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黄土高原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黄土的特殊性质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破碎地貌景观,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非常活跃。滑坡侵蚀是重力侵蚀的主要类型之一,是黄土高原陡坡侵蚀产沙和沟道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由于种种原因,重力侵蚀研究相对滞后,很多方面亟待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典型案例剖析等途径,在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滑坡侵蚀成因、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分布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土壤侵蚀学与滑坡学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了滑坡侵蚀分析研究.体系;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典型滑坡侵蚀体力学机制和运动过程;利用信息量理论对典型区域滑坡侵蚀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等。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应用土壤侵蚀学、地质学、地貌学等理论,给出了滑坡侵蚀的定义、形态要素、分类、灾害链、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与其它重力侵蚀的区别等;运用多种手段对典型滑坡的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实验,建立了用于典型滑坡侵蚀计算的地质模型,初步建立了滑坡侵蚀的分析研究体系。
     2.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典型滑坡侵蚀的数学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铜川市典型滑坡侵蚀体的网络变形、主应力、主应变、剪应力、安全率、破裂面上应力分布等,得到典型滑坡侵蚀体不同部位的力学状态全面系统的把握。
     3.利用运动学基本定律,建立了典型滑坡侵蚀的运动学模型。通过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对滑坡侵蚀实例进行滑坡破坏后的运动过程仿真,得出了边坡破坏后滑坡侵蚀体运动过程中各块体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移动轨迹、接触力与角—边接触关系、形心平均主应力、形心平均位移、块体力矩、块体作用力、块体转角、速度、加速度等的历时曲线,模拟仿真滑坡侵蚀体动态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滑坡侵蚀体运动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的结论,对滑坡侵蚀体的滑动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利用信息量理论,建立了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影响滑坡侵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因素对滑坡侵蚀的贡献不同。影响滑坡侵蚀的因素状态
    
     郑书彦傅上论文:渭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屋评价研究
    从大到小为地下水出露在黄土底部的基岩面上,植被盖度小、人类活动强度大、
    沟谷密度密、地层结构为黄土与基岩、相对高差乃0队地形坡度2045”、地形
    坡度>45”、地震加速度高、地下水出露在黄土坡体中共10个因子状态。
     5.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得出,在铜);怖区82.skin‘的面积上,滑坡
    侵蚀面积 44·skin’,占 53·9%,无滑坡侵蚀的面积 38·oh旷,占 46·1%。铜川市区 沁
    滑坡剧烈侵蚀区面积13.00km‘,占15.76%,强烈侵蚀区面积20.00km’,占24.24
    %,中度侵蚀区面积25.25km\ 占30.61%,轻度侵蚀区面积6.00km\ 占7.27%,
    微弱侵蚀区面积 18.25k旷,占22.12%。铜川市区滑坡侵蚀中等以上强度区面积
    58.25km’,占 70.61%。铜JI怖区共有滑坡、崩塌、滑塌 451个,其中滑坡 127
    个(老滑坡 43个、新滑坡 84个),占 28.2%,滑塌52个,占 11.5%,崩塌 272
    个,占60.3%。崩塌的数量很多,但规模较小(崩塌侵蚀量148.4万T,仅占1.19
    %):滑塌的数量和侵蚀量(74O.5万T,5.96%)也较少;滑坡的个数虽少,但
    侵蚀量却很大 (1154.6万 T,92.85%),可见铜川市区滑坡侵蚀程度非常强烈。
    运用本文建立的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得出了铜川市区滑坡侵蚀强度
    分布图,经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较高。
The loess is thick and widely distributed on Loess Plateau in China. The drought and semi-drought climate and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loess result in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area. Therefore, the geomorphic landscape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gullies, where me gravity erosion such as slide and collapse are very active. Slide erosion, the main resource of gully sediment yie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gravity erosion. However, the gravity erosion, of which many aspects still need further research, has been lagged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In mis paper, firstly,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many predecess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rosion causes of loess platea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lide erosion in typical areas by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numeric analysis and typical cases analysis, the slide erosion analyzing system is tentatively founded which can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d slop erosion. Secondly, the dynamical mechanics and movement of typical slide erosion body is deeply researched by method of numeric analysis. Finally, the regional slide erosion i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method of information quantity theory. The main achievements are as follows:
    1. It is put forward mat the definition of slide erosion, the shape elements, classification, catastrophic chain, formation condition, inductive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lide erosion and other gravity erosion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oil erosion,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The geological model to calculate the slide erosion i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many investigation and tests
    k
    of the litho logic character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ypical slide, based on which the slide erosion analyzing system is set up.
    2. The mathematical-mechanical model of slide erosion i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the elastic-plasticity theory.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network distortion, principal stress, principal strain, shear stress, safety rate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n the fractured surface of the typical slide in Tong-chuan city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echanical situ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ypical slide are finally mastered.
    3. Based on the principals of kinematics,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slide erosion is founded. After the discrete units simul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collapsed slide, the duration curves of motion states,
    
    
    
    moving pathway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act force and angle-edge contact, mean principle stress, mean displacement, force moment and acting force, striking angles, velocity, accelerated velocity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ple slide are obtained, as a result, the process of slide movement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which is a new achievement to the slide erosion process.
    4. The model of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slide erosion is founded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quantity theor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lide erosion, which are groundwater on the bedrock surface, thin plant cover, heavy human activity, high gully density, loess and bedrock layers,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which is bigger than 50 meters), degree of slide (between 20?and 40?), degree of slide (which is bigger than 45?), high-accelerate earthquake, groundwater inside the loess slide, of which the formers contribute much more than the laters to slide erosion.
    5.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umer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tal area area of the studied zone in Tong-chuan is 82.5 square kilometers, where slide erosion area is 44.5 square kilometers, occupying 53.9% of the total area; the area without slide erosion is 38.0 square kilometers, occupying 46.1% of the total area; the serious slide erosion area is 13.0 square, occupying 15.76% of the total area; the drastic erosion area is 20.00 square kilometers, occupying 24.24% of the total area; the middle erosion area is 25.25 square kilometers, occupying 30.61% of the total area; the mild erosion area is 6.0 square kilometers, occupying 7.27% of the total area; the weak erosion area is 18.25 squa
引文
阿格特伯格 F.P.,1980.地质数学.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艾南山,1987.论应力侵蚀,水土保持学报,1(1):15-23。
    艾南山,1991.应力侵蚀和泥石流,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14-119。
    白丹等,1999.浑水入渗规律试验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1-6。
    包承纲,1994.离心模拟扭亏为盈主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瓣技术新方法论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26。
    宝成铁路技术总结委员会,1978.路基设计与塌方滑坡处理。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蔡光远,1995.李家峡水电站Ⅱ号滑坡初期蓄水稳定性评价及涌浪计算。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曹步山等,200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美学观,中国水土保持SWCC,(6):36-37.
