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自然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对栖息在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部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体上的先锋植物的组成特征、区系成分、扩散途径和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该区域的灾害体上栖息的先锋植物有52种,隶属21科49属,以易于通过风媒传播的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先锋植物的植物区系结构与该地区原有的植物区系结构基本相同;在目前的先锋植物中有7种入侵植物,均为农田恶性杂草,会对灾害体的自然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文
[1]欧阳志云,徐卫华,王学志,等.汶川大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12):5801-5809.
    [2]赵芹,罗茂盛,曹叔尤,等.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3):289-293.
    [3]王庆安,毛竹,张翔,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形起伏度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受损关联分析[J].四川环境,2009,28(5):44-49.
    [4]王庆安,张翔,毛竹.汶川地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区地形高程和起伏度分布特点[J].科技导报,2009,27(16):53-59.
    [5]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生态破坏评估[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刘守江,张斌,杨清伟,等.汶川地震非规范滑坡体上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研究——以彭州银厂沟谢家店子滑坡体为例[J].山地学报,2010,28(3):373-378.
    [7]徐卫华,欧阳志云,王学志,等.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与对策[J].生态学报,2008,28(12):5820-5825.
    [8]朱桂林,山仑,刘国彬.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途径[J].中国水利,2004(8):30-32.
    [9]庄平,高贤明.华西雨屏带及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2002,10(3):339-344.
    [10]张翔,王庆安,王文国,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植被恢复分区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5):48-51.
    [11]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Z4):1-139.
    [12]马丹炜,王跃华,于树华.青城山森林植被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4):388-391.
    [13]谢大军,向成华,骆宗诗.四川宽坝林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1):95-100.
    [14]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5]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6]张翔,宗浩,王文国.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J].四川环境,2006,25(6):44-48.
    [17]Coffin D P,Lauenroth W R.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the seed bank of semiarid grassland[J].American Journal ofBotany,1989,76(1):53-58.
    [18]李新华.鸟类栖木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生态意义[J].生态学报,2009,29(8):4448-445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