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破坏性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危害性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唐代破坏性地震具有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地域地震频次的差异性、震中分布既集中又分散、时间分布的非均衡性和有明显季节性等特征;其引起的人畜伤亡、人工设施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组织的伤损、社会功能的破坏等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深入认识和了解此类自然灾害,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谋划今天地震的减灾管理不无积极意义。
引文
[1]专论唐代地震的成果有,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靳强:《唐代地震灾害初探——以两〈唐书〉为例》,(武汉)《江汉论坛》2012年第3期。么振华:《唐人对地震的认识与存恤》,(西安)《唐都学刊》2008年第6期等。涉及唐代地震的成果有,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武汉)《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薛平拴:《唐代关中地区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等。涉及唐代地震的资料、目录有,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全2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公元1969》,(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等。
    [2]“破坏性地震”,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坏的地震,即所谓乙类地震(参见李善邦:《中国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本文的“破坏性地震”,指烈度在6以上、震级在4.75以上的地震。
    [3]《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本表资料主要据两《唐书》的《本纪》和《五行志》,为表述简要,故不再注出处,其他资料和需特别说明者,皆作脚注。表中震中位置、烈度及震级均据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公元1969》之《强震目录》和《附录》整理(6-9页、863页),顾著所缺之睿宗景云三年正月甲戌、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文宗开成四年、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和昭宗乾宁二年三月庚午地震的烈度和震级,均据《新唐书.五行志》所记灾情,参照相关地震的烈度和震级补充;行政区划,除特别注明者外,均本《新唐书.地理志》。为方便统计“,震区”列至州(府),少数地区用州(郡);若原始资料未出州(府)或州(郡)者,则作相应处理,如“京师”,标“京兆府(京师)”;“张掖”、“酒泉”,标“甘州张掖郡”、“肃州酒泉郡”;“河东”,若为方镇名时,则标其治所“并州太原府”,若指黄河以东地区时,则根据震中位置,有选择性地标出相关州(府);“南诏”,标“南诏(羊苴咩城)”等。
    [5]烈度,指根据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而划分的等级,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人的感觉、人工设施的损坏程度及自然环境的破坏状况等方面对地震破坏程度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参见李善邦:《中国地震》,地震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6]嶲州,治越嶲(今四川西昌),属剑南道。《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六》,第1083页。
    [7]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丛州,贞观三年置,治宁远(今四川若尔盖县一带),领3县。注:《旧唐书.地理四》作“丛州,贞观五年置,领县五”,属剑南道;《新唐书.地理志》将丛州归入陇右道。丛州属松州都督府,故松、丛二州均当属剑南道。《新唐书》卷四二、四三下《地理六》、《地理七下》,第1086、1132页。《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四》,第1707页。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全国大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2页。
    [8]《旧唐书》卷四《高宗上》载: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河东地震,晋州尤甚”(第67页)。此处“河东”,当指黄河以东,即今山西省境。由于史书对震区记载表述笼统,故本文仅以震中(今山西临汾一带)为准,参照有唐一代河东发生过地震的区域,列出此次发生地震的参考区域为河中府河东郡(即蒲州,治河东,今山西永济)、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汾州(治西河,今山西汾阳)、并州太原府(治太原,今山西太原)、晋州(治临汾,今山西临汾),属河东道。《新唐书》卷三九《地理三》,第999、1001、1003、1004页。
    [9]以《资治通鉴》记事原则,某季节开始的第一个月,便出现季节名称,如春正月、夏四月等,“则天长寿元年春”,则可理解为“则天长寿元年春正月”。
    [10]棣州,治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南),属河南道。《新唐书》卷三八《地理二》,第995页。
    [11]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属陇右道。《新唐书》卷四○《地理四》,第1040页。
