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汉《楚辞》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汉是《楚辞》学的初兴阶段,也是中国《楚辞》学史上的基奠期。两汉时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从汉初所奉行的黄老之学,到西汉中期的儒术独尊,再到东汉后期的经学及其方法的融合。《楚辞》在此背景下成书,对《楚辞》的研究也在统治者的提倡及地方文人志士们的好尚下于两汉达到了它的第一次高潮,并显示出独有的时代特色。
     两汉时期有关《楚辞》学的研究大致分为初兴期、争鸣期与鼎盛期。汉初统治者采取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者们如贾谊、刘安、司马迁等人主要是站在道家思想的立场上对《离骚》以及屈原自沉汨罗的人生选择进行评论,并有部分文人志士开始对《离骚》、《天问》等进行训解。西汉中后期到东汉初期,随着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正式成为官方哲学的正统核心。然而此时由道家思想衍生出来的汉代黄老之学仍然作为一股思想暗流影响着社会的方方方面,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刘向、扬雄及班固等人各自站在不同的儒道思想立场上对《楚辞》中的单篇进行训解和评论,并由此产生分歧和精彩的辩论。精彩而激烈的辩驳将两汉《楚辞》学推向了繁盛的争鸣时期。东汉后期,汉代经学系统已经成熟,在此学术和社会背景下,王逸以一个正统儒家思想代言人的身份,在兼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自抒新见,对《楚辞》进行通篇注解,最终完成了中国《楚辞》学上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大成之作——《楚辞章句》。至此,两汉《楚辞》学研究达到高潮,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在儒学思想的规范下日见雏形。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楚辞》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为历代《楚辞》学研究所宗,对后来的《楚辞》学研究起到了基奠作用。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楚辞作家,是《楚辞》的主要作者之一,也是汉代散体大赋的开创者,曾因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享有与屈原并称的美誉——“屈宋”。因此,宋玉也是两汉及后世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对象。
     两汉学者对《楚辞》的研究为后世《楚辞》学的发展和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楚辞”这门“显学”一步一步走向鼎盛。
Han Dynasty witnes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on Chu Ci,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period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study on Chu Ci. The academic thoughts in Han Dynasty experienced the amalgamation from Huang-lao advoc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to the overwhelming Confucianism in the Middl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its methods in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Chu Ci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overwhelming Confucianism and eclipsed Taoism, and the study on Chu Ci reached its first climax in Han Dynasties with the advocacy of the rulers and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refined scholars, displaying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study on Chu Ci in Han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beginning period, contention period and climax period. The rulers of early Han Dynasty adopted the rehabilitation policy guided by the thoughts of Huang-lao, and the scholars of Chu Ci during this period such as Jia Yi, Liu An, Sima Qian, etc mainly commented on Li Sao and Qu Yuan's choice to drown himself in the Miluo River under the guide of Taoism, and other scholars began to explain Li Sao and Tian Wen, etc.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early perio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with the Emperor Wu of Western Han "ousting other doctrines and making Confucianism overwhelming", Confucianism gradually tended to be the core status of official philosophy, however Huang-lao derived from Taoism remained the undercurrent that influence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not completely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Therefore Liu Xiang, Yang Xiong. Ban Gu and other scholars continued to explain and comment on the single chapter of Chu Ci, and meanwhile they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under the guide of Confucianism or Taoism, holding on to their own views and not giving in to the others. The splendid and furious debates pushed the study on Chu Ci in Han Dynasty towards the prosperous contention period. In the late Eastern Dynasty, the Confucianism system had become mature. With such an acade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Wang Yi made the annotations to Chu Ci and completed the first landmark works in China-Chu Ci Annotation as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representative on the basis of merits and advantages from others. At this time, the study on Chu Ci in Han Dynasty reached the climax and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ies gradually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The Chu Ci Annotation written by Wang Yi was the comprehensiv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udy on Chu Ci, which was the doctrine of the study on Chu Ci in following dynasties and la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study on Chu Ci. Song Yu was the greatest Chu Ci writer after Qu Yuan, one of the main writers of Chu Ci, and also the pioneer of prose-style Fu in Han Dynasty, and he was honored together with Qu Yuan to be "Qu Song" with his outstanding literary accomplishments. Therefore Song Yu was also the main target of the research and comment of the Han scholars on Chu Ci.
     The study on Chu Ci in Han Dynasty has laid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study on Chu Ci in following dynasties, and gradually pushed the "eminent study" of Chu Ci towards prosperity.
