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江左第一高门的琅邪王氏家族,不但在学术、文学、艺术诸领域作出较大贡献,而且爵位蝉联,经十数代人,三百余年风流不衰,在社会上颇有声望,是两晋南朝时期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世族。因而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家族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考论,以期了解当时世族文化乃至整个中古时期文化的风貌。
     全文由绪言、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价值,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对琅邪王氏家族的源流及世系传承予以考述。琅邪王氏家族世系庞大,枝叶繁多,但王览之后代最兴旺发达,也由此构成了琅邪王氏家族的主体。王氏的家族文化与其政治地位的变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王氏的家族文化,应首先理清其政治地位变迁状况。在政治不断变动的魏晋南朝时期,王氏的政治地位有盛亦有衰,轨迹较为鲜明:魏晋为政治提升阶段,至东晋初而达到顶峰,中后期呈现中衰局面,在晋宋易代之际政治上再次达到兴盛,直至梁陈逐渐衰落。
     第二章考察了两晋南朝时期琅邪王氏的经学和史学状况。琅邪王氏自西汉以来即以经学传家,虽于两晋玄风昌炽亦或南朝文学极盛之时,仍未因时俗荒废学业。王氏子弟对《春秋》、《周易》、《论语》、《孝经》等经典都有一定的研究,尤其对礼学格外重视,有关议礼的记载也最多。这一时期王氏家族出现了诸如王彪之、王逡之、王准之、王肃等礼学大家。尤其是南齐之时的王俭堪称王氏家族习经尚儒的典范,他博通诸经,被誉为“一代儒宗”。他大力提倡儒学,在南齐儒学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王肃、王褒还将南朝典章礼仪制度转输于北朝,使得王氏所恃之经学不仅影响于南,兼且受益于北。为维护家族之门第,琅邪王氏始终坚持“门风孝友”和“练悉朝仪”的尚儒传统,这也是王氏始终蝉联不断、簪缨不替的根本所在。琅邪王氏还重视史学的发展,积极的撰写史书,其所写史籍,既鲜明地体现出门阀士族的印记,又涉及正史、起居注、谱牒、杂传、仪注、职官、地理等多种门类,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繁荣。
     第三章探讨了玄学对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的影响。在魏晋玄学思潮的波及下,具有“与时推迁”家风的王氏家族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这一新学风积极地加以吸纳,使家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西晋时期的王戎是王氏家族玄化的先导,而同一时期的王衍更以玄学克振家声,二人适时地转变了家族尚儒的门风,由儒入玄,极大地提高了王氏家族的声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玄、儒合一的观点,对家族思想文化的影响甚大,此后王氏子弟多遵循儒、玄双修的家学精神。东晋乃玄学发展的鼎盛期,王氏家族的玄学风尚也在这一时期得以最大体现。在玄学的熏染下,琅邪王氏在仪容气质及谈吐方面,在性格、行为及生活方式上无不体现出名士化倾向。此外,王氏开放的思想观念、“清静”、“宽和”、“谦退”等为政方略以及在学术风貌等方面也无不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南朝时期,尽管玄学已日渐衰弱,但在王氏子弟身上依然体现出鲜明的玄学特征。
     第四章阐述了琅邪王氏对两晋南朝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两晋南朝最大的文艺世家,琅邪王氏家族培养了众多全能型的艺术家,他们在书法、绘画及音乐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在书法方面,书家之多,成就之高,可谓书法史上的奇迹。本文对王氏在两晋南朝的书法创作及书学理论和著述、绘画创作及绘画理论、音乐素养以及在音乐创作、雅乐建设方面的成就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
     第五章考述了琅邪王氏家族的宗教文化。宗教与门第相结合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王氏家族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因而在宗教信仰上也呈现出佛、道兼宗的鲜明特点。佛教是外来宗教,作为江东第一流门阀世族的琅邪王氏不但较早的接触僧侣,积极参与佛教实践活动,且在佛学义理方面有着较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们世代崇佛,甚至间有出家者,在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琅邪王氏还是天师道世家,至少在西汉王吉时即与道教信仰存在联系。两晋南朝时期王氏天师道信仰主要表现在:极为注重服食养生,信奉得道成仙之说,崇信符祝、奏章上首等道术,专修静室虔诚奉教等。深厚的道教信仰对王氏家族的婚姻及文化也产生很大影响,诸如他们往往与天师道世家相互联姻,以保持其信仰世代相传。他们在书法、医药学等方面的成就与此信仰密不可分。
     第六章剖析了两晋南朝时期琅邪王氏的文学创作成就。由于家族的重视和培养,形成王氏“文才相继”、“人人有集”的局面,成为两晋南朝文学史上产生作家最多的家族之一。此章按时间顺序对这一时期王氏的文学创作加以论述。东晋时期琅邪王氏的文集数量不但在横向比较上居众世族首位,而且在纵向的王氏家族文学比较中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琅邪王氏历经三代,由于所处阶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的变化,他们的文学在不同阶段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晋初期主要是凸显社会政治意识的文学创作;东晋中期主要表现出崇尚自然与玄虚的文学风尚;东晋后期体现出文学多元发展的态势。刘宋时期主要以王微、王僧达为代表,分析了王微“怨思抑扬”的文学主张及创作以及王僧达“博综诸体”的文学特点。南齐时期以王俭、王融为代表,着重论述了王俭在齐初文坛的领袖地位和王融的永明诗体。梁代以王筠、王规、王训等后起之秀为代表,他们紧随潮流,与主流文体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出当时流行之体制与风格。最后分析了王褒在融通南北文学过程中“牢笼于一代”的突出贡献。琅邪王氏凭借着高贵的门第和自身的文才,成为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主流人物。如王羲之乃东晋中期文坛执牛耳者;王俭为宋末齐初的文坛领袖;王融为齐竟陵王西邸集团的代表作家;梁代的王筠和王训各为一时文学之士中的才秀;王褒堪称是融合南北文风的大家之一。他们在两晋南朝的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语部分对琅邪王氏家族以儒家学说为基调的家风,玄、释、道兼融的家学特征予以概括总结,并对以上诸思想对王氏艺术、史学以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作一综合分析,以期从一个侧面把握整个中古世族文化、文学的特征。
As the highest family on the left bank of Changjiang River, the Wang family of Langya not onl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on academic, literature, art, but also kept the high social status through ten generations in 300 years. It had the most influence and was the most typical culture family in the period. So the paper takes i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old families’culture in that period and even the whole middle ancient ages’culture.
