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媒体环境及其本质的改变使原有的认同问题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作为传统身份与认同依据的国族、族群、宗教与阶级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曾经可靠、有限、一致的群体身份遭到侵蚀,导致了现代人身份的日益分裂与不稳定。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认同在后现代社会变得纷繁复杂,呈现出弹性、流动和多重性特征。本论文以后现代认同的媒体与社会语境的改变为研究背景,从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主体身份的变化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情境中个体/群体多元的身份与认同现象,探讨传播科技(特别是电子媒介)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后现代认同所起的塑造与建构作用。
     论文论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人们如何借助传播科技手段构建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认同。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远离以国家、政党为长期认同的宏观政治的同时,转而投注到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与身份认同。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使“非地域性社会群体”这种新的身份/认同现象出现,这种群体是基于特定文化、性别、种族、宗教差异的短暂联盟。大众传媒成为他们构筑身份与认同、争取自身权益、塑造角色模型、选择生活风格的资源与手段。
     论文分析了后现代社会中电子传媒的强势介入所导致的传统身份与认同资源(国家标准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衰退、蜕化与变异现象。影视方言节目的大众传播是全球娱乐化经济的产物,它是一种地域语言与文化霸权的体现,对族群团结和国族认同造成了冲击。“电子教堂”的出现导致了现代宗教危机,它在改变传教方式、改变宗教体验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宗教的本质及社会整合功能。此外,文化全球化现象也促成了特定民族的文化断裂,群体身份危机凸显,传播媒介直接参与其中;就认同层面来说,文化全球化直接影响到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维护。
     论文亦阐释了后现代国家如何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特性来重构认同传统、维系现代国家政体的合法性。媒体对国族身份与认同形塑的作用表现为:通过对时间空间的组织和传媒体验的连接对“想象社群”进行媒介的现实构建;通过对集体记忆的媒体再现和媒体创造来恢复国族认同传统;通过日常化的媒介仪式行为来巩固和强化国族认同意识。
     本论文基于传播科技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启发,因此否认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而只是将其作为社会进程中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因素来研究。
In the discursive situation of postmodernism,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media environment has complicated the problematics of identity. With the withering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sources of identity such as nation, tribe, religion, and class,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and unstable. As a produc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dentity in postmodern socie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ultifaceted, flexible, fluid, and unstable.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 as the setting the changing media and social contexts of the postmodern identity and the starting point the chang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jects in a philosophical sense,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multifaceted individual/group identities in postmodern society, and explores the roles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electronic media, in constructing postmodern identities across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of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how in a postmodern discursive context, people utilizes media technologies as a means to engage in micro-level constructions of identity in their everyday life. In postmodern societies, while distancing from the macro politics of state and party as bases for a durable identity, people turn to micro politics and identity of everyday lif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shape the new identity of "trans-geographical social communities." Such a new identity is transient, grounded in differences across culture, gender, nationality, and religion. Mass media become resources and means for those with such difference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realize their rights, build their role models, and select their lifestyle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weakening, withering and changing of the traditional identity resources such as uniformed national language, religion, and culture, as a resul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lectronic media. The audiovisual entertainment in local dialect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lobal media entertainment, a manifestation of local languages and cultural hegemony. It undermines the identity based on national unity and identifica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electronic church" leads to crisis of modern organized religion; while changing the ways in which religion is articulated and experienced, it is also altering the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religion. In addition, global culture also induces the interruption to certain cultures and crisis of group identity based on such cultures. Mass media is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such processe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is dissertation is inspired by the thesis of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rejects the deterministic view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media technologies. Rather, it treats media technologie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ocial processes.
引文
[1][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5][英]格雷姆·默多克:《以媒体为中介的现代性:传媒与当代生活》,载《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6期。
    [6]Kathryn Woodward:《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台湾韦伯文化出版,2004年版,绪论第2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6-397页。
    [2]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Chades Whitney著:《媒体原理与塑造》,杨意菁、陈芸芸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版,绪论第9页。
    [3]Crispin Thurlow,Laura Lengel,Alice Tomic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4]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单卷本作品选》,伦敦:劳伦斯与威莎特,1970年版,第38页。转引自[英]乔治·拉伦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2]李天铎:《想像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见孟建、李亦中、[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1]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6页。
    [1][英]戴维·钱尼著:《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观》,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10页。
    [3]玛丽·崴庞德著:《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郭镇之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4][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摩尔斯到麦克卢汉》,黄静生、黄艾禾译, 左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1][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2][美]保罗·莱文森著:《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7-8页。
    [3][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致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擎:《波茨曼:影像时代的盛世危言》,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9期。
    [1][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马克·波斯特著:《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Winston,Brain(1998)Media,Technology and Society.A History:From the Telegraph to the Internet.London:Routledge.& Winston,Brain(1986)Misunderstanding Media,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3][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干立译、刘钢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1]Stuart Hail,"Introdution:Who Needs 'identity'?" in Smart Hall and 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ihi:Sage Publications,1996,p.5.
    [1][美]特克·雪莉著:《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台湾远流出版,1998年版&《电脑革命:人工智 慧所引发的人文省思》,台湾远流出版,1994年版。
    [1]D.Chandler,(1998b).Personal Home P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on the Web,http://www.abet.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
    [2]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3页。
    [1]Jane Stokes著:《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Snow,C.P.(1967)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Jane Stokes著:《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4]以上观点见Klaus B.Jensen,Nicholas W.Jankowshi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质化取向》,唐维敏译,台湾五南出版,1996年版,第2页;以及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2]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3]Jane Stokes著:《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第4页。
    [4]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1]Klaus B.Jensen.Nicholas W.Jankowshi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质化取向》,唐维敏译,台湾五南出版,1996年版,(第一部分序言)第1页。
    [2]Klaus Bruhn Jensen等著:《媒介与传播研究方法指南:质性与量化方法论》,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5年版,第340页。
    [1][美]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16页。
    [2][美]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2页。
    [3][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大众媒介研究导论》,金兼斌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4]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载《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5]参见[美]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罗伯特·E·斯泰克:《个案研究》,载《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468页。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载《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1][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解析全球化》,王艳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212页。
    [2]O'Sullivan(et,al).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rual Studies,2~(nd)edn.London:Routlege,p182.
    [3][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4][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62页。
    [1][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页。
    [3][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1]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3][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5][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1]Gill Bramston,Roy Stafford著:《媒体导论:学生手册》,陈芸芸、杨意菁、张贝雯译,台湾韦伯文化,2005年版,第179页。
    [2][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3]彭怀恩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4]彭怀恩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5]源于希腊词stereo,它属于印刷行业的专用术语,本意指的是印刷的铅版,因而含有“固定”的意思。对于该词的中文译法有多种,例如,刻板印象,刻板成见或模式,本文统一采用“刻板形象”的说法。
    [6]Lippmann,W.(1922)Public Opinion,New York:Macmillan,p89.
    [7]O'Sullivan,et,al(1995).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London:Methuen,p.126.
    [1]Perkins,R.(1990)Rethinking stereotypes.In Barrett,M.,Corrigan,P.,Kuhn,A.and Wolff,V.(eds).Ideology and culture production.Croom Helm.
