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传统京剧时期京胡伴奏艺术规律作一次多层、全面的揭示:
     首先,对京胡自身形制构造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京胡在京剧皮黄腔伴奏乐队中“主奏地位”确立的历程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梳理;在对京胡历史沿革的考察过程中,初步解答了京胡具有“清脆、明亮”的音色、独特的形制构造、以及能够成为京剧剧种风格代表的“主奏乐器”的原因。
     其次,深入分析了京胡伴奏音乐的宫调、技法、一般形态特征以及个性流派风格等京胡伴奏音乐形态层面艺术规律的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些艺术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并且联系京胡伴奏的艺术实践,探讨了京胡伴奏音乐形态规律的运用与艺术表现需要之间的密切联系。
     再次,笔者在传统已有的琴师传记资料的基础上,以较大的篇幅对传统京剧中琴师的职能、以及琴师自身进行了多维分析。其中,通过对作为“主奏者”的琴师在传统京剧所承担的多重职能、以及实施其职能的行为和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传统京剧伴奏艺术乃至表演艺术的风格特征,而通过对琴师主体自身的多维分析,更深入地认识了传统京剧的戏班乐队组织、经济基础、演出、伴奏机制和习惯、演出中的演员、乐手和观众的沟通方式等等。
     最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美学高度来揭示京胡伴奏艺术最为突出的“主奏性”和“程式性”等审美特征。进而推绎出:京胡伴奏艺术中“主奏性”与“程式性”这一对共生的审美特性,在传统戏曲伴奏艺术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By means of Ethnomusicology, the thesis tries to throw light on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JingHu accompaniment in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in perspective for the first time.
    Firstly, it elucidates systematic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leading position" in the "PiHuangQiang" accompaniment band of PeKing Opera.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 procedure of JingHu, it gives regarding the tone colour of "clearness, brightness", the distinctive construction and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accompaniment performance in PeKing Opera.
    Secondly, it analyzes profoundly the formation of the art patterns of JingHu accompaniment music, referring to GongDiao, craftsmanship, ordinary formula characteristics, individual style of different sect and so on. Furthermore, it illuminates on the formation procedure of the art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cause. In reference to his own performance practice, the author also shou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t patterns of JingHu accompaniment music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crete music performance.
    Thirdly, owing to large amount of biographical material about traditional musicians, the author analyzes in a large space the musician's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musicians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therefore fills the gaps in the research on
    
    
    
    PeKing Opera musicians. On the basis of such steps, the author shows the accompaniment artistry of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and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erformance. Meanwhile,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profoundly the band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the economics base, the communication way between musicians and spectators, etc.
    Finally, the thesis reveals the most outstanding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in JingHu accompaniment artistry, such as "ZhuZouXing" and "ChengShiXing". Morever, the author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two intergrowt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mentioned above are universal in accompaniment art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引文
一、中文文献:
    (一)、京胡伴奏之论著(按出版时间为序):
    1、《京调胡琴秘诀》陈星垣编,中华图书馆1918年发行。
    2、《戏学指南》(1-15册)文化开明社编,中华图书馆1923年印。
    3、《京戏工尺指南》张德福口述,胡憨珠整理。东亚书局1924年9月出版。
    4、《皮黄曲、胡琴演奏法》李荣寿编著,1927年刻印。
    5、《二黄寻声谱》郑剑西编,大东书局1929年初版。
    6、《京调胡琴工尺秘诀》以及《京调胡琴工尺秘诀续编》选辑者 河间齐家,中华印书局1932年发行。