     The Paper is composed by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main text, the appendix.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paper and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The main text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source and lineage of the Wang family of Langya. The Wang family of Langya , as a huge family, had a lot of branches, but only the offspring of Wang Lan flourished, which made up the main part of the Wang family of Langya. As the Wang’s family culture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political status, knowing the change of its political status is necessary. The Wang’s political status had a clear path in the Wei-Jin and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hen the politics changed unceasingly. It promoted in the Wei-Jin period, achieved the peak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East Jin Dynasty, fell down gradually afterwards, rose again when the change of the Jin and Song Dynasties, waned in the Liang and Chen Dynasties.
     Chapter two researches the Wang’s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y. The Wang had hand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ince the West Han Dynasty. Although in the two Jin dynasties when the Metaphysics was prosperous and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when literature thrived, the members of the Wang had not left the Classics studies. They researched on the classical book such as Chun-Chiu, Zhou-Yi, Lun-Yu, Xiao-Jing and so on, especially in the Rites. They left lots of records of discussing rites. In this period, the Wang appeared some great scholars on ritual study, such as Wang Biao-zhi, Wang Jin-zhi, Wang Zhun-zhi, Wang Su and so on. Wang Jian in the Southern Qi Dynasty might be called the model of the Wang family who studi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f the Wang family. He was called a great master of the Confucian. He advocated the Confucian and played the vital role in the Confucian’s revival process in the Southern Qi Dynasty. In addition, Wang Su, Wang Bao also pumped over the etiquette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t not only caused the affect in the South, concurrently also profited from the North. In order to maintain family status of the family, the Wang always persisted upholding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t also was the basic reason that the Wang could continues without interruption. The Wang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y wrote the history positively. Their history books appeared the powerful mark of the hereditary scholar class and referred lots of the history departments. It promoted history prosperity at this tim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that Metaphysics exerts on the Wang’s family culture. Under the Wei-Jin metaphysics ideological trend, the Wang complied with the time the tidal current and absorbed the new style of study positively which made the family culture to be more richly and colorful. Wang Rong in the West Jin Dynasty w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family’s metaphysics, and Wang Yan enhanced the family’s reputation by the Metaphysics at the same time. They enhanced the Wang family's prestige and the status enormously from Confucian to Metaphysics. More importantly, their opinions in the melting of Confucian and Metaphysics had a big influence on the family’s thought. Since then, most of the offspring of the Wang family followed the family style. The East Jin Dynasty is the meridian of Metaphysics development. The metaphysics custom of the Wang family's manifested most greatly in this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aphysics, the Wang’s nature, thought, temperament, the academic style and so on were all influenced by Metaphysic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lthough Metaphysics was already feeble day after day, the bright metaphysics characteristic was still showed on the offspring of the Wang.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that the Wang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boom of art in the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s the bigge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mily in that period, the Wang trained lots of artistes who had the very high attainments in calligraphy, drawing and music. Especially in calligraphy, the number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Wang’s calligraphers is the miracle in the calligraphy histor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the books of the calligraphy theory, the drawing creation and the drawing theory, the accomplishment of music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usical creation and Yayue’s construction.