    [2]Wrightsman,L.(1977).Social Psychology,Monterey,Calif.:Brooks Cole,p672.
    [3][美]斯坦利.J.巴伦著:《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页。
    [4][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5][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137页。
    [6]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7][美]拉里.A.萨默瓦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1]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2]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3]Marsha Jones,Emma Jones著:《大众媒介学》,杨意菁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6年版,第131页。
    [4]张咏华著:《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
    [5][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6][美]斯坦利·J·巴伦著:《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页。
    [1][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2][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3]陈国明著:《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94页。
    [4]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5]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4页。
    [6][美]拉里.A.萨默瓦等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7][美]拉里.A.萨默瓦等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8]陈国明著:《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95页。
    [9]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1]转引自陈国明所著:《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95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20-221页。
    [3]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4页。
    [1][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2]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1]Marsha Jones,Emma Jones著:《大众媒介学》,杨意菁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6年版,第152页。
    [2][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3]Greenberg,B.S.,& Collette,L.(1997)The changing faces on TV: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network television's new seasons,1966-1992.Joura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41(1),p.8.
    [4]Evans,D.(1993,Marchl)The wrong examples.Newsweek,p.10.
    [5]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1][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2]Keller,D.(1995).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identity,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New York:Routlege,p1.
    [3][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4]Tuchman et al.(1978).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8-9.
    [5]Tuchman et al(1978).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8-9.
    [1]Pingree,S.et al(1976).A Scale of Sexis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26,p193-200.
    [2]张锦华著:《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理论与实例》,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134-138页。
    [3][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199页。
    [4]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5][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6]Gross,Larry.(1989)Out of the mainstream:sexual minorities and the mass media.In Ellen Seiter et al.(eds),Remote Control,London:Routledge,p130.
    [1]Sanderson,T.(1995)'Out and about',Gurardian,12 June.
    [2][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3]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4]Dyer,R.(1993).The Matter of images:essays on representations,London:Routledge,p25-30.
    [1]滑明达著:《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2][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61页。
    [3][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关于艾柯,罗兰·巴特以及斯坦利·费什关于文本阅读的观点请参照:[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0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3][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4][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5]关于霍尔的电视文本解读理论观点参照:[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20页。
    [1]Keller,D.(1995)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identity,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New York:Routlege,p231.
    [2]转引自[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3][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1]倪炎元著:《再现的政治:台湾报纸媒体对“他者”建构的论述分析》,台湾韦伯文化,2005年版,第20页。
    [2][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3]Gerbner,George.(1993)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New Jersey,1993,p25-29.
    [4]Keller,D.(1995)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identity,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New York:Routlege,p1.
    [1][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见译序,第5页。
    [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3]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一文中提出了读者文本解读的三种方式或立场:主导的、妥协的和对抗性的,用以描述和检验文本和读者之间复杂而又动态的编码解码关系。
    [1][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2][美]葛尔·罗宾等著:《酷儿理论》,李银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31页。
    [1]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1]转引自[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2][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3]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4]卡莱尔著:《英雄与英雄崇拜》,何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英]克里斯·罗杰克著:《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6]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Charles Whitney著:《媒体原理与塑造》,杨意菁、陈芸芸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1]Matt Hills著:《迷文化》,朱华瑄译,台湾韦伯文化,2005年版,第5页。
    [2]L.A.Lewis(ed.)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Routledge,1992.
    [3]丹妮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4]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5]Fisk,J.(1992)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L.A.Lewis(ed.),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Routledge,p30.
    [6]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7]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1][英]克里斯·罗杰克著:《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英]克里斯·罗杰克著:《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3]图表资料引自:布拉德福德‘J'霍尔编所著:《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1][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195页。
    [3]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38页。
    [4]Mills,C.W.(1956)The power eli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314.
    [1]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Charles Whitney著:《媒体原理与塑造》,杨意菁、陈芸芸译,台湾韦伯文化,2001年版,第14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3]Ellis,John.(1982)Visible Fiction,London:Routeldge,p91.
    [4]Bauddllard,J.(1988)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orks,ed.M.Poster.Cambridge:Polity Press,p6.
    [1]Rosen,G..A.(1991)July27,Fads.TV Guide,p.18.
    [2]James Lull著:《传播时代的文化》,邱进福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5年版,第270页。
    [3]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4]Fisk,John(1992)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L.A.Lewis(ed.),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Routledge,pp30-59.
    [1]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2][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3][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1]以上关于拉康镜像理论的观点参照程志民等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146页。
    [2]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著:《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0页。
    [3][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4]周铁东:《明星原本也是产品》,载《大众电影》,2006年第9期。
    [1]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Charles Whitney:《媒体原理与塑造》,杨意菁,陈芸芸译,台湾韦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2]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3]朱宝荣著:《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4]沈德灿,何立婴著:《社会心理学简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
    [1][美]乔纳森·H·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1][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1]Leiss,W.,Kline,S.,Jhally,S.(1986)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New York:Methuen,p243.
    [3][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4]Frideman,J.(1994)Cultural Identity & Global Process.London:Sage,p104.
    [5]Baudrillard,J.(1988)Selected Writings,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rk Poster,Cambridge,Polity Press,p21.
    [1][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2][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4]Douglas,Mary and Isherwood,Baron(1979)The Word of Goods: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 Harmondsworth,Penguin,p57.
    [5][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6]Douglas,Mary and Isherwood,Baron(1979)The Word of Goods: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Harmondsworth,Penguin,p68.
    [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39页。
    [3]Salins,Marshall.(1976)Cultural and Practical Reas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78.
    [4][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39页。
    [2]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39页。
    [3]约翰.史都瑞著:《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湾巨流出版,2001年版,第61页。
    [4][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2页。
    [5]转引自[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1]上述论点可参照[美]乔治·瑞泽尔著:《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7页&[英]尼克·斯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3-234页&[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法]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宁著:《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王宁著:《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5]王宁著:《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4页。
    [1][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2][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3]Jenkins,Richard(1996)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pp3-4.
    [4]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1]王宁著:《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2][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3]布拉德德福·J·霍尔编著:《诗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版,第105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1998年版,第93页。
    [2]关于新型媒介文化人的观点可以参阅[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27,31,102页。&[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60页。
    [3]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4][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5]卢岚兰著:《媒介消费: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1]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2]约翰·斯道雷著:《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2年版,第65页。
    [3]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页。
    [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页。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195页。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3]Althusser,L.(1971).Lenin and Philosophy,and other Essays,London,New Left Books,p146.
    [4]Kathryn woodward:《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林文琪译,台湾韦伯文化,2001年版,第57页。
    [1]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3]约翰·斯道雷著:《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2年版,第175页。
    [4]Willianms,J.(1978).Decoding Advertisements: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London:Marion Boyars,p41.
    [5][法]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6]约翰·斯道雷著:《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2年版,第176页。
    [7][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3]McKracken,Grant(1988).Culture and Consumptio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p104.
