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祖堂集》谓语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汉语语法史上,动词及与之相关的句型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禅宗语录《祖堂集》是反映晚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迄今未见对其动词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
     本文以《祖堂集》谓语动词为平台,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祖堂集》本身的语言有何特点?《祖堂集》之前的汉魏六朝时期状况如何?发展到《祖堂集》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变化?哪些是《祖堂集》新生的语法现象?同时对《祖堂集》谓语动词所在的句型特点、动词的宾语补语类型、《祖堂集》中的新生动词以及具有禅宗语言特色的动词作些探讨。
     本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本文在写作中坚持做到: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定量描写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借鉴现代汉语的理论,说明相关语法现象,从而探讨汉语史谓语动词使用和演变的规律。
     全文共分三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在介绍《祖堂集》文本的基础上,对涉及《祖堂集》谓语动词的相关问题作了探讨,如谓语动词的界定,动词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等。
     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根据语义、语法功能和组合关系,将《祖堂集》谓语动词划分为言说动词、能愿动词、使役动词、心理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存在动词、行为动词、趋止动词九个次类。在借鉴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以下看法:(1)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考察了“言、语、曰、云、说、话、谓、道”八个言说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指出现代汉语常用词“说”和“道”在以《祖堂集》为代表的唐五代时期发展已趋成熟,表现在句型结构上更加复杂多样化,在考察这些言说动词的过程中同时发现佛经文献走在语言发展变化的前列。(2)考察言说动词的频率差异,指出《祖堂集》文献文本属性方面的某些特点。(3)考察《祖堂集》特色言说动词,指出禅宗典籍中有一类“问”不表示询问义,它们只相当于一般言说动词“曰”或“说”。同时探讨了《祖堂集》“……则(即)不问……”特殊句式,指出由于这种句式大量使用,已经成为具有禅宗文献特色的程式化语言。(4)对《祖堂集》言说动词的零形式和强化连用现象作了深入分析。(5)考察能愿动词“中”,对前人的研究作了补充,认为“中”上古已见用例,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一直都未得到充分发展。(6)考察能愿动词“会”的历史来源,认为表示对事理推测的“会1”来源于动词“符合;相合”义,是隐喻和类推机制促使了“会1”的虚化;表示有能力做某事的“会”来源于动词“领悟;理解”义,是句法环境和动词“会”本身语法功能的发展导致了“会2”的产生。(7)考察《祖堂集》“不得”补语句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发展。(8)探讨使役动词“许”的虚化,说明除了隐喻和类推的虚化机制,句法环境也起了重要的影响,“许”虚化为副词的最早用例大约见于晋朝。(9)比较《祖堂集》使令结构和致使结构的差异,指出致使结构是使令结构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导致使令结构语法化的原因有二:一是使令动词动作性弱化,二是所处句法环境发生了变化。(10)探讨使役向被动的转化以及汉语史被动介词的界定与优胜劣汰,认为近代汉语阶段“遭”字句等也经历过词汇意义逐渐虚化的过程,即“遭”曾经拥有过一段时期的作为被动标记词的用法,从而说明界定汉语被动句的标准。(11)从语义角度对《祖堂集》心理动词分类考查,对心理动词的配价及宾语类型作了初步探索。(12)从状态动词所带宾语补语类型着手探讨其所在的句型特点,同时对《祖堂集》动词“了”的虚化轨迹作了挖掘。(13)揭示了《祖堂集》“有”修饰谓词的现象,并结合现代汉语研究的实际探讨其成因,指出“有+VP”句的形成,除了语言接触、传媒诱导等因素外,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同类句式的影响是不应忽视的。(14)考察授与动词“与”的句型发展,指出与现代汉语类似的句型《祖堂集》基本具备。(15)考察动趋式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指出唐五代时期动趋式后不带宾语,中宾式和前宾式宋朝始见,而后宾式清朝才有用例。
     第三章探讨了与动词相关的一些问题。考释了《祖堂集》“卜(居)”“意思”“商量”“通信”“管带”“落采”等几组新兴动词,现行的大型语文辞书或失收,或义项缺漏。此外对《祖堂集》并列式复合动词的构成方式和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grammar, it has been a highlight subject for grammarians to study a verb and its syntactic construction. Zu Tang Ji, the quotation of Buddhism Zen, is a valuable language material reflected Late Tang /Five Dynasties times. So far no one has bee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verbs in Zu Tang Ji.The dissert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Zu Tang Ji's predicate verbs,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Zu Tang Ji itself?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in Han-Wei dynasties? What are the changes of the language in Zu Tang Ji times? And what ar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mmar? Meanwhile, it also explores such problems as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of verbs, the object and complement types of verbs, the new verbs as well as the verbs having Buddhism Zen language feature.In terms of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form with meaning, the dissertation combines synchronic depiction with diachronic analysis, quantitative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depiction with explain. And it studies the rules of using predicate verbs and its evolution based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odern Chinese grammar theory and old mandarin grammar study.The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Zu Tang Ji, the paper makes a general discussion about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the predicate verbs. For example, the criteria used to identify predicate verbs, the status of current research into verbs, the explanations toward the purpose, value of the work.Chapter Two is the principal part.