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关系疏离”与人体安全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个体安全感研究是一个逐渐展开和丰富的知识领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往往影射出社会安全的隐患和社会风险的威胁,因此在对安全感研究的各个学科中,社会学取向的个体安全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与社会的安全曾牵动经典社会学家的积极关注,当代社会学理论则推动了安全感议题的重新确定。对于安全研究的本体性,切实逼近基层社会和生活一线的过程中,个体安全研究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个体安全研究扎根于我国社会现实,对应于我国的社会需要,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个体危机事件的到来,将使个体安全感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本文以面对生命安全这一人类的生命安全底线作为试金石,考察当艾滋病事件这种威胁生命安全的个体危机事件入侵时,个体安全感是如何丧失的,丧失的机制与逻辑是什么。
     通过对艾滋病事件的感染初期和中后期的历时性分析发现,艾滋病人两大维度的安全感(体验性安全感、给予性安全感)面临了丧失到全面剥离的风险,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正是由于乡村关系的疏离导致了艾滋病人个体安全感的缺失。
     文章通过事实和经验进一步证明,社会关系是个体安全感建立的最为重要性的来源,社会关系是个体感到安全的机制与逻辑。个体危机事件后,来自理性与利益算计下的大量社会关系的疏离,是导致个体安全感丧失的最主要机制。
     因此,在社会关系为支持的系统建设上,应注重从乡村社会关系管理为主要落脚点,在建立现代利益关系的制度植入、个体变被动抛弃为主动选择、社会保障干预等具体措施上入手,试图建立一张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人际保障网,使得个体在面临危机来临时,个体安全感的不会有全面丧失的风险。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 security is an unfolding and rich knowledge domain. The daily security problems of the individuals are often related to the risks of social security therefore, the orientation of sociology in individual security research ha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every discipline. The classic sociologists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attention, and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of sociological has pushed the security issues reassessed.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 security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ourse of approximating lower class and, life cogently with regard to the safety research of ontology,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 security that roots in our social reality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ocial needs of our country.
     The arrival of the individual crisis will make the individual security face a new danger. This paper regards the life safety which is the bottom line of safety in human life as touchstone, investigates how to lose individual security and the the mechanism and logic of it when AIDS crisis events that threat life safety invade.
     The two experience of security (Experiential security, Given security) of AIDS are faced with risk from loss to comprehensive stripping, based on the diachronic analysis in early and later stage of infection of AIDS events.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alienated rural relations lead to the lack of individual security of AIDS.
     Through many experiences facts, the essay is further evidence that social rela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security and the mechanism and logic of it. The alienated social relations calculating from reason and interests lead to the most mechanism of the loss of individual security after individual crisis incident.
     Therefor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social relations for suppor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as the foothold.From trying to build a powerful interpersonal security network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of specific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up system implanted of modern interests, changing passive abandon for positive selection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intervention.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void the total loss of individual security when the individual is in the face of the crisis.
引文
①杨敏,郑杭生:《个体安全: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种反思及研究对策》[J],《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
    ②郑杭生,杨敏:《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P413—414。
    ④Cameron W. B. and T. C. Mccormick, "Concepts of Security and Insecur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4(12).