     Chapter five researches the religious culture. The combination of religion and family was a main characteristic of culture in this period. The Wang had a very big tolerance in the culture, so for its religious belief, both Buddhism and Taoism was believed in. The Buddhism was a foreign religion, but the Wang participated in Buddhism’s practices positively and also understood deeply in the Buddhist doctrines. They believed in Buddhism by generations, even having some monks in the family. The Wang was also a generational family that believed in Tian-shi Taoism. The family related with the Taoism in the period of Wang Ji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at least. The Wang’s Taoist belief in the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ere showed many aspects. The deep Taoism belief also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the Wang family's marriage and culture. For example, they often mutually married with the generational Taoist family to maintain its belief to pass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successes they made in the handwriting and medicine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is faith.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f the Wang family in the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ecause of the atten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family, the Wang became one of the families that had the most writers in the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Wang had three generations in the East Jin. Because of the changes of the ages, the politics environments and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their literature ha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more political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East Jin; advocating the nature and mystery in the middle age; the diversification trend in the end. Wang Wei and Wang Sengda were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the Liu Song Dynasty. Their literary views and the characters were discusse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leadership of Wang Jian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Qi Dynasty and the Yong-ming verse of Wang Rong. In the Liang Dynasty, such as Wang Jun, Wang Gui, Wang Xun, followed the trend closely, keeping the ste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style. Their works embodied the prevalent system and style of that period. At the las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great contribution that Wang Bao melting wi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literature. In a word, the members of Wang became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characters at each time with the noble family status and own literary talent. They had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the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onfusion summed up the Confucianism family style and the Xuan-Buddism-taoist mixed family learning.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art, history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of the Wang family also was analyzed in this part in order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ire old family culture and literatures in the Middle Ages.
引文
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篇》,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20 页。
    ② 收入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184-185 页。
    ① 收入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55—77 页。
    ② 如《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载朱熹的评论云:“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又说:“王导只是随波逐流底人,谢安却较有建立,也煞有心于中原。”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〇“王导多溢美”条也说:“《王导传》一篇凡六千余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所谓‘翼戴中兴,称江左管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导所以骄人者,不过以门阀耳。”
    ③《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7—27 页。
    ④《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第 366—404 页。
    ⑤ 萧华荣著《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三联书店 1995 年。
    ① 王永平先生在《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第八章第一节《文化:认识中古世族的一个重要视角》中对文化因素在世族研究中的重要性有精辟论述,可参看。
    ②《安徽史学》,1989 年第 3 期。
    ③ 收入许辉、李天石编著《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 2003 年,第 132-137 页。
    ④ 苏绍兴著《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7 年,第 221-240 页。
    
