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n 《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
  • 作者:张守连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 学位年度:2003
  • 导师:黄霖
  • 学科代码:050105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3-04-28
摘要
文学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然而,笔者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学在描写的对象和创作主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正确地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必须考究当时的俗文学。说唱文学是俗文学的代表之一。我们有必要在传统文学史中提高“说唱文学”的地位,以便用一种新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学史,更加多方位、立体化地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并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感情。从这个意义上看,《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以下简称《说唱词话》)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说唱词话》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被发现的,它所收录的是明代中叶成化七年到十四年(1471—1478年)间的作品,为北京永顺堂刊印,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可以说是上海的宝物。在《说唱词话》的作品种数和分类上,众多学者议论纷纷、见仁见智。笔者考虑到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内容的不同,把它们分为讲史类三种、公案类八种和宗教类二种来进行研究。
     本论文首先述评有关《说唱词话》的先行研究,介绍其发现的过程。
     第二章陈述《说唱词话》的成书背景,分为三节,第一节辨析“饲话”,第二节研究它的生产者和接受者阶层,第三节评述本书中珍贵的插图的作用。
     第三章分析《说唱词话》的思想内容特征。它表面上阐发了儒教的价值观、佛教的道德观,而同时却包涵着对封建统治阶层的对抗和讽刺。它通过描写有关道教与世俗信仰的结合,使故事内容更加具有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在书中反映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如算命、占卜、解梦、元宵节、寒食节、婚礼和祭祀等的习俗。
     第四章分为三节进行研究,第一节研究三大类即讲史类、公案类和宗教类不同的叙事结构模式特点。讲史类是四段叙事结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公案类的叙事结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个阶段结构,另一种是四阶段结构,即发端呻发展→高潮→结局,在此所说的“发端”,指“事件发生”;‘发展’指“案情的暴露、起诉”;“高潮即是“破案过程”;“结局”指“案子的处理”。宗教类的两个作品,在表面上具有三段叙事结构,但其内在结构可以用韩国盘嗖里的二元结构来分析。在此,二元结构意味着以紧张和舒缓的反复形式来推动故事情节。第二节进一步精心分析各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从中探索、总结了它们具有一定公式的叙事结构模式。第三节分析了它们的叙述层差,可见其叙事结构并不
    
    单纯,而是千变万化,这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章着重叙述《说唱词话》的说唱艺术特点,并且探索塑造人物形象的规
    则,即从二元性的特点来说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构图。《说唱词话》虽然具有韵
    散结合体,但明显以唱为主。本文细致地研究了说唱的运用方式,从中提出了
    〔说」和【唱]各自固有的作用。〔说]部分大致具有四个作用,即事件之间的连接;
    暗示或预示;【唱」内容的总结或要略;叙述独立的故事或神话的逸话。〔唱」部分
    一般具有五个作用,即描写某种情况或景物;描写人物外貌、性格、心理;[说]
    的内容反复叙述或更加详细叙述;事件进行的转换或者场面转换;主要事件的反
    复叙述。除了【唱]以外,其他韵文形式有【攒十字〕和插久诗歌。最后,分析其谚
    语和典故的用法,使语言具有娱乐性和教化性的两面性。
     第六章阐述《说唱词话》的各个作品与其他文体文学互相影响关系。从中可
    知,讲史类三篇中,传说人物花关索是古来民间名将,《花关索传》与研究不同
    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关,有关戏曲至今广泛流传。五代的历史人物石敬塘经过
    宋、元时期的变化,故事情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历史记载,到了《石郎验马
    传》才成为独立的、完整的文学故事。((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叙述唐朝时随太
    宗征伐辽国、多次建立战功的薛仁贵这一历史人物。随着时代的变化,加人了越
    来越多虚构成分,甚至薛仁贵成为救出皇帝的英雄。有关薛仁贵的故事显示了从
    历史到平话、从戏曲到说唱、从说唱到戏曲、从说唱到小说等等所有的文体形态
    之间的转移,其《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则具有桥梁作用。包公类的作品与元杂
    剧、明清传奇、贵池摊戏、《百家公案》、《龙图公案》、《三侠五义》和地方
    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说唱词话》在从元杂剧向明后期的包公小说演化的道路
    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继承了已存的元杂剧的故事内容,并且把那时在民
    间流传并上演的故事迭编而刊印出来,影响到明后期的短篇包公案小说集的出
    现,并一道影响到清长篇小说《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由此可见,说唱、
    戏曲和小说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揭示了从短篇故事集向长篇小说演化的典型模
    式。包公类故事,到了《说唱词话》增加了神话的色彩,并且情节内容更加丰富
    多姿,因此,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笔者认为中国说唱的形式是从佛教俗讲的影
    响下产生的,因此,说唱本身具有宗教的色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宗教传统一
    道影响到明清宝卷。尤其是《莺哥行孝义传》,显示了从唐变文到明词话、从明
    说唱词话到宝卷的演化过程。在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以七言为主的佛教讲
    经,经过明词话中l?
Literature should reflect the life and thinking of people. However, the writer holds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s to a extent limited in its object of description and subject of cre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ancient folk literature for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life and thinking. "Shuo Chang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folk literature. Writer holds an all-round study of Shuo Chang literature should start from two aspects, i.e. the literature works and performing art. It is of high necessity to raise the status of
    Shuo Chang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order to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rom a new angle and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is aspect, the discovery of "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referred as Shuo Chang Ci Hua below) in Jiading County, Shanghai in 1967,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Shuo Chang Ci Hua embodies works during Cheng Hua year 7 to 14 in Ming dynasty(1471~1478) which was printed by Yongshuntang in Beijing. Now it is kept in Shanghai Museum and regarded as a treasure
    of Shanghai. Many scholars disputes about the varie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works in Shuo Chang Ci Hua. Considered of its art expression form and main subject, in this thesi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ifications for study, i.e. three kinds of historic stories, eight kinds of detective stories and two kinds of religious stories.
    This thesis first reviews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other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discovery of Shuo Chang Ci Hua. Chapter 2 describes its background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1 analyzes the Shuo Chang Ci Hua; Section 2 studies its writers and readers; Section 3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the drawings in the book.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contents. Its main subject on the surface describes the Confucian view of value and Buddhist view of
    
