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依据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语言标记理论、语法化学说等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700个单音形容词词项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重叠、带动态助词、带宾语、带补语,构成祈使句、评价句、疑问句、比较句,做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状语、补语等16个考察项目进行了逐一考察,得到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在对上述各项语法特征考察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形式和意义上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对有关的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
     本文的主旨是对单音形容词进行原型性研究,其中最基本的想法就是要看看哪些是典型的单音形容词,哪些是非典型的单音形容词,也即看一看单音形容词内部是否是均质的,在句法特征上一致到什么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在对相关语法项目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层级序列构成的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范畴模式。其中,三个层次照顾到了一个词类的组合性功能、构成特定语用句的功能和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每个层次上的特征项目都是按原型程度的高低而排定的序列,这样既保证了词类特征的全面体现,又能使不同地位的特征得到应有的体现。文本利用这个模式及其使用规则对单音形容词词项进行了原型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结合对单音形容词的考察,对一些重要的语言现象和有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例如:①对单音形容词重叠问题的考察中,不仅测试出了155个可重叠的词项,分析了这些可重叠词项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而且结合对整个汉语重叠现象的讨论,从重叠的现实动因这一视角分析了包括单音形容词重叠现象在内的重叠式的性质,单音形容词重叠式的形式和意义,单音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提出并论述了汉语重叠的连续统现象,对重叠式既可‘指大量’也可‘指小量’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认知的角度、以及利用语言标记理论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解释。②本文对单音形容词构成的肯定、否定十种祈使句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了相关的语法化现象和肯否两类祈使句的语法化程度。考察发现,具有[+正向可控]特征的词项可以进入肯定祈使句,具有[+反相可控]特征的词项可以进入否定祈使句。否定祈使句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单音形容词祈使句的无标记用法,肯定式是单音形容词祈使句的有标记用法。文章对单音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存在的‘标记颠倒’现象进行了解释。③本文对由单音形容词构成的‘太+A+了’主观评价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从单音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以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句式形成的内外动因,考察和描写了这一句式所分化出的两个小类的格式义以及进入不同格式的词项的特点,指出表达过分的意义是该句式的原型用法,表达程度高而不过分的意义是其非原型性用法。④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全面考察了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的情况,对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分别出现的11种和10种主要句法格式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对比分析。考察发现,单音形容词做主语和做宾语具有功能上的相容性;单音形容词单独做主宾语的语法化程度很低,做主宾语不是单音形容词的原型功能。文章结合对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情况的考察,对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名物化或名词化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categorized prototype markednes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16 items separately on 700 monosyllabic adjective lexical items, as follows: this monosyllabic adjective can be modified by the intensifiers and the negative adverbs, be reduplicated, be followed by the auxiliary. the objective the complement, the construct imperatives the evaluative sentences . the interrogatives the comparative sentences, act as the subject the object the attributive the predicate the adverbial the complement etc. consequently a series of relative data is found. We did some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of relative topics in course of investigating the grammatical feature of the above items, furthermore explained some linguistic phenomenon.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o the prototypical research on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e. The most basic plan is to investigate these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among which are the typical ones and the non-typical ones, viz. to check if it is homogeneous inside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e, and to which degree it is unanimous on the syntactic features. In order to fulfill this object, the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a monosyllabic adjective prototypical feature category mode constituted by three hierarchical sequenc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and analysis. In this mode, the three levels attend to the syntagmatic function of one word-class the constructive function of definite pragmatic sentence and the function to serve as sentence elements, and all the feature items on each level are arranged into one sequence according to the prototypical degree(high or low). As a result, this mode guarantee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the word-class features, as well as embodies each feature of different levels which they should have. This dissertation using this mode and its usage rules classified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e lexical items prototypically, and got the satisfactory result.Combined with the exploration on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some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controversial questions. For example: (1)In the course of exploration on these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it not only get 155 reduplicated lexical items by testing, analyses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se lexical items, but also combined with the whole Chinese reduplicative phenomeno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duplicative forms (including monosyllabic adjective reduplicative forms), the form and meaning
    
    and the syntactic functions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 reduplicative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stic motivation, posits and discusses the continuum phenomenon of Chinese reduplication, cast the doubt on the idea that the reduplicative form can 'express large quantity and small quantity', and explains some other relative phenomenon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markedness theory. (2)It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consist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analyses some relative grammatical phenomenon and the grammatical degre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It finds out that, the lexical items bear [+positive controllable] feature can enter posi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and those bear [+negative controllable] feature can enter nega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The nega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have a wide distributional range and the high using frequency, which are the unmarkedness usage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 imperative sentences, while those positive ones are the markedness usage. It also explains 'marking reversals' in the imperative sentences composed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 (3)It analyses and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e evaluative sentences "tai+A+le" constituted by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e, furthermore explores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motivations which shape this syntactic for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
引文
奥田宽 1982 论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联系,《南开学报》3期。
    鲍海涛 1985 谈ABB式形容词及其后缀,《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 1989 “形容词谓语句”,现代汉语基本句型(续一),《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卞觉非 1983 “干净”和“干干净净”及其它.《汉语学习》第4期。
    曹德和 1992 量度形容词与数量状语,《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曹瑞芳 1995 普通话ABB式形容词的定量分析,《语文研究》第3期.