引文
1. 《史记》:(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汉书》:(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4.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5. 《中国楚辞学史》: 易重廉著,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6. 《汉楚辞学史》: 李大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楚辞章句疏证》:黄灵庚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8. 《屈原集校注》: 金开诚等著,中华书局1996年版。
    9. 《楚辞讲座》: 汤炳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楚辞评论资料选》: 杨金鼎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楚辞要籍解题》: 洪湛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游国恩楚辞论著集》: 游国恩著,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楚辞解析》: 周秉高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楚辞要论》: 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楚辞论稿》: 李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屈原辞研究》: 金开诚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7.《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8.《楚辞章句疏证》: 黄灵庚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19.《楚辞研究》: 中国屈原学会编,齐鲁书社1988年版。
    20.《楚辞学论文集》: 姜亮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1.《楚辞要论》: 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楚辞讲座》: 汤炳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新书》:(汉)贾谊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4.《法言》:(汉)扬雄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5.《法言义疏》: 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26.《法言注》:(汉)扬雄撰,韩敬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27.《太玄集注》:(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28.《中国先秦思想史》: 赵吉惠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9. 《经学与汉代社会》: 张涛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1.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 《中国百位哲学家》: 黎建球著,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
    33.《汉代学术史略》:顾颉刚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4.《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老子指归》:(汉)严遵著,王德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36.《文心雕龙校证》: 王利器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37.《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8.《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9.《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0.《<文心雕龙>译注》:(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撰,中华古籍译注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1.《淮南子注》:(汉)高诱注,上海书店1986年版。
    42.《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撰,管曙光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 《楚辞和两汉文化》:黄震云,《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 《汉代楚辞论争的学术根源》:陈桐生,《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
    3. 《汉代楚辞学述略》:张来芳,江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4. 《两汉屈原“评论之争”的思想根源浅探》:张继文,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7期。
    5. 《屈骚批评与汉代儒道思想》:王凯波,《理论观察》,2009年第4期。
    6. 《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蒋方、张忠智,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 《谈贾谊的〈吊屈原赋〉》:孙彦波、赵舒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 3期。
    8. 《刘安评屈骚辨》:孙克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9. 《扬雄与道家思想》:清宫刚,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0. 《汉代辞赋中悲士不遇主题的成因》:张晓红,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11.《扬雄对西汉新儒学的重构及其意义》:边家珍,《东岳论丛》,2002年第6期。
    12.《严遵、扬雄的道家思想》:王萍,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3.《略论扬雄思想的理论来源》:陈强,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4. 《东汉对〈楚辞〉的解读和关于屈原的论争》:尚永亮,《天府新论》,2000年第3期。
    15.《试论王逸〈楚辞章句〉“经学”阐释的思想文化特征》,王德华,《中州学刊》,2000年第3期。
    16.《王逸的楚辞文本阐释》:王则远,《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7. 《王逸〈楚辞章句〉的训诂内容》:常贵梅,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18.《王逸和〈楚辞章句〉》:王齐洲,《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19.《从宋玉事迹的散记与宋玉传的撰写看两汉魏晋的宋玉评价》:刘刚,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 《论宋玉赋的创作特点与其对汉散体赋的影响》:刘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21.《宋玉的文学成就及历史地位》:吴广平,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2.《汉赋与宋玉赋得渊源关系》:辛保平,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②陈桐生:《汉代楚辞论争的学术根源》,《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
    ①李大明:《汉楚辞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8页。
    ⑤(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67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0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时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2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一《辨骚》,第45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68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一《辨骚》,第4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②同上。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0页。
    ④同上。
    ⑤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2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503页。
    ②李大明:《汉楚辞学史》,第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3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4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4页。
    ③(汉)贾谊:《新书》,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④(汉)贾谊:《新书》,第44页。
    ⑤(汉)贾谊:《新书》,第62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1315页。
    ①(汉)扬雄:《法言》,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134页。
    ③(清)刘熙载:《艺概》,《赋概》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1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④同上。
    ⑤(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四《淮南王传》,第214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8页。
    ①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0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黎建球:《中国百位哲学家》,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78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2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503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503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0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10页。
    ③(清)严可均:《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48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48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49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493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65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490页。
    ③李大明:《汉楚辞学史》,第15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第2504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504页。
    ②(清)严可均:《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9页。
    ③(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331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73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马融列传》,第1954页。
    ④同上。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1897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第2596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第265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1928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267页。
    ③(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267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8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1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8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③(汉)扬雄:《法言》,《吾子》篇,诸子百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出。
    ④(汉)扬雄:《法言》,《吾子》篇,第6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⑩(汉)扬雄:《法言》,《吾子》篇,第6页。
    ①(汉)扬雄:《法言》,《吾子》篇,第7页。
    ②(汉)扬雄:《法言》,《问神》篇,第12页。
    ③(汉)扬雄:《法言》,《问神》篇,第13页。
    ④(汉)扬雄:《法言》,《寡见》篇,第16页。
    ⑤(汉)扬雄:《法言》,《君子》篇,第31页。
    ⑥(汉)扬雄:《法言》,《问明》篇,第14页。
    ⑦(汉)扬雄:《法言》,《问明》篇,第15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83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5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6页。
    ③(清)严可均:《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4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503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固列传》,第1330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固列传》,第1334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6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326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56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249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第3515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⑥同上。
    ⑧同上。
    ⑩(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13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0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0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8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
    本,不再标注。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14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8页。
    ⑤同上。
    ①郜积意:《赵岐〈孟子注〉:章句体的运用与突破》,《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37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62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4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3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4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8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7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1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0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0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6页。
    ⑨(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49页。
    ⑩(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28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2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29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4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6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6页。
    ⑨(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9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0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8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3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20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138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7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9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52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56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30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9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4页。
    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67页。
    ④同上。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5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69页。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5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7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1页。
    ②同上。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76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97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48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6页。
    ⑤同上。
    ⑥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⑦(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32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28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30页。
    ②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264页。以下凡涉此书者皆用该版本,不再标注。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69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1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82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9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1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汉)扬雄:《法言》卷二《吾子》,第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56页。
    ⑥同上。
    ⑦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134页。
    ⑧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65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2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7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50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134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55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134页。
    ②(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第96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24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55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5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101页。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23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第2609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4135页。
    ⑥同上。
    ⑦(汉)王逸:《楚辞章句》,第235页。
    ⑧(汉)王逸:《楚辞章句》,第26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196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249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第1170页。
    ④同上。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第1171页。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67页。
    ①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7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2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