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日认识史在过去往往被纳入政治史的框架,重在突出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认识的不断提高,强调的常是提高的过程与结果;而对于提高的原因,即影响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因素,或多或少有所忽略。事实上,没有这些背后因素的推动,人们的对日认识何来前进。因而本文拟从政治、媒体与民间三个层面,考察1871—1915年间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探讨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日的认识与观感,并试图揭示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具有哪些特点。
     本文除在导论中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成果,以启发研究动机外,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为一宏观背景的交代,以为下文的展开作一铺垫。第二、三、四章分别从政治、媒体、民间三个层面展开专题研究,以探讨不同因素对人们对日认识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为结语,通过整体分析,来总结影响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因素,及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特点。
     第一章日本在中国的存在。本章主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指出随着近代中日航运、铁路与电信的发展,使得中日两国已成为世界交通信息网络的一部分,中日的“空间”距离在近代有了缩短的趋向,但近代中日的文化关联却因日本的脱亚入欧,而愈行愈远。另一方面,概述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后,日本在华存在的种种表现,不仅有政治存在、经济存在还包括文化存在,这些存在构成了近代日本在华的一个网络体系。近代中国人的对日认识正在这一时空背景中展开,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铺垫。
     第二章政治导向下的日本观。从政治层面而言,1871-1915年间中国对于日本既存在联日、防日的不同方针,又在甲午战后逐渐确立了学习日本的倾向。至于对日究竟是联还是防,既是中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而作出的不同判断,也是日本政府不断发挥其影响的结果。但这一决策的过程,决不仅是中日双方的互动较量,还常常羼杂有俄国甚或其他国家势力的身影。至于中国政府采取学习日本的策略,则是基于对日本维新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不乏日本的主动“迎合”,维新派的积极推动,正是多方参与,才促使学习日本成为了清末一重要的决策。而在这三种不同的对日政策中,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也各不相同,日本或为同盟者,或为敌对者,或成为了学习的对象。
     第三章媒体视角中的日本形象。本章主要通过两个个案的分析,来探讨哪些因素影响了媒体对日本的报道。前一个案是考察《申报》与《点石斋画报》对于甲午战争报道的差异,指出尽管两家媒体都属于申报馆,新闻来源也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但因针对读者对象的不同,从而《申报》的报道更为真实,《点石斋画报》则存在着一定的想象。后一个案则是比较《申报》与《盛京时报》对于二辰丸事件不同的报道,强调正是两家媒体创办背景的不同,使得前者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解读二辰丸事件,后者则成为了日本利益的代表。通过上述两个个案的分析,揭示因为读者对象的不同,媒体创办背景的差异以及媒体本身的政治倾向,都影响到了其所报道的日本内容,而读者在选择阅读哪家媒体的同时,其实也就是选择了接受哪家媒体对于日本的塑造。
     第四章民间的“日本”观感。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现中国民间对于日本的认识。首先留日学生因为在日本的亲身体验,一方面看到了日本的文明进步,主张学习日本,另一方面又深受日本的种种刺激,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有所提防,师日、仇日并存。其次随着中国教科书对日本知识的记载,“日本”也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但当中国教科书如实记叙日本侵华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日本却横加指责,斥为排日,从而引发了民国初年中日教科书交涉事件。教科书也成为了反映中日关系的晴雨表。最后,在近代中日冲突中,民众的表现各有不同。这一方面是受到观念的制约,随着国家观念的增强,民众介入中日交涉的力度才日益加大;另一方面则与事件关涉民众利益的程度有关,越是与民众利益相关的中日冲突,越能激发民众的参与。但从总体趋向看,民众的对日认识在这些中日冲突中日益得到提高。
     结语。通过此前三章的论述,可以发现影响中国人近代日本认识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的对日政策。这在相当程度上确定了中国人不同时段对日认识与态度的基调。而日本政府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更使得中国人对日认识必然走向敌对。二是媒体的舆论导向。由于近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对日认识主要来自媒体。因而传播日本信息、提供共同阅读体验的公共传媒对中国人对日认识影响巨大。三是个体层次的日本体验。尽管此种体验往往比较零碎、肤浅,但却因为是个体亲历的,所以更加直观,更加感性,从而影响了不同个体对于日本态度的选择。因而近代中国人的对日认识实质是政府、媒体与个体共谋影响的一个结果。就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特点来看:一方面因为近代中日两国都处于一急剧变动的状态中,使得近代中国人的对日认识也不断的随之发生改变,因而具有变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由于群体、地域的差异,加上日本本身面相的复杂,使得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既不相一致,又多种观感并存,从而呈现多元性的特点。凡此相对同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而言,近代中国人的对日认识无论深度、广度都不如日本,所以又表现出中日认识的不对称。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used to be classified the frame of the political history, which mostly reviews Chinese cognition to Japanese invade continuously and emphasize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the cognition. As for the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usually was neglected more or less. In fact, if there aren't these factors,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can't progress. Therefore, the text tries to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nese people of the cognition from politics, medium and demos, and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on between 1871, and 1915.
     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which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o inspire the motive of studying. Chapter one mainly explains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so as to prepare for the next chapters. Chapter two, three and four are special study from politics, medium and demos, so 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The last one is conclusion, which conclud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gnition.
     Chapter one is the existence of Japan in China. This chapter mainly explains two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ping, railroad and telecommunication, Chinese and Japan has been a par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of world. Though the 'space' distance between two countries inclines to shorten in the modern time, the cultural connection is more far than ever because Japan deviated Asia into Europ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pter summarizes various performances on the existence of Japan in China,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hich forms a network system of modern Japan in China, after. The diplomatic relation formally found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provides a cushion for the latter research.
     Chapter two is about Japan under the politics leading.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government to Japan includes uniting and defending policy between 1871 and 1915. After the post-war of Jiawu,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tendency of Japan gradually. Not only is the attitude the result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made different judgment according to national interest, but also is Japanese government influencing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course of decision-making, there are both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mixes the influence of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s the strategy of study Japa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understanding Japanese Mingzhi reform continuously and deeply. Certainly, this process that includes Japan active 'caterring', reformers' aggressive push, just as the participating of these factions, which urges to study Japa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decision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Japan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three policies, including league, hostility and studying.
     Chapter three is about Japan within a medium angle of view.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wo individual cases to discuss which factors affected the report about Japan. The former case reviews the reportorial difference between Shenbao and Dianshizhai pictorial.Though the two kinds of newspapers belong to the same newspaper office and are provided with the similar news source, the report way of Shenbao is more true than Dianshizhai pictorial because of the dissimilarity of readers. The latter case is about the different report of "Erchenwan incident" between Shenbao and Shengjingshibao.The dissimilar background of the two kinds of newspaper makes the former stand the position in China to explain the incident and the latter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Japanese benefits.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wo individual cases, the chapter tries to explain which factors influence the report content about Japan. In fact, the readers choose a piece of newspaper and also accept the medium's viewpoint about Japan.
     Chapter four is about folk "Japan". The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is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On one hand, they come in sight of the civilization progress of Japan and ask to learn from Japa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uffer various incitements in Japan and defend against the aggression of Japan to China. In a word, the attitude of studying and opposing Japan both exist. Second is the Japanese knowledge that is introduced at the classroom with the Chinese textbook development. When these Chinese textbooks record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Japan invaded China and carry through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Japan is not only inurbane interference, but also hostile to Japan. Thus caused the conflict because of textbooks in the early years of Minguo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at is to say, the conflict affects the bilateral relation transformation. Lastly, the performance of people is different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aspect is restricting to the concept. With the national view building up, people involved in the negotiation increasingly enlarged. On the other hand, some affairs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mselves, which related with their benefits and stirred up them to participate. As a whole,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gets improved in these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onclusion.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which influence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through analyzing the former chapters. One is the policy of Chinese government to Japan. This established the keynote of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to some degree in different times. Japa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ies of invading China, which makes Chinese people hostile to Japan inevitably. The second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medium. Because modern Chinese people know Japan mainly through the medium. As a result, the medium spreading the Japanese information and providing the common reading experience that mostly influences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The third is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 Japan. Though the experience is scrap and superficial, it is intuitionist and sensitive, these influence different individual's choice toward Japanese attitude. As a result,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is a result of common influence among the government, medium and individu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Japan: one aspect is fluctuant. Because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always changing immediately. Another is multiple. Because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mmunity, regi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Japanese faces, this makes the cognition various. In addition, the Japanese understanding to China excelled Chinese cognition to Japan, such as depth, width. Thus is the dissymmetry on cogni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引文
[1]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2]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3]王勇:《中口关系史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4]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218页。
    [5]《救国抑救民?“二十一条”时期反日运动与辛亥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1]孟森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1]钟叔河:《甲午以前的日本观》,《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傅大中:《近代中国人日本观散论》,《学术研究》从刊,1985年第3期。
    [3]李庆:《论黄遵宪的日本观——以<日本杂事诗>为中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徐冰:《戴季陶的日本观》,《日本问题研究》,1994年第3期;李洪河:《五四时期戴季陶的日本观》,《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黄福庆:《论中国人的日本观——以戴季陶的<日本论>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80年。
    [2]张铁荣:《周作人“语丝时期”之日本观(上)》,《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3期。
    [3]焦润明:《梁启超的日本观》,《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4]班玮:《梁启超的日本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臧世俊:《康有为的日本观》,《学术论坛》,1995年第3期。
    [6]王弋:《孙中山与日本明治维新》,东北地区中日关系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99-112页.
