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三国戏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三国戏曲是三国题材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从疏忽遗漏、语焉不详、错谬等三个层面对目前戏曲著录进行综合的辨析与纠正。明清三国戏曲组成如下:明代传奇32种、明代杂剧19种、清代传奇26种、清代杂剧18种,数量较为庞大,可惜佚失较多。刘关张结义至刘备西川称帝的情节,是明代三国传奇描写的重点。明清三国戏曲在描写三国事件时表现出了与《三国志演义》、元代三国戏曲、《三国志平话》等不甚相同的特点。这些差别,是明清三国戏曲存在的最佳理由与作为考察对象的最大价值。明清二代的腔调之争、之变对明清三国戏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章分别从单曲、单出、单剧三种选本对三国戏曲的收录情况进行了统计与梳理。戏曲选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通过选本可以考察戏曲文本的异变、沿袭、情节移植等情况,利用表格方式可以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出哪些故事单元是较为受欢迎的。应该注意的是,在戏曲选本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戏曲作品文学水平的高低,更突出地,是反映了当日舞台演出是否受欢迎的基本状况。
     明清三国戏曲致力于建构“蜀汉中心”的“历史”框架,独特之处在于:多是以贬低东吴集团的代价来拔高、宣扬蜀汉集团。明清三国戏曲中出现了较多翻案补恨主题的作品,主要翻历史定局之案与弥补个人之恨。前者围绕着诸葛亮及蜀汉集团,后者则有荀奉倩等人。转世其实也可以视为补恨方式的一种。转世主要的对应方式有两种:一是西汉初年与三国相对接,另外一种则是曹操的身后报应。明清三国戏曲中也重点突出了忠奸斗争的主题,相比于类似主题,明清三国戏曲对于助纣为虐的“帮凶”深恶痛绝,奸臣的身份多与宦官集团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都是其独特之处。除此之外,浓郁的修史意识与讽世骂天的个人情绪抒发,在明清三国戏曲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
     明清三国戏曲的叙事特点表现有三:首先是脚色化的问题,如何让有限的剧场脚色来扮演众多的历史人物,这种脚色如何分配,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作者的苦心孤诣。其次,剧场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场景化是戏曲的本质属性。宴会描写与战争描写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场景。再次,明清三国戏曲借助于题材内容的选择、叙事手法的运用与脚色的功能等实现了题材的严肃性与戏曲的戏谑化追求之间的艺术张力。
     赤壁战役是明清三国戏曲重点描写的内容,很多剧目都围绕着此次大战展开。赤壁大战的具体形态如何,历史叙事、讲史叙事与戏曲叙事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角度不同,侧重点各异。在演变过程中,诸葛亮的地位逐渐被抬高,成为了第一主角。本文从三顾茅庐、长坂坡之战、舌战群儒、河梁会、借东风、碧莲会、华容释曹等故事单元具体分析了赤壁战役的演变与建构。
     第六章具体论述了诸葛亮、张飞与曹操三人形象。诸葛亮的形象可以概括为未卜先知的道士、冠绝古今的谋士、忠贞奋进的贤士与急流勇退的隐士,这些印象的获得与明清三国戏曲的题材来源有关,同时也带有时代特色。相比于元代三国戏曲,明清三国戏曲中的张飞形象塑造显得稍微逊色,通过“张飞祭马”、“古城相会”、“怒奔范阳”等故事单元的考察,可以看出张飞充满喜剧色彩、草莽气息浓郁的形象还是较为突出的。以“翻案”之说为切入点剖析曹操形象,可证明翻案说法的较多牵强之处,本文不认同所谓《鹦鹉洲》、《续琵琶》等是为曹操“翻案”的说法。明清三国戏曲多从生平事迹及死后报应对曹操进行贬损。
Ming and Qing three novel, opera is an integral part. Carding in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he author omitted from the negligence, did not elaborate, erroneous opera in three dimensions recorded for the current comprehensive corrective and Discrimination. After a detailed discrimination, I believe that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operas are composed as follows:Legend of 32 Ming Dynasty, Ming Dynasty 19 species,26 species of legendary Qing, the Qing Dynasty,18 species of sheer number, but unfortunately a bigger part of them get lost. Liu Guan Nishikawa sworn to the emperor Liu Bei, the three legendary shapes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Ming Dynasty. Legend,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drama, was making it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hree events shown with The Three Kingdoms, Yuan and Ming Dynasty Three Kingdoms, Three Kingdoms words and not quit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These differences, there is the drama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best reasons and the maximum value. The tone of the dispute Ming II, the changes on the drama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countries are obvious.
