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后期是唐宋词发展过程中的高峰期,也是词风向南宋转变的开端期。本文选择贺铸和周邦彦这一对曾被并称为“贺周”的词人,以他们的创作为中心,联系北宋后期的文化现象,具体地展示和说明了词走向南宋的过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方法、思路,以及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成果等。本章认为,南宋词风发端于北宋后期,这说明北宋后期的“精神气候”中,已经具备了适合这种词风生存发展的文化因子。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这一点关注不够充分,存在着重南宋轻北宋、重时代轻地域、重群体轻个体等倾向。因此,本文把词风走向南宋的起点确定在北宋熙宁年间,采用以两个代表性的词人为中心的“微观模式”,结合时代和地域因素,去考察词在北宋后期的演变。
     第二章论析进入创作期之前的贺、周站在怎样一个文化起点上,地域和时代方面有哪些文化因素将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一章中,首先分析了贺、周两人的家世、地域与他们的性格气质之间的联系,确定他们分别有着比较典型的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背景;其次,对他们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所可能接触到的政治文化、社会风尚与文学思潮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论析贺、周的“词心”与北宋后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北宋后期,新旧党争贯穿始终,极大地影响了士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心态,并使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心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章以党争的几个发展阶段为线索,观察和分析贺、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的进退出处及其在词中的反映。
     第四章论析贺、周的“词品”与北宋后期的社会风尚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雅与俗是唐宋词的两种基本品格,唐宋词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由俗而雅,但是在不同时期,“雅”的涵义并不相同。因此,在唐宋词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雅词”。而北宋后期作为词风由北入南的转变期,呈现出多种“雅词”并存的复杂状态。这些“雅词”的背后,又各有相应的社会风尚的支持。本章以贺、周的词为重点,对此进行观察和讨论。
     第五章论析贺、周的“词体”与北宋后期的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两宋词在审美特征上的“唐音"与“宋调”之别,以及贺、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表现。北宋后期宋代的文学思想臻于成熟,宋诗形成了自家面目,而在词的领域中,同样也逐渐表现出“宋调"的特色:它的内在质素由“缘情”而发转向“写意”为主,外在风貌由自然浑成转向人工雕琢。贺、周的创作共同体现了这种转变的趋势,但比较而言,贺更多“唐音”,周更多“宋调”。
     第六章为余论,结合文化环境之变解读贺、周词在南宋的接受史。另外,通过与晚唐诗人“小李杜”的比较,评定贺、周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
Tang-Song Ci has achieved a full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ern Song Dynasty, a period that also marks the commencement of Ci finding its groun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will give a concrete illust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y analysing the works of He Zhu and Zhou Bangyan, two composers of Ci, and connecting the cultural phenomena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whole passage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o introduce the study objects, significances, methods, conceptions as well as some relevant research finding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etc. 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an be stemmed from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en the culural elem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xis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i are among the current mainstream of thinking. As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ere exists such an inclination, that is attach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an the Nortern Song Dynasty, age than region and groups than individual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Xi Ning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s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Ci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rough the microscopic mode of analysing two representative composers of Ci and by combining with the age and region factors.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start points on which He Zhu and Zhou Bangyan stand before they begin to compose Ci, and some 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age and region that will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ir growth and creations. In this chapter, at first we have analys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ving region to their personal dispositions and made a conclusion that one of them gets the typical northern cultural background while the other has the typical southern cultural bakground. And then, we have discussed the political culture, social customs and literature currents which are probably approachabl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and youngsterhood.
     The third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i Xin, the truly feelings of the composer implied in Ci,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e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political parties has exis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eriod, which as a result, tremendously affected the feudal intellectuals' spirits and political intention and also caused a psychological change accordingly in their literature writtings. This chapter takes the several phases of the parties' conflicts as a clue to observe and analyse their promotion or demotion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 by relating to the cur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reflection in Ci.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i Pin (indicating the features of Ci) of He Zhu and Zhou Bangyan and the social customs. Elegance and vulgarity are the two basic features of Tang-Song Ci and its overall trend is to develop from vulgarity into elegance, but different age has its own definition of elegance. So,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elegance words in the history of Tang-Song Ci. And,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s a transition period of Ci develop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has presented a complicated state of the coexistance of several elegance words, behind which there are respective supportives of social custom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Ci of He Zhu and Zhou Bangyan to observe and discuss such a phenomenum.
     The fifth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i Ti, that is the style of Ci, and the literature currents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emphasize the differrence between the style of Tang Ci and Song Ci as well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He-Zhou during this transition period.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literature thoughts has become mature,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owns its own features, while in the field of Ci, there appears the feature of the style of Song:Its inner nature has changed to the expressive of feelings and the external style has also transfered from natural features to the artificial ones. And both of them has embodied such transition trend, but comparatively speaking, He Zhu possesses more of the style of Tang while Zhou Bangyan the style of Song.
     The sixth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reception history of Ci written by He Zhu and Zhou Bangya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reference to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assess their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by comparing them with Li Shangyin and Du Mu, poets of the late Tang Dnasty.
引文
①刘永济在《词论》中说:“文艺之事,言派别不如言风会。”他所说的“风会”,指“国运之隆替、人才之高下、体制之因革”等,即包括了社会文化的变革、文学本身的发展以及联系此二者的创作主体(人才)等因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9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123页。
    ①龙榆生《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中国语文学丛刊》1933年1期。
    ①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②张耒《贺方回乐府序》,《柯山集》卷四十,四库本。
    ③王易《词曲史·振衰》,东方出版社1996,第384页。
    ④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⑤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43页。
    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87页。
    ①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对于这段话中的“词心”,词典中解释为词的真情实感。而刘永济先生在《诵帚词筏》中认为:“设境造词,司契在心,此心虚灵,即善感而善觉。此善感善觉者,即况君所谓‘词心’也。”(见况周颐撰、屈兴国辑注《蕙风词话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据刘氏所论,则况周颐的“词心”指的是词人所具有的一种善感善觉的审美心态。但也有人认为,“万不得已的词心是丰富敏感的词人心灵受到江山风雨的撞击,在心物交感之际产生的情感创作冲动。”(吴小英《唐宋词抒情美探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这种说法,则近于将“词心”理解为词人在外物的触动下所产生的创作灵感。还有人认为:“词心就是指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在审美的过程中即是指主体一系列的审美心理活动,在完成的作品中即是指主体表达的意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自于内心的真情实感。”(吴惠娟《唐宋词审美观照》,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③薛砺若《宋词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6页。
    ①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9页。
    ②如刘熙载《艺概·词概》说:“词品喻诸诗,东坡、稼轩,李、杜也;耆卿,香山也;梦窗,义山也;白石、玉川,大历十才子也;其有似韦苏州者,张子野当之。”(《词话丛编》第3697页)这里的“词品”,即涉及到了词的品位和风格两个方面的内容。他评周邦彦:“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于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个‘贞’字。”(《词话丛编》第3692页)又说:“绮语有显有微。依花附草之态,略讲词品者,亦知避之,然或不著相而染神,病尤甚矣。”(《词话丛编》第3710页)“描头画角,是词之低品。盖词有全体,宜无失其全;词有内蕴,宜无失其蕴。”(《词话丛编》第3707页)这里的“词品”,则偏重于词之品位。清人郭麐的《词品》和杨伯夔的《续词品》,以及王国维《人间词话》论温、韦、冯三家词品,则主要着眼于词的风格。
    ①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词话丛编》第1629页),“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南宋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词话丛编》,第1630页)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又说:“北宋主乐章,故情景但取当前,无穷高极深之趣。南宋则文人弄笔,彼此争名,故变化益多,取材益富。”(《词话丛编》,第1645页)
    ②陈廷焯《词坛丛话》,《词话丛编》,第3720页。
    ③“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提法见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第一节《从中国词学之传统看词之特质》,岳麓书社1992年第2版。
