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聆听声音的声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音乐的过程就是声音运动的过程,作曲就是组织声音,使之运动。本文从二十世纪初以来形成的新的音乐观念出发,总结了电子技术给音乐带来的几个新变化:音乐材料的丰富;音乐组织手段的革新;空间概念的引入;音乐行为的改变。这些新变化中,组织手段的革新是本文关心的重点,“声音属性的动态调制”即属于这一范畴。肇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声音的艺术”将音乐的素材来源扩大为包含乐音、噪音在内的全部声音,而电子音乐又将操作对象细化到声音的具体属性,面对声音的属性,使用新的音乐语言成为必然。
     在一个声音单位内,通过电子的手段使声音的属性“动态化”正是电子音乐特有的音乐语言。第二章便是以声音的属性为线索,通过各种属性的动态调制现象实例分析了这种音乐语言,总结了声音动态的几种基础形态:线性动态;随机性动态;周期性动态。并且,总结出了应用中的复合调制、多重动态的概念。
     三种基础形态都有各自对应的实现手段,第三章着重于揭示动态调制的实现手段及这些手段的应用特点。这些手段是包络发生器、低频振荡器、包络控制、手动控制等。
     结语中,文章“拿来”了其他学者提出的电子音乐的创作理念,并尝试着进一步挖掘这种理念建立的缘由——声音属性的显现是这种理念建立的直接原因。最后,还大胆提出了三个“声音”概念:主观的声音;客观的声音;引申的“声音”,并且认为动态调制的目的就是让声音自己说话,让声音发出“声音”。
Process of music is a course of a motion of sound. Composition is organizes sound, make it a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d a new age music which appeared in 20 century and summarized several new issues brought by electronic music: enrichment of material; innovation of composition artifice; introduction of spatial concept and change of music behavior. Amount of these issues, innovation of composition artifice is concerned by this article, and it also includes dynamic modulation of sound. The art of sound, which begins at the end of 19 century, extended the music material to all sound include tone and noise, while electronic music detail the sound object to its specific attributes, confronting sound attributes, it also makes new music language essential.
     In a sound unit, making sound attributes dynamic by employing electronic method is a special music language of electronic music, which, in chapter 2, the author takes sound attributes as a clew, tracks every example of dynamic modulation of sound attributes to analyze this kind of music language. It also summarized several basic forms of sound dynamics: liner dynamic; random dynamic; period dynamic, and the application concepts of compound modulation and multiplex dynamic.
     Three basic forms have their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Chapter 3 emphases the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modul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echniques. Which include envelop generator, low-freq oscillator, envelop control, manual control, etc.
     In epilogue, this article brought some ideas in creation electronic music from other scholar, and tried digging the source of founding of these ideas– the appearance of sound attributes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se ideas. At last, it brought forward three concepts sound: Subjective sound, objective sound, induced sound. And it considered that dynamic modulation makes sound speak and makes sound sound out.