     Chapter II, respectively, from the single, single out, choose one of three opera drama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included in terms of statistical and sort the situation. Opera has a very important election literature of the preservation value. Select the text for the opera examine the mutation, followed, if the circumstances so have a transplant cannot be ignored. Form allows us to clearly see which more popular story unit i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the drama anthology in the high and low frequency, and cannot fully reflect the level of opera works of literature. More accurately, they reflect the popularity of stage performance that day the basic situation.
     Opera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Shu center" of the "historical" framework, is unique in that: more is demeaning to overstating the cost of Soochow Group to promote Shu Group. Drama in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countries there are more hate complement the theme of work to reverse the verdict, the main turned a foregone conclusion of the case history and make personal regret. Shu Zhuge Liang and around the former group, the latter Xunfeng Qian et al. Opera using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ways to achieve the narrative of retribution. Corresponds to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 two ways:First,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ree Kingdoms relative then, another one is behind Cao retribution.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of the Ming and Qing narrative opera performance. First, the problem of foot and color, how to make a limited number of theaters foot color to play historical figures, this foot the distribution of color, which actually reflects the author's painstaking. Second, the theater itself is a big stage, the scene of the opera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This brings up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war party described as an object for analysis. Again, the contents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operas by means of the choice of subject matter, narrative technique of the use of functions and rol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banter with the drama of the art of tension between the pursuit.
     Battle of Red Cliff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key content of drama, a lot of plays revolve around the war started. Red Cliff specific form of how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narrative, narrative about the history of narrative and drama that exists between large or small difference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ifferent emphasi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Zhuge Liang from the edge toward the center became the first leading role. This paper Sangumaolu, ChangBanPo of the war, groups of words Confucianism, River beams will, by the east wind, Bilian Council, Cao and other story elements Huarong releas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attle of Red Cliff.
     Chapter VI discusses the specific Zhuge Liang, Zhang Fei and Cao Cao three images. Zhuge Liang can be summarized as prophetic of the priests, Guanjue past and present advisers, loyalty and march of the Magi and Jiliuyongtui the hermit and so on, these impressions acquisition and source of the Ming and Qing three opera on the subject, but also reflects the typical folk fun, and with the times Special products, the image of Zhang Fei has a more prominent evolution of the "go to drama"of the process, from drama to the legend, from drama to fiction, there is a trend.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verse the verdict, "said Cao Cao to start analyzing the image, do not agree with the so-called "Parrot Island" Piper continued, "Cao Cao and so is the "Revisionist" argument.
引文
1王卫民《古今戏曲论》,台北国家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89页。
    2其实还有纪振伦的《七胜记》,无名氏之《锦囊记》等。
    1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602页。
    1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出版集团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67页。
    2孙楷第《沧州集》卷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112页。
    3徐凌霄《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戏》,载《剧学月刊》2卷第5期。
    4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版。
    1罗斯宁《元杂剧与元代民俗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徐大军《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1月版。
    1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彭飞《试述<三国演义>成书前后的三国戏》,上海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3胡士厚《(三国演义)与三国戏》,《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6期。
    4王平《“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
    5钟林斌《<隔江斗智>杂剧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1期。
    1王丽娟《元明民间叙事文本中关羽的另类形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2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齐鲁书社,2007年9月版。
    3刘海燕《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4刘海燕《<鼎峙春秋>与早期京剧中的关羽形象》,《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
    5朱伟明、孙向锋《关公戏与三国文化的传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
    6宋俊华《关神崇拜与元明杂剧中关羽的行头》,《民族艺术》,2001年3月。
    7赵山林《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8陈志勇《“关公戏”演出禁忌的生成与禳解》,《戏曲研究》,2008年4月。