    程工 1998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汉语中的形容词,《现代外语》第2期.
    程工 1999 《语言共性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程娟 1999 试论《金评梅》单音形容词的构词特征,《古汉语研究》第2期。
    程娟 1999 《金评梅》复音形容词结构特征初探,《中国语文》第5期.
    程琪龙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爱文 1986 《汉语词类研究和分类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光 1997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汉语学习》第3期。
    陈群 1999 说“越来越A”,《汉语学习》第2期。
    陈望道 1938 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载《语文周刊》(《译报》副刊)第15期,1938年10月19日,署名雪帆,又见《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陈五云 2001 “好、容易、难”修饰动词,范开泰、齐沪扬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信春 1982 关于动词形容词充当的“补语”同宾语并见于动词之后的结构关系,《中州学刊》第1期。
    陈一 1987 形容词作状语问题再探讨,《北方论丛》第5期.
    陈一 1993 形动组合的选择性与形容词的下位类,《求是学刊》第2期。
    陈月明 1992 肯定性形容词与非肯定性形容词的区别,《中国语文》第1期。
    储泽祥 1996 语法规范化中的观察、研究和语值探求——单音形容词 AABB差义叠结,《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崔建新 1995 可重叠为AABB式的形容词的范围,《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崔希亮 2002 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崔秀蓉 徐君德 1957 哪些形容词能重迭,《语文学习》第9期。
    崔永华 1982 与褒贬义形容词相关的句法和语义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九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崔永华 1990 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现状和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戴耀晶 1993 现代汉语短时体的语义分析,《语文研究》第2期。
    戴耀晶 1997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董金环 1991 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段益民 1996 略论单音反义形容词A_1A_2组结的语法性质和语义特征,《汉语学习》第1期。
    
    段益民 1997 现代汉语单音反义形容词语法问题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段益民 1999 略论“形名结构”作状语,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段益民 2003 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的层级证明系统,《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一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段益民 2004 《句法规约与反义形容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成麟 1954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感情作用,《中国语文》第5期。
    傅婧 1954 副词跟形容词的界限问题,《中国语文》第11期;又见中国语文编辑部《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56。
    符淮青 1983 语素“红”的结合能力,《语文研究》第2期。
    范继淹 1958 形名组合间“的”的语法作用,《中国语文》第5期.
