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集体行动的产生逻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体行动是关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变迁的话语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学者认为,集体行动是经由专业组织动员的、有充分物质资源支持的政治性的制度外行为。在中国,学者们认为中国的集体行动因为缺乏“合法”身份而难以为继。本文经过艾滋病村的个案考察发现,尽管中国乡村的集体行动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动员,也缺乏强有力的物质资源支持,但是,集体行动依然可以在弱组织化的状态下得以成功。
     文章第一部分梳理了中西方集体行动的相关理论,但经过个案村成功的集体行动的考察,我们对比发现,现有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现实的经验现象,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在集体行动的“组织性”遭受“合法性的困境”、专业的动员机制尚未孕育、政治经济资源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些处于弱组织状态的弱势艾滋病村农民,何以能发动一场集体行动并在与处于强势的政府较量中获得优势取得成功?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本文采用的是个案研究方法,在个案村,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通过结合参与观察法、无结构式访谈等方式收集研究资料,并试图透过个案,“在个案中进行概括”,从而达到对乡村集体行动产生和成功的机制进行分析的目的。
     文章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个案村即艾滋病村艾滋病人群体发动并成功的集体行动案例,分别是为获得赔偿而与县卫生局发生的集体行动事件、因为声誉问题而与村书记发生的集体行动事件、因为不满足原有的赔偿和补助而与县政府发生的集体行动事件。
     文章第四部分分析了乡村集体行动产生并成功的前提和武器。本文认为,因为村民生命伦理和保障性道义遭受侵犯而导致政府产生合法性危机,这是破除中国乡村集体行动遭遇“合法化”困境、能够获得集体行动成功的前提。
     本文经分析得出,弱者的身份是艾滋病村民成功发动集体行动的隐性力量。弱者运用其弱者身份,跨越了西方理论中的资源支持,在与非艾滋病人以及政府的较量中获得微观权力谱系中的优势地位,并最终获得了集体行动的成功。
     文章第五部分分析了乡村集体行动的动力。本文认为,中国乡村集体行动之所以能够跨越西方集体行动语境中的专业组织性动员,是因为利益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叠加,这保证了艾滋病人群体内部不易被破坏的高度凝聚力,成为乡村集体行动成功的动力。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前文进行了总结,并与相关理论进行对话,也尝试从学理层面提出了集体行动的解决之道。
Abstract
     Collective action,as kind of discourse research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e,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Western scholars believe that collective action,which is mobilized by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upported by sufficient material resources,is the political behavior beyond institution.While in China,scholars believe that China's collective action is difficult to continu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egal" status.This paper after investigation on village of AIDS cases found that even though collective action in rural China lack of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or strong material resources support,still can lead to succeed in a weak state organization.
     The first part focused on both of western and Chinese related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After comparative study on successful village case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we found that existing theory can not fully expla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reality,which raised the research issue in this article.That is, how disadvantaged AIDS farmers to mobilize a collective action and struggle with strong government to succeed,eve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Organization" suffering in "the plight of legitimacy," fragile specialized mobilization mechanisms and scarc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d rel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ata.This article,based on case study methods,combining field trip,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and non-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llect research data,attempted to " sum up from the ca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nalysis on emergence and success mechanism of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The third part detailed the successful collective action cases launched by AIDS groups in the village.Respectively,the cases included the collective action to obtain compensation for the County Health Bureau,the collective action for reputation occurred with village secretary,and the collective action with county government for unsatisfied with the existing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The fourth part analyzed the condition of emergence and success of rural collective action.We believe that violation on the lives of moral and ethical led government to the crisis of legitimacy,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getting rid of "legalization" the plight of the Chinese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and even to pursue success.
     This part also analyzed the weapons of the success of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dentity of the weak is the invisible power for successful AIDS villagers'collective action.The weak,for applying its identity of the weak, beyond the resources support in western theory,received access to dominant position micro-power spectrum in battle with non-AIDS,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and ultimately obtain the success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 fifth part analyzed the drive force of rural collective action.This article holds that collective action in rural China have been able to transcend the mobi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western context,for the double superposition of the interests and identity recognition,which ensures that high cohesion in AIDS groups as a village driving force for the success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 last part is not only a conclusion and dialogue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but also attempt to put forward a theoretical level on collective action solution.
引文
[1]应星:《“气”与中国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3页。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3]Smelser,Neil,J.1962.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New York:Free Press.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1页。
    [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1]McCarthy,John D.& Mayer N.Zald 1973,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n: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Press.
    [2]McAdam,Doug.1999.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cond Edition.P34.