    ④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⑤明代张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诗余图谱·凡例》按语)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张、王所说的 “词体”,也就是本文所用“词体”之义。
    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31、1634页。
    ②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二,《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版,第3470页。
    ③刘熙载《艺概·词概》,《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版,第3696页。
    ④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⑤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①傅乐成《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见《唐代研究论集》第一辑,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78页。
    ②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下编第七章。
    ①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赵晓岚《姜夔和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0—443页。
    ③郑学檬《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页):“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下限,亦即其终点,应确定在宋代。具体地说,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接近完成,到南宋则全面实现了。”宁志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浅论》(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三期):“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在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我国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地区转移到了南方地区。”
    ④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八章:“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偏倚在南方。这一个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捩。”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4页。
    ⑤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页。
    ①参见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国地理大势论》,《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84页、第1802—1819页;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载1905年《国粹学报》;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7页。
    ②高小康《建炎南渡与江南艺术精神的形成》,《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③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444页。
    ④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五记李纲在绍兴四年上疏说:“陛下观近年以来,所用之臣慨然敢以天下之重自任者几人?平居无事,小廉曲谨,似可无过,忽有扰攘,则错愕无所措手足,不过奉身以退。
    ①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127页。
    ②见罗宗强为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所作序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页。
    ①张毅在《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中将宋代文学思想之发展分成北宋初期、变革时期、成熟时期、“中兴”时期、南宋后期五个阶段,本文的划分参考了他的意见,但立论标准不同,故划分的阶段亦略有差异。另外,因宋代士大夫多集官员、学者、文人三重身份于一体,故所谓道学家的文学观、文学家的文学观、政治家的文学观,只能是就某人的主要倾向而言,不能完全表示持论者的身份。
    ②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①刘毓盘《词史》,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61页。
    ②胡适的唐宋词分期在学界影响颇大,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某些学者曾提出严厉的批评,几有全盘否定的倾向。笔者不同意这种评价,曾撰《重评胡适的唐宋词分期“三段论”))一文商榷,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75—477页。
    ②《词学季刊》1934年第二卷第1号。
    ①见《詹安泰词学论稿》下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国学大师论国学》下,胡道静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01—102页。
    ③张毅《二十世纪宋代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之变迁》,《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①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②参见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③1988年博士论文,1994年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
    ①1911年发表于《国文丛刊》,见《王国维遗书》第11册。
    ②见《辽海丛书》。
    ③见《词学季刊》二卷四期。
    ④香港学津书店1980年版。
    ⑤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
    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⑧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①贺铸《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四库本。
    ②叶梦得《建康集》卷八,四库本。
    ③程俱《北山集》卷十五,四库本。
    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库本。
    ①贺铸《九日雨中作》、《留别龟山白禅老兼简杨居士介》,分见《庆湖遗老诗集》补遗、卷四,本文所引的贺铸诗歌均据四库本。
    ①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见《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四库本。
    ②贺铸《题武昌郑判官直节亭》,《庆湖遗老诗集》卷四。
    ③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北山集》卷十五,四库本。
    ④《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贺知章传》,四库本。
    ⑤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四库本。
    ①如《九日张谋父席上》:“西家一斛黄花酒,沉醉吴音贺季真。”《题永县园水亭》:“季真待得东还日,初见红蕖十亩秋。”《送僧云还吴兴》:“寄声故园群儿辈,潦倒尘埃贺季真。《将发永城题陈伯儁蒙轩》:“四明狂客重来日,庭下榴花开未开?”《题宝泉官舍壁》:“偶著强名字,非才但铸金。不妨称‘外监’,况复住山阴。”
    ②贺铸《六州歌头》。
    ③贺铸《怀寄周元翁十首》,《庆湖遗老诗集》卷四。
    ④叶梦得《贺铸传》,《建康集》卷八,四库本。
    ⑤据《宋史》卷463《贺令图传》:贺怀浦曾仕军中为散指挥使,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初,以岳州刺史领兵屯三交(今山西太原北)。贺令图于太宗即位后先是任供奉官,太平兴国四年(979)随潘美征北汉,后改绫锦副使、知莫州(今河北任丘一带),迁崇仪使,知雄州(今河北雄县一带)。
    ①《宋史》卷四百六十三《贺令图传》
    ②贺铸《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四库本。
    ③贺铸《人生七十稀》:“嗟吾夙多负,失怙在童丱。”
    ④贺铸《送表侄赵子亿之官沧州兼简通守李延宁》:“吾昔游浮阳,童心初办狂。凌高瞰海日,径欲穷扶桑。”参见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⑤见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
    ⑥贺铸《人生七十稀》:“慈亲念衰绪,猝猝营婚宦。”
    ⑦见罗忼烈《清真集笺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74页。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九,四库本。
    ②以上均据《周居士墓志铭》。
    ③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六,四库本。
    ④周邦彦《祷神文》,见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52页。
    ①《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周邦彦传》,四库本。
    ②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六,四库本。
    ③秦观《次韵酬周开祖宣义》,《淮海集》卷八,四库本。
    ④周邦彦《芝术歌》,见罗伉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82页。
    ⑤周邦彦《南浦》(“浅带一帆风”)。
    ⑥陈郁《藏一话腴》外编卷上,四库本。
    ⑦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①《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四库本。
    ②《史记·货殖列传》,四库本。
    ③《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四库本。
    ④《隋书》卷三十《地理志》:“汲郡、河内,得殷之故壤,考之旧说,有纣之余教。汲又卫地,习仲、由之勇,故汉之官人,得以便宜从事,其多行杀戮,本以此焉。今风俗颇移,皆向于礼矣。”
    ⑤《宋史》卷八十六《地理志》总论河北路风俗。四库本。
    ①《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六,四库本。
    ②《后汉书》卷一百十三《逸民传》,四库本。
    ①《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四库本。
    ②贺铸《怀寄周元翁十首》其八,《庆湖遗老诗集》卷四。
    ③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北山集》卷十五,四库本。
    ④贺铸《田园乐》:“昔我未去国,幽栖淇上村。分辞侠少事,喜与农老言。农老孰追从?四邻皆世婚。……不识百里面,不知千骑尊。供输先众期,於我何威恩。太上复淳古,坐超羲与轩。敢忘天地施,击壤声如埙。毕此百岁愿,泰然长夜魂。避秦谁氏子,客死武陵源。”见《庆湖遗老诗集》卷二。
    ⑤如《和答郑郎中见寄》:“客子由来怀故乡,苏门冷落白云旁。”《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躬耕不是悠悠计,来作苏门邻舍翁。”《丙寅舟次宋城作》:“斜阳一千里,依约是苏门。”《夜行邹县道中遇雨作》:“念昔卧苏门,夙兴犹及午。”《晚出江城闻角》:“苏门故里斗杓下,岂无伯仲勤相望。”《三鸟咏之三子规行》:“十年迹绝苏门道,梦里旧游知是非。”
    ⑥贺铸《寄杜仲观》,《庆湖遗老诗集》卷二。
    ①苏轼《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东坡全集》卷七十六,四库本。
    ②《前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四库本。
    ③萧统《文选》卷五,四库本。
    ①《隋书》卷六十六《李谔传》,四库本。
    ②王维《别綦毋潜》,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四,四库本。
    ③《杨文公谈苑》一书已佚,此内容参见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三十八、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二。
    ④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三。
    ⑤见《文忠集》卷一百十三,四库本。苏轼《上皇帝书》亦言:“昔者以诗赋取士,今陛下 以经术用人,名虽不同,然皆以文词进耳。考其所得,多吴、楚、闽、蜀之人。至于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盖自古豪杰之场,其人沈鸷勇悍,可任以事;然欲使治声律、读经义,以与吴、楚、闽、蜀之人争得失于毫厘之间,则彼有不仕而已,故其得人常少。”(《东坡全集》卷五十二)
    ①据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统计,在《宋史》列传的北宋文臣中,两浙路为100人,江南东路32人,江南西路48人,福建路66人;《宋史·文苑》中列出的北宋文人中,两浙路为11人,江南东路6人,江南西路8人,福建路7人;《宋诗纪事》卷二至卷四十三的北宋诗人中,两浙路有231人,江南东路45人,江南西路91人,福建路128人。分见该书第134、136、334页。
    ②陈襄《古灵集》卷十九。
    ③王禹偁《长洲县令厅记》,《小畜集》卷十六。
    ④陈执古《文宣王庙记》,《至元嘉禾志》卷十九。
    ①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驿》,《孟浩然集》卷三,四库本。
    ②顾况《酬房杭州》,《华阳集》卷上,四库本。
    ③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六。
    ④苏轼《表忠观碑记》,《东坡全集》卷八十六。
    ⑤欧阳修《有美堂记》,《文忠集》卷四十。
    ⑥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宋初太平兴国年间,杭州当地主户161600,客户8857。按吴越于宋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纳土归宋,上述户口数正是吴越国当年的实际记录。如以平均每户5口计算,杭州有人口852785人,其规模仅次于北宋首都开封,是苏州的六倍左右。
    ①关于杭州当日之盛,还可参看欧阳修在《有美堂记》中的描述:“今其民幸富足安乐,又其习俗工艺巧,邑屋华丽,盖十万余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海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杏霭之间,可谓盛矣。”见《文忠集》卷四十。
    ②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攻媿集》卷五十一,四库本。
    ①刘勰《文心雕龙》卷十,四库本。
    ②《隋书》卷七十六《文学》,四库本。
    ③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页。
    ②梁启超著、吴松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7页。
    ①《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②程千帆《文论十笺》,见《程千帆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③宋家兴等译《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74页。
    ④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8页。
    ⑤《礼记注疏》卷五十二,四库本。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②张仁福《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愈与欧阳修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③《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柳冲传》
    ④苏轼《东坡全集》卷五十二《上皇帝书》,四库本。
    ⑤晁说之《景迂生集》卷十三。
    ⑥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下。
    ①谢肇淛《五杂组》卷三《地部一》,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3页。
    ②唐顺之《东川子诗序》,《荆川集》卷六。
    ③李浩《大唐之音和而不同——以唐代三大地域文学风貌为重心的考察》,见《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
    ④《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下,四库本。
    ⑤《朱子语类》卷三百零九,四库本。
    ⑥吴世昌《词林新话》,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三,《词话丛编》2005年版,第4456页。
    ②《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五,《词话丛编》2005年版,第3561页。
    ③杨海明《试论宋词所带有的“南方文学”特色》,《学术月刊》1984年第1期。
