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权力视域下的政策调整与思想论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汉帝国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或者说,随着大一统国家王权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与强化的真正实现,西汉时期整个社会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局,并对此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正是在当时大变局之下,产生了一部反映帝国社会诸多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名著——《盐铁论》。本文即旨在从“王权支配社会”的权力视域,对《盐铁论》作深入系统的历史考察和具体的政治学层面的分析。
     “王权支配社会”的理论可谓是打开我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更是解读中国传统政治问题的密码所在。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权力(王权)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都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领域,进而成为了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中枢和支配力量。换言之,以王权为核心的权力主体,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中几乎不受任何社会力量制约而无限度的膨胀,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深入和扩张,最终使整个社会笼罩在王权这一天盖式的权力系统下运行和发展。
     就《盐铁论》文本内容而言,我们借助逐篇逐段的量化分析发现其主要涵盖了帝国当时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思想意识问题和匈奴问题。或者说,它涉及到了帝国具体的财经政策、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外交方针以及民众生活等方面。对此,论文纷纷进行了具体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盐铁论》从深层映射出帝国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贯彻其特定政治目标而利用权力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强制性征发之特征,并进而对其实施绝对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论点:在经济领域,盐铁政策从汉初相对宽松的自由经营模式向后来帝国政府强行介入实施专卖政策的递变,充分说明了盐铁专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凸显了帝国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宰割与支配。思想文化领域,随着盐铁政策演变而引发的争论(不同的政治观和治道理念)不是当时思维自由驰骋的表现,也并不意味着论争双方存在着根本性分歧,其实质则是权力主导下文化政治化的过程,是统治者凭借权力为帝国政治探索更为有利的指导思想而已,这就决定了思想的论争摆脱不了权力的支配而最终回落到王权政治的体系中来。当然,王权对经济资源自由流动性的规约与限制、对思想文化的支配与整合是通过庞大的官僚机器来实现的。因此,最高统治者总是乐意在政治系统内部通过不断调整或改革的方式,强化官僚机构对自身的依附性。文本中涉及到的帝国中央内朝的创立、选官制度的革新以及中央财政机构的完善等都是王权控制权力网络,进而在政治系统内部确立独尊地位的体现。可以说,《盐铁论》反映出西汉帝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权力——依附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合一,王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是其典型的特征。
     依笔者之见,这项旧题新作的尝试性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是以“权力”为视角从政治与文化、思想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不仅对《盐铁论》反映出的西汉帝国社会特征以及其本身在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进行了考察,而且还突破了学术界以往只关注论争表面之分歧的传统做法,深入揭示了分歧背后存在的共同逻辑前提——王权政治、中央集权和秩序一统的不可动摇。二是通过进一步对王权政治困境的反思,可以提供一些历史之鉴,这对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如何更好的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培育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都大有裨益。
Western Han Dynast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udal empire in China, which served a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what comes before and what goes after. In other words, as the unified country monarchical power autocracy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centralization came true, the whole society in Western Han Dynasty changed a great deal, influencing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fter this about 2,000 year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Salt and Iron Theory”was born,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political economy work. This dissertation aimed to make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 political explanation of the“Salt and Iron Theory”in the domain of power. The content involved the society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economy poli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archical power and the thoughts and culture, and the like.
     The theory that“it is the monarchical power that dominates the society”could be regarded as a key to open the door of our ancient society. In addition, it is also the password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s. This theory tells us that, political power (monarchical power) was embodied in almost every aspect in the ancient society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Furthermore, it became the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omination force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body of power, the monarchical power as its core, was developing and even swelling without any obstacles, exploring and extending in every fold and every corner of the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whole society mov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cover of this power system.
     As to the content of“Salt and Iron Theory”, we found,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paragraph by paragraph, that it covered many issues of the empire, such as the issues of economy, the society, the politics, the thoughts and even the Huns. In others words, it referred to the concrete aspects of the empire, like the financial policies, the official thoughts, the governing plans, the diplomatic principles and the populaces’live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hed light on all of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Salt and Iron Theory”, we indicated tha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ir interests and to carry out their specific political goals, the imperial rulers absorbed all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broadly and compulsorily. After this, they possessed, dominated and made good use of all these resources,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m. Based on this, this dissertation posed several arguments as follows. In the domain of economy, salt and iron policy changed from the free business model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into the monopoly policy und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This transformation illustrated that the monopoly of salt and iron was not only an economic question, but also a political one, which reflected the exploitation and domination on economy by imperial political power. In the domain of thoughts and culture, the arguments (different political value and governing thoughts) initiated from the evolvement of the salt and iron policy were not the results of the free thoughts, and not mean that there existed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two sides, either. The essence of these arguments was the politicization of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imperial ruler tried to explore the more favorable leading thoughts for their imperial politics. So, the thoughts arguments can not get rid of the domination of power, as a result of which, thoughts fell back in the system of monarchical power politics. Of course, the restric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economical resources’flexibility and the domination and conformity of the thoughts and culture done by monarchical power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great bureaucratic machinery. Consequently, the highest ruler was willing to reinforce the dependence of the bureaucratic machinery to them through the continual adjustment and reform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empire central inner-government, the renovation of the official election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ent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er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were all within the network of monarchical power. It can be said that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a society of highly politicization“power- dependence”model, in which,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ere integrated tightly. Monarchical power and all-embracing politics was one of 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s far as the writer concerned, the significanc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On one hand, this study took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culture, thoughts and society as a starting point. It not only investigated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reflected in“Salt and Iron Theory”and the function of th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s and culture, but also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on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urface differences of the arguments. This study announced that there existed a common logical premise in these arguments that monarchical power politics, centralization and order unity were unshakable.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se reflections on the dilemma confronted by monarchical power, some historical mirrors could be offered, which will benefit us a lot in certain areas, such as, how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how to fost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引文
①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汉书·昭帝纪》卷七。
    ②《通典》卷七《食货七》。
    ③英国的鲁惟一曾经对当时社会境况和政治的动荡有精到的阐释,他在其著作中曾说到:“有迹象表明帝国国库已经空虚;法律和秩序遭到破坏;皇室本身的稳定也受到妒忌、倾轧和暴力的威胁。”[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页。
    ④《盐铁论·本义》。
    ⑤《汉书》卷六十六。
    ⑥如《汉书》卷六十六载:“至宣帝时,汝南桓宽次公治《公羊春秋》,举为郎,至庐江太守丞,博通善属文,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亦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焉。”
    ⑦有学者就曾对此评价到:“其他的著作也收入了少数能说明问题的政治理论和对现行制度或政治实践的批评。……成于公元前81年以后几十年间的《盐铁论》中逐点进行讨论,特别有价值。”“《盐铁论》作为公元前81年及此后不久的争论问题的提要,其价值一直是无异议的;它可以用作《汉书》对此事件的简略记载的重要补充史料。”[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01页。同时,台湾的徐汉昌对《盐铁论》一书也有过高度评价,他说:“本书内容博而且杂,涵盖面甚广。虽然以记载参与讨论双方,对许多现实问题的争议为主,但是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现实的施政利弊的探讨,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一本政论性的书。若是研究历史,它提供了西汉综合性的历史资料。一切问题因财经改革而起,改革本身及其影响又是如此的重大与具有意义,于是它更是一部重要的财经巨著。施政和言论,都是一种思想的显现,而辩论的方式,更使人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透过对许多实际问题的表达,我们正可以了解汉儒在政经、军事等方面的思想。”徐汉昌:《盐铁论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二(1983)年版,第25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阎步克先生曾言:“汉儒参政导致了从‘秦政’到‘汉政’的变迁,但是这一变迁并未全合于西汉儒生所崇扬的‘王道’。帝国政治形态在总体上是所谓‘霸王道杂之’,这是君主所公然申明的。”详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361页。笔者认为,《盐铁论》从一定角度反映了“霸王道杂之”的“汉政”演变与发展。或者说,《盐铁论》所记载的“盐铁会议”是这一政治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通过其中文本的内容来反观和考察西汉的社会政治。
    ①涂祯刻本《盐铁论》(都穆序),转引于王利器:《盐铁论校注》(附录四述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89页。
    ②对于历朝历代的学者涉及或论述《盐铁论》的现象,王利器先生有极为翔实的考证,具体可参阅王利器:《盐铁论校注》(附录四述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84-833页。
    ③具体参考引述了朱义明:《西汉盐铁之争的政治哲学分析》,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8年,第4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建国方略》(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6页。
    ⑤马乘风:《中国经济史》(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2页。
    ①卢文超在《抱经堂文集》、俞樾在《春在堂全书·曲目杂纂》、王先谦在《虚受堂文集》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考证和论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梁启超先生在推荐国学书目时涉及到《盐铁论》一书,他曾说:“《盐铁论》为汉代儒家、法家对于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
    ②郭沫若:《盐铁论读本·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五章。
    ①郑经闻:《〈盐铁论〉所反映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2期,第19-25页。
    ②马非百:《盐铁论简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48页。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修订第3版,第249页。
    ⑤王伟:《盐铁会议儒法关于王朝指导思想的对立及其原因》,载于《求索》,2007年第7期,第212-214页。
    ⑥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6-507页。
    ⑦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页。
    ⑧[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译注·前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7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十一章。
    ③束景南、余全介:《盐铁会议的本质》,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71-76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⑤俞启定:《析〈盐铁论〉中有关教育价值方面的论争》,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17页。
    ①有学者认为将“modernist”和“reformist”分别翻译为“时新派”和“改造派”不能尽达本意,尤其是“时新派”一词,易致误解,因此主张将其分别翻译为“现世派”和“革新派”。相关论述详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②[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201页。
    ③同时,他还论述到大夫与文学之争实质是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两种经济伦理思想的博弈。具体详见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张大可:《试论贤良文学——兼评盐铁会议》,载于《文献》,1980年,第十一辑。
    ②张乾溁:《对盐铁会议的重新估价》,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第41-46页。
    ③刘久伟:《“民主议政”最耀眼的一次闪光——〈盐铁论〉政治意义新解》,载于《天中学刊》,2005年第4期,第109-112页。
    ④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①对于政治权力能够直接致富的巨大功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如《说苑·敬慎》卷十载有魏公子牟对穰侯曰:“君知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如贵期而贵自至乎。”《战国策·齐策五》卷十二中载有苏秦游说齐闵王时说到:“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等等。
    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4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105页。
    ②参阅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页。
    ③对于西欧中世纪社会存在二元对立、制衡的思维与传统,特别是对王权的限制问题,著名哲学家罗素曾有所评论,他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有僧侣与世俗人的二元对立,拉丁与条顿的二元对立,天国与地上王国的对立,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教权与皇帝的二元对立中表来。”[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77页。
    ④[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2页。
    ⑤就中国古代社会王权独尊的现象,林存光也有相似论述,他曾说:“就中国传统的政治形态及其制度架构而言,自商周以迄于秦汉,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无疑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具体的形态和制度上的变迁,但它在理念上又确乎具有某种一以贯之的特点,即支撑中国传统君主政体的制度架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政治价值理念一直是王权之尊和天下王有这两大观念。林存光:《“王权支配社会”释义》,收入“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2007年11月。
    ⑥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如刘泽华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而其主旨则是王权主义。思想文化的王权主义又根植源于‘王权支配社会’这一历史事实。”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自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杨阳:《方法与视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兼论政教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王权主义本质》,载于《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第74-80页。
    ③葛荃先生也曾经就王权主义对研究我国传统社会的启发意义及价值作过评述,他说:“王权主义是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总体把握,……以上的界定把握住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不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上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状况与发展也是深有启发意义的。从政治学的角度看,王权主义的提出,其理论价值是至为明显的。”葛荃:《论王权主义是一种极权主义》,此文收录于崔向东等著:《王权与社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5年版,第12-29页。
    ④这一观点在其著作《中国的王权主义》以及《洗耳斋文稿》中的《王权至上观念与权力运动大势》一文中均有表述。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的注意到刘先生在陈述“王权支配社会”时所使用的“王权”一词并非指具体历史形态的王权(秦汉以前的实态政治),而是在“王权主义”这一特定的层面和语境中加以使用的,对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将在后面的内容中有所涉及。
    ①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②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③刘先生进一步指出:“这种权力特征可以用一个‘独’字来概括,具体说来有‘五独’:天下独占,地位独尊,势位独一,权力独操,决事独断。”具体论述详见刘泽华:《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10-315页。
    ④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引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③针对这一问题,王亚南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说:“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问题,事实上无非是中国典型的或特殊的封建组织在政治上是采取集中的专制的官僚的形态,于是,我们那种特殊封建社会体制的长期存续问题,自始就与专制官僚政治形态保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④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引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⑤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说到:“在中国封建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单纯的经济形态,而一般带有政治的、法的属性。……他们是直接为皇权服役,他们的生产活动受到封建国家的控制。[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序),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页。
    ①如黑格尔曾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极力主张国家是整个人类社会包括它的异化活动在内所趋向的一个最终目的,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神的体现。国家是至高的,社会的一切(哪怕是他所认可的市民社会)都完全受其统治和支配,即国家政治最终决定社会的一切。显然,黑格尔的这种政治决定一切是基于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之上。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③林存光对此亦有相关论述,他曾说到:“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以及‘王权支配社会’的社会控制和运行机制,并非是一种超历史的存在物,它自始至终都处在具体的历史形态的演变进程之中,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不仅中国的传统社会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性特点,凌驾于社会之上而具有某种一贯性特征的君主政体在形式上也会发生某些重要的变迁,以至引发人们意识和行为上的各种不同的反应。”林存光:《“王权支配社会”释义》,收入“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2007年11月。其实,古希腊著名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世上不可能存有一劳永逸式的涵盖所有政治形态的理论,如他通过对希腊当时158个城邦政体的研究后曾说到:“君主制有多种形式,而且各种君主制的统治方式也不尽一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3页。
    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①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显然,这种所谓的“征发机制”是由政治领域的自主性和膨胀性发展而引起的。或者说,它根本上是由权力强化、扩张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①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的整合》,载于《洗耳斋文稿》,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3-264页。同时,对于这一支配方式的转变,日本的西嶋定生也曾有相似的描述,他说到:“秦汉帝国之形成,是克服了氏族制束缚而出现君主专制,以及君主对人民的个别人身支配。”[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页。
    ②这一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言的以王权为核心和主导的社会整合过程。所谓“社会整合”的内涵,诚如学者唐士其所言:“社会整合指社会体系与其成员(个人或群体)之间相互容纳,相互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总体社会系统的过程。”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③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7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②林存光:《“王权支配社会”释义》,收入“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2007年11月。学者徐复观也有类似的论述,他曾说:“官制机构的总发动机,不在官制自身,而实操之于皇帝一人之手。”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③如徐复观说到:“一人专制政治的特质,首先将皇帝个人的身份地位绝对化、神圣化;这一点,除了秦始皇通过礼仪加以实现,并由叔孙通为汉家制朝仪时所继承外,且如后所述,也许通过官制而加以实现。”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④在此使用“场所”一词是受安东尼·吉登斯的启发和影响,因为场所指的是互动情境,它包括情境的物理纬度及其结构,它是互动体系与社会关系的聚合所,它包括时、空领域内的活动。因此“场域”这一概念比“地点”更能揭示互动情境的各种关系,从权力与场域的关系看,场所成了展现具体结构特性的场域。具体阐释详见[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14页。
    ⑤进入秦汉帝国以后,中央统治之所以能够加大对社会资源及财富的占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郡县制的设置和庞大官僚机构的出现。因为郡县制毕竟不同于分封制,这种体制下采取的是俸禄制而不是世卿世禄制,中央及郡县百官不但由国家、中央统一任免,而且官俸也要由中央政府统一发放。因此,中央加大资源占有和财政控制,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也是强化官僚机构依附性的重要一环。
    ⑥[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页。
    ①梁启超:《说政策》,载于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8页。
    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政治”的概念界定可谓千差万别,乃至迥然相异。譬如有政治道德论、政治权力或权威论、政治管理论以及政治决策论等等。
    ③林尚立也曾谈到:“政治因需要而产生,同样也因现实的需要而发展。”林尚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取向》,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第15-18页。
    ④[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⑤[美]菲利普·J·库珀等著:《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⑥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73页。
    ⑦同时,他还对历史官僚社会统治者的一般性目标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第一个一般性目标,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第二个基本目标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他们的目标,是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以其不断贯彻各种政策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框架的能力,以及他们在选择政策的具体目标上的灵活性为基础的。加之,统治者需要不间断的资源供给以维持行政机器,这一机器构成了他们的力量基础之一,及其政策不断贯彻的主要工具。均引自[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
    ①H.D.Lasswell and A.Kaplan,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P.71.
    ②[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2页。
    ④相关内容的梳理及阐释参阅了陈庆红:《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谢明:《政策分析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雪明:《政策运行过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①所谓“政教合一”是指中国所特有的社会结构形式,这种结构造成了思想信仰世界与政治世界的重叠,不仅为专制权力顺利进入人们的思想信仰世界开辟了便捷的桥梁,而且还使得中国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治世界的规则信仰的单一折射。它强调的是教育、知识、思想和信仰等体系都被牢牢地纳入到势力强大的政治领域,进而形成了一种“政治——文化”高度融合的体制。就这一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阅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梁启超:《说政策》,载于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8页。
    ③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君主的权力可谓巨大无比。对此,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曾阐释到:“它的权力超出一切权力之上,可以说‘昂首天外’;它高出人世间的一切东西,达到了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甚至连约束无限神祗的誓约也不能局限它。”[英]洛克:《政府论》(上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当然,洛克的这一论断是基于罗伯特·菲尔麦爵士“人类不是天生自由的”这一前提之上,
    