    1石麟《“关公信仰”文化现象溯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月。
    2罗忼烈《文学和历史中的关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月。
    3关四平《论关羽形象的演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
    4李惠明《传神文笔写关公——关羽艺术形象神圣化之历史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7月。
    5吉水《浅谈关羽形象的塑造过程》,《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5月。
    6李祥林《元明舞台上的“貂蝉戏”及其文化透视》,《戏曲研究》,2003年11月。
    7李祥林《三国戏中的貂蝉故事及其性别文化透视》,《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8林毓莎《论貂蝉故事的源流演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
    9王丽娟《貂蝉“连环计”故事的文化解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月。
    10王丽娟《论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以“连环计”故事为例》,《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11钟林斌《传奇剧<连环记>作者及创作年代斟疑》,《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7月。
    1徐朔方《王济行实系年》,《文献》,1990年12月。
    2夏东锋《元杂剧<连环计>与<连环记>之主题比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王庆芳《<连环计>杂剧与<连环记>传奇中貂蝉形象之比较》,《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张帆《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传奇<连环记>之人物比较》,《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吴柏森《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6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年2月。
    7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8李国帅《近代传播视野中的三国戏曲考论》,《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3月。
    9(美)伊维德(Idema,Wilt L.)著,张惠英译《朱有燉的杂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郭英德《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9月。
    2雷碧玮(Daphne Pi-Wei,Lei):《边境的表演: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性别与跨文化冲突》("Performing the Borders: Gender and Intercultural Conflicts in Premodern Chinese Drama"),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1999
    3李秋新《杨潮观历史剧的创作特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论杨潮观杂剧的人本意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马华祥《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5王卫民《黄燮清九种曲评说》,《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俞为民《论生旦为主的戏曲脚色体制的形成》,《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7郭英德《论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戏剧文学》,1999年9月。
    8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杜海军《论戏曲选集的戏曲批评与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论戏曲选集在戏曲史研究中的独立价值》,《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
    1林逢源《三国故事剧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84年。
    1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之“出版说明”,中华书局,2005年版。
    1 钱穆《中国文学论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0月第2版,第171——172页。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09页。
    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20页。
    3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10211页。
    1《李笠翁曲话》(“演习部”之“变旧为新”),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0月版,第120页。
    3[明]酉阳野史著 余芳 兴邦 云彤校点《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2006年1月版。
    1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409页。
    1《传奇汇考》(据1914年古今书室刊本影印出版),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340页。 刘备招亲事、而非别本的一条佐证(康熙己卯为1669年,当时洪升尚在世)。”——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页。
    1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从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426页。
    1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77页。
    2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从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435页。
    1 [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7页。
    2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版,第5041页。
    1林逢源《三国故事剧研究》,台湾政治大学198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0——81页。
    2吴柏森《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董康辑《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5月版,第666页。
    1傅芸子著《正仓院考古记 白川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版。
    1张增元《明清戏曲作家新考》,《文献》,1995年第1期。第227—228页。
    2邓长风《也谈清代曲家曲目著录的几个问题——寄自地球另一端的读书札记》,《戏剧艺术》,1996年8月。
    3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428—429页。
    1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32—333页。
    2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117—118页。
    3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00页。
    1 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924—925页。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版,第352页。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版,第355页。
    3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4《文姬归汉》是京剧大师程砚秋的代表剧目之一,其就是据《文姬入塞》改编的。
    5陈芳《清初杂剧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页。
    6[清]尤侗《西堂乐府自序》,见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1931年影印本。
    1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418页。
    2 (俄)李福清(中)李平 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版,序言(李平)第23页。
    3 [明]徐渭 原著,李复波 熊澄宇 注释《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15页。
    4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1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17页。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4页。
    3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4页。
    1蒋瑞藻《小说考证》,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28页。
    2[清]王崇儒《掌固零拾》,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彝宝斋印书局印本。