    ④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①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八章,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4页。
    ③陈傅良《止斋集》卷三十九,四库本。
    ①参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二章第五节《从义理之学到性理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宁志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浅论》,《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③胡道修《宋代人口的分布与变迁》,见《宋辽金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④郑学檬《中国占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7页。
    ①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150页。
    ②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见《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页。
    ②比如唐宣宗时,进士科之盛,虽然达到了“旷古无俦”的地步,但“率多膏粱子弟,平 进岁不及三数人。”(《北里志》)大多数庶族士人进取无路,只能仰天长叹:“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胡曾《下第》)“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贵在朝中。”(杜荀鹤《投从叔补阙》)
    ①据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的消融》中的统计,《旧唐书》自肃宗至昭宣宗十四朝列传人物共718人,其中出身名门贵族有492人,占总数的69%;出身寒族仅97人,占总数的13.5%。见孙国栋《唐宋史论丛》(增订版),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18页。
    ②杜牧《登乐游原》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四库本。
    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四库本。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开宝八年二月条记宋太祖语:“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记道士苏澄向宋太祖进献“无为无欲,凝神太和”的“帝王养生”之术,太祖甚悦,厚赐之;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丙午,上(太宗)日‘清浄致治,黄老之深旨也。夫万务自有为,以至于无为,无为之道,朕当力行之。至如汲黯卧治淮阳,宓子贱弹琴治单父。此皆行黄老之道也。’参知政事吕端等对日:‘国家若行黄老之道,以致升平,其效甚速。’宰臣吕蒙正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夫鱼挠之则溃,民挠之则乱,今之上封事议制置者甚多,陛下渐行清静之化以镇之。’”又《宋朝事实》卷三:“上(太宗)读《老子》,语侍臣日:‘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内。’”
    ②《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续资治通鉴》卷十六记太宗曾对宰相李肪等人说:“联观在位之人,未进用时,皆以管、乐自许。既得位,乃竞为循默,曾不为联言事。”(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87页)《续资治通鉴》卷十四记太宗指责当时的补阙、拾遗等言事官“多循默不修职业”(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32页)。太宗朝宰相如吕蒙正、吕端等均属此类人物。《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八:“蒙正有器量,不记人过,澹于荣利。居政府,不喜更张制度。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同列不能平‘,令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弗知也。’时皆服其量。尝问诸子日:‘我为相,外议如何?,诸子云:‘大人为相甚善,但人言无能为,事权多为同列所争。’蒙正曰:‘我诚无能,但有一能:善用人耳。”《宋史》卷二八一《吕端传》记吕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决意相之”。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说:“国家自数十年来,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及其弊也,循默苟且,颓惰宽弛,习成风俗,不以为非。”(《文忠集》卷一百十一,四库本)
    ③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④《宋史》卷一百七十九《食货志》:“(真宗朝)承平既久,户口岁增,兵籍益广,吏员益众,佛老、外国耗蠹中土,县官之费数倍于昔,百姓亦稍纵侈,而上下始困于财矣。仁宗承之,经费寝广……”
    ⑤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8页。
    ⑥《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传》。
    ①苏轼《六一居士集叙》,《东坡全集》卷三十四。
    ②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首《序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欧阳修《镇阳读书》,《文忠集》卷二,四库本。
    ①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34页。
    ②《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四库本。
    ③范仲淹《与王状元书》,《全宋文》卷三百八十四。
    ④范仲淹《与邵先生书》,《全宋文》卷三百八十四。
    ⑤范仲淹《寄赠林逋处士》,《全宋诗》卷一百六十六。
    ⑥范仲淹《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全宋诗》卷一百六十六。
    ⑦欧阳修《答李大临学士书》,《文忠集》卷六十九,四库本。
    ①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书》,《韩昌黎全集》卷十六,四部丛刊本。
    ②如王安石早年喜读佛书,当曾巩借“用老而逃佛”的古人暗讽他时,王安石说:“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宋释惠洪撰《冷斋夜话》卷六)张载听从范仲淹的劝告攻读《中庸》,“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程颐言程颢为学,“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明道先生行状》,见《近思录》卷十四)。苏轼读书亦是由儒而及于佛老,融贯百家。另外,比这些人年辈略早的邵雍“于书无所不读”,“于佛老之学,口未尝言,知之而不言也”,并且肯定文中子王通将佛称为“西方之圣人”的说法。(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录》卷十九)而周敦颐虽讥韩愈排佛老不彻底,但他自己其实也颇为热衷佛家的性理之说,多援佛入儒,至于其学说中的道家成分,更是人所共知。
    ③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第18页:“宋学作为一种新儒学,其探究的一个主要命题,是人在自然天地之间、社会人伦关系之中的地位和使命,重视人‘与天地参’的自主自觉性。所谓‘内圣外王’,所谓‘圣贤气象’,就是要把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和治国平天下的帝王之学结合起来,把道德自律与事功建业统一起来,使人人在内省修身中穷天穷地穷人之理,以臻于与天理合而为一,达到个人与人类社会、自然界和谐融汇的美妙境界。”
    ①刘师培《南北理学不同论》,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陈善《扪虱新话》卷五:“唐文章三变,本朝文章亦三变矣。荆公以经术,东坡以议论,程氏以性理。三者要各立门户,不相蹈袭。”
    ③《洛阳伽蓝记》卷二,四库本。
    ④《颜氏家训》卷下《音辞》,四库本。
    ①以上数据来自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6页。
    ②沈既济《词科论》,见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五十九,四库本。
    ③《唐摭言》卷一:“贞观五年已后,太宗数幸国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增置学生凡三千二百六十员。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四库本。
    ①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6页。
    ②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③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①陆游《渭南文集》卷三《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四库本。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56页。
    ③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人事》,又见《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六。
    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四库本。
    ①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九“唐扬州之盛”条:“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又,唐人卢求作于宣宗大中九年(855)的《〈成都记)序》云:“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肤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
    ②王称《东都事略》卷九十八,四库本。
    ③刘敞《古风》,《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一,四库本。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七之十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⑤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三十九,四库本。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六“仁宗嘉祐七年二月”条下。
    ②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崔唐臣,闽人也,与苏子容、吕晋叔同学相好。二公先登第,唐臣遂罢举,久不相闻。嘉祐中,二公在馆下,一日忽见舣舟汴岸坐于船窗者,唐臣也。亟就见之,邀与归,不可。问其别后事,曰:‘初倒箧中,有钱百千,以其半买此舟。往来江湖间,意所欲往,则从之,初不为定止。以其半居货,间取其赢以自给,粗足即已,不求有余,差愈于应举觅官时也。’二公相顾太息而去。翌日,自局中还,唐臣有留刺,乃携酒具再往谒之,则舟已不知所在矣。归视其刺之末,有细字小诗一绝云:‘集仙仙客问生涯,买得鱼舟度岁华。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处便为家。’讫不复再见。
    ③《宋史》卷三百二十二《王猎传》
    ④朱或《萍洲可谈》卷一:“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系捉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⑤丁隲《请禁绝登科进士论财娶妻》,《宋文鉴》卷六十一,四库本。
    ⑥宋真宗语,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八,四库本。
    ①《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四库本。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库本。
    ③《宋史》卷一百一十三,四库本。
    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四库本。
    ⑤陈师道《后山诗话》,见胡仔《渔隐丛话》卷五十九,四库本。
    ①《礼记注疏》卷五十四,四库本。
    ②《论语·季氏》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述而》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见《郭绍虞说文论》第70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见《郭绍虞说文论》,第69页。
    ①《诗话总龟》卷十二,四库本。
    ②如宋白,在太宗潜藩时因“常贽文”而有“袭衣之赐”,即位后被擢为左拾遗(《宋史·文苑传》);梁周翰“辞学为流辈所许”,太宗在亲试贡士时“面赐金紫,称其有文,寻迁起居舍人。”(《宋史》卷439)罗处约知吴县时与知长洲王禹偁“以诗什唱酬,苏杭间多传诵。后并召赴阙,上自定题试之,以禹偁为右拾遗,处约著作郎,皆直史馆,赐绯鱼。”(《宋史》卷440)杨徽之诗名著于当时,太宗索其所作数百篇,“选十联书于御屏间。”(《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古今诗话》)此等事例不胜枚举。
    ③田锡《谢御制和祝圣寿诗表》,《咸平集》卷二十三,四库本。
    ④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P289)指出:“因文统、道统各有其中心主张,所以北宋的文论以古文家与道学家的主张,最足以代表其两极端,至界其间者,则又有\政治家的论调。古文家所重在文,道学家所重在道,政治家则以用为目标而不废道与文。这正是刘彝所谓“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的三方面。”本文的论述参考了郭先生的意见。
    ⑤柳开《河东集》卷一,四库本。
    ①孙复《寄范天章书》,《孙明复小集》,四库本。
    ②石介《徂徕集》卷十二,四库本。
    ③石介《徂徕集》卷十二。
    ④孙复《谕学》,《孙明复小集》,四库本。
    ⑤张方平《贡院请诫励天下举人文章》,《乐全集》卷二十
    ⑥周敦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章,四库本。
    ⑦王运熙、顾易生《宋金元文学批评史》:“因此就提倡‘文以载道’而言,实可分为两类:以文辞明道德为一类,以文辞经世致用则为另一类。当时周敦颐属前者,陈襄、毕仲游则属后者。”见该书第7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①朱熹编《二程遗书》卷十八,四库本。
    ②《二程遗书》卷十八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79页:“其比较纯粹属于文的运动者,在北宋之初当推王禹偁、穆修与宋祁。……就文论文,惟此三家有足述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④欧阳修《文忠集》卷四十七
    ⑤《文忠集》卷六十九
    ①《文忠集》卷六十八
    ②《文忠集》卷六十七
    ③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文忠集》卷六十六
    ④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二书》:“释老,惑者之所为;雕刻文章,薄者之所为。足下安知世无明诚实厚君子之不为乎?”(《文忠集》卷六十六)
    ⑤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⑥苏轼《答谢民师书》,郎晔编《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六,四部丛刊本。
    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栾城集》卷二十二,四库本。
    ⑧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①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文忠集》卷六十六
    ②欧阳修《与黄校书论文章书》,《文忠集》卷六十七
    ③欧阳修《详定贡举条状》,《文忠集》卷一百四
    ④苏轼在《鳬绎先生诗集叙》中引苏洵对颜太初(号鳬绎)的评论说:“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东坡全集》卷三十四)又苏轼《东坡志林》卷九:“诗须要有为而后作。”
    ⑤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十七
    ①《临川文集》卷七十七。
    ②司马光《答孔司户文仲书》,《传家集》卷六十,四库本。
    ③司马光《答陈充秘校书》,《传家集》卷五十九。
    ①《列宁全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2页。
    ②《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四库本。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3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81页。
    ③钱穆先生所论,只是大略而言。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述,南北文化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互相冲突又互相融合,北方人会受南方文化的影响,南方人又会吸收北方文化的因子,到北宋中期的时候已达到了平衡状态,所以新党中有北方人,旧党中亦有南方人。
    ④《长编·拾补》卷四熙宁二年二月庚子条
    ⑤岳珂《程史》卷十一,四库本。
    ⑥《宋史》卷四百七十一《吕惠卿传》。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九:“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胜如唐人,但说未透在,直至二程出,此理始说得透。”