    ①《汉书·西域传下》卷六十六。
    ②田余庆:《论轮台诏》,载于《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58页。
    ③《礼记·中庸》。
    ①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关于内(中)外朝对立格局形成的时间,学术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外朝对峙形成于昭帝以后。如祝总斌认为,中朝官制度是在昭帝以后形成的,它同霍光秉政的特殊需要有密切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如林剑鸣、劳榦等人均认为内外朝的形成与对峙是在武帝时期,基于集权政治发展的特殊需要而出现的。具体论述请详见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③霍光之所以取得内朝的主政者地位,首先源于他为霍去病之弟的特殊地位,霍去病恰恰是汉武帝曾经非常宠爱的卫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其次因为霍光入宫侍奉武帝,处处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什么闪失,深得武帝的信任。桑弘羊成为外朝的真正领袖则由于丞相车千秋本人因素造成。就当时朝廷的官僚结构体系而言,外朝的权柄理应由丞相所握。但是,车千秋持政力求明哲保身,居相位多年对政务“终不肯有所言”(《汉书·车千秋传》卷六十六)。因此外朝领军之人自然落到了掌管财政大权近三十年的御史大夫桑弘羊身上。
    ④《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
    ⑤就武帝去世后统治者内部的政见分歧而言,可以说已经分化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循旧派”,即主张继续实行武帝时期制定的内外扩张性的政策;另一派以朝廷的实际掌控者霍光为首的稳健务实派,主张重新评估武帝时期内外政策的利弊得失,取长补短、理性选择。对此问题黄朴民亦有所阐释,请具体参阅黄朴民:《国策与国运——析汉武帝身后的政治走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24-28页。
    ⑥如《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载:“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光为人沉静详审,……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同时,《汉书·车千秋传》卷六十六记载:“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同时,学术界诸多学者持有此种观点,认为霍光与桑弘羊个人权力之争导致了“盐铁会议”的召开。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已在“导论”部分作了具体介绍。的确,就“盐铁会议”这一事件本身而言,它的召开具有统治阶层内部权力斗争的特殊背景,同时这也是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事件乃至《盐铁论》的重要前提。
    ②《汉书·杜延年传》卷六十。
    ③对于这一重要事件史书多有记载,如《盐铁论》中记录到:“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汉书·杜延年传》卷六十曰:“光纳其(杜延年)言,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延年发之。”而《资治通鉴·汉纪十五》卷二十三由更为具体的记载,其文曰:“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示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桑弘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于是盐铁之议起焉。”
    ①《汉书·昭帝纪》卷七载:“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两人。”显然,三辅、太常所举的这些贤良正是为参加会议,讨论武帝时期的诸多政策之人。
    ②张大可:《试论贤良文学——兼评盐铁会议》,载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4-14页。
    ①诚如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议对说》中阐释到:“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
    ②《资治通鉴·汉纪七》卷十五。
    ③《汉书·武帝纪》卷六。
    ④《汉书·武帝纪》卷六。
    ⑤《文选集注·策秀才文》所引《北堂书钞》。
    ⑥《汉书·魏相丙吉传》卷七十四载:“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同时,《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卷七十六载:“大将军霍光持政,征郡国贤良、文学,问以得失。时魏相以贤良对策,以为‘赏罚所以劝善禁恶,政之本也。日者燕王为无道,韩义出身强谏,为王所杀。义无比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宜显赏其子,以示天下,明为人臣之义。’”综合史料记载,昭帝期间察举贤良,问为政得失恰为“盐铁会议”之事,因此断定魏相即为与会的贤良应不成问题。
    ⑦转引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44页。
    ①《范文正公集·选任贤能论》卷五。
    ②公孙弘本人即是以学治儒家经典——《春秋》而被以贤良身份征召为博士,乃至于官至丞相,并多次建议武帝察举诸儒。对此,史学家班固曾评价到:“儒雅则公孙弘。”(《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卷五十八)显然,武帝一朝所谓的贤良、文学均为研习儒学之人的判断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③《汉书·昭帝纪》卷八载:“始元五年,诏曰:‘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始元六年,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酒酤。”
    ④《盐铁论·散不足》。
    ⑤《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卷六十六。
    ⑥《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卷六十六。
    ⑦《盐铁论·杂论》。
    ①转引王利器:《桑弘羊与<盐铁论>》载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41-56页。
    ②如《史记·平准书》卷三十载:“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③《资治通鉴·汉纪十二》卷二十。
    ④安作璋先生为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他认为桑弘羊实际上长期掌管了西汉帝国的财政大权,是西汉任职大司农时间最长的一位,从公元前110年一直到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之后才被霍光的党羽杨敞取而代之,共长达二十九年之久。具体可阅读安作璋:《桑弘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55页。
    ⑤近来有学者研究指出:“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虽然同处辩论的一方,但是两者在诸多社会问题上的看法还是存在差异、不尽相同的。贤良比文学务实的多,作为纯粹知识分子的文学空守古义,缺乏变通,显得迂阔不堪。详细论述请阅读曹杰:《<盐铁论>中贤良与文学思想主张之差异》,载于《阴山学刊》,2006年第2期,第84-90页。当然,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从更加微观层面了解相关问题具有启发意义,但是无论如何,在整个会议中贤良文学始终铁板一块,共同反驳以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力主实施政策调整也是基本的事实。
    ①这也是学术界的共识,同时仅就从《盐铁论》一书的记载来看,他们发言反复引用孔子、孟子的言论,而且他们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儒家思想中最具原则性和根本性的东西,即仁义、德化。如御史曾明确指出:“文学祖述仲尼,称诵其德。”(《盐铁论·论儒》)桓宽也曾评价他们“舒六艺之讽,论太平之原。”(《盐铁论·杂论》)就“六艺”而言,通常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基本技能,而此处的“六艺”即指儒家的“六经”。如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说:“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又如班固在《汉书·儒林传》说:“古之儒者,博学于六艺之文。”颜师古注曰:“六艺,谓《易》、《礼》、《乐》、《诗》、《书》、《春秋》。
    ②持此观点的人主要依据桑弘羊、御史和丞相史对贤良文学的鄙视、嘲笑的言语以及贤良文学对此的反映做出判断的。如桑弘羊曾说他们“发于畎亩,出于穷巷”(《盐铁论·忧边》),“儒皆贫羸,衣冠不完”(《盐铁论·地广》),“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饱”(《盐铁论·毁学》)。丞相史也指责他们:“饭蔬粝者不可以言孝,妻子饥寒者不可以言慈”(《盐铁论·论诽》)。对此评价,贤良文学不但没有丝毫否认,反而理直气壮说到:“百姓寒苦,流离于路,儒者独何以完其衣冠也?”(《盐铁论·地广》)因此,诸多学者认为这些儒生中多是贫穷的下层,就连来自于三辅、太常富庶地区的贤良这样的读书之人,也未必是豪富之人。至于文学,特别是来自于那些比较贫困郡国者,其为贫困儒生更在情理之中。这也正是他们为下层贫困百姓喊苦的根本原因所在。
    ③这种观点一方面主要是基于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下,贤良文学得到了霍光的怂恿、支持这一推测为依据而做出的断定。霍光当时和桑弘羊的确存在着政见分歧和权力之争,但依此就认为贤良文学充当了霍光的代言人的论定显得很单薄。另一方面,还有学者从当时举荐贤良文学的制度特征入手分析,认为“举贤良以皇帝名义下诏进行,目的是要在全国造成一种声势,引起强烈的政治反映,以收到人君贤明的效果,规定二千石以上的公卿大臣、郡国守相才有权荐举,目的是要把选举权牢牢控制在中央朝廷手里。公卿品评对策高低,最后由皇帝裁定。”张大可:《试论贤良文学——兼评盐铁会议》,载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4-14页。显然,当时霍光辅佐少主,权倾朝廷,参与“盐铁会议”的贤良文学须经他的批阅,因此贤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代表了霍光的主张。
    ④会议期间,贤良文学对政府所采取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等一系列敛财政策深恶痛绝,主张坚决取缔。这些政策客观上确实对工商业者具有限制和打击的性质,这便导致有人认为贤良文学与工商业者沆瀣一气,断定他们是工商业者利益的代言人。
    ⑤《盐铁论·本议》。
    ⑥《盐铁论·力耕》。
    ①《盐铁论·错币》。
    ②《盐铁论·复古》。
    ③《盐铁论·刺权》。
    ④如《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记载了霍光的侄孙霍山所说的一段话,就间接的表达了霍光对贤良文学的态度,他曾说:“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仇之。”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263页。
    ③桑弘羊曾对自己的政治生涯有过言简意赅该的描述,他说:“余结发束脩,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盐铁论·贫富》)
    ④丁毅华:《盐铁会议论战性质辨析》,载于《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51-57页。
    ⑤就“王权支配社会”的权力体系下,王权(君权、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是所有权力的最终来源,其他一切权力都依附于它。但是,在具体政治实践的中它对社会上其他势力的整合过程也充满着摩擦和冲突,乃至于把自己独立出局。具体论述参阅本文第一章的第二节“王权支配社会的动态运作”。同时,也有学者曾发表过相类似的阐释,如金春峰先生说到:“在一般情况下,皇权代表地主阶级的国家和统治,因而代表地主阶级长远和根本的利益,但皇权并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皇权也可以和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它自己把自己下降为阶级的一个特殊部分,而和其他部分并列。这时它所追求的目标和利益,仅仅和它作为部分的狭隘需要和私利相联系。在这种时候,代表皇权,实际上就是代表着部分。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261页。
    ⑥这方面的内容具体参阅“导论”部分“以往学术界研究的基本状况”中的相关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①《盐铁论·杂论》。
    ②徐甫泉:《重评“盐铁会议”》,载于《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第77-83页。
    ③时新派(modernist)和改造派(reformist)不完全等同于有时称之为“法家”和“儒家”那样的学派,这只是因为在公元开始前的两个世纪中两个学派并不是以分离的、有明确界限的实体出现的。此外,使汉代政治家产生分分歧的问题与后来成为区分法家和儒家思想的标准的分歧问题根本不一样。……时新派的政策产生于秦之统一中国和根据商鞅、申不害和韩非的原则对帝国实施的吏治之中。它们的目标是有效地利用国家的资源,以使中国富强;它们从物质的角度去构想其目标,着眼于现在或将来,而不是过去。……它们用赏与罚这两个施政工具来鼓励为国效劳,或遏制犯罪和不同意见。……改造派设法恢复他们所认为的传统价值,以图清除中国的积弊。他们向往的理想政体是周代诸王的政体,而不是秦始皇的政体;他们希望追寻那些更早时期的理想来革除时弊。改造派把帝制政府看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他们普赐优秀文化的恩泽和价值的工具。具体论述详见[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125页。
    