    
    
    
    
    morality, while reflects in depth the opposition and sarcasm on the feudal governing class. The combination of Daoism and folk belief gives the stories a more mysterious and romantic color. There are also many descriptions of ethnic customs such as fortune-telling, divipation, dream-reading, Yuanxiao festival, Hanshi festival, wedding, sacrificial rites, etc.. Chapter 4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1 describes the respective features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each classification, i.e. historic stories, detective stories and religion stori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historic stories features in 4 levels, i.e. start, development, climax and end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detective stories consists of two kinds. One is traditional 3-level structure, the other is 4-level structure, i.e. happening, development, climax and ending, "happening" here means "happening of the case"; "development" means "discovery and indictment of the case"; "climax" means "process of solving the case"; "ending" means "settlement of the case". The two religion stories feature in a 3-level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but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with dual structure, a feature in Korean Pansori, which means to organize the story with a repetition of tense and relax. Section 2 further analyzes the respective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each story, an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formula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Section 3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which reflects that the structure is not simple, but full of changes to make the story more attractive and colorful. Chapter 5 emphasizes on the art features of Shuo Chang, and researches rules of forming character's images. Though Shuo Chang Ci Hua features in a combined style of prose and verse, but the part of Chang is more important. Further study of way of using Shuo and Chang reflects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The part of Shuo has four functions, i.e. connecting different cases, providing clues and predi
引文
赵景深《谈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文物》1972年第11期。
    赵景深《明成化本南戏白兔记的新发现》,《文物》1973年第1期。
    汪庆正《记文学、戏曲和版画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文物》1973年第11期。
    尔泗《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之发现》,《戏剧艺术论从》1979年第1辑。
    曾永义《明成化说唱词话十六种—近年新发现最古的诗赞系说唱文学刊本》,《中外文学》第8卷第5期,1979年。(台)/又载于《说俗文学》。
    丁宗一《对「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之发现」一文的两点辨证》,《戏剧艺术论从》1980年第3辑。(1979年第1辑)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PP381~395。
    谭正壁、谭寻《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文献》1980年第3辑-4辑。
    周启府《谈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文学遗产》1982年第2期。
    孙崇涛《成化本[白兔记]与“元传奇”[刘智远]—关于成化本《白兔记》戏文的渊源与性质问题》,《文史》第20辑,1983年。
    李时人《“说唱词话”和“金瓶梅词话”》,《复旦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张登文《连续体公案讲唱文学的先驱-明成化本“包龙图公案词话”初谈》,《东岳论从》1986年第5期。
    王兆乾《池州傩戏与明咸化刊本“说唱词话”》,第2庙全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论文,1986年。/载于《中华戏曲》1988年第2期。
    大木康《关于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和读者》,《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张海涛《包公系列词话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俗文学七十年》,北京大学,1994年。
    苗怀明《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综述》,《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4期。
    魏崇新《金瓶梅词话》的人物描写与叙事艺术,《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魏子云《金瓶梅》(词话)的小说体式,《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2期。
    贾二强《明成化本说唱词话刊于北京说献疑》,《古今论衡》2000年第4卷。
    
