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时期川渝鄂地区大熊猫的分布及其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来,环境变迁方面的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而动物作为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其研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选取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例,通过对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复原大熊猫在四川、重庆和湖北地区的时空分布,并将其与目前该地区的大熊猫种群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引起变迁的自然及社会原因,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此类研究的内容,以尝试在环境变迁研究和大熊猫的保护方面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一、该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说明。动物的分布变迁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大熊猫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出现,史籍中有关它的记载较为丰富,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方志记载保存的更为完备。而目前对于四川、重庆和湖北地区大熊猫分布变迁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有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作为支撑,这就为本文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这项研究具有丰富历史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意义,也有为生态恢复与保护以及动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历史借鉴的现实意义。另外,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尽可能地复原川渝鄂地区大熊猫分布的历史面貌,在大熊猫分布变迁过程中探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本文的一项研究内容。
     二、大熊猫的古代称谓、形态特征及其对生境的选择。历史时期大熊猫有多种称谓,在分析胡锦矗先生对大熊猫古代称谓研究的基础上,再次从文献资料入手,通过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称谓进行分析,认为“貔”可能并不是大熊猫的古代称谓。另外,还对大熊猫的形态和生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
     三、历史时期大熊猫在四川、重庆和湖北地区的分布变迁。通过分析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历史时期川渝鄂地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并针对其分布概况进行推测和论述,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文献记载中大熊猫出现频率的分析,发现当时大熊猫的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十九世纪之后,分布地域明显缩小,而且越到后来变迁越为迅速。
     四、就历史时期和当前的大熊猫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导致其变迁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竹子开花和大熊猫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综合影响,正因为大熊猫在长期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对竹子的严重依赖,加上它特殊的生理特征和人类活动过多的干扰,所以竹子开花才会对其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大熊猫自身条件的限制才是内因,是整个问题的根本所在。
     五、进一步分析导致大熊猫分布变迁的社会因素。出现这种巨大变迁主要是人类多种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时期人口逐渐增多,尤其是明清以来人口数量骤增,必然导致人类聚居地和垦荒规模的扩大,加上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多样性,都间接地对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经济利益的诱惑也驱使人们曾掀起一场盗猎捕杀大熊猫的热潮,直接导致了当时大熊猫数量的急剧减少;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旅游业迅速发展,它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使大熊猫的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
     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历史时期川渝鄂地区的大熊猫分布状况与目前相比,分布区域逐渐缩减,而分布范围的急剧缩小大约是在十九世纪以后。导致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大熊猫自身因素的限制,而且还包括人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地域,加上对大熊猫的盗猎捕杀及其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使当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发展的诸多思考。
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put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evolution. Animal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can reflect environment's quality and changes sensitively, so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thesis aimed to compare the panda resources in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in the past with the one nowadays, and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auses, and investigat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past. The research may not only add something to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research but also ha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 of the panda.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aspects:
     Firstly, in this part the reason for the topic,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s were given.The change of distrabution about anim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environmental system.The panda firstly appeared in thegeological period, and there were a lot of records about the panda, especially in the literatur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anasties.But the systematic researches on the change of distrabution about the panda in the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is very weak. Based on many archeological documents and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thesis had very wide space. So the research may not only add something to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research but also ha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 of the panda. Besides, using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method to recoveryhistorical appearance of the distrabution of the panda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w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Secondly, in this part the historical names of the panda , their life habits and the choice of the panda on their life conditions were talked about. There were many names about the panda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After analyzing the research of HuJinchu,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Pi"may not be the historical name of the panda,which basing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then the author also talked about the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s about the panda.
     Thirdly, the change of distribution of the panda in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was talked about. After analyzing thearcheological documens and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thesis recoveri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nda in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to some extent, and discussed about the visage of the distrabution to enrich previous researches furthermore.In the course of analyzing the frequency of appearance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distrabution of the panda was wide,bu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areas of distrabution became smaller and the speed accelerated afterward.
     Fourthly, the thesis aimed to compare the panda resources in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in the past with the one nowadays, and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auses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 in the past. It included the flowering of the bamboo and the panda itself. The two aspects connected and effected each other,and the second aspect was the key factor.
