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中国当前的保护工作正在摆脱传统的“工程”和“项目”的地位,自发地酝酿形成一门系统化的“历史建筑保护科学”;在具体的保护工作方法上,也从传统的单学科、少技术含量的保护模式向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科技化保护转变。这种新型保护工作方法,正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首先对国外的若干保护工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阐释和分析,并以之作为借鉴。然后按照中国历史建筑的管理级别和分类情况,立足于实际工作,从历史文化名城调查与认定、文物保护规划、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监测与预防性保护等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对象的角度,对实践中展现和暴露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多学科科技保护的若干工作方法和规律。这些方法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内容:思想上加深对保护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的认知与理解;对多学科的运用不要表面化,要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要真正地指导保护工作的每一步判断和决策;调整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以符合新形势下的保护工作的需求;对各种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脱离最终的保护目的;要积极拓展各学科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要只局限在微观物体的层面上;在多学科参与的保护团队中,建筑师应该承担起相应责任,负责把握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各技术的应用方向不偏离最终的保护目标;如此等等。
     在归纳出具体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进行方法论方面的理论提升,经研究认为历史建筑保护科学的方法论可以拆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符合多学科保护特点的合理的工作流程、保护工作的独特原则,这三个部分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成功的保护工作系统。
     论文最后进一步提升到哲学层面上,对系统论与历史建筑的内涵、价值理性技术理性的和谐统一、综合集成系统方法论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ork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s being generalized and concluded, and the spontaneous brew of a systematic sphere of lear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ology of Conservation Sciences, is pointed out during the course that the current conservation casts off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engineering”and“project”. Details of current conservation converts from the conservativ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single-subject and less technology to the pattern of multi-subjects and more technology. The new way of conservation is just the theme of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external conservation are explained and analyz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y are used as reference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level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 buildings and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are summarized and also some methods and patterns of multi-subjects conservation are researched from the point view of different stages, contents and obj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n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he conservation master planning for cultural relics,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with wood and brick-stone structure, the inner decoration conservation,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nd so on, In details, these methods include the followings aspects: getting further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real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conservation in thinking; applying the multi-subjects concretely and guiding every step of judg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servation indeed; readjusting the workers’the structure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knowledg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erv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applying all kinds of technology appropriately without losing ultimate conservation purpose; developing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of every subject without limiting to the level of micro object; in the conservation team consisting of multi-subjects, architect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the researching direction of every subject and the applying direction of every kind of technology in the right way without deviating the ultimate conservation purpose; and so on.
     On the base of concluding concrete working method, researching on methodology is tried to approach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n this dissertation. By researching the methodology of Conservation Sciences of Historic Building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ubject group consisting of multi-subjects, reasonable work process adapting to multi-subjects conserv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cientific regularity of historic buildings conservation. These three parts reflects on each other and forms a successful conservative system.
     The la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promoted further in the aspect of philosophy. The items about the implication of system theory and historic buildings, the harmonious unification of the value of rationality and technology ration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odology of integrated system and historic buildings conservation,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correspondingly.
引文
①数据来自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①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120.
    
    ①以上观点综述自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第一卷:107,第二卷:69, 367.
    ②梁思成与刘敦桢合作设计。
    ①以上观点综述自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 9, 30, 332 - 339.
    ①以上资料来自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文物保护科技改革开放30年. http://www.sach.gov.cn/tabid/787/InfoID/16027/Default.aspx?Pager=9
    
    ①参见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40.
    ②转述自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127.
    ①本段资料来自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平台http://kj.sach.gov.cn/kyjg_detail.asp?t_id=6662
    ①参见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92.
    ①参见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95.
    ①引自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127.
    
    ①引自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86.
    ②同上:87.
    
    ①图片引自北京古建筑保护管理研究所.中国古建筑维修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②图片引自黎小荣.台湾地区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43.
    ①以上关于树种的名称资料引自晋宏逵.如何应用现代科技保护文物建筑.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 2007
    ②引自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131.
    ①节引自《古建筑物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相关条款。
    ①转引自黎小荣.台湾地区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4.