    [12]《旧唐书》卷三七《五行》载:肃宗至德元载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震有声,地裂陷,坏庐舍,张掖、酒泉尤甚。”(第1347页)。此处“河西”,即黄河以西,除张掖、酒泉郡外,还有凉州武威郡(河西节度使治所)处河西走廊,故此次震区列凉州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甘州张掖郡(治张掖,今甘肃张掖)和肃州酒泉郡(治酒泉,今甘肃酒泉),属陇右道。《新唐书》卷四○《地理四》,第1044-1046页。《辞海》(缩印本),第911页。
    [13]据查,此次地震之震中束鹿县(即辛集市,在今河北省中部偏南)属深州(治陆泽,今河北深县西);宁晋(今河北宁晋),属赵州(治平棘,今河北赵县))。《新唐书》卷六《代宗皇帝》记大历十二年,恒、定、赵三州地震,未涉及深州(第180页),同书卷三五《五行二》载恒、定二州地大震(第908页),故疑《新唐书》漏记深州。恒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县),均属河北道。《新唐书》卷三九《地理三》,第1014-1019页。杜秀荣、晋淑兰编著:《中国地图集.河北省》,(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14]京兆府,治长安、万年(今陕西西安市),属关内道;金州,治西城(今陕西安康);房州,治房陵(今湖北房县),属山南道。《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第961-964页;卷四○《地理四》,第1033、1032页。
    [15]极震区可能在金、房二州交界地带。金州之平利以东即属房州,疑震中较近今安康。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公元1969》,第7页。
    [16]《旧唐书》卷十三《德宗下》载:贞元九年四月辛酉,“地震,有声如雷,河中、关辅尤甚”(第376页)。唐代都长安,故称潼关以西之地为“关辅”,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所涉州府有:京兆府(京师)、华州、同州、商州、凤翔府等地。河中府,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属河东道(《新唐书》卷三九《地理三》,第999-1000页)。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同州,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商州,治上洛(今陕西商县);凤翔府,治天兴(今陕西凤翔),属关内道。《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第961-967页。
    [17]鄯州,治湟水(今青海湟水);廓州,治广威(今青海化隆西),属陇右道。《新唐书》卷四○《地理四》,第1041-1043页。
    [18]《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载: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地震。”(第909页)。据本表列震区原则,故震区有京兆府(上都)、凉州(武威郡)、甘州(张掖郡)、肃州(酒泉郡)、丰州(含振武、天德)、灵州(含灵武)、盐、夏等州。其中丰州,治九原(今内蒙五原南);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盐州,治五原(今陕西定边);夏州,治朔方(今陕西白城子),属关内道。《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第976、972-974页。
    [19]《新唐书》的《本纪》、《五行志》均记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至七月未止(第266、909页),而未载雅州地震事;《旧唐书》卷十九下《僖宗纪》则载:“雅州自(乾符三年)六月地震至七月未止,压伤人颇众”(第697页)。据查,雄州,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以瓦桥关置((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六七《河北道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63页);《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记关内道有雄州,然所记极简略,既无设置沿革,又无所属领县、户口等(第972页),难以为信,故《新唐书》所记乾符三年雄州地震之“雄”,误,应为“雅”,以雄、雅形近致讹。故雄州地震,应本《旧唐书.僖宗纪》,为雅州地震。雅州,治严道(今四川雅安),属剑南道。《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六》,第1083-1084页。
    [20][61][64][66]转引自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公元1969》,第9页。
    [21](明)杨慎:《南诏野史》上卷《大蒙国.隆舜》,(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65页。南诏,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居永昌(治今云南保山)、姚州(今云南姚安)之间,铁桥之南。《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蛮上.南诏上》,第6267页。
    [22]此处河东,方镇名,治太原府(今太原市南),属河东道。《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第1390页。
    [23]因编入正史的地震,主要依据地方官的奏报和各朝实录,其他典籍所载地震资料也很有限,且往往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如京师),地震资料的记载就越丰富,故史籍所载,无法囊括唐朝全部破坏性地震。
    [25]关于唐代地震总数的统计,因统计标准不一,至今有52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62次(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97次(靳强《唐代地震灾害初探——以两<唐书>为例》)、96次(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等不同结论,本文采用童圣江的96次说。
    [30]李善邦认为,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共性划分,我国有两条明显的大地震带,一是纵贯南北的中枢地震带,二是横亘华北地台的华北地震带。另就区域地震带言,又可分为地台区地震带和地槽区地震带。前者含康滇地轴轴缘地震带,北山、六盘山地震带,滇东凹陷地震带,华北沉降区地震带,鄂尔多斯边缘地震带和东南沿海地震带;后者包括阿尔泰地震带,天山地震带,昆仑地震带,祁连地震带,秦岭地震带,康滇地震带,三江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参见李善邦:《中国地震》,第299-312页。