    [7]藤井升三:《孙中山的对日态度》,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华书局1983年版.第2525-2526页.
    [8]具体可参看刘恩格的《孙中山的对口态度及演变》(《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段云章的《孙中山与东问题——兼探孙中山的对日观》(《中山大学学报论丛·孙中山研究论从》第7集,1990年版)与《1923后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仁荣的《谈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的转变》(《辽宁专学报》2001年第1期)等文.
    [9]许育铭:《从历史视点所见的孙文对口观》,《东华人文学报》,2002年第4期。
    [1]左汉卿:《章太炎在日本的活动及其日本观变化》,《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2]刘学照:《略论李鸿市的对日观》,《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东岳论丛》,1998年第5期。
    [4]罗晓东:《张之洞师日观的形成及其效日主张》,《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4期;杨木武:《论七·七事变前蒋介石的日本观和抗战观》,《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肖建杰:《张学良的日本观与其政治思想的演变》,《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
    [5]杨际开:《作为思想范式的日本观——宋恕与变法运动》。《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第六期。
    [6]王汎森:《“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山口一郎:《近代中国对日观的研究》,亚洲经济研究所,1970年版。
    [8]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赵艳玲、于多珠:《日本侵台至全面侵华时期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日本观》,《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4期。
    [1]实藤惠秀:《<留东外史>与其日本观》,《中国文学月报》,1936年第12期。
    [2]李喜所:《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杨永兴:《力行社的日本观——以<前途>杂志为个案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罗福惠、汤黎:《学术与抗战——<独立评论>对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理性主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5]王勇:《中国史中的日本像》(日),日本农文协出版社,2000年版。
    [6]刘学照、方大伦:《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王晓秋:《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日本学》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李庆:《论黄遵宪的日本观——以<日本杂事诗>为中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东岳论丛》,1998年第5期.
    [4]李喜所:《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尚会鹏:《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
    [6]蓝蔚蓝:《李鸿章的对日认识及其外交(1861~1885)》,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
    [1]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8页。
    [1]陈寿:《三国志》卷30《魏志·东夷传》,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0页。
    [2]《隋书·倭国传》,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46页。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0页。
    [4]具体见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1981年版。
    [5]《新唐书·日本传》,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67页。
    [6]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上册),第103页。
    [7]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09-110页。
    [8]陈伦炯:《东洋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548页。
    [1]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2]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29页。
    [3]周玺、李廷壁:《彰化县志·海道》,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第21页。
    [4]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5]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第17页。
    [6]关于中国船舶技术的演化,可参看李约瑟原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中华科学文明史》(第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西川如见:《增补华夷通商考》卷一,转引自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1页。
    [8]《漳州的海外交通与对外关系》,福建省漳州市政协文史资料会员会编:《漳州文史资料》第6辑,1984年。
    [9]黄遵宪:《日本国志》(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10]佐藤三郎:《近代日本交涉史研究》,吉川宏文馆,1984年版,第390页。
    [11]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唐大和尚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41页。
    [12]王之春:《东洋琐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740页。
    [1]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1-655页。
    [2]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册),第35-36页。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册),第224页。
    [4]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册),第34页。
    [5]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册),第245页。
    [6]转引自黄汉青:《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东渡和横滨华人社会的形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罗森日记》,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8页。
    [2]大隈重信等著:《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第5册,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5页。
    [3]西川俊作、阿部武司编,杨宁一、曹杰译《日本经济史4:产业化的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页。
    [4]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鸿章全集》第2册,海南出版社影印本,1997年版,第831页。
    [5]《论法兵渐进兼陈铁舰铁路之利》,《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260页。
    [6]该数据引自《历年铁路兴建里程》表。见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0页。
    [7]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0页。
    [1]信夫清三郎著:《日本政治史》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2]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上·电线》,艺文印书馆,1957年版,第49、68页。
    [3]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上·电线》,第77-78页。
    [4]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上·电线》,第88-89页。
    [5]大隈重信等著:《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第5册,第37页。
    [1]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2]《隋书·倭国传》,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45页。
    [3]黄遵宪:《日本杂事》,《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636页。
    [4]陈家麟:《东槎闻见录》,《小办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824页
    [5]王锋:《论日本文字的历史发展及其书写系统的构成》,《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6]日比野辉宽:《没鼻笔语》,见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附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89页。
    [7]王之春:《东游日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731页。
    [1]详见柳诒徽:《华化渐被史》,《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247页。
    [2]内藤湖南著,储元熹、卞铁坚译:《日本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3]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页。
    [4]何如璋:《使东述略》,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02、128页。
    [5]周作人:《日本管窥》,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9页。
    [6]《晋书·倭人传》,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第28页。
    [7]黄遵宪:《日本国志》(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8]陈伦炯:《东洋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547页。该记载在《清朝文献通考》中也有。
    [1]何如璋:《使东杂咏》,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14页。
    [2]王韬:《日本通中国考》,《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593-594页。
    [3]关于日本人种起源的讨论,可参看应骥的《日本人和民族探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周蜜的《日本人种论》(吉林大学2007年博上论文,未刊稿)。
    [4]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5]周作人:《日本与中国》,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15页。
    [6](日)饭田武乡:《日本书纪通译》(三),内外书籍株式会社,1936年版,第1874页。
    [7]内藤湖南著,储元熹、卞铁坚译:《日本文化史研究》,第147页。
    [1]《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四十卷《日本部纪事》,转引自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8页。
    [2]张大拓:《当代神道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1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5页。
    [4]韩愈:《原道》,严昌校点:《韩愈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7页。
    [5]信夫清三郎著:《日本政治史》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
    [6]信夫清三郎著:《日本政治史》第1卷,第48页。
    [7]罗丽馨:《日本型华夷观——七~九世纪日本的外交和礼仪》,《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5期,2006年6月。
    [8]张廷玉等撰:《明史·日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42页。
    [9]林春斋:《(华夷变态)序》,转引自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思想与文化》第5辑。
    [1]信夫清三郎著:《日本政治史》第1卷,第49-50页。
    [2]信夫清三郎著:《日本政治史》第1卷,第59-60页。
    [3]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上册),第23页。
    [4]福泽谕吉:《脱亚论》,《时事新报》,1885年3月16日。
    [5]周作人:《和文汉读法》,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160页。
    [1]周作人:《日本话本》,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162页。
    [2]黄遵宪:《日本杂事》,《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637页。
    [3]周作人:《和文汉读法》,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160页。
    [4]关于幕末明治年间日本废止、制限汉字的争论,可参看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9-342页。
    [5]黄遵宪:《日本杂事》,《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624页。
    [6]福泽谕吉:《脱亚论》,《时事新报》,1885年3月16日。
    [1]《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50页。
    [2]《非同文同种》,《外交报》,1902年第12期。另关于中日两国在应对近代“黄祸论”的不同表现,可参看罗福惠:《黄祸论:东西文明的对立与对话》,台北立绪文化公司,2007年版。
    [3]曾根俊虎:《奉总理大臣伊藤们阁下书》,转引自曾根俊虎:《北清国纪行·清国漫游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
    [4]黄庆澄:《东游日记》,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323页。
    [5]《非同文同种》按语,《外交报》,1902年第12期。
    [1]岑德彰译:《奥本海国际法——平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63-464页。
    [2]岑德彰译:《奥本海国际法——平时》,第499-500页。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62-663页。
    [1]李启成:《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2]《会验尸身》,《申报》,1891年7月5日。
    [3]《日人操刃》,《点石斋画报》,金六·四十八。
    [4]《日人已释》,《申报》,1903年4月1日。
    [5]李鸿章:《台湾转运请奖折》,《李鸿章全集》(第3册),第1575页。
    [6]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7]《常镇道郭照会驻沪日领事文》,《申报》,1905年5月17日。
    [8]《日总领事致常镇道照会》,《申报》,1905年5月18日。
    [9]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版,第1356页。
    [1]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上册),第228页。
    [2]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下册),第1345页。
    [3]张之洞:《致总署》,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1页。
    [4]《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催行马关新约请互立文凭并商订制造税抵换利益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五十,第3-4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686页。
    [2]《廖抚台来电》,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75页。
    [3]《致苏州赵抚台》,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6910页。
    [4]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8页。
    [5]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页。
    [6]孙立民、辛公显:《天津日租界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第117页。
    [7]陈建盛:《前日本驻厦门总领事馆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厦门文史资料》第17辑,1990年,第202页。
    [1]转引自大桥智广:《在华兴亚主义者荒尾精研究》,2000年武汉大学硕士论文,未刊稿,第20页。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329页。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41-42页。
    [4]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1]矢野文雄:《清国留学生招聘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印:《近代史资料》(总第7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2]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编号1614-2,转引自孔祥吉、村田雄二郎著:《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3页。
    [3]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编1614-2,转引自孔祥吉、村田雄二郎著:《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第10页。
    [1]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52-53页。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102-109页。
    [3]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4]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第309页。
    [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202页。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226页。
    [3]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377页。
    [4](日)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第45页。
    [1]杜宏博:《沈阳近代饮食业考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辽宁文史资料》第26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3页。
    [2]扬铎:《汉口外国租界的产生和收回》,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5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顾明义:《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推行鸦片专卖制度的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50-52页。
    [4](日)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435-436页。
    [5](日)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439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703页。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110页。
    [3]苏崇民:《满铁史》,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9页。
    [4]扬铎:《汉口外国租界的产生和收回》,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5卷(租界洋行)》,第13页。
    [5]许兴凯,《日帝国主义和东三省》,昆仑书店,1930年版,第42-43页。
    [6]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页。
    [7]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91页。
    [1]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第170页。阮湘编:《第一同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379页。
    [2]袁继成:《汉口日租界纪实》,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5卷(租界洋行)》,第103页。
    [3]许兴凯:《日帝国主义和东三省》,第41-42页。
    [4]吕温泉:《德国胶州湾租借地概述》,《列强在中国的租界》编辑委员会编:《列强在中国的租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
    [1]蔡正雅、陈善林等:《中日贸易统计》,中国经济学社中日贸易研究所,1933年版,第1页。
    [2]蔡正雅、陈善林等:《中日贸易统计》,第15页。
    [1]蔡正雅、陈善林等:《中日贸易统计》,第17页。
    [2]管宁著:《日本近代棉纺织业发展史——兼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第252页。
    [3]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238页
    [4]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第239页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杜,1989年版,第197页。
    [2](日)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第548页。
    [3]蔡正雅、陈善林等:《中日贸易统计》,第35页。
    [4]本表数据来源于杨端六、侯厚培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出版,1931年)的《直接往来国别贸易表》。
