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波层位标定对比技术在川中GA构造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当前地震勘探的热点,但由于转换波的下行波是纵波,上行波是横波,横波的剪切波动力学特征与纵波不相同、在同一地层的纵横波速度的差异表现在运动学特征上与常规纵波也不一样、此外纵横波在相同地层的耗散也不相同,因此,转换波剖面与常规纵波剖面有较大差别。正确识别转换波剖面的地质层位是多分量解释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多分量地震勘探需要突破的一个技术难点。为此,以川中地区GA构造2D3C为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种转换波层位标定对比技术,实践证明对该地区的转换波层位标定正确可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引文
[1]李忠,谢芳.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广安构造三分量、高分辨地震勘探攻关试验总结报告[R].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2006.
    [2]黄东山,谢芳,等.多波多分量技术在广安构造中的初步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26(8):44-46.
    [3]王鸿燕,黄东山.多分量处理解释技术深化研究[R].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2005.
    [4]谭军.等.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广安构造三分量、高分辨地震采集攻关试验竣工总结报告[R].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005.
    [5]李忠,谢芳.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三分量地震勘探攻关试验总结报告[R].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2006.
    [6]陈燕辉,等.四川盆地磨溪构造西南段二维地震加密详查总结报告[R].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2005.
    [7]董煜敏.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李录明,罗省贤.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原理[M].成都:成都大学出版社,1997.
    [9]贺振华,何樵登,等.多波资料综合解释方法研究的若干进展[J].矿物岩石,1997,17(4):76-93.
    [10]伍志明,李亚林,等.多分量资料在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气水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24(1):75-77.
    [11]石玉梅,姚逢昌,等.多波多分量天然气勘探技术的进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3):172-177.
    [12]姚姚.多波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展望[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28(3)169-173.
    [13]黄德济,贺振华,赵宪生.多波层位对比的原则与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6,18(3):194-205.
    [14]李庆忠.岩石的纵横波速度规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27(1):1-12.
    [15]张树林.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烃类直接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22(3):200-206.
    [16]易维启,唐宗璜,宋吉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松辽盆地的初步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5):663-670.
    [17]李绪宣,张树林,张雷.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5):372-37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