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许昌城市文化遗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每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所要面临的必答题。许昌,“汉魏故都”、“三国胜地”,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遗产丰富,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什么是城市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哪些城市文化遗产”。
     结合目前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对该问题的理解认识,先从对“城市”内涵再认识入手,提出城市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从地域上界定城市文化遗产,就是指存在于城市文化空间内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以及其在发展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此处的城市文化空间地域范围的界定是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及延伸至周边城郊范围内的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并有一定文化和经济辐射能力的周边城镇、村落。从文化内涵上,城市文化遗产所反映的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城市民众生产生活状态(包涵城市民众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及整个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通过对许昌城市文化遗产的形成环境的分析,结合城市文化遗产的概念,对许昌城市文化遗产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许昌城市文化遗产,是在许昌城市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该人类聚居环境内的,由人们创造的,展现许昌城市发展历史文脉,反映城市市民生产生活状态、体现许昌城市文化内涵的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以及许昌城市整体历史文化风貌的综合体。从组成结构上许昌城市文化遗产可分为:由建筑文化遗产、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街道肌理、功能分区等构成的物质形态的许昌城市文化空间,和存在于该文化空间内的由民间宗教信仰、民俗、节庆、民间传说、民间文学、传统戏曲、传统工商业遗产等构成的反映城市民众生产生活状态的非物质形态的城市民间民俗类文化遗产,即许昌城市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许昌城市文化遗产具有整体性、发展性、活态性和地域性的特性。
     许昌城市文化空间的地域界定,是以许昌城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延伸及城市周边城郊范围内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影响能力的周边城镇、村落(如尚集镇、张潘镇、邓庄乡、陈曹乡、椹涧乡、将官池镇等)。即许昌城市文化遗产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以许昌中心城区为核心区,以许昌周边城郊范围以内的若干周边城镇、村落为节点的延伸辐射带,形成同心圆模式。其中核心区是许昌城市文化遗产的主体分布区和集中体现区,辐射带是对核心区的补充和延伸。
     许昌城市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在众多的许昌城市文化遗产中,民间崇拜类城市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民众的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选取了具有许昌地方特色的中王崇拜,从许昌中王崇拜的起源背景、中王爷的“人神化”、许昌一带流传的中王传说故事、中王庙宇及中王庙会等几个方面,详细深入地对中王崇拜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中王崇拜的“功利性”、“神秘性”、“地方性”、“分布地域性”等特点,并从城市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提出了中王崇拜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并就其文化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ccerelating with the overwhelming development of urban’s economy.In this case, it is an inevitable question for every city with long-history, which is how to preserve its urbanculture heritages when confronting with urbanization. Xu Chang city, Known as ‘Capital city of Han andWei Dynasty’ and ‘resort of three country period’, which is a proviencial scale long history city withconsiderable number of urban culture heritages, is also challenge with the same problem. Before solvingthe problem of how to protect the urban culture heritages underthroug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t isbetter to figure out what is urban culture heritage? As well as which kinds of urban culture heritages shouldbe preserved?
     In order to do this, based on both literature reviews of current academic reserch results andself-understandings on this problem, the author started with re-recognization of connotation of city bygiving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of urban culture heritage. For one t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definition of urban culture heritage, it means heritages which exist in urban curtural space, it involves withboth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forms, and it also embrases the histro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sform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ulture heritages. In this article.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ale of urbancultural space is the area, which covers the core (the city centre), and towns and villages which are withinthe surrounding suburbs, offer various services with certain capacities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radiation.Another, as for the cutural connotation, urban culture heritage reflects the city’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context,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tatus of urban inhabitants (urban residentials’ material production andliving, spiritial and cultural life and so forth) and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feature of city’s history.
     Given by the analysis of the fomation of Xu Chang city culture heritages’ environment, the author gavea clear definition of Xu Chang city’s culture heritages. Xu Chang culture heritage is gradually formedduring the history of Xu Chang city; it root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Xu Chang citizens;it created by itspeople,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Xu Chang city’s civilization, reflecting residential’s living status,represting the connotation of Xu Chang city by various cultural heritages’ forms in terms of both material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 of Xu Chang city. From the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reby Xu Chang city’s culture heritage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materialized Xu Chang culture space which consists of aspects, such as, structures of culture heritages, city’s spatialstructure, location of Xu Chang’s avenues and streets, and function zoning. As well as the non-materializedurban folk cultural heritage or Xu Chang culture heritages’ spiritial facet, which exists inside the culturalspace, including sorts of non-material aspects, like, folk religion, folk customs, festivals, folklore, folkliteratur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other items which related with this categore.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u Chang city’s cultural heritags could be reflected as integrity,developing, living and regional features.
