阅共享活动,节省了家庭开支,促进了教育经验分享和家庭和谐。


    

2012年以来,其所负责的办公室在单位年终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文明处室,支部也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办公室中有2人被评为水环所“十佳文明职工标兵”、2人被评为所“正风正气十星典型人物——团结友爱星和遵章守纪星”。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推介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赐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5年第8期(总第42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                  联 系 人:崔熙琳


    

    核:单昌昊                          真:(010) 66554908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