    ①《西北师大学报》,2001 年第 4 期。
    ②《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
    ③ 田汉云著《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 2003 年,第 307-312 页。
    ①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 1983 年,第 306-307 页。
    ②《东岳论丛》,1998 年第 2 期。
    ③ 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57-189 页。
    ④ 如丁福林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⑤ 曹道衡、沈玉成先生在《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 2003 年)一书中对琅邪王筠的《和吴主簿》等九首诗予以笺释,并对王褒的《和殷廷尉岁暮》等五首诗加以考证,为之后王氏文学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
    
    ① 张俊峰硕士论文《王筠研究稿》,郑州大学 2004 年,导师:俞绍初先生。
    ② 李书萍硕士论文《魏晋南朝的琅邪王氏家族文学研究》,苏州大学 2005 年,导师:王钟陵先生。
     ① 见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第 241 页。
    ②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 1983 年,第 62 页、54 页。
    ① 司马氏本身就是处于两难境地的,一方面想以儒家名教作为立国之本,一方面自己本身又是违背儒家名教的基本准则夺取政权的。因此他既需要表面上维护君臣纲纪,安抚忠君之臣,又需要他们转向顺从司马氏。而王祥的做法很好的投合了司马氏。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篇》“王戎条”条案语亦云:“若其以祥之不拜司马昭为可尚,则犹未免徇世俗之论而未察也。考其时祥与何曾、荀顗并为三公,曾、顗皆司马氏之私党,而祥特以虚名徇资格得之。祥若同拜,将徒为昭所轻;长揖不屈,则汲黯所谓‘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之意也。故昭亦以祥为见待不薄,不怒而反喜。此正可见祥之为人,老于世故,亦何足贵!”。钱穆先生在《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一文中也曾总结说:“司马氏作风,一面极力尊崇仁孝之士,借重其私德,以笼络人心,如王祥、郑冲一流是也。另一面则务要此等人不干预政治,俾其一家恣意纂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65 页)
    ②《晋书》卷三三《王祥传》。
    ③《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序》。
    ④ 见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后论》“门阀士族的文化面貌”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350 页。
    ⑤ 王戎由积极投靠于司马氏的名士钟会的引荐而被辟为掾。据《世说新语·德行篇》注引《晋诸公赞》云:“文皇帝辅政,钟会荐之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即俱辟为掾。”
     ①《晋书》卷四三《王戎传附王衍传》,以下未出注者,均引自此。
    ① 在王衍的引荐下,王导、王敦、王澄等琅邪王氏均为司马越所用。田余庆先生在《释“王与马共天下”》一文中说,司马越府僚佐可考者不下五六十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当时士族名士。
    ②《释“王与马共天下”》,前揭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 11 页。
    ③《释“王与马共天下”》,前揭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 19 页。
    ①《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②《世说新语·言语篇》还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涕。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可见作为侨姓世族的核心,王导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他必须要消除这种消沉的情绪,鼓舞士气,使大家振作精神拥戴新政权。
    ③《晋书》卷八三《顾和传》。
    ④《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⑤《世说新语·宠礼篇》亦载:“元帝正会,引王丞相(导)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
    ⑥ 对于王导的积极进取,毛汉光先生在《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邪王氏》一文中有较准确地分析,他说:“认为国家危难之秋,得积极匡正才能保国保家,若说王导完全出于爱护司马睿之心,毋宁说王导欲保家而以琅邪司马睿做个招牌,这不但是王导一个人的想法,且是当时大部分侨姓及吴姓士族们的一般想法。”(详见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十篇,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第 392 页)
    ①《晋书》卷九八《王敦传》。
    ② 唐长孺先生在《王敦之乱与所谓刻碎之政》一文中对元帝和刘隗、刁协的做法作了详细的分析,表明这些措施已严重危害了士族和豪强的利益,“元帝和刘、刁的政策正和王导‘不以察察为明’、‘务在清静’的政策是相互对立的,这种对立实质上是门阀贵族联合统治与君主专制整体内在矛盾的体现。”(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51-167 页)
    ③ 王敦先起兵反击,迫使司马睿罪己,再起兵企图灭晋自立。对于王敦之心态,《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有云:“(敦)既素有重名,有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晋书》卷六五《王导传》也说:“时王氏强盛,有专天下之心”。
    ④《晋书》卷九八《王敦传》。
    ①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中华书局 1985 年,第 154 页。
    ②《南齐书》卷二三史臣论。
    ①《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
    ②《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僧绰传》。
    ③ 如《宋书》卷七八《刘延孙传》记载,刘裕曾下谕“京口要地,去都邑迷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又《宋书》卷六八《南郡王义宣传》记载:“初,高祖以荆州上流形胜,地广兵强,遗诏诸子次第居之。谢晦平后,以授彭城王义康。义康入相,次江夏王义恭。又以临川王义庆宗室令望,且临川武烈王有大功于社稷,义庆又居之”。
    ④《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
    ①《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骞传》。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八中也曾云:“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
    ②《南史》卷七七《恩倖·茹法亮传》。
    ③《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
    ④ 如《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寂传》载,齐武帝时王寂“性迅动”,兄王志劝之曰:“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⑤《南史》卷七七《恩倖·刘係宗传》。
    ①《梁书》卷二一《王暕传》。
    ②《陈书》卷一七《王通传》载,“侯景之乱,(通)奔于江陵,元帝以为散骑常侍,迁守太常卿。”同卷《王通传附王劢传》载,“侯景之乱,(劢)西奔江陵,元帝承制以为太子中庶子,掌相府管记。”《陈书》卷二一《王固传》载,“侯景之乱,(固)奔于荆州,梁元帝承制以为相国户曹属,掌管记。”
    ③ 前揭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二《江左世族无功臣》,第 230-231 页。
    ①《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见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73 页。
    ②《陈书》卷一《高祖本纪》。
    ③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正史类《南史》部分,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第 310 页。
    ④ 前揭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第 154 页。
    ②《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前揭《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 164 页。
    ④《汉书》卷七二《王吉传》。
     ① 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条理》,《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 1955 年版,第 1544 页。
    ② 见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条理》,《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 1955 年版,第 1569 页。
    ③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140 页。
    ④《汉书》卷七二《王吉传》。
    ②《梁书》卷三三《王筠传》。
    ③《梁书》卷二一《王瞻传》。
    ④《梁书》卷二一《王份传附王锡传》。
    