    范晓 1983 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第5期。
    范晓 1998 “形谓句”,范晓主编《汉语的句子类型》(第七章),太原:书海出版社。
    方希 2002 黏合式多重定名结构的语序,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绪军 2000 “形容词”,方著《现代汉语实词》(第六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艾军 傅民 1997 形容词的分类和用法,郭振华等主编《北大海外教育》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艾军 2000 单音节反义形容词的语用选择性,赵燕皎等主编《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高更生 1995 汉语词分类的设想,《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 计永佑 1963 从“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问题说到汉语的词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耿非 1981 反义形容词,《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五卷(语文杂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龚继华 1981 谈谈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缑瑞隆 1985 “形+名”词组模糊性刍议,《汉语学习》第4期。
    缑瑞隆 1986 语境和形容词的有无标志单位,《汉语学习》第5期。
    缑瑞隆 1991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模糊性,张志公主编《语文论集》(四),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桂诗春 2004 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郭锐 2001 汉语形容词的划界,《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锐 2002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锐 2004 语法的动态性和动态的语法观,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郭熙 1994 论“一样+形容词”,邵敬敏主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顾阳 1994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第1期。
    
    韩荔华 1991 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漫谈,《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韩秀英 1993 《后缀形容词例解》,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韩玉国 2001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贺凯林 1994 现代汉语里形形组合的非并列式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贺阳 1996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期:又见《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贺阳 1996 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贺阳 1996 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贺阳 1996 形名兼类的计量考察,《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德明 2003 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胡明扬 1987 北京话形容词的再分类,胡著《北京话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 2000 关于“名物化”问题,《华文教学与研究》(广州华苑学术版)第1期.
    胡明扬 2001 形容词的再分类,范开泰、齐沪扬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树 范晓 1994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第2期。
    黄伯荣 1956 副词和形容词的界限,《语文学习》第7期。
    黄国营 石毓智 1993 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第6期.
    黄佩文 1983 浅谈ABC式形容词,《语文研究》第4期。
    黄佩文 1988 ABC式形容词的重叠式及其语法意义,《语文研究》第1期。
    黄盛璋 1957 用带宾关系划分动词形容词的具体问题,《语法论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
    黄岳洲 1958 试论动词和形容词的名物化用法,《语文知识》第1期;又见黄著《语言与语言教学论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黄岳洲 1958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条件,《语文知识》第3期:又见黄著《语言与语言教学论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简铭 1989 关于动词、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词性,《汉语学习》第2期。
    蒋平 1984 形容词谓语祈使句,《中国语文通讯》第5期。
    蒋平 1999 形容词的重叠与变调,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蒋荫枬 1958 谈带重迭辅助成分的形容词,《语文学习》第7期。
    金忠实 1998 “形容词+着”格式的句法语义特点,《汉语学习》第3期。
    黎锦熙 1924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新1版。
    李大忠 1984 不能重叠的双音节形容词,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晋霞 2003 “V双+N双”的语法化及其后果,陈国华、戴曼纯主编《当代语言学探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菡幽 2003 也谈ABB形容词中BB的语法性质,《海外华文教育》第2期。
    李临定 1986 “形谓句型”,李著《现代汉语句型》(二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 1999 《现代汉语疑难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敏 1999 形容词与否定副词“不”组合的语义、句法制约,《南京师大学报》第2期。
    李明 1996 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读音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泉 1994 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又见《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李泉 1997 现代汉语“形+动态助词”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又见《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李泉 2001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又见《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李小梅 2000 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读55调辨,《中国语文》第2期。
    李小梅 2001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音变的初步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宇明 1986 所谓“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李宇明 1996a 非谓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
    李宇明 1996b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BAB式重叠,《汉语学习》第4期.
    李宇明 1997 论形容词的级次,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 1998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汉语学习》第3期。
    李宇明 1999 程度与否定,《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李宇明 2000 《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廖秋忠 1991 也谈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国外语言学》第2期。
    廖秋忠 1991 《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典型》评价,《国外语言学》第4期。
    梁晨 1983 作状语用的形名短语,《中国语文》第3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五卷(语文杂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林廉 1992 谈形容词ABB重叠形式的读音,《语文建设》第12期.
    蔺璜 2002 状态形容词及其主要特征,《语文研究》第2期.