    7、《胡琴研究》方问溪著,文岚筏印书局1938年9月出版。
    8、《京调工尺指南》冯子胡编著,大通书社1941年出版。
    9、《胡琴正规》阳羡惕身馆主编,中华印书局1941年发行。
    10、《京剧琴谱》熊雨苍编,赣县复兴书社1946年印行。
    11、《袖珍京剧胡琴谱》胡塞风编,北京书店1951年2月出版。
    12、《京胡初学法》叶仁山、李学文编著,汇文书店1953年3月出版。
    13、《京胡学习手册》浦梦古编著,国光书店1953年7月出版。
    14、《舞台实用胡琴曲牌谱》林亚著,宝文堂书店1954年5月出版。
    15、《京剧胡琴入门》张笑侠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出版。
    16、《京胡演奏法》晏诵周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年11月出版。
    17、《京剧胡琴研究》倪秋平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4月出版。
    18、《京胡演奏基础》厉不害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8月出版。
    19、《京胡曲集》朱紫云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
    20、《京胡曲谱集成》赵喇嘛口述 范石人整理记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出版。
    21、《京剧胡琴奏法例解》倪秋平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1958年3月出版。
    22、《徐兰沅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唐吉记录整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出版。
    23、《杨宝忠京胡演奏经验谈》杨宝忠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6月出版。
    24、《怎样学习京胡伴奏》样板戏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25、《京胡伴奏》马铁汉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版。
    26、《京胡演奏法》庄永平、顾永湘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74年出版。
    
    
    27、《京胡伴奏研究》张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28、《燕守平操琴曲谱选》陈同仁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29、《何顺信琴谱》何顺信亲述,曹宝荣、董从杰编,大连出版社1993年出版。
    30、《京胡音乐演奏教程》吴华 张素英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31、《京胡伴奏选段》燕守平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二)综合性论著:
    32、《乐书》陈晹著,光绪丙子广州版。
    33、《扬州画舫录》清 李斗著,中华书局1795年刻本。
    34、《梨园外史》潘镜芙、陈墨香合著,天津北城书局1920年发行 京华印书局1925年再版。
    35、《京剧两百年之历史》波多野干一著,鹿原学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发行。
    36、《戏剧丛谈》大东书局1926年版。
    27、《都门纪略中之戏曲史料》周明泰著,1932年几礼居刻本丛书。
    38、《清升平暑存档事例漫抄》周明泰著,1932年几礼居刻本丛书。
    39、《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周明泰著,1932年几礼居刻本丛书。
    40、《京剧之变迁》齐如山著,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第二版。
    41、《戏班》齐如山著,北京国剧学会1935年发行。
    42、《中国伶人血脉之研究》潘光旦著,商务印书馆1941年9月版。
    43、《平剧两百年》唐有诗辑,放庐斋室1948年版。
    44、《秦腔记闻》王绍酞著,西安易俗社1949年刊行。
    45、《中国戏剧史》周贻白著,1953年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6、《川剧音乐概述》四川省川剧学校研究室1956年(内部)编印。
    47、《京剧打击乐汇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音乐出版社出版1958年北京出版。
    48、《京剧字韵》徐慕云、黄家衡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版。
    49、《京剧锣鼓》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北京出版。
    50、《豫剧板胡演奏法》刘盘亭、赵抱衡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
    51、《粉墨春秋》盖叫天口述,何慢、龚义江记录整理,196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52、《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1年北京出版。
    53、《戏曲乐队工作经验和问题》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出版。
    54、《东亚乐器考》林谦三著,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出版。
    55、《京剧流派》董维贤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
    
    
    56、《汉剧操琴艺术》汤东泉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57、《京剧生行艺术家浅论》王庚生讲述,李相心、吴同宾整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
    58、《晋剧呼胡演奏法》董文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59、《越剧主胡和越剧伴奏》何占永编写,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60、《论戏曲音乐》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出版
    61、《裘盛戎艺术评论集》方荣翔 张胤德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62、《梆子腔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63、《马连良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分会马派艺术研究小组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
    64、《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出版。
