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通麦至105道班沿线边、滑坡地震灾势评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高烈度地震山区,崩塌滑坡灾害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地震诱发山地灾害更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川藏公路通麦至105道班段位于地震区划烈度Ⅷ度区,地震活动频繁。本文以此为试验线,打破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采用基于弹塑性理论的FLAC3D软件分析边坡在三种地震烈度情况下的地震动态响应,运用其在地震时程中的剪应变变化及位移判断其地震安全性,绘制了在小、中、大震共三种地震工况下的灾势分布图。从而实现了对该段线路地震时成灾规律及规模的预测,可为抗震加固工程方案规划,以及灾时制定抢险救援应急对策等提供决策依据。
引文
[1]姚令侃等.5.12汶川地震对线路工程抗震技术提出的新课题.四川大学学报,第41卷,第3期,2009年5月,P43-50
    [2]姚令侃,冯德俊,杨明.汶川地震路基震害分析及对抗震规范改进的启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44卷,第3期,2009年6月,p301-311
    [3]何专,姚令侃,地震和暴雨工况下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评价.水土保持通报,第29卷,第3期,2009年6月,P178-182
    [4]刘春玲,祁生文,童立强,赵法锁.利用FLAC-3D分析某斜坡地震稳定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6):2730-2733
    [5]毛泽宇,姚令侃,杨庆华,黄小琴.地震作用下崩塌灾势评估方法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第19卷第4期,2008年12月:6-11
    [6]任自铭,姚令侃.坡面形态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路基工程,2008年第5期(总第140期):5-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