    曹银真,1984.黄土地区重力侵蚀的机理及预报,中国水土保持,(4):19-22。
    柴贺军,1995.滑坡堵江事件及其环境效应.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柴贺军等,2000.中国堵江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山地学报,18(增刊):51-54。
    柴宗新,1999.山地灾害概念之我见,山地学报,17(1):1-6。
    柴宗新、刘淑珍,2000.西部大开发与四川水土保持,中国水土保持,(8):22-23。
    陈祟希、成建梅,1998.关于滑坡防治中排水模式的思考,地球科学,23(2):1-4。
    陈传美等,1999.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河海大学学报,(1):1-4。
    陈广波,1997.陕北黄土地区塑流—拉裂型滑坡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28-138。
    陈广波,1998.陕北黄土地区塑流—拉裂型滑坡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28-138。
    陈海军,1997.水库滑坡蓄水期具稳预测及反馈分析。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陈南森,1986.调查黄土塬边古老滑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滑坡文集(5)。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97-101。
    陈胜宏,1998,加锚节理岩体流变模型及三维弹粘塑性有限元分析,水利学报,(6):1-9。
    陈文等,1999.饱和粘土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7(6):1-9。
    陈新民、罗国煜,1999.基于经验的边坡稳定性灰色系统分析与评价,岩土工程学报,21(5):1-6.
    陈义华,1995.数学模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陈永波,王成华,2000.滑坡发生的危险边坡判别及预测预报分析,山地学报,18(6);559-562。
    陈勇,2000.迎接国际山地年:工作与展望,山地学报,18(6):583。
    陈正汉、周海清,1999.非饱和土的非线性模型及其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1(5):1-12。
    陈自生,1993.谷坡发育中的地应力因素,滑坡文集(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60-64。
    陈自生,1993.自然滑坡的灾害链,滑坡文集(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6-12。
    陈祖煜,1983.土坡稳定分析通用条分法及其改进,岩土工程学报,5(4):11-27。
    谌壮丽等,1982.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研究现状,滑坡文集(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70-178。
    程谦恭、彭建兵,1998.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程谦恭等,2000.高边坡体渐进性破坏粘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工程地质学报,8(1);25-30.
    崔云鹏,蒋定生,1997.水土保持工程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崔政权、邓清禄,1996.岩土工程论文集。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崔政权等,1992.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研讨会。北京:地震出版社。
    崔中兴、王瑞骏,1995.象山滑坡蠕动变形机理分析,水土保持学报,9(2):71-77。
    崔中兴、张景,1995.神经网络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水土保持通报,15(5):54-57。
    戴福初,1997.火山岩风化坡残积土的工程特性及暴雨滑坡泥石流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论文。
    戴福初,1999.暴雨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理与风险评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论文。
    戴维M.Cruden、威廉M.Broan,1997.世界滑坡编目的进展,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52-156.
    戴自航、彭振斌,2000.某宿舍楼滑坡机理分析与治理,地质与勘探,36(4):91-94。
    
    
    党维勤等,2000.Excel软件在水土保持线性规划中的应用,水土保持学报,14(2):92-94。
    邓辉,1995.岩石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及治理优化设计。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邓辉、黄润秋,1999.岩口滑坡的发育特征及运动过程研究,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6(3):1-6。
    邓辉、黄润秋,1999.岩口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3):1-7。
    邓清禄、王学平,2000.黄土坡滑坡的发育历史;坠覆-滑坡-改造,地球科学,25(1):44-50。
    邓庆共,1993.再现岩石滑坡构造裂面的物理模型实验,滑坡文集(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71-76。
    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地质矿卢部环境地质研究所,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1:6000000)。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7。
    第三机械工业部勘测公司等,1979.滑坡滑带土残余强度的几种试验方法,滑坡文集(2)。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0-209。
    董龙雷等,2000.岩土工程中动态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6):783-793。
    董孝璧、王兰生,2000.斜坡破坏后滑体的运动学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1):31-37。
    窦国仁,1999.再论泥沙起动流速,泥沙研究。(6):1-11。
    杜友平、杨勇,1999.西藏八一电厂沟泥石流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6。
    范文等,1999.杨山末站滑坡稳定性研究及治理措施,西北地质科学,(1):1-6。
    方晓阳,2000.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岩土工程学报,22(1):1-19。
    方学敏等,1998.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机理及作用,水利学报,(10):1-4。
    费良军、王文焰,1998.浑水波涌畦灌条件下的间歇入渗试验研究,水利学报,(5):1-7。
    费良军、王文焰,1999.浑水间歇入渗模型研究,水利学报,(2):39-41。
    费祥俊,1999.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与下游河道防洪减淤问题,水利水电技术,30(3)。
    费祥俊、舒安平,1998.多沙河水流输沙能力的研究,水利学报,(1):1-5。
    丰定祥等,1990.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岩土工程学报,12(3):1-9。
    弗·达·卡扎尔诺夫斯基,1998.铁路公路灾害防治。中国铁道出版社、俄罗斯运输出版社。
    符文嘉,1997.堵江作坝的工程地质研究。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符文熹等,1999.堵江滑坡作坝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实例,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5。
    付炜,1992.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空间信息的系统分析与计量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付炜,1996.土壤重力侵蚀灰色系统模型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2(4):9-17。
    傅伯杰、陈利枯,1993.小流域土壤侵蚀危险评价研究,水土保持学报,7(2):16-19。
    富凤丽等,2000.中里滑坡反分析及强度参数取值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30(2):165-169。
    甘枝茂,1989.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高大水等,2000.虚力函数法在滑坡设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长江科学院院报,17(3):28-30。
    高学田,1999.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前后侵蚀环境演变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1-3。
    高野秀夫,1966.地防止工法。日本:地球出版株式会社。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1992.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58-615。
    龚晓南,2000.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岩土工程学报,22(2):238-242。
    关君蔚,1996.水土保持原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关文章、宋献华,1993,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勘察科学技术,(2):8-23。
    光耀华,1999.工程地质新思维与新方法,广西水利水电,(1):1-7。
    桂华林,1999.利用GIS技术分析滑坡与其因子关系。中国科学科院山地灾害研究所硕士论文。
    郭迁辅,2000.21世纪水土保持展望,中国水土保持,(2):3-7。
    郭迁辅,2000.当前水土保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水土保持,(6):16-18。
    郭映忠,1999.三峡库区重庆段城市滑坡的研究与防治,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滑坡崩塌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13。
    郭智勇,1999.滑坡防治及强度指标的确定。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国委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1993.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465-546。