    [4]Appadurai,Arjun(1996).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p82.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韦伯文化出版,2003年版,第125页。
    [3]Postman,N.(1993).Technology: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New York:Vintage Books.
    [4]Turkle,S.(1995)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act.New York:Touchstone,p184.
    [1]Crispin Thurlow等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2006年版,第144页。
    [2]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247-248页。
    [3][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17-18页,320页。
    [2]分别见雪莉·特克和马克·波斯特1995年的著作《生活在屏幕上:互联网时代的身份认同》和《第二媒介时代》中的观点。转引自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19页。
    [1][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2]雪莉·特克著:《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湾源流出版,1998年版,第245页。
    [3]转引自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湾源流出版,1998年版,第245页。
    [1]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2]陈东国等编著:《传播媒介与生活》,台湾国立空中大学,2005年版,第516页。
    [3]陈东国等编著:《传播媒介与生活》,台湾国立空中大学,2005年版,第517页。
    [4]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
    [1]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171页。
    [2]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7页。
    [3]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168页。
    [4]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5]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2003年版,第177页。
    [1][英]尼克·斯蒂文森著:《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2]Crispin Thurlow等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2006年版,第246页。
    [3]Crispin Thurlow等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2006年版,第150页。
    [1][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译者序,第242页。
    [2]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1]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载《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4期。
    [2]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3]林东泰著:《大众传播理论》,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72页。
    [1]Chandler,D.Personal homepages and the constroution of identity on the web.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html,
    [2]象征标志是指诸如服饰、企业标志与国旗等资源工具,得以传送个人或社会认同的策略。
    [3]Chandler,D.Personal homepages and the constroution of identity on the web.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html.
    [1]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3]引自《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那时天下人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说,来罢,我们要造一座城和她,塔顶要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说,……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变乱之意)”。
    [1]转引自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2]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第79-81页。
    [3][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页。
    [1]俞可平等著:《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9-70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3]以上麦氏的观点参照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所编:《麦克卢汉精粹》,第225,369,429页的部分印刷媒介与民族主义的观点。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7页。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69、371页。
    [1]Renean,Ernest.(1990)."What is a nation",in H.Bhabha(ed),Narration and Nation,London:Routledge,p16.
    [1]转引自郑瑞城等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湾澄社出版,1995年版,第220页。
    [1]参见《广东建中国首个完全使用方言播出的卫星频道》,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11/content_1952764.htm.
    [1]参见《广东建中国首个完全使用方言播出的卫星频道》,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11/content_1952764.htm.
    [1]邵培仁,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拷问》,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3]Giddens,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Oxford:Polity,p271.
    [4]转引自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5]沃罗西洛夫:《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纽约,1973年版,第23页。
    [6]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褚真思、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2页。
    [2]Agar,M.(1994)Language Shock:The Culture of Conversat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pp79,128.
    [3][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8页。
    [4]“投影式的识别方法”就是我们将自己特性最差的方面错误的放在他人身上或投射给他人,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过失、弱点的承担者。见[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褚真思、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2.113页。
    [3]转引自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褚真思、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页。
    [4]郑瑞城等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湾澄社出版,1995年版,第223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2]转引自朱全斌著:《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台湾远流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3]Head,Sydney W.(1985).World Broadcasting Systems:A Comparative Analysis,Belmont,CA:Wadsworth,p192.
    [4]郑瑞城等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湾澄社出版,1995年版,第226-227页。
    [1]朱全斌著:《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台湾远流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2]林万忆:《现在的国语可改称北京话》,载2007年3月20日的台湾《联合晚报》。
    [3]以上数据参考郑瑞城等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湾澄社出版,1995年版,第230页。
    [1]丹尼尔·贝尔著:《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宋冰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70页。
    [2]Marshall Mcluhan and "Even Hercules had to Clean the Stables but Oncel:A Dialogue",in McLuhan:Hot&Cool(ed.G.E.Stearn),Harmondsworth:Penguin,1968,p302.
    [3]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9页。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1]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8-209页。
    [2][美]理查德·谢弗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18-320页。
    [3][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著:《社会与宗教》,梁鸿飞、王健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4][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著:《社会与宗教》,梁鸿飞、王健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5页。
    [2]戴维·赫尔德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冬雪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3]Asa Briggs&Peter Burke著:《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路的时代》,李明颖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4年版,第33页。
    [4]Asa Bnggs&Peter Burke著:《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路的时代》,李明颖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4年版,第34页。
    [5][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致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Gregor T.Goethals(1990).The Electronic Golden Calf:Images,Religion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Cambridge,sp.pp33,45.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3]See Hadden,Jefferey K & Charles E.Swann.(1982)Prime Time Preachers:The Rising Power of Televangelism Reading,MA:Addison-Wesley.
    [1]Graham,B."The Future of TV Evangelism",TV Guide31(10),1983,pp4-8.
    [2]Hemphill,P."Praise the Lord—and Cue the Cameraman",In B.Cole(ed.)(1981)Television Today:Readings From TV Guid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67.
    [3]Schreiber,D.(1999)Losing its religion? Cable and Satellite Europe,January,pp18-22.
    [4]Callard,S.(1999)Reaching the converted.Cable and Satellite Europe,January,pp14-16.
    [5]Callard,S.(1999)Reaching the converted.Cable and Satellite Europe,January,pp14-16.
    [6]Korpi,Michael F& Kyong Liong Kim.(1986)The Uses and Effects of Televangelism:A Factorial Model of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5(4),p410.
    [1]注释:在电视神学盛行的美国,70年代到80年代末比较有影响的“电视布道明星”有杰瑞·佛威尔(Jerry Falwell),帕特·罗伯逊(Pat Robertson),吉米·斯瓦格特(Jimmy Swaggan),奥拉尔·罗伯茨(Oral Roberts),吉姆·贝克(Jim Bakker),比利·格雷汉姆(Billy Graham),罗伯特·舒勒(Robert Schuller),赫伯特·阿姆斯特朗(Herbert Armstrong)等八大巨星。90年代至今,比较有影响的电视布道者除了像杰瑞·佛威尔(Jerry Falwell)以及比利·格雷汉姆(Billy Graham)这样的老派电视传教上以外,还不断有新人涌现,如班尼·海(Benny Hinn),詹姆斯·肯尼迪(D.James Kennedy),肯尼思·科皮兰德(Kenneth Copeland),其中还不乏女性,如圣母玛利亚—安杰莉卡(Mother Angelica),乔伊斯·梅耶(Joyce Meyer),玛莉琳·希珂(Marilyn Hickey)等。
    [2]Asa Briggs&Peter Burke:《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路的时代》,李明颖等译,台湾韦伯文化,2004年版,第296页。
    [3]Richard Hofstater(1963).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Alfred A.Knopf,p86.
    [1][美]米切尔·J·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邓盛华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2]Maffesoli,M.(1996).The Time of the Tribes.London:Sage,p11.
    [3][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4][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5]Gutwirth,Jacques,Diogenes.(1999).From the Word to the Televisual Image:The Televangelists and Pope John Paul Ⅱ,Dgenes,No 187,Vol 47(3),p125.