    ①《汉书·公孙田刘杨蔡陈郑传·赞》卷六十六。
    ②金蟠:《盐铁论辑注》(自序),明崇祯十三年刊本。
    ①林平和:《盐铁论析论与校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三(1984)年版,第13-18页。
    ①本图表(包括图表3)的制作均综合性地借鉴了以往学者从不同层面对《盐铁论》进行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徐复观《<盐铁论>中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载于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131页。)和赖建诚《<盐铁论>的结构分析与臆造问题》(载于《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第159-167页。)对图表制作启发颇大,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使之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①《盐铁论·刺复》。
    ②《盐铁论·救匮》。
    ③政治的主导性问题,可以通过本章第二节的图表3具体显示出来,因为双方讨论的政治性问题在《盐铁论》的文本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
    ④《盐铁论·国疾》。
    ⑤葛兆光也曾对论争的双方有所评价,他说:“强化中央集权与专制的官吏与强调皇权与民权的儒生围绕着教化与法治、重农与重商、尚德与尚力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话语中,葛先生指出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官吏强调帝国的中央集权与专制,同时一并指出儒生也极为强调皇权,显然他们都是主张王权政治的。或者说,双方即是在王权政治前提下展开论争,探讨政治问题和治国方略的。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王亚南曾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下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有过精到阐释,他说:“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官僚专制政治,一经当作一个制度,被确立固定下来,它就要反过来对地主经济发生作用;它就要因为中央乃至地方的庞大官僚机构的维持,以及在官僚专制局面下必然要引起的各种开支与浪费,而进一步要求把经济大权集中到专制君主及大官僚手里,不让任何亲疏的贵介染指。”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同时,袁绪程也曾说到:“中国的一切经济活动受制于皇权专制主义,中国最早开国家干预经济并以国家权威之手进行资源配置之先河。在两千多年的经济活动中,国家控制经济资源和分配社会财富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袁绪程:《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03年第10期,第7-20页。显然,上述两位学者的话语强调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下,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巨大控制力和影响力。无疑,这对我们考察西汉帝国政治发展与盐铁政策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95页。
    ①《史记·高祖本纪》卷八。
    ②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共识,即认为汉初是指从刘邦称帝开始经惠帝、高后、文帝、景帝五代约六十余年,这也是西汉帝国初创和经济恢复时期。本文拟采此说。
    ③《后汉书·班彪列传上》卷四十上。对此,钱穆也曾说到:“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5页。
    ④徐复观将之称为“畸形的政治”或“专制政治的一种变局”。对此,可详细参阅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96页。
    