    ①本段内容综述自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 1990, 1:3-10.
    [1]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2]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3]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律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8.
    [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3年第119号.
    [5]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文化部,公安部, 1984年3月12日.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国ICOMOS委员会, 2000.
    [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案例阐释. 2005.
    [8]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9]梁思成.梁思成全集(1-8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0]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李晓东.文物保护管理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7.
    [12]陈志华.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几个流派.北窗杂记.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3] [美] J·欧文(J·Kirk Irwin).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秦丽,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14] [英]葛蓝·艾波林(Dr. Graeme Aplin).文化遗产——鉴定、保存与管理.刘蓝玉,译.台湾:五观艺术, 2005.
    [15]О.И.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16]陈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 2006.
    [17]白颖.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中的技术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 2003.
    [18]叶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
    [19]王虎.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评估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 2006.
    [20]刘彤琳.文物保护科研项目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 2007.
    [21]鄭振鐸.基本建设与古文物保护工作.北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54.
    [22]楼庆西.重读梁思成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北京:中国紫禁城出版社, 2005.
    [23]罗哲文.关于建立有东方建筑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 2001.
    [24]杜仙洲.文物建筑保护的成绩与问题.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97.
    [25]晋宏逵.如何应用现代科技保护文物建筑.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 2007.
    [26]王贵祥.关于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5.
    [27]吕舟.梁思成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 2001.
    [28]吕舟.北京明清故宫文物建筑保护与国际木结构文物建筑保护动向.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97.
    [29]常欣.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之我见.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北京:中国紫禁城出版社, 2005.
    [30]马自树.关于建立文物保护事业新体制的思考.中国博物馆, 1999, 2.
    [31]马炳坚.关于中国古建筑学科发展的几点看法.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97.
    [32]郭宏.论“不改变原状原则”的本质意义——兼论文物保护科学的文理交叉性.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 1.
    [33]顾丽华,李志坚.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保护方法刍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4.
    [34]黄克忠.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物科技保护.敦煌研究, 2000, 1.
    [35] [宋]李诫,编.营造法式.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6] [清]允礼等,编.工程做法则例
    [37]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8]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9]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0]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1]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2]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3]梁思成.图象中国建筑史.梁从诫,译.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4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
    [4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46]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7]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8]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49]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50]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51]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2]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3]姜振鹏.传统建筑木装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4]蒋广全.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5]姜彧.古建筑工程监理细节100.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7.
    [5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 50329-200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7]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古代建筑木构体的化学加固[非正式出版物] . 1979.
    [58]《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规范》编制组.古建筑木结构的荷载.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4, 1.
    [59]《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规范》编制组.古建筑木结构用材的树种调查及其主要材性的实测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4, 1.
    [6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适用技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5.
    [61]祈英涛.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维修.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
    [62]奚三彩.文物保护技术与材料.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教务处出版组, 1999.
    [63]王惠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5.
    [64]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文物修复与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3.
    [65]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66]潘别桐,黄克忠.文物保护和环境地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
    [67]王成兴,尹慧道.文物保护技术.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68]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69]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70]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1]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72]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73]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74]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75]祁英涛.古建筑维修的原则、程序及技术.中国文物研究所.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2.
    [76]孙红梅.文物建筑勘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古建园林技术, 2005, 2.
    [77]俞茂宏.古建筑结构研究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工程力学, 2004, S1.
    [78]陈允适,刘秀英.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9]陈允适,李武.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80]高大峰,等.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81]张舵.木结构古塔的动力特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82]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83]柯吉鹏.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与加固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工业大学, 2004.
    [84]李铁英.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 2004.
    [85]许本东.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及加固措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 2005.
    [86]祝金标.碳纤维布(CFRP)修复加固破损木梁的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2005.
    [87]曹旗.故宫古建筑木构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5.
    [88]葛鸿鹏.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榫卯加固抗震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89]周钟宏.碳纤维布加固木结构构件的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工业大学, 2005.
    [90]翟慧娟.西安东门城楼城墙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长安大学, 2005.
