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城际铁路沉降监控方法与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针对沪宁城际铁路超短工期内沉降控制问题,采用三种沉降监测方法揭示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并提出了复合模量法(加固区)结合e-lgp曲线(下卧层)的沉降估算方法。对于紧临既有线的新线施工"双向"影响安全控制技术,形成了以设置应力释放孔、静压施工与跳打施工为核心的紧临既有线预应力管桩施工工法,解决了新线施工对既有线的振动及挤压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的施工天窗优化模型和施工组织优化方法,并基于既有线路基静动力测试,提出了紧临既有线路基安全监控方法,形成了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以及应急抢修成套技术。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62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徐林荣,牛建东,吕大伟,等.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0):2149-2154.
    [3]徐林荣,王宏贵,左珅,等.高速铁路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9):2605-2612.
    [4]胡亚元.考虑蠕变时预压期的近似确定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2):250-256.
    [5]肖宏,蒋关鲁,魏永幸,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07,29(2):126-131.
    [6]张继飞,曾俊铖,涂永明,等.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1,33(1):83-88.
    [7]曾俊铖,张继文,童小东,等.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3):570-574.
    [8]刘俊飞,赵国堂.路基工程中CFG桩桩筏复合地基与桩网复合地基对比[J].铁道建筑,2009(7):31-34.
    [9]严聪,张红,周旭荣.振冲碎石桩与充水预压联合处理地震区深厚软土地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3):822-827.
    [10]徐书平,刘祖德,鲍华,等.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J].岩土力学,2005,26(6):955-958.
    [11]李小勇,谢康和.软黏土双层地基堆载预压固结空间概率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2):118-126.
    [12]郭志广,魏丽敏,周镇勇.武广高速铁路堆载预压路基实测沉降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7(2):93-97.
    [13]杨建中,徐林荣,孙立海.沪宁城际铁路施工安全与沉降变形技术研究[R].南京:沪宁城际铁路股份有限公司,201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