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病毒式传播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互联网文化的繁荣造就了网络病毒式传播的兴盛。目前对网络病毒式传播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来自于文化领域,并且大多从社会学、文化学角度出发,分析网络病毒式传播现象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价值意义。本文则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病毒式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病毒式传播的基本特性和理论基础,对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控与引导的几点建议。
     论文首先对网络病毒式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网络病毒式传播的概念、基本要素以及对病毒式传播方式的发展历史进行追溯。
     然后以2008年上半年发生的两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家乐福事件”和“汶川大地震”为例,总结了网络病毒式传播的四种特性,诱发性、有效性、不确定性和转换性,并运用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对这几种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理论依据。
     文章后半部重点放在网络病毒式传播的社会效果分析及调控引导上,分别从正面和负面阐述了网络病毒式传播的社会效果,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几点应对策略,包括:扶植具有传统媒体背景的主流网站;建立有针对性的网络评论平台;设置舆论“守门人”,培育“意见领袖”;制度化调控与网民素质教育相结合。
The network culture prosperity has accomplished the network virus typedissemination prosperity. At present mainly comes from the network virus typedissemination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the cultural domain, and mostly from thesociology, the cultural science angle embarks, analysis network virus type disseminationphenomenon society cultural context and value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dissemination study angle, take arises suddenly in the public event the network virus typedisseminatio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key discussion network virus type disseminationcharacteristic and the rationale, in arise suddenly the social effect to it which in the publicevent produces to carry on analyze and propose regulative and guidance severalsuggestions.
     The paper first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network virus type disseminationsome basic questions, including the network virus type dissemination concept, the basicessential factor as well as carries on the backward to this kind of dissemination waydevelopment history.
     Then take“the Carrefour event”and the wen chuan big earthquake as example,summarized the network virus type dissemination four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ality, therapidity, the uncertain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using theclassics theory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excavates its theory basis.
     After the article the half places the social effect analysis and the regulation withemphasis guides, separately and elaborated negative from frontage the network virus typedissemination social effect, and aims a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propose several strategies.Including: The prop has the traditional media background mainstream website; Theestablishment has the pointed network to comment the platform; Establishment publicopinion porter, cultivation opinion leader; The institution regulation and the web cam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unify.
引文
2张志彬、王战平:《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情报检索》,2007年8月
    3祁定江:《口碑营销用别人的嘴树自己的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1和飞:《从媒介历史的角度看病毒式网络传播的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钱清、覃爱冬译:《引爆流行》,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1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2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3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4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2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0期
    1晢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6月
    2和飞:《从媒介历史的角度看病毒式网络传播的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1和飞:《从媒介历史的角度看病毒式网络传播的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饶瑶:《“家乐福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商业环境》,2008年第7期
    1(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1和飞:《从媒介历史的角度看病毒式网络传播的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祁定江:《口碑营销用别人的嘴树自己的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2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1王振忠:《从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看“叫魂”事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
    1《汶川大地震一月祭:信息救援借网络传播屡创奇迹》,《解放军报2》008,年6月12日
    2《汶川大地震一月祭:信息救援借网络传播屡创奇迹》,《解放军报2》008,年6月12日
    3《汶川大地震一月祭:信息救援借网络传播屡创奇迹》,《解放军报2》008,年6月12日
    1(美)尹曼纽尔·罗森:《营销全凭一张嘴》,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辛克贵、包世华:《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1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5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1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双月刊,2003年第6期
    2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双月刊,2003年第6期
    3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双月刊,2003年第6期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社9,99年版,第127页
    1罗竖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合中共同发展》,《中华新闻报》,2007年7月20日
    2周宏刚、郭学文:《媒介融合趋势下网络传播的信息整合作用——以新浪网“四川地震专题”为例》,《青年记者》,2008年7月
    1黄冲:《中国网友:我们的心被震到了一起》,《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9日
    1(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3页
    1《西安地震QQ群网民情绪恐慌地震局称要正面引导》,《阳光报》,2008年6月3日
    2熊澄宇:《信息社会4·0》,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2社0,05年版,第11-12页
    1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09页
    2《蔡名照在2002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北京新闻网,2005年6月29日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11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建民.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海鹰,藤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祁定江.口碑营销用别人的嘴树自己的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7]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8]辛克贵,包世华.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9]熊澄宇.信息社会4·0.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刘勇.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东南传播,2007.9
    [11]和飞.从媒介历史的角度看病毒式网络传播的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12]乔同舟.复杂性理论视野下的互联网涌现现象: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13]任中锋.网络恶搞的传播学分析: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14]刘昊.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15]王立.浅谈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青年记者,2008.7
    [16]周宏刚,郭学文.媒介融合趋势下网络传播的信息整合作用——以新浪网“四川地震专题”为例.青年记者,2008.7
    [17]沈正斌,江小飞.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介入.东南传播,2008.7
    [18]栾轶玫.突发事件中,网民的主流意识正在形成——以拉萨事件为例.视听界,2008.3
    [19]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6
    [20]黄东英.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传播.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
    [21]李劲松.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谣言杀伤力分析及其应对思考.内江科技,2007.4
    [22]张志彬,王战平.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情报检索,2007.8
    [23]黎文安.走向主流的网络舆论及其引导.新闻知识,2005.6
    [24]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现代传播,2007.3
    [25]李卓钧,朱智红.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传媒与和谐,2008.7
    [26]王振忠.从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看“叫魂”事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7]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0
    [28]晢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2005.6
    [29]罗竖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合中共同发展.中华新闻报,2007.7.20
    [30]饶瑶.“家乐福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商业环境,2008.7
    [31]汶川大地震一月祭:信息救援借网络传播屡创奇迹.解放军报,2008.6.12
    [32]黄冲.中国网友:我们的心被震到了一起.中国青年报,2008.5.19
    [33]蔡名照在2002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北京新闻网,2005.6.29
    [34]西安地震QQ群网民情绪恐慌地震局称要正面引导.阳光报,2008.6.3
    [35]郭良.2007年中国7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新浪网科技时代,http://tech.sina.com.cn/fo-cus/2007_skynet/index.shtml
    [36]方汉.互联网病毒式传播机制与实践.百度方汉吧,http://tieba.baidu.com/fkz=150496201
    [37]“胡言乱语”.不可忽视的病毒式传播.浙江博客网,http://blog.zjol.com.cn/235865/viewspace-251206
    [38]杨涛.病毒式网站推广.Do news博客网,http://hi.baidu.com/2688biz/blog/item/f929ed4ec50603cfd1c86a27.html
    [39]麦田.“家乐福事件”的网络传播分析.IT博客,http://maitian.blog.ccidnet.com/
    [40]阂大洪.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httP://www.okee.eonl.ew/display/6o621.htmx,2004.12.22
    [41]谣言.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10810.htm
    [42] (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流行.钱清,覃爱冬译,中信出版社,2006
    [43]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4] Gordon.W.Allport.Psychology of Rumour.Liaoning publishing house,2003.3
    [45] Norman.R.Augustine. Crisis Manage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ublishinghouse.2001
    [46] Emanuel Rosen.Anatomy of Buzz.How to Creat Word-of-Mouth Marketing.Zhongxin publishing house,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