    ②朱熹曾言:“新法之行,诸公实共谋之,虽明道先生不以为不是,盖那时也是合变时节。”(《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③《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七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按温公此奏,言之于英宗之时。所谓募人充衙前,即熙宁之法也。”
    ⑤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⑥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库本。
    ⑦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四库本。
    ⑧《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⑨苏辙《栾城集》卷二十一
    ⑩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五引《上庠录》云:“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 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于是以太学为无官御史台。神宗谓舒亶曰:‘颇闻太学生好雌黄人物,虽执政官亦畏其口,何也?’然则‘无官御史台’之号恐自此始。”
    ①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东坡全集》卷二十九。
    ②《苏轼文集》卷五十七《与陈朝请二首》之二
    ③《苏轼文集》卷五十八《与沈睿达二首》之一
    ①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见《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四库本。
    ②叶梦得《贺铸传》,叶梦得《建康集》卷八,四库本。
    ③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见《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四库本。
    ①贺铸《三月二十日游南台》,《庆湖遗老诗集》卷二。
    ②李昭玘《代贺方回上李邦直书》,《乐静集》卷十一,四库本。
    ③杨时《龟山集》卷二十六《跋贺方回鉴湖诗集》,四库本。
    ④贺铸在诗歌中曾屡言自己的“壮图”,如《和钱德循书怀》:“咄嗟世与我相疏,岁月推排负壮图。”《京居感兴五首》其一:“壮图可复道,罄折营五斗。”《茅塘马上》:“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①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见《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四库本。
    ①“不语坐书空”典出《世说新语·黜免》。东晋大臣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已任,北征兵败,被废为庶人,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贺铸此词为怀念京城旧游之作,用此典故来形容自己愁极无聊,其中亦当有自伤流落不遇之意。
    ②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北山集》卷十五,四库本。
    ①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
    ①参见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版)中的《清真事迹新证》和《重印后记》。《清真事迹新证》为薛瑞生所作,他认为周邦彦游学荆州、长安的时间是熙宁六年(1073)至八年(1075),他另外还著有《周邦彦两入长安考》(见《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一文申明此说。而孙虹则在《重印后记》中认为,周邦彦远游荆州、长安的时间为熙宁四年(1071)至八年(1075)。
    ②据孙虹《清真集校注》之《重印补记》、《周邦彦年青时期荆州、长安词补正》(《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以及薛瑞生《周邦彦两入长安考》。孙、薛二人所考索的周词时地,有言之成理者,亦有可商榷者。路成文《清真三首“萧娘词”创作时地及相关情事考辨》(《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期)即对孙虹系于“少游荆州、长安”时期的三首词提出质疑。笔者亦认为其中某些词定于此一时期的证据尚嫌不足,俟另文辩之,此暂从其说。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247页。
    ①《清真词校注·重印补记》,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版。
    ②孙虹、任翌《周邦彦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页。
    ①孙虹、任翌《周邦彦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3—84页。
    ②吕祖谦编《宋文鉴》卷七,四库本。
    ①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①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转引自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95页。
    ②叶适《习学记言》卷四七《皇朝文鉴》,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96页。
    ③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攻媿集》卷五十一。
    ①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元祐更化》
    ②《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③苏辙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一
    ④范纯仁语,《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十六《上哲宗论不宜分辨党人有伤仁化》
    ⑤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吕汲公、梁况之、刘器之定王介甫亲党吕汲甫、章子厚而下三十人,蔡持正亲党安厚卿、曾子宣而下十人,榜之朝堂。范淳父上疏以为‘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范忠宣太息语同列曰:‘吾辈将不免矣!’后来时事既变,章子厚建元祐党,果如忠宣之言。大抵皆出于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九十三:“明堂降赦,臣僚称贺讫,两省官欲往奠司马光。是时,程颐言日:‘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岂可贺赦才了,却往吊丧?’坐客有难之曰:‘孔子言哭则不歌,即不言歌则不哭。今已贺赦了,却往吊丧,于礼无害。’苏轼遂戏程颐云:‘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众皆大笑,结怨之端,盖自此始。”
    ②《续长编》卷407元祐二年十二月丙午条
    ③《长编》卷四百十一元祐三年五月丁巳条:“诏新除著作郎黄庭坚依旧著作佐郎,以御史赵挺之论其质性奸回,操行邪秽,罪恶尤大,故有是命。”《长编》卷四百四十二元祐五年五月庚寅条:“右谏议大夫朱光庭言:‘新除太学博士秦观,素号薄徒,恶行非一岂可以为人之师,伏望特罢新命。’诏观别与差遣。”蜀党之反击,如《长编》卷四百五十四元祐六年正月丙戌条:“御史中丞苏辙言:‘窃见新除给事中朱光庭智昏才短,心狠胆薄,不学无术,妒贤害能。本事程颐,听颐驱使。方为谏官,颐之所恶,光庭明为击之。……’”
    ④《苏轼文集》卷五十三《答李方叔十七首》之十三。
    ⑤《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章子平十二首》之二:“(杭州)湖山风物依然,足慰迟暮也。”又《苏轼文集》卷六十一《与参寥子二十一首》之七:“某在颍,一味适其自得也。”
    ⑥萧庆伟《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①元祐四年(1088),贺铸曾作《历阳十咏》诗咏王导、王溶事。《历阳十咏》之四《遏胡城》:“狂胡昔凭凌,阔步长淮外。难此百雉城,万甲屯要害。时平一登望,江山互襟带。想像文献公,清风宛如在。”《历阳十咏》之五《当利港》:“龙骧乘上游,锐气吞敌境。风便趋吴京,收功在俄顷。平生负雄图,晚岁方获骋。何必传鼎彝,江山与之永。”
    ②夏敬观语,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7页。
    ③参见《贺铸〈六州歌头>系年考辨》,《北宋词人贺铸研究》附录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192页。
    ①刘克庄《题跋徐总管诗卷》,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一十
    ②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引。
    ①《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周邦彦传》。
    ①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①黄氏《蓼园词评》,《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84页。
    ②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
    ③《建康志》卷四十二《风俗志》。
    ④强焕《片玉词序》,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第500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本。
    ①参见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②沈松勤、黄克栋《词家之冠——周邦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①参见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钱鸿瑛《周邦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6页。
    ①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四
    ②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二
    ③《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四
    ④《梁溪漫志》卷三
    ①《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五
    ②《容斋随笔(三笔)·政和文忌》
    ③张邦炜《北宋亡国与权力膨胀》,《天府新论》2000年第1期。
    ④《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
    ⑤《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赞》
    ⑥《靖康要录》卷三
    ⑦《宋史》卷六十一《五行志》
    ⑧《宋史》卷三百五十二《王安中传》
    ①《靖康要录》卷十一
    ②朱或《萍洲可谈》卷一
    ③《苏轼文集》卷五十《答范纯夫十一首》之十
    ④《苏轼文集》卷五十二《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四十
    ⑤《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与陈伯修五首》之五
    ⑥《栾城集》卷二十二
    ⑦庄绰《鸡肋集》卷五十六
    ⑧秦观《淮海集》卷三十
    ⑨苏辙《栾城集》卷四
    ①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跋(凌歊引〉后》
    ①缪钺《论贺铸词》,见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页。
    ②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③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山谷爱贺方回青玉案词”
    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引《冷斋夜话》:“贺方回妙于小词,吐语皆蝉蜕尘埃之表。山谷尝手写所作《青玉案》者,置之几研间,时口玩味:(词略)山谷云:‘此词少游能道之。’作小诗日:‘少游醉卧古藤下,无复愁眉唱一杯。解道江南断肠句,而今唯有贺方回。’”
    ①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
    ②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北山集》卷十五,四库本。
    ③叶梦得《贺铸传》,叶梦得《建康集》卷八,四库本。
    ④贺铸在政和元年(1111)至宣和元年(1119),曾因生计问题再度出仕,但只担任了祠官一类的闲职,并未离开吴地。参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第52—54页。
    ①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②《宋史》卷八十八《地理志》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浙人极弱。”又,庄绰《鸡肋篇》卷下:“世以浙人孱弱,每指钱氏为戏。云:(钱)俶时有宰相姓沈者,依为谋臣,号‘沈念二相公’。方中朝加兵湖湘,俶大恐,尽集群臣问计云:‘若移兵赶来,谁可为御?’三问无敢应者。久之,沈相出班奏事,皆倾耳,以为必有奇谋。乃云:‘臣是第一个不敢去底。’”
    ①山涛评阮咸语,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中之上《赏誉》
    ②张丑《清河书画舫》卷八下:“龙眠居士尝以陶靖节归去来辞形之图画,家宝户传,人人想见其风彩。二疏以知足去位,元亮以违已弃官,皆不为声利所汩,世外人也。龙眠用意至到,依辞造设,若亲见其事云。政和二年九月望武林周邦彦跋。”按:“二疏”指汉代的疏广、疏受。
    ①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四库本。
    ②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尚论》,转引自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93页。
    ①龙榆生《清真词叙论》,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编《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①胡适《词选·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四库本。
    ②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后序》,《斐然集》卷十九,四库本。
    ③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二十七
    ④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十二《又书自草竹枝歌后》,四库本。
    ①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四库本。
    ②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
    ③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姑溪居士前集》卷四十,按:四库本作“吴师道”,误。
    ①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别集卷七,四部丛刊本。
    ②元好问《遗山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四库本。
    ①张耒《贺方回乐府序》,《柯山集》卷四十,四库本。
    ②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91页。
    ③《论语·阳货》
    ④徐伯龄《蟫精隽》卷十四《崇安柳七冢》,四库本。
    ⑤《演山集》卷三十五《书〈乐章集)后》
    ①黄裳《演山集》卷二十
    ②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词话丛编》第84页。
    ③郭象《庄子注》卷五,四库本。
    ①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②陆游《渭南文集》卷三十,四库本。
    ①朱熹《晦庵集》卷八十四,四库本。
    ②朱熹《答陈同甫》,《晦庵集》卷三十六。
    ①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6页。
    ②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3页。
    ③以上分见《词话丛编》本第266页、267页、264页。
    ④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⑤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①以上分见《词话丛编》本第255页、256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唐五代北宋之词家,倡优也。南宋之词家,俗子也。二者其失相等。但词人之词,宁失之倡优,不失之俗子。以俗子之可厌,较倡优为甚故也。”见《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65页。
    ③本节部分内容,曾以《唐宋“雅词”的四种文化范型》为题发表于《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略有改动。
    ①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本文所引唐宋词,除特别注明外,均据本书或唐圭璋编《全宋词》。
    ①刘熙载《艺概·词概》,见《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88页。
    ②黄氏《蓼园词评》,见《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23页。
    ③许昂霄《词综偶评》,词话丛编本。
    ④陈廷焯《别调集》卷一
    ①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朱敦儒传》,四库全书本.
