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通过回顾40年来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早期在该领域具启迪性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纵观历史,无论是观测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创新,还是对各种参量的观测分析以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地震地下流体科学都与地震监测预报这一关键需求紧密相关。地下流体观测网建设的历史沿革表明,对强地震的监测与预测需求推进了观测网的建设和发展;观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基于多手段、综合性和数字化的趋势;地下流体理论与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前兆模型(或模式)、数值模拟、室内和野外实验研究等是推进学科创新工作的主要技术途径;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探索基于具有物理基础的预报技术,以及重视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思想;预测实践证明,地下流体学科在我国大陆地震预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最后介绍了本学科主要的论著及技术规范,简要回顾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学术团体和专家对地下流体学科主要科学问题的认识以及该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underground fluid subject for seismological science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 Early illuminative researches and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is field were summarized. All in all,the seismological science of underground fluid is close correlate with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such as the innovation of observation technique and theoretic method,analysis of diversified parameter and researches of predictive metho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observation network of underground fluid indicates that the demand of strong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pushe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bservation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observation technique incarnates the trend based on multiform measure,all-around and digitization. The study production of underground-fluid theory and precursory mechanism indicates that the precursory model,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side or fiel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are the mostly techno-approach which pushed the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seismic forecasting method incarnates forecasting technique based on physical foundation and the idea which regards in practicability and science. Forecasting practice testified that underground fluid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in forecasting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Lastly,the primary treatise and techno-criterion of underground fluid subject was introduced,and some mostly scientific issu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every historical phase were summarized,too.
引文
[1]中国地震局内部档案。
    [2]付子忠,1989,澜沧-耿马7.6级地震地热前兆异常,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三次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3]海城地震工作队,1975,辽宁海城7.3级地震初步总结(三、地震前兆)。
    [4]河北省地震局,1979,地下水预报地震选集。
    [5]贾化周等,1978,地震地球化学文集——1978年全国水化专业会议资料汇编:唐山地震水氡前兆特征及其机制的研究。
    [6]刘耀炜、马胜利、卢军等,2005,“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地震短期前兆物理机理研究(2004BA601B01-05)。
    [7]王长岭,1978,地震地球化学文集——1978年全国水化专业会议资料汇编:试谈水氡年变化。
    [8]新疆地震局水文地质组,1979,水氡年变化与地震异常。
    [9]蔡作馨,1984,水氡地震前兆信息频谱特性的初步研究。
    10王长岭等,1984,南北地震带水氡预报地震效能评价。
    11陈颙,1995,首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序。
    北京市地震队,1971,爆破地震、氡气、天然地震,地震战线,第6期。
    北京市地震队,1974,水氡正常动态的初步研究,地震战线,第1期。
    蔡祖煌、石慧卿,1980,地震流体地质学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
    车用太、纪辉,1995,不同结构的岩石试件变形破坏与孔隙压力关系的实验研究,地震,15(4),333~339。
    车用太、刘五洲、颜萍等,2004a,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在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化,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4(2),14~22。
    车用太、王吉易、李一兵等,2004b,首都圈地下流体监测与地震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
    车用太、刘五洲、鱼金子等,2000,板内强震的中地壳硬夹层孕震与流体促震假设,地震学报,22(1),93~101。
    车用太、刘五洲、鱼金子,1998,地壳流体与地震活动关系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意义,地震地质,20(4),431~436。
    车用太、王广才、鱼金子,2001,试论“十五”期间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网的优化与建设问题,国际地震动态,11,1~8。
    车用太、杨会年,1985,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地震地质,7(3),43~50。
    车用太、鱼金子,1997,地下流体的源兆、场兆、远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地震,17(3),283~288。
    车用太、鱼金子、张淑亮,2002,山西朔州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及其初步分析,地震学报,24(2),210~216。
    车用太、朱清钟,1986,汤坑水压致裂试验的井孔水动态观测与研究,地震,6(6),9~17。
    陈棋福,2005,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的回顾及地震预报发展思考,国际地震动态,5,154~155。