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collocation, the predicate verbs in Zu Tang Ji can be divided into nine categories: speech verbs, modal verbs, permissive verbs, psychological verbs, statue verbs, relative verbs, existence verbs, action verbs, directional verbs. 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research production,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new views as follows: 1. From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ight normal verbs "yan,yu, yue, yun, shuo, hua, wei, dao" and shows so complicated syntactic construction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shuo"and"dao" in Tang dynasty. Meanwhile, it also reveals the fast change of Buddhism i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2. It explores certain textual attribute of Zu Tang Ji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speech verb frequency. 3.It studies some characteristic verbs of Zu Tang Ji and discusses the word "wen" which has no "inquire" meaning in Buddhism Zen books. It is equivalent to usual speech verbs such as "yue"or "shuo". Meanwhile it deals with the sentence"……ze(ji)bu wen……" which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en literature language because of high frequency. 4. It investigates deep the zero-marked forms and the repeated marks of speech verbs. 5. The dissertation complements predecessor's view, thinks that modal verb "zhong" is used from ancient times, but it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enough because of low frequency. 6. It investigates the origin of modal verb "hui" and draws a conclusion: Modal "Huil" means "possibility" coming from the verb "hui" which signifies "accord", "coincidence". It is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and inference forces it to be grammaticalize. "hui2" means "capability" stemming from the verb "hui" which signifies "understand", "apperception" because of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7. It describes the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of "bude" and its evolution. 8.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permissive verb "xu" having been dated from Jin Dynasty.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and inference as well as syntax environment. 9. Comparing the imperative grammatical structure with the causative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paper explores their interrelation and showed that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imperative grammatical structure has two factors: one is the act weakening of imperative verb, another one is the changes of syntax environment. 10. It deals with the transform from permissive verbs to passive markers and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passive preposition and their competi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verb "zao" in old mandarin Chinese ever wen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at is, "zao" used as a passive marker shows that the Chinese passive voice should be identical. 11. From the semantic point of view, it describes the 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its accusative type. 12.It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atue verbs and analys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verb "le". 13. It deals with the phenomenon of modifying predicate verb "you", and explains the origin. And it indicates that it can be not ignored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gener sentence in ancient Chinese and old mandarin Chinese except for language contact and medium inducement etc. 14. It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ive-type" verb "yu" and concluded that the similar modern syntactic constructions have existed in Zu Tang Ji. 15. It investigates different accusative positions of directive verbs. And it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that doesn't exist in Zu Tang Ji. And it is not appeared the object in the middle position and in the front position until Song dynasty. Also it is not appeared the object in the back position until Qi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is to study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verbs. It explains new verbs such as "bu(ju)" "yisi" "shangliang" "tongxin" "guandai" "luocai" being failed in "Chinese Dictionary" and other reference books. Besides, it also investigates basically the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ordinate compound verbs.