    65、《王瑶卿艺术评论集》史若虚 荀令香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
    66、《京剧谈往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版。
    67、《戏曲新题》刘正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68、《民族音乐学译文集》董维松、沈洽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69、《戏曲音乐研究》何为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
    70、《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许姬传编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1月出版。
    7l、《京剧100题》徐城北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出版。
    72、《京剧谈往录续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 北京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
    7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篇》张次溪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8年出版。
    74、《京剧两百年概观》苏移 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
    75、《三大戏剧体系审美关系初探》康洪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76、《梆子戏传统唱腔选》潘仲甫、张慧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7月版。
    77、《戏曲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北京出版。
    73、《两皮二黄音乐概论》刘国杰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79、《戏曲艺术节奏论》姜永泰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北京出版。
    80、《梨园一叶》叶盛长叙事、陈绍武撰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81、《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余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82、《京剧架子花与中国文化》袁世海、徐城北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83、《中国四大名旦》宋清江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84、《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市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85、《余叔岩艺术评论集》吾群力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86、《梅兰芳艺术评论集》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87、《谭鑫培艺术评论集》戴淑娟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88、《京剧唱腔研究》杨予野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89、《中国京剧史》上、中、下卷,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年出版。
    90、《京剧打击乐浅谈》鲁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91、《奚啸伯艺术生涯》马健鹰等编著,新华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
    92、《戏曲音乐论探》汪人元著,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年北京出版。
    93、《争取京剧艺术的新繁荣》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94、《李慕良操琴艺术谈》李慕良叙,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95、《京剧音乐概论》刘吉典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出版。
    96、《宜黄诸腔源流探》流沙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97、《南北皮黄戏史述》于质彬著,黄山书社1994年1月出版。
    98、《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何时希著,北京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
    99、《京剧唱腔司鼓技巧》杨晓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100、《梅兰芳与中国文化》周姬昌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1、《周信芳与麒派艺术》纪念周信芳先生100周年诞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2、《音乐学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3、《京剧唱腔研究》武俊达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104、《中国戏曲文化》周育德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
    105、《古今中外论长庚》《程长庚研究文丛》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出版。
    106、《张庚阿甲学术讨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107、《戏曲表演概论》陈幼韩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108、《谭富英艺术浅论》吴大徵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109、《京剧现状研究》崔长武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110、《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姚文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111、《京剧唱腔鼓套子》刘越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112、《京剧精神》蒋锡武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113、《程砚秋艺术评论集》肖晴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114、《实地考察与戏曲研究》陈守仁编,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出版1997年10月出版。
