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震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通过对地震产生原因及地震力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地震力就其性质分为纵波力、横波力、拉夫力和瑞雷力;就其组合形式分为线状力、面状力和体状力。运用该理论对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讨论,将韧性剪切带明确划分为韧性强变形带和韧性断层等两类三亚类。板块之间的碰撞也是靠地震来实现的,因为它移动的速率很小,平均每年1~2cm,不可能直接产生强烈的碰撞,但它可在某处产生巨大的能量储备,一旦能量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产生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构造力。力是通过波的方式进行传导的,而波又是靠介质质点(矿物或集合体)碰撞进行的。因此地震力是与地震波的类型相对应的。
引文
[1]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地球构造与动力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71-109.
    [2]郭进京,韩文峰,李学峰.西秦岭断裂构造格架和活动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分析[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9,32(4):241-248.
    [3]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地质辞典[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11-69.
    [4]张兆琪,潘永胜.岩石变形中三种方式的外力[J].华北国土资源,2010,41(4):7-19.
    [5]徐开礼,朱志澄.构造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25-89.
    [6]宋鸿林.构造动力学中的显微构造研究[J].当代地质科学前沿,1983,3(4):178-183.
    [7]许志琴,张建新,徐惠芬,等.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8]高德臻,徐有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韧性剪切带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5):31-35.
    [9]郑亚东,常志忠.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10]杨振升,徐仲元,刘正宏,等.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125-249.
    [11]单文琅,宋鸿林,傅昭仁.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12]J G兰姆赛.岩石的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M].单文琅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13]徐朝雷.中浅变质岩区填图方法[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0:27-69.
    [14]白瑾.五台山早前寒武纪地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