    [1]姚洪卓主编:《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页。
    [2]数据来源于蔡谦《近二十年来中日贸易及其主要商品》的相关附表。
    [3]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716页。
    [1]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第190页
    [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第179页。
    [3]陈祖恩:《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4]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第559页。
    [5]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二册),第1174页。
    [1]西川俊作、山本有造编,裴有洪、连湘译:《日本经济史5:产业化的时代》(下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9页。
    [2]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9页。
    [3]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93页。
    [4]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页。
    [5]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38页。
    [6]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21页。
    [7]关于日本在华投资方式的分类,学术界说法不一。雷麦将其分为两种:一、直接企业投资:二、日本对中国的放款及日本所持中国政府或政府机关的债权(《外人在华投资》,第306页)。樋口弘在此基础上又将日本近代在华投资的方式细分为六种:直接企业投资;合办企业投资;对中国企业的贷款;政府借款;对公共和文化事业的投资;直接属于日本政府的财产(《日本对华投资》,第3页)。因本文重点并不是探讨近代日本对华投资,故只粗分为两类,对其略作梳理。
    [1]馀义生编:《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42-43页。
    [2]王一凡、徐明译:《西原借款资料选译》,《近代史资料》总45号,第157页。
    [3]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29页。
    [4]樋口弘:《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1-112页。
    [5]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34页。
    [6]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7卷,第240页。
    [7]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22、439页。
    [1]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10、318-319页。
    [2]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03页。
    [3]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4]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第4页。
    [5]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58页。
    [6]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第91页。
    [7]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95—1914)》(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8页。
    [8]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95—1914)》(上册),第357页。
    [1]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48、126、129页。
    [2]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第16页。
    [1]高名凯等:《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158页。
    [2]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27页。
    [3]徐珂:《清稗类钞》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4页。
    [4]《趋庭随笔》中即记载:张之洞入主学部后“凡奏疏公牍有用新词者,辄以笔抹之。且书其上曰‘日本名词'。后悟‘名词'两字即新名词,乃改称‘日本土话'”。(江庸:《趋庭随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九辑,文海出版社,第7页。)
    [5]樋口弘:《日本对华投资》,第178页。
    [6]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331页。
    [1]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307页。
    [2]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第24-25页。
    [3]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75-476页。
    [4]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87-488页。
    [5]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89页。
    [6]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4页。
    [1]忻平:《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7页。
    [2]陈祖恩:《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第120页。
    [3]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贝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第352-353页。
    [4](日)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432、436页。
    [1]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78页。
    [2]刘其奎、刘敏州译注:《近代日本对华文化事业》,《史林》,1998年第2期,第165页。
    [3]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第262-272页。
    [4]本统计不包括设立时间不详的传教机构,数据来源于对肖平《1876—1945年日本佛教团体在华所办佛教传教机构表》的统计。肖平:《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125页。
    [5]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六卷),第78页。
    [1]转引自肖平:《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录》,第75页。
    [2]周作人:《日本人的好意》,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91页。
    [1]在学术界,“明治维新”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明治维新特指1868年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明治政权的事件,也称“王政复古”。广义的明治维新则指一系列事件所构成的历史过程。关于广义明治维新的上下限一直都有争论。上限有“天保”说与“开国”说两种,下限则说法更多。具体讨论可参看吕万和:《简论明治维新》,中国日本史研究会:《日本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73-174页。
    [1]转引自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2]《日本使臣至花旗见国君》,《申报》,1872年5月8日。
    [1]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138页。
    [2]因为当时电报传递消息的费用很高,所以报纸的消息来源主要靠信件传递,而直到1858年的时候美国到中国的航程还需80天左右。
    [3]《博物院》,《申报》,1872年5月21日。
    [4]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369页。
    [5]《译西报论东洋使臣至英国事》,《申报》,1872年10月11日。
    [6]《论日本近年加征田赋事》,《申报》,1877年1月12日。
    [7]《日本近事》,《申报》,1872年6月25日。
    [8]《日本近事》,《申报》,1872年8月13日。
    [9]《论东洋民变之故》,《申报》,1873年7月8日。
    [1]《焚书论》,《申报》,1873年8月28日。
    [2]《论日本工艺制造之精》,《申报》,1894年6月11日。
    [3]《答客问高丽事》,《申报》,1894年7月1日。
    [4]《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申报》,1894年7月23日。
    [5]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2页。
    [6]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9页。
    [7]陈其元:《日本近事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589页。
    [1]李鸿章:《致应敏斋观察》,《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493页。
    [2]陈其元:《日本近事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587页。
    [3]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笔记小说大观》第2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4年版,第232页。
    [4]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曾记有:“余在上海与各国领事官互相往还,皆各尽其礼。日本新通商换约,其代理领事官神代延长最恭顺,谓余曰:‘我国读中国书,写中国字,行中国礼,本是一家'”。(《庸闲斋笔记》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21册,第201页。)
    [5]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五,《笔记小说大观》第21册,第212页。
    [6]金安清:《东倭考》,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帙》第18册,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版。
    [7]李鸿章:《复许星叔京卿》,《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581页。
    [8]《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福建巡抚丁日昌奏》,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350-351页。
    [1]《南游日记》,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49页。
    [2]《赠美国肄业诸生并容沅浦邝容阶两教习》,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5页。
    [3]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第399页。
    [4]张斯桂:《使东诗录》,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45页。
    [5]李筱圃:《日本纪游》,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72页。
    [1]《日本琐志》,《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671页。
    [2]《日本杂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十帙(1-2)》,第765页。
    [3]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1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1页。郑孝胥在其《日记》中对日本维新评价不高的记载还有不少,如:1892年8月10日记“日本变法以来,外观虽美而国事益坏”、1892年9月1日记“不堕日本变法之弊”、1892年10月24日记“岛族滔新法,宾僚局腐儒”等。
    [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6页。
    [5]《何子峨来函》,《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097页。
    [6]李筱圃:《日本纪游》,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66、176页。
    [7]《己亥杂诗自注》,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1]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3-4页。
    [2]黄遵楷:《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下),第807页。
    [3]《凡例》,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7页。
    [4]这应该也是黄遵宪所期许的,如他自己就曾言道:“草完明治维新史,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第348页)
    [5]《日本杂事诗自序》,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第6页。
    [6]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下),第491页。
    [7]《己亥杂诗自注》,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第243页。
    [8]薛福成:《日本国志序》,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2页。
    [1]《国统志一》,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36页。
    [2]李庆编注:《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3]《职官志二》,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391页。
    [4]《李鸿章禀批》,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1008页。
    [5]《张之洞咨文》,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1009页。
    [6]唐才常:《日本宽永以来大事述自叙》,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7页。
    [1]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2-63页。
    [2]《兵志一》,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534页.
    [3]《物产志一》,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918页。
    [4]《学术志一》,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803页。
    [5]《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4页。
    [6]可参看李长莉:《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7]《日本国志序》,黄遵宪:《日本国志》(上),第2页。
    [8]《日本国志后序》,黄遵宪:《日本国志》(下),第1006-1007页。
    [9]戴季陶;《日本论》,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0]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1]《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宏业书局,1976年版,第2、335页。
    [2]《日本变政考序》,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2页。
    [3]《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54页。
    [4]《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173-174页。
    [5]《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235页。
    [6]《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13页。
    [7]《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187页。
    [8]《日本变政考》,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第335页。
    [1]关于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对史实的篡改,可参看吕万和、吕景琳的《关于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历史教学》,1980年第6期)和村田雄二郎的《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2]《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54页。
    [3]《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54页。
    [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122页。
    [5]关于百日维新时光绪上谕与《日本变政考》的关联,可参看陈华新的《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载《论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281页。
    [6]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6年版,第66页。
    [7]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2-3页。
    [8]宋恕:《代陈侍御请广学校摺》,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0-251页。
    [1]王韬:《答强弱论》,《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167页。
    [2]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第11页。
    [3]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祸成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4]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5]转引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6]宋恕:《代陈侍御请广学校摺》,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247、251页。
    [7]《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4页。
    [8]《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11页。
    [1]陆乃翔等:《南海先生传》,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2]康有为:《地势编》,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
    [3]《上清帝第一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53-59页。
    [4]《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32页。
    [5]《上清帝第四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49页。
    [6]《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16页。
    [7]《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35页。
    [8]《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32页。
    [9]《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36页。
    [1]《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08页。
    [2]《上清帝第六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16、217页。
    [3]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53-54页。
    [4]梁启超:《农会报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31页。
    [5]唐才常:《学新法须有次第不可太骤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29页。
    [6]《上海强学会章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73-174页。
    [7]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8]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9]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9-40页。
    [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第10页。
    [2]《康南海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22册,第43页。
    [3]转引自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4]文悌:《严参康有为折稿》,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4页
    [5]关于晚清新政对于日本的学习,具体可参看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唐才常:《日人实心保华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194页。
    [6]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7]任鸿隽著,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82页。
    [1]包世臣:《答萧枚生书》,中国史学会编:《鸦片战争》第4册,神州国光杜,1954年版,第461页。
    [2]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0,第4811页。
    [3]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825页。
    [4]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第68、197页。
    [1]关于中国人对近代变局的认识可参看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39页。
    [2]王韬:《代上苏抚李宫保书》,汪北平、刘林编校,《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页.