     Fifthl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ause of the social condition in the pas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it was caused by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With the number of people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especial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expanding of the habitation of people and the scale of land clearing. Added the expanding of the rang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diversity of production activity,these factors all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anda.The tempta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impelled people to hunt the panda, and leaded to the reduce of the number of the panda.Further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ourism, their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environment made the living areas of the panda becom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made the summary of the whole thesis.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the panda resource and nowadays,it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panda's living areas became smaller and smaller; The number of animals reduced rapidly was after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ecolog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effect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change of the direct cause was the hunting about panda, and the indirect cause was people enlarged the production scale and encroached the living areas of the panda.
引文
[1]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2]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胡锦矗:《大熊猫研究与进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胡锦矗、夏勒等:《卧龙的大熊猫》,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5]胡锦矗:《大熊猫的系统地位与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动物学研究》2000年第1期。
    [6]文焕然、何业恒:《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7]文焕然、何业恒:《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的初步研究》,《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2期。
    [8]何业恒:《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10辑。
    [9]王将克:《关于大熊猫中的划分、地史分布及其演化历史的探讨》,《动物学报》1974年第2期。
    [1]文焕然、何业恒:《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傅书整理,徐朝华审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傅书整理,徐朝华审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中华书局,1978年。
    [4](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傅书整理,徐朝华审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8年。
    [6](宋)罗愿:《尔雅翼》,四库全书本。
    [7](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8](宋)罗愿:《尔雅翼》,四库全书本。
    [1]赵学敏:《大熊猫: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2](清)徐鼎:《毛诗名物图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3]高耀亭等:《中国动物志》(第八卷),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4]胡锦矗:《大熊猫的研究史略与分类地位》,《生物学通报》,1990年第5期。
    [5]高耀亭等:《中国动物志》(第八卷),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1]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2]胡锦矗:《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生态生物学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124页。
    [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29页。
    [2](明)李时珍编纂,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2002年。
    [3](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中华书局,1978年。
    [4](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973页。
    [1]冯世瀛、冉崇文:《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巴蜀书社,1992年,第752页。
    [1](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嘉庆)《四川通志》,巴蜀书社,1984年。
    [2]祝世德纂修:(民国)《汶川县志》,巴蜀书社,1944年。
    [1]严旬:《野生大熊猫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展望》,《兽类学报》,2005年第4期。
    [1]姚学良:《大熊猫衰减之谜》,《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
    [2]赵学敏:《大熊猫: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3]李涛等:《大熊猫的分类与演化综述》,《地质科技情报》,2004年第3期。
    [1](晋)戴凯之:《竹谱》,上海古籍出版礼,1983年,第159页。
    [1]何业恒:《鄂、湘、川间大熊猫的变迁》,《野生动物》1989年第2期。
    [2]何业恒:《鄂、湘、川间大熊猫的变迁》,《野生动物》1989年第2期。
    [1]潘文石:《熊猫虎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1](清)熊启永纂修:(道光)《建始县志》,成文出版社,1992年。
    [2](清)熊启永纂修:(道光)《建始县志》,成文出版社,1992年。
    [3]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4](清)觉罗勒德洪:《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华文书局,1969年,第4页。
    [1](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一四《艺文》卷一《策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清)周士桢纂修:(同治)《竹山县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清)朱言志纂修:(乾隆)《酉阳州志》,成文出版社,1992年。
    [4](清)冯世瀛修,冉崇文纂:《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巴蜀书社,1992年。
    [5](清)熊启水纂修:(同治)《建始县志》,成文出版社,1992年。
    [6](清)张梓修,张光杰纂:(乾隆)《鹤峰州志》,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1]姚学良:《大熊猫衰减之谜》,《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
    [2]姚学良等:《大熊猫生存地域史的变迁与人为影响》,《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1]胡锦矗:《大熊猫的研究史略与分类地位》,《生物学通报》1990年第5期。
    [2]张和民:《拯救大熊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3页。
    [3]张和民:《拯救大熊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
    [4]胡锦矗:《卧龙的大熊猫》,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1]张和民:《拯救大熊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5页。
    [1](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晋)戴凯之:《竹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武汉:湖北崇文书局,光绪三年。
    [5](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傅书整理,徐朝华审定:《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宋)罗愿撰:《尔雅翼》,四库全书本。
    [7](明)曹学铨:《蜀中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8](明)李时珍编纂,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本草纲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9](明)吴念椿修,程寿昌纂:(弘治)《夷陵州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10](明)刘焕原修,史致莫等纂:《湖广图经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4年。