引文
[日]桥本万太郎1978《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日]太田辰夫 1991 《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1987 《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日]香坂顺一 1997 《白话语汇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
    [日]志村良治1995 《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
    [美]C.J.菲尔墨 2002《“格”辨》,商务印书馆,
    鲍士杰 1998《杭州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蔡镜浩 1990 《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江苏古籍出版社。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陈昌来 金珍我 1998 《论汉语句子语义结构中的语义成分经事和感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
    陈昌来 2002 《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承泽 1922 《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新1版)。
    陈克炯 2000 《先秦“负面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析微》,《中国语文》第3期。
    ——2002 《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莉 2004 《关于<训世评话>的授予动词“给”兼及版本问题》,《中国语文》第2期。
    陈满华 1995 《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程琪龙 1994 《系统功能语法》,汕头大学出版社。
    程湘清主编 1992 《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隋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秀兰 2002 《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年代考证补》,《中国语文》第6期。
    池昌海 2004 《<史记>中助动词“可”和“可以”语法功能差异初探》,《语言研究》第期。
    储泽祥等 1997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古汉语研究》第4期。
    崔达送 2004 《中古汉语位移动词入句功能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崔荣昌 1997 《成都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崔振华 1998 《益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戴耀晶 1998 《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中国语文》第1期。
    丁福保编 1984 《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董志翘 2000a 《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
    ——2000b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段业辉 2002 《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段玉裁 (清) 1981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范方莲 1963 《存在句》,《中国语文》第5期。
    范晓 杜高印 陈光磊 1987 《汉语动词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晓 1996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方松熹 1993 《舟山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方一新 1996 《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第2期。
    ——2003 《“不听”之“不允许”义的产生年代及成因》,《中国语文》第6期。
    冯春田 1991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聊斋俚曲>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傅惠钧 2001 《<金瓶梅词话>中的授与动词“给”》,《中国语文》第3期。
    管燮初 1994 《左传句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郭锐 1993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何乐士 2001 《专书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2005 《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
    侯精一 温端政主编 1993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胡明扬 1995 《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第5期。
    ——主编 1996《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裕树 范晓主编 1995 《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胡竹安等编1992 《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
    胡壮麟 2004 《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永生 张德录 1989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江蓝生 1987 《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中国语文》第4期。
    ——1988 《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
    ——曹广顺 1997 《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000 《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2002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 第4期。
    蒋冀骋 吴福祥 1997 《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礼鸿 1994 《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 1985 《<祖堂集>词语试释》,《中国语文》第2期
    ——1989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蓝生编 1999《近代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2000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 1924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李崇兴 1990 《<祖堂集>中的助词“去”》,《中国语文》第1期。
    李临定 1986 《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1990 《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明 2002 《两汉时期的助动词系统》,载《语言学论丛》(25辑),商务印书馆。
    李讷 石毓智 1998 《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语言研究》第1期。
    李平 1984 《<世说新语>和<百喻经>中的动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
    李荣主编 刘丹青编纂 1995 《南京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扬州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泰洙、江蓝生 2000 《<老乞大>语序研究》,《语言研究》第3期
    李维琦 1999 《佛经续释词》岳麓书社。
    李英哲 1997 《汉语历时句法中的竞争演变和语言折衷》,《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李宗江 1999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李佐丰 1994 《文言实词》,语文出版社。
    梁晓虹 1994 《佛教词语的构造和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林杏光等 1994 《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大为 2002 《句嵌式递归与动词的控制功能》,《语言研究》第4期。
    刘丹青 2001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
    ——2001 《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坚 江蓝生 白维国 曹广顺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
    ——曹广顺 吴福祥 1995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2005 《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淇 (清) 1954《助字辨略》,中华书局。
    柳士镇 1985 《<百喻经>中的被动句式》,《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1992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语文丛稿》,南京大学出版社。
