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崩塌岩体冲击桥墩动力响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比较贴近边坡实际岩体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模型,运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对雅沪高速公路西冲特大桥16#桥墩旁的危岩体陡峻斜坡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模式、破坏规模及程度进行了模拟预测,对边坡的破坏特征有了初步较为系统的认识,变形破坏演进过程及特征主要表现为:坡顶岩体震裂松弛小幅抛射;中部岩体拉裂溃滑解体;失稳碎裂岩块经振动堆积稳定在坡脚。在坡体及桥墩重要位置布设了监测点,并对各监测点的位移大小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桥墩上各监测点位移呈现波动变化特证,桥墩顶端波动明显;系梁处由于失稳岩块的撞击及堆积体的影响导致变形及永久位移较墩身其他位置大;对坡体及桥墩的变形程度用位移数据大小进行量化;并根据变形程度提出了防治方案和具体措施。
引文
[1]许强,黄润秋.汶川8.0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工程地质学报,2008,16(6):721-729.
    [2]周荣军,黄润秋,雷建成,等.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173-2183.
    [3]殷跃平.四川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8,16(4):433-444.
    [4]李勇,黄润秋,周荣军,等.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工程地质学报,2009,17(1):3-18.
    [5]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9,17(1):29-38.
    [6]黄润秋.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6):1239-1249.
    [7]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8,16(6):730-741.
    [8]黄润秋.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7(8):1525-1544.
    [9]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0]刘传正.长江山峡复杂斜坡成因问题.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005(1):1-6.
    [11]刘洪兵,朱晞.地震中地形放大效应的观测和研究进展.世界地震工程,1999,15(3):20-2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