    铃木庆夏 2000 形名组合不带“的”的语义规则初探——兼论形容词的区别性,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九),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1987 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
    刘丹青 1988 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第1期。
    刘丹青 1994 “唯补词”初探,《汉语学习》第3期。
    刘楚群 2002 形容词的动态性及其语法形式,邢福义主编《汉语学报》第6期(2002年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静文 1954 关于形容词的范围,《中国语文》第11期:又见中国语文编辑部《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56。
    刘松汉 1990 形容词做状语、补语情况再考察,《南京师大学报》第1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4期。
    刘叔新 1997 带性状延续义的形容词短语,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顺 1999 双价形容词及相关问题,《绥化师专学报》第1期。
    
    刘勋宁 1998 谈谈谓词内部的分类,刘著《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刘焱 1997 量词修饰形容词现象探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刘焱 1998 空间类形容词的功能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刘焱 1999 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汉语学习》第5期。
    刘元满 1999 “太+形/动”与“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刘月华 1985 从《雷雨》《日出》《北京人》看汉语的祈使句,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 1987 表示状态意义的“起来”与“下来”比较,《世界汉语教学》预刊第1期:又见刘著《汉语语法论集》,北京:现代出版社,1989。
    刘月华等 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卢甲文 1981 单音节反义词的分类及运用,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卢英顺 1999 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宜合为一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卢卓群 2000 形容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湖北大学学报》第6期。
    陆镜光 2000 重叠·指大·指小——汉语重叠式既能指大又能指小现象试析,邢福义、萧国政主编《汉语学报》第1期(2000年上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 1980 “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语法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陆俭明 1985 “多”和“少”作定语,《中国语文》第1期。
    陆俭明 1987 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陆俭明 1989 说量度形容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陆俭明 1990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又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陆俭明自选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陆俭明 1994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陆俭明 2001 关于句处理中所要考虑的语义问题,《语言研究》第1期。
    陆俭明 2003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志韦 1951 《北京话单音词词汇》,北京:人民出版社:修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陆志韦等 1964 《汉语的构词法》(修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
    吕叔湘 1942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
    吕叔湘 1963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1965 多、少、以及许多、不少等等,《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1965 很不……,《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1965 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1966 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 饶长溶 1981 试论非谓形容词,《中国语文》第2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主编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远林 1988 关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的补充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
    马得贵 1957 谈重叠辅助成分的形容词,《语文学习》第3期。
    马清华 1997 汉语单音形容词二叠式程度意义的制约分析,《语言研究》第1期。
    马清华 1995 论汉语祈使句的特征问题,《语言研究》第1期.
    马庆株 1988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北京:商务印书馆;又见马著《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马庆株 1992 与“(一)点儿”“差(一)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六),北京:语文出版社;又见马著《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马庆株 1995 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马著《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马庆株 2000 关于重叠的若干问题:重叠(含叠用)、层次与隐喻,邢福义、萧国政主编《汉语学报》第1期(2000年上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马真 1986 “很不--”补说,《语言教学研与研究》第2期。
    马真 1988 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的句式中的分布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马真 1989 说副词“有一点儿”,《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马真 陆俭明 1997 形容词做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汉语学习》第1期。
    马真 陆俭明 1997 形容词做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汉语学习》第4期。
    马真 陆俭明 1997 形容词做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汉语学习》第6期。
    梅立崇 1996 两个疑点——《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读后,《中国语文》第6期。
    莫彭龄 单青 1985 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
    齐沪扬 1997 偏正短语中形容词的连用,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齐沪扬 1998 论区别词,齐著《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附录),上海:学林出版社。
    齐沪扬 王爱红 2001 形容词性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第2期.
    裘荣棠 1999 “多”与“少”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性,《中国语文》第6期.
    山田留里子 1995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邵炳军 1999 《现代汉语形容词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 1990 ABB式形容词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邵敬敏 1990 《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乃强 1981 有“大”无“小”,《中国语文》第1期;又见《吕叔湘文集》第五卷(语文杂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申小龙 1983 试论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态,上海市语文学会编《语文论丛》第2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 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 1997a 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 1997b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2000a 语法中的“标记颠倒”现象,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2000b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 2001a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 2001b 《语法化学说》导读,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语法化学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沈建华 2001b 由重音差异造成的两种“够+形容词”格式,《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沈开木 1991 名、动、形分类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
    沈锡伦 1984 关于形容词的宾语,《汉语学习》第5期。
    施关淦 1990 《名词、动词、形容词》,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施一昕 1988 “多”和“少”的不对应性,张志公主编《语文论集》(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石安石 詹人凤 1983 反义词聚的共性、类别及不均衡性,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定栩 2000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地位,邢福义、萧国政主编《汉语学报》第2期(2000年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石定栩 2002 《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锓 2004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石毓智 1991 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石毓智 1995 《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石毓智 1996a 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第2期。
    石毓智 1996b 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石毓智 2000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 2003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石毓智 2004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史有为 1984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琐议,《汉语学习》第2期.