    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序》。
    ②《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俭传》。
    ③《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俭传》。
    ① 见《全梁文》卷四四。
     ①《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前揭《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 130 页。
    ① 前揭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第 16 页。
    ③《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之经学》,前揭苏绍兴著《两晋南朝的士族》,第 229 页。
    ①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13 页。
    ④《梁书》卷四八《儒林·何佟之传》载“时太尉王俭为时儒宗,雅相推重。”
    
    ① 前揭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正史类《南史》部分,第 314 页。
    ② 前揭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 159 页。
    ①《南史》卷二四《王镇之传附王思远传》。
    ② 唐长孺《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238 页。
    ③《晋书》卷三五《王导传附王悦传》。
    ④《宋书》卷六三《王华传》。
    ⑤《南史》卷二一《王弘传附王僧祐传》。
    ⑥《南齐书》卷四六《王秀之传》。
    ⑦《梁书》卷二一《王志传》。
    ⑧《梁书》卷二一《王暕传附王训传》。
    ⑨《梁书》卷三三《王筠传》。
    ⑩《梁书》卷四一《王规传》。
    11《梁书》卷二一《王份传附王佥传》。
    ①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88 年,第 396 页。
    ③《梁书》卷二一《王志传》。
    ①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第 16 页。
    
    ① 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第 4957、4958 页。
    ② 统计《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著录,南齐有建元、永明、隆昌、延兴、建武、中兴起居注,计六部、四十五卷。
    ③ 见《全齐文》卷八。
    ④《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前揭《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 133 页。
    ⑤《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
    ①《南史》卷七二《文学·贾希镜传》载,“希镜三世传学,凡十八周士族谱,合百帙,七百余卷,该究精悉,皆如贯珠,当时莫比。永明中,卫将军王俭抄次百家谱,与希镜参怀撰定。”
    ②《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于按语中还记载:梁有《王司空新集诸州谱》十一卷。宋人郑樵《通志·艺文略》“谱系郡谱类”称即齐人王俭撰。而姚振宗则于《隋书经籍志考证》中辩称王俭一生未担任“司空”之职,此司空应是王俭叔父王僧虔。
    ③ 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〇《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第 274 页。
    
    ①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三章《西晋士人心态的变化与玄学新义》,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 183 页。
    ②《晋书》卷三五《裴秀传附裴頠传》。
    ③《世说新语·言语篇》。
    ④《世说新语·赏誉篇》。
     ①《晋书》卷四三《王澄传》。
     ① 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 1954 年,第 323 页。
    
    ①《资治通鉴》卷八六,《晋纪八》“永嘉元年九月”条。
    ②《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
    ③《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④《晋书》卷一○○《苏峻传》。
    
    ① 见田汉云著《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 2003 年,第 312 页。
    ② 见《全晋文》卷六二。
    ③《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②《世说新语·言语篇》。
    ③《世说新语·言语篇》。
    ④ 王玄之《兰亭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
    ⑤ 王徽之《兰亭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
    ⑥ 王羲之《兰亭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
    ② 王羲之《与殷浩书》,见《全晋文》卷二二。
    ③《法书要录》卷一○《右军书记》。
    ①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收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215 页。
    ①《宋书》卷六三《王昙首传》。
    ①《宋书》卷六二《王微传》。
    ②《宋书》卷六六《王敬弘传》。
    