    [3]陈炽:《<盛世危言>陈序》,郑观应著、陈志良选注:《盛世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4]丁日昌、李鸿章撰:《海防要览》(上册),清光绪十年敦怀书屋刻本,第2页。
    [5]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第205页。
    [6]据奕訢回顾:“日本国于同治元年(1862),即搭坐荷兰商船,来上海贸易,藉口中国商人,曾在该国采办铜斤,欲援上海无约小国章程。在沪通商,设领事官。三年(1864)四月,又以英领事巴夏礼为介,携带货物来沪贸易,七年(1868)三月,又准英领事温思达.函送日本托带文书一匣,大意仍求通商,是该国与中国通商,已非一日。”(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7,第7130-7131页),所以在1870年以前.日本至少有三次试图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
    [7]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7,第7131-7133页。
    [1]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29页。
    [2]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8,第7199页。
    [3]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29页。
    [4]李鸿章:《论天津教案》,《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2913页。
    [5]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7,第7133页。
    [6]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8,第7133页。
    [7]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7252-7254页.
    [8]李鸿章:《遵议日本通商事宜片》,《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600页。
    [1]李鸿章:《议日本换约》,《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2916-2917页.
    [2]李鸿章:《致应敏斋观察》,《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493页。
    [3]李鸿章:《复王补帆中丞》,《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591页。
    [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17页。
    [5]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31页。
    [6]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10页。
    [7]信大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31、132页。
    [1]李鸿章:《日本约章缮呈底稿折》,《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630页。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1卷,第50、52页。
    [3]来新夏:《林则徐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8-439页。
    [1]贾桢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2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5、716页。
    [2]贾桢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8册),第2675页。
    [3]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99,9210-9211页.
    [4]冯桂芬著,藏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第206页。
    [5]王韬就曾说过:“今日之俄其势亦犹夫秦也”(《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94页):郑观应也曾说过:“俄国地广兵强,志在兼并,方诸列国,无异嬴秦”(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113页)。
    [6]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50页。
    [7]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册,第41页。
    [1]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册,第51页。
    [2]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第447-448页。
    [3]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第428页。
    [4]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第442页。
    [5]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第458页。
    [6]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86页。
    [1]李鸿章:《论日本邦交》,《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065页。
    [2]王韬:《中外合力防俄》。《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95页.
    [3]王韬:《上郑玉轩观察》,汪北平、刘林编校;《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1页。
    [4]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册,第71页。
    [5]黄遵宪:《朝鲜策略书》,李庆编注:《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6]具体参见杨天石:《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06、113页。
    [2]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册,第70-71页.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3卷,第96页。
    [4]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第284页。
    [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650-651页.
    [6]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上),第284页。
    [7]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3卷,第97页.
    [1]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002页.
    [2]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58页
    [3]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09页。
    [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09页。
    [1]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2册,第2146页。
    [2]唐才常:《论中国宜与英日联盟》,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149页。
    [3]《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黄曾源摺》,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9页.
    [4]唐才常:《论中国宜与英日联盟》,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152页。
    [5]唐才常:《论中国宜与英日联盟》,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151页。
    [6]关于光绪、慈禧联日的具体举措可参见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的《光绪帝联合日本大举新政外交政策的确立——从林权助致大隈重信机密报告谈起》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闹剧》,两文均载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7]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2册,第2380页。
    [1]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2册,第2370页。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92页.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94-95页.
    [4]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161-162页。
    [5]具体可翻阅杨天石编:《拒俄运动(1901—19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1页。
    [2]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3册,第2839-2840页。
    [3]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3册,第2817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日俄战争期间杨枢致外务部密函(一)》,《历史档案》,1987年第2期,第54页。
    [5]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282-283页。
    [6]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3册,第2912页。
    [7]辽宁省档案馆:《日俄战争档案史料》,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页。
    [8]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188页.
    [9]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3册,第2842页。
    [1]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5页.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243页。
    [3]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第67页。
    [4]王屏:《近代日本亚细亚主义研究》,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8页.
    [1]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66页。
    [2]关于日本大亚细亚主义的发展过程,可参见赵军:《辛亥革命与大陆浪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3]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第470-471页。
    [4]转引自赵军:《辛亥革命与大陆浪人》,第72页。
    [1]转引自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第12、32页.
    [2]信大清三郞:《日本外交史》(上册),第237页。
    [3]转引自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4]关于大隈重信内阁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的具体过程,参见李廷江:《戊戌维新前后的中日关系——日本军事顾问与清末军事改革》,《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张之洞:《致总署》,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2112页.
    [6]唐才常:《论中国宜与英日联盟》,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152页.
    [1]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811页。
    [2]蒋方震:“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8页.
    [3]转引自陶德民:《戊戌变法前夜日本参谋本部的张之洞工作》,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4]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83页。
    [5]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825-826、807页。
    [1]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75页。
    [2]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73-80页.
    [3]西原龟三就曾记载1916年其向曹汝霖鼓吹寺内内阁所推行的“中日亲善”外交政策时,曹汝霖马上就质疑“(日本)是否还准备了第二套政策”,并认为“寺内首相的第二种政策是吞并东三省吧”(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197页).当然曹汝霖此时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可能更多还是出于对上一年“二十一条”交涉的记忆犹新,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日益推行,国人对日本所谓的“中日亲善”越来越不抱任何期待。
    [4]周作人:《中日文化事业委员会为甚还不解散》,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61页。
    [1]关于乾隆年间严查“宽永通宝”一事详见王晓秋:《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2]《皇清职贡图》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29页。
    [3]徐继畲:《瀛环志略》,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7页.
    [4]《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2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4页。
    [5]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5,第2493页。
    [6]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5,第5181页。
    [7]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7252-7253页.
    [8]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80,第7376页.
    [1]《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2卷,第54页.
    [2]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5,第5181页.
    [3]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7253页。
    [4]李鸿章:《条列五事》,《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2918页.
    [5]李鸿章:《日本约章缮呈底稿》,《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631页。
    [1]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98,第9030-9031页。
    [2]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62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98,第9072页.
    [3]李鸿章:《筹办铁甲兼请遣使片》,《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833页.
    [4]李鸿章:《复孙竹堂观察》,《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630页.
    [5]李鸿章:《日本使臣森有礼署使郑永宁来署晤谈节略》,《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017页.
    [6]《光绪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前福建巡抚丁日昌奏》,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2册,第394页。
    [1]《光绪五年五月十三日福州将军庆珍春等奏折》,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2册,第398-399页。
    [2]李鸿章:《复李丹崖星使》,《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747页.
    [3]李鸿章:《议购铁甲船折》,《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1128页.
    [4]李鸿章:《议覆梅启照条陈折》,《李鸿章全集》第3册,第1220页.
    [5]《光绪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前福建巡抚丁日昌奏》,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2册,第394页。
    [6]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第304-305页.
    [7]李鸿章:《覆朝鲜总理机务李兴寅君》,《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233页.
    [1]李鸿章:《论俄日窥韩》,《李鸿章全集》第5册,第2863页。
    [2]李鸿章:《密陈伊藤有治国之才》,《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323-3324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袁世凯驻节朝鲜期间函牍选辑》,《历史档案》,1992年第3期.
    [4]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95-196页。
    [5]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7页.
    [6]转引自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第9页。
    [1]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杜,1997年版,第83页.
    [2]王勇:《中日关系史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3]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7页。
    [4]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82页.
    [1]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137页。
    [2]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26页,.
    [3]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3-24页.
    [4]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65页.另据井上清考察:“帝国主义一词原是一种政治运动的口号,它始于(英国)政治家迪斯累里——原是自由主义者.对占有殖民地表示明显冷淡——一八七二年在伦敦郊外的娱乐场所水晶宫的演说.”(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15页。)
    [5]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页。
    [6]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8]幸德秋水口述.赵必振译:《帝国主义》,上海国耻宣传部发行,1925年版,第59、85页。该版本据曹聚仁的序言可知,实是1902年版的再版。
    [1]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26页.
    [2]梁启超:《答某君问法国禁止民权自由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第31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4页.
    [4]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26页.
    [5]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22页。
    [6]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4页.
    [7]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22页。
    [8]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53页.
    [1]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200页。
    [2]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第19-20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5页。
    [1]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第174页.
    [2]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26页.
    [3]转引自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
    [4]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131页.
    [5]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146页.
    [6]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77页.