    [31]《旧唐书》卷四《高宗上》,第67页。此次死亡人数记载有异,《新唐书.五行志》、《旧唐书.五行志》、《资治通鉴》均记五十余人,《旧唐书》卷四《高宗上》记五千余人(第67页)。从朝廷采取的“遣使存问”等救援措施分析,《旧唐书.本纪》记载较可信。
    [32]《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907页。
    [3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9页
    [34]地震中的受伤人数一般以死亡人数的3倍计。参见高庆华等著:《论地震风险》,第156页。
    [3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89页
    [36]《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载此次地震“压死数千人”(第625页),而《新唐书.五行二》记“压死数十人”,疑为“数千人”之误,今本《旧唐书》。
    [37]因无大中年间人口数,故本文以元和人口数代之。据梁方仲统计,京兆府元和年间为241202户,夏州3100户;其他各州均仅有开元户数,分别为盐州3025、丰州1900、灵州9606、凉州26165、甘州5440、肃州2253。因元和时期全国户数锐减,故此,凡仅有开元户者,均减半,以此计算的结果为,前述8州府元和总户数约为268498,若以每户5口计,则元和时前述8州府总人数约为1342490。(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96、112页)
    [38][71]《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8页。
    [39]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106页
    [40]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84页。
    [41]《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第697页。
    [42]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第283页。
    [43]据三皇庙碑的记述。转引自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12页。
    [44](明)杨慎《南诏野史》上卷《大蒙国.隆舜》,第65页。
    [45]《旧唐书》卷三七《五行》,第1347页。
    [46]《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第364、376页。
    [47]《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9页;参见同书卷九《懿宗皇帝》,第259页。
    [48][60]《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7页。
    [49]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2-1603页。
    [50](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二五杜甫《山寺》,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20页。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作“乱水(一作石)通人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3页。
    [51]王钦若等撰,周勋初等校定:《册府元龟》卷五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校定本,第546页。
    [52][73]《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9页;《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第697页。
    [53]《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第376页。
    [54]杜牧诗云:太和“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便是对此次地震的描绘。(《全唐诗》卷五二○杜牧《李甘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42页。)
    [55]《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下》,第564页。
    [56]《旧唐书》卷三七《五行》,1362页。
    [57][58]关于建筑物破坏的程度表述,本李善邦:《中国地震.地震现场分析》,第14页。
    [59]地震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统计数据均据两《唐书》的《五行志》和《本纪》。
    [62]《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8、909页;《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第376页。
    [63]《新唐书》卷一《高祖皇帝》,第17页。
    [65]《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第364页。
    [67]《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09-910页。
    [68][69][70]《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第910页。
    [72]《旧唐书》卷三七《五行》,第1347页。
    [74]据三皇庙碑的记述。转引自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12页。
    [75]《新唐书》卷七《宪宗皇帝》,第213页。
    [76]《新唐书》卷三《高宗皇帝》,第53页。
    [77]《新唐书》卷八《武宗皇帝》,第242页。
    [78]《新唐书》卷一四一下《吐蕃下》,第6104-6105页。
    [79]《新唐书》卷八《文宗皇帝》,第234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