    ①《汉书·诸侯王表第二》卷十四。
    ②《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
    ③《后汉书·五行志》注引《东观书》。
    ①如《汉书·诸侯王表序》记载:“自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谷、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对此史学家翦伯赞也曾指出:“同姓王国辖地共达三十九郡,而中央直属的土地只有十五郡,其中还夹杂了不少列侯的封国和公主的‘汤沐邑’。”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显然,当时同姓子弟的分封已经造成了干弱枝强的局面。
    ②《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
    ③如史学家林剑鸣认为吕后专权不同于诸侯王分裂势力与中央集权的朝廷之间斗争,对此他曾说到:“在今天看来,既不能用封建‘正统’观念,斥责吕后‘篡夺’刘氏政权,也无所谓‘统一’与‘分裂’、‘集权’与‘割据’之间的斗争。从历史事实中证明:不论是刘氏掌政,还是吕氏掌政,在汉初几十年中奉行的政策没有根本的不同。所以,尽管吕后专权及吕氏集团和汉代功臣集团在斗争中曾留下惨不忍睹的历史记录,但毕竟未影响西汉的统一局面。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④有学者研究认为诱使诸王向中央闹独立的原因有二:第一,有的王国位于边远地位,超过了与长安官员方便而迅速的联系范围。第二,时间的消逝改变了诸王与汉帝之间的关系,紧密的家族纽带这时不能自动地确保诸王的忠诚的支持。[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158页。
    ①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三),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②《史记·吴王濞列传》卷一百六。
    ③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三),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④就当时的现实情况而言,西汉帝国中央权力的重建不仅涉及到国内王国问题的解决,而且还涉及到帝国外部匈奴问题的解决,对于匈奴问题汉初基本采取了相对消极的“和亲”方针,具体的阐释将在后面相关章节展开。
    ①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西汉帝国的创建者刘邦曾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要求士兵归农,并按军功授爵授田;第二,招抚流亡之士,恢复故爵、田宅;第三,减轻田租,十五税一,第四,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等。这诸多重农举措至惠帝和高后以及后来的文帝、景帝之时均得到了承袭和有效的贯彻。特别是文帝、景帝将田租降至为三十税一,更加劝课农桑。如文帝曾多次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汉书·文帝纪》卷四)并且亲自带领民众耕种。景帝也曾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汉书·景帝纪》卷五)
    ②林文勋、黄纯艳:《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③《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④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①《史记·平准书》卷三十。
    ②《史记·孝文本纪》卷十。
    ③《盐铁论·错币》。
    ④《汉书·食货志上》卷二十四上。
    ⑤《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①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高明士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0页。
    ①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一样:“崇尚‘无为’、推重‘长者’的黄老政治,为汉初的休养生息做出了贡献,但是在帝国扩张政策重新抬头之时,它就在政治上走向了没落,并且在两千年的帝国历史上,只成了一个短暂的插曲。”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页。
    ②对此,曾有学者描述到:“她(窦太后,笔者注)于公元前135年死去,这也许可以视为汉代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正好与王朝积累力量和修改制度以适应国家需要的漫长时期的结束相吻合。从此以后,国家的时新派政策以更强有力的形式出现;一个虔诚的《道德经》信奉者是很难赞同国家朝积极的和扩张主义的政策方向作明显的转变的。”[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157页。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82页。
    ③当然这种制约只是相对而言的,较之强大的王权可谓微乎其微。正如学者所言:“官僚制度毕竟只是传统政治体系中的一部机器,它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受君权操纵的。它只能要求操纵者遵守机器运行的合理轨道,但是却无力阻止操纵者运用这部机器去达成甚至是相当不合理的任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①《汉书·窦田灌韩传》卷五十二。
    ②内外朝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通过某一道诏令完全建立起来的。因为就它们各自的组织机构而言,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但通常而言,在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以后,其机构组织基本形成了。详细论述可参阅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313页。罗义俊:《论汉武帝时代内朝的创置和健全》,载于《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第148-156页。
    ①[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卷十九上。
    ③十三州部即冀州部、豫州部、兖州部、徐州部、青州部、扬州部、荆州部、益州部、凉州部、并州部、幽州部、朔方部、交趾部。
    ④《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卷十九,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根据书中所载“六条问事”的内容基本可以将之概括为: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第二条,郡守及国相不奉诏书、贪赃舞弊;第三条,郡守及国相刑赏无制、烦扰苛暴;第四条,郡守及国相选才置吏,任人为亲;第五条,郡守及国相子弟,倚仗权势,请托官府;第六条,郡守及国相阿附豪强,通行货赂,枉法徇私。
    ⑤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九,“部刺史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①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21页。
    ②《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
    ③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④《汉书·文帝纪》卷四。
    ⑤有学者对此做过精到阐释,曾说到:“功臣集团及功臣集团的后代虽然曾经与皇帝共同分享政治权力,但到武帝统治时期,距离王朝的建立至少已有了两代人的时间,他们掌权的时代已经结束。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以及皇帝与其远房兄弟之间最初的密切联系已经大大削弱。由于先前由非正式关系形成的结构已经不起作用,新承大统的武帝不得不建立一种有正式程序的新结构以确保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正是在这个时候,汉政府不得不从其他社会集团吸收成员充任各级官员,而旧时代的当权者则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王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3页。
    ①《汉书·武帝纪》卷六。
    ②《汉书·武帝纪》卷六。
    ③如学者所言:“通经入仕成为与权力结合的最直接的途径,这一途径是否畅通,是吸收各种社会势力,化解矛盾的关键。通过这一途径,王权将多元的社会势力约束集成为一元性,多元开放性发展约束集成为单向性发展。”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24页。
    ④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三),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如美国的艾森斯塔得在研究军队与历史上帝国官僚政治的时候曾说到:“军队可能是一支潜在的独立政治力量这一事实,与历史官僚社会的某些基本特征密切相关。首先,几乎所有这些政权,特别是那些具有集体扩张目标,并且面临着重大内外安全问题的政权,都特别重视对外关系,因而也就特别重视维持足够的军事力量。”[美] 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①《汉书·诸侯王表第二》卷十四。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卷十九。
    ③《史记·主父偃列传》卷一一二。
    ④《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卷十七。
    ⑤按汉制,每年八月皇帝大祀宗庙,举行饮酎礼(酎是指一种醇酒),诸侯王和列侯必须捐金助祭,叫作“酎金”。
    ①《汉书·游侠列传》卷九十二。
    ②《史记·主父偃列传》卷一一二。
    ③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对汉代强制迁徙的功用作了相关论述,如他说到:“弃其田里,违其宗党,夺其所便,拂其所习,羁旅寄食于关中土著之间。……不十年而生事以落,气焰沮丧,……摧折凋残而日以衰。”
    ①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程农、张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0页。
    ②对于汉武帝实施经济扩张政策的原因,《盐铁论》中即有相当明确的表述,一是强化集权,如《盐铁论·复古》所言:“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二是抗击匈奴,如《盐铁论·本议》载:“边用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③如法国的谢和耐对此问题就有相关论述,他说:“商业活动是社会不平衡的一种因素,因为商贾们的财富可以使他们确保其对贫困者的统治,重新购买农民土地,并在他们的矿业、冶金业或手工业中如同奴隶一般地使用那些被他们沦至赤贫的耕农。经商活动在造成无益开支的同时,也背离了使国家能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和必不可缺的活动。……视他们对盐铁私自经营而不顾,那就是接受了帝国的衰落和崩溃的事实。和平与统一仅仅在政权可以控制和分配主要财源时方为可能。”[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④《盐铁论·通有》。
    ①《史记·平准书》。
    ②《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③本部分内容系统的参考了林文勋、黄纯艳《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林剑鸣《秦汉史》以及晋文《桑弘羊评传传》等著作的相关研究。
    ①《盐铁论·复古》。
    ①《史记·平准书》。
    ②“钛左趾”为汉代的刑罚之名,是汉文帝以后刖刑的替代刑,其具体指在左脚上戴一个六斤重的铁锁。
    ③《汉书·终军传》卷六十四下。
    
