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扶贫开发三十年返贫研究动态综述与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佳楣
  • 关键词:返贫研究 ; 动态综述 ; 述评
  • 中文刊名:农村经济与科技
  • 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 机构: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0
  • 出版单位:农村经济与科技
  • 年:2019
  • 期:11
  •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S11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SKJ031)
  • 语种:中文;
  • 页:128-132
  • 页数:5
  • CN:42-1374/S
  • ISSN:1007-7103
  • 分类号:F323.8
摘要
随着脱贫工作的推进,脱贫并且不返贫成为了考验脱贫工作质量的关键。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89~2019收录的返贫研究文献,描绘了扶贫开发三十年来,依次在扶贫机构设立时期、"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2001~2010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指导时期、2011~2020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指导时期,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返贫研究脉络,展现了返贫问题的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以期为脱贫攻坚的推进提供借鉴,为贫困问题研究提供新思路。
        
引文
[1]郭志杰,方兴来,杨世枚,等.对返贫现象的社会学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1990(4):54-58.
    [2]胡起望.民族地区的返贫现象及其原因[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20-21.
    [3]唐智勇.帮助返贫户再脱贫[J].老区建设,1989(11):46.
    [4]常晴.从武隆县的返贫现象谈贫困山区水利建设[J].农村经济,1992(7):20-22.
    [5]兰宾贵,帅宝庆.发展集体经济是防止返贫的重要途径[J].畜牧市场,1992(1):39-40.
    [6]陈年生,邓其祥.浅谈防止“返贫”对策[J].老区建设,1992(7):10-10.
    [7]孔令玉.对返贫现象的思考[J].中国贫困地区,1998(1).
    [8]冉茂文.抑制返贫:扶贫攻坚面临挑战[J].当代贵州,1999(10):21-22.
    [9]洪江.我国返贫现象及原因探析[J].中国贫困地区,1998(11):49-53.
    [10]河南省农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返贫问题及有效控制返贫的对策研究[J].调研世界,1999(12):22-24.
    [11]冯永宽.四川盆周山区返贫现象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4(5):31-41.
    [12]王行水.返贫现象:亟待引起注意的社会问题[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4(3):27-29.
    [13]吴永保.关心农民“返贫”问题[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4):34-35.
    [14]万俊辉.农民返贫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8(2):17-18.
    [15]毛荣耀,陈奕林.贫困山区返贫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市场,1997(9):22-23.
    [16]向爱民.库区农村返贫现象透视[J].畜牧市场,2000(7):32-35.
    [17]蓝宾贵.贫困山区脱贫后返贫现象的对策研究[J].计划与市场,1995(12):26-27.
    [18]凌国顺,夏静.返贫成因和反贫困对策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9(5):33-38.
    [19]刘德法.巩固扶贫成果有效遏制返贫[J].老区建设,1999(4):27-28.
    [20]张德兵.脱贫户返贫原因浅析[J].中国民政,1996(10):35-35.
    [21]郑建为.脱贫户返贫因由初析[J].老区建设,1997(1):39-39.
    [22]刘纯忠,甘进民.山区农民返贫原因及对策[J].老区建设,1998(11):29-30.
    [23]林时平.农村的返贫现象不容忽视[J].人民政坛,1998(9):34-34.
    [24]史德.农村返贫现象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1999(6):9-11.
    [25]赵文灿.关于洛阳市农村返贫问题的调查与对策[J].中国贫困地区,2000(6).
    [26]黄青山.返贫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4):62-65.
    [27]史晋雷,尹燕丽.关于贫困农村返贫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0(9):47-48.
    [28]刘晓瑞.关于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现象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24-25.
    [29]张忠良,饶岌.欠发达地区农村返贫问题的理性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9,27(7):35-37.
    [30]焦国栋,廖富洲.扶贫攻坚中的返贫现象透视[J].学习论坛,2001(1):7-9.
    [31]廖富洲.扶贫开发应高度重视解决返贫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
    [32]张艳荣,宋卫信,李晓宁.关于返贫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1(2):8-10.
    [33]王玉平,尚凡强.关于当前我国农村返贫现象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s1):39-40.
    [34]李玉田.中国农村反返贫困问题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5,18(4):8-12.
    [35]柯元.我国农村返贫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35-37.
    [36]王萍萍,闫芳.农村贫困的影响面、持续性和返贫情况[J].调研世界,2010(3):5-6.
    [37]马正亮,邹淑燕,米文宝.宁南山区扶贫工作中遏制返贫的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122-124.
    [38]韦志宏.水族自治地区返贫原因浅析[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2):26-27.
    [39]杜中峰,杨飞.从开源入手预防农民返贫[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11):40.
    [40]张忠良,饶岌.欠发达地区农村返贫问题的理性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9,27(7):35-37.
    [41]张春勋,赖景生.西部农村返贫的制度根源及市场化创新方向[J].西部论坛,2006,16(6):11-14.
    [42]钟小平.脱贫人口缘何又返贫[J].老区建设,2006(1):42-43.
    [43]梁胜,王国泽.农民返贫:建设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J].价格与市场,2006(6):12-15.
    [44]董春宇,栾敬东,谢彪.对返贫现象的一个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76-178.
