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路径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形态、机制、规律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就中国产业承接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府规制和产业政策建议。
     文章第1、2章梳理了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产业转移理论和经济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突出强调了其规模化特征。分析了现行产业结构统计口径的弊端,指出在FDI存量较大的经济体中,以GDP指标定义的产业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该经济体的实质内涵。文章明确界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三条路径: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合约性国际生产,并分别作了较为深入的描述,限定本文研究的具体领域为国际直接投资路径。文章分析了要素流动性不足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性影响;产业转移三种主要类型迁延递进,产业链边际环节转移渐成主体性趋势,国际分工的边界也因此由大类产业层次向产业链层次移动。
     第3章研究了发达国家产业外向转移的动力机制和区位抉择因素。推动发达国家产业外向转移的动力主要是效率导向、市场导向和规制导向因素,通过边际产业和产业链边际环节的外向转移,使得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增加,发达国家国内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整体效率上升。影响发达国家产业外向转移区位抉择的因素主要有:要素成本、产业集群、目标市场规模及其成长性、社会和政治环境等。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序列通常是沿着移入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路径由上向下转移,即先进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然后依次进入经济发展梯级较低的国家。
     第4章分析了产业转移对母国的综合影响。对于母国而言,边际产业和产业链边际环节的外向转移促进了其国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母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外向转移的过程中,低效率产业移出为高效率产业让出了市场空间和对资源的占用,有助于增强母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外向转移对母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则是多维度的,短期、静态地看,会引起就业岗位的流失,增加失业压力,但从长期、动态的角度看,产业转移过程中,母国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优势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体经济增长加速,这些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实际统计数据也证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不仅没有随着产业外向转移而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第5、6章研究了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特征是以服务业为主体,以并购为主要方式;而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则以制造业为主体,以绿地投资为主要方式。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虽然不再与“双缺口模型”的条件设定吻合,但中国市场存在“资本充裕,投资不足”的现象,跨国公司作为有效投资主体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激活资本蓄水池的作用,这是外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引致因素。伴随着国际产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中国国内市场的产业集中度增加,进入壁垒相应提升。研究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必要从利益主体的角度区分自主产业和外控产业,以自主产业的利益作为分析和决策的主视点,以GDP角度作为从属视点。在产业层面上判断外资进入正负面效应的核心尺度是技术溢出,产业政策设计应该以技术溢出为目标。中国近年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愈益加剧,其主要背景正是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大举转移。
     第7章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政府规制和产业政策建议。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政府规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安全规制,二是反垄断规制。经济安全包括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众安全和产业安全,要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机制,尽可能减少在产业转移中可能出现的外资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反垄断规制一方面是要缔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防范外资垄断对国内弱势产业的损害。产业政策导向则应该以技术溢出和结构升级为目标,促进中国经济素质和产业层级提升。在当前中国市场资金和外汇紧缺度大为缓解的情况下,外资的技术溢出作用更加凸显,应该成为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by the rout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especially on its framework, mechanism, law and its effects on China. It analyses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for China as one of the major termini of the transference, and tables proposals for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depict prevailing theo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A redefinition of the category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s one of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on which the size discrimination of the transference is emphasized dramatically. The actual statistical system on GDP has limitations especially for an economy with large FDI stock as China. The data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GDP in an economy with mass FDI are not as accurate as in an economy without FDI.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FDI,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oduction by contract.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es on the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by FDI. The illiquidity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the imperfect competition are prec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The transference of the marginal tache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becoming the main stream compared with the transference of a whole industry and of the marginal enterprises within an industry. The margin of division has been shifted toward the scale of the chain of industry from industry as a whole.
     Chapter 3 works over the motives of outward transference of industry and the location choices. The major motives of outward transference for the industrialised nations are efficiency-oriented, market-oriented and regulation-oriented. As a result, their competition capability,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c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efficiency of domestic economy are getting better statu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location choices of FDI are factor cost, industry cluster, the capacity of termini market, social-political surroundings, and so on. The sequence of location choice i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o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and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pter 4 investigates the complicated impacts of industry transference on the economies of home countries. For the home country's domestic economy, the outward transference of marginal industry and the marginal link of industry chain will optimize the market resource allocation, improv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hile the transference releases market space for home country's competitive industries. As for the labor market in the home country, the industry transference would increase the unemployment in the short run, and be of posi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the long run due to the domestic industry 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hence the booming economic growth. The historical statistical data has shown that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been decreasing when the industry transference has been increasing.
