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网络环境下应用P2P技术的法律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P2P技术的研发和飞速进步,使用此项技术参与复制和传播的网络用户的数量和能力都急速增加。不可否认,P2P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具有文件分散收集、多点下载,相互传输等优点,它实现了用户之间最直接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平等的网络空间。然而P2P技术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大量用户使用P2P技术交换享有版权的MP3歌曲、电影和电子书籍,直接影响了相关著作权人的利益,也对现行的著作权法律制度造成冲击。当务之急就是要对著作权法律制度做出适当调整,以达到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不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双赢目的。
     本文主要结合在美国应用P2P技术引发的著作权纠纷,分析用户和网站的行为性质,对比国外的立法体例指出我国著作权法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P2P技术侵权问题的立法建议。在美国,P2P技术引发了多起著作权纠纷,P2P网站纷纷被著作权人告上法庭。对于P2P网站的法律责任的建立,美国没有相关立法,该领域的法则都是通过案例建立的。由于P2P技术在网络资源共享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进步性,美国法官在建立相关的新法则时,非常注意保护新技术,试图寻找新技术与法律的平衡点。在将传统著作权侵权法适用于Napster案和Grokster案时,法院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产生了不同的判决,对已有的传统“辅助侵权”和“实质性非侵权”标准在版权法领域是一种突破。
     本文重点分析了应用P2P技术的行为性质。P2P用户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属于侵犯著作权人利益的侵权行为。而且两种具有代表性的P2P网站,即为用户的侵权行为提供帮助或者诱导用户实施侵权行为的P2P网站均要为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同时还介绍了现行可阻止P2P用户侵权的技术措施和可制约P2P网站和用户行为的法律规定,以及境外相关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现有的技术措施和著作权法律规定不能很好地解决P2P技术侵权问题。如何平衡著作权人与P2P用户之间的利益,协调法律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冲突成了最迫切的问题。
     法律对P2P技术侵权问题采取的态度,应该是寻求一种新的制度来加以调整。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作为合理使用制度的补充,最先适用于传统的复制设备和存储媒介上,保障著作权人能够从作品中获得足够的收入,作品使用者也能更方便、自由地使用作品。在网络时代,引入这一制度,既可以为P2P用户付费使用网络作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又可以让著作权人的得到了经济上的补偿,实现了著作权人、P2P用户和P2P网站及研发人员三者利益的平衡,对我国解决P2P技术侵权问题来说是可行而必要的。最后,本文针对我国设立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The widely applying of peer-to-peer("P2P")software inInternet is convenient for web customers. But the seriousCopyright infringement problem is introduced accordingly.
     The P2P controversy has degenerated into a steadilyintensifying war of words and legal action. The copyrightindustries have successfully shut down a number of P2Pnetworksand continue to bring lawsuits against others. They have alsosought to us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sabotageto disable unlicensed P2P sharing of copyright-protected works.But these methods do not work well. Commentators andpolicy-makers have put forth a variety of proposals to addressthe P2P file swapping controversy.
     Licensing under the current regime makes legitimatepeer-to-peer distribution of commercial recordings verydifficult. Thus, we must get a license to use both the soundrecording and the underlying musical work to lawfully make anddistribute these CDs to my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Oncecollected, levy proceeds would be allocated among copyrightholders in proportion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ir respective worksand of user-modified versions of their works, as measured bydigital tracking and sampling technologies. The copyrightindustry's insistence on control has brought it into conflictwith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panies aswell as with Internet users and new media entrepreneurs.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P2P technique,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roblems brought by it from these aspects—thesubjects of the behavior, everyone,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In this Article I advance and provide a blueprint for an ideathat I think holds the most promise: allowing unrestrictednoncommercial P2P file sharing in return for imposing a levy onP2P-related services and products.
引文
① 黄道颖、庄雷、李祖鹏:《Peer-to-Peer网络模型研究》,载于《计算机工程》 2004年6月第12期,第36页。
    ① 何春、张再萍、张鹰:《P2P网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载于《电脑学习》 2006年10月第5期,第17页。
    ① 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239 F. 3d1004(9th Cir. 2001)。
    ① 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239 F. 3d1004(9th Cir. 2001)。
    ② 同上。
    ① 杨晖、马宁:《“积极诱导规则”——从Grosk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载于《知识产权法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116页。
    ①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259F. Sup. 2d 1029(C.D. Cal. 2003)。
    ② 在1984年的索尼案中,著作权人声称索尼公司——录像机的生产商应该为录像机的使用者对受著作权保护的节目录像而承担协助侵权责任。录像机的最主要用途是“时间转换”(time-shifting),即为了在以后更方便的时间观看节目而进行录制。最高法院认为这是合理的、非侵权的用途。而且,没有证据证明索尼公司故意违反版权法而推出录制的功能,没有故意诱导的主观意图。最高法院借助专利法中的通用物规则——被告如果销售可用于侵犯专利权的部件,当该部件可以实质性地用于非侵权目的时,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借助这一规则,法院推出索尼公司生产的录像机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不能因为其销售了该产品而承担间接侵权责任。Grokster案中被告将之援引做抗辩理由,在初审和上诉法院均得到肯定,并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
    ③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380F. 3d 1154(9th Cir. 2004)。
    ①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 ET AL.
    ②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 2005 US.