    3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第5041页。
    4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十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
    1参见《中国曲艺志·谚语、口诀、行话》(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第639页。
    1赵景深主编《戏曲论丛》(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版,第242页。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4月版,第303页。
    1 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版,第393—398页。
    1此选本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可以参看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舞台演出本选集<缀白裘>的来龙去脉》,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吴敢《<缀白裘>叙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吴敢《<缀白裘>叙考(续)》,《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 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云:“诸家书目皆以《古名家杂剧选》为陈与郊编刊,今见《女状元》之末,有一牌了云:‘万历戊子(十六年)夏五西山樵者校正,龙峰徐氏梓行’,则知编刊者并未陈氏了。后世人均未见此牌子,故致有此误。”而诸种词典均作陈编。——引自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71页。
    1周妙中《姚燮生平考略》,《艺术百家》,1997年第1期。
    2郭英德《稀见明代戏曲选本三种叙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37页。
    1(俄)李福清(中)李平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版,序言(李平)第23页。
    1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齐鲁书社,2007年9月版。
    1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145页。
    1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1陶奭龄《喃喃录》,王利器《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禁毁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1鲁迅《集外集·选本》,《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2胡士莹《读“吟风阁”杂剧札记》,杭州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
    1陈福康校点《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
    2《正统辨》,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477页。
    4[明]方孝孺著徐光大校点《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53页。
    1[明]方孝孺著 徐光大校点《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54页。
    2饶宗颐《澄心论萃》,胡晓明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页。
    3冯文楼著《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41页。
    1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555—556页。
    2 [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批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476页。
    1 [清]赵翼撰 曹广甫校点《廿二史札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4月版,第94页。
    1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2页。
    2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12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26页。
    2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3如远帆《谈谈“大团圆”》,《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第82——92页;胡士铎《“凤头”与“豹尾”——戏曲编剧技法学习札记》,《戏曲艺术》,1986年第1期,第65——72页。
    4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82——109页。
    5王宏维《命运与抗争——中国古典悲剧及悲剧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6——108页。
    1 朱一玄 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43页。
    1 [清]藤花主人梁廷枏撰《曲话》,上海有正书局刊行,1916年,卷三第3——4页。
    1 中国戏剧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937页。
    1 有代表性的如刘勇强《论古代小说因果报应观念的艺术化过程与形态》(《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第118——129页),可以参看。
    2齐裕焜《镜像关系:魏延与关羽》,《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3童万周校点《三国志玉玺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3页。
    4《远山堂剧品》谓《关岳交代》南北(曲)四折,并云:“关壮缪、岳武穆生平,大略相似,但谓其一为天尊,一为天将,交代如人间常仪,则见属俚墀。惟勘桧、蝸一案,或可步《昙花》后尘。”
    1童万周校点《三国志玉玺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6页。
    2朱一玄 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595页。
    1转引自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2转引自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
    1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页。
    1 [晋]常璩原著,汪启明、赵静译注《华阳国志译注》卷六《刘先主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233页。
    1 童万周校点《三国志玉玺传·前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4——10页。
    1童万周校点《三国志玉玺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487——488页。
    2[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18页。
    3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清]赵翼撰《廿二史札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4月版,第83页。
    1明代后期党争现象非常严重,有很多学者论及此点,也出现了很多引人注目的论著,如谢国帧之《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7月版)等,可以参看。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7833页。
    3[明]李清撰《三垣笔记》,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第101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43页。
    1谢国桢编著《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转引自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2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948——949页。
    1董健、荣广润主编《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第46—55页。
    2[明]王骥德《曲律·论部色第三十七》,《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42页。
    3[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22页。
    4(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版,第527页。
    1王国维著罗振玉编校《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四集),1927—1929年刊,第111、112页。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版,第369页。
    1戏曲选本《大明春》所选《三国记》中散出,其脚色扮演情况与戏曲选本中所选《桃园记》、《三国记》之“关云长训子”完全相同。
    1戏曲选本《大明春》所选《兴刘记》中散出。
    2戏曲选本《大明天下春》所选《三国志》中散出。
    3在第一、二卷中,诸葛亮均以“亮”来代指,但从第三卷开始,诸葛亮又以“小生”来扮演。
    4周瑜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注明为“外”,而在后来的文本中却都以“周”来指代。
    5戏曲选本《乐府红珊》所选《单刀记》之散出。