     Chapter 5 and 6 stress on the traits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nto China and the effects on Chinese economy. The sphere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nto China is mostly manufactory and by greenfield investment while in the world as a whole of which is service and by M&A.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cy in investment on one hand and relatively sufficiency in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domestic market of China, though China's incentive to absorb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does not tally with the Double Gap model. Investment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could activate the stagnant capital to a certain extent.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nto China enhances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raises entry barriers 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self-dominated industry and foreign controlled industry shoud be distinguished for the point of view of national interests. Policy making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rests of self-dominated industry, and view GDP as subordinate target. Industry policy should aim at spillover of technology of FDI which is the cardinal criterion of FDI's significance. The background of recent trade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its developed trade partners is greatly linked with the mass international transference of manufacture into China.
     Chapter 7 propos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nto China.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 involve economic safety and antitrust policies. Economic safety comprises national safety, social safety, public safety and industry safety. A mechanism toward economic safe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event from FDI's negative effects on Chinese economy. Antitrust policy is about to form impartial market order, and to protect infant industries. Industrial policy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improving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industry structure upgrading. Spillover is unprecedented significant in Chinese nowadays economy as the double-gap of capital and foreign exchange lessened evidently. It should be the cardinal target of industrial policy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引文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73—174页。
    ②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③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10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5页。
    ②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82页。
    ③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8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② 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因为在马克思当时的设想中,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已经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不,即便不是所有路家同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前期过渡阶段),但先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是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提出过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思想,但只是将其作为权宜之计,而不是长期战略思想。邓小平将利用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本的思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改革开放战略思想的内在的、长期的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① 参见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② 海默提出这一理论后并没有引起当时经济学界的太多关注,之后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在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一个严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也因为自己的政治倾向而于1970年被耶鲁大学解聘,1974年他39岁时死于车祸。他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中的尊崇地位是在其身故后才得到推重的。
    ①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pp297.
    ② OECD (1996)," OECD Benchmark Defini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3rd edition, Paris, OECD. pp 7-8.
    ① 也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的国家,如A类国家,B类国家。
    ① 波特,迈克尔 (1998):《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 波特,迈克尔 (1998):《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723页。
    ① 见姜海臣等:《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山东经济》,2006年第3期。
    ①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通常是以一国国内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为分析框架,而将国际市场、跨国投资、全球化生产等因素作为模型中的次要变量。而世界经济在近2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生产、服务、投资、市场等因素越来越呈现全球化态势,一国的产业体系从起点到终端各个环节上的产业关联很少有仅仅局限在本国市场边界之内的,使得很多概念的外延有了很大拓展,比如市场的概念在大多数大宗工业品类内已经不能以国家为边界了,这种变化对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本身构成了很大冲击。
    ② 何勒格·斯泽那:《中国不是敌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6年10月6日。
    ①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6。
    ② 见卢晓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① 见《新京报》,2004年8月19日新闻。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90年4月4日) 第4条。
    ①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① 转引自《参考消息》2005年12月19日,《如何看待中国科技产品出口》。
    ① 曾业辉:《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逼宫”难挽颓势》,《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4月12日。
    ①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9》, P172—173。
    . .
    ① 鲁桐:《如何限制外资在中国的不正当竞争》,《财经界》2006年第9期。
    ① 见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反垄断处发布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报告,载《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① 李孟刚、蒋志敏、李文兴:《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6月13日。
    ①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2006).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6.
    ① 参见《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UNCTAD, 2005, P26.
    ① 资料来源:郑新立:《高度重视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和对策研究》,《光明日报》,2006年7月31日。
    ① 资料来源:尚鸣:《产业安全》,《中国投资》,2006年第10期。
    ① 参见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反垄断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① 见王先林等:《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滥用》,《商务周刊》2005年第21期。
    1. Agosin, Manuel R. and Ricardo Mayer, (2000). "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es it Crowd in Domestic Investment?" UNCTAD Discussion Papers, No. 146.
    2. Aitken, B. and A. Harrison(1999).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9, 1999, pp.605-618.
    3. Bergsten C. F; Thomas Horst & Theodore H. M.: "American Multinationals and American Interest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1978.
    4. Blomstrom, M. and Pearson H. (1983).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in an underdeveloped economy: evidence from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 11, pp. 493-501.
    5. Borenztein, E., Gregorio, J., Lee ,Jong-Wha (1999). "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Vol. 45, pp. 115 - 135.
    6. Caves, R.E(1974). "Multinational Firms,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s", Economica, 1974, (41): 176-193.
    7. Caves, R. E(1982).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Chenery H B., A M St rout (1966) 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 (4) :679 - 733.
    9.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2006).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6.
    10. Dunning , J . H. (1973).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5(3) , 289-336.
    11. Dunning, J.H(1981).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llen &Unwin, 1981.
    12. Dunning, J.H(1988). "The Electr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Spring 1988, 19, 1.
    13. Glipin, R. U. S(1975). "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85.
    14. Globerman, S. (1979).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benefit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XII, 1, pp. 42-56.