    
    尾上兼英《成化说唱词话试论(-)—[花关索传],《东洋文化》第58号,1978年。(日)
    泽田瑞穗《[四帝仁宗有道军]—明代说唱词话 开场惯用句》,《中国文学研究》第4期。(日)/又有前田-惠译文载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981年。(台)
    马兰安《Chinese Popular Culture &Ming Chantefables》,Brill,1998年。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
    刘体超等《关索戏》,《云南戏曲曲艺概况》,云南人民,1980年。
    罗锦堂《花关索传说考》,《中外文学》第9卷第9期,1981年。(台)
    丘振声《[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的关索》/《宋代关索何其多》/《关索在西南》/《词话中的关索》,《三国演义纵横谈》,漓江出版社,1983年。
    杨明《澄江关索戏考》,《云南剧目选缉》,1983年第2期。P92。
    薛若邻《关索戏的产生和形成》,《云南剧目选缉》,1983年第3期,P110。
    冯永治《原始而简朴的关索戏》,《春城戏剧》,1983年第3期,P7。
    谭良啸《[花关索传]对[三国演义]研究的启示》,《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社会科院,1983年。
    薛若邻《关索系与关索》,《戏曲研究》第12辑,1984年。
    柳存仁《伍伯与花关索》,《清华学报》新16卷第1、2合刊,1984年。
    周村《成化本说唱[花关索传]的本色、变异及其渊源》,《评弹艺术》第3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
    顾峰《一支独特而稀有的傩戏—关索戏》,《戏剧艺术》1985年第3期。
    朱一玄《[花关索传]校点记》,《三国演义学刊》,1986年第2期。
    金文京《关羽之子与孙悟空—明成化本说唱词话“花关索传”的神话意义》,《中外文学》第十五卷第4期,1986年9月号。(台)
    云南省澄江县文化局《云南澄江关索戏》,1987年。
    赌枝《明成化本说唱词话“花关索传”的神话意义》,《古典文学知识》1987年第3期。
    李庆《评[井上泰山等著]<花关索传研究>》,《九州学刊》,1991年(4卷:2期)(台)
    
    
    薛若邻《关索的由来和关索戏的缘起》,《中华戏曲》第12辑,P34,山西人民,1992年./《云南戏剧》1990年第4期。
    张志合《从[花关索传]和[义勇辞金]杂剧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薛若邻《关索戏》,《民俗曲艺》第69集,1991年。
    杨应康《关索戏的祭祀活动与演出习俗》,贵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3期。
    陈天佑《关索戏—典型的戏曲傩戏》,《中华戏曲》第19辑。
    康保成《“花关索”是谁?》,《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
    《关索并非关三郎》,《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4期。
    皮奥林《网坛好汉“病关索”》,《网球天地》,2000年第2期。
    刘体操《珍贵的关索戏脚本》,《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5期。
    周绍良《关索考》,《学林漫录》第2集,P112,中华书局,1997年。/《学林漫录》,中华书局,2000年。
    李宜涯《「西蜀梦」与「花关索传」之比较研究—论词话与杂剧之关系》,《文史学报》(中兴大学),2000年。(台)
    《中国小说史研究》第二章关索传说,pp162-172。(日)
    永上正《“花关索”研究》,《无名》1984年第4期。(日)
    古屋昭弘《说唱词话[花关索传]明代方言》,《中国文学研究》第10期,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会,1984年。/又载于《花关索传研究》中。(日)
    金文京《关羽息子孙悟空(上)》,《文学》第54卷第6号,1986年。(日)
    金文京《关羽息子孙悟空(下)》,《文学》第54卷第9号,1986年。(日)
    立间祥介《花关索传[花][少年浪子]》,《艺文研究》第54号,1989年。(日)
    金文京等《花关索传研究》,汲古书院,1990年。(日)
    李文彬《白袍小(丬寽)薛仁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古典文学》(第四期),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范承渠《薛仁贵和骆宾王》,《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P113。
    赵景瑜《[薛仁贵]杂剧的艺术特色》,《元杂剧鉴赏集》,人民文学,1983年,P89-98。
    玄声《从历史上的薛仁贵到文学中的薛仁贵:浅谈[说唐后传]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心
    