    ①《盐铁论·轻重》。
    ②《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③《汉书·景帝纪》卷五。
    ④《盐铁论·错币》。
    ⑤《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①《盐铁论·错币》。
    ②《盐铁论·错币》。
    ①如《汉书·张汤传》载: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②《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同时,《史记·平准书》也有基本相同的详细记载。
    ③《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①安作璋:《桑弘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页。
    ①马元材(非百):《桑弘羊传》,郑州:中州书画社,1981年版,第84页。
    ②《盐铁论·本议》。
    ①如《盐铁论·刺权》载有“利官之设,三业之起”,所谓“三业”即指盐铁官营、均输和酒榷三种官营事业。
    ②《盐铁论·取下》。
    ①对此学者也有相类的论述,如其言:“汉武帝时期,各种社会势力虽然受到很大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他们的发展并没有中断。汉武帝通过权力支配实现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控制,这种权力支配除了表现为对社会势力进行强力规制外,还表现为开放权力体系,吸收社会势力进入国家权力体系之中。”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34页。
    ①《史记·平准书》卷三十。
    ②《汉书·食货志下》卷二十四下。
    ③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99页。
    
    ①《史记·平准书》卷三十。
    ②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55页。
    ③《史记·平准书》卷三十。
    ④《盐铁论·刺权》。
    ⑤《盐铁论·本议》。
    ①《汉书·食货志上》卷二十四上。
    ②相关内容参阅了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108页。
    ③《盐铁论·错币》。
    ④《盐铁论·未通》。
    ⑤《盐铁论·授时》。
    ⑥《盐铁论·错币》。
    ①《盐铁论·除狭》。
    ②《盐铁论·相刺》。
    ③《盐铁论·刺权》。
    ④《盐铁论·未通》。
    ⑤《盐铁论·徭役》。
    ⑥对此,《盐铁论·未通》有精到的阐释,如文学说:“民非利避上公之事而乐流亡也。往者军阵数起,用度不足,以訾征赋,常取给见民,田家又被其劳,故不齐出于南亩也。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惮,不敢笃责,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代出,后亡者为先亡者服事。录民数创于恶吏,故相仿效,去尤甚而就少愈者多。
    ①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八(1989)年版,第52页。
    ②根据《汉书·食货志下》卷的记载,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曾组织关东七十万流民迁徙到西北边境,采取政府救济来降低流民造成的动乱危险。《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卷四十六曾记载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关东地区流民数量已经达到了二百万,其中完全脱离户籍的就有四十万之多,对此武帝颁布了《流民法》,即:“惟吏多私,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①《盐铁论·本议》。
    ②《盐铁论·非鞅》。
    ③《盐铁论·园池》。
    ④《盐铁论·轻重》。
    
    ①《史记·平准书》。
    ②《汉书·食货志下》。
    ③《盐铁论·轻重》。
    ④《盐铁论·国疾》。
    ⑤《盐铁论·禁耕》。
    
    
    ①《盐铁论·复古》。
    ②《盐铁论·刺权》。
    ③《盐铁论·轻重》。
    ④《盐铁论·本议》。
    
    ①《盐铁论·水旱》。
    ②《盐铁论·禁耕》。
    ③《盐铁论·水旱》。
    
    ①《盐铁论·非鞅》。
    ②《盐铁论·水旱》。
    ③《盐铁论·执务》。
    ④《盐铁论·国疾》。
    ⑤《盐铁论·刺权》。
    ①关于这一问题,徐复观也曾谈到:“对此种政策的是非得失,便不能不追究到此一政权结构的本质,与此一政策的目的。当时的政权结构,是以至高无上的皇权及以维护此一至高无上的皇权为目的所组成的。实际担任行政责任的部门与人数,远不及为了维护皇权尊严神圣所设的部门与人数之多。”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诚如谢天佑所言:“所谓盐铁官营还是私营,实质是作为整体的国家与作为个体的地主、商人、官吏之间争夺盐铁之利的斗争。中央集权的国家把盐铁之利视为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央集权(王权)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经济保证之一。”谢天佑:《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兼评自然经济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②至于当时官营经济的作用问题,赵靖曾对其进行了评述,他说:“官营经济即封建国家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以至部分商品生产领域,经营工商业,兼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工商业,并进而影响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得举足轻重的支配地位。”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③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④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页。
    ①一种观点认为专卖政策产生于春秋时期管仲的“官山海”之举,如傅筑夫先生曾说到:“春秋中叶管仲相桓公时,把早年太公所实行的制度加以扩充改变,实行了盐铁官营。……所以禁榷制度是由管仲创立的。”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66-667页。吴慧先生在研究管仲的“官山海”的政策时也曾指出:“盐铁两项大宗商品实行专卖政策,所采取的形式可以归纳为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八字。这种专卖形式可称为‘直接专卖制’。中国历史上管仲是盐铁‘直接专卖制’的创始人。”吴慧:《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同时,林文勋也持此观点,相关的详细论述可参阅林文勋、黄纯艳等著:《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专卖政策起源于西汉时期,如邵鸿曾说到:“管子治齐加强了对山林川泽的控制,特别是盐铁生产和贸易的管理,当无问题,但‘官山海’的具体内容,史书语焉不详。……总之,春秋乃至战国,尚无盐铁国家专营之事,虽然在这一时期确曾存在着封建国家的盐铁业,出现了封建国家逐渐加强对盐铁业控制的趋势。真正的盐铁官营,应该是在西汉才出现的。”邵鸿:《商品经济与战国社会变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93页。
    ②《诗·小雅·北山》。
    ③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①《左传》昭公七年。
    ②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③对于国家权力支配下的工商业或者说专卖政策的特征,有学者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其说到:“一是官营形式始终占着主导地位,这种官营体制的基本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三句话:为官所有,为官所管,为官所用;二是官营体制造成了长期的保守封闭状态和长期停滞的局面;三是民营工商业一直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和经常性的打击,长期得不到发展。”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④《管子·轻重甲》。
    ⑤《管子·国蓄》。
    ①其实,就政策的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商鞅并不完全照搬管子的做法,而是更多的采取了“寓征于禁”和“重关市之赋”的手段,即主要是通过对商人施以重税来禁止富商巨贾非法侵夺盐铁之利,但是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把经济的权力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实现“其国无敌”的政治目标。
    ②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5-186页。
    ③马伯煌主编:《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7页。
    ④如学者所言:“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几乎在它开始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时,权力就已经渗透到它的每一个毛孔,政府操办的官营成分占主导地位。那么与手工业可谓孪生兄弟的商业,其命运不比手工业强多少,政府垄断,官办商业是整个商业经济部门的主干。”刘良群:《从盐铁官营看西汉的专卖制度及其流弊》,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57-62页。
    ①就专卖政策与国家专制政治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就成为推行国家专利的基础。可见专卖制度是和专制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凡越专制的朝代,也是实行专卖制度越彻底的时代。”林文勋、黄纯艳等著:《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8页。
    ①转引自[加]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期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中曾对社会系统的功能模式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这一模式包括模式维持、整合、目标分层与适应等不同阶段。转引于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王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笔者正是基于阿尔蒙德的启示,将系统模式的发展阶段应用于西汉帝国政治演变过程的划分。
    ③[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①[英]H.K卡尔巴奇:《政策》,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9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②当然,权力(power)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概念。历来政治家、哲学家或思想家对其也多有论述。在马克斯·韦伯那里,“权力将表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能力或潜力,即在某种社会制度内对于其他人存亡所系的问题规定条件、做出决定,即采取行动的能力或潜力。”转引于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在帕森斯那里,“权力是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使资源流通的一般能力。权力的产生和利用构成了任何社会沿用的基本强制功能之一。”[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但是在福柯那里,权力又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他认为:“权力不是指保证一个特定国家的公民服从的一组机构与机制,也不是与暴力对立的以法规面目出现的征服手段……这些只是权力的最后形式。权力首先是多重的力量关系,存在于它们运作的领域并构成自己的组织。权力是通过无休止的斗争和较量而转化、增强或倒退着的过程;权力是这些力量关系相互之间的依靠,它们结成一个链锁或体系,或者正相反,分裂和矛盾使它们彼此孤立;最后权力如同它们据以实施的策略,它的一般构思活在组织机构上的具体化体现在国家机器、法律条文和各种社会领导权中。”[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当然,我们并非像吉登斯那样对各种权力的定义一一做出评述(具体可参阅[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6-378页。),但是论文在此使用权力概念时更多关注的则是它在政治领域的强制功能,并依此来说明它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与影响。
    ③《汉书·高帝纪》也有类似记载:“天下即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显然,这也是对汉初诸子学说开始复兴的一种描述。
    