    15. Gomory, Ralph E., William J. Baumol(2000). "Global Trade and Conflicting National Interests". Cambridge, USA: MIT Press, 2000 :61.
    16. Gros , D(1987). A Note on the Optimal Tariff, Retaliation, and the Welfare Loss From Tariff Wars in a Model with Intraindustry Trade. Int. Econ, 1987(23).
    
    17. Haddad, M. and A. Harrison(1993). "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42, 1993, 51-74.
    18. Hymer, S.H. (1976).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IT Monographs in Econom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76.
    19. Kentor, ( 1998).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Foreign Investment Dependence on Economic Growth, 1940 -1990 ,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1024-1046.
    20. Kojima, Kiyoshi(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London, Croom Helm, 1978.
    21. Kokko, A., R. Tansini and M. Zejan (1996).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32, pp. 602-611.
    22. Kumar, Prakash Pradhan (200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ternal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empirical explor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WTO negotiations on investment", Discussion Paper, No. 27 (New Delhi: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Non-Aligned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23. Macdougal, G. D (1960). A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 A Theoretical Approach. Economic Record, 1960.
    24. Mundell, R. A (1957).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57, P321-335.
    25. Musgrave, P. B (1975). "Direct Investment Aboard and Multinationals: Effects on the U. S Economy", U. S. Government (1975), p136.
    26. Pagoulatos, E. & Sorensen, R(1976).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Profit Ability in U. S. Manufacturing",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76), Vol. 42, No. 2, pp425-434
    27. Sjoholm, F. (1999). "Productivity Growth in Indonesia: The Rol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9 (3): 559-584.
    28. UNCTAD (2005).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 2005.
    29. UNCTAD(2006).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 2006.
    30.巴克利等 (2002):《跨国公司的未来》,冯亚华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31.包群、赖明勇 (200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32.波特,迈克尔 (1998):《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2年。
    33.波特,迈克尔 (1999):《竞争论》,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34.曹均伟 (2006):《利用外资阶段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5.陈飞翔、胡靖 (2006):《利用外资与技术转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36.陈继勇 (2004):《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陈继勇 (1993):《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38.陈建国、张宇贤 (2004):《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39.陈明森 (2004):《产业升级外向推动与利用外资战略调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40.陈宪、程大中 (2001):《黏合剂: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的服务贸易》,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41.陈智远 (2002):《动态比较优势经验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
    42.程惠芳 (2002):《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43.赤松要 (日) (1956):《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一桥论丛》第36卷第5号,1956年。
    44.崔健 (2004):《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5.戴庆华 (2005):《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46.邓宁,J.H:《重估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益》,《国际贸易问题》,1993年第10期。
    47.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 (2004):《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8.郭克莎 (200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
    49.韩晶 (2006):《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经济评论》,2006年第4期。
    50.何慧爽 (2006):《要素禀赋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及其突破》,《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第3期。
    51.何洁 (2000):《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52.何金祥 (2004):《目前国际上矿产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8期。
    53.胡俊文 (2004 a):《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第3期。
    54.胡俊文 (2004 b):《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5期。
    55.胡立君,陈静 (2003):《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路径依赖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56.胡兴华 (2004):《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
    57.胡祖六 (2004):《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3-4期。
    58.黄亚生 (2003):《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译本,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59.吉尔博伊,G.J:《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反思》,美国《外交》2004年7-8月号,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3期。
    60.姜德波、王家新:《国际直接投资与市场结构相互影响——理论和证据》,《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61.姜睿 (2004): 《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与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一个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62.江小涓、李蕊 (2002):《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63.江小涓 (2002):《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64.江小涓 (2004):《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
    65.杰罗斯基、吉尔伯特、杰克明:《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崔小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鹫尾纪吉 (日) (2003):《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行为与绩效的相关分析》,孙亚锋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金祥荣、李有 (2005):《FDI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05年第5期。
    68.李东阳 (2000):《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
    69.李东阳 (2002):《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70.李国平、俞文华 (1999):《产业国际转移中我国产业结构重组基本策略探讨》,《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2期。
    71.李新家 (2005):《跨国公司在华筹供策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2.林毅夫、蔡昉、李周 (1999a):《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 的再解释》,载《中国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3.林毅夫、蔡昉、李周 (1999b):《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4.刘才明 (2003):《经济利益视角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兼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
    75.刘小瑜 (2003):《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76.刘易斯,阿瑟 (美) (1984):《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7.刘跃斌 (2000):《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78.刘志迎、丰志培、董晓燕 (2005):《中国轿车产业发展——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柳剑平、孙云华 (2006):《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80.卢根鑫 (1997):《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81.卢晓勇等 (2004):《国际投资理论与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82.鲁明泓 (2000):《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3.鲁特,J.R (1994):《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古玲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84.路风、封凯栋 (2004):《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4期。