    [3]McAdam,Doug.1999.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cond Edition.P51.
    [4]McAdam,Doug.1999.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cond Edition.P48.
    [5]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6]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2006年第2期。
    [2]应星:《“气”与中国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3]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4]基于学术规范,本文涉及的地名和人名一律以该地名称和该人姓名汉语拼音的大写首字母表示。
    [5]在临床与艾滋病防治过程中,艾滋病人(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与艾滋病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不同的人群,但由于二者在集体行动中具有相同的地位与属性,因此本文在此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合成艾滋病人。
    [1]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Mitchell.G Duncan.1968.A Hundred Years of Sociology.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P8.
    [2]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8页。
    [3]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
    [1]本文的研究着重点并非是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尝试用因果分析机制对乡村农民集体行动的产生以及成功进行分析的一次努力。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周雪光,2003:16)。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Elster,1998),是介于公理和描述之间的一个解释层次。
    [2]下文中统一用“艾滋病村”指代被调查的四个村庄。
    [3]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zhl/g171a.
    [4]参见中田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
    [5]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zhl/i181a.
    [6]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nj97/I181A.END.
    [7]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nj98n/J171AC.htm.
    [8]参见湖北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hb.gov.cn/tjj/article.do?type=category&articleid=4989&skinValue=1.
    [1]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8页。
    [1]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9-135页。
    [3]孙立平,郭于华:《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4]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1]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韩平:《福柯的权力观》,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Melucci,Alberto.1989.Nomads of the Present: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mtemporary Society.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2]Tilly.2000.“Space of Contention.”Mobilization 5:135-159.
    [3]党国印:《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第13版。
    [4]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00页。
    [5]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6]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1]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于建嵘等:《给农民土地永佃权可不可行?》,《南方周末》2008年2月7日第20版。
    [3]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4]详细数据见本文第二部分“个案概况”。
    [1]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1]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3]徐晓军:《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序社会关系研究》,中因社会科学院博土后出站报告,2008年。
    [1]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东方论坛》2003年笫4期。
    [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1.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曹晓彬:《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相关策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3期。
    4.曹正汉、史晋川:《中国民间社会的理:对地方政府的非正式约束——一个法与理冲突的案例及其一般意义》,《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5.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6.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7.党国印:《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第13版。
    8.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9.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11.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2.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东方论坛》2003年第4期。
    13.韩平:《福柯的权力观》,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5.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16.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17.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8.刘宏伟、孙茗达:《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排斥”问题与政府干预研究—以HIV\AIDS人群及其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第6期。
    19.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4年第5期。
    20.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苏一芳:《社会排斥、社会工作与艾滋病防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孙立平,郭于华:《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2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福州:鹭江出版社,2000年。
    24.童星:《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学术界》2008年第2期。
    25.向德平、唐莉华:《农村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以湖北农村的调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6.徐晓军:《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
    27.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8.王国勤:《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学术界》2007年第5期。
    29.王小平:《艾滋病的污名和社会歧视初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0.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以川北某开发区失地农民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2007年。
    31.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3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杨灵:《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34.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5.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6.应星:《“气”与中国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37.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2003 年第6期。
    38.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9.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2006年第2期。
    40.于建嵘等:《给农民土地永佃权可不可行?》,《南方周末》2008年2月7日第20版。
    41.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2.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43.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张有春、李晓林:《艾滋病宣传报道中歧视现象的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第6期。
    4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6.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47.郑卫东:《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机理》,《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48.郑欣:《村民上访问题的理论阐释与构建》,《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4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1.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52.Mitchell.G.Duncan.1968.A Hundred Years of Sociology.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53.McAdam,Doug.1999.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cond Edition.
    54.McCarthy,John D.& Mayer N.Zald 1973.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n: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Press.
    55.Melucci,Alberto.1989.Nomads of the Present: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mtemporary Society.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56.Smelser,Neil,J.1962.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New York:Free Press
    57. Sewell, William H. Jr. 2001. "Space in Contentious Politics.'Pp. 51-88 in 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edited by Ronald R. Aminzade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8. Tilly. 2000. "Space of Contention." Mobilization 5: 135-159.
    59. Wasserstrom, Jeffery N. 1991.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dford, Califonia :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
    60. Zhao, Dingxin.1998. "Ecologies of Social Movements: Student Mobilization During the 1989 Pro-democracy Movement in Beijing."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 1493-1529.
    61. Zhao, Dingxin. 2001. The Power of Tiananme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1989 Beijing Student Move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