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互证:上博简《诗论》钩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诗》、史互证是研究上古历史的重要途径,上博简为此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上博简《诗论》“人之怨子”是对于《人之》一诗的评论。《左传》的相关记载表明,此诗应当是为春秋后期人们比较熟知的齐国子尾、高强父子之事而作。在流传的过程中,此诗的大部分混入《瞻(?)》篇,小部分混入《小宛》篇。我们将这些内容析出整理后,可以基本看出《人之》一诗的原貌。《诗》中所佚篇章有些是其内容误入他诗因而失名的结果,上博简《诗论》所提到的《仲氏》、《人之》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An important method of studying primeval history is the mutual support of the Book of Odes and history,and the Shangbo bamboo slips have provided new evidence for this method. "Man's Lamentable Son"in On Poetry on shangbo bamboo slips is a comment on the poem of "Man's Son"in the Book of Odes. Relevant records in ZuoQiuming ' 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dicate that the poem was about Zi Wei and his son Gao Qiang of Qi Kingdom in the later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due course a large part of the poem mixed into Zhan yang,a small part into Xiao Yuan. After careful analyses we can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m. Some lost poems in the Book of Odes actually went into other poems.and Surname Zhong and Man 's Son mentioned in On Poetry on Shangbo bamboo slips are typical examples.
引文
① 上博简《诗论》第27号简的“中氏”,此据李学勤先生说释为《仲氏》篇名(见其所著《(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一文。另有李零先生和廖名春先生释为《螽斯》篇名,其说见李零著《上博楚简校读记》(《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和廖名春著《上海博物馆藏诗论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① 曹峰《对“孔子诗论”第16号简以后简序的再调整》,简帛研究网2002年1月8日。
    ② 在简文“不绝”之后断句,应当是可取的。《诗论》的第29号简载“《涉溱》其绝”,可见“其绝”、“不绝”之类完全可以作为诗篇评析用语。所以第27号简的“《北风》不绝”当依第29号简评论《涉溱》篇之例来断句,而不必探下连读。
    ③ 参见李学勤《<诗论>与<诗>》,廖名春编《清华简帛研究》第二辑第131页,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印本。
    ④ 关于《河水》一诗,《国语·晋语》四书昭注谓为《诗·沔水》之误。今得《诗论》可证韦昭注此说不确。
    ① 为研讨方便.现将《诗·小宛》(?)录如下:“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寓。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② 当代专家陈子展先生排斥朱熹此说,谓朱说是“腐儒尊王说教而攻《毛序》,亦已甚矣”(《诗经直解》卷十九.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但是,细绎涛意还是以清儒陈肩源所说较妥。陈氏谓“《朱传》尽扫诸说,定为兄弟相戒之涛。合之诗词,其为相似”(《毛诗稽古编》卷十三)。高亨先生谓此诗是周代一个小官。“作诗以自伤,并劝告他的兄弟”(《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页),说与朱熹同,亦较平实。
    ① 在弭兵大会以后,周卿刘定公不满意赵文子对楚国忍让的态度.说他“为晋正卿而侪于隶人.朝不谋夕”(《左他》昭公元年),可见他在弭兵会上确实没有与楚直接争竞的意思。
    ② 为研讨方便,现将《诗·瞻印》(?)求如下:“瞻印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天何以剌,何神不寓。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咸角)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貌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③ 周幽王时期的历史,史载有阙。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引《汲冢书纪年》周幽王未年曾经出现过“周二王并立”的局面。至迟在周幽王八年的时候,太子宜臼已经投奔“西申”其外祖家。所以推测《瞻印》一诗作于三川大地震以后至宦臼奔逃之前。关于两周之际礼会形势的分析,烦请参阅拙稿《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④ 关于诗中的“克巩”之意,于省吾先生谓“克肯一声之转。古每通用”。“《雨无正》篇‘不畏于天’此占‘藐藐昊天,无不可恐’,意皆相仿。传笺渎巩如字,则于诗旨无由通矣”(《双剑(?)诗经新证》卷三)。王安石谓“昊天之明,视人貌按。”此说甚确,今从之。
    ① 诗中的“温克”,郑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此说于诗意相符可从。“饮酒温克”颇合克已复礼之义。诗中的“壹醉日富”,郑笺“饮洒一醉,自谓日益富,夸淫自恣以财骄人”。是说浅陋不可取,故马瑞辰讥之为“耀文生义”。清儒谓此句意为“壹醉,专务酣饮也。饮酒至醉者多刚暴,故以温克为良”(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九引季氏说)。马瑞辰谓“富之言鬲也。《说文》‘鬲.满也,读若伏’,鬲通作(?)。《方言》‘(?),满也。又作幅。《广雅》‘(?)满也’。醉则目自盈满,正与温克相反。笺乃谓以财骄人,读富如富贵之富,失之。”(《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今从马氏此说为释。
    ② 毛传“殄,尽。瘁,病也”.王念孙说:“殄、瘁,皆病也。殄瘁之同为病,犹劳瘁之同为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引)
    ①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平定庆氏之乱以后,晏子不接受齐景公所赏的位于邶殿的60邑,“子尾曰:‘富,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对曰:‘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乃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北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子尾受到启发,决定将赐邑尽数归还于齐景公。
    ② 鲁昭公十年(前532) 夏于有人报告陈桓子,谓高强将进攻陈鲍二氏,陈桓子马上“授甲”发兵备战,在他前往联络鲍氏的途中,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