    ②王鹏运《樵歌跋》,见施蛰存《词籍序跛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①邓乔彬《词的由中唐至宋初之变与文化转换》,《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①张惠言《词选》,《词话丛编》第1609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③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④叶嘉莹语,见缪钺、叶嘉莹撰《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⑤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本。
    ⑥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页,第257页。
    ①冯煦《阳春集序》,见施蜇存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②王鹏运《半塘定稿》
    ③樊增祥《樊山集》卷二十三《东溪草堂词选自叙》
    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⑤杨海明《唐宋词史》,第144—145页。
    ⑥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本。
    ⑦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序》
    ⑧晏几道《小山词自序》,见施蜇存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①《论语注疏》卷十三,四库本。
    ②《孟子注疏》卷十四下,四库本。
    ③郭象在《庄子注》序中说庄子是“未始藏其狂言”,“猖狂妄行”。见郭象《庄子注》,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④裴度《与李翱书》,《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清董浩等编,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
    ⑤王通《中说》卷三《事君篇》。阮逸注:“《南史》无吴筠,疑是吴均,文之误也。均字叔 庠,文体古怪。又疑是王筠,字符礼,为文好押强韵,多而不精,一官一集。孔稚珪字德章,与江淹对掌文翰,而不肯伏淹。皆狂可见矣。”
    ①萧参《希通录》,见陶宗仪《说郛》卷六下,四库本。
    ②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页。
    ③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本,第3993页。
    ④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本,第3993页。
    ⑤俞平伯《读词偶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叶嘉莹《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8页。
    ⑦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①郑文焯《乐章集校》
    ②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③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四库本。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
    ⑤龙榆生《唐五代宋词选》,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⑥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
    ⑦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5页。
    ①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引自张惠民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第4250页。
    ③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引自张惠民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①末句一作“枫落吴江冷”。
    ②《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
    ③鮦阳居士《复雅歌词》,唐圭璋《词话丛编》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页。
    ①明代的王士祯赞成黄庭坚的意见,认为鮦阳居士的评论是“村夫子强作解事,令人欲呕。(《花草蒙拾》,唐圭璋《词话丛编》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8页)。清人黄苏《蓼园词选》认为:“此词乃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第二阕专就鸿说,语语双关。”近人俞陛云亦以为此词“当有寄托,但寓意何在,贤者当能辨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②《词源》卷下,《词话丛编》第267页。
    ③《词源》卷下,《词话丛编》第255页
    ④《词源》卷下,《词话丛编》第267页
    ⑤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四库全书本。
    ⑥姜夔《白石诗说》,见郭绍虞编《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0页。
    ⑦汪森《词综·序》,见朱彝尊、汪森编《词综》,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⑧见姜夔《长亭怨慢·序》,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⑨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1989年版,第257页。
    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4页。
    ②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第259页。
    ③布尔顿著、傅浩译《诗歌解剖》,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26页。
    ④“贺周”词“俗”的一面之表现,除了内容、题材多传统的男女情爱之外,形式上也有一些向较“俗”的元曲靠近的成分,这一点本文在《余论》中将会论及。由于“俗”是词的底色,本文着重要说明的是词之品格由俗趋雅、由北宋走向南宋的过程,因此主要从“雅化”的一面立论,而于“俗”的一面不作过多的探讨。
    ①许伯卿《宋词题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276页。按:许伯卿所定义的“隐逸词”,指“表现隐士生活情趣和思想感情,或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隐士的高洁情操品格自勉的词作。”(见《宋词题材研究》第29页),它在内涵上略小于本文的“隐士型雅词”。
    ②范仲淹《岳阳楼记》,《范文正集》卷七,四库本。
    ③苏轼《鳬绎先生诗集叙》,《东坡全集》卷三十四,四库本。
    ①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②《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
    ③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
    ④《苏轼诗集》卷二十《游净居寺》
    ⑤苏轼《江神子》:“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⑥《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四:“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见《苏轼诗集》卷二十八,第1507页。
    ⑦米芾《西园雅集图记》,见《宝晋英光集》补遗,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张耒《晁太史补之墓志铭》,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三十四,四库本。
    ②陆游《家世旧闻》卷下
    ③陆心源《宋史翼》,《江端友传》,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④陆心源《宋史翼》,《江端友传》,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⑤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⑥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六,建炎二年六月戊辰
    ⑦《宋史·朱敦儒传》,四库本。
    ①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②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③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周济《宋四家词目录序论》,《词话丛编》第1643—1644页。
    ②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1633页。
    ③引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页。
    ①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②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第17—18页。
    ③程颐语,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伊川尝说”条。
    ④《宋史》卷八十六《地理志》总论河北路风俗。
    ⑤《宋文鉴》卷八十五,刘牧《送张损之赴任定府幕职序》
    ⑥《鸡肋编》卷中,四库本。
    ⑦《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宋祁传》。
    ①《景迂生集》卷二《朔问下》
    ②《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
    ③《长编》卷二百三十四,熙宁五年六月乙卯。
    ④《系年要录》卷二十八,建炎三年八月乙巳。
    ⑤欧阳修《文忠集》卷一百十五《论宣毅万胜等兵札子》
    ⑥杨亿《武夷新集》卷六《潞州新敕赐承天禅院记》。
    ⑦《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四《徐州学记》。
    ⑧刘安上《给事集》卷二《显谟阁待制知兖州郭照知青州》。
    ⑨以上均见《宋史》卷四百三十九《文苑一》。四库本。
    ⑩《宋史》卷二百九十三《张咏传》
    11《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准传》
    12程杰《北宋诗文革新研究》,第82页,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宋史》卷四百四十二《石延年传》
    ①欧阳修《文忠集》卷二十四《石曼卿墓表》
    ②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释秘演文集序》,见《文忠集》卷四十一。
    ③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卷六
    ④晁、张两人事迹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本传。
    ⑤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
    ⑥沈曾植《菌阁闲谈》
    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下
    ⑧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①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
    ②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5页。
    ③夏敬观批语,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第107页。
    ④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第106页。
    ①范仲淹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但他自己“生于唐虞,学于邹鲁”(范仲淹《移苏州谢两府启》,《全宋文》卷三百八十二),成长、学习都是在北方。
    ②欧阳修《答孙正之第二书》,《文忠集》卷六十八。
    ③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文忠集》卷五十二。
    ④黄庭坚《小山集序》,《山谷集》卷十六
    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小山集》下题
    ①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三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⑤参见范公偁《过庭录》,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六。
    ⑥《宋史》卷四百四十四《秦观传》,四库本。
    ⑦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词话丛编》第83页。
    ⑧朱熹《答汪尚书书》:“若苏氏则其律身已不若荆公之严,其为术要未忘功利,而诡秘过之,其徒如秦观、李廌之流,皆浮诞佻轻,士类不齿,相与扇纵横捭阖之辨,以持其说,而漠然不知礼义廉耻之为何物。虽其势利未能有以动人,而世之乐放纵恶拘检者已纷然向之。”见《晦庵集》卷三十。
    ⑨《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朱敦儒传》
    ①《东坡全集》卷七十二
    ②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引
    ①《北宋词人贺铸研究》第115页,版本同前。
    ①上述数字系据钟振振校注《东山词》和孙虹《清真集校注》进行统计。
    ②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5页。
    ③据许伯卿《宋词题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276页。
    ①参见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第八章《形式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宋史》卷四百四十三《贺铸传》
    ③王铚《默记》卷下,四库本。
    ④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9页。
    ①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67页。
    ②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500页。
    ③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501页。
    ④张炎《词源》,《词话丛编》第255页、第266页。
    ⑤沈义父《乐府指迷》,《词话丛编》第277—278页。
    ①见《词话丛编》第4246页、第4276页。
    ①《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五,四库本。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四库本。
    ③据《长编拾补》卷二十四,四库本。
    ④《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三》
    ⑤葛胜仲《丹阳集》卷十一《进养士图籍札子》。
    ①洪迈《容斋五笔》卷七
    ②欧阳修语,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欧阳公多谈吏事”条。
    ③这一点还有其他资料可为佐证。李氏山房的主人李常(1027—1090),其藏书中有大量是手抄本,苏轼在《书李公择墨蔽》中言其“见墨辄夺,相知间抄取殆遍”,李氏山房最初的藏书就是他所抄的九千卷书(《宋史》卷三百四十四《李常传》)。又何良俊《何氏语林》卷九载:“宋次道家书皆校雠三五遍,世之葳书,以次道家为善本。住在春明坊,昭陵时,士大夫喜读书,多僦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当时春明宅子僦直比他处常高一倍。”宋次道即宋敏求(1019—1079),治平中曾任《仁宗实录》检讨官。仁宗时喜读书的士大夫僦居其家之侧,借其善本而读,也说明当时书籍之印刻还不是特别发达,善本较为难得。另外,宋代藏书过万卷的士大夫,基本上都是出现在仁宗朝中期以后。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二编第十七章《雕板印书之盛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59—565页。
    ④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十五《与宋子茂书》。
    ①程俱《北山集》卷二《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其二《属贺方回铸》。
    ②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三。
    ③参见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
    ④《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周邦彦传》。
    ⑤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人物传》。
    ⑥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二十四引录宋人毛开《樵隐笔录》。
    ⑦参见强焕《片玉词序》,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500页。
    ①马茂军、张海沙《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②所谓“严格意义上的诗社”,指“以作诗为宗旨;有较固定的诗社成员;经常有诗社的活动。”见马茂军、张海沙《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③参《坡门酬唱集》原序及《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七《坡门酬唱集》提要。
    ④参吴可《藏海诗话》“蔡天启坐有客”条,《历代诗话续编》本。
    ⑤关于这些诗社的详情,可参见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另外,王兆鹏在《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第二章《群体意识》中对此亦有所论列。
    ①参见郭绍虞《宋诗话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如《六一诗话》开篇即声称此书是“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苏轼《与杨元素书》说:“近一相识录得明公所编《本事曲子》,足广奇闻,以为闲居之鼓吹也。”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四库本
    ②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66页。
    ③刘克庄《题跋徐总管诗卷》,《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10。
    ④张耒《贺方回词序》
    ⑤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⑥《十六家词录》附题绝句