    [1]Gutwirth,Jacques,Diogenes.(1999).From the Word to the Televisual Image:The Televangelists and Pope John Paul Ⅱ,Dgenes,No 187,Vol 47(3),p126.
    [2]Gregor Goethals.(1985).Religious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 Piet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ume 35,p152.& Gutwirth,Jacques,Diogenes.(1999)From the Word to the Televisual Image:The Televangelists and Pope John Paul Ⅱ,Dgenes,No 187,Vol 47(3),p126.
    [3]Neal Gabler.(1998).The Republic of entertainment:How Entertainment Conquered Reality.见包亚明主编:《后 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1][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3页。
    [2]Gaouette,Nicole.(1997).From sermons to game shows,religious TV wears new look,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4/21/97,Vol.89.
    [3]罗伯逊的“家庭频道”建于1977年,在90年代初是美国十大有线电视网之一,家庭收视率达5.41亿,与MTV音乐网道5.49亿,以及体育网ESPN5.91亿媲美。See Ramirez,Anthony.(1992).From Evangelical TV Roots To a Stock Offering's Riches,New York Times,Apt 18,1992,
    [1][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59页。
    [2]Gaouette,Nicole.(1997)From sermons to game shows,religious TV wears new look,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4/21/97,Vol.89.
    [3]Hadden,Jeffrey K.& Shupe,Anson.(1987)Televangelism in America,Social Compass,1987,Vol.34,p65.
    [4]注释:宗教电视节目根据主题和时间段大约分为四大类:捐款、推销、政治以及神学。
    [5]Stephen,Winzenburg.(2001)Televangelist Report,Christianity Today,22/10/2001.
    [1]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2]Razelle,Frankl.(1987)Televangelism:The Marketing of Popular Religion,Carbondale,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p117.
    [3][加]大卫·莱昂著:《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4]孙嘉明、王勋编著:《全球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5][日]佐藤卓己著:《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6]Ferry,John P."From Counting House to Hom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Autumn 1989,pp106-107.
    [1]Stephcn,Winzenburg."Televangehst Report",Christianity Today,22/10/2001.
    [2][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3]Pascual,Anton& Ramirez,Sonny." Broadcasting:Televangelism:mission or business? ",Business World,Manila: Jun 5,1996.pg.26.
    [1]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页。
    [2][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3]Diekema,David A.(1991)Televangelism and the mediated charismatic relationship,Social Science Journal.
    [4][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5]黄平等主编,《当代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1][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156页。
    [3]Gaouette,Nicole.(1997)From sermons to game shows,religious TV wears new look,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4/21/97,Vol.89.
    [1]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6页。
    [2]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7页。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4][美]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5]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和构想》,载《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1]Sklair,Leslie."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Word-Systems Research,Vol.V,2,1999,pp143-162.
    [2]Sklair,Leslie."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Word-Systems Research,Vol.V,2,1999,pp143-162.
    [3][英]约翰·汤林森著:《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4][英]马丁·阿尔布劳著:《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6页。
    [5]Levi-Strauss,C.(1955)Tristes Tropigues,Paris:Poln,p35.
    [1]Hall,S.(1991)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ies.In King(ed.),Culture,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London:Macmillan,p28.
    [2]载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编:《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达巍、潘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1页。
    [3][澳]罗·霍尔顿著:《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倪峰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1页。
    [4][美]赫伯特·席勒著:《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5][英]达雅·屠苏著:《国家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See Stuart Hall,D.Hobson,A Lowe and P.Willis,ed.(1980)Culture,media,Language,London:Hutchinson.John,Fiske.(1987).Tlevision Culture,London:Routledge,pp84-89.
    [3]Featherstone,Mike.(1990)Global Culture:An Introduction,Theory,Culture &Society,(c)Sage,London,Newbury Park and Delhi,Vol.7,p1-14.& Featherstone,Mike.(2000).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Sage,p147.
    [1]Appadurai,A.(1990)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In M.Featherstone(ed),Global Culture:Nationalism,Globalization,and Modernity.London:Sage,p5.
    [2][美]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3][美]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曼威·卡斯特:《比较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社会变迁》,载《中国农村研究网》。
    [2]林晖:《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
    [3][英]达雅·屠苏著:《国家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284页。
    [1]注释:“杂交”起初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种族关系理论,用以指两个不同物群之间相互结合以后产生的结果,后来这一概念被运用到其它社会学说的相关领域。见[英]马丁·阿尔布劳著:《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7页。
    [2]Pieterse,Nederveen Jan.(1995)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In M.Featherstone(ed),Global Modernities.London:Sage,pp45,61.
    [3][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著:《符号经济与窄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13页。
    [4]爱德华·萨伊德著:《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三联·新知书店,2003年版,第48页。
    [5][英]乔治·拉伦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1]转引自姜克安:《加拿大抵制美国“输入媒介”》,载《加拿大:文化的碰撞》一书,吉林教育书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2]Smith,A.(1990)'Towards a global culture?',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7:pp 178-179.
    [3]转引自李天铎:《想像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载孟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1]爱德华·萨伊德著:《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三联·新知书店,2003年版,第17-18页。
    [2]汪琪:《全球化与文化产品的混杂化》,载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249页。
    [3][美]泰勒·考恩著:《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149页。
    [4][英]乔治·拉伦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1][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解析全球化》,王艳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216页。
    [2]转引自李天铎:《想像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载孟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3]陈卫星:《马拉特的词与物》,见[法]阿芒·马拉特所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一书的代译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著:《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21页。
    [3]转引自克里斯汀·L·奥根:《传播与文化》,载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著:《全球传播》,尹宏毅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4]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1]UNESCO(1998)World culture report 1998:culture,creativity and markets.Pari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
    [2]Sepstrup,P.(1989).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TV flow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4),pp393-408.
    [1]转引自李天铎:《想像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见盂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2][英]达雅·屠苏著:《国家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3]OECD(1999).Communication outlook 1999.Paris: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d Development.
    [4]简妮特·瓦斯考:《全球好莱坞及其新发展》,载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1][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著:《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6页。
    [2]转引自克里斯汀·L·奥根:《传播与文化》,载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著:《全球传播》,尹宏毅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3]玛丽·崴庞德著:《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郭镇之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4]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5]Straubhaar,J.(1991).Beyond media imperialism: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8,pp1-11.
    [1]转引自李少南:《并购的反思及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文化自治的影响》,见[新加坡]阿努拉·古纳锡克拉等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一书,张毓强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2][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3]Mibury,O.(2001).'Culture and the evening news',unpublished MA thesis,Goldsmiths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 Barnett,S.and Seymour,E.(1999)A Shrinking Iceberg Travelling South,London:Campaign for Quality Television.
    [1][英]达雅·屠苏著:《国家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解析全球化》,王艳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1]转引自[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3]米歇尔·舒德森:《文化和民族社会的整合》,载[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美]韦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源流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3]Dewey,J.(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66 edn.),New York:Free Press,pp5-6.
    [4]Walzer,Michael.(1981).The distribution of membership.In Peter G.Brown and Henry Shue(eds).Boundaries:national autonomy and its limits,Totowa,NJ:Rowman and Littlefield,p1.