    ①李开元:《汉帝国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4页。
    ②侯外庐、杜国庠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6-59页。
    ③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④《汉书·食货志上》卷二十四上。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48页。
    ②《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
    ③《汉书·张陈王周传》卷四十。
    ④如东汉的应劭在其《风俗通议·正矢》中谈到:“文帝本修黄老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窦太后对黄老之术更是情有独钟,《史记·孝武本纪》载:“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汉书·外戚传》也记载到:“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⑤《史记·曹相国世家》卷五十四。
    ⑥《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卷四十三。
    ⑦《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
    ①对此,阎步克曾阐释到:“秦帝国的二世而亡,使纠矫秦之弊政成为汉人思考的焦点。……那样一个‘功过五帝、地广三王’的庞大帝国的转瞬瓦解,对继起王朝的统治者和思想界,总是不能不首先把矫秦之弊,当成不容回避,亟待探讨的问题。”详细阅读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43页。
    ②[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23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④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意识形态不同于真实的生活与行动,它是一种对生活与行动的特别诠释与设计。或者说,意识形态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价值信念而构建起来的、且强烈要求付诸于社会政治实践的一种统一之思想体系。对此,恩格尔的诠释值得借鉴,他说:“政治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体系,它为既存的或构想中的社会,解释与辩护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并且为之实现提供策略(过程、制度、计划)。政治意识形态包括一套与人性及社会有关的规范性与经验性的基本命题。这些命题用来解释与辩护人类的情况、及指导或维护人们所喜好的政治秩序之发展。意识形态提供了对于过去的一种诠释、对现在的一种解释,以及对未来的见解。它的原则表明了政治生活与权力的目的、组织与界限。”[美]恩格尔:《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张明贵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5-6页。
    ②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96页。
    ③钟泰论及这一问题的时候曾说到:“儒术之兴,有不待武帝之表章六经而已决者矣。”而且进一步将其复兴的因素归结为三点,曾将之归纳为三点,“语近功,则儒不及百家;而言长效,则百家不及儒。此儒之得兴于汉者,一也。……汉兴,惩秦之亡,故不得不反秦之弊。此儒之得兴于汉者,二也。……当秦汉之交,儒者之抱残守缺,出入于死生之际者,不知其几何人矣!故三代古籍之存而不失,一皆儒者之功,而他家不与焉。此儒之得兴于汉者,三也。”详细参阅钟泰:《中国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④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卷四十三。
    ②《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卷四十三。
    ③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④《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卷四十三。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②《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
    ③俞荣根就曾评论到:“从贾谊的学术主张全面分析,实与申、韩等法家思想有重大区别,更多的是贯彻了儒家思想,更贴近儒家仁义的价值论和文化精神。贾谊的主张多以时论的形式出现,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性,并融合了黄老、法家刑名法术的内容,透出了一些汉代新儒家的气息。我们毋宁说,贾谊是汉代儒学复兴的理论先驱。”详细可以参阅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②《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对于他的这一建议,书中还有更为具体的描述,即其曾说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③所谓儒家的制度化,有学者将之界定为以儒家学说为基准,建立起一套法律和实践系统,并通过传播逐渐深入到习俗之中,它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儒学的意识形态化。详细可阅读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2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③林存光就主张对儒学的“官方化”、“政治化”问题不应该做狭隘的、静态的理解,而应该采取一种辩证的、动态的思维方式加以把握。如他曾说到:“政治化之后,儒学被现实权力歪曲利用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政治化’或‘官方化’并不能仅仅在这种褊狭的、被官方化的意义上来理解或使用,即儒家的思想观念、象征符号或价值意义体系完全成为了一种被官方化权力单方面任意歪曲和滥用的东西。”“准确地说,作为一个整体的儒学,与现实政治始终是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相互调适性关系之中的,而儒学意识形态的实质也正是在相互调适性的、实践性的意义关系情境中不断地被构造着的,同时它又反过来构造了新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现实内容。”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66、72-73页。
    ④狄百瑞:《中国的专制政治与儒家理想》,载于《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张永堂、段昌国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六十五(1976)年版,第215页。
    ①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对此,金春峰曾指出汉代经学的基本性格是政治的,政治性是其最本质、最根本的特性。具体参阅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修订增补第三版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7页。
    ③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德尔班就曾经说过:“人是有历史的动物”。转引自阎步克:《历史这门学问》,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111-113页。
    
    
    ①《盐铁论·遵道》。
    ②《盐铁论·利议》。
    ③《盐铁论·诏圣》。
    
    ①《盐铁论·大议》。
    ②《盐铁论·错币》。
    ③《盐铁论·遵道》。
    ④《盐铁论·论功》。
    ⑤《盐铁论·击之》。
    ⑥《盐铁论·论灾》。
    ⑦《盐铁论·利议》。
    ⑧《盐铁论·国疾》。
    ⑨《盐铁论·遵道》。
    ⑩《盐铁论·忧边》。
    
    ①《盐铁论·遵道》。
    ②[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205页。
    ②就这一点而言,非常类似于余英时所言的“反智论”(anti-intellectualism)。如他曾说到:“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而且,余先生还进一步阐释到所谓的“反智论”(anti-intellectualism)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另一方面是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表现一种轻蔑以至敌视。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①Arthur S.Reber,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Penguin Books Ltd,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1985,p.330.
    ②《荀子·正名》。
    ③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④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对此刘泽华先生也有相关阐释,他曾说到:“先秦思想家的多数,是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中提出人性问题的。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只要探讨人性,探讨人的本质,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参阅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②《盐铁论·和亲》。
    ③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④《盐铁论·和亲》。
    ⑤《盐铁论·遵道》
    ⑥《盐铁论·后刑》。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盐铁论·毁学》。
    ③《盐铁论·疾贪》。
    ①《盐铁论·讼贤》。
    ②[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4页。
    ③如有学者曾对此阐释到:“自殷周以来,中国便是君主专制政体。商周是以氏族为基础的以分封为形式的君主专制,春秋时期官僚行政君主专制开始萌芽,战国时期形成区域性官僚行政君主专制,到秦汉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这就是说,当人性问题成为古代思想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的时候,君主专制主义至少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生存了一千多年。……强调人的社会性、主张用社会性来抑制人的自然性的一派,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了君主专制主义的怀抱,成为专制主义的一根重要的理论支柱。”详细请参阅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①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如韦政通认定所谓的泛道德主义即是“将道德意识越位扩张,侵犯到其他文化领域(如文学、政治、经济),去做他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文化领域的本性,降于次要又次要的地位;最终极的目的是要把各种文化的表现统变为服役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③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④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显然,大夫御史的这种政治观与现代政治理论隐含契合之处,即从社会分化的角度对政治进行分析理解。如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就把政治作为一个自主领域并将其界定为输入——政治要求与政治支持,转换——政策制定,对环境的输出——提取、分配、管制、象征以及环境结果——社会的福利与安全。具体可参阅[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3页。
    ②阎步克:《“礼治”秩序与士大夫政治的渊源》,载于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尚书》可谓是上古遗留下来的有关治国理政的经典著作,其中《洪范》篇记载的就是周武王剪灭商纣后寻访殷商遗民箕子时,箕子为其陈述的有关治理天下的大法。具体内容是:“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炷宋砗榉毒懦耄吐棕稹3跻辉晃逍校?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日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②《管子·治国》。
    ③《墨子·兼爱中》。
    ④《庄子·缮性》。
    ⑤《荀子·正论》。
    ⑥《韩非子·诡使》。
    ①黎红雷:《中国传统治道研究丛书·总序》,载于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③在牟宗三先生看来,中国传统的治道理念主要包括三大系统,一是儒家的德化的治道,二是道家的道化的治道,三是法家的物化的治道。详细论述请参阅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7页。
    ④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中政权合法性问题,笔者也曾经试图做过一定程度上的探讨,可参见拙作《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政权合法性问题》一文,载于《晋阳学刊》,2008年第3期,第65-68页。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①《管子·禁藏》。
    ②《新语·怀虑》。
    ③《盐铁论·杂论》。
    ④《盐铁论·本议》。
    ⑤《盐铁论·授时》。
    ⑥《盐铁论·轻重》。
    
    ①《盐铁论·本议》。
    ②《盐铁论·世务》。
    ③《盐铁论·本议》。
    ④《盐铁论·错币》。
    ⑤《盐铁论·地广》。
    ①《盐铁论·非鞅》。
    ②《盐铁论·禁耕》。
    ③《盐铁论·复古》。
    ④关于大夫御史对人性的态度及论述,已经在上一节的相关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所以此处不再加以具体性的阐释。
    ⑤《盐铁论·毁学》。
    ⑥显然,这一主张是与《管子·牧民》所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治道理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⑦《盐铁论·贫富》。
    
    
    ①《盐铁论·相刺》。
    ②《盐铁论·毁学》。
    ③《盐铁论·贫富》。
    ①《盐铁论·论诽》。
    ②可以说,贤良文学道德说教的治道理念是对孔子之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的阐释、继承以及进一步的发挥与运用。
    ③《盐铁论·诏圣》。
    ④《盐铁论·大论》。
    ⑤《盐铁论·轻重》。
    ⑥《盐铁论·后刑》。
    ①《盐铁论·申韩》。
    ②《盐铁论·后刑》。
    ③《盐铁论·申韩》。
    ④《盐铁论·诏圣》。
    ⑤《盐铁论·论灾》。
    
    ①《盐铁论·刑德》。
    ②《盐铁论·周秦》。
    ③《盐铁论·刑德》。
    ④《盐铁论·非鞅》。
    ①《盐铁论·诏圣》。
    ②如文学对此就曾在《盐铁论·刑德》中所言“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故民不迷;旷乎若大路,故民不惑。幽隐远方,折乎知之,室女童妇,咸知所避。是以法令不犯,而狱犴不用也。”
    ③《盐铁论·刑德》。
    ④《盐铁论·诏圣》。
    ①《盐铁论·刑德》。
    ②《盐铁论·刑德》。
    ③如林存光就曾对儒家政治哲学蕴含的理念究竟为人治主义抑或人本主义为题作了专题性研究,详细内容可参阅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5页。
    
    ①晋文:《桑弘羊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②周桂钿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③《管子·治国》。
    ①《荀子·富国》。
    ②《盐铁论·禁耕》。
    ③《盐铁论·授时》。
    ④《盐铁论·救匮》。
    ⑤《盐铁论·禁耕》。
    ①《盐铁论·错币》。
    ②《盐铁论·授时》。
    ③《盐铁论·取下》。
    ②《说苑·反质》。
    