    [91]刘化涤.应县木塔地震反应分析及健康诊断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6.
    [92]王林安.应县木塔梁柱节点增强传递压力效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93]于业栓.古建筑榫卯节点加固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94]王晓欢.古建筑旧木材材性变化及其无损检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95]罗勇.古建木结构建筑榫卯及构架力学性能与抗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96]刘文斌.故宫古建筑木构件化学成分及抗弯强度的变化与腐朽的相关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6.
    [97]崔英颖.基于振动法进行木材应力分等和缺陷检测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6.
    [98]魏国安.古建筑木结构斗栱的力学性能及ANSYS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99]彭程.石质文物面层腻子及表面做色涂料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100]吴照华.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梁的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01]王鲲.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古建筑木结构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02]张晓芳.阻力仪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03]张晓芳.阻力仪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04]赵均海,俞茂宏,高大峰,孙家驹.中国古代木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2.
    [105]张文芳,李世温.一类斗拱木结构恢复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S1.
    [106]陈平,姚谦峰,赵冬西.安钟楼抗震能力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
    [107]王方.浅论木质文物的受损原因和保护.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9, 4.
    [108]徐锡玖.浅议古建筑木构件的维护.古建园林技术, 1999, l
    [109]薛建阳,张鹏程,赵鸿铁.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
    [110]方东平,俞茂鋐,宫本裕,岩崎正二,彦坂熙.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的计算研究.工程力学, 2001, 1.
    [111]方东平,俞茂宏,宫本裕,岩崎正二,彦坂熙.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的实验研究.工程力学, 2000, 2.
    [112]杨亚弟,杜景林,李桂荣.古建筑震害特性分析.世界地震工程, 2000, 3.
    [113]赵均海,俞茂宏,杨松岩,孙家驹.中国古代木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土木工程学报, 2000, 1.
    [114]孟令联,赵钟声,刘一星.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与展望.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1, 9.
    [115]徐其文,汤小平,索安勇.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特性的分析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2, 4.
    [116]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抗震机理及抗震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世界地震工程, 2003, 2.
    [117]陈国莹.古建筑旧木材材质变化及影响建筑形变的研究.古建园林技术, 2003, 3.
    [118]丁磊,王志骞,俞茂宏.西安鼓楼木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 9.
    [119]竺润祥,董益平,任茶仙,俞茂宏.榫卯连接的古木结构静力分析.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重庆: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2003.
    [120]张舵,卢芳云.木结构古塔的动力特性分析.工程力学, 2004, 1.
    [121]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抗震构造研究.世界地震工程, 2004, 1.
    [122]薛建阳,赵鸿铁,张鹏程.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2004, 6.
    [123]李铁英,魏剑伟,张善元,李世温.应县木塔实体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与分析.工程力学, 2005, 1.
    [124]罗才松,黄奕辉.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维修方法述评.福建建筑, 2005年Z1.
    [125]张天宇. CFRP布包裹加固旧木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福建建筑, 2005, 2.
    [126]陈允适,刘秀英,李华,黄荣凤.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 5.
    [127]王朝志,张厚江.应力波用于木材和活立木无损检测的研究进展.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6, 3.
    [128]姚侃,赵鸿铁,葛鸿鹏.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特性的试验研究.工程力学, 2006, 10.
    [129]段新芳,王平,周冠武,高超英.应力波技术检测古建筑木构件残余弹性模量的初步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1.
    [130]胡奕弟,温留汉,张永山.一座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实验研究.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
    [131]姚侃,赵鸿铁,薛建阳,吴云泉.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建筑科学, 2007, 7.
    [132]许清风,朱雷. FRP加固木结构的研究进展.工业建筑, 2007, 9.
    [133]谢启芳,赵鸿铁,薛建阳,姚侃,隋龑.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2008, 1.
    [134]李海娜,翁薇.古建筑木结构单铺作静力分析.陕西建筑, 2008, 2.
    [135]尚大军,段新芳,杨中平.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 2008, 2.
    [136]孙兵.龙门石窟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及防渗材料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6.