    [7]如《论帝国主义之发达及二十世纪世界之前途》一文就直接认为:“日本之政策是唯欧洲之趋势是视,故以下不论此三国(另两国是俄、法),所言者只美、英、德三国耳”.(《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53页)梁启超关于帝国主义论述的一篇重要文献《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重点探讨的就是英、德、俄、美四国,认为“此四国者,今日世界第一等国,而帝国主义之代表也”。
    [1]曹聚仁:《与读者》,幸德秋水口述.赵必振详:《帝国主义》,第1页。
    [2]《张太雷在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发言(19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3]周作人:《中日文化事业委员会为甚还小解散》,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662页。
    [1]李提摩太:《中国各报馆始末》,杨光辉、熊尚厚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梁启超:《中国报馆之沿革及其价值》,杨光辉、熊尚厚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第27页。
    [3]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30页.
    [4]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5]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第235页。
    [1]陈义杰整理:《翁同龢记》第5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12-2714页.
    [2]陈义杰整理:《翁同龢稣日记》第5册,第2708页.
    [3]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第2716-2718页.
    [4]关于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控制电报信息事可参看林文仁:《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1885—1898)——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研究所部博士论文,2003年。
    [5]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第2717页。
    [6]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第2716、2789页。
    [1]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与翁同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
    [2]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2、66页。
    [3]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1册,第2717页。
    [4]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先生年谱》(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第6、16-17、36、39页。
    [2]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947、1953、1958页.
    [1]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6页.
    [2]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第36-38页.
    [3]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第38-43页。
    [4]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1]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第250页。
    [2]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第253页。
    [3]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页。
    [4]《报馆开幕伟人美查事略》,《申报》,1908年3月29日。
    [5]《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1]《中江新报缘起》,《申报》,1872年5月6日。
    [2]郑曦原等编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3页。
    [3]《新闻纸缘始说》,《申报》,1890年1月26日。
    [4]徐载平、徐瑞芳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5]徐载平、徐瑞芳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第73页。
    [6]《论本报销数》,《申报》,1877年2月10日。
    [7]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128页。
    [8]欧阳昱:《见闻琐录》,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9页。
    [9]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熊尚厚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第314页。
    [10]《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1]张默:《六十年来之申报》,申报馆编印:《申报概况》,1935年版。
    [2]《本报告白》,1872年4月8日(农历)。
    [3]《探访新闻启》,《申报》,1872年4月22日(农历)。
    [4]《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12月16日(农历)。
    [5]孙恩霖:《早期〈申报〉的新闻搜集者》,上海书店《申报》影印组编:《〈申报〉介绍》,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82页。
    [6]《送信参差》,《申报》,1886年9月4日。
    [1]《本馆告白》,《申报》,1881年12月24日。
    [2]《申报十年来销量比较图》,申报馆编印:《申报概况》,1935年版。
    [3]天虚我生:《我于申报之感想》,《申报》,1932年4月30日。
    [4]关于《申报》甲午以前对日本的报道,郑翔贵在《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不但统计的比较详细,而且总结的也比较到位,所以此处不再详细展开。
    [5]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30-61页。
    [1]《和战两权说》,《申报》,1894年7月26日。
    [2]申报馆主人:《画报出售》,《申报》,1884年5月8日。
    [3]鲁道夫·G·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4]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5]申报馆主:《第六号画报出售》,《申报》,1884年6月26日。
    [6]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112-113页。
    [7]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鲁迅全集》 第4卷,第300页。
    [8]郑振铎:《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93页。
    [1]尊闻阁主人:《点石斋画报缘启》,《点石斋画报》 第1号。
    [2]申报馆主:《第三号画报出售》,《申报》,1884年5月28日。
    [3]尊闻阁主人:《〈朝鲜乱略〉跋》,《点石斋画报》 第31号。
    [4]《东瀛孝子》,《点石斋画报》,未十·七十三;《日妓歌舞》,壬一·二;《宝刀变价》,丝十一·八十一;《东方之乐》,戊五·三十四;《巧夺天工》,金四·二十七。
    [5]《东塾宏开》,《申报》,1890年9月21日。
    [6]《东塾宏开》,《点石斋画报》,戌一·五。
    [7]《蟾蜍志巨》,《点石斋画报》,匏五·三十六。
    [1]《东瀛巨蟹》,《点石斋画报》,匏十·七小二。
    [2]《大龟善饮》,《点石斋画报》,石一·八。
    [3]王韬:《纪日本女子阿传事》,《点石斋画报》 第7号。
    [4]《日妓歌舞》,《点石斋画报》,壬一·二。
    [5]《以身报国》,《点石斋画报》,射二·十四
    [6]李筱圃:《日本纪游》,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65页。
    [1]黄式权:《淞南梦影录》,《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页。
    [2]《和尚寻欢》,《点石斋画报》,丁六·四十六。
    [3]如1920年夏衍留日前,其母亲就特意叮嘱:“日本的风气坏得很。你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这件事特别要留心。”(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0页)可见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般中国人都留有日本性文化比较开放的印象。
    [4]《日人送葬》,《点石斋画报》,乙一·五。
    [5]《日后巡行》,《点石斋画报》,行六·四十三。
    [6]《日本国夷人、夷妇》,《皇清职贡图》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9页。
    [7]《开膛相验》,《点石斋画报》,辛十二·九十一。
    [8]何如璋:《使东述略》,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92页。
    [9]《日使宴宾》,《点石斋画报》,乙十一·八十二。
    [10]何如璋:《使东述略》,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从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102页。
    11 《女立大学》,《点石斋画报》,卯八·三十二。
    [1]《日人防疫》,《点石斋画报》,辛一·四。
    [2]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蒲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3]《日本国夷人、夷妇》,《皇清职贡图》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4册),第429页。
    [4]《云屯雾沛大帅鹰扬 海阔天空藩王豹隐》,《点石斋画报》,丙七·五十三。
    [1]《闻朝鲜乱耗书后》,《申报》,1894年1月27日。
    [2]《拦截师船》,《申报》,1894年7月28日。
    [3]《开仗电音》,《申报》,1894年7月30日。
    [4]《详纪日人拦截师船事》,《申报》,1894年7月30日。
    [5]《沉船详述》,《申报》,1894年7月31日。
    [1]《牙山确信》、《诡报胜仗》,《申报》,1894年9月16日。
    [2]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
    [3]《东电照译》、《倭败纪闻》、《倭败续闻》,《申报》,1894年9月16日。
    [4]《胜日传闻》,《申报》,1894年8月5日。
    [5]《倭败续闻》、《东电照译》,《申报》,1894年9月19日。
    [6]《平壤失守》,《申报》,1894年9月20日。
    [1]《三百八十二号画报告白》,《申报》,1894年8月16日。
    [2]《三百八十五号画报出售》,《申报》,1894年9月15日。
    [3]《形同海盗》,《点石斋画报》,乐十·七十六。
    [4]《莲瓣罹殃》,《点石斋画报》,书三·二十一。
    [5]《日兵狂安》,《点石斋画报》,数四·二十八。
    [6]《牙山大胜》,《点石斋画报》,乐十·七十四。
    [7]《倭兵无状》,《点石斋画报》,乐十·七十八。
    [8]《倭兵乔装》,《点石斋画报》,书四·二十五。
    [9]《计本火牛》,《点石斋画报》,射一·二;《疑兵却敌》,《点石斋画报》,数四·二十六。
    [10]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69页。
    11 《狗阵破敌》,《点石斋画报》,书八·五十九。
    [1]《录烟台访事人信述中日交兵事》,《申报》,1894年8月3日。
    [2]《同仇敌忾》,《申报》,1894年8月15日。
    [3]《高丽军事来信》,《申报》,1894年8月21日。
    [1]《赞同和局》,《点石斋画报》,书二·十。
    [2]《详纪烟台换约情形》,《申报》,1894年5月10日。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2卷,第328-329页。
    [4]《录日本访事人函述高丽事》,《申报》,1894年7月4日。
    [1]转引自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
    [2]姚公鹤:《上海闲话》,第129页。
    [3]《三百八十五号画报出售》,《申报》,1894年9月15日。
    [4]《读旅顺失守事》,《申报》,1894年11月30日。
    [5]尊闻阁主人:《点石斋画报缘启》,《点石斋画报》 第1号。
    [6]《别树一帜》,《点石斋画报》,御十二·九十二。
    [7]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1]李坚:《甲午战争时期报刊舆论与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论用兵谋国当先审几料敌》,《申报》,1895年1月7日。
    [3]《善后刍言》,《申报》,1895年3月22日。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63页。
    [5]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第229页。
    [1]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年第3期,第165、168页。该文为中岛真雄自传《不退庵的一生》的摘译,详细叙述了中岛在华办报的过程。
    [2]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第21页。
    [3]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第170页。
    [4]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第172、174页。
    [5]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第235页。
    [6]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第174页。
    [1]林穆:《伪满时期的新闻统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188页。
    [2]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年第3期。
    [3]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网忆录》,第497页。
    [1]《发行之辞》,《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
    [2]《祝词》,《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
    [3]《贺时报周年纪念文》,《盛京时报》,1907年10月5日。
    [4]《东三省总督锡良为呈送奉天府承德县报馆调查表请予存案事致民政部咨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创办报纸史料(二)》,《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5]《盛京时报馆告白》,《盛京时报》,1911年11月30日。