    6戏曲选本《乐府红珊》所选《草庐记》中散出。可以明显看出,此处的脚色扮演情况与《草庐记》本身并不大相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应该在于选本编选者的改动。
    7戏曲选本《乐府红珊》所选《三国志》中散出,可以看出,此处脚色扮演与《四郡记》、《三国记》不甚相同。
    1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版,第743—745页。
    1王芷章《腔调考原》,北平双肇楼图书部,1934年版。
    1黄霖 李桂奎 韩晓 邓百意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7月版,第258页。
    2鲁德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73页。
    1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201—202页。
    2徐朔方 孙秋克编《南戏与传奇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64页。
    3么书仪《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61—63页。
    1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版,第143—144页。
    2《续琵琶》中之第八出“探子”即明确标出:“用《连环》内的‘问探’”。
    1转引自段玉明《中国市井文化与传统曲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1[明]罗贯中《三国志演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73页。
    1《三国志平话》卷中注释第58条,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第447页。
    2见《远山堂曲品剧品校录》,[明]祁彪佳撰,黄裳校录,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第100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55页。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28页。
    2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434页。
    1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页。
    2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437—438页。
    1石麟《从<黄鹤楼>到<甘露寺>——片谈戏曲小说作品中刘备与东吴的恩恩怨怨》,《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第55—56页。
    1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第69页。
    1引自朱一玄 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715—716页。
    1朱一玄 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55页。
    1[清]钱德苍辑《绘图缀白裘》:12集,48卷,请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书局,石印本。
    1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30页。
    1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7——588页。
    2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31——139页。
    1《草庐记》第七折。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546页。
    1顾颉刚《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刘梦溪《红学与曹学》,《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第123页。
    1[清]赵翼著 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1 转引自钱南扬辑录《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13页。
    1吴亮《给曹操翻案的第一人是谁?——<红学与曹学>中的一个小问题》,《文学评论》,1987年第5期。
    2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1陈芳《清初杂剧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印行,1991年4月版,第241页。
    1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从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435页。
    1(俄)李福清(中)李平 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版,序言(李平)第23页。
    1徐学林《明代徽州戏曲出版大家汪廷讷》,《出版史料》,2004年第2期。
    2[明]汪廷讷著 李占鹏 点校《汪廷讷戏曲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4月版。
    3据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7—88页。
    1据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594页。邓文中并谓《传奇汇考标目》关于邹氏名、号的记载恐不确。邓文中记为“邹昆,字玉卿”。存疑。
    1傅芸子著《正仓院考古记 白川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 详见邓长风《<笠阁批评旧戏目>的文献价值及其作者吴震生》,《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30—441页。
    1 《旧编南九宫谱》,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台湾学生书局刊行,1984年8月,第218页。
    1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第44页。
    2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第63页。
    3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第64页。
    4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版,第144页。
    1邓长风著《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504页。
    1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77页。
    1张增元《明清戏曲作家新考》,《文献》,1995年第1期。第227—228页。
    1[清]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3——124页。
    1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吴柏森《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435页。
    1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32—333页。
    2[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196页。
    3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117—118页。
    4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第100页。
    1笔者所依本:吴书荫主编《绥中吴氏藏抄本稿本戏曲从刊》,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1转引自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第85页。
    1详见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577页。
    1梁淑安、姚柯夫《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经眼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王卫民:《黄燮清九种曲评说》,《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4页。
    3李占鹏:《黄燮清及其<依晴楼传奇>叙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3月。
    4苗怀明:《<红楼梦>评点家陈其泰生平考述》,《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1期。
    1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96—97页。
    1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第81页。
    2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3[清]蒲松龄著 蒲先明整理 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版,第428——451页。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4月版。
    [清]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清]赵翼撰曹广甫校点《廿二史札记》,凤凰出版集团,2008年版。
    董康辑《曲海总目提要》,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齐森华等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沈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国维《曲录》,上海六艺书局,1932年版。
    佚名《传奇汇考》(据1914年古今书室刊本影印),文献目录出版社,1994年3月版。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明]陈与郊撰《文姬入塞》,武进董氏诵芬室,1918—1925年,据明刻本覆刻。