    [11](明)陈凤鸣纂修:(嘉靖)《归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2](明)袁景辉纂修:(嘉靖)《巴东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3](明)李昕辑修,沈云骏纂:(万历)《归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14](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清)觉罗勒德洪:《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
    [16](清)王念孙著,钟字讯点校:《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7](清)徐鼎纂辑,王承略点校解说:《毛诗名物图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清)黄世崇纂修:(康熙)《巴东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19](清)张梓修,张光杰纂:(乾隆)《鹤峰州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20](清)曹彬等修,曹翰等纂:(乾隆)《雅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21](清)常丹葵修,邓光仁:(乾隆)《竹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22](清)金大镛修,王伯心纂:(乾隆)《东湖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23](清)廖恩树修,萧佩声纂:(乾隆)《巴东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24](清)朱言志纂修:(乾隆)《酉阳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25]谢汝霖等修,罗元甫等纂:(嘉庆)《崇庆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26](清)牟泰修,李奎纂:(嘉庆)《清溪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27](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嘉庆)《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28](清)熊启永纂修:(道光)《建始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29](清)李光泰纂修:(同治)《东湖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30](清)多寿修,罗凌汉纂:(同治)《恩施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31](清)冯世瀛修,冉崇文纂:《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32](清)余思训修,陈风明纂:(同治)《归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3](清)秦述先纂修:(同治)《长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4](清)周士桢纂修:(同治)《竹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5](清)王鳞飞等修,冯世瀛、冉崇文纂:《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6](清)秦云龙修,万科进纂:(光绪)《雷波厅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37](清)张龙甲总纂:(光绪)《彭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8](清)张琴修,范泰衡纂:(光绪)《蒲江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39]祝世德纂修:(民国)《汶川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40]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忻、杨承禧等纂:《湖北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1年。
    [41]杨钧衡等修,黄尚毅等纂:(民国)《北川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42]郑少成等修,杨肇基等纂:(民国)《西昌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43]赵炳然修,徐行德纂:(民国)《巫山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44]刘赞廷编:(民国)《康定县图志》,成都:巴蜀书社,1944年。
    [45]刘裕常修,王琢等纂:(民国)《汉源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1]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3]胡锦矗:《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生态生物学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4]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合编:《动物生态学》,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5]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6]张和民:《拯救大熊猫》,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7]《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政保护司:《中国珍稀动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9]胡锦矗、夏勒等:《卧龙的大熊猫》,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10]陈鹏:《动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11]葛萃华等编:《中国古代生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12]赵志模,郭依良:《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年。
    [13]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何业恒:《中国珍惜兽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
    [15]王锡金等:《大熊猫主食竹生态学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6]夏武平、张洁:《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7]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王振堂、盛连喜:《中国生态环境变迁与人口压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19]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
    [20]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
    [21]《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
    [22]汪松:《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23]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24]张荣祖著:《中国动物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25]蔡晓明等:《生态系统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Richard Primack,季维智:《保护生物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
    [27]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陈灵芝,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29]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0]王鹏彦、李德生等著:《大熊猫饲养管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31]陆德平主编:《动物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2]蒋志刚:《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3]严昌荣、艾训儒等编著:《气候变化对大栖息地影响的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
    [34]潘文石:《熊猫虎子》,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36]赵学敏:《大熊猫: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1]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第3期。
    [2]邱中郎等:《湖北省清江地区洞穴中的哺乳类化石报导》,《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2期。
    [3]王善才:《湖北秭归发现一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2年第3期。
    [4]高耀亭:《中国古籍对大熊猫的记载》,《动物利用与防治》,1973年第4期。
    [5]王将克:《关于大熊猫种划分、地史分布及其演化历史的探讨》,《动物学报》1974年第2期。
    [6]王善才:《郧县猿人化石发现经过简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6年第3期。
    [7]文哲、王梦虎:《大熊猫与竹》,《大自然》1980年第1期。
    [8]张荣祖,林永烈:《三十年来我国的兽类动物地理学》,《兽类学报》1981年第1期。
    [9]文焕然、何业恒:《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0]朱靖等:《大熊猫的兴衰》,《动物学报》1983年第1期。
    [11]文焕然、何业恒:《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的初步研究》,《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第2期。
    [12]胡锦矗:《大熊猫的食性研究》,《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3期。
    [13]朱靖、龙志:《大熊猫的兴衰》,《动物学报》1983年第1期。
    [14]邓启涛:《大熊猫的食性》,《四川动物》1984年第3期。
    [15]冯文和等:《大熊猫濒危原因的剖析》,《动物世界》1985年第1期。