    董守玉、蓝秀英,1996,地下水位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标志体系研究,华北地震科学,14(1),1~10。
    付子忠,1988,地热动态观测与地震前兆,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1,1~7。
    傅承义,1963,有关地震预告的几个问题,科学通报,3,30~36。
    耿杰、冯志军、吴春华,2002,聊古—井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观测资料的对比评价,地震,22(4),81~88。
    郭增建,1964,地震发生前地下水位变化,地球物理学报,13(3),223~226。
    郭增建、秦保燕、冯学才,1974,从震源孕育模式讨论大震前地下水位变化,地球物理学报,17(2),99~105。
    国家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1994,关于“九五”期间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前景的讨论,国际地震动态,7,1~14。
    国家地震局地下水影响因素研究组,1985,地震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地震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三室(蔡祖煌、汪成民选编),1987,地下流体预报地震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1997,地震短临预报的理论与方法——“八五”攻关三级课题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1988,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地下水分册,北京:地震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1990,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论文集——水位、水化专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河北省地震队水化学组(刘伯礼、万迪、汪成民),1975,利用地下水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报地震的探讨.地球物理学报,18(4),279~283。
    贾化周、秦清娟,1996,利用地下水位预报地震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华北地震科学,14(3),28~37。
    简春林、晏锐、黄辅琼,2006,中国大陆23个震例流体异常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震,26(1),99~106。
    焦明若、张国民,1998,地震地下流体科学发展现状及展望,国际地震动态,5,1~8。
    李宣瑚,1995,“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六——地热前兆用于地震短临预报实用性研究取得进展,国际地震动态,3,28~28。
    李宣瑚,1981,水氡异常的扩散收缩现象,地震,1(5),41~43。
    李宣瑚,1990,我国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在地震预报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国际地震动态,9,11~13。
    李宜瑞、修济刚,1992,中国地震分析预报实用化软件系统研制工作及其进展,国际地震动态,8,1~4。
    林元武、王基华、高松升,1998,断层气CO2测定新方法与张北-尚义6.2级地震预测,地震,18(4),353~357。
    刘五洲,1996,地震地下流体前兆机理的研究综述,国际地震动态,12,4~10。
    刘耀炜、曹玲玲、平建军,2004,地下流体短期前兆典型特征分析,中国地震,20(4),275~249。
    刘耀炜、范世宏、曹玲玲,1999,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与地震活动性指标,地震,19(1),19~25。
    刘耀炜,2005,面向21世纪的地震地下流体科学问题与发展,国际地震动态,10,145~150。
    刘耀炜、施锦,2000,强震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地震学报,22(1),59~64。
    刘耀炜,1989,水氡非随机干扰的定量排除,地震学报,11(4),411~423。
    刘耀炜,1997,水化、水位地震预报综合判定方法软件,地震,17(1),54~60。
    罗光伟、石锡忠,1980,岩石标本受压时氡和钍射气量的实验结果,地震学报,2(2),198~204。
    万登堡、王家彬、刘国寿,1994,列车荷载作用对某些前兆观测的影响,地震,14(3),91~94。
    汪成民、万迪堃、董守玉,1988,地下水微动态研究,地震出版社。
    汪成民,1991,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网的科学创新与应用前景,地震学刊,3,4~8。
    汪成民等,1983,地震引起的深井水位振荡现象,地震,1(2),34~38。
    汪成民主编,1990,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北京:地震出版社。
    王广才、车用太、刘成龙等,2003,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6,89~96。
    王吉易,1979,氡团混入的水动力模型,地震科学研究,1,1~6。
    王吉易、董守玉、万迪,1995,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新思路,华北地震科学,13(2),61~65。
    王铁成、鄂秀满,1994,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地震,10(3),277~286。
    许秋龙、王道,2001,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条件和技术研究,内陆地震,15(1),39~48。
    杨玉荣,地震流体科学研究发展态势,地震,1996,16(1),96~98。
    殷积涛、黄保井,1989,孔-含水层系统特征的现场试验,中国地震,5(1),17~22。
    鱼金子、徐峰、刘五洲等,2000,地下水化学异常信息迁移的水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地震,20(1),91~95。
    岳明生,2005,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国际地震动态,5,7~21。
    张素欣、张子广、刘俊明等,2002,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地震,22(4),89~93。
    张炜、李宣瑚,1991,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概述,中国地震,7(4),72~78。
    张炜、王吉易、鄂秀满等,1988,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原理与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炜主编,1992,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预报,北京:地震出版社。
    张昭栋、郑香媛、殷积涛,1989,鲁29#重锤试验的解释,华南地震,9(1),8~16。
    张肇诚主编,1988,中国震例(1966~1975),北京:地震出版社,16~17。
    郑治真、刘元壮、胡祚春等,1979,根据地下水资料的数字滤波探讨唐山大震孕育过程,地球物理学报,22(3),267~280。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刘耀炜等主编),2004,强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的物理解释,北京:地震出版社。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罗兰格等主编),1997,强地震短期预报方法及其效能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80~229。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张晓东、丁鉴海主编),2005,中国大陆地震短期异常特征和综合预报方法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5,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北京:地震出版社。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2,地下流体数字观测技术,北京:地震出版社。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