    态》,《段都学刊》,1991年第2期。
    祁庆富(韩)申敬燮《俗文学中薛仁贵、盖苏故事的由来及流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老湖《薛仁贵与薛平贵》,《中国京剧》,1999年第2期。
    千田大介《薛仁贵故事变迁考》,《中国文学研究》第13期,1991年(日)
    竹内真彦《吕布薛仁贵—英雄祖型—》,(日)
    李育中《包公案里的包公》,《羊城晚报》1964年7月25日第3版。
    傅继馥《从[龙图公案]看“包公”形象的反动性》,《光明日报》1966年2月20日第4版。
    少武《包公、包公戏》,《吉林日报》1979年2月28日第3版。
    丘峥《从[秦春莲]看包公其人》,《广西日报》1979年2月4日第3版。
    郭汉城、苏国荣《论清官和清官戏》,《文学评论》1979年第3期。
    孙楷第《包公案与包公案故事》,《后沧州集》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P87。
    赵晓东《漫话“江南活包公”》,《戏曲艺术》1990年第3期。
    朱万曙《包公故事在明代的发展与演变》,《江淮论坛》1994年第2期。
    章子仁《包公:历史与舞台》,《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李简《包丞与北杂剧中的包公戏》,《中华戏曲》,《近代包公戏钩沉》,《艺术百家》,1994年第2期。
    孟昭燕《元杂剧中一个别开生面的包公形象》,《华夏文化》,1995年第3期。
    刘思《试论包公的缺点》,《公安月刊》1995年第3期。
    鹤川《当代包公戏初探》,《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6期。
    于莉莉《试谈元杂剧中包公的智慧风趣与幽默》,《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上),《福建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下),《福建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陆林《包公艺术形象的早期塑造—宋元笔记、话本、杂剧摭谈》,《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3期。
    《元代包公戏的佳作—《陈州粜米》》,《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丁肇琴《包公为什么是黑脸—蒹谈包公的一些传说》,《国文天地》,1997年。(台)
    胡金望《论「陈州粜米」中—包公形象的塑造及其审美价值》,《古今艺文》,
    
    1997年。(台)
    《论《陈州粜米》在元代包公戏中的两点创新》,《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纪平《包公的口碑为啥那么好?》,《炎黄春秋》1998年第2期。
    王政尧《满族与清代京剧包公戏》,《中国京剧》1999年第6期。
    《元杂剧包公戏繁盛原因略探》,《山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王小谢《包公形象的戏剧演化》,《当代戏剧》,1999年第4期。
    张全明《“包公戏”的出现与流传》,《炎黄春秋》2000年第11期。
    丁肇琴《包公与鬼》,《联合文学》,2000年。(台)
    木田知生《包公传承形成演变》,《龙泠史坛》1984年第3期。(日)
    根山彻《明代包公说话展开--「成化说唱词话」中心》《中国文学论集》第十五号,1986年。(日)
    竹内诚《包公说话演变-侧面《合同文字》在中心》,(日)
    阿部泰记《台湾包公信仰》,《集刊东洋学》第66号,1991年。(日)
    阿部泰记《[包公铁面明圣经]长沙包公信仰资料-》,《中国文学论集》第26号,1997年。(日)
    胡士茔《宋代的“公案传奇”与元代的“公案剧”》,河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柳依《对公案文学研究的几点看法》,《中州学刊》,河南城社会科学院,1992年第1期,P83。
    吴小如《试探公案小说的几个问题》,《求学学刊》,1995年第3期。
    武润婷《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形成和演变》,《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苗怀明《晚清公案侠义戏述略》,《艺术百家》,02000年第3期。
    程毅中《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与明代公案小说,《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鲁德才《明代各诸司公案短篇小说集的性格形态》,《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
    
