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拱桥抗震研究发展浅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拱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跨度拱桥在我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对拱桥,尤其是大跨度拱桥,应积极开展抗震性能研究,特别是非线性抗震性能研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和总结了目前在大跨拱桥抗震性能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意在为其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引文
[1]陈勇烽.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拱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11.
    [2]范立础.桥梁抗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3]李国豪.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4]徐欣国,唐光武,郑罡.Push-over分析方法在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评价上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5(3):88-93.
    [5]赵灿晖,周志祥.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多维平稳随机地震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40(2):200-204.
    [6]柳春光,林皋.桥梁结构pushover方法抗震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3):396-400.
    [7]王克海,李茜.桥梁抗震的研究发展[J].工程力学,2007,12(24):75-82.
    [8]郑史雄,周述华,丁桂保.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反应性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34(3):320-324.
    [9]赵灿晖,周志祥.多维地震激励作用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的随机响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3):87-92.
    [10]陈宇文,王卫琴.大跨度钢管砼拱桥空间地震响应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23(2):114-121.
    [11]郭鑫,阳震宇,乔建东.基于ANSYS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3(4):43-44.
    [12]郭刚,王一军,等.钢管砼拱桥反应谱抗震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1):59-61.
    [13]王浩,乔建东,等.茅草街大桥主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3):62-65.
    [14]盛可鉴.大跨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抗震性能分析[J].森林工程,2005,21(3):48-49.
    [15]马桂军,夏岩昆,祝国林.淳安南浦大桥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47-50.
    [16]李传习,郭科.南宁永和大桥动力特性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2-16.
    [17]郭科,杨海科,等.南宁永和大桥地震反应分析[J].北方交通,2006(3):63-65.
    [18]陈宝春,陈友杰,王来永,等.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4,17(1):24-28.
    [19]韦建刚.管拱面内非线性失稳临界荷载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7.
    [20]谢开仲,秦荣,李秀梅,等.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3):40-44.
    [21]王加迫,陈宝春.600m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J].中外公路,2006,26(4):111-114.
    [22]孙卓,张俊平,刘爱荣.大跨度刚架—钢桁拱组合结构桥的抗震性能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6(9):38-42.
    [23]夏修身,陈兴冲,张永亮.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49-57.
    [24]郑家树,金邦元.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1):53-56.
    [25]王浩,李爱群,乔建东.不同激励下大跨度CFST拱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J].工程地震与加固改造,2006,28(4):68-71.
    [26]赵灿晖,周志祥.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2):47-51.
    [27]范立础,胡世德,叶爱君.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8]项海帆.拱结构的稳定与振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29]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新西海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5):55-64.
    [30]王建军,秦荣,谢开仲.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34(1):102-10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