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初探——以汶川地震核心灾区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地理国情监测是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社会人文地理国情监测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初步提出了社会人文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并从概念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体系和成果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内容,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走向业务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引文
[1]王倩,姜晓红.从美国测绘部门的转型看地理国情监测[N].中国测绘报,2011.
    [2]柏玉霜,陈洪宛.测绘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N].中国测绘报,2011.
    [3]刘耀林,何建华.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体系构想[N].中国测绘报,2011.
    [4]马万钟,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系统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28(6):104-111.
    [5]杜国明.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曹伟超,陶和平,谭理,张云,董学智.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山区人口分布模拟[J].国土资源遥感,2012,23(2):61-66.
    [7]连明玉,武建忠.中国国情报告2010-2011[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8]汶川县年鉴(2005-2008)[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9]汶川县统计局.汶川县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Z].200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