    ⑦《词坛丛话》
    ⑧《白雨斋词话》卷一
    ⑨《云韶集》卷七
    ⑩《云韶集》卷十
    ①缪钺《论贺铸词》,见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③张炎《词源》卷下
    ④《赌棋山庄词话》卷三
    ⑤《白雨斋词话》卷五
    ⑥刘熙载《词概》
    ⑦王国维《人间词话》
    ①谢桃坊《周邦彦词的政治寓意辨析》,见《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200页。
    ②见《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③叶嘉莹《论周邦彦词之政治托喻》,《河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④叶嘉莹《论周邦彦词》,见《灵溪词说》,上海古籍1987年版,第324—325页。
    ①柳诒徵撰、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0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上“《新经尚书义》十三卷”下云:“右皇朝王雱撰。雾,安石之子也。熙宁六年,命吕惠卿兼修国子监经义,王雾兼同修撰,王安石提举,而雾董是经,颁于学官,用以取士。士或少违异,辄不中程,由是独行于世者六十年。”又《宋史》卷三百二七《王安石传》:“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日‘《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
    ③赵德麟《侯鲭录》卷三,四库本。
    ④王铚《默记》卷下,四库本。
    ⑤《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六》
    ⑥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三:“前辈通脱简率如此,亦法制宽简也。”
    ⑦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一。
    ①魏泰《东轩笔录》卷六、卷十一
    ②张舜民《画墁录》
    ③朱或《萍洲可谈》卷一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
    ⑤《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刘昺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十七。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五
    ①《宋史》卷九十八《礼志》第五十一
    ②《宋史》卷一百二十八《乐志》第八十一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六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
    ⑤《宋史》卷一百二十八《乐志》第八十一
    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五
    ⑦《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八十五,四库本
    ⑧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
    ⑨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七
    ①《宋史》卷一百二十九元《乐志》第八十二
    ②魏泰《东轩笔录》卷五
    ③《侯鲭录》卷三
    ④沈括《梦溪笔谈》卷五
    ⑤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⑥徐度《却扫编》卷中
    ⑦《周元公集》卷一
    ①朱熹、吕祖谦同编《近思录》卷十二。
    ②朱熹编《二程外书》卷十二
    ③苏轼《东坡志林》卷七
    ④苏轼《东坡全集》卷六十三
    ⑤《耆旧续闻》卷三
    ⑥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
    ⑦黄庭坚《小山词序》
    ⑧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①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
    ②蔡嵩云《柯亭词论》,《词话丛编》第4916页。
    ③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一号。
    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⑤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第138—142页。
    ①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4页
    ②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5页。
    ③诸葛忆兵《周邦彦提举大晟府考》认为:“周邦彦提举大展府,在政和六年十月至政和七年三月之间,任期最长不超过半年,短则或许只有一二个月。”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五期。又薛瑞生《清真事迹新证》认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创为大晟府雅乐、燕乐八十四调均与邦彦无涉,亦未提举大晟府。”见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4页。
    ④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攻媿集》卷五十一,四库本。
    ⑤庄绰《鸡肋编》卷中:“周邦彦待制尝为刘昺之祖作埋铭,以白金数十斤为润笔,、不受。刘无以报之,因除户部尚书,荐以自代。后刘缘坐王寀妖言事得罪,美成亦落职,罢知顺昌府宫祠。周笑谓人曰:‘世有门生累举主者多矣,独邦彦乃为举主所累,亦异事也。’”
    ①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②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见《唐宋词论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6页。
    ③蒋哲伦《周邦彦论》,见《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论周邦彦词:“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词话丛编》第3787页。
    ①见陈乃乾编《清名家词》第二册《湖海楼词》卷首,开明书店1937年版。
    ②据肖鹏统计,明洪武本《草堂诗余》共收词367首,其中题名的有282首。题名作品中,北宋约占60%,南宋约占24%,五代约占3%略多,唐约占1%。见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
    ③见《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5页。
    ④转引自孙克强编《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①以上引文及观点均见孙虹《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苏州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
    ①柳永的生年实在张先之前,陈廷焯仅据风格而论,于词人的年代先后排列方面并不严谨。
    ②吴梅《词学通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③胡适《词选·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本书系再版,原为作者完成于1990年的博士论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①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5页。
    ②见《词话丛编》,第4837页
    ①以上引文分见((词话丛编》第4239页、第4241页、第4252页、第4254页、第4256页、第4260页、第4265页。
    ②《人间词话》:“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见《词话丛编》第4249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
    ②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序》,《斐然集》卷十九
    ③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⑤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①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129页。
    ②孙虹《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苏州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50页。
    ③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①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
    ②晏几道《小山词自序》
    ③张耒《贺方回乐府序》,《柯山集》卷四十
    ④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
    ⑤张耒《贺方回乐府序》,《柯山集》卷四十
    ⑥张炎《词源》卷下,《词话丛编》第266页。
    ①孙党伯、袁春正主编《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8页。
    ①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第5页、第6页。
    ③李春青在《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中曾对宋代诗学中的“意”这个概念加以辨析。他认为,“以意为主”与“以理为主”的提法是相通的,但“理”的内涵较之意”要狭窄得多;“意”包含了“理”,“理”却不能包含“意”,“以理为主”不过是“以意为主”的一个层面而已。所谓“意”,“凡属人意识层面的心理内容基本均能涵盖进去。”本文所论之“意”,遵从这种解释。参见此书第100—103页。
    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1630页。
    ②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1634页。
    ③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第1645页。
    ④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卷三
    ①陈廷焯《词坛丛话》,《词话丛编》第3720页。
    ②刘熙载《艺概·词概》,《词话丛编》第3696页。
    ③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转述,《词话丛编》第3458页。
    ①蔡嵩云《柯亭词论》,见《词话丛编》第5册,第4902页。
    ①《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四库本。
    ②杜牧《答庄允书》,《樊川文集》卷十三
    ③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第100页。
    ④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四库本。
    ⑤欧阳修《六一诗话》
    ⑥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十二引《韵语阳秋》
    ⑦苏轼《上曾丞相书》:“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见《东坡全集》卷七十二)《灔滪堆赋》:“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东坡全集》卷三十三)
    ①《柯山集》卷九
    ②《栾城集》卷八
    ③《山谷集》卷十九
    ④仇正伟、李肇翔编《唐宋十大家书信全集》下册,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0页。
    ⑤《淮海集》卷三十九
    ⑥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6页。
    ①朱祖谋《手批东山乐府》,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第150页。
    ②夏敬观《手批东山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第149页。
    ③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①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4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77页。
    ③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解释“吞咽式”的表情法说:“他们在饮恨的状态底下,情感才发泄到喉咙,又咽回肚子里去了。所以音节很短促,若断若续。”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436页。
    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87页。
    ①吴梅《词学通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86页。
    ①吴梅《词学通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②见邓乔彬《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1页。
    ③吴梅言贺铸词“具绮罗之丽而复得山泽之清”,其《御街行·别东山》一词中的“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可云自道词品。见《词学通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①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一
    ②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③陈匪石《宋词举》(外三种),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37页。
    ④彭孙通《金粟词话》,《词话丛编》本。
    ⑤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词话丛编》本。
    ①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六《论作诗文》,四库本。按: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黄庭坚的这段话作:“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非不即似,要且不是。若开眼全体见之,合古人处不待取证也。’又云:‘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每作一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观其所言,专论作诗而不涉及词,故当以《别集》所载“词意高胜”为是。
    ②黄庭坚《山谷集》卷十九
    ③苏轼《与陈传道五首》其三,《东坡全集》卷七十七。
    ①《东坡全集》卷二,四库本。
    ②苏轼《答王庠书》,见《东坡全集》卷七十六
    ③缪钺《论宋诗》,见《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④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
    ⑤王锤《默记》卷下
    ⑥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⑦刘肃《片玉词序》
    ⑧沈义父《乐府指迷》
    ⑨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①夏敬观《手批东山词》,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②《词话丛编》第90页。
    ③陈廷焯《词坛丛话》,《词话丛编》第3723页。
    ④钱鸿瑛《周邦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⑤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88—3789页。
    ②沈祖棻《宋词赏析》,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0页。
    ③陈匪石《宋词举》,江苏古籍2002年版,第134页。
    ①陈匪石《宋词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②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③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
    ④先著《词洁》卷六,《词话丛编》第1371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
    ②苏轼《与二郎侄书》:“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苏轼佚文汇编》卷四)黄庭坚《与洪驹父书》:“学功夫已多,读书贯穿,自当造平淡。”(《山谷外集》卷十)
    ③朱弁《风月堂诗话》
    ④钟振振校注《东山词》,第567页。
    ⑤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一四
    ⑥陈匪石《声执》卷下,见《宋词举》(外三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①蒋兆兰《词说》,《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32页。
    ②本表中存词数、小令数、长调慢词数三项统计数据引自黄文吉《北宋十大词家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及黄文莺《贺铸在词史上的承继与开展》(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3年硕士论文)一文。区分小令和长调慢词的依据是:81字以下为小令,以上为长调慢词。
    ①柳永在长调之数量和比例方面虽然均高居北宋词人第一,但其风格仍偏于“唐音”而非“宋调”。叶嘉莹先生指出:柳永“虽然已经开始用长调来填写慢词,但其情景之相生,铺叙之推展,则大多仍以自然感发为主。”“直到周邦彦的出现,这种词风才有了巨大的改变,把用思力的安排取代了自然的感发。”叶氏以为,柳永词之佳者,富于“兴象”,近于盛唐人的诗境。参见叶嘉莹《论周邦彦词》、《论柳永词》等文,收入《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唐宋名家词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等书。关于柳、周词的比较,还有很多论者,兹不尽列。
    ②参见上一节本文所列的词中“唐音”、“宋调”说的第一种看法。
    ③薛祥生《对宋词发展分期问题的思考》,载《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5期。
    ④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5页。
    ⑤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9页。
    ①载《语文教学》,1957年第10期。
    ②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①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目录》,四库本。
    ②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第18页
    ③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