    [5]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8页。
    [1]Yack,Bernard(1993).The Problems of a Political Animal.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30.
    [2]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3][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4]Mlinar,Z.(ed.)(1992).Globalization and Territoral Identities.Aldershot:Avebury,p1.
    [5][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解析全球化》,王艳丽译,吉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6][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42页。
    [1]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新自由主义之后的社群主义》,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671。
    [2][英]阿雷特·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3]米歇尔·舒德森:《文化和民族社会的整合》,载[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5]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2]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43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43页。
    [4]Hartley,J.(1987).Television audiences,paedocracy and pleasure,Textual Practise1(2),pp123-124.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蒙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6]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7][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46页。
    [1][美]约翰·基恩著:《市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王令愉、魏国琳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2]约翰·里斯:《电台的范围与经营信息备忘录》,BBC文档(卡夫瑟姆,1922,1925),第4页&迈克尔·斯旺:《关于广播业未来的会议报告》(伦敦,1977年),第263页;转引自[美]约翰·基恩著:《市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王令愉、魏国琳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3]Susan J.Douglas(1999).Listening in:Radio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New York:Random House,p11.
    [4]Scannell,P.& Cardiff,D.(1991).A Social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Vol 1:Serving the Nation:1922-39. Oxford:Blackwell.
    [1][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0页。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3]伊莱休·卡茨:《大众传播与参与式民主》,载[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2页。
    [1]Ellis,J.(1982).Visible Fictions,London:Routledge,p5.& Hartley,J.(1987)Television audiences,paedocracy and pleasure,Textual Practise1(2),p124.&Martin-Barbero,J.(1988)Communication from culture,Media,Culture and Society 10,p455.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47页。
    [3]梁国伟:《绽出在电视媒介形态中的时间意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第120页。
    [4]卞冬磊、张红军:《媒介时间的来临:电子传播媒介的时间想象》,载《新闻学研究》,第90期,第101-139页。
    [5]戴维·莫利著:《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6]Giddens,A.(1979).Central Problems in Sociological Theory,London:Hutchinson.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23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23页。
    [1][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3页。
    [2][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3]Robins,K.(1989).Reimagined communities,Culture Studies 3(2),p146.
    [4]戴维·莫利著:《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5][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8-119页。
    [1][英]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2]Harvey,D.(1990)Between Space and Time: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0(3),p418.
    [3]哈罗德·英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4][美]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9页。
    [5][英]阿雷特·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页。
    [2][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3]Meyrowitz,J.(1985)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7-8.
    [4]戴维·莫利著:《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331页。
    [1]Thompson,J.B.(1995)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Cambridge:Polity Press,pp82-87.
    [2]Thompson,J.B.(1995)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Cambridge:Polity Press,p228.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4][英]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页。
    [1]Giddens,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Oxford:Polity,pp4-5.
    [2]Giddens,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Oxford:Polity,p423.
    [3][英]约翰·汤林森著:《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4]Martin-Barbero,J.(1988)Communication from culture:The crisis of the national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opular.Media,Culture and Society 10:456-461.
    [5]Carey,.W.(1969)Harold Adams Innis and Marshall McLuhan,in R.Rosental(ed.)McLuhan Pro and Con,Harmondsworth,Penguin,p275.
    [6][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2][英]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3]勒鲁瓦-古兰:《语言与手势》,第2卷,第12-13页;转引自[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84页。
    [2]汉斯·J.马尔科维奇:《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回忆形式》,载[德]哈拉韦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3]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4]法拉、帕特森编:《记忆》,卢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1页。
    [5][法]雅克·德里达:《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蒋梓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2]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4][法]皮埃尔·索尔兰:《一种没有回忆的回忆》,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5]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翁秀琪:《集体记忆与认同构塑——以美丽岛事件为例》,载《新闻学研究》第68期。
    [2]费利普.史密斯著:《文化理论的面貌》,林宗德译,韦伯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3][德]扬·阿斯曼:《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载扬·阿斯曼、托尼奥.赫尔舍(主编):《文化与记忆》,法兰克福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4]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黄晓晨:《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6期。
    [2][德]扬·阿斯曼:《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载扬·阿斯曼、托尼奥·赫尔舍(主编):《文化与记忆》,法兰克福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3][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1][德]扬·阿斯曼:《有文字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页。
    [3]韦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4]Anthony Giddens,Living in a Post-traditional Society,in Ulrich Beck:Anthony Giddens & Scott Lash(1994)Reflexive Modernization:Politics,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Cambridge UK:Polity Press,p65.
    [5]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and D.Charles Whitney(1998)Mediamaking;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p40.
    [6]注释:“结构性失忆”(structural amnesia)是人类学上的说法,基于英国人类学家古利弗对非洲Jie族的亲属结构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它意指个人无法全然参与文化传统,使得某些家族或族群的发展(融合或分裂),多由特别记得一些祖先及忘记另一些祖先来达成。
    [1]Asa Briggs &Peter Burke:《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络的时代》,李明颖译,台湾韦伯文化出版,2005年版,第14页。
    [2]韦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3]韦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4][德]扬·阿斯曼:《有文字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德]约翰·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6][德]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柯雄校,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7]转引自[美]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1]保罗·康纳德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2][美]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3][德]约恩·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载[德]哈拉韦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2]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载[德]哈拉韦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3]法拉、帕特森编:《记忆》,卢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6页。
    [4]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2]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157页。
    [3]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157页。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5]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157页。
    [1][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2]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4][德]约恩·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5]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保罗·康纳德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第3页。
    [2]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93页。
    [4]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5][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1][德]彼得·伯克:《作为社会记忆的历史》,载阿莱达·阿斯曼、迪特里希·哈特(主编):《记忆女神:文化回忆的形式与功能》,法兰克福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及后续几页。
    [2][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89页
    [1][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2][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84页。
    [3]Edy,Jill A.(1999)Journalistic uses of collective memor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2),71-85.转引自翁秀琪:《集体记忆与认同构塑——以美丽岛事件为例》,载《新闻学研究》第68期。
    [4]夏春祥:《媒介记忆与新闻仪式——二二八事件新闻的文本分析(1947-2000)》,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博士论文,2000年,第84页。
    [1]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载《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
    [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3]法拉、帕特森编:《记忆》,卢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7页。
    [4]弗朗西斯柯·德利奇著:《记忆与遗忘的社会建构》,载《第欧根尼》,2006年第2期。
    [1][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Tuchman,Gaye(1978)Making News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ew York:Free Press.
    [3]张讴:《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4]Fiske,J.&Hartley,J.(1978).Reading television.London:Methuen,p86.