    韩爱果等,滑坡变形监测系统与地表变形关系初探,山地学报,18(增刊):108-111。
    韩贝传、王思敬,1999.边坡倾倒变形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地质学报,7(3):213-217。
    韩承鼎,1996.鳞片状滑移——黄丘五副区一种特殊的重力侵蚀,中国水土保持,21-22。
    韩恒悦、宋立胜,1984.兰田敬家村滑坡的滑动过程,滑坡文集,(4):85-89。
    韩恒悦等,1997.铜川滑坡变形与作用因素分析,灾害学,12(4):44-48。
    郝小员等,1999.滑坡时间预报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方法研究,工程地质学报,7(3):279-283。
    何满潮,1997.三峡库区巫山滑坡系统的滑坡构造形变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
    胡广韬,1992.环境工程地质学基础,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89-142。
    胡广韬,1997.滑坡动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学工程进展,14(1-2):14-22。
    胡广韬、杨文远,1984.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26。
    胡广韬,赵法锁,1992.工程地质原理。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164-201。
    胡海峰,康建荣,2000.基于有限元法的采动坡体稳定性计算,太原理工大学学报,31(4):343-345。
    胡海涛,1993.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防治建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1-7。
    胡瑞林等,2000.动荷载作用下黄土的强度特征及结构变化机理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2(2):174-181。
    胡向阳,2000.三峡工程泥沙研究进展综述,人民长江,31(1):1-5。
    胡新丽,1996.重庆钢铁公司古滑坡形成机制数值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
    胡余道,1991.滑坡基本要素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滑坡文集(8)。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5。
    滑坡文集编委会,1976-2002.滑坡文集(1-16)。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滑坡文集编委会,1992.日本、法国的滑坡及其防治,滑坡文集(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10-120。
    黄昌乾、丁恩保,1999.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水电站设计,15(1):7-11。
    黄春鹏等,2000.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1):27-30.
    黄克,1999.百色地区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广西水利水电,(3):1-3。
    黄明斌等,1999.坡地单元降雨产流分析及平均入渗带率计算,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1-10。
    黄润秋,1994.工程地质数值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黄润秋,2000.岩石高边坡的时效变形分析及其工程地质意义,工程地质学报,8(2):148-153。
    黄文勇,2000.某造纸厂热电站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理,电力勘测,(1):46-49。
    黄英等,2000.红土应力-应变-体变关系的归一性分析,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4(2):36-38。
    黄志全,1999.边坡演化的非线性机制及滑地预测预报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论文。
    黄自强,2000.近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思路,中国水土保持SWCC,(6):8-9。
    惠振德等,1997.黄河中游河龙地区地质灾害及其治理策略,灾害学,12(1):38-42。
    吉祖稳、胡春宏,1998.漫滩水流水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水利学报,(6):11-15。
    贾铁飞,2000.中国东部山地泥石流发育的第四纪环境北景及减灾对策,山地学报,18(2):104-109。
    贾雪浪,1998.统计理论非均匀沙挟沙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验证,水利学报,(2):1-5。
    江忠善,1990.地形因素与坡地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姜苏阳,2000.黄河小浪底进口高边坡锚索施工,广西水利水电,21(1):1-5。
    姜永清等,1999.陕北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研究,6(2):1-9。
    蒋德麒等.1966.黄河中游小流域泥砂来源初步分析,地理学报(2):6-10。
    蒋定生,1996.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规划的指导思想,水土保持通报,16(1):11-15。
    蒋良文等,2000.岷江上游汶川-较场段滑坡稳定性的神经网络评判及其堵江可能性浅析,山地学报,18(6):547-553。
    焦菊英等,1999.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平梯田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3):10-13。
    焦玉勇等,2000.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滑坡分析中的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2(1):1-8。
    
    
    金仁祥等,2000.麻柳嘴滑坡成因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1):63-66。
    金晓媚、刘金韬,1999.四川省万县市滑坡群灾害灾情评估,工程地质学报,(1):1-5。
    近藤次郎,1985.数学模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靳金泉,1998.陕西省滑坡分布图与滑坡灾害预测图的编制,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8-52。
    靳晓光、卫宏,1999.岷江龙潭堡泥石流现场考察纪实,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3):1-3。
    靳泽先、韩庆宪,1988.黄土高原滑坡分布特征及宏观机理,中国水土保持,(6):21-25。
    景可、李凤新,1999.泥沙灾害类型及成因机制分析,泥沙研究,(1):1-6。
    居恢扬,1998.环境因素控制论及共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滑坡文集(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3-59。
    卡森M.A.、柯克拜M.J.,1984.坡面形态与形成过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柯克比M.J.、摩根R.P.C.,1985.土壤侵蚀。北京:水力电力出版社。
    孔纪名、张晓刚,2000.多裂面斜坡滑动面聚类分析,工程地质学报,8(2):224-228。
    库兹勒佐夫M.C.等,1999.坡面水流速度研究及其在土壤流失模型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6(2):1-10。
    拉尔R.,1991.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雷迁武等,1999.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考虑,水土保持研究,6(2):1-6。
    雷胜友,2000.加筋黄土的三轴试验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2):1-5。
    雷廷武等,1999.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考虑,水土保持研究,6(2):16-20。
    雷祥义,1996.陕西关中人为黄土滑坡类型的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36-42。
    雷祥义、魏青珂,1998.陕北伤亡性黄土崩塌成因与对策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64-69。
    李壁成,1995.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遥感监测。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芬花等,1998.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实用化初探,水利学报,(10):1-7。
    李海芳,1998.灰场原型观测和模拟试验成果及对比分析,水利学报,1-6。
    李海芳,1999.灰场冲填原型观测成果初步分析,工程勘察,(2):1-4。
    李华斌,1991.滑坡滑带土微结构的定量研究及其应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
    李会中等,1999.清江水布垭水电站马崖高边坡稳定性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2):1-6。
    李纪人,2000.数字地球与数字水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4-16。
    李嘉等,1998.剪切紊流中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和实验研究,水利学报,1-7。
    李克才、池淑兰,1997.抗滑试桩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设计参数的研究,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8-29。
    李坤,1988.黄土滑坡的形成及分布规律,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66-72。
    李林,1999.天体运动对斜坡稳定的影响初探,地质灾害与环境环境,10(4):1-4。
    李锐,2000.中国21世纪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中国水土保,(7):3-5。
    李世泉等,2000.论水土保持工程在大江水河防洪减灾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水土保持,(1):17-19。
    李仕雄,1999.陕西关中地区黄土滑坡(90-98)损失的经济评价与预测。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李叔达,1983.动力地质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李树德,1997.武都白龙江流域滑坡活动性探讨,水土保持通报,17(6):28-32。
    李树德,1999.武都滑坡剪切滑动带特征,水土保持研究,6(4):1-5.