    85.陆建军 (2003):《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 2003年第9期。
    86.吕政 (2006a):《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87.吕政 (2006b):《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4期。
    88.毛蕴诗 (2005):《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89.毛蕴诗、蒋敦福、曾国军 (2005):《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90.毛蕴诗、李敏、袁静 (2005):《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91.潘悦 (2006):《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92.钱元熙 (2006):《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经营与管理》,2006年第2期。
    93.钱振为 (2004):《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94.青木昌彦、安腾晴彦 (2001):《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周国荣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95.邱立成、于李娜 (200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96.饶友玲 (2005):《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97.桑百川 (2005):《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200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2005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0.沈坤荣等 (2000):《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
    101.石井昌司 (日) (1992):《日本企业的海外战略》,林青华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
    102.宋泓 (2003):《世界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形势及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世界经济》,2003年第3期。
    103.宋泓明 (2004):《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4.宋群 (2005a):《十一五时期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52期。
    105.宋群 (2005b):《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利弊分析——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促成贸易强国的积极影响与局限性》,《国际贸易》,2005年第8期。
    106.汤文仙、韩福荣:《三缺口模型:对双缺口模型的修正——对中国利用外资行为的合理解释》,《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5期。
    107.唐宜红 (2003):《外资进入行为研究——兼析外资政策及其引资效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8.滕家国 (2001):《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9.王成歧等 (2002):《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110.王飞 (2003):《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吗?》,《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11.王永齐 (2005):《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的挤出效应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6期。
    112.王允贵 (1998):《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及其对东道国的产业控制》,《管 理世界》,1998年第2期。
    113.王志乐 (1999):《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14.王志乐 (2003):《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115.王志乐 (2005):《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16.王志鹏、李子奈 (2004):《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重新检验》,《统计研究》,2004年第7期。
    117.威廉姆森,O.E (美) (1987):《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张群群、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8.魏后凯 (200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119.魏后凯、贺灿飞、王新 (2002):《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0.魏后凯 (2003):《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21.吴定玉 (200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2.吴进红 (2005):《国际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123.吴敬琏 (2002):《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124.吴林海等 (2002):《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125.夏伊,奥兹 (美) (1995):《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周战强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6.小岛清 (日):《对外贸易论》,周宝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127.肖卫国 (2002):《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8.徐从才、原小能 (2004):《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
    129.徐康宁、王剑 (200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分析(1983-2000)》,《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30.阎晓东 (2005):《实现制造业发展由雁行模式向跨越式发展转变》,《学术论坛》,2005年第3期。
    131.杨海霞 (2006):《产业安全警示中国》,《中国投资》,2006年第10期。
    132.杨柳勇、沈国良 (2002):《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统计研究》,2002年第3期。
    133.杨先明等 (2004):《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176页。
    134.杨正位 (2005):《全球化时代产业转移是美对华贸易逆差根本原因》,《中国金融》2005年第14期。
    135.杨之刚 (2000):《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负担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136.伊特韦尔等编 (1987):《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7.尹翔硕 (2006):《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我们的政策重点》,《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138.原小能 (2004):《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139.张宏 (2006):《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市场结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0.张纪康 (1999):《论外国直接投资在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市场集中效应》,《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141.张健 (2006):《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2.张建清 (1995):《战后外国在美国投资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3.张景安 (2003):《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1期。
    144.张立群:《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改革》,2005年第6期。
    145.张为付 (2005):《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基础、规律及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3期。
    146.张雪谋 (2005):《产业结构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7.赵波 (2001):《论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及“反挤出”对策》,《经济纵横》,2001年第9期。
    148.赵放、冯晓玲 (2006):《从内部经济失衡和产业转移看中美贸易失衡》,《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3期。
    149.赵建 (2004):《国际贸易摩擦背后的产业结构和政治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3期。
    150.赵瑾 (2002):《全球化与经济摩擦-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51.赵景柱等 (2003):《中国环境与贸易的对策探讨》,《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29期。
    152.赵楠 (2004):《.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从垄断到竞争——以汽车工业为例》,《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153.赵张耀 (2005):《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154.郑江淮等 (2004):《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动因、技术学习与政策导向》,《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155.郑江淮 (2005):《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56.郑新立 (2005):《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求是》,2005年第18期。
    157.植草益 (1995):《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锁箭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158.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159.中国国家统计局编:《2005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160.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