    [137]和法国.岩土工程加固新材料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2006.
    [138]邵高峰.环保型石质文物防风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 2007.
    [139]赵强.石质文物氟硅类封护材料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140]洪坤.仿生合成石质文物二氧化硅保护膜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2007.
    [141]李最雄. PS加固土质石质文物的稳定性和强度问题.敦煌研究, 1996, 3.
    [142]石玉成.石窟文物病害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自然灾害学报, 1997, 1.
    [143]马涛,和玲, S. Simon.超声波技术在大佛寺石窟石质保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7, 2.
    [144]方云,邓长青,李宏松.石质文物风化病害防治的环境地质问题.现代地质, 2001, 4.
    [145]张秉坚,尹海燕,铁景沪.石质文物表面防护中的问题和新材料.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0, 2.
    [146]姜进展,石志敏,李德山.石质文物的化学保护.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 3.
    [147]马涛,孙渊, Simon S..乾陵石刻内部裂隙的超声波探测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 2.
    [148]张秉坚.古建筑与石质文物的保护处理技术.石材, 2002, 8.
    [149]王丽琴,党高潮,赵西晨,梁国正.加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 5.
    [150]温晓龙.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展望.文物世界, 2004, 5.
    [151]陈祥,孙进忠,祁小博.石质文物风化程度的超声波CT检测.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武汉: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 2005.
    [152]刘强,张秉坚,龙梅.石质文物表面憎水性化学保护的副作用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 2.
    [153]任建光,黄继忠,李海.无损检测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54]刘强,张秉坚.石质文物表面生物矿化保护材料的仿生制备.化学学报, 2006, 15.
    [155]朱正柱,邱建辉,段宏瑜,曹育红.改性氟树脂石质文物封护材料的研究.石材,2007, 5.
    [156]徐飞高,高士祥.大气污染对石灰质文物的风化影响及防护新材料.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
    [157]李最雄,王旭东.古代土建筑遗址保护加固研究的新进展.敦煌研究, 1997, 4.
    [158]苏伯民,李最雄,胡之德. PS与土遗址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敦煌研究, 2000, 1.
    [159]袁传勋.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敦煌研究, 2002, 6.
    [160]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用潮汽固化有机硅材料保护潮湿环境土遗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2002.
    [161]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王旭东.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与加固保护研究.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杭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 2004.
    [162]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 4.
    [163]严耿升,张虎元,王旭东,张艳军.古代生土建筑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敦煌研究, 2007, 5.
    [164]黄克忠.岩土文物建筑的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165]雷宏刚,李铁英,魏剑伟.典型古建筑保护中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北京: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
    [166]王春庆.陕西某古遗址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综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 2007.
    [167]钟世航.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 3.
    [168]钟世航,黄克忠.用物探技术探查乐山大佛内部状况.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3.
    [169]刘士毅,袁炳强,吕国印,段清波,苑守成.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中的应用.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3.
    [170]王天鹏.人工光照对中国古建筑油饰彩画影响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2006.
    [171]左健,许存义.古壁画、陶彩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 1999, 3.
    [172]王丽娟,马立军.古建筑彩画清洗实践.文物春秋, 2000, 5.
    [173]汪万福,马赞峰,李最雄,杨涛,付有旭.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 1.
    [174]杨子明. GIS管理系统在古城抗震防灾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工业大学, 2004.
    [175]刘建国.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76]刘畅.故宫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定额与工作汇例问题.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5.
    [177]林源.古建筑测绘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78]王其亨,主编;吴葱,白成军,编著.古建筑测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79]黄桂平.数字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2005.
    [180]郑亮.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山西万荣飞云楼大木结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8.
    [181]臧春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圆明园石桥修复中的应用.北京: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 2008.
    [182]汤众,张鹏.宁波市保国寺文物建筑科技保护监测系统设计.东方建筑遗产2007年卷.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83]刘景龙编.龙门石窟保护.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85.
    [184]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编.亚洲地区文物保护技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9.
    [185]李最雄.李最雄石窟保护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4.