    史有为 1994 “把墙刷得白”为什么不能说? 《汉语学习》第2期。
    史有为 1994 说说“没有我水平低”,《汉语学习》第4期。
    史振晔 1960 试论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中国语文》第12期。
    帅宝春 1999 说“太A了一点”《汉语学习》第2期。
    
    宋玉柱 1990 汉语形容词有没有“级”的范畴——从“better”和“较好”谈起,《逻辑与语言学习》第6期。又见宋著《语法论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宋玉柱 1995 非修饰性“副+形”结构,《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北京:语文出版社。
    谭景春 1992 双向和多指向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谭景春 1998 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
    汤廷池 1977 语义相反的形容词,《语文周刊》一四五一期;收《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5。
    汤廷池 1977 再谈语义相反的形容词,《国语语法研究论集》《语文周刊》一四五三期;收《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5.
    汤廷池 1977 三谈语义相反的形容词,《国语语法研究论集》《语文周刊》一四五七期;收《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5。
    汤廷池 1982 国语形容词的重叠规律,台湾:《师大学报》第二十七期。
    唐厚广 车竟 1985 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动词化初探,《锦州师院学报》第2期。
    田光炜 肖圣浩 1980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
    佟慧君 1992 “名+形”结构偏正式形容词之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汪大昌 2000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若干问题,刘利民、周建设主编《语言》第一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灿龙 2002 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国璋等 1996 《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国栓 2004 汉语形容词AA式重叠与量范畴,《汉语学习》第4期。
    王健 1988 ABB是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吗? 《中国语文天地》第6期。
    王金鑫 卢莹 2002 可比较性与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类别,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俊毅 1999 谓语位置的“形容词+点儿”结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编《语言文化教学研究集刊》第三辑,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王启龙 1995 带宾语形容词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启龙 2003 《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王素梅 1998 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汉语学习》第2期。
    王惠 1997 从及物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十九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世友 2000 现代汉语单音词的范围、性质和地位,《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王天星 1995 试析反义形容词组合结构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许惟贤等主编《汉语言与文化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王晓澎 1995 《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商榷,《汉语学习》第3期。
    王玉华 2000 “单音形容词+了”用法特点考察,《天津外国语学报》第4期。
    王政红 1994 名形语素构词格分析——复合词构成格式研究之一,邵敬敏主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王志 1986 谈谈“红着脸”这类格式,《汉语学习》第2期。
    卫志强 1995 “有点(儿)+形/动”结构的语用分析,《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北京:语文出版社。
    温锁林 刘开瑛 1998 汉语名、动、形兼类词的两种鉴别方法,《语文研究》第1期。
    文贞惠 1995 说指代程度的“这么/那么+A”格式,《汉语学习》第2期.