    
    黄岩柏《论公案小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
    池田正子《「龙图公案」类话考》,《中国文化研究》第四期,1978年。(日)
    氏冈真士《「残唐五代史演义」道—小说讲史—》,《中国文学报》第52册,1996年。(日)
    氏冈真士《「五代史平话」<—讲史运命—》,《中国文学报》第56册,1998年。(日)
    李希凡《古典小说人物创造漫谈三题》,《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
    陈辽《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产生、发展和优良传统》,《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1期。
    陈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个谜》,《解放日报》1990年5月22日。
    陈大康《论小说史上的两百年空白》,《华东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
    张国荣《再评聂弩等先生的[水浒]简本先于繁本说》—兼辨《水浒》成书之前并无所谓“词话本”流传,《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高国藩《论敦煌民间文学与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3期。
    萧相恺《中国小说的近代化》,《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1期。
    严明《明代歌妓奴通俗小说的影响》,《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5期。
    刘书成《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时空模糊叙事构架》,《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许钰《民间故事讲述家及其个性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林岗《建立小说的形式批评框架》,《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苗怀明《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与清代中后期大众文化心理》,《通俗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孟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进》,《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宋常立《中国古代小说的叙述分层》,《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
    孟昭连《“水浒传”评点中的小说技巧论》,《南开学报:哲学报》1999年期。
    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文学遗产》2000年5期。
    许并生《神话历史化的原因及其对小说的影响》,《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
    
    期。
    金文京《诗赞系文学试论》,《中国—社会文化》七号,东大中国学会,1992年。
    中里见《书评“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集刊东洋学》76号,1996年。(日)
    金文京《书评“中里见敬「中国小说物语论的研究」”》《中国文学报》第56册,1998年。(日)
    孔另境辑录《中国小说史料》,古典文学,1957年。
    蒋瑞藻编《小说枝谈》,古典文学,1958年。
    阿英《小说闲谈》,新华书店,1959年。
    阿英《小说二谈》,新华书店,1959年。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新华书店,1984年。
    徐士年《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典文学,1956年。
    潘铭荣《中国古典小说论文目》(1912-1980),香港中文大学,1984年。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6),中华书局,1980年。
    赵景深《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上海古籍,1985年。
    名作欣赏编辑部《古典小说戏剧名作赏析》,山西人民,1985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1987年第2次版。
    吴十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版。
    石昌渝《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张国风《公案小说漫话》,江苏古籍,1995年。
    陆志平、吴功正《小说美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1998年。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小说戏曲研究》,联经,1988年。(台)
    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1999年。
    薛亮《明清稀见小说汇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鲁德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第一章 说书戏曲与小说,百花文出版社。
    孟犁野《中国公案艺术发展史》第九章:明代公案小说与包公形象的树立,警官教育,1996年。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2000年。
    黄霖、杨红彬《明代小说》,安徽教育,2001年。
    黄霖、杨红彬《明代小说》,安徽教育,2001年。
    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里见敬《中国小说物语论的研究》,汲古书院,1996年。(日)
    日下翠《中国戏曲小说研究》,研文出版社,1995年。(日)
    王兆乾《池州傩戏与宋代瓦舍伎艺》,《戏曲研究》,1983年第4期。
    王兆乾《贵州傩舞<舞伞>考析—原始戏剧发生的信息》,《中华戏曲》第13辑。
    何昌林《乐王、戏祖、拳宗、医圣》,《中华戏曲》第15辑,P35。
    薛若邻《傩戏:傩坛和戏曲的双向选择—兼谈文化的蕴函》,《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
    柯琳《傩戏音乐的结构和特征》,《贵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
    何加焉、王安庭《傩戏演变的文化背景》,《中华戏曲》,1991年第10期。
    柯琳《傩戏唱词与音乐的基本特征》,《民俗曲艺》第70期(台),1991年。
    张之中《山西傩戏概述》,《中国傩戏、傩文化全集》下《民俗曲艺》第70期,1991年。
    吴戈《傩戏是怎样的戏曲剧种?》,《艺术百家》,1995年第3期。
    王政《贵池傩戏》,《中国文化月刊》,2001年。(台)
    敏华《“副末开场”与中国古代戏剧观的演进》,《中华戏曲》
    赵景深《明代演剧状况的考察》,《戏剧艺术》,1979年第3-4期。
    王芷章《明杂剧的演唱和影响》,《戏曲艺术》,1980年第7期。
    