    [186]柴泽俊,等.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
    [187]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管理局.西安长乐门城楼修缮工程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188]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文物局编.中国古城墙保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2001.
    [189]李最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90]李最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91]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创作》杂志社, 2006.
    [192]周乾,张学芹.故宫太和殿山面扶柁木结构现状分析.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2006.
    [193]周明全,主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第三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94]广州市文化局.广州锦纶会馆整体移位保护工程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95]黎小荣.台湾地区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96]希腊共和国文化部,卫城修复工程部.雅典卫城:修复项目.会议资料, 2008.
    [197]朱宇华.重庆市张飞庙搬迁工程保护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4.
    [198]秦立科.红石峡摩崖石刻保护及加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99]唐家俊.单跨石拱桥的加固保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200]赵林毅.布达拉宫壁画的保护修复: [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2007.
    [201]祁英涛,柴泽俊.南禅寺大殿修复.文物, 1980, 11
    [202]李最雄,王旭东.榆林窟东崖的岩体裂隙灌浆及其效果的人工地震检测.敦煌研究, 1994, 2.
    [203]黄克忠.中国石窟保护方法述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7, 1.
    [204]郑景胜.北镇庙寝宫修缮工程的几点失误及古建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古建园林技术, 1998, 2.
    [205]郑军,李杏.计算机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 1.
    [206]奚三彩,等.化学材料在南通天宁寺古建筑维修中的应用.东南文化, 1999, 5
    [207]刘秀英,陈允适,张厚培.超大型木质文物的保护——承德普宁寺金漆木雕大佛的防腐防虫处理.文物春秋, 2001, 6.
    [208]和玲,梁国.聚合物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展.文博, 2003, 1.
    [209]刘秀英,陈允适.从兴国寺防腐防虫处理探讨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古建园林技术, 2003, 4.
    [210]黄继忠.云冈石窟主要病害及治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211]马炳坚.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 5.
    [212]郎红阳,时旭东,李晓锋.北京故宫午门展厅.建筑学报, 2005, 7
    [213]铁晶,王其亨.建筑遗产修缮工程的结构处理技术——明显陵陵寝门的修缮.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 1.
    [214]丁忠明,吴来明,孔凡公.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的X射线照相技术.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 1.
    [215]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梁收运,张鲁.交河故城瞭望台保护加固技术.岩土力学, 2007, 1.
    [216]刘妍,杨军.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5.
    [217]张卫喜,何海军.三峡库区单孔石拱桥的病害分析与加固保护.山西建筑, 2007, 23.
    [218] C. V. Horie,. Materials for Conservation. Butterwor– Heinemann, 1987.
    [219] Marianne Well. Laquer: Technology and Conservation. B– H, 2000.
    [220] A. Unger eti. Conservation of Wood Artifacts. Springer– Veriag Berlin Heidelberg, 2001.
    [221] Giogio Croci. The Vonservation and Stoucfural Restoration of Arceafeetial, Hesitag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Pliblications, 1998.
    [222] James Marston. Historic Preseroatin. Fitcs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5th printing, 2001.
    [223] B. M. Feilaes. Conservation Historic Biologys. Architectoal Press 3rd eding, 2003.
    [224] E. V. Sayre. Pattenos and Process. SCMRE, 2003.
    [225] Lonathan Ashleg– smith. Risv, Assessmont for Object Conservation. B– H, 1999.
    [226] Salvador Muuos Viuas Elsevier. Contemgorary Tleory of Conservation. B– H, 2005.
    [227] Dennis Allsopp eti. Introdnction to Biodeterioration. Cambnidge univ. Press, 2004.
    [228] P. M. Whitmore. Contaibntions to Corserts Seionce. Carnegie Mellon Unid. Press, 2002.
    [229] Rutherford S.. Painting Materials. Geitens Dover Pnbication, 1966.
    [230] John Warren. Conservation of Brick. 1999.
    [23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32] [美]冯·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 L.).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233]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 1990, 1.
    [234]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235]黄海英.从东方系统方法论看项目管理.社会科学家, 2005, 6.
    [236]潘洪林.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