    [5]理查德·A.彼德森:《通过生产透视法所进行的文化研究:进步与展望》,载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1][英]阿雷特·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2]米歇尔·舒德森:《文化和民族社会的整合》,载[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2003年版,第193页。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58页。
    [5]见[美]刘易斯·科瑟:《导论—莫里斯·哈布瓦赫》,载[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转引自詹姆斯.凯瑞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3]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1页。
    [1]彭兆荣著:《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2]注释:如约翰·菲斯克认为,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2004:243):布拉德德福‘J'霍尔认为,仪式是一种结构性的行为序列,通过这一序列行为的正确表演,表达的是对某一神圣客体的朝拜(《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2003:68):仪式是安排过的符号习惯与礼仪活动,用来表明及再现某些社会和文化场合、事件或变迁的重要性(郑翰林编:《传播理论简明辞典》2003:149):郭于华在《仪式与社会变迁》(2000:1-3)一书的导论中,曾将仪式宽泛的概括为:“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特殊场合情境下庄严神圣的典礼,也可以是世俗功利性的礼仪、做法。或者亦可以将其理解为被传统所规约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技术或国家意识形态所运用的一套权利技术。”
    [3]黄平等主编:《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4]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1页。
    [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1]上述观点参见[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以及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1页。
    [2]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1页。
    [3][美]约翰·R·霍尔、玛丽·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红,徐斌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9页。
    [4]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1]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2][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3][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4]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5][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6]转引自夏春祥:《媒介记忆与新闻仪式——二二八事件新闻的文本分析(1947-2000)》,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博士论文,2000年,第68页。
    [7]转引自夏春祥:《媒介记忆与新闻仪式——二二八事件新闻的文本分析(1947-2000)》,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博士论文,2000年,第68页。
    [1]见彭怀恩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3页。
    [2]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3]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S.Lukes(1975)"Political Ritual and Social Intergration",Sociology,p291.
    [2]薛艺斌:《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4][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5]Bellah,Robert.(1970).Beyond Belief.New York:Harper and Row.
    [6]Shils,Edward and Young,Michael.(1975)[1956]."The Meaning of the Coronation,"p139 in E.Shils,Center and Periphery:Essays in Macro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Warner,W.Lloyd.(1975)[1959].The Living and the Dead.Greenwich CT:Greenwood Press.
    [1][英]罗杰·两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出版,2003年版,第148页。
    [2][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出版,2003年版,第148页。
    [1]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2]Scanell,P.(1988).Radio times:the temporal arrangements of broadcasting in the modem world,in P.Drummond and R.Paterson(eds)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p27.
    [3][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4]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辞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1]雷蒙德.威廉姆斯著:《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1994年版。
    [2]Groombfidge,B.(1972)Television and the People,Harmondsworth:Penguin,p391.转引自戴维·莫利著:《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3]转引自[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4]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Meyrowitz,J.(1985)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23.
    [2]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明确表达的一致性:媒体活动的仪式和修辞》,载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4][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5][美]约翰·R·霍尔、玛丽·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红,徐斌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8页。
    [1]如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汀在1961年提出了“伪事件”概念,认为它是为了得到媒体报道而刻意人为制造新闻事件的一种手段;传播学者韦尔伯·施拉姆则从诸多竞选事件出发,直接将这种为由政治利益集团制造的“伪事件”定义为“媒介事件”;而在公关领域,“媒介事件”指的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新闻策划”。
    [2]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明确表达的一致性:媒体活动的仪式和修辞》,载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以及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明确表达的一致性:媒体活动的仪式和修辞》,载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2]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4页。
    [2]费利普·史密斯著:《文化理论的面貌》,林宗德译,台湾韦伯文化,2004年版,第117页。
    [1][加]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如是理解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2]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4]龚浩群:《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评析九一一事件与中国的媒介事件》,《文化研究》第四辑。
    [5]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166页。
    [1][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2]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页。
    [2][加]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如是理解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3]MacAloon,J.J.(1984).Olympic Games and the Theory of Spectacle in Modem Societies,in J.J.MacAloon (ed.)Festival,Spectacle:Rehearsals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Philadelphi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p258.
    [1]Blain,N.and Boyle,R.(1998)Sport as real life:media sport and culture,in A.Bfiggs and P.Cobley,The Media-An Introduction.Harlow:Addison Wesley Longman.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3]大卫·罗维:《没有等收入,就没有比赛?——传媒与体育》,载[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4]转引自[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5]大卫·罗维:《没有等收入,就没有比赛?——传媒与体育》,载[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1]MacAloon,J.J.(1984).Olympic Games and the Theory of Spectacle in Modem Societies,in J.J.MacAloon(ed.)Rite,Drama,Festival,Spectical:Rehearsals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Philadelphi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p242.
    [2]MacAloon,J.J.(1984)Cultural performances,cultural theory,in J.J.MacAloon(ed.),Festival,Spectacle:Rehearsals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Philadelphi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p1.
    [3][英]约翰·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1]克利夫德.格尔茨:《作为文化系统的宗教》,载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6页。
    [2][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3]Kertzer,David.(1988)Ritual,Politics and Power.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p179.
    [1][英]约翰·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2][英]霍布斯鲍姆·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4][美]包尔丹著:《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1][美]包尔丹著:《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2][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页。
    [3]Fiske,J.(1987).Television Culture,London:Routledge,p264.
    [4]大卫·罗维:《没有等收入,就没有比赛?——传媒与体育》,载[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1][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著:《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探讨》,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2]胡翼青:《试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与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建构》,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3][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卢汉》,台湾远流出版,1994年版,第139页。
    [4][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10页。
    [1]Meyrowitz,Joshua(1994)" Medium Theory." In D.Crowley and D.Mitchell,eds.,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pp50-7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Klaus Brulin Jenscn等著:《媒介与传播研究法指南:质性与量化方法论》,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出版,2005年版,第26页。
    [3][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10页。
    [4]转引自布里恩.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来丰编译,载《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刊。
    [5]Williams,Raymond(1974)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London:Fontana,p13.
    [6]D.Chandler,"Technological or Media Determinism",http://www.aber.ac.uk/media/.