    ④安莉娟,从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第6期。
    ⑥沈学武,《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1999年第7期。
    ⑦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P95-97。
    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P80。
    ②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P19。
    ③郑杭生,杨敏:《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④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J],《社会》2008年第4期。
    ⑤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风险与面对:不同群体的安全感研究》[J].《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6期。
    ⑥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⑦王建民:《“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①郑杭生,杨敏:《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②江绍伦:《安全感的建造》[M],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P756。
    ①郑杭生,杨敏:《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②秦广强,张娟娟:《艾滋病歧视排斥及消解策略研究——基于艾滋病感染者所处社会环境类型的比较分析》[J],《青年探索》2008年第3期。
    ③刘能:《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中国乡村社区中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④徐晓军:《病情与人情:乡村艾滋病人的双重压力与自杀风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⑤郑杭生,杨敏:《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P355。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P80。
    ③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J],《社会》2008年第4期。
    ①该村个案的详细情况请参阅徐晓军:《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根据学术规范,本文将被访人的姓名隐去,全部用其首写字母代替,编号为访谈时间加上被访者姓名首写字母合并组成。
    ①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的类型及其生成条件与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功——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王艳芝,五欣,孟海英:《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2期。
    1王军:《人的社会性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①黄保红:《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②龚振黔:《论人的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③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④[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P255。
    ⑤王冬云,王晓明:《交往: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J],《学理论》2009年第32期。
    (?)王冬云,王晓明:《交往: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承要因素》[J],《学理论》2009年第32期。
    (?)王冬云,王晓明:《交往: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J],《学理论》2009年第32期。
    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泽林出版社,2000年,P108。
    ②安莉娟:《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与安全感及社会领悟支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第6期。
    Oakeshott, M.On Human Conduct[M].Oxford:Charcndon Press.1975, P320。
    ①王建民:《“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②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P20。
    ①王建民:《“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①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59。
    ②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P73。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P3。
    ①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徐晓军,张必春:《从想象到现实:艾滋病人社会关系张力与断裂的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王建民:《“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J],《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②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③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④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吴玉军:《流动的现代性与无根基的人》[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安东尼·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安莉娟,丛中,2003,《安全感研究述评》,《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6期。
    安莉娟,2010,《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与安全感及社会领悟支持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第6期。
    高觉敷,1982,《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龚振黔,1999,《论人的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
    哈贝马斯,2005,《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沈清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3,《新乡土中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保红,2000,《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江绍伦,1996,《安全感的建造》,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刘能,2005,《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中国乡村社区中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罗文进,王小锋,2004年,《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5期。
    [美]乔治·H·米德,2008年,《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北京:人民出版社。
    米兰·昆德拉,200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秦广强,张娟娟,2008,《艾滋病歧视排斥及消解策略研究——基于艾滋病感染者所处社会环境类型的比较分析》,《青年探索》第3期。
    阮新邦,1999,《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学武,1999,《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健康心理学》第7期。
    王冬云,王晓明,2009,《交往: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理论》第32期。
    王建民,2009,《“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思想战线》第6期。
    王军,1990,《人的社会性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2007,《风险与面对:不同群体的安全感研究》,《民主与科学》第6期。
    王俊秀,2008,《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社会》第4期。
    王艳芝,王欣,孟海英,2006,《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2期。
    乌尔里希·贝克,2004年,《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吴玉军,2006,《流动的现代性与无根基的人》,《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吴玉军,2005,《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
    徐晓军,2008,《病情与人情:乡村艾滋病人的双重压力与自杀风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9期。
    徐晓军,张必春,2009,《从想象到现实:艾滋病人社会关系张力与断裂的逻辑》,《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徐晓军,祝丽花,2008,《“弱组织”状态下乡村集体行动的产生逻辑——以鄂东某村艾滋病人的集体行动为例》,《青年研究》第10期。
    徐晓军,2009,《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徐晓军,2010,《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颜烨,2004,《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的类型及其生成条件与机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阎云翔,2009,《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杨敏,郑杭生,2007,《个体安全: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种反思及研究对策》,《思想战线》年第4期。
    于海,2009,《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萍,2007,《个体安全研究的理论源流探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杭生,杨敏,2009,《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思想战线》第6期。
    Cameron, W. B.& T. C. Mccormick.1954, "Concepts of Security and Insecur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2).
    Oakeshott, M.1975, On Human Conduct.Oxford:Charendon Press.
    Sherraden, M. A.1991, Ssets and the Poor:A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Armonk, NY:ME Sharpe.
    Shapiro, T.2004, The Hidden Costs of being African-America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 GD.1968,A Hundred Years of Sociology.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Potter, J.M.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anovetter, M.S.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Gold, T.B.1985, "After Comradeship:Personal Relations in China since Cultural Revolution."China Quarterly (104)
    Ken, B.1991, "Security and Emancipa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4)
    Yin, R.K.1989,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Newbury Park, CA:Sag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