    [16]欧阳金:《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初探》,《科学实验》,1985年第1期。
    [17]史军义:《环境因素对大熊猫生存的影响》,《生物学通报》1985年第4期。
    [18]胡锦矗:《岷山山系的大熊猫》,《四川动物》1986年第2期。
    [19]胡锦矗:《邛崃山的大熊猫》,《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0]黄万波等:《湖北房县樟脑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87年第4期。
    [21]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珞:《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1987年第5期。
    [22]文焕然:《动物变迁与环境保护》,《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1期。
    [23]何业恒:《鄂、湘、川间大熊猫的变迁》,《野生动物》1989年第2期。
    [24]胡锦矗:《大熊猫的研究史略与分类地位》,《生物学通报》1990年第5期。
    [25]王正新:《四川筠连县发现大批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91年第1期。
    [26]冯文和等:《大熊猫的现状》,《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4期。
    [27]袁虹:《湖北咸宁飞仙洞新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92年第3期。
    [28]徐钦琦:《中更新世以来兽类地理分布的变化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古脊椎动物学报》1992年第3期。
    [29]黄万波:《大熊猫颅骨、下颌骨及牙齿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古脊椎动物学报》1993年第3期。
    [30]胡锦矗:《大熊猫近40年的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第6期。
    [31]张荣祖:《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前景——方法论探讨》,《动物学报》1995年第1期。
    [32]胡锦矗:《华蓥山的大熊猫化石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1期。
    [33]张芳:《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的垦殖及其影响》,《古今农业》1995年第4期。
    [34]谢志诚:《宋代的造林毁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
    [35]王雄清、刘安全:《圈养大熊猫对竹子取食的研究》,《野生动物》1997年第2期。
    [36]武仙竹:《神农架犀牛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7]马国瑶:《二十年内大熊猫在甘肃省的地理分布变迁》,《兽类学报》1998年第3期。
    [38]何业恒:《大熊猫的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39]倪键,陈仲新,董鸣,陈旭东,张新时:《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植物学报》1998年第4期。
    [40]张和民、王鹏彦等:《卧龙大熊猫的保护及研究技术的进展》,《四川动物》2000年第1期。
    [41]胡锦矗:《大熊猫的系统地位与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动物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2]姚学良:《大熊猫衰减之谜》,《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
    [43]姚学良等:《大熊猫生存地域史的变迁与人为影响》,《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44]胡锦矗:《大熊猫研究与进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5]李涛等:《大熊猫的分类与演化综述》,《地质科技情报》2004年第3期。
    [46]谢宏维:《清代棚民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
    [47]林鸿荣、林林:《也谈大熊猫之今古称谓》,《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8]严旬:《野生大熊猫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展望》,《兽类学报》2005年第4期。
    [49]艳丽:《卧龙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预测》,《兽类学报》2006年第4期。
    [50]刘明时、代栓发:《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干扰因素及保护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1]刘白杨:《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2]韩茂莉:《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1]什邡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李正发等编辑:《什邡县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2]四川省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3]四川省绵竹县地方志编委会:《绵竹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4]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汶川县志》,成都:民族出版社,1992年。
    [5]绵竹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绵竹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6]马文中总编、四川省冕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冕宁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7]洪雅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洪雅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8]康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康定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9]越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越西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
    [10]峨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峨边县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平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武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2]美姑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美姑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四川省天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全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4]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市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5]荥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荥经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彭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7]石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棉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
    [18]北川县汶川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潘县志》,成都:民族出版社,1999年。
    [19]江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油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四川省宝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兴县志》,成都:方志出版社,2000年。
    [21]南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坪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崇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崇州市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1]臧励和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2]寿振黄等:《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
    [4]万国鼎编,万斯年、陈梦家补订:《中国历史纪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5]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7]谭邦杰:《中国的珍禽异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8]高耀亭等:《中国动物志》(第八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9]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10]郑生武:《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年。
    [11]刘明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
    [12]张武冰、傅马利主编:《中国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
    [13]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大字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
    [14]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