    李树德,1999.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水土保持研究,6(4):1-6。
    李树森等,1999.溃屈型滑坡滑动面切层段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4。
    李树森等,2000.溃屈型滑坡滑动面特征及滑带土强度参数的关联性分析,山地学报,18(增刊):34-38。
    李天斌,2000.论工程地质的系统思维观,山地学报,18(增刊):98-101。
    李天斌、陈明东,1999.滑坡预报的几个基本问题,工程地质学报,7(3):200-206。
    李天池、王淑敏,1988.区域滑坡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步骤,中国水土保持,17-20。
    李妥德、张颖均,1979.国内外滑坡土残余强度的研究现状,滑坡文集(2)。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210-220。
    李文秀,1996.岩土边坡稳定性的模糊测度分析,岩土工程学报,18(2):10-16。
    李相然、张绍河,1999.滨海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系统防治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50
    
    
    李小勇等,1999.土性指标概率分布模型的研究,岩土工种技术,(4):1-6。
    李新生,1993.构造因素与滑坡,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5(增刊):119-121。
    李泳,2000.与泥石流有关的现象和名词,山地学报,18(2):180-186。
    李勇等,2000.耕作侵蚀及其农业环境意义,山地学报,18(6):514-519。
    李占斌,1998.干旱地区降雨集流效率实验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4(3):17-20。
    李占斌,1998.水文气象预报经济格式计算稳定性分析,水利学报,(2):25-39。
    李占斌、符素华,1997.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水沙传递关系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3(4):44-49。
    李占斌、符素华、鲁克新,2001.秃尾河流域暴雨洪水卢沙特性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5(2):88-91。
    李占斌、靳顶、符素华,1997.窟野河暴雨洪水泥沙特性,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12-16。
    李昭淑,1988.陕西省黄土滑坡崩塌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意见,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38-143。
    李昭淑,1991.西安市黄土塬边滑坡成因分析,滑坡文集(8)。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04-110。
    李昭淑,1991.戏河流域重力侵蚀规律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1(3):1-6。
    李志斌、郑成德,2000.滑坡,泥石流危险度评判的灰色模式识别理论与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5):128-132。
    李祚泳等,1999.流域年均含量的PP回归预测,泥沙研究,(1):1-4。
    廖小平,1989.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初步研究。铁道科学研究院硕士论文。
    廖小平,1998.茅台斜坡模型试验及其有限元分析,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68-174。
    廖小平等,1997.高速远程滑坡的动力分析和运动模拟,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5-49。
    林峰、黄润秋,2000.关于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改进方法的探讨,山地学报,18(增刊):69-72。
    林峰等,1999.地下水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地质灾害与环境环境,10(4):1-6。
    林立相、徐汉斌,1999.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方法,山地学报,17(3):235-239。
    林宗元,1994.试论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新技术新方法论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3-10。
    刘斌等,1999.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有效保存面积核实,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4):1-5。
    刘秉正、吴发启,1996.土壤侵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刘传正,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传正等,1998.宝鸡市狄家坡滑坡稳定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6(2):103-113。
    刘德久,2000.陕西水土保持50年业绩辉煌,中国水土保持,(1):23-24。
    刘光代,1998.滑坡模型试验中重现的滑带(面)土的变形特征,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64-167。
    刘光代,1998.浅谈滑坡推力计算,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刘汉龙、余湘娟,1999.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学报,(1):1-13。
    刘辉文,1991.二滩水电站公路隧道位移反分析研究。成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刘家昌,1996.宝塔滑坡环境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评价。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
    刘黎明、林培,199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定量方法与模型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7(3):73-79。
    刘铁良,1991.滑坡中长期预报的有关问题,18(3):36-37。
    刘万铨,2000.关于黄土高厩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中国水土保持,(1):20-22。
    刘贤赵、康绍忠,1999.连续与间歇积水入渗对比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10(1):1-8。
    刘宪周,1998.陕西彬县百子沟滑坡预报的尝试,灾害学,13(1):53-56。
    刘耀涛,1996.宝塔滑坡复活变形及其防治研究。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刘勇生,1988.桥台滑坡与动土压力。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涌江等,2000.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水土保持学报,14(2):84-86。
    刘悦,王家鼎,2000,黄土湿陷性评价中的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西北大学学报,30(1):78-82。
    陆永军,1998.支流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水利学报,(10):1-9。
    闾国年等,1998.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53:(3)。
    吕建红等,1999.边坡监测与快速反馈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7(6):1-7。
    吕甚悟等,2000.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试验分析,山地学报,18(6):520-525。
    
    
    罗国煜,1993.中国工程地质的发展与展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8-10。
    罗文强等,2000.几种边坡可靠性数学模型的对比,山地学报,18(1):42-46。
    罗小杰,1994.滑坡活动强度的宏观模糊评价,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新方法论文集。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6-143。
    罗宇生,1998.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岩土工程学报,20(4):87-91。
    马崇武,1990.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的力学分析。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马崇武,1999.边坡稳定性与滑坡预测预报的力学研究。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系博士论文。
    马崇武、苗天德,1998.对非线性破坏准则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线性简化,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10-113。
    马东涛等,甘肃环县东山黄土泥流综合治理,山地学报,18(3):217-220。
    马惠民等,1998.骊山北坡坡体病害的综合勘察与整治,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49-157。
    马骥,1978.中国铁路滑坡防治与研究概况,中日铁道路基技术座谈资料。
    马骥等,1982.国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述评,滑坡文集(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62-169。
    马隆A.W.、黄润秋,2000.香港的边坡安全管理与滑坡风险防范,山地学报,18(2):187-192。
    马乃喜,1996.黄土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6(2):6-10。
    马平、石豫川,1999.何家山坡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2):1-5。
    马文林等,2000.宁南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人民黄河,22(2):30-31。
    马永潮,1996.滑坡整治及防治工程养护。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3-119。
    毛新虎等,2000.黑河水库大坝右坝肩滑体底滑带结构特征分析,22(1):50-53。
    毛彦龙,1997.地震时滑坡体波动振荡的启程加速动力学问题。西安工程学院博士论文。
    门玉明等,1997.指数平滑法及其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16-18。