    [明]纪振伦撰《新镌武侯七胜记》(2卷),195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据明唐振吾刻本影印),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100种》。
    [明]来集之撰《秋风三叠》[缩微制品]:三卷,女红纱一卷。
    [明]罗贯中著《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明]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评,刘世德郑铭点校《三国志演义》,中华书局,1995年3月版。
    [明]沈泰,邹式金辑《盛明杂剧:一集30种30卷,二集30种30卷,三集34种34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据诵芬室影印)。
    [明]王济撰《连环记传奇》(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影印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00种》。
    [明]王济撰张树英点校《连环记》,中华书局,1988年11月版。
    [明]汪廷讷撰《环翠堂乐府义烈记》(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影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100种》。
    [明]汪廷讷著 李占鹏 点校《汪廷讷戏曲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4月版。
    [明]无名氏《新刻出像音注刘玄德三顾草庐记》(4卷),明代南京金陵富春堂刻本。
    《西川图》,清乾隆46年[1781], 《重订缀白裘新集合编》。
    [明]佚名撰《新刻全像古城记》(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刻本影印)1954年。《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00种》。
    [明]邹玉卿撰《青虹啸传奇》(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据长乐郑氏藏抄本影印), 《古古本戏曲丛刊二集:100种》。
    [清]曹寅撰《续琵琶》(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85种,附2种》。
    [清]黄燮清撰《倚晴楼七种曲》,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清]李世恩辑《梨园集成》,清光绪六年(1880)怀邑王贺成,刻本。
    [清]南山逸史撰《中郎女》(1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清]
    蒲松龄著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版。
    [清]潜庄吟颠(蔡应龙)著《新制增补全琵琶重光记》(2卷),1986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影印本(据清乾隆间刻本影印),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85种,附2种》。
    [清]唐英撰《灯月闲情十七种》(20卷),《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戏剧类》第一千七百六十部。
    [清]吴可堂撰《世外欢》(1卷),清乾隆间刻本。
    [清]无名氏撰《双和合》(1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影印本(据旧抄本影印),《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清]夏纶撰《新曲六种》(12卷),清乾隆十八年[1753]世光堂,刻本。
    [清]徐石麒撰《坦庵大转轮杂剧》(1卷),清南湖享书堂刻本。
    [清]杨潮观撰《吟风阁杂剧》(4卷),清刻本。
    [清]尤侗撰《吊琵琶》(1卷),清康熙间刻本。
    [清]郑瑜撰《鹦鹉洲》(1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清]周祥钰[等]撰《鼎峙春秋》(10本240出),1962—196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据清内府钞本影印)。《古本戏曲丛刊九集:10种》。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6月版。
    [■]佚名撰《双瑞记》(2卷),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据清康熙间刻本影印),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85种,附2种》。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俄)李福清,(中)李平《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版。
    《孤本元明杂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刘世德等主编《古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1991年版。
    童万周校点《三国志玉玺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吴书荫主编《绥中吴氏藏抄本稿本戏曲丛刊》,学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三国志鼓词》,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室。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2月版。
    [明]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曲品剧品校录》,1955年4月版。
    [明]徐渭原著,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1月版。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
    [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
    阿英《弹词小说评考》,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陈芳《清初杂剧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91年版。
    陈翔华《三国志演义纵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
    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俄)李福清著李明滨编选《古典小说与传说》,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
    范丽敏《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高小康《中国古典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龚敏《小說考索与文献钩沉》,齐鲁书社,2010年9月版。
    顾颉刚《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韩)金文京著邱岭吴芳玲译《三国演义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版。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黄霖、李桂奎、韩晓、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7月版。
    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方骏 王秀丽 罗天佑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月版。
    康逸蓝《明末清初剧作家之历史关系:以李玉、洪升、孔尚任为主》,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李萌昀《旅行故事:空间经验与文学表达——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李玉莲《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廖可斌《诗稗鳞爪》,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林逢源《三国故事剧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84年。
    刘岱总主编,蔡英俊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
    刘海燕《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刘慧芳《元杂剧叙事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靖之《关汉卿三国故事杂剧研究》,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2月版。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鲁德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罗斯宁《元杂剧与元代民俗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版。
    么书仪《铜琵琶与红牙象板——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比较》,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版。
    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美)刘康著《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伊维德(Idema, Wilt L.)著,张惠英译《朱有墩的杂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钱南扬辑录《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版。
    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版。
    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
    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1月版。
    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版。