    文炼 1990 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又收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炼 1994 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文炼 1995 关于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中国语文》第4期。又收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炼 胡附 2000 词类划分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又收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吴葆棠 1983 “很+形容词”并不是偏正词组,《汉语学习》第3期。
    吴长安 2002 汉语中存在“‘名’修饰‘形”’结构,《汉语学习》第2期。
    吴竟存 梁伯枢 1990 “有三米高”和“有他高”的结构分析,《语文研究》第2期。
    吴颖 2002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语义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吴锡根 1993 形容词研究概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伍铁平 1999 《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武云霞 1979 双音节形容词重迭形式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试刊)第4集。
    [日]相原茂 1986 关于“很+不·形容词”成立的几个条件,《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项梦冰 1991 论“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对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的再认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萧国政 1999 “形容词+点儿”的信息功能和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萧国政 2000 “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语言研究》第1期。
    肖旸 2003 反义性状兼容的认知分析,《海外华文教育》第1期。
    筱义 1988 从非谓形容词说到形容词的再分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谢云秋 蔡春英 1995 形容词重叠后的语法意义刍议,《语文知识》第7期。
    邢福义 1965 谈“数量结构+形容词”,《中国语文》第1期:又见邢著《语法问题探讨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邢福义 1980 略说“名物化”,《语文教学研究》(华中师院)第1期。
    邢福义 1990 《形容词短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92 “高三尺”之类说法中“高、重”等词的词性判别,收入邢著《语法问题发掘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李向农 丁力 储泽祥 1993 形容词的AABB反义叠结,《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邢著《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邢福义 1994 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又见邢著《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邢福义 1996 《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公畹 1982 现代汉语形容词后附字探源,《南开学报》第1期;又见邢著《语言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邢公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徐浩 1998 现代汉语ABB式词及其历史演变,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二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建华 1987 汉语非谓语形容词的几个特点,《汉语学习》第4期.
    徐建华 1996 多项多元性单音形容词定语的语序规则,《汉语学习》第3期。
    徐建华 1998 单音形容词定语连用的语序规则,《吉林大学社科学报》第4期。
    徐建华 刘富华 1999 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徐枢 1985 《宾语和补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徐枢 1988 “又+形_1+又+形_2”格式的限制,《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枢 1991 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
    徐志清 1980 也谈“(好)数量形(的)名”句型的特点,《中国语文》第4期。
    许德楠 董浩 1980 谈形容词带宾语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日]岩崎皇 1993 形容词补语句中的指示与语义关系——“过分”义现象的再考察,《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杨敦贵 1984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特征与区别,《福建师大学报》第2期。
    杨成凯 1991 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宽仁 1985 论非定形容词,《语言研究》第2期。
    杨晓安 1987 单音节反义形容词语义转换的条件,《西北大学学报》第2期。
    姚汉铭 1985 形容词、名词转类及其标志词性问题,《求实学刊》第3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5年第7期。
    姚汉铭 1991 形容词、动词转类兼立现代汉语形动词,《齐齐哈尔师院学报》第2期.
    尹斌庸 1986 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中国语文》第6期。
    尹世超 1997 说“AB的”式状态形容词,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叶长荫 1984 试论能谓形容词,《北方论丛》第3期;又见叶长荫等著《汉语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叶长荫 1990 “形(兼动)+宾”结构,《北方论丛》第5期。
    叶长荫 1993 形容词的再分类,刘坚、侯精一主编《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俞芳葵 1987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动化用法,《松辽学刊》第3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7第8期。
    俞敏 1957 《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新版)。
    俞士汶等 1998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1993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1995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又见袁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袁毓林 1998 基于原型的汉语词类分析,载袁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1998 “形容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袁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第四章第五节),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 1999 定语顺序的认知理解及其论理蕴涵,《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袁毓林 2000 一个汉语词类的准公理系统,《语言研究》第4期.
    袁毓林 2001 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史有为主编《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岳立静 1991 试析形宾结构,《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
    詹人凤 1987 有关“多”和“少”的对立和不均衡性的若干考察,叶长荫等著《汉语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詹人凤 1997 《现代汉语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爱民 1996 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它成分的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宝林 1996 唯谓形容词的鉴定标准与语法功能,《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伯江 1994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5期。
    张伯江 1997 性质形容词的范围和层次,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 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斌 2001 谈谈句子的信息量,史有为主编《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 1995 双价形容词对语义结构的选择,《汉语学习》第4期.