    苗天德等,1999.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机理与本构关系,岩土工程学报,21(4):1-9。
    缪林昌、殷宗泽,1998.膨胀土边坡稳定中的吸力预测,水利学报,(7):1-4。
    穆兴民、李锐,1999.论水土保持在解决中国水问题中的战略地位,水土保持通报,19(5)。
    穆兴民等,1999.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4):1-8。
    穆兴民等,1999.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地表和径流的影响,水利学报,(2):71-75。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土工研究实验室,1983.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报导,岩土工程学报,5(2):128-131。
    南凌、崔之久,2000.西安翠华山古崩塌性滑坡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山地学报,18(6):502-507。
    倪浩清等,1998.悬沙淤积问题的湍流液—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1):1-6。
    倪晋仁等,1998.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Ⅰ.理论,地理学报,53(1):1-9。
    倪晋仁等,1998.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Ⅱ.应用,地理学报,53(1):1-8。
    欧正东等,1991.故陵滑坡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18(3):38-41。
    潘卫东,1995.黄河李家峡水电站坝前滑坡稳定性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潘卫东、金波,1998.滑坡防治专家系统的研制,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1。
    彭波,1996.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专家。武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彭功勋等,1999.有限单元法在露天矿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福州大学学报,27(2):1-4。
    彭建兵等,2001.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祁锋东,1998.益家村掩埋式古滑坡的复活及治理,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齐吉琳,谢定义,2000.孔隙分布曲线及其在土的结构性分析中的应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2):6-9。
    钱炳生,2000.土工试验的质量问题,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4(1):19-20。
    钱向东,1999.复杂基岩稳定分析的弹塑性极限平衡法,河海大学学报,27(6):1-6。
    钱小蓉、顾恒岳,1991.地貌营力系统及模型,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53-57。
    钱小蓉等,1991.河流地貌过程与耗散结构,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20-126。
    乔建平,1999.瑞士的山地灾害研究,山地学报,17(3):1-5。
    
    
    曲永新等,1999.三趾马红土与西北黄土高原滑坡,工程地质学报,7(3):257-265。
    冉恒谦,1996.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初探,探矿工程,(6):19-22。
    任光明等,1998.顺层坡滑坡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及力学分析,山地研究,16(3):182-187。
    任光明等,2000.强度再生效应在大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山地学报,18(增刊):60-64。
    芮孝芳,1999.地貌瞬时单位线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0(3):1-8。
    山田刚二等,1971.地·斜面崩坏实态对策。日本:山海棠。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1976.黄土塬滑坡的稳定性,滑坡文集.人民铁道出版社:135-146。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陕西省地质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
    陕西省滑坡工作办公室,1995.陕西省滑坡分布图说明书(1:750000)。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12。
    陕西省滑坡工作办公室,1995.陕西省滑坡灾害预测图说明书(1:750000)。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17。
    申力等,1999.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灾害浅析,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5。
    沈芳等,2000.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1):6-10。
    沈凤生等,1998.小浪底高边坡稳定分析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2):6-9。
    沈寿长,1998.泥石流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水利学报,(6):1-7。
    沈泰长,2000.加快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步伐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环境,中国水土保持SWCC,(6):10-12。
    拾兵等,1998.泥沙输移矢量式及其应用,水利学报,(6);1-4。
    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1985.侵蚀过程。北京:中国水土保持编辑部。
    宋克强等,1991.黄土滑坡的模型试验研究,水土保持学报,5(2):15-21。
    宋昆仑、骆培云,1993.日本的滑坡研究及滑坡整治技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5):10-12。
    宋立胜、雷祥义,1998.陕西省黄土崩塌隐患区宅基地选址方案件研究,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1-196。
    宋立胜、雷祥义,1998.陕西省黄土崩塌隐患区宅基地选址方案研究,灾害学,13(1):25-29。
    宋孝玉等,2000.长武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农田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水土保持学报,14(2):28-30。
    孙广忠,1988.工程地质学的今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7):14-24。
    孙广忠、姚宝魁,1988.中国滑坡地质灾害及其研究,中国典型滑坡。北京:科学出版社:1-11。
    孙建中、刘健民,2000.黄土的未饱和湿陷、剩余湿陷和多次湿陷,岩土工程学报,22(3):365-367。
    孙尚海等,1995.中沟流域的重力侵蚀及其防治,中国水土保持,25-27。
    孙振堂,1993.成昆线东荣河滑坡稳定性与结构面长期强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论文。
    谭成轩等,1999.滑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3):267-271。
    汤伏会,1990.地下开采诱发滑坡的机制分析。西安矿业学院硕士论文。
    汤立群、陈国祥,1998.物理概念模型在水保效益评价中的应用,水利学报,(6):1-4。
    唐川等,1994.云南崩塌滑坡危险度分区的模糊综合分析法,水土保持学报,8(4):48-54。
    唐克丽,1999.土壤侵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机制,土壤与环境,8(2):1-7。
    唐克丽,1999.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特点及展望,水土保持研究,6(2):1-8。
    唐小平等,1999.康定白土坎滑坡特征及防治对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6。
    田松良、武小捷,2000.太原市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系统保护关系探讨,中国水土保持,(8):31-32。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1999.铁路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道部第一设计院,1962.铁路路基设计手册。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1976.防治铁路滑坡经验综述,滑坡文集。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25。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1976.滑坡防治及研究述评,滑坡文集。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25-42。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1976.滑坡基本性质研究(摘要),滑坡文集。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76-79。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滑坡室,1988.滑坡的规律与防治,滑坡文集(6)。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1-20。
    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1976.滑坡防治及研究述评,滑坡文集。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1977.滑坡防治。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铁路滑坡分类及分布规律研究专题协作组,1979.铁路滑坡分类方案,滑坡文集(2)。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铁路滑坡分类及分布规律研究专题协作组,1979.我国铁路沿线滑坡分布规律,滑坡文集(2)。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6-23。
    汪富泉等,1998.论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的分布,水利学报,(11):1-6。
    汪岗、徐明权,1999.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十年来工作回顾,泥沙研究,(6):1-3。
    汪小刚等,1996.用离心模型研究岩石边坡的倾倒破坏,岩土工程学报,18(5):14-21。
    汪志荣等,1998.浑水涌灌溉入渗机制及其Green—Ampt模型,水利学报,(10):1-5。