    ④刘熙载《词概》,《词话丛编》第3692页。
    ①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18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86页。
    ③邓椿《画继》卷九《论远》,四库本。
    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目录》,四库本。
    ①[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宋孝宗最重大苏之文,御制序赞,太学翕然诵读。所谓‘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盖纪实也。”四库本。
    ②陈亮在上宋孝宗书中说:“夫吴、蜀,天地之偏气,钱塘又吴之一隅……秦桧又从而备百司庶府,以讲礼乐于其中,其风俗固已华靡;士大夫又从而治园囿台榭,以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晏安,而钱唐为‘乐国’矣!一隙之地,本不足以容万乘,而镇压且五十年,山川之气盖亦发泄而无余矣……陛下据钱塘已耗之气,用闽、浙日衰之士,而欲鼓东南习安脆弱之众,北向以争中原,臣是以知其难也。”见《宋史》卷四百三十六《陈亮传》。
    ③诸葛忆兵在《婀娜清刚相济美——论徽宗、高宗年间词坛之演变》一文中指出:在高宗年间的词坛创作中,“艳情词作为宋词的主流创作倾向,依然占据词坛半壁江山。而且,其受‘大晟词风’影响之处,历历可见。”见《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④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3页。
    ①鮦阳居士《复雅歌词序》,转引自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304页。
    ②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①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②《乐府雅词》一书没有选苏词,但这并不等于曾慥认为苏词不符合其“雅词”标准,或者曾慥是独立于当时崇苏的风气之外的。实际上他对苏极为推崇,曾作有《题苏养直词翰轴后》一诗,称“元祐文章绝代无,为主盟者眉山苏。”(都穆《铁珊瑚网》)他之所以不选苏词,据肖鹏的推测,可能是他当时家藏的图籍文献中没有苏轼的词集,故绍兴二十一年他又单独刻印了《东坡词》两卷。参见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244页。
    ③史达祖撰,雷履平、罗焕章校注《梅溪词》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页。
    ①参见钟振振校注《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②钟振振校注《东山词·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③转引自钟振振校注《东山词》,第161页。
    ①强焕《片玉词序》,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0页。
    ②关于南宋后期的“江湖文化”现象,赵晓岚师曾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参见《姜夔与南宋文化》第七章第二节《南宋的江湖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7—488页。
    ③刘肃《片玉词序》,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1页。
    ④陈郁《藏一话腴》外编卷上
    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①张炎《词源》卷下
    ②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
    ③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④据钟振振《贺铸词集版本考》,见钟振振校注《东山词·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87页。
    ⑤参见吴则虞校点《清真集》附录《版本考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9—170页。
    ⑥陈模《怀古录》卷中。
    ⑦刘肃《片玉词序》,转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1页。
    ①陈郁《藏一话腴》外编卷上
    ②赵文《吴山房乐府序》,《青山集》卷二
    ①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②《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③由于本文涉及到狭义的“诗史”(不含“词”)和广义的“诗史”(包括“词”)这两个概念,为了行文的方便,这里用“诗歌史”来表示广义的“诗史”,下同。
    ④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云:“词品喻诸诗,东坡、稼轩,李、杜也;耆卿,香山也;梦窗,义山也;白石、玉田,大历十子也;其有似韦苏州者,张子野当之。”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中亦言:“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⑤杜牧的远祖西晋杜预,材兼文武,博学多能,被称为“杜武库”,既有政绩又有武功,官至镇南大将军,封当阳县侯。祖父杜佑为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封岐国公,精通史事,著有《通典》。贺铸的家族中,有东吴名将贺齐、名臣贺邵及唐代以文学知名的贺知章等人物,他的五代祖贺怀浦和高祖贺令图均为爱国将领。
    ①杜牧在《上池州李使君书》中说自己“知邪柔利已,偷苟谀谄,可以进取,知之而不能行之;非不能行之,抑复见恶之,不能忍一同坐与之交语。”《新唐书》言其“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而贺铸的性格之刚直,本文前面已经多次论及。
    ②杜牧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沉沦于下僚,“困踬不自振,颇快快不平。”大中六年(852)迁至中书舍人,不久即去世。贺铸的仕履已见前所论。
    ③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④如《池州送孟迟先辈》一诗:“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月于何处去,日于何处来?跳丸相趁走不住,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灰。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在精神气势上简直可以媲美李白。
    ⑤张耒《张耒集·贺方回乐府序》,李逸安等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5页。
    ①钟振振语,见周汝昌等编《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上册第623页。
    ②诸葛忆兵《徽宗词坛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第120页。
    ③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④李商隐虽以“我系本王孙”(《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而自豪,其远祖据称和李唐王室一样,都是李广和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但这种虚名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实际好处,近祖中并无显赫人物,不是担任中小地方官吏,就是身居幕僚,且从曾祖到父亲三代卒年都较早,门庭衰薄,是地地道道的寒素之家。
    ①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页。
    ②元稹语,《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杜甫传》;一作“兼今人之所独专”,见《元稹集·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1页。
    ③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①载《词学》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②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上册第465页
    ③张佩纶:《涧于日记》,转引自刘学锴编《汇评本李商隐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年版,第20页。
    ④如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晚唐中,牧之、义山俱学子美,然牧之豪健跌宕,不免过于放,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未有不入于江西派者;不如义山顿挫曲折,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所得为多。”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五:“义山近体,辟绩重重,长于讽谕,中多顿挫沉着可接武少陵者,故应为一大宗。”施补华《岘佣说诗》(见《清诗话》下册):“义山七律得于少陵者深,故秾丽之中,时带沉郁。”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者,李义山也。”
    ⑤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⑥邵瑞彭《周词订律序》,载《制言》1936年第16期。
    ⑦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页。
    ①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八论江西诗派云:“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施国祁注《元遗山诗集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3页。
    ②陈伯海《宏观世界话玉溪——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霍松林主编《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442页。
    ③朱弁《风月堂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2页。
    ①缪钺《论李义山诗》,见《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②陈伯海《宏观世界话玉溪——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霍松林主编《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2页。
    ③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见《词话丛编》第4258页。
    ⑤参见吴世昌《词林新话》卷三关于周邦彦的论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①白居易《白居易全集·新乐府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一·与王驾评诗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83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262页。
    ③杜牧在《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借李戡的话批评元、白诗“纤艳 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李商隐为白居易写墓碑铭,对白的诗文不加任何评论,一笔带过,均表明了他们的排斥态度。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②如皎然,他在《诗式》中所标榜的“清新淡雅”、“风流自然”、“典丽雅致”、“文外之旨”等即属“士族文化”时期诗歌的美学风格。李贺的诗歌与六朝“缘情而绮靡”的诗风也存在着相当密切的亲缘关系。
    ①陈伯海《宏观世界话玉溪——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霍松林主编《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2页。
    ②郑临川述评《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①陆游《跋花间集》,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二册第358页。
    ①黄庭坚《小山集序》,《山谷集》卷十六,四库本。
    ①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词话丛编》第85页。
    ②诸葛忆兵《徽宗词坛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①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10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②关于“贺周”并称及其与“小李杜”的“异代同构”现象,拙文《“小李杜”与“贺周”》(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曾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章相关内容系此文的节录,略有改动。
    B
    《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 四库本
    《白居易全集》 白居易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白雨斋词话》 陈廷焯 词话丛编本
    《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 陈廷焯著、屈兴国校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
    《北山集》 程俱四库本
    《北里志》 孙棨 四库本
    《避暑录话》 叶梦得 四库本
    《碧鸡漫志》 王灼词话丛编本
    《宝晋英光集》 米芾 丛书集成初编本
    《宾退录》 赵与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北宋文化史述论》 陈植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北宋词人贺铸研究》 钟振振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北宋十大词家研究》 黄文吉 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儒学与文学》 马茂军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北宋诗文革新研究》 程杰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 萧庆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北宋词史》 陶尔夫、诸葛忆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C
    《徂徕集》 石介四库本
    《传家集》 司马光 四库本
    《藏海诗话》 吴可 《历代诗话续编》本
    《词源》 张炎 《词话丛编》本
    《词综》 朱彝尊、汪森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词选》 张惠言 《词话丛编》本
    《词综偶评》 许昂霄词话丛编本
    《词洁》 先著 《词话丛编》本
    《词说》 蒋兆兰 《词话丛编》本
    《词概》 刘熙载 《词话丛编》本
    《词话丛编》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2005版
    《词籍序跛萃编》 施蛰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词论》 刘永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词史》 刘毓盘上海书店1985年版
    《词学论丛》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词学》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词曲史》 王易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词选》 胡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词林新话》吴世昌 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 孙虹 苏州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
    《词学史料学》 王兆鹏 中华书局2004年版
    《词学廿论》 邓乔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词别是一家》 蒋哲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词学通论》 吴梅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
    《词家之冠——周邦彦传》 沈松勤、黄之栋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词学研究方法十讲》 王兆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程千帆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D
    《东都事略》 王称 四库本
    《东坡全集》 苏轼 四库本
    《东坡志林》 苏轼四库本
    《东轩笔录》 魏泰 四库本
    《丹阳集》 葛胜仲 四库本
    《赌棋山庄词话》 谢章铤 词话丛编本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谢章铤词 话丛编本
    《读通鉴论》 王夫之中华书局1975年版
    《东山词》 钟振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读词偶得》 俞平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修订本) 李生龙岳麓书社2005年版
    E
    《二程遗书》 朱熹编 四库本
    《二程外书》 朱熹编 四库本
    F
    《方舆胜览》 祝穆 四库本
    《斐然集》 胡寅 四库本
    《樊川文集》 杜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风月堂诗话》 朱弁 中华书局1988年版
    《芬陀利室词话》 蒋敦复词话丛编本
    G
    《古灵集》 陈襄 四库本
    《龟山集》 杨时 四库本
    《攻媿集》 楼钥 四库本
    《归田录》 欧阳修四库本
    《姑溪居士文集》 李之仪四库本
    《国朝诸臣奏议》 四库本
    《国史大纲》 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国学大师论国学》 胡道静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郭绍虞说文论》 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郑学檬岳麓书社2003年版
    H
    《汉书》 班固 四库本
    《后汉书》 范晔 四库本
    《后村先生大全集》 刘克庄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后山居士文集》 陈师道 四库本
    《河东集》 柳开 四库本
    《韩昌黎文集》 韩愈 四部丛刊本
    《华阳集》 顾况 四库本
    《晦庵集》 朱熹 四库本
    《侯鲭录》 赵德麟 四库本
