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形势下党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组织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也必然存在着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组织效能的问题。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也一直都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组织学和管理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管理问题,力图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本论文认为,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具有自己的组织特性。因此,政党的组织管理和一般组织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本文提出政党组织管理就是把政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有机体,遵循组织运行的规律对政党的组织要素进行整合,以提高政党活动的有效性的过程。从内容上说,政党组织管理和一般组织一样,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和技术系统等方面。但是由于政党的组织特性,又决定了政党组织管理必然与一般的组织管理有所区别。本文认为,政党的组织目标管理可以分为政党的社会建设目标、自身发展目标和党员的个人目标三个层次;政党的组织结构管理,主要包括层级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三个部分;政党的组织成员管理,主要包括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和干部选拔培训三个方面。
     本论文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党情,对中国共产党组织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疏理和总结,对党的组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组织管理问题,分别对党的组织目标完善、党的组织结构调整和党的组织成员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在党的组织目标完善方面,主要是在党的社会建设目标上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自身建设目标上要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员个人目标上要把实现党的整体目标和党员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在党的组织结构调整方面,强调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前提,规范党内职权结构是关键,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是基础。在加强党的组织成员管理方面,重点是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党员和干部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党员和干部队伍素质。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is a problem which exists in organizations. Being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lso has the problem of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the fulfill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d that it should manage itself, and formed a set of management style which has special features, achieved abundant management experience. Be guided by Marxism, this thesis inquiries into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CPC, in the view of management theories, in order to fi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tion.
     This thesis thinks that party is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has its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comparing with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common organiz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party has same characteristic. At the same time, the latter has its characteristic. This thesis thinks that, at the base of that party is the organism of the social system,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party is a process which integrates main factors of party, follow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mov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activity. In contents, both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party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common organization include the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members and the technique system etc. But because of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rty, there ar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party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common organiz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of par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include the goal of society construction,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of party and the goal of party members.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party includes layer structure, the s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power structure.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members,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selecting and training of party cadres.
     On the base of national and intra-Party condition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experience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CPC, analyzes the new challenge which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CPC meeting, researches that in new situation how we can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CPC. This thesis inquires into that how we can perfect the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adjust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manage the organization member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we should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society construction, mak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firm core of leadership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construction of party itself, unif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otal target of CPC and the value of party members in the goal of party members. In order to adjust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we must emphasize that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is the premise, the norm of power structure of CPC is the key and the perfection of organization system of CPC is the foundation. When we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we should establish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which meets request of the times, and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引文
①[法]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0 页。
    ②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 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20 页。
     ①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12 页。
    
    ① 转引自:罗珉:《组织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序,第 1 页。
    ② 转引自: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435 页。
    
    ① 转引自:金东日编著:《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 页。
    ② 转引自:薛恩.:《组织心理学》,余凯成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 页。
    ③ [美]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黄洋译,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 页。
    ④ 汤茂义:《企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 页。
     ①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 页。
    ① 参见成刚编著:《组织与管理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页;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 页。
    ② 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 页。
    ③ 许激著:《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3 页。
    ④ 林建煌著:《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9 页。
     ① 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
     ①邹再华编著:《现代组织管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7 页。
     ① 参见: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47-148 页;于显洋著:《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7-100 页;李建设:《现代组织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76-77 页。
    
    ① [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组织理论与设计》,宋继红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1 页。
    ②金东日编著:《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6 页。
     ① [美]理查德·H. 霍尔著:《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2 页。
    
    ①参见: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63~264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1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7 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335 页。
    ① 王长江著:《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6 页。
    ② 王长江著:《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9 页。
    ③ 王长江著:《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7~18 页。
     ① 周淑真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5 月第二版,前言,第 2 页。
     ① [美]H. A. 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8 页。
     ① 转引自:罗珉著:《组织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9 页。
     ① 郭亚丁著:《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7 页。
    ①郭亚丁著:《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6-97页。
    ② [美]理查德·H. 霍尔著:《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2 页
     ① 参见:姜跃著:《政党多棱镜——国外政党建设专题研究》,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85-286 页。
    
    ①郭亚丁著:《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9 页。
    ②[美]理查德·H. 霍尔著:《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8~89 页。
    
    ① [德]莱德蒙·谢德曼主编:《德国政治概况》,学林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 页。
    ② 姜跃:《政党多棱镜——国外政党建设专题研究》,台海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8 页。
    ① [德]托马斯·迈尔等:《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 年第 4 期。
     ① 以上资料转引自:赵宬斐:《当代西方政党谋求发展的向度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4 期。
    