    [6]《一千号之纪念词》,《盛京时报》,1910年3月13日。
    [7]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第235页。
    [8]其中有两则广告,因影印的报纸本身残缺,无法判定所属哪国公司。
    [9]《告白刊资》,《盛京时报》,1907年3月14日。
    [10]《告白刊资》,《盛京时报》,1910年2月17日。
    [1]《盛京时报》第三版,1906年10月5日。
    [2]《论日本退还各占领房屋》,《盛京时报》,1907年7月18日。
    [3]《论中日满洲悬案和平办结》,《盛京时报》,1909年9月8日。
    [1]徐载平、徐瑞芳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第99页。
    [2]《专电》、《香港查获私运军火》,《申报》,1908年2月8日。
    [3]《日轮装运军火续闻》,《申报》,1908年2月11日。
    [1]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50-151页。
    [2]《续志搜获私运军火情形》,《申报》,1908年2月19日。
    [3]《论说——论外部宜力争大津丸案》,《申报》,1908年3月11日。
    [1]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52页。
    [2]《论政府对日交涉之手段》,《申报》,1908年2月24日。
    [3]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55页。
    [4]《日本外务省对于拘留大津丸之办法》,《申报》,1908年3月6日。
    [5]《专电》,《申报》,1908年3月9日。
    [6]《专电》,《申报》,1908年3月10日。
    [7]《日轮被捕问题》,《申报》,1908年3月11日。
    [8]《西报载二辰丸与英无涉》,《申报》,1908年3月13日。
    [1]《政府对内对外之两手段》,《申报》,1908年3月18日。
    [2]《政府对内对外之两手段》,《申报》,1908年3月19日。
    [3]转引自邱捷:《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3期。关于粤商自治会的具体情况还可参见邱捷:《粤商自治会再研究》,《近代史学刊》,第3辑。
    [4]李蘅皋、余少山:《粤商自治会与粤商维持公安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第7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3-24页。
    [5]《自治会集议二辰丸纪事》,《申报》,1908年3月15日。
    [6]《上海两广同乡会集议辰丸记事》,《申报》,1908年3月16日。
    [7]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第5卷,第162页。
    [1]《论今日当注重仿造洋货》,《申报》,1908年3月31日。
    [2]《再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3月31日。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为免给日本干涉的借口,粤商自治会主要提出的是“文明对待”的口号,而非“抵制日货”。如在3月18日粤商自治会集会后,决议的第二条就提出了“联合四万万同胞各尽文明对待之义务,至尽达目的而后已”。次日《申报》登载陈惠普等人的通电也是“日欺我太甚,粤签名泱悭(此字电码疑误)者万人,速查日商品,文明对待”。在20日国耻大纪念会上,粤商自治会更进一步指出:“今日请君举行文明对待之策,幸勿如从前抵制美货故事”。当时两广总督张人骏也注意到“粤省商民现议倡兴工艺,实与抵制日货无涉”。但究其实质,“文明对待”就是变相的抵制日货。
    [3]《佛山定期举行国耻纪念会》,《申报》,1908年4月4日。
    [4]《辰丸案结后之影响》,《申报》,1908年4月5日。
    [5]《港商纪念国耻之苦心》,《申报》,1908年4月30日。
    [6]《女界国耻大会纪事》,《申报》,1908年4月12日。
    [7]《十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14日。
    [8]《十四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23日。
    [9]《论国耻会》,《申报》,1908年4月14日。
    [1]《八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10日。
    [2]《西报译要》,《申报》,1908年4月28日。
    [3]《东京通信》,《申报》,1908年5月25日。
    [4]《中日商人开联合会》,《申报》,1908年4月8日。
    [5]《画史》,《申报》,1908年3月24日。
    [6]《西报译要》,《申报》,1908年4月3日。
    [7]《三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1日。
    [8]《西报译要》,《申报》,1908年3月28日。
    [9]《七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7日。
    [10]《十三志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21日。
    11 《辰丸结案后东洋商务之调查》,《申报》,1908年5月28日。
    [1]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826页。
    [2]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63页。
    [3]《十四辰丸案结后之状况》,《申报》,1908年4月23日。
    [4]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65页。
    [5]《日轮载运军火原因》,《盛京时报》,1908年2月18日。
    [6]《译电》,《盛京时报》,1908年2月20日。
    [1]《日轮辰丸交涉始末》,《盛京时报》,1908年3月11日。
    [2]《日本政府笃念邦交计划》,《盛京时报》,1908年3月22日。
    [3]《译电》,《盛京时报》,1908年3月6日。
    [4]《译电》,《盛京时报》,1908年3月7日。
    [5]《译电》,《盛京时报》,1908年3月12日。
    [6]《论抵制外货事》,《盛京时报》,1908年3月29日。
    [1]《政府对于粤事之意见》,《盛京时报》,1908年4月1日。
    [2]《饬禁抵制日货》,《盛京时报》,1908年4月2日。
    [3]《神户华侨反对抵制日货》,《盛京时报》,1908年4月2日。
    [4]《留日粤人反对抵制日货事》,《盛京时报》,1908年4月13日。
    [5]《留学生反对抵制日货之举动》,《盛京时报》,1908年4月29日。
    [6]《译电》,《盛京时报》,1908年4月1日。
    [7]《粤商抵制日货由来》,《盛京时报》,1908年4月24日。
    [8]《粤商之悔排斥日货》,《盛京时报》,1908年4月9日。
    [1]《中日交涉感言》,《盛京时报》,1908年4月16日。
    [2]《东报提倡优礼待华人》,《盛京时报》,1908年6月3日。
    [3]《伊集院钦使对中日外交之感言》,《盛京时报》,1908年9月9日。
    [4]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第159页。
    [5]《政府之与报馆》,《盛京时报》,1912年10月22日。
    [1]林穆:《伪满时期的新闻统治》,《沈阳文史资料》 第4辑,第188页。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10页。
    [1]康有为:《请派游学日本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第250页。
    [2]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9页。
    [3]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4]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页。
    [5]黄奕:《回忆先父黄尊三》,》、《泸溪文史资料》第2辑,第36页。
    [6]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第1页。
    [1]李喜所:《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98、429页。
    [3]张之洞:《筹议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折并清单》,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1583-1584页。
    [4]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7页。
    [5]胡汉民:《胡汉民自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科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45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2-13页。
    [6]《序言一》,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页。
    [7]黄尊三:《三小年日记·留学日记》,第49页。
    [1]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第9-10页。
    [2]《日人防疫》,《点石斋画报》,辛一·四。
    [3]《日本书目志》,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1册,宏业书局,1976年版,第11页。
    [4]《凌容众东游日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73-175页。
    [5]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0页。
    [6]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0、49、265-266页。
    [7]黄尊三:《三十年日记·观奕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第1页。
    [8]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265-266页。
    [1]《凌容众东游日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74-175页。
    [2]盛宣怀:《愚斋东游日记》,武进盛氏思补楼,1939年版,第4页。
    [3]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1页。
    [4]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21、198页。
    [5]景梅九:《罪案》,国风日报社,1924年版,第25页。
    [6]盛宣怀:《愚斋东游日记》,武进盛氏思补楼,1939年版,第17页。
    [7]《凌容众东游日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76页。
    [8]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55、115页。
    [9]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32、155页。
    [10]曹汝霖:《曹汝森一生之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4页。
    [1]《凌容众东游日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76页。
    [2]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50、266页。
    [3]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134页。
    [4]石陶钧:《六十年的我》,《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室编:《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辑,第23页。
    [5]周作人:《留学的回忆》,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98页。
    [6]黄尊三:《三十年日记·观奕日记》,第2页。
    [7]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3页。
    [1]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173页。
    [2]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315页。
    [3]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36、39页。
    [4]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32、41、51页。
    [5]黄庆澄:《东游日记》,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第323页。
    [6]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183页。
    [7]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版,第112页
    [1]周作人:《日本的农食住》,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28页。
    [2]任鸿隽著,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682页。
    [3]戴季陶著:《日本论》,第3页。
    [4]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5]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第49页。
    [6]石陶钧:《六十年的我》,《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室编:《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辑,第25页。
    [7]黄尊三:《三十年日记·观奕日记》,第95页。
    [1]冯自由:《辛亥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上海书店,2003年版,第283页。
    [2]沈殿成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3]冯自由:《辛亥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第283页。
    [4]《浙江潮发刊词》,《浙江潮》,第1期。
    [5]沈殿成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上,第275页。
    [6]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5页。
    [7]《湖北学生界再版广告》,《湖北学生界》,第4期.
    [8]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9]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1]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2]《本志代派所》,《浙江潮》,第7期.
    [3]《本编代派所》,《游学译编》,第1期。
    [4]《购阅略则》,《游学译编》,第2期.
    [5]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61-162页。
    [6]《海盐报纸之销数》,《浙江潮》,第7期.
    [7]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从刊》(第1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308、312、344页.
    [8]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80页.