     Gerographical definition of Xu Chang city cultural space, refers to concentric mode, which uses thecity center as the center of a circle, includes towns and villages (Shangji town, Zhangpan town,Dengzhuang village, Shenjian village and Jiangguanchi town, etc.) nearby as radiation belts which arethe surrounding suburbs off the city center. Here, the core area is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and a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district of Xu Chang city cultural heritages, whereas, towns and villages orradiation belts are further supplement and extention of the core area.
     Xu Chang city embraces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heritages and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tremendous number of Xu Chang heritages, urban worship heritages which c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one and has comparatively high research value,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for the people, itpenetrates all aspects of Xu Chang citiizens’s lifes. The author firstly chose ‘worship of King Zhong’ as oneof culture heritage with Xu Cha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for case study, then deeply explored the ‘worship ofKing Zhong’ form aspects such as, organial background of ‘Xu Chang King Zhong’,‘deified King Zhong’,circulated King Zhong’s myth near Xu Chang city, King Zhong temple and King Zhong temple fair, afterthat, concluded features of ‘worship of King Zhong’ in terms of ‘utilitarianism’,‘mystery’,‘localization’,‘regional distribution’, claim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worship of King Zhong’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of Xu Chang city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culture heritage, and finally gave correspoding suggestions ofpreservation of ‘worship of King Zhong’.
引文
①丁波:《南京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于《人民论坛》,2010年27期。
    ③肖建莉:《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8。
    ④房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载于《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3期。
    ①阮仪三著:《城市遗产保护论》,239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②龚迪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塑造若干问题探讨》,《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③李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西安大唐西市项目为例》,西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杨新海、林林、彭锐:《基于‘城市遗产’视角建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框架与发展策略》,载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3月第1期。
    ①陈昌远《许国始封地望及其迁徙的历史地理问题》,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
    ②陈有忠《许昌城址考》,载于《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
    ③孟德京《许昌名称的由来与变化》,载于《许昌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
    ④王应琪《许都、魏都及其它》,载于《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⑤权家玉《汉末许昌地位的变迁》,载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⑥马宝记《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的变迁》,载于《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⑦陈习刚《唐五代时期的许州与忠武军》,载于《唐都学刊》,2007年第4期。
    ⑧李俊恒《“天下当朝正许昌”---兼论许昌历史发展特点与地位》,载于《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⑨朱喜乐《许昌历史地理三论》,2010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①林锴《汉代颍川社会研究》,2007年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
    ②沈建华《新近搜集到的建安时代民谣》,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③欧阳健《论曹魏的文化建设》,载于《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⑤李耕五《英美烟公司和许昌烟区史》,载于《中国烟草》,1998年第2期。
    ⑥孟长根《许昌教育之沿革》,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期。《许昌教育之沿革续》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1期。
    ⑦张玮、胡云生《河南许昌地区的回回民族》,载于《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⑧高红莉《许昌婚俗浅析》,载于《学术论坛》,2009年8月号。
    ⑨李俊恒《简论许昌市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传统》,载于《兰台世界》,2008年20期。
    ⑩李中轩、闫慧、郭志永《许昌古城景观格局的分析与重建》,载于《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宿白《从许昌到白沙》,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4期。
    ②张淑霞《许昌关帝庙碑刻<移集呈稿>及其意义》,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③贾庆申《汉魏许昌宫景福殿基址考辩》,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④刘静《试论许昌文峰塔》,载于《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三十周年论文集》。
    ⑤史友仁《许昌霸陵桥》,载于《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6期。
    ⑥刘世嵘《许昌寺庙音乐文化探析》,载于《大家》,2011年08期。
    ⑦禄保平、张留巧《许昌中医药文化中的“华佗”元素及其启示》,载于《中医药导报》,2011年第2期。
    ①清·许州知州萧元吉撰(清道光)《许州志·序》,载于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许昌县志》985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河南通志》卷八。
    ③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218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
    ①民国·张庭馥等编《许昌县志》卷1,149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②班固著《汉书》卷52《窦田灌韩传》,23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班固著《汉书》卷28《地理志》,15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南朝·范晔著《后汉书》,34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魏书》,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④唐·房玄龄《晋书》卷14《地理志上》,4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4《地理志上》,4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唐·魏徵《隋书》卷30《志第二十五·地理中》,8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五代·刘昫《旧唐书》卷38《志第十八·地理一》,14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张金吾辑《金文最·许州重修宣圣庙碑(明昌九年)》卷七十七,1129页,苏州书局,清光绪二十一年版。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③朱又廉等编撰民国二十二年版《许昌县志》,709、711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元·脱脱等《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5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张金吾辑《金文最·许州重修宣圣庙碑(明昌九年)》卷77,1129页,苏州书局,清光绪二十一年版。
    ③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④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991,96页,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⑤明嘉庆三十五年(1557年),《重修武安王庙碑记》。
    ⑥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3,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⑦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2,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⑧清·萧元吉编撰《许州志》卷2,清道光十八年。