    
    赵景深《明代民间戏曲的地位与作用》,《民间文艺集刊》,1981年第1期,P148。
    兰曼《戏曲音乐的创造性》,广州日报,1986年4月25日。
    黄维若《宋元明三代中国北方农村宙宇舞台的沿革》,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续一)1986年第2期/(续二)1987年第3期/(续完),1987年第4期。
    邓学东《试论戏曲表演的体验与程式》,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刘辉《论明代小说戏曲空前兴盛之原因》,《艺术百家》,1987年第3期。
    江玉祥《试论明代的影戏及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5期,P67。
    张施民《浅谈戏曲唱词的艺术功能》,《当代戏剧》,1988年第5期。
    薛若邻《明代戏曲音乐革新的创举》,《文论研究》1989年第4期,P107。
    赵山林《戏曲观众的心理定势》,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1990年第2期。
    甚亚选《中国民间曲艺唱论》,《中国曲艺论集》(第2集),中国曲艺,1990年。
    顾乐真《试论明代俗曲唱本》,《文艺研究》1991年第3期。
    朱恒夫《民间小戏产生的途径与形态特征》,《文艺研究》,1991年1号。
    黄平《戏曲表演魅力初探》,《戏曲艺术》,1994年第4期。
    刘志《漫议我国戏曲、曲艺表演艺术的理论建设》,《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刘淑兰《戏曲艺术中的“穿插”(上)》,《戏曲艺术》1995年第3期。
    刘淑兰《戏曲艺术中的“穿插”(下)》,《戏曲艺术》1995年第3期
    潘翠菁、吴文辉《东西方古典戏剧理论着重点的差异》,《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田周旭《从演鬼到演人之间的艺术过渡》,《晋阳学刊》,1996年第6期。
    刘正维《中国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朱光荣《论中国戏曲里俗文学的艺术魅力》,《贵州师范大学学院》1996年第1期。
    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3期。
    张正学《元剧套曲曲调、引子与尾声特征散论》,《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张人和、杨今才《明刊本“西厢记”体制的演变轨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版》
    
    1998年第6期。
    于天池《“刎颈鸳鸯会”是话本而非鼓子词》,《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朱恒夫《早期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戏曲质素》,《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郭英德《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7期。
    金文京《书评’田仲—成「中国巫系演剧研究」》,《中国文学报》第53册,1996年。(日)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
    《孤本元明杂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中国古代戏曲论者集成》第九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960年版。
    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2次版。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1982年。
    高伦《贵州傩剧》,贵州人民,1987年。
    贵州民院民族研究所编选《傩戏论文选》,贵州民族,1987年。
    罗延华等编《中国傩文化论文选》,贵州民族,1989年。
    《傩、傩戏、傩文化》,文化艺术,1989年。
    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文津出版社,1991年。
    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1980年。
    《中国戏曲研究书目提要》,中国戏剧,1992年。
    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1994年。
    王兆乾辑校《安徽贵池傩戏剧本选》,台湾施合郑苏文化基金会,1995年。(台)
    曹其敏《戏剧美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
    吴梅《顾曲麈谈》,岳麓书社,1998年。
    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1999年。
    车锡伦、周良《宝卷、弹词》,春风文艺,1999年。
    刘烈茂《车王府曲本》,春风文艺,1999年。
    刘烈茂、郭精锐等著《车王府曲本研究》,广东人民,2000年。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4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温州市文化局编《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
    田仲—成《中国演剧史》,东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日)
    李金陵《贵池方言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安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白花文《中国古代版画溯源》(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周绍良《周绍良藏古代小说版刻插图并识语汇录(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3-4)
    宋莉华《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史红伟、张兵《略论明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问题》,《复旦学报》。2001(5)
    郭英德《小说史的叙述视角、叙述体例和叙述方法》,《文学遗产》,2001(5)
    王晓初《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演变》,《浙江大学学报》,2000(6)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聚焦艺术》,《学术研究》,2000(12)
    张勇《说话的艺术特征及对话本小说的文体影响》,《苏州大学学报》,2001(2)
    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源流与艺术特色》,《华夏文化》,2001(3)
    万晴川《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貌描绘与相人术》,《西北师大学报》,2001(5)
    王毅《明代通俗小说中清官故事的兴盛及文化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林衍《略论中国小说的诗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乐黛云、陈钰《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1996年。
    朱建明《从[玉华堂日记]看明代上海的戏曲演出》,《戏曲论从》第一辑,甘肃人民,1986年。
    谢云飞《文学与音律》,东大图书公司。
    周殿福《文艺语言发声基础》,中国科学出版社。
    