    刘叔新 1987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和类别问题》,载于《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刘志生 2004 《近代汉语中的“V来V去”格式考察》,《古汉语研究》第4期。
    卢卓群 1997 《助动词“要”汉代起源说》,《古汉语研究》第3期。
    陆俭明 1989 《“V来了”试析》,《中国语文》第3期。
    ——1991 《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汉语学习》第1期。
    陆锦林 1980 《“切夫语法”概述》,《国外语言学》第2期。
    罗竹凤 主编 1997《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吕叔湘 朱德熙 1979《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1944 《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
    ——1987 《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代序)》,载于《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1990 《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
    ——主编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吕幼夫 1992 《<祖堂集>词语选释》,《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
    马建忠 1898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新1版)。
    马庆株 1983 《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载《语言学论丛》第10辑,商务印书馆。
    ——1985 《述宾结构歧义初探》,《语言研究》第1期。
    ——1987 《名词性宾语的类别》,《汉语学习》第5期。
    ——1988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1998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
    ——2005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贝加 1994 《能愿动词“要”的产生及其词义》,《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第5期。
    ——2002 《“要”的语法化》,《语言研究》第4期。
    ——2002 《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梅祖麟 1981 《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第1期。
    ——1990 《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中国语文》第3期。
    ——1991《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语言学论丛》第16辑。
    ——1998《汉语语法史中几个反复出现的演变方式》,《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
    ——2000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孟琮等 1987 《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潘云中 1982 《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
    齐沪扬 1998 《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0《动词移动性功能的考察和动词的分类》,载《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
    钱曾怡 张树铮 罗福腾 2001 《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
    屈承熹 1984 《汉语的词序及其历史变迁》,《语言研究》第1期。
    屈哨兵 2004 《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阮桂君 2005 硕士论文《宁波方言的有标被动句》。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1979 《辞源》,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 2000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1998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第3期。
    ——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吴福祥 马贝加主编 2005《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 李讷 2001 《汉语的语法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杰 2001 《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中国语文》第5期。
    ——2004《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语言研究》第2期。
    孙锡信 1992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汉语历史语法丛稿》,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9 《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
    孙朝奋 1994 《<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谭景春 1997 《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载于《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商务印书馆。
    唐钰明 1992 《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第5期。
    ——周锡复 1998 《唐至清的“被”字句》,《中国语文》第6期。
    汪维辉 2000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中国语文》第4期。
    王海棻 赵长才 黄珊 吴可颖 1996 《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安龙 1993 《略说显示状态功能的动词》,《中国语文》第3期。
    王建军 2003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王金鑫 1998 《动词时间分类系统补议》,《汉语学习》 第5期。
    王力 1943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1985。
    ——1954 《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
    ——1958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
    ——1962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
    ——1989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3)。
    王森 王毅 姜丽 2006《“有没有/有/没有+VP”句》,《中国语文》第1期。
    王树声编著 1996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王锳 1982 《云梦秦墓竹简所见的某些语法现象》,《语言研究》第1期。
    ——1986 《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中华书局。
    ——1990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
    ——1995 《古汉语中“敢”表“能”义例说》,《古汉语研究》第4期。
    ——2001 《试说“承”有“闻”义》,《中国语文》第1期。
    ——2006 《(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补正》,《中国语文》第1期。
    王云路 1999 《六朝诗歌语词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方一新编 2000 《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
    文炼 1982 《“会”的兼类问题》,《汉语学习》第6期。
    ——胡附 1984《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
    吴福样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1998《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中国语文》第6期
    ——洪波主编 2003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
    吴启主 1998 《常宁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吴为章 1982 《单向动词及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
    ——1994 《“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影响》,《语言研究》第1期。
    项楚 2002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项楚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项开喜 2002 《汉语的双施力结构式》,《语言研究》第2期。
    向熹 1993 《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谢质彬 2000 《“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中国语文》第1期。