    王德甫等,1993.黄土重力侵蚀及其遥感调查,中国水土保持,(12):25-28。
    王恭先,1988.中国滑坡防治研究综述,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18。
    王恭先,1998,面向21世纪我国滑坡灾害防治的思考,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8。
    王光谦,1999.中国泥沙研究述评,水科学进展,10(3)。
    王国辉,1999.黄土构造节理对洛川塬水系沟槽发育的影响,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1(增刊):1-4。
    王家鼎,1996.中国黄土山城“依山造居”的几个灾害问题讨论,西北大学学报,26(1):57-61。
    王家鼎、刘悦,1999.高速黄土滑坡蠕、滑动液化机理的进一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9(1):79-82。
    王家鼎、张倬元,1999.典型高速黄土滑坡群的系统工程系统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家鼎等,1999.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脉动液化机理,地理科学,19(3):1-8。
    王建锋,1999.区域斜坡不稳定空间预测,地球科学,(1):1-8。
    王建锋,1999.斜坡稳定:方法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0-33。
    王军等,1999.重力地貌过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7(3)。
    王礼先,1989.水土保持工程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平,2000.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36(3):410-416。
    王清、王剑平,2000.土孔隙的分形几何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2(4):496-498。
    王清玉,2000.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与分析,广西水利水电,21(1):1-8。
    王全才等,1998.黄土锚固技术的实验研究,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3):79-85。
    王少斌,1999.浅谈黑垆土的地质特征,西北地质,32(3):1-2。
    王士杰等,1999.土工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1-6。
    王士强等,1998.明槽水流的非均匀沙挟沙力研究,水利学报,(1):1-10。
    王士天,1999.四川某水库大坝左坝肩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探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3):1-5。
    王思敬,1999.工程地质的任务与未来,工程地质学报,7(3):195-199。
    王松龄、丰明海,2001.滑坡区岩土工程勘察与整治。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王泰书,1984.铜川黄土滑坡性质的初步探讨,滑坡文集(4)。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64-77。
    王泰书,1988.陕西省的滑坡灾害及治理展望,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7-31。
    王泰书,1988.铜川川口黄土滑坡介绍,滑坡文集(6)。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9-65。
    王泰书,1998.对陕西滑坡灾寄托评估监测及防治问题的思考,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王泰书等,1998.介绍一个成功预报滑坡的新典型—以彬县百子沟滑坡为例,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48-251。
    王万忠、焦菊英,1996.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万忠等,1999.黄土高原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水科学进展,10(2):18-22。
    王维岳、蔡秋青,1996.西宁市山地滑坡、崩塌灾害及防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4):24-27。
    王文善,2000.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思路,中国水土保持,(8):20-21。
    王希玲,2000.影响黄土湿陷系数测定的几个因素,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7(1):18-21。
    王效予,1989.大型高速滑坡机理和滑速滑程预测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王协康、方铎,2000.泥石流模型试验相似律分析,四川大学学报,32(3):9-12。
    王秀英等,1999.坡面土壤侵蚀产沙机理及数学模拟研究综述,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3):1-6。
    
    
    王衍森、吴振业,2000.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三维地应力求解方法,岩土工程学报,22(4):426-429。
    王裕宜、费祥俊,1999.自然界泥石流流变模型的探讨,科学通报,44(11):1-7。
    王园等,1998.长江三峡巴东县黄土坡前缘斜坡变形数据本构分析预测研究,地球科学,23(2):1-6。
    王运生、陆彦,2000.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山地学报,18(增刊):44-47。
    王在泉、华安增,1999.确定边坡潜在滑面的块体理论方法及稳定性分析,工程地质学报,(1):1-5。
    王桢,1992.裂土边坡坍滑稳定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14(4):25-31。
    王振铎,1997.坡体平面旋转运动的初步研究,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30-36。
    王铮等,1993.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的整体分析,水土保持学报,7(4):26-32。
    王正国、田小宝,1999.攀钢石灰石矿滑坡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1):1-5。
    王治华,1999.金沙江下游的滑坡和泥石流,地理学报,(2):1-8。
    文宝萍,1989.铜川市坡体型缓动式低速黄土滑坡的滑移机制与演化趋势。西安地质学院硕士论文。
    文宝萍等,1997.黄土地区典型滑坡预测预报及减灾对策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吴宏伟等,1999.雨水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岩土力学,20(1):1-14。
    吴礼福,199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应用,水土保持通报,16(5):29-35。
    吴钦孝、赵鸿雁,1999.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目标及对策,水土保持研究,6(2):1-6。
    吴世明等,1987.土坡稳定的非线性极限分析,岩土工程学报,9(6):27-38。
    吴树仁等,长江三峡黄腊石和黄土坡滑坡分形分维分析,地球科学,25(1):61-65。
    吴玮等,1996.兰州市滑坡泥石流灾害与防治,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8(3):43-50。
    吴玮江、赵晓明,2000.土坡稳定性计算中的问题讨论,甘肃科学学报,12(2):59-62。
    吴香根,2000.工程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2):145-146。
    伍四明,1994.万县滑坡群的工程地质研究。成都理工学院硕士论文。
    武雄,1999.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滑坡临界复活起跳域的预测理论与方法。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
    夏金梧、郭厚桢,1997.长江上游地区滑坡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19-21。
    夏元友,朱瑞赓,1999.岩质边坡稳定性多人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1-7。
    夏元友、朱瑞赓,1998.斜坡稳定性评估神经网络专家系统N~2ES~3E,灾害学,13(4):7-11。
    夏正楷,1999.黄土高原第四纪期间水土流失的地质记录和基本规律,水土保持研究,6(4):1-7。
    向晓斌,1998.基于GIS的镇江市洪水、滑坡防灾系统。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肖和平、潘芳喜,2000.地质灾害与防御。北京:地震出版社。
    谢定义,1999.黄土力学特性与应用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9(4):273-284。
    谢修齐等,1999.成昆铁路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区划,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3):1-9。
    谢贻权、何福保,1981.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辛鸿博、王余庆,1999.岩土边坡地震崩滑及其初判准则,岩土工程学报,21(5):1-7。
    邢义川等,1999.黄土的断裂破坏强度,水力发电学报,(4):1-10。
    熊冰、胡小明,1999.黄土路基湿化特性的离心模型研究,四川联合大学学报,3(1):1-4。
    徐邦栋,1975.铁路工程地质工作中滑坡分类及其防治方案,科技通讯,(1):1-6。
    徐邦栋,1979.不同类型滑坡的涵义及特点,滑坡文集(2)。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69-75。
    徐邦栋,1998.滑坡稳定性判断的理论和方法,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徐邦栋,2001.滑坡分析与防治。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徐邦栋、王恭先,1982.铁路滑坡防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滑坡文集(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8。
    徐邦栋、王恭先,1986.几类滑坡的发生机理,滑坡文集(5)。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77-81。
    徐光明等,1999.土工膜防渗层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和极限分析,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1-9。
    徐海鹏等,1999.水土保持学科理论体系初探,水土保持研究,6(4):1-10。
    徐峻龄,1997.高速远程滑坡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4-64.