    ①《梁书》卷四一《王规传》。
    ②《梁书》卷二一《王峻传》。
    ③《梁书》卷二一《王暕传》。
    ④《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训传》。
    ⑤《梁书》卷二一《王泰传》。
    ①《梁书》卷二一《王瞻传》。
    ②《世说新语·任诞篇》。
    ③《世说新语·任诞篇》。
    ④《梁书》卷四一《王承传》。
    ⑤《梁书》卷二一《王份传附王锡传》。
    ⑥《梁书》卷二一《王志传》。
    ⑦《梁书》卷五○《王籍传》。又同卷《庾仲容传》载,“(仲容)唯与王籍、谢幾卿情好相得,二人时亦不调,遂相追随,诞纵酣饮,不复持检操。”
    ②《梁书》卷四一《王规传》。
    ①《梁书》卷二一《王暕传附王训传》载,王训幼聪警有识量晔保涣旱壅偌诠⑽识灾斜硐执尤荩?对爽徹。
    ② 《梁书》卷四一《王规传》。
    ③《陈书》卷二三《王玚传》载,陈文帝嗣位,任命王玚为太子庶子,侍中。王玚父亲王冲曾替他辞却中庶子一职。陈文帝对王冲说,“所以久留玚于承华,政欲使太子微有玚风法耳。”由此可见文帝对王玚气质风度的赏识,也可见出统治者对玄学优容的基本态度。
    ④《陈书》卷二三《王玚传附王瑜传》载,“玚第十三弟瑜,字子珪,亦知名,美容仪。”《陈书》卷一七《王通传附弟劢传》载,“(劢)美风仪,博涉书史,恬然清简,未尝以利欲干怀”,显然是一位以玄学为主导思想的士人。梁朝时期有名的才辩之士张缵主持选举时,对王劢的风度赞叹不已,曾云:“王生才地,岂可游外府乎?”上奏请为太子洗马。王劢淡泊廉俭,广州乃丰饶之地,凡在此任职太守大多贪婪纵欲,而唯独王劢任职期间以清白著称。后王劢出任晋陵太守时,正值侯景之乱过后,经过战乱洗劫又加之以饥荒,晋陵郡一片凋敝,王劢施以清静不扰民之玄学政治,“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
    ①《法书要录》卷八《书断下》。
    ②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前揭《美学散步》,第 213 页。
    ④《宣和书谱》卷一四。
     ① 庾肩吾《书品》,见《全梁文》卷六六。
    ① 马宗霍《书林藻鉴》,中华书局 1984 年,第 50 页。
    ②《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年,第 30 页。
    
    ①《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彬传》。
    ②《宣和书谱》卷八《行书二》。
    ② 庾肩吾《论书》,见《全梁文》卷六六。
    ③ 王僧虔《论书》,见《全齐文》卷八。
    ④ 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张怀瓘《书议》。
    ① 有关王僧虔《论书》的引文均见《全齐文》卷八。
    
    ①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第 413 页。
    ② 有关王僧虔《书赋》的引文均见《全齐文》卷八。
     ① 见《全梁文》卷六七。
     ① 见何楚雄《王微与〈叙画〉》一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1985 年第 2 期。
    ② 见《全晋文》卷二二《与谢安书》。
    ①《晋书》卷四九《阮籍传》。
    ②《世说新语·识鉴篇》。
    ③《晋书》卷九二《文苑·成公绥传》。
    ⑤《世说新语·任诞篇》。
    
    ①《宋书》卷六二《王微传》。
    
    ①《全晋文》卷二〇收录有王珣的《琴赞》“穆穆和琴,至至愔愔绫饲宸纾鲅删帧薄?
    ② 分别为《歌简文帝》、《歌孝文帝》。
    ③《宋书》卷一九《乐志一》。
    ④《乐府诗集》卷一四《燕射歌辞二》。
     ①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第 449 页。
    ② 吉藏《中观论疏》卷第二末,《大正藏》卷四二,第 29 页。
    ③ 安澄《中论疏记》卷第三末,《大正藏》卷六五,第 93 页。
    ①《高僧传》卷第四《义解一·晋剡东仰山竺法潜传》。
    ②《高僧传》卷一三《兴福·宋山阴法华山释僧翼传附道敬传》载“时有释道敬者,本琅邪胄族,晋右将军王羲之曾孙。避世出家,情爱丘壑。悽于若耶山,立悬溜精舍??
     ① (荷)许里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161 页。
    ① 前揭《佛教征服中国》,第 161 页。
    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附王荟传》。
    ③《高僧传》卷第五《义解二·晋京师瓦宫寺竺法汰传》载法汰善讲《放光经》,晋简文帝等“莫不毕集”,领军王洽、东亭王珣、太傅谢安“并钦敬无极”。
    ④《高僧传》卷第四《义解一·晋剡沃州山支遁传》。
    
