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表征技术应用综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深入了解油气储层表征技术对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意义,以测井信息分析技术、地震信息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动态信息分析技术,四种主要的储层表征技术方法定量研究地下非均质储层。储层表征是一个综合多学科应用技术描述地下"灰箱"的重要环节。
引文
[1]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2):43-47.
    [2]闵豫,石宝珩.油田开发地质学与油藏研究[J].石油学报.1982,3(2):37-50.
    [3]裘怿楠.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4]李阳,刘建民.油藏开发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吴胜和.储层表征与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6]贾丽,刘国全,等.测井信息失真条件下储层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J].特种油气.2013,13-19.
    [7]樊长江.地震反演中储层表征的对策和思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543-546.
    [8]刘雯林.油气田开发地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9]王慎中.物探资料综合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10]欧阳永林,杨池银.用常规及近、远道叠加剖面识别气层——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盒8储层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4):287-290.
    [11]付雷,刘财,李勤学.大庆地区的三维AVO分析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6):697-700.
    [12]裘怿楠.河流砂体储层的小层对比问题[A].见: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文集[C].张昌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13]陈波,陈恭洋,保吉成.港东油田二区一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沉积学报.2000,18(2):263-267,272.
    [14]陆大卫,王春利,等.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新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5]赵改善.油藏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时延地震[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28(3):157-167.
    [16]谢俊.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998.13(4).
    [17]刘立明,陈钦雷.试井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数值试井[J].油气井测试.2001.
    [18]胡建国,张栋杰.油气藏工程实用预测方法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9]陈玉祥,张汉亚.预测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