    徐峻龄,1998.有关滑坡预报问题的讨论,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徐茂其等,1991.九寨沟流域突发性重力侵蚀初步研究,水土保持学报,5(2):1-7。
    
    
    徐乾清,2000.水土保持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中国水土保持,(5)4:8-11。
    徐芹选等,2000.黄土孔隙度及粒度组成关系初探,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2(1):1-6。
    徐学选等,1999.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水土保持通报,19(5)。
    徐永年,1999.人类活动及植被对坡体滑塌的影响,泥沙研究,(1):1-6。
    许光祥,1999.饱水岩石边坡倾覆稳定系数计算,岩土工程学报,21(2):1-5。
    许炯心,1999.天然河道挟沙水流的复杂行为及其在河型形成中的意义,水利学报,(3):5-8。
    许强、黄润秋,2000.地质灾害的非线性数据处理与建模技术,山地学报,18(增刊):123-127。
    许强、黄润秋,2000.非线性科学理论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的应用,山地学报,18(3):272-277。
    许中等,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山地学报,18(增刊):112-116。
    许中立、李正义,1999.边坡稳定逆算分析法之应用探讨,水土保持研究,6(3):1-11。
    薛守义,1999.地质工程学的学术思维与基本理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8(3):357-359。
    晏鄂川,1998.川西地形梯度带斜坡地质灾害研究与治理工程设计。成都理工学院博士论文。
    晏鄂川等,2000.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山地学报,18(增刊):17-20。
    晏同珍,1992.易滑坡岩组概率统计特征与预测,滑坡文集(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6-60。
    晏同珍,1997.滑坡的丛集性、再生性及其二项分布律,滑坡文集(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0-53。
    晏同珍,1997.滑坡防治研究的技术理论,滑坡文集(12)。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0-17。
    晏同珍、李云安,1998.滑坡及其预测预报问题,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晏同珍等,1988.滑坡定量预测研究的进展,6(104):8-14。
    阳吉宝,1990.新滩滑坡特征及其力学机制分析。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
    阳吉宝,1999.滑坡坡面位移特征及其应用,地质灾害与环境环境,10(4):1-5。
    杨爱明,1999.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泥石流监测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研究.武汉水电大学硕士论文。
    杨勤科等,1996.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水利部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讨班参考资料,11。
    杨庆,2000.边坡可靠性与经济风险性分析及其应用,工程地质学报,8(1):86-90。
    杨天鸿等,1999.FLAC程序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3):1-6。
    杨天株,1993.陕西省铁路沿线滑坡特点与治理,滑坡文集(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06-112。
    杨文治、余存祖,1992.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艳生等,1991.长江三峡区土壤坡面流失及重力侵蚀,水土保持学报,5(3):16-19。
    杨振怀,2000.关于陕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建议,中国水土保持SWCC,(1):14-15。
    杨重存等,1999.甘肃省公路土桥病害与黄土分区相关关系,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4):1-11。
    姚寿福等,2000.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山地学报,18(3):281-283。
    姚耀武、陈东伟,1994.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岩土工程学报,16(2):80-87。
    叶米里扬诺娃Ё·П·1986.滑坡作用的基本规律。重庆:重庆出版社。
    叶伟峰、王冬珍,2000.对岩体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值的商榷,人民长江,31(5):14-16。
    易顺民、蔡善武,1999.西藏樟木滑坡活动空间分布的分维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山地学报,17(1):1-6。
    易顺民、晏同珍,1998.分形工程地质及其应用研究,地球科学,23(1):1-7。
    易顺民、晏同珍,1998.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滑坡文集(1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33-37。
    殷宗泽,1999.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河海大学学报,(1):1-6。
    应向东,2000.黄腊石滑坡位移监测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17(2):54-56。
    游松财、李文卿,1999.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4(1):1-10。
    于海峰,1994.洒勒山高速大型滑坡机制及同类滑坡预报研究。长春地质学院硕士论文。
    于兴修,1999.沂河中游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2(2):1-5。
    袁建平等,1999.坡地土壤降雨入渗试验装置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1):1-5。
    袁金荣、罗瑞佳,1999,滑坡非线性灰色预测及其软件设计,地质与勘探,35(5):56-58。
    袁仁茂等,1999.水土流失的多因素分的及其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研究,6(4):1-7。
    
    
    袁仁茂等,1999.镇江市滑坡灾害类型及其发育过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6(4):1-7。
    岳应利,2000.黄土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8(2):1-2。
    曾开华、陆兆嗪,1999.边坡变形破坏预测的混沌与分形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7(3):1-6.
    曾茂林等,1999.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水土保持研究,6(2)。
    张保军等,1999.杨家槽滑坡体稳定性位移监测,长江科学院院报,16(3):1-5。
    张秉文、胡敏,1987.铜川铝厂滑坡动态特征及趋势预测,灾害学,(4):73-80。
    张德政等,1997.用神经网络评价边坡稳定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11-13。
    张汉雄、邵明安,1999.陕晋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发展动态仿真研究,地理学报,(1):1-8。
    张汉银,1992.浅谈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通报,12(4):53-55。
    张继业,1996.涔天河水库雾江滑坡滑动面粘土流变特征的研究。中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张家祥,1992.运用地球动力观点鉴别某矿露天边坡失稳原因,滑坡文集(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0-16。
    张珂,1992.斗鸡台滑坡体“超稳性”流变规律及其实际效益。西安地质学院硕士论文。
    张珂,1999.论地貌的平衡与演化,热带地理,19(2):1-11。
    张丽萍等,1999.片沙覆盖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蚀过程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1-7。
    张勤等,1999.裂隙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取值的工程地质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7(6):1-5。
    张绍河等,1999.烟台市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0(2):1-8。
    张仕强,1998.天然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1-5。
    张苏民,1999.黄土的饱和自重和饱和密度,岩土工程技术,(3):1-4。
    张信宝等,1989.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的地形与岩性组合因子分析,水土保持通报,9(5):40-44。
    张兴,廖国华,1990,多滑动面边坡的破坏概率,岩土工程学报,12(6):55-62。
    张雄,1994.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改进条分法,岩土工程学报,16(3):84-92。
    张永波、时红,2000.斜坡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工程地质学报,8(1):31-34。
    张玉军等,2000.藕墉古滑体在三峡水库形成后的平面弹塑性有限元稳定分析,工程地质学报,8(2):253-256。
    张振中、王兰民,1998.黄土液化引起的斜坡失稳预测,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5-219。
    张倬元,2000.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2):89-97。
    张倬元、董孝璧、刘汉超,1995.世界滑坡目录工作组建议的滑坡术语,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6(1):1-6。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1994.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倬元等,1995.世界滑坡目录工作组建议的滑坡术语,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6(1):1-6。
    张宗枯,1981.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现代侵蚀作用,地质学报,(4):908-319。
    章根德、剡公瑞,1999.岩体高边坡流变学性状有限元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1(2):1-9。
    赵赤云、薛玺成,1999.模拟岩体地构在锚固试验,水利水电技术,30(12):1-5。
    赵法锁,1999.坡体平面旋转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赵法锁等,1999.平面旋转变形边坡及形成条件初探,西北地质科学,(1):6-10。
    赵法锁等,1999.平面旋转坡体的变形模式研究,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1(3):1-6。
    赵法锁等,1999.平面旋转坡体形成的离散元仿真模拟研究,西北地质,32(4):4-5。