    [1]周家纯:《致湖南青年劝游学外洋书》,《游学译编》,第4期。
    [2]杨度:《〈游学译编〉叙》,《游学译编》,第1期。
    [3]《湖北学生界开办章程》,《湖北学生界》,第1期。
    [4]《湘乡张漱芬女子自金陵致其妹书》,《游学译编》,第2期。
    [5]这五封公开信分别是:《致湖南士绅诸公书》(第3期)、《致湖南青年劝游学外洋书》(第4期)、《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第6期)、《与同志书》(第7期)、《与邑人书)(第9期)。
    [6]《劝同乡父老遗子弟航洋游学书》,《游学译编》,第6期。
    [7]《与同志书》,《游学译编》,第7期。
    [8]《敬上乡先生请令子弟出洋游学并筹集公款派遣学生书》,《浙江潮》,第7期。
    [1]《国闻》,《湖北学生界》,第3期。
    [2]《剪辫易服说》,《湖北学生界》,第3期。
    [3]转引自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册,第57页。
    [4]《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游学译编》,第6期。
    [5]《日本对中国之企图》,《浙江潮》,第1期。
    [6]转引自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册,第546页。
    [7]太公:《东京杂事诗》,《浙江湖》,第2期。
    [8]《留学纪录·成武学校留学生罢运动会》,《湖北学生界》,第4期。
    [9]转引自马敏:《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0]钱单士厘:《癸卯旅行记卷上》,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从书:欧洲十一国游击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88页。
    [1]《第五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报告书》,大阪市商工课,1904年版,第144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中国参加日本大阪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史料》,《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第17、19页。
    [3]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日记》第6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80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中国参加日本大阪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史料》,《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第25页。
    [5]《留学界记事》,《浙江潮》,第2期。
    [1]《第五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报告书》,大阪市商工课,1904年版,第87-88页。
    [2]《湖南同乡会调查大阪博览会人类馆台湾女子事件》,《游学译编》,第6期。
    [3]《留学界记事》,《浙江潮》,第2期。
    [4]《留学界记事》,《浙江潮》,第2期。
    [5]《留学界记事》,《浙江潮》,第4期。
    [6]不过有资料显示留日学生曾“有公函致振贝子,及中朝所派往观会之诸贵人,谓日人以无耻辱我,止其勿来”(《博览会人类馆事件》,《新民从报》第27期)。此事应有一定可能性,但振贝子及诸贵人都属政界要人,似与“内地士大夫”一词还有不合,留日学生致书对象应还另有其人。
    [1]胡景桂:《东瀛纪行》,转引自吕顺长:《浙江留日学生监督孙淦事迹》,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2001年版。关于孙淦的相关背景及其在大阪博览会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都可参看该文。
    [2]《留学界记事》,《浙江潮》,第2期。
    [3]《留学纪录·人类馆之停罢》,《湖北学生界》,第3期。
    [4]《日本东京游学总监督汪大致参堂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十八,第4页。
    [5]《第五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报告书》,大阪市商工课,1904年版,第88页。
    [6]《湖南同乡会调查大阪博览会人类馆台湾女子事件》,《游学译编》,第6期。
    [1]《论日本人类馆刻画中国人吸烟缠足情状事》,《大公报》,1903年3月10日.
    [2]《留学记录·日本大阪博览会中国福建出品移出台湾馆始末记》,《湖北学生界》,第4期.
    [3]《福建商品被列于台湾馆》,《湖北学生界》,第3期.
    [4]钱单士厘:《癸卯旅行记卷上》,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从书:欧洲十一国游击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第688页.
    [5]《福建商品被列于台湾馆》,《湖北学生界》,第3期.
    [1]《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游学译编》,第6期。
    [2]转引自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183页。
    [3]周作人:《留学的回忆》,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第98-99页。
    [1]《奏定中学堂章程》,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2]《报国》,《共和国新修身教科书》第六册第十七课,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3]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2003年版,第5页。
    [1]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157-158页。
    [2]《编辑大意》,李秉钧:《新制东亚各国史教本》,中华书局,1914年版,第2页。
    [3]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3年版,第32页
    [4]姚祖义:《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第3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第57页。
    [1]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3年版,第54页。
    [2]潘武编:《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第二册,中华书局,1913年版,第224-225、241页。
    [3]庄俞等编:《共和国新图文教科书)(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29-32页。
    [4]庄庆祥:《共和国新修身教授法》(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23页。
    [5]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3年版,第166-170页。
    [6]李秉钧:《新制东亚各国史教本》,中华书局,1914年版,第101页。
    [1]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157页。
    [2]庄俞等编:《共和国新国文教科书》(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30页。
    [3]庄俞等编:《共和图新国文教科书》(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31页。
    [4]姚祖义:《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第55页。
    [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0页。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网》,第71页。
    [7]康有为:《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第302页。
    [1]张之洞:《劝学篇》,第46页。
    [2]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78-79页。
    [3]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216-217页。
    [4]关于译书汇编社、教科书译辑社、湖南编译社的具体情况,可参出实藤惠秀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217-225页。
    [5]据《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18页)统计所得,但该记录只是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的一部分。
    [6]《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21页。
    [7]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年)》,《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6页。
    [8]转引自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233页。
    [1]《山东巡抚袁世凯:遵旨敬抒管见备甄择折(节录)》,《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9页。
    [2]《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办直隶师范学堂暨小学堂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74页。
    [3]张之洞:《致京张冶秋尚书》,《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36页。
    [4]《奏定学务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02页。
    [5]罗振玉:《扶桑两月记(节录)》,《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18页。
    [6]《编辑大意》,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3年版,第1页。
    [7]张元济:《答友人问学堂事书》,陈学恂、陈景磐主编:《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页。
    [8]《凡例》,《中学堂教科书东洋史要》,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第1页。
    [9]《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21-122页。
    [1]庄俞:《谈谈我馆编辑教科书的变迁》,《商务印书馆几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8页。
    [2]汪家熔:《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汪家熔出版史研究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3]胡适之:《高梦旦先生小传》,《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53页。
    [4]转引自徐冰:《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日本学刊》,1998年第5期。
    [5]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211页。
    [6]汪家熔:《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汪家熔出版史研究文集》,第15页。另《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封面上也印有“日本前高等师范学校教授长尾槙太郎、日本前文部省图书审查官小谷重校订”的字样。
    [1]蒋维乔:《夏君瑞芳事略》,《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页。
    [2]高凤池:《本馆创业史》,《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9页
    [3]Joan Judge,孙慧敏译:《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新史学》 十二卷二期。
    [1]《请通饬禁购三种历史教科书禀》,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90页。
    [2]《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22页。
    [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97页。
    [4]《商务印书馆新编共和国教科书说明》,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22-423页。
    [5]《序》,《中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3年版。
    [1]《东新译社开办之原由及其特质》,横阳翼人氏:《中国历史》(上)书后附页,东新译社,1903年版。
    [2]《吴守呈禀及批件批文》,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393页。
    [3]《编辑大意》,庄俞、沈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1册,1914年版,第1页。
    [4]柳诒徴:《从历史上求民族复兴之路》,《国风》,第5卷第1期。
    [5]《编辑大意》,李秉钧:《新制东亚各国史教本》,中华书局,1914年版,第2页。
    [6]《编辑大意》,谢观:《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地理》卷上,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3页。
    [7]关于鸦片战争在近代教科书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可参看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8]《天津》,《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六册第45课,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
    [1]《编辑大意》,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6年版,第1-2页。
    [2]潘树声:《教科书与教育进化之关系》,《教育杂志》,第2卷第5期。
    [3]姚祖义:《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高等小学用)》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
    [4]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79、146页。
    [5]《明国耻》,《新式修身教科书》第六册,中华书局,1916年版,第9页。
    [6]许国英:《新地理教授法》第1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28-29页。
    [7]许国英:《新地理教授法》第4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27页。
    [8]吕思勉编:《新式地理教授书》第4册,中华书局,1916年初版,1921年第8版,第40页。
    [9]关于这两次教科书交涉,学术界研究并不多,只有徐冰的《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日本学刊》,1998年5期)、《1914年中日教科书纠纷论考》(《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1期)、《民国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本学刊》2001年2期)、《五四运动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4期)与周其厚的《论民国中华书局教科书与日本的纷争——兼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等数篇论文。两者都对20年代中日教科书的交涉作了一大致的梳理,理清了两次交涉的基本史实,但探讨的主题仍只局限于教科书交涉本身。
    [1]《抗议支那政府——灭绝允满排日文字的支那教科书》,《东京日日新闻》,1914年9月13日;转引自徐冰:《民国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本学刊》,2001年2期。
    [2]《记事·学事一束》,《教育杂志》,1914年第8号,第72-73页。
    [3]《记事·大事记》,《教育杂志》,1914年第8号,第69页。
    [4]《北京新谈会》,《申报》,1914年10月12日。
    [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53页。
    [2]《记事·大事记》,《教育杂志》 1914年第8号。
    [3]《记事·大事记》,《教育杂志》 1914年第9号。
    [4]王志会:《民国版小学自修课本范本》,《辽西商报》 2006年9月5日。
    [5]关于对二十一条决策形成过程的研究,参见俞辛焞:《辛亥革命时期中日外交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日置益撰,周振清译,王振锁校:《关于对中国提出要求之拙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第48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36页。
    [7]《抗议支那政府——灭绝充满排日文字的支那教科书》,《日日新闻》,1914年9月14日;转引自徐冰:《民国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本学刊》,2001年2期。
    [8]《跋》,邵伯棠:《高等小学论说文范》卷一,上海会文堂 1913年版。
    [1]邵伯棠:《高等小学论说文范》卷一,上海会文堂 1913年,第8页。
    [2]邵伯棠:《高等小学论说文范》卷二,上海会文堂 1913年,第23页。
    [3]中华书局编辑所:《新式教科书与日本》,《中华教育界》 1919年第1期。
    [4]中华书局编辑所:《新式教科书与日本》,《中华教育界》 1919年第1期。
    [1]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8页。
    [2]中华书局编辑所:《新式教科书与日本》,《中华教育界》 1919年第1期.
    [3]《明国耻》,《新式修身教科书(高等小学校用)》第六册,中华书局,1916年版,第8-9页。
    [4]《英吉利》,《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甲编第九册),中华书局,1915年版,第5页.