    ①《高僧传》卷第七《义解四·宋京师祗洹寺释僧包传》。
    ②《高僧传》卷第七《义解四·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
    ③《高僧传》卷一三《兴福·齐上定林寺释法献传》。
    ④《续高僧传》卷五《义解一·梁扬都光宅寺沙门释法云传》。
    ①《陈书》卷二一《王固传》。又《南史》卷二三《王彧传附王固传》载“(固)尝聘魏,因宴飨际,请虸币谎颉Q蛴?固前跪拜。又宴昆明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固以佛法呪之,遂一鳞不获??
    ②《陈书》卷一八《王质传》。
    ③ 汤用彤先生疑此王斌即《南史·陆厥传》著《四声论》之王斌。(见前揭《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三章《佛教之南统》,第 307 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 1985 年,第 78 页。
     ①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收入《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33 页。
     ① 见《全晋文》卷二五。
    ②《世说新语》此条注引《王氏谱》曰:“献之娶高平郗昙女,名道茂,后离婚。”注引《献之别传》曰:“咸宁中,诏尚余姚公主,迁中书令,卒”。
    
    ① 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169 页。
    ② 前揭王瑶《中古文学史论》,第 23 页。
    ③ 见《全梁文》卷六五。
     ①《晋书》卷七六《王廙传》。
    ① 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第 1037 页。
    ④ 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524 页。
    ①《宋书》卷六二《王微传》。
    ②《艺文类聚》卷八一辑录有王徽《野鹜赋》,王徽借写野鹜,同样表现了其小心谨慎的心态。其中有云“尔乃湛淡扬澜,俯仰威畴,心矜远野,意惕近洲”。
    ③《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著录:“《鸿宝》十卷”。
    
    ①《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纪十》“大明二年”条。
    ② 沈德潜选著《古诗源》,中华书局 1977 年,第 268 页。
    ②《南齐书》卷二三《王俭传》。
    ③ 任昉《王文宪集序》,见《全梁文》卷四四。
    ④《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
    ⑤《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又《梁书》卷二一《王暕传》载,“时文宪(王俭)作宰,宾客盈门?笨杉跫蠖缘笔?士众的影响力之大。
    ①《南齐书》卷三四《虞玩之传附孔遏传》。
    ②《南齐书》卷三四《虞玩之传附何宪传》。
    ④《南史》卷四九《王摛传》。
     ① 见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 1997 年。
    ① 前揭王夫之《古诗评选》,第 299 页。
    ① 前揭王夫之《古诗评选》,第 51 页。
    ② 参石观海著《宫体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③《乐府诗集》卷七五作作《永明乐歌》,郭茂倩云:“按,此曲永明中造,故曰《永明乐》。”可惜当今除了保存王融、谢朓各十曲外,竟陵王萧子良、道人释宝月及其他诸文士所作,均已不存。
    ①《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与太学生虞羲、丘国宾、萧文琰、丘令楷、江洪、刘孝孙并以善辞藻游焉。而僧孺与高平徐夤俱为士林。”
    ② 王德元乃南齐尚书令王晏之子,官晋安王友。建武四年明帝诛晏,德元与其兄同时被害。王融《古意》其一云:“游禽暮知返,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咨讲试泼唬可下烫跸 4共?至,秋雁双双飞。”其二云:“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以寒,当轩卷罗縠。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③ 前揭沈德潜《古诗源》卷一二,第 272 页。
    ④ 前揭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下,第 203 页。
    ⑤ 见王钟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第 667 页。
    ⑥ 前揭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五课《宋齐梁陈文学概略》中谈及齐代文学时说:“齐初,臣僚如褚渊、王僧虔之流,虽精文学,然集其大成者,惟王俭。自嗣而降,文士辈出,其兼工诗文者,厥唯王融、谢朓。”第 83 页。
     ① (宋)何汶撰,常振国、绛雲点校《竹庄诗话》,中华书局 1984 年,第 60 页。
    