    ①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2 页。
    ②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1-122 页。
    ③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3-124 页。
    ④ [德]维也纳·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0、81 页。
     ① [英]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6 页。
    ① 参见:王瑜:《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8 期;刘红:《西方政党建设的新问题及启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 3 期;齐先朴:《西方“网络党”的网上党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 年第 3 期。
    
    ① 冯成略著:《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年版,自序,第 1 页。
    ② 周大江著:《党史商鉴》,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前言,第 1 页。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 页。
    ②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0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59-1060 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3 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17-115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9 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1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0 页。
     ①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67 页。
    
    ① 参见:仝静海:《我省普遍健全完善党建责任制》,《河北日报》,2005 年 7 月 2 日。
    ② 参见:陈雄标、王之达:《贵阳党建目标量化管理见成效》,《当代贵州》2007 年第 3 期。
     ① 《十四大以来中央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59~960 页。
     ① 《刘少奇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58 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93~294 页。
    ① [美]理查德·H. 霍尔著:《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7 页。
     ① 参见:黄大熹著:《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2~215页。
    ①王长江著:《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78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4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1 页。
     ①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50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4~1095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5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480~1481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52~152 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84 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22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528~529 页。
    ④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65 页。
    
    ① 冯成略著:《红色管理》,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63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77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26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0 页。
    
    ①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7-218 页。
    ② 《人民日报》,2006 年 3 月 21 日。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06 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6 页。
     ① 转引自:殷书良等著:《全球化与党的建设》,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26 页。
    ② 王长江著:《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7 页。
    ①王长江著:《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9-90 页。
    ② 本书编写组:《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35 页。
    ③ 江流等著:《20-21 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2 页。
    ① 参见:贾品荣:《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容逆转》,《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 6 月 26 日;张卓元:《市场化改革的特色之路》,《人民论坛》2007 年第 13 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9 页。
    
    
    ① 蔡长水主编:《执政党建设概论》,九州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5 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36~537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38—1439 页。
    ② 转引自:《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17 页。
    ③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7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76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4-109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4 页。
    ②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4、105 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64 页。
    ② 参见:《85 年,从 50 多到 7080 万》,《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1 日;《党员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人民日报》2007 年 7 月 10 日。
    ①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07 年 7 月 19 日。
    
    ①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日报》,2007 年 7 月 24 日。
    ②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人民日报》,2007 年 7 月 13 日。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1 页。
    ① 《人民日报》,2007 年 12 月 18 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1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0-371 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6 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2-13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50-851 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649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4 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69-77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48 页。
     ① 《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4 日。
     ① 蔡长水、卢先福主编:《党的先进性与执政党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 页。
     ① 转引自: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5-436 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96 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9 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04-505 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57 页。
     ① [美]弗莱蒙特·E. 卡斯特,詹姆斯·E. 罗森茨韦克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傅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1 页。
    ①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34-13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32 页。
    
    ① 《斯大林全集》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318 页。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4-75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6 页。
    ④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6 页。
    
    ① 转引自:李建设著:《现代组织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7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02 页。
     ① 王长江著:《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7、240 页。
    ① 参见:黄大熹著:《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5-56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4 页。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5 页。
    ②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54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1 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4 页。
    ③ 王贵秀:《党务公开势在必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1 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2 页。
     ①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4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8 页。
     ① 王贵秀:《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十议》,《理论学刊》2004 年第 1 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8-329 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版,第 51-52 页。
    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17 页。
    ③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18 页。
     ①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18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82 页。
    
    ① 参见:王长江著:《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53 页。
    ② 王世谊著:《当代中国基层党建问题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3 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3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15 页。
    
    ① 《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0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9 页。
    ③江金权:《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 页。
    ④江金权:《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6-57 页。
    ①江金权:《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1-102 页。
    ②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0-221 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版,第 50-51 页。
     ①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85-486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87 页。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99 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79 页。
     ① 卢先福:《抓好 6100 万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 年第 5 期。
     ① 王长江著:《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60 页。
    