    [7]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詹姆斯·凯瑞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67页。
    [2]钟瑛、余红编著:《传播科技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3页。
    [3][英]尼克·斯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7页。
    [4][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10页。
    [5]布里恩·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来丰编译,载《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刊。
    [1][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刘钢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2][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刘钢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3][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摩尔斯到麦克卢汉》,黄静生、黄艾禾译,左宇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4]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美]帕特里克·帕森斯、罗伯特·弗里等著:《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詹正茂、樊燕卿、黄映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2]关于媒介的“离心”和“向心”理论观点请参看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3][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4页。
    [2][美]帕特里克·帕森斯、罗伯特·弗里等著:《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詹正茂、樊燕卿、黄映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3][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4]詹姆斯·凯瑞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5][英]尼克·斯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2页。
    [6][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7][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见序言第12页。
    1、陈国明著:《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
    2、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3、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胡申生等著:《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滑明达著:《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8、李金铨著:《大众传播理论》,台湾:三民书局出版,2005年(第三版)。
    9、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0、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林东泰著:《大众传播理论》,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4年。
    14、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宋林飞著:《社会传播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彭怀恩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4年。
    18、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俞可平等著:《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张咏华著:《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张锦华著:《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理论与实例》,台湾: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23、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词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
    24、郑瑞城等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湾澄社出版,1995年。
    25、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倪炎元著:《再现的政治:台湾报纸媒体对“他者”建构的论述分析》,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28、卢岚兰著:《媒介消费: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29、吴筱玫著:《网络传播概论》,台湾:智胜文化出版,2003年。
    30、陈东国等编著:《传播媒介与生活》,台湾:国立空中大学出版,2005年。
    31、朱全斌著:《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台湾:远流出版社,2000年版。
    32、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钟瑛,余红编著:《传播科技与社会》,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程志民等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黄平等主编:《当代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朱宝荣著:《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沈德灿,何立婴著:《社会心理学简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38王宁著:《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9、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0、孙嘉明,王勋编著:《全球社会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3、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44、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6、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7、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48、彭兆荣著:《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9、蔡笃坚著:《媒体再现与当代台湾民族认同形构的公共论述分析》,台湾:唐山出版社,2001年。
    50、任格雷,蔡明烨等著:《危机与安全:安全批评、民主化与台湾电视》,蔡明烨译,台湾: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51、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2、张讴:《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
    1、[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加]哈罗德·伊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机器新娘》,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加]菲利普·马尔尚著:《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加]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如是理解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8、Kathryn Woodward:《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林文琪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4年。
    9、[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雷蒙德·威廉姆斯著:《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1994年。
    1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1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Lawrence Grossberg,Ellen Wartella,Charles Whitney著:《媒体原理与塑造》,杨意菁、陈芸芸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
    14、Crispin Thurlow,Laura Lengel,AliceTomic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6年。
    15、Asa Briggs& Peter Burke著:《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路的时代》,李明颖等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4年。
    16、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单卷本作品选》,伦敦:劳伦斯与威莎特,1970年。
    17、[英]戴维·钱尼著:《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观》,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9、玛丽·崴庞德著:《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郭镇之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20、[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摩尔斯到麦克卢汉》,黄静生、黄艾禾译,左宇校,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21、[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2、[美]保罗·莱文森著:《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刘钢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5、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6、[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27、[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9、Gill Bramston,Roy Stafford著:《媒体导论:学生手册》,陈芸芸,杨意菁,张贝雯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30、Marsha Jones,Emma Jones著:《大众媒介学》,杨意菁等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6年。
    31、Klaus Brulin Jensen等著:《媒介与传播研究法指南:质性与量化方法论》,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3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33、[美]斯坦利·J·巴伦著:《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美]拉里·A·萨默瓦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40、[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4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陶东风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5、[美]葛尔·罗宾等著:《酷儿理论》,李银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46、[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卡莱尔著:《英雄与英雄崇拜》,何欣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8、[英]克里斯·罗杰克著:《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49、Matt Hills著:《迷文化》,朱华瑄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50、布拉德福德‘J'霍尔编著:《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51、[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52、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德]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柯雄校,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
    55、[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著:《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探讨》,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56、[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57、James Lull著:《传播时代的文化》,邱进福等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年。
    58、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著:《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59、[美]乔纳森·H·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60、[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2、约翰·史都瑞著:《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湾:巨流出版,2001年。
    63、[美]乔治·瑞泽尔著:《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4、[英]尼克·斯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5、[法]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7、[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68、[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9、[德]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70、[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媒介概念十六讲》,陈玉箴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3年。
    71、Crispin Thurlow等著:《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谢光萍、吴怡萱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6年。
    7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4、雪莉·特克著:《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湾:远流出版,1998年。
    75、[英]尼克·斯蒂文森著:《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Jane Stokes著:《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8、[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9、[英]霍布斯鲍姆·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8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褚真思、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1、[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2、[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3、丹尼尔·贝尔著:《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宋冰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84、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8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86、[美]理查德·谢弗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87、[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著:《社会与宗教》,梁鸿飞、王健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88、戴维·赫尔德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冬雪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9、[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致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0、[美]米切尔·J·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邓盛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
    91、[加]大卫·莱昂著:《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92、[日]佐藤卓己著:《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94、[美]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5、[英]约翰·汤林森著:《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6、[英]马丁·阿尔布劳著:《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97、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编:《在边缘一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达巍、潘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8、[澳]罗·霍尔顿著:《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99、[美]赫伯特·席勒著:《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00、[英]达雅·屠苏著:《国家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01、[美]Daniel 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卢汉》,台湾:远流出 版,1994年。
    102、[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著:《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3、爱德华·萨伊德著:《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三联·新知书店,2003年。
    104、[英]乔治·拉伦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5、[美]泰勒·考恩著:《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王志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6、[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7、[法]阿芒·马拉特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08、[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9、[英]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110、[英]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11、[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2、[美]韦尔伯·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源流出版社,2003年。
    113、[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114、[美]约翰·基恩著:《市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王令愉、魏国琳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115、[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6、[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7、[美]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8、[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19、[德]哈拉韦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法拉、帕特森编:《记忆》,卢晓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21、[法]雅克·德里达:《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蒋梓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2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3、费利普·史密斯著:《文化理论的面貌》,林宗德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4年。
    124、[德]约翰·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5、[美]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126、保罗·康纳德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8、[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9、[美]约翰·R·霍尔、玛丽·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红,徐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30、[英]约翰·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31、[美]包尔丹著:《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
    133、[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解析全球化》,王艳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35、[美]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周海涛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6、Klaus B.Jensen,Nicholas W.Jankowshi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质化取向》,唐维敏译,台湾:五南出版社,1996年。
    1、[英]格雷姆·默多克:《以媒体为中介的现代性:传媒与当代生活》,载《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6期。
    2、刘擎:《波茨曼:影像时代的盛世危言》,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9期。
    3、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载《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4集。
    4、邵培仁,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拷问》,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6、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和构想》,载《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7、林晖:《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
    8、曼威·卡斯特:《比较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社会变迁》,载《中国农村研究网》。
    9、李天铎:《想像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载孟建、李亦中、[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汪琪:《全球化与文化产品的混杂化》,载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11、简妮特·瓦斯考:《全球好莱坞及其新发展》,载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12、克里斯汀·L·奥根:《传播与文化》,载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著:《全球传播》,尹宏毅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李少南:《并购的反思及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文化自治的影响》,见[新加坡]阿努拉·古纳锡克拉等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张毓强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载《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15、米歇尔·舒德森:《文化和民族社会的整合》,载[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理查德·A.彼德森:《通过生产透视法所进行的文化研究:进步与展望》,载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德]扬·阿斯曼:《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载扬·阿斯曼、托尼奥·赫尔舍(主编):《文化与记忆》,法兰克福出版社,1988年。
    18、梁国伟:《绽出在电视媒介形态中的时间意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19、卞冬磊、张红军:《媒介时间的来临:电子传播媒介的时间想象》,载《新闻学研究》第90期。
    20、[法]皮埃尔·索尔兰:《一种没有回忆的回忆》,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21、翁秀琪:《集体记忆与认同构塑——以美丽岛事件为例》,载《新闻学研究》第68期。
    22、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3、黄晓晨:《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6期。
    24、[德]扬·阿斯曼:《有文字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5、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6、夏春祥:《媒介记忆与新闻仪式——二二八事件新闻的文本分析(1947-2000)》,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博士论文,2000年。
    27、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载《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
    28、弗朗西斯柯·德利奇著:《记忆与遗忘的社会建构》,载《第欧根尼》,2006年第2期。
    29、薛艺斌:《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0、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载传媒学术网。
    3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明确表达的一致性:媒体活动的仪式和修辞》,载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32、龚浩群:《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评析九一一事件与中国的媒介事件》,《文化研究》第四辑。
    33、胡翼青:《试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与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建构》,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34、布里恩·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来丰编译,载《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刊。
    35、大卫·罗维:《没有等收入,就没有比赛?——传媒与体育》,载[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1.Agar,M.(1994).Language shock:The culture of conversat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2.Althusser,L.(1971).Lenin and philosophy,and other essays.London:New Left Books
    3.Appadurai,A.(1996).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4.Baudrillard,J.(1988).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orks(Ed.by M.Poster).Cambridge:Polity Press.
