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柳诒徵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柳诒徵从事通史、文化史、地方史、史学理论等诸多领域研究,对中国史学发展及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他的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三部著作中,即《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和《国史要义》
     晚清,西方“进化史观”传入中国,柳诒徵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极力赞成历史进化论,主张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要从中国传统出发,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同时,他反对单一的进化史观,认为认为历史有进化也有退化。他在解释因果关系论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既主张因果关系论,认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又认为历史的最后是无因果的,须凭个人自己造因果。柳诒徵坚持礼为核心之史,提出“史出于礼”的观点。他非常重视历史人物和民众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柳诒徵对治史、编史与读史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论。他强调史料的搜集要广,考证要精。他将文化史的方法和史学批评的方法运用到史书中,这为史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史书的体例上,柳诒徵主张通史。他不仅探讨了通史的性质、作用和编撰方法,而且探讨了通史与专门史、通史和断代史的关系。柳诒徵非常重视读史,提倡读古代史籍,做到精通。
     柳诒徵在刘知几、章学诚和梁启超史家修养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注重民德,完善了中国传统的史家修养理论。柳诒徵主要是从“治史以畜德”和“史之变义”的角度去论述史德、史识和史义,将史德跟才学识放到同等的高度。柳诒徵认为,史学的功能主要包括经世致用、历史教育和儒学教化三个方面。就柳诒徵史学的特征而言,本文将其概括为政治性、民族性、保守性和系统性四个方面。
     柳诒徵的史学思想内涵充实,对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完整地了解中国史学现代化的进程,并为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Liu Yizheng majored in comprehensive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local history, history theory and so on many domains research, he put forward many brilliantly original idea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spirit. His historical though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of his writings, namely Outline of Successive History, Chinese Culture and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Late Qing dynasty, western "evolution hist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Liu Yizheng was in evolu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ought, he was all for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favor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that should be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explo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story.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opposed a single evolutionary history viewpoint, believed that history evolution also has degeneration. He explained in theory, causal relationship forward unique opinion, both advocate causality theory, thought any historical events were in various relationship, and that history of the last was no causal, must by individual ourselves built causation. Liu Yizheng insisted the lilly, put forward for core history "history of ritual" point of view. 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historical figures and people in history status and role.
     Liu Yizheng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methodology to treat history, to edit history and histories. He emphasized the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should be wide, textual research should be refined. He wielded the method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in history, which provided a new historical vision for historians. In the style of history, Liu Yizheng claimed on comprehensive history. He not only discussed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general method, but also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general history and special history, general history and dynastic history. Liu Yizhe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es. He also advocated concentrating attention on reading ancient history and mastering it.
     On the basic of Liu Zhiji, Zhang Xuechengand Liang Qichao's self-cultivation theory of historians, Liu Yizheng put forward a new view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ans' perfect self-cultivation theory. Liu Yizheng emphasized people's moral cultivation and discussed the historical ethics, historical insight and historical essence, which was mainly from "treat history to livestock ethics" and "history in the variable righteousness"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he put the three aspects equal knowledge with height. Liu Yizheng thought, istoriography function mainly included applying what education and Confucianism,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three aspects. Just as Liu Yizheng's historiograph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as politics, nationality, conservative and systemic four aspects.
     The connotation of Liu Yizheng's historical thought was abundant, which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ought.Through comparison of its comprehensive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it can help people to understand more comple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theory construction.