    张国宪 1995 论双价形容词,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 1995 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 1995 论单价形容词,《语言研究》第1期。
    张国宪 1995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张国宪 1995 论双价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张国宪 1996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汉语学习》第3期。
    张国宪 1996 形容词的计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张国宪 1998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 1999 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段结构及其体表现,《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 2000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中国语文》第5期。
    张国宪 2002 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张国宪 2005 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机制,《中国语文》第1期。
    张拱贵 1983 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及有关词类的几个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第 期。
    
    张金平 1990 形容词作宾语时的超常搭配与修辞,《汉语学习》第1期。
    张敏 1997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张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旺熹 1999 “动+得+形”结构的语义范畴,张著《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 2000 “动+得+形”结构的变体形式,《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 2001 “动+形”结构的原型范畴,《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亚茹 2001 “VA点”和“A点V”结构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编《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仪椿 1954 关于形容词和副词合并起来的意见,《语文知识》第5期。
    张在云 1990 谈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词组充当句子宾语的问题,《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赵日新 2001 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赵金铭 1982 《诗经》中的形容词研究,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又见赵著《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赵金铭 1994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又见赵著《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赵金铭 1997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又见赵著《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赵金铭 2002 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语言研究》第3期。
    赵金铭 2002 差比句语义指向类型比较研究,《中国语文》第5期。
    赵金铭 2002 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又见国家汉办教学处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贵友 1995动·主双系的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3期。
    郑贵友 1995 “制作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6期。
    郑贵友 2000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怀德 孟庆海 1991 《形容词用法词典》,长沙:湖南出版社。修订本,《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周国光 1995 现代汉语形容词配价研究评述,《汉语学习》第2期。
    周小兵 1992 “不太A”析,《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周小兵 1995 “够+形容词”的句式,《汉语学习》第6期。
    周一民 1998 “形容词”,周著《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第三节),北京:语文出版社。
    周有斌 1995 试论“主+谓(单个形容词)”形容词谓语句,《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周有光 1988 略谈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问题,《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
    
    朱德熙 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 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 卢甲文 马真 1961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 1989 很久、很长、很多,《汉语学习》第1期;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 1993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兼论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方言》第2期:又见《朱德熙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朱景松 1997 “太+形容词”及相关格式,朱著《汉语研究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朱景松 2002 形容词能动意义的确定与提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朱景松 2003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语文研究》第3期.
    朱文献 1990 动词、形容词及其同类短语做主语、宾语的条件,《语文辅导》第3期。
    邹艳霞 2000 论形容词状语的多向语义指向,刘利民、周建设主编《语言》第一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A.A.龙果夫 1958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译本,郑祖庆译,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Bernard Comrie(1988)Linguistic typology,语言类型学(廖秋忠译),《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
    Breyne Arlene Moskowitz(1981)语言的掌握,李平节译,《国外语言学》第2、3期。
    C.J.Fillmore(1968)7he Case for Case,《“格”辩》(胡明扬译),商务印书馆,2002.
    Chao,Yuen Ren (1968)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著,中文全译本,丁邦新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又见刘梦溪主编,胡明扬、王启龙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Chars Li、Sandr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汉语语法》(黄宣范译),台湾:文鹤出版有限公司,1983。
    Comrie.B.(1981) Language Typology and Linguistic Uniuersals,《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Horn.L.R(1988) Pragmatic theory.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Vol.1,Chapter5,pp.113-145。语用学理论(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2—4期。
    J.P.Hu(1979) What shall we do with adjectives,如何处理形容词(宋玉柱译),南开大学中文系编《语言研究译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又见宋著《语法论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James D. McCawley (1992)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张伯江译),《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4期:又见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James H-Y. Tai(1989) Toward a cognition 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下,戴浩一著,叶蜚声译),《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又见戴浩一等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Johannes Engelamp(1983)Psycholinguistik,《心理语言学》(陈国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Joseph H. Greeberg (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0f meaningful elements,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陆丙甫、陆致极译),《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2期。
    约翰·R·泰勒(1989)语言的范畴理论,榕培译(摘译自 John R Taylo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序言至第四章,Clarendon Press.《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Otto Jespersen (1924)7he Philosophy 0f Grammar,《语法哲学》(何勇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Ronald W.Langacker (1991)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4期。
    Teng, Shou 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汉语及物性关系的语义研究》(邓守信著,侯方等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科研处,1983年6月。
    Tesniere.L(1959)Ele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结构句法基础》(方德义选译,见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山梨正明 1995 《認知文法論),日本東京:書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