    [45]张国红.探究中国的反贫困与返贫困[J].学习与探索,2005(4):200-202.
    [46]凌保平.农村返贫问题及其对策[J].老区建设,2001(2):35-36.
    [47]刘玲琪.陕西省返贫人口特征分析与对策思考[J].人口学刊,2003(4):20-24.
    [48]颜廷武,雷海章.返贫困:反贫困的痛楚与尴尬[J].新疆农垦经济,2005(2):65-68.
    [49]范黎光,刘玉森,张永文,等.缘何脱贫又返贫——对河北贫困山区部分群众返贫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3(16):60-61.
    [50]焦国栋.遏制我国农村返贫现象的若干举措探析[J].中州学刊,2005(4):88-90.
    [51]肖尚义.农民“因病返贫”怎么办?[J].调研世界,2001(8):45-45.
    [52]王晓光.高考状元县“因教返贫”现象调查[J].人民论坛,2007(12):24-26.
    [53]杨翠萍.我国西部农村“因教返贫”现象透析[J].中州学刊,2010,2010(5):265-266.
    [54]孙季.城市化进程中征地返贫问题的制度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521.
    [55]刘玉森,范黎光,吴敏,等.河北省贫困地区返贫现状及返贫因素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1-4.
    [56]于平.破坏生态的扶贫最终只能返贫[J].生态经济,2004(9):25.
    [57]李朝林,黄益新.以人为本是遏制返贫的根本途径[J].技术经济,2006(1):21-23.
    [58]丁军,陈标平.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治理农村返贫顽疾[J].社会科学,2010(1):52-57.
    [59]陈标平,吴晓俊.“破”农村返贫困境,“立”可持续扶贫新模式——农村反贫困行动60年反思[J].生产力研究,2010(3):60-61.
    [60]谭贤楚.西部民族山区农村返贫人口的基本状况与特征——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57-17858.
    [61]李金蔚.农村返贫现象发生原因及遏制方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8,No.688(17):63-64.
    [62]张珺.当前我国农村返贫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63]王刚,贺立龙.返贫成因的精准识别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8):37-38.
    [64]袁娜.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与返贫问题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J].实事求是,2011(3):103-106.
    [65]彭琪,王庆.精准扶贫背景下返贫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以湖北省W区L村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7(06):45-50.
    [66]徐朝东,邓淑琴.农村脱贫与返贫的纠结及其对策[J].老区建设,2011(9):30-33.
    [67]谭贤楚.民族山区转型农村返贫人口的多维成因探讨——基于恩施州的实证[J].前沿,2013(11):161-162.
    [68]张遇哲.“政策性返贫”呼唤生态补偿立法[J].环境保护,2011(21):58-58.
    [69]庄天慧,张海霞,傅新红.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发展环境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贵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67个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2):41-49.
    [70]马绍东,万仁泽.多维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返贫成因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1):45-50.
    [71]汪磊,汪霞.基于风险分析的西南喀斯特山地省区农村返贫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27-30.
    [72]郑瑞强,曹国庆.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06):619-624.
    [73]丁德光.社会风险视阈下返贫风险的类型与防控机制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3):26-30.
    [74]陈超群,罗芬.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返贫风险综合模糊评判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视角[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5),100-104+112.
    [75]卜海.我国脱贫再返贫防范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问题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06):1-9.
    [76]何华征,盛德荣.论农村返贫模式及其阻断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7(07):101-108.
    [77]邓永超.乡村振兴下精准扶贫中防治返贫的优化机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04):49-56.
    [78]杜毅.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与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某贫困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77-79.
    [79]吴忆彤,苏玉璐.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状及调查分析——基于南宁市12个县(区)调查数据[J].大众科技,2018,20(5).
    [80]张春艳.我国“因灾返贫”问题研究——一种社会救助体系视角[D].西安:西北大学,2012.
    [81]金鑫.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82]李赞.如何跳出高彩礼致贫返贫的泥潭即对解决农村彩礼飞涨的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8).
    [83]龚晓珺.试析青年农民“因婚返贫”的非正式制度致因及其整体协同治理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8(05):107-110.
    [84]尹丹.贵阳市拆迁农户返贫危机问题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5(4):21-24.
    [85]薛雁秋,林晨,陈彦华.引导失独群体再创财富的意义和途径——基于江苏省失独群体返贫现象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51-52.
    [86]孙敏,吴刚.失地农民返贫现象与破解对策——基于大连失地农民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经济,2016(1):42-44.
    [87]刘振华,董绍贵,陈培培,等.特色产业来扶贫,精准脱贫不返贫——泓森槐林业扶贫模式分析报告[J].农家参谋,2017(14):15-16.
    [88]苑英科.教育扶贫是阻断返贫与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08-115.
    [89]向宇.打开金融扶贫的大门——贫困户信用评级不返贫机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164.
    [90]和立道,王英杰,路春城.人力资本公共投资视角下的农村减贫与返贫预防[J].财政研究,2018(5):15-24.
    [91]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57-63.
    [92]付东震.精准扶贫过程中返贫阻断的长效机制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J].经济师,2017(12):17-20.
    [93]龚曼,陈骏兰,江晓梅.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对策之可持续脱贫[J].山西农经,2018(9):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