    
    《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1989年。
    欧阳若主编《中国歇后语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段宝林等《中外民间诗律》,北京大学,1991年。
    李泳炎、李亚虹编著《中华俗语源流大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
    方骏、尚可编《中国古代插图精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4次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丹青图书有限公司。(台)
    王学泰《通俗文学作家中的江湖艺人》,《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
    郭英德《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王猛《略论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杨联升《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社,1976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传社,1989年。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2年。
    《古代礼制风俗漫谈》(四集),中华书局,1992年。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书有主编《中国儒教伦理思想发展史》,江苏古籍,1992年。
    (日)田仲—成《中国的宗教与戏剧》,上海古籍,1992年。
    高国藩《敦煌民俗资料导论》,新文丰出版社,1993年。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俗语佛源》,上海人民,1993年。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1993年。
    (美)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1993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1995年第3次版。
    Wing-tist Chan,《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3年。
    吉冈义丰《永生愿—道教》,世界宗教9,淡交社。/(翻译本)《中国的道教》,民族社,1991年。
    《旧五代、石敬瑭传》,《新五代、石敬瑭传》,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旧唐书、薛仁贵传》,《新唐书、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旧唐书、张士贵传》,《新唐书、张士贵传》,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宋史、包拯传》传30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宋史、后妃传》李振妃条,列传第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明史、后妃传》孝穆纪太后条,13册(传),中华书局,1983年第2次版。
    《宋元平话集》(上、下),上海古籍,1990年。
    《三国志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上海古籍1992年。
    《三国志通俗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上海古籍1992年。
    《五代史平话》,《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上海古籍1992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上、下),上海古籍,1998年。
    (明)安迂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古本小说集成》朱氏与耕堂刊本影印本,上海古籍1992年。
    《七侠五义》,《古本小说集成》俞樾修订本影印本,上海古籍,1992年。
    (明)无名氏撰的《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岳麓书社,1997年第4版。
    (明)《元曲选》,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18年以及《元曲选》,涵芬搂的影印本,浙江古籍出传社,1998年。
    
    
    鲁德才《三侠五义》,春风文艺,1999年。
    《新篇五代史平话》,董康辑《诵芬室丛刊》二编,据宋本影印本,1917年。
    《全相平话五种》,上海文学古籍影印本,1956年。
    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平辽事略》,上海古典文学,1957年。
    (清)黄文杨《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山西省文化戏剧工作研究室《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4集),《访白袍》,1981年。
    (清)槠人获《隋唐演义》(上、下),上海古籍,1981年。
    孟繁树《明清戏曲珍本辑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刘林仙《薛仁贵征东》(评书),北岳文艺,1986年。
    《永乐大典》第三册,《薛仁贵平辽事略》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年。
    (评书)《五代演义》,春风文艺,1987年。
    (评书)《残唐五代》,春风文艺,1987年。
    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传》,《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1992年。
    (清)鸳湖鱼叟校订《说唐演义后传》,《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1992年。
    (清)鸳湖鱼叟校订《说唐后传》,《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1992年。
    (清)鸳湖鱼叟校订《说唐演义后传》,上海古籍,1996年。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上海古籍,1997年。
    (清)鸳湖鱼叟校订《说唐全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排印本,昆仑出版社,2001年。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十六种》,上海博物馆编,上海编者影印明刻本,1973年。
    朱—玄校点《明成化说唱丛刊》,中州古籍,1997年。
    《鹦哥儿宝卷》,镇江宝善堂藏板,光绪辛已仲冬镌,上海温知书店。
    《笔记小说大观外集》,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明)欣欣客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4年。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富春堂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
    《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8年。
    《明清笔记丛刊》,1958年至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笔记小说大观外集》,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清代笔记丛刊》,民国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元)《通制条格》完颜纳丹等撰,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28年。
    《四部丛刊》集部,《潜研堂文集五十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清)吴弥光辑,宋泽元重订《胜朝遗史二编》,清光绪九年刊本。
    王文濡辑《说库》,《陶庵梦忆》八卷,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清)张海鹏辑《借月山房汇朝钞》第十三集,1920年上海博古斋据张氏刊本影印本。
    《丛书集成初编》,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王大隆等辑《庚辰丛编》,《五石瓠六卷》,1940年排印本。
    《新曲苑》,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1940年。
    《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1956年至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王明编《大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
    (清)余治《庶几堂今乐初集》,清光绪六年(1880年)苏州得见斋书坊刊本。
    《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第3次版。
    《弘明集、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1989年。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第5版。
    (明)洪缏《清平山堂话本》,马廉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以及上海古籍,1992年版。
    (明)《大唐秦王词话》,《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1992年。
    (后唐)(亻曽)肇《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古籍影印本,1994年版。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中华书局校点本,1995年。
    《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95年第6次版。
    路工、谭天合编《古本平话小说集》(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王季思《宋元讲唱文学的特殊用语》,《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集),上海古籍。
    