引文
①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492页。
    ②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第492页。
    ①柳诒徵:《自传与回忆》,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39页。
    ②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柳曾符、柳定生:《柳冶徵史学论文集》,第1页。
    ③孙文阁:《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④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6页。
    ①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1页。
    ②印水心:《高等考试锁闹日录》,南京:京华书局,1934年4月版,第42页。
    ③印水心:《高等考试锁闱日录》,第42页。
    ④胡适:《中国文化史》,《清华大学学报》1933年,第5页。
    ⑤蔡尚思:《柳冶徵先生学述(代序)》,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第2页。
    ⑥梁漱溟等:《评中国文化史》,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第223页。
    ⑦柳诒微:《中国文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页。
    ⑧柳冶微:《中国文化史》,第1页。
    ①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1页。
    ②柳曾符:《柳冶微与工国维》,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第185页。
    ①柳冶徵:《我的自述》,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第11页。
    ①[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第1版,第3页。
    ②[战国]韩非:《韩非了·五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77页。
    ③[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第178页。
    ④[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第178页。
    ⑤张了侠:《关于韩非历史观的几个问题》,《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⑥[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白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3319页。
    ⑦[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第1页。
    ①梁启超:《新史学》,易鑫鼎:《梁启超选集》(上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08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71页。
    ③柳诒微:《国史要义》,第47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71页。
    ⑤柳诒徵:《清史刍议》,《史地学报》1922年第4期。
    ①郑先兴:《柳诒徵的通史理论及其实践》,《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柳诒徵:《历史之知识》,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82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79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78页。
    ⑤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458页。
    ①柳诒徵:《历代史略》,南京:江楚编译局印行本,1903年。
    ②柳诒徵:《历代史略》,南京:江楚编译局印行本,1903年。
    ③张舜徽:《中国史学家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308页。
    ④柳诒微:《中国文化史》,第213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377页。
    ②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第1版,第93页。
    ③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00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02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11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12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13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837页。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第820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3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3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67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3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1-12页。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8页。
    ⑦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21页。
    ①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51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8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21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30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48页。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第93页。
    ⑦柳诒徵:《国史要义》,第90页。
    ⑧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2页。
    ⑨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2页。
    ⑩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2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8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8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8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2页。
    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5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25页。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98页。
    ③张文建:《柳诒徵和中国文化史》,《学术月刊》1985年第5期,第71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806页。
    ⑤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第30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76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28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26页。
    ④范红霞:《柳诒徵的“史德”论及其史学批评》,《贵州文史从刊》2006年第1期。
    ⑤杜成宪:《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教育史——柳诒徵<中国教育史>》,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第214页。
    ①孙永如:《柳诒徵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90页。
    ②孙永如:《柳诒徵评传》,第82页。
    ③张广智:《20世纪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行程》,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429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页。
    ②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第324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60页。
    ④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第251页。
    ①柳诒徵:《柳诒微说文化》,第252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319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322页。
    ④柳诒徵:《与青年论读史》,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微史学论文集》,第549页。
    ⑤柳诒微:《与青年论读史》,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550页。
    ⑥柳诒徵:《与青年论读史》,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555页。
    ①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教师博览》2005年第9期。
    ②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教师博览》2005年第9期。
    ③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教师博览》2005年第9期。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317页。
    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28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21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48页。
    ③刘建民:《<国史要义>史例观的比较考察》,《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第144页。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4页。
    ③[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4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8页。
    ②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5页。
    ③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40页。
    ④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40页。
    ⑤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40页。
    ⑥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3页。
    ⑦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31页。
    ⑧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3页。
    ⑨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40页。
    ⑩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4页。
    11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8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5页。
    ②柳冶徵:《国史要义》,第142页。
    ③[唐]刘知几:《史通·辨职》,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00页。
    ④[唐]刘知几:《史通·忤时》,第203页。
    ⑤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第1版,第223页。
    ⑥[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4页。
    ⑦[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4页。
    ⑧[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5页。
    ①[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5页。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6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46页。
    ④柳诒微:《讲国学宜先讲史学》,柳曾符、柳定生:《柳冶徵史学论文集》,第502页。
    ⑤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71页。
    ⑥柳诒微:《国史要义》,第236页。
    ⑦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59页。
    ⑧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46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66页。
    ②张旗:《柳诒徵对“以礼为核心之史”的论证》,《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71页。
    ④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第495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71页。
    ⑥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东岳论丛》2008年第4期。
    ⑦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瞿林东、葛志毅:《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280页。
    ⑧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第464页。
    ①柳诒徵:《梁氏佛教史评》,《学衡》1922年第2期。
    ②柳诒徵:《梁氏佛教史评》,《学衡》1922年第2期。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12页。
    ④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3页。
    ⑤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山东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⑥卞孝萱:《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1版,第112页。
    ①[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5页。
    ②王达三:《史义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温州大学学报》2006年19卷第2期。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77页。
    ④[唐]刘知几:《史通·序例》,第28页。
    ⑤[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4页。
    ⑥[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145页。
    ⑦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85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76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82页。
    ③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86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85-186页。
    ①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80页。
    ②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1月第1版,第7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694页。
    ②柳诒微:《国史要义》,第283页。
    ③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2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285页。
    ⑤柳诒微:《中国文化史》,第559也。
    ①蔡元培:《国民修养二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87页。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97页。
    ①彭明辉:《柳诒微与<史地学报>》,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232页。
    ②柳冶徵:《中国文化史》,第61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342页。
    ①平飞:《儒家“礼”文化基因再探》,《天府新论》2005年第5期。
    ②杜维明:《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61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243页。
    ①柳冶徵:《国史要义》,第111页。
    ②柳诒微:《国史要义》,第111页。
    ③柳冶徵:《国史要义》,第2页。
    ④柳冶徵:《国史要义》,第8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34页。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47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37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81页。
    ④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7页。
    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125页。
    ①吴乃恭:《论王船山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3期。
    ②[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第598页。
    ③[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外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95页。
    ④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5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页。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页。
    ③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第492页。
    ①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第500页。
    ②孙永如:《柳诒徵评传》,第83页。
    ③柳诒徵:《江苏明代倭寇事辑》,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273页。
    ④柳诒徵:《江苏明代倭寇事辑》,第290页。
    ⑤柳诒徵:《国史要义》,第8页。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第9页。
    ⑦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9页。
    ⑧[宋]王溥:《唐会要·修史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301页。
    ①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第499页。
    ①王桧林:《史家修养与史学撰著》,《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6期。
    《学衡》、 《史地学报》、 《国风半月刊》、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刊》
    《新潮》、《史学杂志》、《清华学报》、《东方杂志》、 《民报》
    1.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柳诒徵.国史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下册)[M].上海:上海书店,2002.