    赵力仪等,2000.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人民黄河,22(6):23-25。
    赵尚学、李鸿琏,1989.正宁县地貌类型与水土流失初探,水土保持通报,9(6):45-49。
    赵肃菖、马惠民,1998.论坡体结构与坡体病害类型,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1-24。
    赵之胜,1998.铜黄一级公路滑坡机理研究,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研讨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01-105。
    郑度,2000.关于土地退化及其综合整治,中国水土保持,(4):6-7。
    郑孝玉、曹炳兰,2000.滑坡时间预报的实验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170-172。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90.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等,1992.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铁道分会、中国铁道分会水工水文专业委员会,2000.中国铁路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北京:地质出版社。
    钟立勋,1988.陕西铜川市的斜坡稳定性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44-151。
    钟祥浩,1999.推动山地学学科建设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山地学报,17(1):1-3。
    种键,1997.滑坡稳定的模糊分析及整治优化。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周萃英,1992.滑坡灾害的复杂性理论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
    周萃英,2000.岩体边坡滑裂面随机搜索机理与工程应用,工程地质学报,8(2):169-174。
    周东等,2000.滑坡灾害防治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2):152-153。
    周宏磊,1995.砂岩、泥岩互层岩体滑动形成机制和流变有限元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周嘉,1999.水土保持是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广西水利水电,(3):1-4。
    周镜,1999.岩土工程中的几个问题,岩土工程学报,21(1):1-11。
    周佩华,1993.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的实验方法探讨,水土保持学报,7(1)。
    周佩华等,20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侵蚀模拟实验大厅降雨装置,水上保持通报,20(4):27-45。
    周平根,1997.滑坡的地下水作用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论文。
    周平根等,2000.大型滑坡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以长江三峡库区宝塔滑坡为例,工程地质学报,8(2):186-190。
    周曙生,1990.边坡稳定的正交分析,滑坡文集(7)。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21-127。
    周维垣,1990.高等岩石力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周小文,1999.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衬砌土压力离心试验研究,水利水电技术,30(5):1-4。
    周晓光等,1999.十三陵上池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分析,水利学报,(1):1-5。
    周欣华、饶锡保,2000.大岩淌滑坡稳定性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17(2):41-43。
    周义仓、赫孝良,1999.数学建模实验。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周择福等,2000.五台山南梁自然风景区重力侵蚀调查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4(5):141-143。
    朱大勇、姜弘道,2000.边坡临界滑动场方法与应用(Ⅰ)——理论基础,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3):63-66。
    朱冬林等,1999.溃屈型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三个问题的探讨,地质灾害与环境环境,10(4):1-5。
    朱海之,1988.地震崩滑与坡面破坏,中国水土保持,(5):16-17。
    朱平生、宋福玉,2000.滑坡工程地质图编图方法,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2):160-162。
    朱同新,1987.黄土地区重力侵蚀发生的内部条件及地貌临界值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100-110。
    朱同新、陈永宗,1989.晋西黄土地区重力侵蚀产沙分区的模糊聚类分析,水土保持通报,9(2):27-34。
    朱显模,1989.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北京:农业出版社。
    朱忠礼等,1999.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水土保持研究,6(4):1-7。
    訾平华、王松龄,1993.红崖地区滑坡分类及成因机理分析,滑坡文集(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4-59。
    邹正盛等,1998.西宁市林家崖滑坡稳定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6(3):199-204。
    左发源、齐有科,1988.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区域性滑坡的特征,滑坡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9-65。
    佐佐恭二,1988.滑坡及崩塌运动的预测(上),中国水土保持,(2):26-55。
    佐佐恭二,1988.滑坡及崩塌运动的预测(下),中国水土保持,(3):40-47。
    Anderson SA, Sitar N. Analysis of rainfall-induced debris flows. J Geotech Eng, 1995, 121 (7):544~552。
    Broms B.B., 1975.11, landslide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Handboo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Chandler J, Moore R. Analytical Photo-grammetry: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slope instabi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1989, (22):97-110。
    Dai Fuchu, CF Lee, Wang Sijing. Analysis of rainfall-induced soil slide-debris flows on natural terrain
    
    of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Engineering Geology, 1999, 51:179-190。
    Derbyshire E, van Asch. Modeling the erosion susceptibility of landslide catchments in thick loess: Chinese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Jan de Ploey. Catena, 1995, (25) :315-331。
    Eckel E. B., Landslide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Highway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9,1958
    Hollingsworth R G S. Soil slumps and debris flows: prediction and protection. Bulletin Association England Engineering Geology, 1981, (18) :17-28。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v, Newsletter. No. 1-5, 1970-1977.
    John T. Christian and Alfredo Urzua,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Induced Slope Failure, ASC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 124, No. 11, Nov. 1998。
    Larsen MC. Parks J E. Hillslope geomorphology and geo-technique.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93,17(2) : 173-189。
    Miller D J, Sias J. Deciphering large landslides: linking hydrological groundwater and slope stability models through GI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998, (12) :923-941。
    Montgomery D R, Sullivan K, Greenberg H M. Regional test of a model for shallow landsliding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998, (12) :943-955。
    Shang Yanrui, 2000. case study of the role that human plays in ampl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of mountain disasters.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1(1) 42-46。
    The Japan Society of Landslide and National Conference of Landslide Control, Landslide in Japan, 1972.
    VANWESTEB, Terlien M T J. An approach towards deterministic landslide hazard analysis in GIS: a case study from Manizale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996,21(9) :853-868.
    Venanzio R. Greco, Efficient Monte Carlo Technique for Locating Critical Slip surfac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uly, 1996/517.
    William J. Petak Arthur A. Atkisson, 1993.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北京:地震出版社:1-34.
    zaruba Q., mene V. 1, Landslides and Their Control.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ek Academy of Sciences Praque, 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