    
    徐士年《宋元短篇白话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古典小说论集》,1956年。
    孙楷第《词话考》,《沧州集》卷1,中华书局,1965年。/《沧州后集》,中华书局,1985年。
    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赵景深《从话本到章回小说》,《教学通讯》,1980年第2期。
    张鸿勋《敦煌讲唱技艺搬演考略》,《敦煌学辑刊》第3期。
    (美)陆大伟《中国传统小说中说唱文学的非写实性引用》,《金瓶梅研究》第4集,中国金瓶梅学会编,江苏古籍,1993年。
    汪景寿《说唱艺术的虚拟美》,《说唱艺术的奇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汪景寿《中国曲艺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振良《说话技艺渊源考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刘烈茂《论车王府抄藏曲本子弟书的文学价值》,《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
    张兵《南宋的“说铁骑儿”话本和“宣和遗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小松谦《诗赞系演剧考》,《富山大学教养部纪要》第22卷1号,1990年。(日)
    金文京《「王昭君变文」考》,《中国文学报》第50册,京都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中国文学会,1995年。(日)
    输田直子《说唱文学「董西厢」》,《集刊东洋学》第76号,中国文史哲研究会,1996年。(日)
    小松谦《词话系小说》,《东方学》第95卷,1998年。(日)
    金文京,《敦煌变文文体》,《东方学报》,京都大学,2000年。(日)
    谭正壁《话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1956年。
    陈汝衡《说书史话》,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华书局,1959年。
    梁培炽《香港大学所藏木鱼书叙录与研究》,Center of Asian Studies,Univ。of Hongkong,1978。
    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上、下),中华书局,1979年。
    曾永羲《说俗文学》,(台)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
    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1980年。
    
    
    陈寅恪《论再生绿》,《寒柳汤集》,上海古籍,1980年。
    谭正壁、谭寻《木鱼歌、潮州歌叙录》,书目文艺出版社,1982年。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
    见路工《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秋桂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上、下册),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台)
    王庆菽《宋代“话本”和唐代“说话”、”俗讲”、“变文”、“传奇小说”的关系》,《敦煌文学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陈来生《史诗、叙事诗与民族精神》,上海社会科学学院,1990年。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1990年。
    薛宝琨、鲍震培《说唱艺术史论》,化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
    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
    石昌渝《小说—话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高国潘《敦煌民间文学》,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
    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景一男《讲唱文学的戏曲的展开》,《语文研究》,1991年第21辑。
    金兴圭《19》,《语文论集》。
    金敏镐《明末清初 话本小说 近代的 要素研究》,《中国语文论集》第18辑。
    高淑嬉《中国公案小说小考》,《中国文学研究》第20辑。
    《口碑文学研究》第4辑。
    《口碑文学研究》第7辑。
    金炳国《从口碑叙事诗的角度看,盘艘里辞说的结构方式》,韩国学报(27),1982年。
    姜贤模《公案小说的研究》,汉阳大学硕士论文,1986年。
    金光永《元代公案杂剧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86年。
    
    
    郑大雄《弹词、鼓词比较研究》,外国语大学学位论文,1989年。
    金秀娟《初期话本小说研究》,淑明奴子大学硕士论文,1992年。
    金光永《元代公案剧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
    金明学《元代公案剧研究》,忠南大学博士论文,1993年。
    姜周完《三侠五义研究》,延世大学硕士论文,1993年。
    金映植《宋元话本小说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4年。
    洪荣林《元杂剧三国戏的口碑文学性研究》,延世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权容浩《清平山堂话本研究》,中央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尹僖廷《清平山堂话本研究》,成均馆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闵惠敬《清代话本小说的研究》,高丽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金震坤《宋元平话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金遇铝《诸宫调研究》,汉城大学学位论文,1996年。
    安祥馥《宋金代杂剧、院本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金周映《宋元话本小说的主体和形式特色研究》,庆北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李延宰《鼓词系讲唱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尹银雪《公案剧“十五贯”研究》,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盘嗖里的理解》,创作和批评社,1978年。
    赵东一..金興圭<理解>,创作批评,1978。
    1985年。
    1990年。
    金谷治1990 6。
    1992年。
    强德顺·赵东一·徐大锡·曺喜雄<口碑文学概说>,1993。
    1994。
    朴官洙《韩国盘嗖里辞说形成研究》,国学资料院,1996年。
    1996年。
    1997。
    1997。
    1998。
    1996年。
    李宪洪<韩国讼事小说研究>,三知院,1997年。
    
    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