    《画墁录》 张舜民 四库本
    《画继》 邓椿四库本
    《河南邵氏闻见录》 邵伯温 四库本
    《何氏语林》 何良俊 四库本
    《淮海集》 秦观四库本
    《挥麈前录》 王明清 四库本
    《挥麈后录》 王明清 四库本
    《鹤林玉露》 罗大经 四库本
    《怀古录》 陈模 四库本
    《浩然斋雅谈》 周密 四库本
    《花草蒙拾》 王士祯 《词话丛编》本
    《胡小石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蕙风词话辑注》 况周颐撰、屈兴国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徽宗词坛研究》 诸葛忆兵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汇评本李商隐诗》 刘学锴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贺铸在词史上的承继与开展》 黄文莺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3年硕士论文
    J
    《晋书》 房玄龄等 四库本
    《建康集》 叶梦得 四库本
    《九家集注杜诗》 郭知达编 四库本
    《旧唐书》 刘煦等 四库本
    《景迂生集》 晁说之 四库本
    《鸡肋集》 庄绰 四库本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郎晔 四部丛刊本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李心传 四库本
    《给事集》 刘安上四库本
    《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 四库本
    《靖康要录》无名氏 四库本
    《近思录》 朱熹、吕祖谦编 四库本
    《荆川集》 唐顺之 四库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 周济 《词话丛编》本
    《金粟词话》 彭孙通 《词话丛编》本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姜夔与南宋文化》 赵晓岚 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迦陵论词丛稿》 叶嘉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K
    《柯山集》 张耒四库本
    《柯亭词论》 蔡嵩云 《词话丛编》本
    《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 马茂军、张海沙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L
    《礼记注疏》 四库本
    《洛阳伽蓝记》 杨炫之 四库本
    《李文饶文集》 李德裕 四部丛刊本
    《龙川别志》 苏辙四库本
    《冷斋夜话》 释惠洪 四库本
    《两宋名贤小集》 陈思、陈世隆编 四库本
    《临川文集》 王安石 四库本
    《乐全集》 张方平 四库本
    《栾城集》 苏辙四库本
    《梁溪漫志》 费衮 四库本
    《乐静集》 李昭记 四库本
    《老学庵笔记》 陆游 四库本
    《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 郭绍虞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蓼园词评》 黄氏 《词话丛编》本
    《李商隐研究》 吴调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灵溪词说》 缪钺、叶嘉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刘师培学术论著》 劳舒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两宋文化史研究》 杨渭生等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列宁全集》 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M
    《毛诗注疏》 四库本
    《孟浩然集》 孟浩然 四库本
    《扪虱新话》 陈善 四库本
    《梦溪笔谈》 沈括 四库本
    《墨庄漫录》 张邦基 四库本
    《默记》 王铚四库本
    《梅溪词》 史达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美学三书》 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N
    《能改斋漫录》 吴曾 四库本
    P
    《萍洲可谈》 朱或四库本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 宋家兴等译 三联书店1961年版
    Q
    《青箱杂记》 吴处厚 四库本
    《青山集》 赵文四库本
    《庆湖遗老诗集》 贺铸 四库本
    《却扫编》 徐度四库本
    《耆旧续闻》 陈鹄 四库本
    《清河书画舫》 张丑 四库本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全唐文》 董浩等编 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
    《全唐五代词》 曾昭岷等 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全宋文》 曾枣庄等 巴蜀书社1987年版
    《全宋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真集》 吴则虞校点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真集校注》 孙虹 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清真集笺注》 罗伉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 霍松林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 肖鹏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R
    《人间词话》 王国维词话丛编本
    《容斋随笔》 洪迈 四库本
    S
    《史记》 司马迁 四库本
    《隋书》魏征等 四库本
    《宋史纪事本末》 陈邦瞻 四库本
    《宋史》 脱脱等 四库本
    《宋史翼》 陆心源 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宋景文笔记》 宋祁 四库本
    《宋史全文》 四库本
    《宋朝事实》 李攸 四库本
    《宋名臣言行录》 朱熹编 四库本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 李幼武 四库本
    《宋文鉴》 吕祖谦编四库本
    《宋会要辑稿》 徐松 中华书局1957年版
    《宋元学案》 黄宗羲、全祖望 中华书局1986年版
    《四书集注》 朱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库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四库本
    《孙明复小集》 孙复四库本
    《苏轼文集》 苏轼 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苏轼诗集》 苏轼中华书局1982年版
    《石林诗话》 叶梦得 四库本
    《石洲诗话》 翁方纲 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三朝北盟会编》 徐梦莘 四库本
    《山谷集》 黄庭坚四库本
    《山谷别集》 黄庭坚 四库本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明理学与文学》 马积高湖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宋辽金史论丛》第2辑 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诗史》 许总 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地域经济》 程民生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文化史》 姚瀛艇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 张惠民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 张毅 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金元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宋元诗社研究丛稿》 欧阳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 王水照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代美学思潮》 霍然 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
    《宋代地域文化》 程民生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词辨》 谢桃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宋词文化学研究》 蔡镇楚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 许总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 罗立刚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宋诗选注》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宋词举》(外三种) 陈匪石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宋词的文化定位》 沈家庄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宋代绘画研究》 邓乔彬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宋词题材研究》 许伯卿 中华书局2007年版
    《宋词赏析》 沈祖棻 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词通论》 薛砺若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宋词与理学》 张春义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 王兆鹏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 苏舜钦 巴蜀书社1991年版
    《苏轼研究》 王水照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诗词散论》 缪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勃兰兑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诗歌解剖》 布尔顿著、傅浩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T
    《唐摭言》 王定保 四库本
    《太平寰宇记》 乐史四库本
    《太平治迹统类》 彭百川 四库本
    《通书》 周敦颐 四库本
    《程史》 岳珂 四库本
    《唐五代宋词选》龙榆生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唐宋词论丛》 夏承焘 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宋词人年谱》 夏承焘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刘永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俞陛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诗学引论》 陈伯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唐代研究论集》第一辑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唐代人口问题研究》 冻国栋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宋词名家论稿》 叶嘉莹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宋十大家书信全集》 仇正伟、李肇翔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唐诗别裁集》 沈德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宋词流变》 木斋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宋词史》 杨海明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宋词美学》 杨海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唐宋人词话》 孙克强编 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唐宋词流派史》刘扬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唐宋词审美观照》 吴惠娟 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唐宋词史论》 王兆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史论丛》(增订版) 孙国栋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
    《唐宋词美学》 邓乔彬齐鲁书社2004年版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沈松勤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宋词抒情美探幽》 吴小英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 徐安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唐宋词艺术发展史》 邓乔彬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谈艺录》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W
    《文心雕龙》 刘勰 四库本
    《文选》 萧统 四库本
    《文苑英华》 李昉等编 四库本
    《文忠集》 欧阳修 四库本
    《文献通考》 马端临 四库本
    《王右丞集笺注》 王维撰,赵殿成注 四库本
    《武夷新集》 杨亿 四库本
    《渭南文集》 陆游 四库本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 郑临川述评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闻一多全集》 孙党伯、袁春正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国维经典文存》 洪治纲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文学心理学教程》 钱谷融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文学理论》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等著,刘象愚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文学社会学》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著,王美华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X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 四库本
    《续资治通鉴》 毕沅 中华书局1994年版
    《新唐书》 宋祁、欧阳修等 四库本
    《新五代史》欧阳修 四库本
    《小畜集》 王禹偁四库本
    《咸淳临安志》 潜说友 四库本
    《湘山野录》 释文莹 四库本
    《西湖游览志余》 田汝成 四库本
    《学者闻一多》 邓乔彬、赵晓岚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辛弃疾文化析论》 赵晓岚 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
    Y
    《颜氏家训》 颜之推 四库本
    《元稹集》 元稹 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玉溪生诗集笺注》 冯浩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渔隐丛话》 胡仔 四库本
    《玉照新志》 王明清 四库本
    《演繁露》 程大昌 四库本
    《演山集》 黄裳 四库本
    《益州名画录》 黄休复 四库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 四部丛刊本
    《遗山先生文集》 元好问 四库本
    《乐府指迷》 沈义父词话丛编本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 四库本
    《义门读书记》 何焯 中华书局1987年版
    《元遗山诗集笺注》 施国祁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饮冰室文集点校》 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元祐词坛研究》 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 李生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雅论与雅俗之辨》 曹顺庆、李天道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艺术哲学》 丹纳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Z
    《庄子注》 郭象 中华书局1961年版
    《中说》 王通四库本
    《中吴纪闻》 龚明之 四库本
    《藏一话腴》 陈郁 四库本
    《至元嘉禾志》 徐硕 四库本
    《朱子语类》 黎靖德编 四库本
    《止斋集》 陈傅良四库本
    《资治通鉴后编》 徐乾学 四库本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四库本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文化地理》 陈正祥 三联书店1983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华文化史》 冯天瑜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 叶嘉莹 岳麓书社1992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词学批评史》 方智范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化史》 柳诒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 刘子健著、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愈与欧阳修的文化透视》 张仁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邦彦词研究》 韦金满 香港学津书店1980年版
    《周邦彦集》 蒋哲伦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周邦彦研究》钱鸿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周邦彦传论》 刘扬忠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周邦彦词选》 孙虹、任翌 中华书局2005年版
    《詹安泰词学论稿》 汤擎民整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詹安泰文集》 吴承学、彭玉平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