    邢福义 2003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方言》第3期。
    ——2005《<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古汉语研究》第3期。
    邢欣 2004 《现代汉语兼语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邢志群 2003 《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机制》,载《语言学论丛》第28辑,商务印书馆。
    许宝华 宫田一郎主编 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全五卷),中华书局。
    徐丹 2004 《汉语句法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徐烈炯、刘丹青主编 2003 《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仁甫编著 冉友桥校订 1981 《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
    许慎(汉) 1963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徐时仪 20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颜洽茂 1997 《佛经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颜森 1993 《黎川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伯峻 何乐士 1992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杨华 1994 《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汉语学习》第3期。
    杨建国 1993 《近代汉语引论》,黄山书社。
    姚振武 1999 《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中国语文》 第1期。
    叶爱国 1997 《<史记>已有“不听”》,《中国语文》 第2期。
    殷国光 1997 《吕氏春秋动词词类研究》,华夏出版社。
    游汝杰 2002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汉语学习》 第6期。
    余志鸿 1984 《论古汉语补语的位移》,《语言研究》 第1期。
    俞光中 [日]植田均 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
    袁宾 1989a 《说疑问副词“还”》,《语文研究》第2期。
    ——1989b《<祖堂集>被字句研究——兼论南北朝到宋元之间被字句的历史发展和地域差异》,《中国语文》第1期。
    ——1990《禅宗著作词语汇释》,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禅宗语言和文献》,江西人民出版社。
    ——段晓华 徐时仪 曹澂明 1997 《宋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禅语译注》,语文出版社。
    —— 2000《<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和方言基础》,《中国语文》第6期。
    ——2001a 《被动式与处置式的混合句型》,载《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b 《唐宋禅录语法研究》,《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商务印书馆。
    ——徐时仪 史佩信 陈年高 2001c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
    ——2002 《“啰啰哩”考(外五题)》,《中国禅学》第1卷。
    ——2005a 《禅录词语“专甲”与“某专甲”源流考释》,《中国语文》第6期。
    ——2005b《“蒙”字句》,《语言科学》第6期。
    袁家骅等 2001 《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
    袁津琥 2001 《(祖堂集)释词》,《古汉语研究》第4期。
    袁毓林 1993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曾毓美 2001 《湘潭方言语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
    张頳 2002 《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惠英 1989 《说“给”和“乞”》,《中国语文》第5期。
    张华文 2002 《昆明方言词源断代考辨》,民族出版社。
    张美兰 2001 《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训世评话>中的授与动词“给”》,《中国语文》第3期。
    ——2003《<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猛 2003 《<左传>谓语研究》,语文出版社。
    张其昀 1995 《运动义动词“上”、“下”用法考辨》,《语言研究》第1期。
    张万起 1998 《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张旺熹 1999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文国 张文强 1996《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 P”结构》,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1期。
    张相 1955 《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第3版)。
    张一舟 张清源 邓英树 2001《成都方言语法研究》,巴蜀书社。
    张涌泉 1995 《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
    ——1996《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云路 方一新主编 2002《郭在贻文集》,中华书局。
    张永言 1982 《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赵金铭 1995 《<游仙窟>与唐代口语语法》,《语言研究》第1期。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 1987 《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钟兆华 1985 《趋向动词“起来”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周有斌、邵敬敏 1993 《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语文研究》第3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985《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冠明 2002 《中古译经中的“持”字处置式》,《汉语史学报》 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庆之 1992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
    朱习文 2004 《甲骨文位移动词句型结构》,《语言研究》第1期。
    朱晓亚 2001 《现代汉语句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祝敏彻 1996 《近代汉语句法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
    宗福邦 陈世铙 萧海波主编 2003《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
    十三经注疏本:《诗经》、《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中华书局,1980年。
    《战国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国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论语》 杨伯峻译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
    诸子集成本:《庄子》、《老子》、《荀子》、《墨子》、《商君书》、《韩非子》、《论衡》、《抱
    朴子》、《列子》、《晏子春秋》、《管子》,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年。
    《伤寒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淮南子》 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
    《史记》 中华书局,1982年。
    《汉书》 中华书局,1962年。
    《二十五史》(全十二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风俗通义》 见《全后汉文》卷三十六至四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
    《道行般若经》 [后汉]支娄迦谶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般若部第8卷。
    《修行本起经》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3卷。
    《中本起经》 [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4卷。
    《杂譬喻经》 [后汉]支娄迦谶译,同上。
    《抱朴子内篇校释》 (增订本) 中华书局,1996年。
    《世说新语》 徐震堮校笺本,中华书局,1984年。
    《颜氏家训》 王利器集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洛阳伽蓝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搜神记》 中华书局,1979年。
    《百喻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六度集经》 [吴]康僧会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3卷。