    5.Bellah,R.(1970).Beyond belief.New York:Harper and Row.
    6.Chris,B.(1999).Televisi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7.Dewey,J.(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66 Edition).New York:Free Press.
    8.Douglas,M.& Isherwood,B.(1979).The word of goods: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Harmondsworth:Penguin.
    9. Ellis, J. (1982). Visibl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10. Featherstone, M. (2000).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11.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2. Frideman, Jonathan (1994). Cultural identity & global process. London: Sage.
    13.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 Hutchinson.
    14.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Oxford: Polity.
    15. Goethals, G T. (1990). The electronic golden calf: Images, religion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London: Cambridge.
    16. Hadden, J. K. & Swann, C. E. (1982). Prime time preachers: The rising power of televangelism reading.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17. Head,S. W. (1985). World broadcasting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18. Jenkins, R. (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 Keller, D. (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New York: Routlege.
    20. Kertzer, D. (1988). 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1. Leiss,W., Kline, S., Jhally, S. (1986).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New York: Methuen.
    22. Lewis, L. (1992).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23. Liebes, T. & Curran, J. (1998). Media, ritual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24. Lippmann,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25.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 London: Sage.
    26. McKracken, G. (1988).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7. 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Mills, C. W.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Postman, N. (1993). Technolog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30. Razelle, F.(1987). Televangelism: The marketing of popular religion.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31. Salins, M. (1976). Cultural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 Scannell, P. & Cardiff, D. (1991). A Social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 Vol 1: Serving the Nation: 1922-39. Oxford: Blackwell.
    33. Hall, S., Hobson, D., Lowe, A. & Willis, P. (Eds.) (1980).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
    34. Douglas, S. J. (1999). Listening in: Radio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35. Thompson, J. B. (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6.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37. Turkle, S.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Touchstone.
    38. Willianms,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39. Wrightsman, L. (1977). Social psychology. Monterey, CA: Brooks Cole.
    40. Yack, B. (1993). The problems of a political anim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 Appadurai, A. (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In M.Featherstone(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pp.295-310). London: Sage.
    2. Blain, N. & Boyle, R. (1998). Sport as real life: media sport and culture. In A. Briggs & P. Cobley (Eds.), The media: An introduction (pp.365-376). Harlow: Longman.
    3. Carey, W. (1969). Harold Adams Innis and Marshall McLuhan. In R. Rosental (Ed.), McLuhan Pro and Con (pp.270-308). Harmondsworth: Penguin.
    4. Chandler, D. (1998).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on the web. From 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 Consulted on April 14, 2007.
    5. Evans, D. (1993). The wrong examples. Newsweek, March 1, p.10.
    6. Featherstone, M. (1990).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7(2-3), 397-411.
    7. Ferry, J. P. (1989). From counting house to hom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9(4), 106-109.
    8. Fisk,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39-40). London: Routledge.
    9. Gaouette, N. (1997). From sermons to game shows, religious TV wears new look.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pril 21, 89 (101), 1-2.
    10. Gerbner, G(1994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17-41).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1. Graham, B. (1983). The future of TV evangelism. TV Guide, 31(10),4-11.
    12. Greenberg, B. S. & Collette, L. (1997). The changing faces on TV: 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network television's new seasons, 1966-1992.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1,1-13.
    13. Gregor, G..(1985).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 pie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5(1), 149-156.
    14. Gross, L. (1989). Out of the mainstream: Sexual minoriti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 E.-M.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pp. 130-149). New York: Routledge.
    15. Gutwirth, J. D. (1999). From the word to the televisual image: The televangelists and Pope John Paul II. Dgenes, 47(3), 122-133.
    16. Hadden, Jeffrey K. & Anson D. Shupe (1987).Televangelism in America. Social Compass, 34(1), 61-70.
    17. Hall, S. (1991).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 In King, A.D. (Eds.),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pp. 19-39). London: Macmillan.
    18. Hartley, J. (1987). Television audiences, paedocracy and pleasure. Textual Practise, 1(2), 121-138.
    19. Harvey, D. (1990). 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0(3), 418-434.
    20. Hemphill, P. (1981). Praise the Lord—and cue the cameraman. In B. Cole (Ed.), Television today: Readings from TV guide (pp.67-7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 Korpi, M. F. & Kim, K. L. (1986). The uses and effects of televangelism: A factorial model of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5(4), 410-423.
    22. MacAloon, J. J. (1984). Cultural performances, cultural theory. In J. J. MacAloon (Ed.), Rite, drama, festival, spectacle (pp.1-15).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23. MacAloon, J. J.(1984).Olympic games and the theory of spectacle in Modern Society, In J. J. MacAloon (Ed.), Rite, drama, festival, spectacle: Rehearsals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pp. 241-280).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24. Martin-Barbero, J. (1988). Communication from culture: The crisis of the national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opular.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4), 447-466.
    25. McLuhan, M. & Stearm, G. E. (1968). Even Hercules had to clean the stables but once!: A Dialogue, In G E. Stearn (Ed.), McLuhan: Hot & cool (p.302). Harmondsworth: Penguin.
    26. Meyrowitz, J. (1994) Medium Theory. In D. Crowley and D. Mitchell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pp.50-77). Cambridge: Policy Press.
    27. Perkins, R. (1990).Rethinking stereotypes. In Barrett, M., Corrigan, P., Kuhn, A. and Wolff, V. (Eds.), Ideology and culture production (pp.135-159). London: Croom Helm.
    28. Pieterse, N. J. (1995).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and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pp.45-68). London: Sage.
    29. Pingree, S., Hawkins, R. P., Butler, M., & Paisley, W. (1976). A scale of sex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4), 193-200.
    30. Scanell, P. (1988). Radio times: the temporal arrangements of broadcasting in the modern world In P. Drummond & R. Paterson (Eds.),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 (pp. 15-31).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31. Sepstrup, P. (1989). 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TV flow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4), 393-407.
    32. Smith, A. (1990). Towards a global cultur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7(2-3), 171-191.
    33. Winzenburg, S. (2001). Televangelist report, 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22,88-91.
    34. Straubhaar, J.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39-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