    王古鲁辑录《明代徽调戏曲散出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王汉民、刘奇玉编著《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
    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齐鲁书社,2007年9月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禁毁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卫民《古今戏曲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8年版。
    王芷章编《清升平署志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4月版。
    隗芾 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项楚主编《中国俗文学研究》(第1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
    徐大军《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版。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徐朔方孙秋克编《南戏与传奇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徐文凯《有韵说部无声戏:清代戏曲小时相互改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叶楚炎《明代科举与明中期至清初通俗小说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版。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2004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曾永义《论说戏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3月版。
    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年4月版。
    曾永义编著《中国古典戏剧的认识与欣赏》,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11月版。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章培恒《洪升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赵景深主编《戏曲论丛》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赵山林《中国近代戏曲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8月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赵园《想象与叙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新华出版社,2000年8月版。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戏剧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周建渝《多重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版。
    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朱家溍 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年1月版。
    朱万曙《明清戏曲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北平燕京大学出版,《燕京学报》第十期单行本,1931年12月。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陈志勇《“关公戏”演出禁忌的生成与禳解》, 《戏曲研究》,2008年4月。
    邓长风《也谈清代曲家曲目著录的几个问题——寄自地球另一端的读书札记》,《戏剧艺术》,1996年8月。
    杜海军《论戏曲选集的戏曲批评与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杜海军《论戏曲选集在戏曲史研究中的独立价值》,《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
    关四平《论关羽形象的演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
    郭英德《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9月。
    郭英德在《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忠奸斗争主题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郭英德《论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戏剧文学》,1999年9月。
    郭英德《稀见明代戏曲选本三种叙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胡莲玉《<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杂剧故事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纪德君《演绎<三国志>,弹唱儿女情——弹词<三国志玉玺传>试论》,《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
    吉水《浅谈关羽形象的塑造过程》,《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5月。
    李惠明《传神文笔写关公——关羽艺术形象神圣化之历史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7月。
    李秋新《论杨潮观杂剧的人本意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李秋新《杨潮观历史剧的创作特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李祥林《元明舞台上的“貂蝉戏”及其文化透视》, 《戏曲研究》,2003年11月。
    李祥林《三国戏中的貂蝉故事及其性别文化透视》,《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综述》, 《兰州学刊》,2008年2月。
    林毓莎《论貂蝉故事的源流演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
    刘海燕《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刘海燕《<鼎峙春秋>与早期京剧中的关羽形象》,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
    刘梦溪《红学与曹学》,《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
    马华祥《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罗忼烈《文学和历史中的关羽》,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月。
    齐裕焜《镜像关系:魏延与关羽》, 《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石麟《“关公信仰”文化现象溯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月。
    石麟《从<黄鹤楼>到<甘露寺>——片谈戏曲小说作品中刘备与东吴的恩恩怨怨》,《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
    宋俊华《关神崇拜与元明杂剧中关羽的行头》,《民族艺术》,2001年3月。
    王丽娟《貂蝉“连环计”故事的文化解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月。
    王丽娟《论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以“连环计”故事为例》,《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齐鲁书社,2007年9月版。
    王丽娟《元明民间叙事文本中关羽的另类形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王庆芳《<连环计>杂剧与<连环记>传奇中貂蝉形象之比较》,《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王卫民《黄燮清九种曲评说》,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吴柏森《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吴敢《<缀白裘>叙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吴敢《<缀白裘>叙考(续)》,《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吴亮《给曹操翻案的第一人是谁?——<红学与曹学>中的一个小问题》, 《文学评论》, (补上年月)
    夏东锋《元杂剧<连环计>与<连环记>之主题比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徐凌霄《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戏》,载《剧学月刊》2卷第5期。
    徐朔方《王济行实系年》,《文献》,1990年12月。
    俞为民《论生旦为主的戏曲脚色体制的形成》,《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张帆《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传奇<连环记>之人物比较》,《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张增元《明清戏曲作家新考》,《文献》,1995年第1期。
    赵山林《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钟林斌《<隔江斗智>杂剧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1期。
    钟林斌《传奇剧<连环记>作者及创作年代斟疑》,《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7月。
    周妙中《姚燮生平考略》, 《艺术百家》,1997年第1期。
    朱伟明、孙向锋《关公戏与三国文化的传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