    《义足经》 [吴]支谦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4卷。
    《杂宝藏经》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同上。
    《佛说德光太子经》 [西晋]竺法护译,同上。
    《阿育王传》 [西晋]安法钦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第50卷。
    《增壹阿含经》 [东晋]僧伽提婆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阿含部第2卷。
    《出曜经》 [姚秦]竺佛念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4卷。
    《长阿含经》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阿含部第1卷。
    《悲华经》 [北凉]昙无谶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3卷。
    《贤愚经》 [元魏]慧觉等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4卷。
    《百喻经》 [萧齐]求那毘地译,同上。
    《佛本行集经》 [隋]阇那崛多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3卷。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全唐诗》 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五代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同上。
    《临济录》 杨曾文编校,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1年。
    《法苑珠林》 (影印本)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祖堂集》 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影印发行(大韩民国海印寺版),1994年。
    《祖堂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4年。
    《祖堂集》 吴福祥、顾之川点校,岳麓书社,1996年。
    《祖堂集》 张华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祖堂集>索引》(日本)芳泽胜弘等编,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发行,1994年。
    《祖堂集》(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葛兆光释译,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6年。
    《游仙窟》 收录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 1990年。
    《朝野佥载》 中华书局,1979年。
    《隋唐嘉话》 同上。
    《独异志》 中华书局,1983年。
    《敦煌变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敦煌变文校注》 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敦煌变文集新书》 潘重规编,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会出版,1983年。
    《王梵志诗校注》 (全二册),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寒山诗校注》 钱学烈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裴休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第48卷。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同上。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唐]义净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第51卷。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唐]慧然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第47卷。
    《禅宗语录辑要(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法演禅师语录》 [宋]才良等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第47卷。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宋]仁勇等编,同上。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宋]守坚集,同上。
    《虚堂和尚语录》 [宋]妙源编,同上。
    《密庵和尚语录》 [宋]崇岳、了悟等编,同上。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宋]楚圆集,同上。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宋]惠泉集,同上。
    《明觉禅师语录》 [宋]惟盖竺编,同上。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宋]绍隆等编,同上。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宋]道谦编,同上。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宋]蕴闻编,同上。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宋]正觉古,[元]行秀评唱[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第48卷。
    《宏智禅师广录》 [宋]侍者等编,同上。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宋]义远编,同上。
    《碧岩录》 [宋]重显颂古、克勤评唱,同上。
    《景德传灯录》 [宋]释道元,[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第51卷。
    《景德传灯录》 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影印发行,1993年。
    《<景德传灯录>索引》(日本)芳泽胜弘等编,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发行,1993年。
    《五灯会元》 [宋]普济 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古尊宿语录》 (全二册)[宋]赜藏主编集,中华书局,1997年。
    《古尊宿语录》 (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1994年。
    《新编五代史平话》 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
    《全宋词》 中华书局,1965年。
    《太平广记》 (全十册) (宋) 李昉等编,汪绍楹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 (台北) 世界书局,1958年。
    《禅宗语录辑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三朝北盟会编》 收录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全六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收录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
    《全相平话五种》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
    《元曲选》(全四册) [明]臧晋叔编,中华书局,1958年。
    《全元散曲》 中华书局,1964年。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上、下) 徐沁君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
    《关汉卿戏曲集》吴晓铃、单耀海、李国炎、刘坚编校,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西厢记诸宫调》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刘知远诸宫调》廖玽英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
    《元朝秘史》 收录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
    《原本老乞大》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朴通事》 收录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
    《金瓶梅》 齐鲁书社,1989年。。
    《初刻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二刻拍案惊奇》 同上。
    《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水浒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水浒全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西游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清平山堂话本》 谭正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红楼梦》 岳麓书社,1987年。
    《儿女英雄传》 上海书店印行,1981年。
    《海上花列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电子语料库:《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二十五史全文阅读系统检索网络版》,《汉籍全文数据库》,《佛学大辞典》,《佛光大辞典》网络版,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CBETA 电子佛典(大正版)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