    ①清·萧元吉编撰《许州志》卷2,清道光十八年。
    ②清·萧元吉编撰《许州志》卷2,清道光十八年。
    ①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②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③明·张良知撰明嘉庆《许州志》卷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④民国·张庭馥等编撰《许昌县志》卷4,330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①民国·张庭馥等编撰《许昌县志》卷四,1266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②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62《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20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③民国·张庭馥等编撰《许昌县志》卷10,1375页,所载明·吕璋撰《太丘长陈先生祠堂记》,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①参见李俊恒著《简论许昌市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传统》,载于《兰台世界》2008年10下半月。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26,688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10,228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修订本,65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④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24-33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23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②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①龚迪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塑造若干问题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①《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18,10655页,北京,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①张庭馥等编撰《许昌县志》卷2,189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②朱又廉等编撰《许昌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版,707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董乔慧著《中国建筑遗产概念及其发展》,载于《中外建筑》,2003年第6期。
    ②此表格为作者根据《2009年许昌市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2011年第一批、第二批许昌城区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整理编制。
    ①参见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2/01-18/101054124.html。
    ①张庭馥等编,民国十二年《许昌县志》卷2,199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②张庭馥等编,民国十二年《许昌县志》卷2,214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③清·张承华撰《重修许州文明寺塔记》,清同治元年,见于张庭馥等编撰民国十二年《许昌县志》,1474页,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①许昌春秋楼前楹联。
    ②许昌霸陵桥关帝庙大殿前楹联。
    ①上述均参见2009年,许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①李山译注:《管子·牧民》,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①参见魏都区和许昌县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汇报》。
    ②如流传于许昌当地的曹操三请荀彧、曹操巡视郭现村、曹操驯马场的传说、许下屯田的故事、饮马河的传说、曹姑的传说、曹丕恩泽许民等民间传说故事。参见许昌县2009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调查表》。
    ③参见沈建华《新近搜集到的建安时代民谣》文中的建安民谣---《颂曹公》,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①许昌县艾庄乡,在古时,当地村民为祭神祈雨而自发成立的组织。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13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郭璞注曰:“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
    ②袁柯:《山海经校注》,四川:巴蜀书社,177页,1992年。
    ③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上海:中华书局,1371页,1959年第一版。
    ①周昆叔等著:《论嵩山文化圈》,《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②宋·晁载之编《续谈助·卷四·殷芸小说》,83页,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初版。
    ①宋·方勺:《泊宅编》,卷6,北京:中华书局,33页,1983年7月第一版。
    ②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1《子部十五·小说家类二》,11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95《子部五·儒家类存目一》,8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④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10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⑤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10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⑥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3《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10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⑦金沛霖主编《四库全书子部精要·下册·类书类·纯正蒙求》,266页,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年。
    ⑧明嘉靖《许州志·人物》、清道光《许州志》卷8、民国十二年《许昌县志》卷12《人物中·长厚》。
    ①2009年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民间文学类Ⅱ—222,讲述人张首任,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男,1955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
    ①2009年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民间文学类Ⅱ—222,讲述人张首任,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男,1955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
    ②受访者张首任,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男,1955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
    ①2009年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民间文学类Ⅱ—222,讲述人张首任,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男,1955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
    ②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一六一四年)所立。
    ③2009年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民间文学类Ⅱ—222,讲述人张首任,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男,1955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
    ①2009年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民间文学Ⅱ—221,传承人:马书平。
    ①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110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①清·道光《许州志》卷2,28页。
    ①清乾隆十年《中岳庙修大殿记》,现存放于许昌魏都区五郎庙社区院内。
    ②清·道光《许州志》卷2,28页。
    ①许昌市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09年7月31日。
    ②清乾隆十年《中岳庙修大殿记》,现存放于许昌魏都区五郎庙社区院内。
    ③清乾隆十年《中岳庙修大殿记》,现存放于许昌魏都区五郎庙社区院内。
    ④清乾隆十年《中岳庙修大殿记》,现存放于许昌魏都区五郎庙社区院内。
    ①受访者为村中一位张姓老者,年近80,年轻时曾在村中中王家祠中管理庙宇。
    ②高有鹏著:《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第1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高有鹏著:《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第1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受访者为村中一位张姓老者,年近80,年轻时曾在村中中王家祠中管理庙宇。
    ②受访者为村中一位张姓老者,年近80,年轻时曾在村中中王家祠中管理庙宇。
    ①受访者为村中一位张姓老者,年近80,年轻时曾在村中中王家祠中管理庙宇。
    ②《古今图书集成》卷25《神异典》,中华书局影印版。
    ③《古今图书集成》卷25《神异典》,中华书局影印版。
    ①大清《重修中岳火星等庙碑记》,碑刻现存于张潘镇张四村火神庙内。
    ②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关帝庙、三义庙、三仙殿、二廊庙、瘟神殿、广生殿、裴□殿、阎王殿暨□门垣墙并金妆神像碑记》,碑刻现存于张潘镇张四村关帝庙前。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7].【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9].【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宋】方勺.《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张金吾辑.《金文最》.苏州:苏州书局,清光绪二十一年版.