    6.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8.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
    9.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2.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5.
    14.钱基博.钱基博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梁启超著,张品兴编.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8.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9.章太炎著,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0.胡适著,唐德刚编.胡适口述自传(2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1.孙尚扬,郭兰芳.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2.孙永如.柳诒徵评传[M].南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23.张杰、杨燕丽.解析陈寅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4.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5.
    2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6.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7.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论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9.郑师渠.晚消国粹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0.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1.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2.郑师渠、史革新.近代中西文化论证的反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4.许冠山.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5.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6.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7.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8.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9.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0.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1.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2.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3.陈清泉、苏双碧.中国史学家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4.张舜徽.中国史学家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
    45.仓修良.中国史学名著评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卞孝萱.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J].文史知识,2002(5).
    2.卞孝萱、武黎嵩.从三部《京江柳氏宗谱》看国学大师柳诒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
    3.孙永如、卞孝萱.史学家柳治微的学术贡献与道德风范[J]. 宁波大学学报,1999(3).
    4.王家范.柳诒徵《国史要义》探津[J].史林,2006(6).
    5.郑先兴.柳诒徵的通史理论及其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2).
    6.郑先兴.论柳诒徵的汉代史研究[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23(1).
    7.陈宝云.柳诒徵与《学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
    8.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J].东方论坛,2007(6).
    9.陈宝云.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说探微[J].江淮论坛,2008(2).
    10.范红霞.柳诒徵的“史德”论探析[J].东南文化,2006(1).
    11.范红霞.柳诒徵的“史德”论及其史学批评[J].贵州文史丛刊,2006(1).
    12.范红霞.吴宓与柳诒徵的《学衡》情结[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5).
    13.田亮.柳诒徵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2004(2).
    14.纪振奇.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J].晋阳学刊,2004(3).
    15.张旗.柳诒徵对“以礼为核心之史”的论证[J].史学史研究,2004(4).
    16.石汝广.柳诒徵与《学衡》杂志[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23(2).
    17.彭雷霆、谷秀青.柳诒徵与《国风》[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1).
    18.彭雷霆.柳诒徵与《学衡》[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4(2).
    19.张越.试论学衡派的史学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6).
    20.王艳.浅析柳诒徵的文化史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8(2).
    21.朱守芬.柳诒徵和《史学杂志》[J].史林,2000(2).
    22.房晓军.柳诒徵史学成就述评[J].历史教学问题,2007(6).
    23.于楠.柳诒徵历史、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性格[D].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 文.
    24.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5.张文建.柳治微与《中国文化史》[J].学术月刊,1985(5).
    26.张文建.柳治微与民俗文化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2004(3).
    27.沈卫威.《史地学报》及其文化立场[J].史学月刊,2004(3).
    28.王信凯.《学衡》中的“柳诒徵” [J].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2004(35).
    29.孙文阁.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7).
    30.康虹丽.论梁任公的新史学和柳翼谋的国史论[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8(16).
    31.李洪岩.史术贯通经术一柳诒徵之史观[J].引自近代中国网,2004年2月19日发布。
    32.李宇平.柳诒徵的史学[J].中国史学史论文集(三)[C].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