    115、《何为戏曲音乐论》何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北京出版。
    116、《杨宝森纪念集》谢国祥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117、《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李畅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118、《余叔岩孟小冬及余派艺术》张业才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出版。
    119、《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120、《京剧与中国文化》徐城北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1、《民间鼓吹乐研究》乔建中等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出版。
    122、《京剧样板戏音乐论纲》汪人元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123、《中国弓弦乐器史》项阳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
    124、《民族音乐新论》刘正维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25、《曲谱研究》周维培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126、《车王府曲本与京剧的形成》郭精锐著,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27、《香港粤剧导论》陈守仁著,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出版1999年出版。
    128、《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追求》周南雁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129、《川剧艺术引论》严福昌主编,巴蜀书社2000年1月版。
    130、《民族音乐学》(日)德丸吉彦著,王耀华、陈新风翻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13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各省市卷。
    132、《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33、《明清戏曲史》卢前撰,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版。
    134、《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1960年1月出版。
    (三)、参考论文(含未被直接引用者):
    135、徐兰沅:《琴师是演员的重要助手》载《戏剧报》1963年6期。
    136、赵后起:《胡琴考略》载《艺苑》1983年第4期。
    137、苏赫巴鲁:《火不思—马头琴的始祖》载《乐器》1983年5、6期。
    138、朱岱弘:《我国弓弦乐器源流》载《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
    139、陈复声:《京剧皮黄腔生旦分腔的音乐手法》《音乐艺术》1985年4期。
    140、李晓龙:《京剧板鼓指挥艺术及记谱法浅探》《音乐探索》1986年1期。
    141、王力:《京剧唱腔中的字凋》《戏曲艺术》1986年1期
    142、盛河:《乐队下舞台是戏曲的一大进步》《剧海》1986年3期。
    
    
    143、胡建国:《戏曲乐队的演变与现状》《剧海》1986年6期。
    144、卜中:《京剧杨派艺术的开拓者杨宝森》《戏曲研究》1986年11期。
    145、汪人元:《论戏曲音乐的特殊逻辑—程式性》《文艺研究》1987年1期
    ]46、汪人元:《略论戏曲音乐的功能》《戏曲研究》1988年1期。
    147,高鼎铸:《简论戏曲音乐的程式性》《戏剧丛刊》1988年3期
    148、张伯瑜:《京剧锣鼓牌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4期。
    149、唐毓斌:《对“马尾胡琴”一说的质疑》载《乐府新声》1990年第4期。
    150、龚和德:《试论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戏曲艺术》1991年1期
    151、海震:《戏曲管弦伴奏的演进》《戏曲艺术》1992年1期。
    152、钱茸:《戏曲音乐改革与戏曲音乐程式化现象》 《中央音乐学报》1992年1期。
    153、栾冠华:《传统戏曲与传统剧场》《戏剧艺术》1992年2期
    154、曹宝荣:《学习何(顺信)派操琴艺术一得》 《戏曲艺术》1992年3期。
    155、许谨忠:《京剧打击乐器的改革和探索》《戏曲艺术》1992年3期。
    156、穆文义:《鼓师论》《戏曲艺术》1992年4期。
    157、陈斌善:《中国戏曲的美学原理》 《戏曲研究》1993年4期。
    158、刘琦:《梅兰芳艺术思想论》《南开学报哲社版》1993年5期。
    159、张生筠:《中国戏曲的科班与演出剧团》《戏曲研究》1993年6期。
    160、张叔麟:《三位天才琴师的魅力》《中国京剧》1993年6期
    161、胡芝凤:《略论戏曲表演程式的美学特征》 《戏曲研究》1993年10期
    162、蔡际洲:《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音乐研究》1994年2期
    163、李加宁:《胡琴和奚琴的流变新解》载《乐器》1994年第3期。
    164、肖鉴铮:《应大力培养伴奏人才》《人民音乐》1994年6月
    165、刘国杰:《现代京剧音乐纵横谈》《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1期。
    166、郑特望:《浅谈秦腔板胡》《交响》1995年1期。
    167、刘东升:《传统戏曲乐队中的弓弦乐器》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2期。
    168、徐霞:《京剧皮黄腔非程式性创造研究》《中国音乐学》1995年2期。
    169、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3期。
    170、马友德:《‘卢小杰戏曲音乐风格胡琴演奏会’的启示》 《艺术百家》1996年2期。
    171、陈慧雯:《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的发展探微》《交响》1996年4期。
    172、刘金祥:《关于京剧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剧作家》1997年2期。
    ]73、刘晓英:《戏曲院校三弦教学中的音准问题》《人民音乐》1997年4期