    
    ①《管子·权修》。
    ②《管子·治国》。
    ③《商君书·壹言》,
    ④《盐铁论·本议》。
    ⑤《盐铁论·力耕》。
    ⑥《盐铁论·力耕》。
    ⑦《盐铁论·忧边》。
    ①《盐铁论·本议》。
    ②《盐铁论·轻重》。
    ③显然,这就涉及到了对“重农”与“抑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究竟“重农”就意味着必须“抑商”呢?还是“重农”并不意味着必须“抑商”?对此学术界也是颇有争论的:如傅筑夫就认为“重农”就意味着必须“抑商”他曾说到:“重农业则是为了抑商,因为不抑商,重农就完全落空了。”“商品经济是瓦解自然经济的,它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封建社会消亡。因此,简单说,抑商就是从根本上消灭引起变化的总根源。”(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下),北京: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615页。)而胡寄窗则认为重农”并不意味着必须“抑商”,对此他阐释到:“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存在着农与工商的比例关系,它们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为此,历代大多数政治思想家都提出在重农思想支配下重视工商业的观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关于学术界对于“重农”与“抑商”两者关系的具体研究可参阅范红霞:《1980年以来关于重农与抑商思想和政策的研究综述》,载于《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第6期,第7-10页。
    ④在此,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农”思想有更深入的认识,如刘泽华对“重农”的理解:“从秦汉的历史看,重农充其量是使简单再生产得以维持;更多的是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使简单再生产不断陷入绝境。”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108页。黄仁宇关于中央集权制度下所谓的“重农”解释是:“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版,第2页。的确,笔者认为所谓的“重农”其实质即是专制主义政治控制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这样便可以使民众一直处于维持基本的民生状态,冻结社会资源和防止社会的过度分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的流动性,进而服务于王权政治的稳定。
    ①伊·菲·赫克谢尔(Eli F Heckscher)在其经典著作《重商主义》中解释所谓的重商主义时,曾这样说到:“重商主义是一种常使一切经济活动从属于国家政权的利益的体系”,还说:“因此作为一种权力体系的重商主义,迫使经济政策服务于政权就是其本身的目的。”转引于[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③对此,金春峰也曾指出:“《盐铁论》表明,盐铁会议不仅在政治上是终止武帝的战争政策,转入新的修养生息的和平状态的开始和标志,也是思想上终止汉初儒、法合流,重新恢复先秦孔孟思想传统的历史契机。”“盐铁会议,是儒家思想重新崛起,转入新的扩展时期的起点和标志。”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245页、267页。
    ①关于儒家思想学说与西汉帝国政治的相互作用,并且儒学最终实现独尊并成为帝国主导的政治文化,或者说演进成帝国主导的意识形态问题,有学者对此已经做了专题性的研究。具体可以参阅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①[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页。
    ①[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5页。
    ②对此《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高祖采纳了刘敬的和亲建议并且于公元前198年派遣他去和冒顿议和,缔结和亲之约。
    ③《汉书·匈奴传上》卷九十四上。
    ④《史记·律书》卷二十五。
    ⑤《资治通鉴·汉纪七》卷十五。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②[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0页。
    
    ①《汉书·匈奴传上》卷九十四上。
    ②《资治通鉴·汉纪九》卷十七。
    ③《汉书·窦田灌韩传》卷五十二。
    
    
    
    ①《盐铁论·世务》。
    ②《盐铁论·结和》。
    ③《盐铁论·世务》。
    ④《盐铁论·和亲》。
    ⑤《盐铁论·徭役》。
    
    
    ①《盐铁论·诛秦》。
    ②《盐铁论·本议》。
    ③《盐铁论·论功》。
    ①《盐铁论·击之》。
    ②《盐铁论·本议》。
    ③《盐铁论·世务》。
    ④《盐铁论·备胡》。
    ①《盐铁论·论功》。
    ②《盐铁论·西域》。
    ③如文学就曾认为政府对匈奴实施的征伐的就是“不恤人之急,不计其难,弊所恃以穷无用之地,亡十获一。”(《盐铁论·击之》),意思是说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考虑征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一味的把国家财力物力好不吝惜的花费在夺取那些无用的地方上,是丢掉十个而换取一个、得不偿失的做法。
    ④《盐铁论·伐功》。
    ⑤《盐铁论·西域》。
    