    [14].【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5].《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影印版.
    [16].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7].金沛霖主编.《四库全书子部精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8].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19].袁珂.《山海经校注》.四川:巴蜀出版社,1992年版.
    [20].李山译注.《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1].清乾隆《钦定河南通志》.
    [22].《嘉庆重修一统志》.北京:中华书局.
    [23].【明】张良知.嘉庆《许州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天一阁藏明方志丛刊》.
    [24].【清】萧元吉.道光《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版.
    [25].【民国】张庭馥等.《许昌县志》.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26].朱又廉等.《许昌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7].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许昌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8].许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许昌文史资料.
    [29].许昌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许昌县文史资料.
    [30].魏都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魏都区文史资料.
    [31].2009年许昌县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表.
    [32].2009年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汇报》.
    [33].2009年许昌市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4].2011年许昌市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5].2011年许昌市第一、二批许昌城区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房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人民论坛》,2010年27期.
    [3].龚迪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塑造若干问题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4].杨新海、林林、彭锐.《基于‘城市遗产’视角建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框架与发展策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第1期.
    [5].阮仪三、林林.《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城乡建设》,2004年第4期.
    [6].付莉莉.《20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思考》.《山西建筑》,2011年第19期.
    [7].刘庆.《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城市问题》,2010年第2期.
    [8].陈蔚、胡斌.《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孙齐.《价值的重现----城市历史遗产的再利用》.《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01期.
    [10].陈昌远.《许国始封地望及其迁徙的历史地理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
    [11].陈有忠.《许昌城址考》.《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
    [12].孟德京.《许昌名称的由来与变化》.《许昌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
    [13].王应琪.《许都、魏都及其它》.《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14].权家玉.《汉末许昌地位的变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5].马宝记.《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的变迁》.《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6].陈习刚.《唐五代时期的许州与忠武军》.《唐都学刊》,2007年第4期.
    [17].李俊恒.《“天下当朝正许昌”---兼论许昌历史发展特点与地位》.《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8].沈建华.《新近搜集到的建安时代民谣》.《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9].欧阳健.《论曹魏的文化建设》.《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0].李耕五.《英美烟公司和许昌烟区史》.《中国烟草》,1998年第2期.
    [21].孟长根.《许昌教育之沿革》.《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期;《许昌教育之沿革续》.《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1期.
    [22].张玮、胡云生.《河南许昌地区的回回民族》.《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23].高红莉.《许昌婚俗浅析》.《学术论坛》,2009年8月号.
    [24].李俊恒.《简论许昌市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传统》.《兰台世界》,2008年20期.
    [25].李中轩、闫慧、郭志永.《许昌古城景观格局的分析与重建》.《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6].宿白.《从许昌到白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4期.
    [27].张淑霞.《许昌关帝庙碑刻<移集呈稿>及其意义》.《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8].贾庆申.《汉魏许昌宫景福殿基址考辩》.《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9].史友仁.《许昌霸陵桥》.《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6期.
    [30].刘世嵘.《许昌寺庙音乐文化探析》.《大家》,2011年08期.
    [31].禄保平、张留巧.《许昌中医药文化中的“华佗”元素及其启示》.《中医药导报》,2011年第2期.
    [32].刘静.《试论许昌文峰塔》.《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三十周年论文集》.
    [33].董乔慧.《中国建筑遗产概念及其发展》.《中外建筑》,2003年第6期.
    [34].周昆叔等.《论嵩山文化圈》.《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35].丁波.《南京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6].肖建莉.《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博士后学位论文.
    [37].李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西安大唐西市项目为例》.西安:西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8].朱喜乐.《许昌历史地理三论》.郑州:郑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9].林锴.《汉代颍川社会研究》.天津:南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修订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3].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6].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7].高有鹏.《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8].范荧.《上海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12].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李逢春.《许昌史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