    ① 李雨峰、王迁、刘有东编著:《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第177页。
    ② 李雨峰、王迁、刘有东编著:《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第178页。
    ① 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第215页。
    ② GershwinPublishingCorp. ColumbiaArtistsManagement, Inc.,443F. 2d1159, at1162(2dC ir. 1971);PolyGramIntern.Pub, Inc. v. Nevada/TIG, Inc.,855F.Supp. 1314(D. Mass. 1984)
    ① 王迁:《P2P软件最终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研究》,载于《知识产权(双月刊)》,2004年第5期,第9页。
    ① Elliot M. Zimmerman, P2P File Sharing: Direct and Indirect Copyright Infringement, Florida Bar Journal, Vol. 78, p. 40 (2004)。
    ② 孙新强、于改之译:《美国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第107条,专有权的限制:合理使用。
    ① 杨晖、马宁:《积极诱导规则——从Grokst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载于《知识产权法研究》的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第116页。
    ① 王迁:《P2P软件最终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研究》,载于《知识产权(双月刊)》,2004年第5期,第13页。
    ② 赵杰宏:《论我国尽快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之必要性与可行性》,载于《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第6期,第79页。
    ① 冯晓青主编:《知识产权法前言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第14页。
    ② 赵占领著:《Napster东山再起P2P曙光再现》,http://www.netlawcn.com/second/more member.asp?mno=128。
    ① 在不同国家的字面表述有所差异,如在欧美学者的论文中常用的词是“levy”在美国1992年家庭录音法案(Audio Home Recording Act)中以“royalty payment”表述,而澳大利亚版权委员会的报告中为“remuneration”,但实质意义相同。
    ② 李雨峰、王迁、刘有东编著:《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第131页。
    ① 李雨峰、王迁、刘有东编著:《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第133页。
    ① 第54条、第54a条、第54f条第三款和第54g条所规定的各项补偿金分别为以录音录像方式对作品进行复制、以扫描方式对作品进行复制所需要支付的补偿金,以及支付主体的申报和说明义务。
    ② 郑小鸿:《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载《网络法律评论》第六卷,张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5年7月版,第38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 刘茂林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① 章忠信:《引进著作权法补偿金制度之是与非》,http://www.copyrightnote.org/。
    ② 张平:《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制度的批判与兼容》,载《网络法律评论》第六卷,张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
    ① 鲍艳丹:《P2P技术与音乐著作权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http://e38.cnki.net/kns50/
    ①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259F. Sup. 2d 1029(C.D. Cal. 2003)。
    [1]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2]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新世纪的若干研究重点》,法律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3] 万鄂湘主编:《知识产权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4] 李祖明著:《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5] 谭筱清主编:《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判解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6] 张军、卫聪玲、马筱莉著:《知识产权领域侵权行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7] 屈茂辉、凌立志著:《网络侵权行为法》,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8] [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金海军译:《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9] 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10] 孙新强、于改之译:《美国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11] [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12] 李响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13] 薛虹著:《知识产权与电子商务》,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14] 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11月版
    [15] 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五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版
    [16] 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17] 陶鑫良主编:《上海知识产权论坛》,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18] 张平主编:《网络法律评论(第6卷)》,法律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19] 李雨峰、王迁、刘有东编著:《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1] 北京名人环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犯录音制作者权纠纷上诉案终审判决书,(2006)京二中民终字第2846号
    [2] 香港P2P用户陈乃明案(案件编号:TMCC1268/2005)
    [3] 台湾地区ezPeer网站平台案(台湾士林地方法院民国92年度诉字728号刑事判决)
    [4] 台湾地区kuro案(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民国92年度诉字第2146号刑事判决)
    [5] A & 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239 F.3dl004(9th Cir. 2001).
    [6]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 380 F. 3d 1154(9th Cir.2004)
    [7] 黄道颖、庄雷、李祖鹏:《Peer-to-Peer网络模型研究》,载于《计算机工程》2004年6月第12期
    [8] 何春、张再萍、张鹰:《P2P网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载于《电脑学习》2006年10月第5期
    [9] 王迁:《P2P软件最终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研究》,载于《知识产权(双月刊)》,2004年第5期
    [10] 杨晖、马宁:《积极诱导规则——从Grokst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载于《知识产权法研究》的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11] 赵杰宏:《论我国尽快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之必要性与可行性》,载于《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第6期,第79页
    [12] 赵占领著:《Napster东山再起 P2P曙光再现》,http://www.netlawcn.com/second/more_member.asp?mno=128
    [13] 郑小鸿:《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载《网络法律评论》第六卷,张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5年7月版,第38页。
    [14] 章忠信:《引进著作权法补偿金制度之是与非》,http://www.copyrightnote.org/
    [15] 张平:《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制度的批判与兼容》,载《网络法律评论》第六卷,张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
    [16]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http://article, 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6579北大法律信息网
    [17] 国家版权局网站:《RIAA搞打击行动482名非法下载音乐者遭起诉》。http://www.ncac.gov.cn
    [18] 黄震:《论P2P系统著作权侵权责任》,载《知识产权法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19] 张晓津:《P2P网络环境下软件侵权问题研究》,载于《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3期
    [20] 王迁:《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9期
    [21] 王迁:《论著作权法中“发行”行为的界定——兼评“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载于《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2] 崔国斌:《P2P软件背后的版权责任认定——台湾飞行网案评析》,载于台湾元照《月旦民商法》2006年第11期
    [23] Neil Weinstock Netanel: Impose a Noncommercial Use Levy to Allow Free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Fall, 2003
    [24] Joseph Gratz: Reform in The "Brave Kingdom": Alternative Compensation Systems For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Minnesota Journal of Law, Science & Technology, December, 2004
    [25] John W. Belknap: Recent developments: copyright law and Napster, The Journal of Small and Emerging Business Law, Spring, 2001
    [26] Christine Vu: Tradition is the new thing: The supreme court holds that creators of peer-to-peer networks could be liable under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secondary liability, Whittier Law Review, Summer,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