    ①林平和:《盐铁论析论与校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三(1984)年版,第439页。
    ②晋文:《桑弘羊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①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5-4706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页。
    ③[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228页。
    ④转引自邢建国、汪青松、吴鹏淼:《秩序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⑤张文显主编:《法的一般理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①吴剑峰:《秩序界说》,载于《法学评论》,1992年第3期,第50-51页。
    ②邢建国、汪青松、吴鹏淼:《秩序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③郑维东:《政治秩序的构建——儒家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②[英]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③这种疆域理念和王权意识,近代的梁启超将之视为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而将其称为“世界主义”,而且进一步指出这种“世界主义”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如此所言:“中国人则自有文化以来,始终未尝认国家为人类最高团体。其政治论常以全人类为其对象,故目的在平天下,而国家不过与家族同为组成‘天下’之一阶段。政治之为物,绝不认为专为全人类中某一区域或某一部分人之利益而存在。……此种‘反国家主义’或‘超国家主义’的政治论既深入人心,政治实况当然受其影响。”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④《盐铁论·诛秦》。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左传·哀公七年》。
    ③《诗经·小雅·北山》。
    ④对此葛剑雄先生曾阐释到:“虽然把‘中国’确定为我们整个国家的范畴是19世纪后期才出现的事情,但中国统一的观念却已经存在3000多年。甚至在中原的统一国家还没有形成之前,政治家和学者们已经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统一蓝图。虽然当时还没有一位君主真正能统治这片广袤的土地,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颂歌,却在春秋时期以前就已普遍流传,并为史官所著录。”葛剑雄:《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⑤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刘泽华先生对此有过精当的概述,他认为:“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民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把握百家的政治归宿。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②《礼记·中庸》第三十一。
    ①《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
    ②其实,对于汉代君臣这种共同的政治追求徐复观先生就曾有过一阵见血指出过,如他说:“汉室君臣,假定不以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推行政治的现行条件,而只以在统一下允许合理的地方分权,则汉初百年间扰攘不安的政治问题,可不致发生,而由秦所建立的专制政体,及由此政体所必然发生的毒害,将会得到若干缓和,对社会的生机,也将会得到培育。但他们完全站在一人专制的立场来处理这一问题,想尽各种方法所达到的目的,只是大一统的专制政治。”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105页。
    ①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①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社会“泛政治化”的表现,即“一切事物都被打上政治的印记,没有独立于政治的领域,不容忍与政治秩序不协调的秩序,政治权威具有支配一切,规范一切的功能,一切都统一于政治。”具体论述可以参阅丛日云:《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12-17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②刘泽华:《洗耳斋文稿》,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2页。
    ③有学者已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并且将这种异化的官僚及其功能进行了类型的划分:第一类,同时为统治阶级和主要阶层维持服务,然而更多的则是强调服务于统治者的一面;第二类,完全沦落为统治者的消极工具,几乎没有内部的自主性,或几乎不为民众的不同阶层提供服务;第三类,取代了其为不同阶层和政权服务的目标,代之以自我扩张目标,或为一己利益和(或)他们与之密切认同的群体的利益而僭夺权力的目标;第四类,以自我扩张和谋取政治权力的目标取代了其服务于主要阶层的目标,但同时又保持了为政权和统治者服务的目标。具体可阅读[美] 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281页。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②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1.《尚书》。
    2.《诗经》。
    3.《论语》。
    4.《孟子》。
    5.《荀子》。
    6.《礼记》。
    7.《墨子》。
    8.《老子》。
    9.《庄子》。
    10.《管子》。
    11.《商君书》。
    12.《韩非子》。
    13.《左传》。
    14.《国语》。
    15.《吕氏春秋》。
    16.《战国策》。
    17.[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8.[汉]班固:《汉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9.[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2.[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3.李华天:《新序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4.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5.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7.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28.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高敏:《秦汉史论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31.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32.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3.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王寿南主编:《中国通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36.关广富:《通史览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版。
    37.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38.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高明士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39.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1.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国69年(1980)版。
    42.韦政通:《儒学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4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祝瑞开:《两汉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9.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0.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2.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53.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5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55.贺凌虚:《西汉政治思想论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
    56.刘泽华:《洗耳斋文稿》,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7.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8.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9.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2.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3.刘泽华、张分田主编:《政治学说简明读本》(中国古代部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刘泽华、张荣明等著:《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刘泽华、汪茂和等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7.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70.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71.林存光:《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现代转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林存光主编:《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73.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崔向东等著:《王权与社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5年版。
    78.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
    79.周桂钿:《秦汉哲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80.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1.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8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6.何平:《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探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7.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8.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郑维东:《政治秩序的构建——儒家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1.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2.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3.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汤志钧:《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96.胡克森:《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7.高连营:《秦汉时期的政治与学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9.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版。
    100.于树贵:《寻找权威的道德基础——汉初德政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1.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3.佟建寅、舒小峰:《秦汉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4.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第3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版。
    105.王育民:《秦汉政治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6.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7.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8.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9.周道济:《秦汉政治制度研究》,台北:台湾国防研究院1961年版。
    110.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1.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2.萨孟武:《中国社会政治史》(一),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八十七(1998)年版。
    11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4.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15.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6.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7.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8.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119.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20.王子今:《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1.黄清连主编:《制度与国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22.王建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2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4.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张君劢:《中国专制君主政制之评议》,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版。
    126.朱诚如主编:《中国皇帝制度》,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127.葛剑雄:《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8.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9.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庄春波:《汉武帝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1.安作璋、刘德增:《汉武帝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2.安作璋:《桑弘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3.晋文:《桑弘羊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4.吴慧:《桑弘羊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135.吴慧:《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6.陶希圣:《西汉经济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37.马乘风:《中国经济史》(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38.吴春晗:《西汉经济状况》,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41年版。
    139.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140.谢天佑:《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兼评自然经济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1.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研究室:《秦汉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2.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43.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4.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5.马伯煌主编:《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6.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7.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8.黄今言:《秦汉经济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9.罗庆康:《汉代专卖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50.林文勋、黄纯艳:《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1.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2.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程农、张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3.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八(1989)年版。
    154邵鸿:《商品经济与战国社会变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156.周伯棣:《中国财政思想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7.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58.曾仰丰:《中国盐政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版。
    159.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0.孙翊刚:《中国财政问题源流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62.刘军宁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3.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64.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5.徐万珉:《权力社会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6.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7.陈秉璋:《政治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三(1984)年版。
    168.王爱东:《政治权力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9.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0.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陈振明主编:《政治的经济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2.陈庆红:《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3.谢明:《政策分析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4.刘雪明:《政策运行过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5.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6.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7.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8.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79.杨广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0.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1.[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胡志宏、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2.[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夏应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83.[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84.[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刘侃、邹劲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5.[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86.[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7.[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8.[美]倪德卫:《儒家之道:中国哲学家之探讨》,周炽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9.[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高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0.[加]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期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1.[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2.[法]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93.[美]杨联陞:《中国制度史研究》,彭刚、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4.[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5.[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8.[英]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9.[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0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3.[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5.[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0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0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0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20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0.[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1.[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2.[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16.[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刘山、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17.[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218.[英]杰弗里·托马斯(Geoffrey Thomas):《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9.[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20.[法]让-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2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刘北成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23.[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24.[英]H.K卡尔巴奇:《政策》,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5.[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6.[美]菲利普·J·库珀等著:《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7.[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刘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8.[英]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张小劲、丁韶彬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9.[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30.[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3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32.[英]波普尔(Popper,K.R.):《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3.[美]恩格尔:《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张明贵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234.[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235.[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6.[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7.郭沫若:《盐铁论读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238.王佩诤:《盐铁论札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39.杨树达:《盐铁论要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40.马非百:《盐铁论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41.徐汉昌:《盐铁论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一(1982)年版。
    242.林平和:《盐铁论析论与校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二(1983)年版。
    24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44.许辉:《再论桑弘羊与盐铁会议》,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c年第4期。
    245.汪锡鹏:《重评汉武帝“盐铁专卖”》,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46.罗庆康:《两汉专卖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载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247.徐泉甫:《重评盐铁会议》,载于《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248.王炎平:《重评西汉的经济政策》,载于《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4期。
    249.于传波:《汉代盐铁专营的再评价》,载于《浙江学刊》,1991年第4期。
    250.周乾溁:《对盐铁会议的重新估计》,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251.高凯:《略论汉代官营盐铁业的利和弊》,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52.丁毅华:《盐铁会议会风平议》,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53.刘良群:《从盐铁官营看西汉的专卖制度及其流弊》,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54.陈明光:《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载于《东南学术》,1994年第4期。
    255.丁毅华:《盐铁会议论战性质辨析》,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56.龚荫:《关于西汉对匈奴政策之研究》,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257.冷鹏飞:《论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载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58.赖建诚:《〈盐铁论〉的结构分析与臆造问题》,载于《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259.丁孝智:《中国封建社会抑商政策考辨》,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260.郑先兴:《论盐铁会议的实质》,载于《南都学刊》,1997年第2期。
    261.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62.王彦辉:《论汉代工商官营政策的政治影响》,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67.江建忠:《从霍光的政治行为看中国古代权臣的基本特征》,载于《史林》,1998年第4期。
    268.高旗:《从政治效益观看西汉时期的汉匈关系》,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69.谭永灼:《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载于《湖湘论坛》,1999年第2期。
    270.姚秀彦:《盐铁论——汉代的财经论战及其意义》,载于《历史月刊》,1999年第7期。
    271.施丁:《秦汉豪族的呼声——读桓宽〈盐铁论〉》,载于《学术月刊》,1999年第11期。
    272.陈乃华:《盐铁专卖与西汉中后期社会危机》,载于《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73.李宜春:《论西汉的内朝政治》,载于《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274.傅允生:《西汉盐铁会议与本末之争再认识》,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75.申艳婷:《从〈盐铁论〉看西汉的盐铁官营政策》,载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76.何兹全:《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及其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77.吴思:《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及其演变: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278.祝乃娟:《儒法两家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关系之比较》,载于《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79.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80.高福顺:《论昭宣时期的拨乱反正政策》,载于《长白学刊》,2003年第2期。
    281.黑琨:《〈盐铁论〉书名辨议》,载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82.林文勋:《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重农抑商政策辨析》,载于《思想战线》,2003年第3期。
    283.高婷婷:《汉代儒生毅力关心探——以盐铁会议贤良文学的义利观为代表》,载于《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84.周俊敏:《<盐铁论>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载于《经济论坛》,2003年第5期。
    285.袁绪程:《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研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03年第10期。
    286.唐凯麟、陈科华:《“轻重之辩”——〈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意蕴》,载于《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287.张林海、殷勤:《〈盐铁论〉刑、德之争及其当代意义》,载于《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288.余治平:《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虚与实——论汉帝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最初确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89.刘九伟:《重评桓宽及其〈盐铁论〉》,载于《天中学刊》,2004年第6期。
    290.曹端波、梁宏志:《西汉经济政策的大辩论——从〈盐铁论〉看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载于《学术探索》,2005年第2期。
    291.黑琨:《霍光与盐铁会议之关系辨》,载于《晋阳学刊》,2005年第4期。
    292.王云鹏:《尊儒·重法·“悉延百端之学”》,载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93.刘九伟:《“民主议政”最耀眼的一次闪光——〈盐铁论〉政治意义心解》,载于《天中学刊》,2005年第4期。
    294.束景南、余全介:《盐铁会议的本质》,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95.张淮:《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分析》,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5年5月。
    296.傅文、陈寿灿:《从〈盐铁会议〉看儒家的重农抑末倾向》,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97.李宪堂:《大一统秩序下的华夷之辨—、天朝想象与海禁政策》,载于《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298.王子今:《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载于《南都学坛》,2005年第6期。
    299.黄朴民:《国策与国运——析汉武帝身后的政治走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00.曹杰:《〈盐铁论〉中贤良与文学思想主张之差异》,载于《阴山学刊》,2006年第2期。
    301.俞启定:《析〈盐铁论〉中有关教育价值观方面的争论》,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02.张齐政:《从〈盐铁论〉看西汉中期的日常社会生活》,载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03.陈金花:《论西汉前期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载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04.聂鑫:《盐铁问题的困境——思想与制度的历史考辩》,载于《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305.杨华星、缪坤和:《试论盐铁会议及西汉后期的盐铁政策》,载于《盐业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06.申波:《论汉帝国政府的儒家化转向》,载于《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
    307.江林昌:《由“焚书坑儒”到“崇尚黄老”再到“独尊儒术”——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想与帝国文明》,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08.陈启云:《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3期。
    309.张海楠:《盐铁会议的发生及其本质内涵》,载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10.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11.王伟:《盐铁会议儒法关于王朝指导思想的对立及其原因》,载于《求索》,2007年第7期。
    312.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盛世的造就》,载于《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313.林存光:《评估权力——汉代儒学复兴的政治文化意蕴》,《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14.林存光:《汉代尊孔的政治文化意向探析》,载于《齐鲁学刊》,1993年第6期。
    315.林存光:《汉代儒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与批判》,载于《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316.林存光:《韩非的政治学说述评》,载于《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317.林存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18.丛日云:《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319.杨阳:《方法与视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兼论政教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王权主义本质》,载于《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
    320.杨阳:《中国传统社会权力主导资源分配现象剖析》,载于《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321.杨阳:《极权政治的逻辑与价值基础——兼论有限政府观念在中国之建立》,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22.宋光茂:《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和建议》,载于《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323.连云:《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力度分层探析》,载于《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
    324.魏农建:《政府经济作用定位的分析》,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25.朱晞颜:《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载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4期。
    326.贠杰:《有限政府论:思想渊源与现实诉求》,载于《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期。
    327.刘雪华:《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载于《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28.化涛:《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政权合法性问题》,载于《晋阳学刊》,2008年第3期。
    329.朱义明:《西汉盐铁之争的政治哲学分析》,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30.王发芬:《桑弘羊的官工官商思想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
    331.党会先:《桑弘羊思想研究》,兰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32.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年。
    333.张海楠:《<盐铁论>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价值》,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34.徐媛:《评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南京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35.曹美娜:《<盐铁论>与汉代贤良、文学的社会理想》,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36.高福顺:《盐铁会议与昭宣中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337.H.D.Lasswell and A.Kaplan,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338.Arthur.S.Reber,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Penguin Books Ltd,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1985.
    339.Vitaly A. Rubin,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essays on four Chinese philosophers ,NewYork:Columbia Univ.Pr,1976.
    340.J.K.Fairbank,Ch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58.
    341.Emily Martin Ahern:“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42.Baogang Guo:“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From Conflicts to Convergence:Modernity and the Changing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s,edited by Yang Zhong,Shiping Hua,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6.
    343.Y.S.Yu,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344.Benjamin Schwartz,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Cambridge,Harvard Univ.Pr.1964.
    345.E.Gale,Discourse on Salt and Iron,a Debate on State Control of Commerce and Industy in Ancient China,Leidenk,Brill,suite in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