    ①《梁书》卷四《简文帝纪》。
    ② 见《全梁文》卷九。
    
    ①《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序》。
    ②《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
    ①《北史》卷八三《王褒传》。《周书》卷四一《王褒传》称王褒“博览史传,尤工属文”。
    ②《围炉诗话》卷二引冯定远话云:“七言歌行盛行于梁末,梁元帝为《燕歌行》,群下和之,有《燕歌行集》。其书不传,名见郑樵《通志》”。
    ③《周书》卷四一《王褒传》。
    ② 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六编第三章《北朝文人乐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300 页。
     ① 转引自前揭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 299 页。
    
    ①《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
    ②《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泰传》。
    ① 前揭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正史类《南史》部分,第 310 页。
    ② 萧华荣《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三联书店 1995 年,第 16 页。
    ③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第 398-399 页。
    ④ 对此,唐长孺先生曾指出,“永嘉乱后,大批名士南渡,本来盛行于京洛的玄学和一些新的理论,从此随着这些渡江名士传播到江南。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殷氏为首的侨姓高门在江左大畅玄风故不必论,一向偏于保守的江南学风,如吴郡陆氏、会稽虞氏、贺氏等,虽然大体上仍传授汉代以来累世相承的家学,但也不免逐渐为侨人风尚所移,开始重视玄理。”(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212 页)
    ① 前揭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 338 页。
    ③《全梁文》卷一三。
    ④《梁书》卷四一《王规传》。
    
    ①《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前揭《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 390 页。
    ② 前揭王僧虔《笔意赞》。
    ③ 前揭王微《叙画》。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 1959 年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 1962 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 1965 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 1959 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 1974 年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中华书局 1974 年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 1972 年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 1972 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 1974 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 1971 年
    《隋书》,(唐)魏徵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5 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4 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 1976 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中华书局 1975 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 1956 年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中华书局 1988 年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 1960 年影印本
    《汉书艺文志条理》,(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 1955 年
    《补晋书艺文志》,(清)丁国钧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艺文志》,(清)文廷式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章宗源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中国书店 1987 年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撰,中华书局 1985 年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 1992 年
    《高僧传合集》,(南朝梁)释慧晈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释僧祐撰,中华书局 1995 年
    《吴地记》,(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吴郡志》,(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中华书局 1997 年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 1980 年
    《潜夫论笺校正》,(东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 1985 年
    《风俗通义校注》,(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 1981 年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 1994 年
    《姓解》,(宋)邵思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
    《古今姓氏书辨证》,(宋)邓名世撰,《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 1985 年
    《抱朴子内篇校释》,(晋)葛洪撰,王明校释,中华书局 1985 年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唐)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中华书局 1984 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 1959 年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中华书局 1954 年
    《弘明集 广弘明集》(南朝梁)释僧祐编,(唐)释道宣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合编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影印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 1983 年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撰,中华书局 1979 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年
    《文心雕龙注释》,(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诗品注》,(南朝梁)钟嵘撰,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
    《钟嵘诗品讲疏》,许文雨编著,成都古籍书店 1983 年
    《诗源辨体》,(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编,中华书局 1981 年
    《历代诗话续编》,(清)丁福保编,中华书局 1983 年
    《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编撰,张国星校点,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年
    《古诗源》,(清)沈德潜撰,中华书局 1977 年
    《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撰,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年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年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 1984 年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王葆玹:《老庄学新探》,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 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2 年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徐 斌:《魏晋玄学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 2003 年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钱 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王志平:《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许辉等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 1989 年
    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 1992 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 2001 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 2001 年
    钱 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1992 年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 1935 年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 1936 年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 1983 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 1955 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 2006 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
    邱 敏:《六朝史学》,南京出版社 2003 年
    赵 超编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77 年
    萧华荣:《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三联书店 1995 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 1983 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1985 年 《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郭 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 1986 年
    (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 1963 年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商务印书馆 1998 年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汤其领:《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 2003 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 1957 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王 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
    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
    吴功正、许伯卿:《六朝文学》,南京出版社 2003 年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 1997 年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 2003 年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
    曹道衡:《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 1996 年
    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 1997 年
    兴膳宏:《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 2004 年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 1996 年
    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普 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 2002 年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刘 涛:《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马宗霍:《书林藻鉴》,中华书局 1984 年
    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 年
    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郭廉夫:《王羲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