引文
② http://www.oddmusic.com/theremin/what_is_a_theremin.html 2007-01-04
    ①路伊吉·卢索罗(Luigi Russolo)语,见[法]玛丽-克莱尔·缪萨著,马凌 王洪一译,《十二世纪音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P104。
    ②普拉台拉(Babilla Pratella)语,见[法]玛丽-克莱尔·缪萨著,马凌 王洪一译,《十二世纪音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P105。
    ③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 期,P30
    ① http://www.classicalnotes.net/columns/ohm.html 2007-01-04
    ①图片来自黄枕宇著,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年。P34
    ①图片来自王铉,从理念创新到技术创新——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的创作特点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4 年。P34
    [1][法]玛丽-克莱尔·缪萨著,二十世纪音乐(马凌.王洪一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2] [美]彼德·汉森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年。
    [3][英]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著,新音乐——1945 年以来的先锋派(黄枕宇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年。
    [4][德]施图肯·什密特著,二十世纪音乐(汤亚汀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年。
    [5]钟子林著,《现代西方音乐概述》,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1991 年。
    [6]高兴主编,音乐的多维视角,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7][美]马克·伊文·邦兹著,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原版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许鹏等著,新媒体艺术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9]宋瑾著,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
    [10]洛秦著,音乐的构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美]库斯特卡著,20 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宋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12]童忠良著,现代乐理教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年。
    [13]黄枕宇著,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年。
    [14]程伊兵著,自己动手做声音,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5]程伊兵著,MIDI 技术理论与实践,北京,中音制作,2001 年。
    [16]米谷知己著,XG 圣书(陈卓樱译),北京,北京威翔音像出版社,1999 年。
    [17]RittorMusic 出版编辑部编,完全 MIDI 手册(陈卓樱译),北京,北京威翔音像出版社,2000 年。
    [18]罗伯特·穆格,《MIDI》,北京,北京天琴声光像公司,1995 年。
    [19]陈国顺编,英汉电子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年。
    [20] 伍建阳著,艺术录音基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 。
    [21]马大猷.沈山豪著,声学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22]Max V. Mathews and John R. Pier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Computer Music Research, Massachusetts(U.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89.
    [23] Miller Puckett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Electronic Music, PDF, 2006.
    [1]赵晓生,电子音乐技术概论,中国音乐学,1985,01:114-124。
    [2]庄曜,电脑音乐制作观念,音乐研究,2002,03:88-92。
    [3]庄曜,MIDI 音乐制作中的声场调制,乐器,2000,04:62-63。
    [4]殷苗苗,有关电子音乐音响组织的句法特征初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2:21-25。
    [5]黄枕宇,从两部作品的比较看西方电子音乐早期发展(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2:58-67。 黄枕宇,从两部作品的比较看西方电子音乐早期发展(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2:68-78。
    [6]庄曜,计算机音乐通用信息数据分析,音乐与表演,2000,02: 17-20。
    [7]冷岑松,电子乐器音色的音响特征的完备性(上),乐器,1999,05:56-67。 冷岑松,电子乐器音色的音响特征的完备性(下),乐器,1999,06:51-52。
    [8]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4:30-32。
    [9]潘祖君,交互式电子音乐的特点之浅见,中国音乐(季刊),2005,04:194-196。
    [10]王瑞年,当代计算机音乐技术发展概览,中国音乐学(季刊), 2003,04:120-125。
    [11]王秀一,电子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人的相应审美需求,福建艺术,40-41。
    [12]吴远雄,电子音乐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艺术探索,1998,S01:38-43。
    [13]刘思军,电子音乐作品制作技术的演进过程及计算机化趋势,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2:51-57。 [14 范晓峰.马卫星,对音乐音响结构的美学分析与研究待续,音乐学刊,1999,02:3-14
    [15]李斯心,国际计算机音乐研究与我国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管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2:46-50
    [16]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音乐艺术,2001,04:76-81。
    [17]余立功.卜佳俊.陈纯,计算机音乐研究初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04:66-74。
    [18]黄枕宇,具体音乐与舍费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4:26-33。
    [19]徐文正,谈20世纪音乐中对音色的独特追求,衡水师专学报,2001,04:33-35。
    [20]冷岑松,电子音乐中民族乐器的音色仿真问题,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01:45-48。
    [21]王铉,从理念创新到技术创新——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的创作特点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4 年。
    [24]冯坚,电子乐器的音响特征与电子音乐中音色的结构意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1:56-59。
    [1]http://www.oddmusic.com/theremin/theremin_pics.html
    [2]http://www.midi.org
    [3]http://eamusic.dartmouth.edu/~wowem/electronmedia/music/eamhistory.html
    [4]http://www.phinnweb.org/history/
    [5]http://music.columbia.edu/cmc/
    [6]http://www.midifan.com
    [7]http://www.classicalnotes.net/columns/ohm.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