    ① 梅丽红:《从组织本位到党员本位——党员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党政论坛》2006 年 2 月号。
    ② 文吉:《城乡流动党员管理的几种做法》,《北京支部生活》2008 年第 2 期。
     ① 《人民日报》,2006 年 3 月 21 日。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2 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50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05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27 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2 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05 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05 页。
     ①冯成略著:《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年版,自序,第 2 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 1-4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全集:第 6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列宁全集:第 12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 列宁全集:第 37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列宁全集:第 39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斯大林全集:第 1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 5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2]毛泽东文集:第 1-8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996、1999.
    [13]刘少奇选集:上、下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5.
    [14]周恩来选集:上、下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84.
    [15]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6]江泽民. 论党的建设[C].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7]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C].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8]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0]中国共产党章程及相关党内规章[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中共中央书记处. 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2]金冲及. 毛泽东传:1893-1949[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3]中共中央党校选编组. 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C].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C].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86、1988.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1、1993.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
    [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
    [32]选编组. 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人民日报,2006-10-09.
    [34]本书编写组.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5]本书编写组.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6]汪金权. 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7]李君如.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8]卢先福,赵云献.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39]卢先福,王长江. 中国共产党建设 80 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0]卢先福,端木婕. 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1]卢先福. 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带来的影响[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42]卢先福,宋福范等.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3]蔡长水,卢先福. 党的先进性与执政党建设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4]蔡长水. 执政党建设概论[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5]蔡长水. 从严治党干部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46]陈登才,何孝瑛,冯秋婷. 党务管理学[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47]陈登才,张文正,卢先福.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48]王贵秀. 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9]王长江. 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50]王长江. 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1]王长江. 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52]王长江.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53]王长江. 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4]王长江. 政党现代化论[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5]王长江. 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6]戴焰军,李英田.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57]梁妍慧.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58]冯秋婷等.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9]宋福范. 论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60]殷书良,宋福范,刘大秀. 全球化与党的建设[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61]陈浙闽,叶梧西.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2]王邦佐等.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3]王邦佐等. 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4]林尚立. 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5]林尚立.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6]林尚立. 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67]桑学成. 创新与超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8]赵晓呼. 政党论[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9]江流等.20-21 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0]吴美华. 执政党建设论[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71]李忠杰.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2]姜跃. 政党多棱镜——国外政党建设专题研究[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03.
    [73]许海清. 治党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74]李智勇.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严治党思想研究[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5]张荣臣. 共产党执政:理论·实践·规律[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76]虞云耀,李君如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讲稿[C].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77]求是杂志社总编室.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参考[C].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78]张连月. 政党执政纲鉴——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9]权伟太. 执政党论[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80]唐君,辛易. 国外政党执政镜鉴[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81]荣敬本,高新军. 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2]陈元中,陶维兵. 中西方政党执政比较初探[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83]朱乔森,李玲玉. 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84]候以信,孟昭安,王梦茹. 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85]周淑真. 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6]贾仕武. 全球化与共产党[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7]高放. 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C].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88]郭亚丁. 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9]郭亚丁. 全球视野下的共产党[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90]王世谊. 当代中国基层党建问题新论[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1]张全景.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教程[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
    [92]赵生晖.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93]齐玉,胡林辉,苗庆旺等. 组织工作创新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94]叶笃初,储霞. 党性分析与民主评议[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95]张富良,洪向华. 党性分析与民主评议实务[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96]本书编写组. 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C].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97]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8][意]G · 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 王明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9][德]罗伯特 · 米歇尔斯. 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 任军锋等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00][德]马克斯 · 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 林荣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1][美]塞缪尔 · P ·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王冠华,刘伟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6.
