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结构营造中的生态性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羌族碉楼作为中国石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丰富性的重要元素之一,碉楼这种建筑形式更显得弥足珍贵。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之后,碉楼这种建筑形式因为它的坚固更是引人注目。羌族碉楼精湛的营造技艺和独特的防御结构和生态的结构,是我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瑰宝。这里从羌族碉楼的结构营造及其生态性为出发点,诠释碉楼独特的历史价值。
引文
[1]《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刘敦帧.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曹春平.中国建筑理论钩沉[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6]民族志编委办公室.四川民族史志(羌族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7]阿坝州地方办公室.汶川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出版,2007.
    [8]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何永斌.西川羌族特殊载体档案史料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10](美)康拉德·希偌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
    [11]刘亦师.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J].建筑学报,2004(9).
    [12]李香敏,曾艺军,季富政.羌寨碉楼原始与现代理念的共鸣[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2).
    [13]彭代明,唐广莉.论羌族碉楼建筑美感的形成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
    [14]余志红.浅析羌族碉楼中体现的生态建筑设计[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3).
    [15]雍承鑫.从汶川大地震看羌族碉楼的抗震性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5).
    [16]张定中.传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
    [17]马宁,钱永平.羌族碉楼的建造及其文化解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