    174、孟兆祯:《赞李慕良京剧音乐的创新成就》《中国戏剧》1997年6期
    175、刘平安;《流韵如泉六十载 扬声四万八千旋》《中国京剧》1998年1期。
    
    
    176、孔祥昌:《培养京剧月琴、三弦等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戏曲艺术》1998年1期。
    177、赵志安:《二胡音色的韵味和特色》载《音乐表演》1998年第2期。
    178、吴卫彬等:《典型民族拉弦乐器的音色分析》《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4期。
    179、张继厚;《京胡伴奏漫谈》《齐鲁艺苑》1999年2期。
    180、孙新:《略论戏曲学校中伴奏专业主课教学及教材建设》《齐鲁艺苑》1999年2期。
    181、费玉平:《京剧声腔音乐作曲的思维研究》《戏曲艺术》1999年3期。
    182、吴枕源:《亦伴亦奏 相得益彰》《艺术百家》1999年3期。
    183、何炬:《戏曲音乐指挥散论》《艺术百家》1999年3期
    184、李绛英:《秦腔音乐及其伴奏形式》《当代戏剧》1999年5期。
    185、贺锡德:《民族乐队史话》《音响技术》1999年5期
    186、肖鉴铮:《试论戏曲乐队的定弦格式》《音乐探索》2000年1期。
    187、徐元勇:《略论中国戏曲音乐作曲家之地位》《中国音乐》2000年1期
    188、品月:《喜迎新千年 京胡献精品》《中国京剧》2000年1期。
    189、韩宝强等:《阿炳所奏‘二泉映月‘的音律研究》 载《中国音乐学》2000年2期。
    190、阎可行:《戏曲乐队的练乐》《当代戏剧》2000年3期。
    191、赵志安:《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之述见》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
    192、张君秋:《我的唱腔创作》 载《戏曲研究》9辑。
    193、汪人元:《清抄京剧“芦花河”等工尺谱译介》载《戏曲研究》9辑。
    194、王大卫:《戏曲乐队建制随想》载《戏剧戏曲研究》1996年2期。
    195、张正治:《京剧的配曲、演唱形式及乐队的新发展》载《戏曲研究》1997年3期。
    196、海震:《梆子、皮黄的胡琴伴奏》载《戏曲艺术》1995年3期。
    二、英文文献:
    197、Eisa Le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uShi Drummer of the ChuanJu percussion ensemble', Asian Music, spring/summer 1997
    198、B. Nettl: 'some historical thoughts on the character of Ethnomusicology', Exploration on Ethnomusicology, ed. C. J. Frisbie (1986)
    199、Nancy Guy: 'Governing the arts, Governing the state: Peking Opers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aiwan', EM, ed. Bruno Nettl, Vol. 43. No. 3 (1999)
    200、Katsumura Jinko: 'Some innovations in Musical Instrument of Japan during the 1920's ', Year 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Vol. 18 (1986)
    
    
    三、音响、曲谱文献(只列出主要部分):
    (一)曲谱资料:
    201、《谭鑫培唱腔集》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出版。
    202、《张君秋唱腔选集》张建民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出版。
    203、《程砚秋唱腔选集》萧晴记谱整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
    204、《尚小云唱腔选集》许俊德编选 记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205、《京剧曲谱集成》(一至九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2年出版。
    206、《戏迷必备——京剧流派唱腔荟萃》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207、《京剧流派剧目荟萃》(一至十辑) 文化出版社出版1994年出版。
    208、《梅兰芳唱腔选集》 储晓梅记谱整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209、《杨宝森唱腔选集》许锦文编著、记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出版。
    210、《姜妙香唱腔选集》黄定编订,张正治记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211、《荀慧生唱腔选集》荀令香编,万如泉 万凤姝记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212、《裘盛戎唱腔选集》田富正记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二)音响、音像资料:
    213、《杨宝森唱腔选》北京出版社1990年录制、出版发行。
    214、《京剧名人名段大全》十辑,(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北京音像公司从历史上的唱片资料中,精选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杨宝森、裘盛戎、李多奎等十位流派创始人的代表唱腔,编辑成专辑录音带系列),北京音像公司1994年出版。
    215、《周信芳百年珍藏版》中华文艺音像联合出版社1994年出版。
    216、《京剧失传绝唱》系列,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5年复录发行。
    217、《余叔岩绝版珍品》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96年出版发行。
    218、《打渔杀家》(谭富英、张君秋演唱,王瑞芝、何训信操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97年发行。
    219 《京剧宗师谭鑫培演唱艺术全集》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98年出版发行。
    220、《京剧流派唱腔精选》系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供稿,上海有声读物公司出版。
    221、《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VCD系列,由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制作,张君秋为艺术顾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已发行103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