    [102][美]罗伯特 · 达尔. 论民主[M]. 李柏光,林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3][法]莫里斯 · 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 杨祖功,王大东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04][德]莱德蒙 · 谢德曼. 德国政治概况[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5][美]西摩 · 马丁 · 李普塞特. 一致与冲突[M]. 张华青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6][德]维也纳 · 桑巴特.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M]. 赖海榕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7][英]托尼 · 布莱尔. 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M]. 曹振寰等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108][美]费正清,[英]罗德里克 · 麦克法夸尔.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 王建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9]雷振扬. 马克思主义政党管理学[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0]聂正安. 毛泽东组织管理的思想与实践[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111]冯成略.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M]. 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
    [112]冯成略. 毛泽东思想与企业管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13]周大江. 党史商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4]吴照云等. 管理学(第四版)[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15]林建煌. 管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6]陈树文. 组织管理学[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17]罗珉. 组织管理学[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18]罗珉. 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9]罗珉.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0]金东日. 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21]成刚. 组织与管理原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2]李建设. 组织管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23]李建设. 现代组织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24]王绍玉. 让三个和尚有水吃——现代组织资源的开发与管理[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125]邹再华. 现代组织管理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6]于显洋. 组织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7]许激. 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8]芮明杰.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9]孙耀君. 西方管理思想史[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30]孙耀君. 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131]汤茂义. 企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7.
    [132]黄大熹.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33]刘延平. 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34]石伟. 组织文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35]高宏德,冯苏宝,刘世庆. 国外著名管理学家论管理[Z].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36][美]理查德 · H. 霍尔. 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 张友星等译.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7][美]弗莱蒙特 · E. 卡斯特,詹姆斯 · E. 罗森茨韦克.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M]. 傅严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8][法]亨利 · 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 周安华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39][美]薛恩(Schein,E.H.) . 组织心理学[M]. 余凯成译.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140][美]斯格特.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M]. 黄洋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41][英]D · S. 皮尤等. 组织管理学名家思想荟萃[M]. 唐亮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42][美]理查德 · L.达夫特. 组织理论与设计[M]. 宋继红等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43][美]西蒙(Simon,H.A.). 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研究[M]. 徐立等译.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144][英]查尔斯 · 汉迪. 组织的概念[M]. 方海萍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5][美]彼得 · 德鲁克. 组织的管理[M]. 王伯言,沈国华译.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46][印]R · A · 沙曼. 组织理论和行为[M]. 郑永年等译.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47][美]弗兰西斯 · 赫塞尔本等. 未来的组织[C]. 胡苏云,储开方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48][美]肯尼思 · 克洛克,琼 · 戈德史密斯. 管理的终结[M]. 王宏伟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49][日]饭野春树.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M]. 王利平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4.
    [150][美]斯蒂芬 · P · 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 孙建敏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51]罗思东. 中西政党的组织特性比较[J]. 理论与改革,1999,6.
    [152]余永敏. 党的基层组织管理工作浅谈[J].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3.
    [153]才立琴. 从组织理论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9.
    [154]谢俊春. 论城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党员管理模式的现代化[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55]黄东勃. 毛泽东组织管理思想分析[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5.
    [156]曾峻. 拓展执政党建设的管理主义路径[J]. 探索与争鸣,2004,6.
    [157]郭亚丁. 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J]. 理论学刊,2004,7.
    [158]吴志洁,顾美华.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管理学视角[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9]王叶柯. 从管理学角度论党的建设[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60]柏春林.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结构管理”[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161]胡献忠. 关于加强执政党队伍教育与管理的现实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62]钱守云.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党员干部管理的探索[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2.
    [163]钟国兴. “毛选”教你学管理[J]. 领导文萃,2007,3.
    [164]何植民. 毛泽东人本管理思想探悉[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165]王昌民. 略论毛泽东管理思想体系及特点[J]. 渭南师专学报,1994,4.
    [166]王瑜. 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8.
    [167]刘红. 西方政党建设的新问题及启示[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3.
    [168]齐先朴. 西方“网络党”的网上党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
    [169]赵宬斐. 当代西方政党谋求发展的向度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70][德]托马斯 · 迈尔等. 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4.
    [171]仝静海. 我省普遍健全完善党建责任制[N]. 河北日报,2005-07-02.
    [172]陈雄标、王之达. 贵阳党建目标量化管理见成效[J]. 当代贵州,2007,3.
    [173]贾品荣. 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容逆转[N]. 中国经济时报,2007-06-26.
    [174]张卓元. 市场化改革的特色之路[J]. 人民论坛,2007,13.
    [175]王贵秀. 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十议[J]. 理论学刊,2004,1.
    [176]王贵秀. 党务公开势在必行[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
    [177]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2006-09-14.
    [178]林尚立. 社区党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生长点[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
    [179]85 年,从 50 多到 7080 万[N]. 人民日报,2006-07-01.
    [180]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N]. 人民日报,2007-07-19.
    [181]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N]. 人民日报,2007-07-24.
    [182]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07-07-13.
    [183]思想帮困 物质帮助 就业帮扶[N]. 组织人事报,2006-06-29.
    [184]卢先福. 抓好 6100 万党员的管理工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5.
    [185]梅丽红. 从组织本位到党员本位——党员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J]. 党政论坛,2006,2.
    [186]文吉. 城乡流动党员管理的几种做法[J]. 北京支部生活,200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