    [1]《法兰西》,《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乙编第八册),中华书局,1915年版,第19页.
    [2]余一:《民族主义论》,《浙江潮》,第1期。
    [3]吴研因:《小学教科书评论》,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71页。
    [1]关于甲午战争对中国精英们的触动,可详见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2]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3]《论日本情见势绌中国宜乘机制胜》,《申报》,1894年8月24日。
    [4]《编修曾广钧为统筹全局集中全力击败日本敬陈方略七条呈》,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5]《御史庞鸿书奏为朝鲜不可弃应集兵直捣日军折》,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第24页。
    [6]《南洋大臣刘坤一奏为中日既经开战不宜轻与议和折》,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第205-206页。
    [1]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1册,第482页。
    [2]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第59页。
    [3]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4]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45页。
    [5]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6]转引自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页。
    [7]苏万君等:《旅顺大屠杀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连文史资料·甲午战争在人连专辑》第4辑,1986年,第62页。
    [1]戚其章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251页。
    [2]转引自戚其章:《甲午战争史》,第412页。
    [3]洪弃父:《台湾战纪》,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6册,第331页。
    [4]戚其章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259页。
    [5]戚其章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357-358页。
    [6]戚其章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6册,第259页。
    [7]洪弃父:《台湾战纪》,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6册,第331页。
    [8]《总署来电》,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2070-2071页。
    [9]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页。
    [10]转引自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4页。
    [1]《商埠将开》,《申报》,1895年9月19日。
    [2]《买地传闻》,《申报》,1895年9月23日。
    [1]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第51页。
    [2]关于“二十一条”交涉及民众的抗议活动,史学界所出成果已有不少,包括李树毓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版)、罗志田的《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中的相关论文、陈廷湘的《民众情绪变化与抗议二十一条运动》(《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李永春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政府的新闻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等。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75、98页。
    [4]黄纪莲:《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5]转引自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第62、65页。
    [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8页。
    [2]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第70-74页。
    [3]转引自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4]蒋梦麟:《西潮》,第83页。
    [1]关于庙产兴学的研究,成果颇多。一方面肯定了士绅对于提取庙产、兴办学校的积极性作用;另一方面着重分析了僧众对于这一措施的抵制。但是对于中国僧众在抵制庙产兴学中皈依日僧的讨论还不多见。主要有杨大春:《论日本佛教的清国开教与中国社会的抵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该文重点分析了日僧对华传教的特点,以及招致中国社会抵制的原因,对于庙产兴学过程中民众对日僧态度的探讨不多。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第313页。
    [3]张之洞:《劝学篇》,第40-41页。
    [4]陈宝琛等编:《清德宗景皇帝实录》(第6册·卷420),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5页。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00、438页。
    [6]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以新式小学堂兴办为中心点的探讨》,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2000年版,第105、209-210页。
    [1]《各省教育汇志·广东》,《东方杂志》,第1卷第7期。
    [2]《续志谕禁提取庙产之原因》,《申报》,1903年4月23日。
    [3]转引自肖平著:《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第76页。
    [4]尤国伟:《日本教入泉小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泉州文史资料》(第14辑),1983年版,第151页。
    [5]《东方杂志》,1904年第10期。
    [6]转引自肖平著:《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第78页。
    [7]王闿运:《湘绮楼日记》,第2926页。
    [8]陈永革:《佛教宏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项藻馨一》,《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7页。
    [2]《项藻馨二》,《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37-2239页。
    [3]《项藻馨三》,《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40页。
    [1]《详记日僧干预龙兴寺事》,《申报》,1905年2月16日。
    [2]《项藻馨三》,《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41-2242页。
    [3]《详记日僧干预龙兴寺事》,《申报》,1905年2月16日。
    [4]《日僧多事》,《申报》,1904年12月24日。
    [5]《项藻馨四》,《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48页。
    [6]《浙省士绅阻止日僧干预寺院详情》,《大公报》,1905年2月22日。
    [7]《详记日僧干预龙兴寺事》,《申报》,1905年2月16日。
    [8]《电复寺产》,《申报》,1904年12月24日。
    [9]《项藻馨 三》,《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1986年版,第2243页。
    [10]《项藻馨 四》,《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48页。
    [1]《项藻馨 三》,《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第2244页。
    [2]《常州布业学堂正则东学两学冠英驿西南郊各学堂等公禀》,《申报》,1906年7月17日。
    [3]《日僧传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教务教案档》第7辑第2册,1981年版,第1204页。
    [4]《续江苏总学会复苏学务处函》,《申报》,1906年8月29日。
    [5]《日僧传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编:《教务教案档》第7辑第2册,第1184页。
    [1]《日僧传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编:《教务教案档》第7辑第2册,第1181页。
    [1]《东京通信》,《申报》,1908年5月25日。
    [2]有研究者认为孙中山在“二十一条”交涉期间,同日本签署过类似的条约,是为《中日盟约》;但也有学者对这一《中日盟约》加以否定(详见俞辛焞:《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但不论真假,在此非常时期,孙中山传出签订如此盟约,都表明了其在交涉期间态度的暧昧。
    [1]王宝平:《一百多年前一个日本人的上海手记——岸田吟香的〈吴淞日记〉》,王勇主编:《中国江南:寻绎日本文化的源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
    [1]《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1]戴季陶著:《日本论》,第1、3页。
    [2]王晓秋:《近代中国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5-56页。
    [3]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63页。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
    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新华出版社,2006年。
    蔡正雅、陈善林等:《中日贸易统计》,中国经济学社中日贸易研究所,1933年。
    蔡谦:《近二十年来中日贸易及其主要商品》,商务印书馆,1936年。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
    岑德彰译:《奥本海国际法——平时》,商务印书馆,1936年。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
    《笔记小说大观》第2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4年。
    陈义杰整理:《翁同稣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
    陈学恂、陈景磐主编:《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陈宝琛等编:《清德宗景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
    大隈重信等著:《日本开国五十年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
    戴季陶著:《日本论》,九州出版社,2005年。
    《第五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报告书》,大阪市商工课,1904年。
    丁文江 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丁宝书:《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6年。
    丁日昌、李鸿章撰:《海防要览》,清光绪十年敦怀书屋刻本。
    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
    饭田武乡:《日本书纪通译》,内外书籍株式会社,1936年。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
    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分阝)庐抗议》,中州古籍山版社,1998年。
    《高等小学用新式国文教科书》,中华书局,1922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
    顾廷龙、叶亚廉编:《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1932年。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上海书店,1989年。
    横阳翼人氏:《中国历史》,东新译社,1903年。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举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
    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
    黄尊三:《三十年日记·留学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
    黄式权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纪莲:《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贾桢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年。
    江庸:《趋庭随笔》,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宏业书局,1976年。
    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
    景梅九:《罪案》,国风日报社,1924年。
    来新夏:《林则徐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
    李言恭、郝杰编撰,汪向荣、严大中校注:《日本考》,中华书局,1983年。
    李鸿章著:《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影印本,1997年。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
    李庆编著:《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秉钧:《新制东亚各国史教本》,中华书局,1914年。
    李嘉谷:《蒙学修身教科书》,文明书局,1903年。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辽宁省档案馆:《日俄战争档案史料》,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
    《列强在中国的租界》编辑委员会编:《列强在中国的租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知识出版社,1986年。
    吕思勉编:《新式地理教授书》,中华书局,1916年。
    满史会编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内部发行,1988年。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欧阳昱:《见闻琐录》,岳麓书社,1986年。
    潘武编:《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中华书局,1913年。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三联书店,1957年。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9年。
    《钦定四库全书·皇清职贡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钱炳寰:《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中华书局,2002年。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任鸿隽著,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阮湘编:《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6年。
    商务印书馆编印:《商务印书馆九十年》,1987年。
    商务印书馆编印:《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1992年。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邵循正编:《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申报》影印组编:《〈申报〉介绍》,上海书店,1983年。
    邵伯棠:《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上海会文堂,1913年。
    申报馆编印:《申报概况》,1935年。
    沈云龙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盛宣怀:《愚斋东游日记》,武进盛氏思补楼,1939年。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中华文史论丛》增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上·电线》,艺文印书馆,1957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教务教案档》第7辑第2册,1981年。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2005年。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汪北平、刘林编校:《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
    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先生年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
    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商务印书馆,1967年。
    汪康年:《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吴研因:《小学教科书评论》,正中书局,1936年。
    吴振清整理:《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夏东元编:《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0年。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1981年。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帙(1-2)》,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6年。
    谢观:《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地理》,商务印书馆,1925年。
    《新式修身教科书(高等小学校用)》第六册,中华书局,1916年。
    《新制单级园文教科书》(甲编第九册),中华书局,1915年。
    幸德秋水口述.赵必振译:《帝国主义》,上海国耻宣传部发行,1925年。
    徐义生编:《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3年。
    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继畲:《瀛环志略》,上海书店,2001年。
    徐载平 徐瑞芳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
    许国英:《新地理教授法》,商务印书馆,1913年。
    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科学出版社,1955年。
    杨端六 侯厚培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出版,1931年。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姚祖义:《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4年。
    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曾根俊虎:《北清国纪行·清国漫游志》,中华书局,2007年。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
    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78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书店,2003年。
    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中华书局,1959年。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唐大和尚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
    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
    郑观应著,陈志良选注:《盛世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郑曦原等编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年。
    郑尔康编:《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
    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岳麓书社,1985年。
    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中国日本史研究会:《日本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
    中国史学会编:《鸦片战争》,神州国光社,1954年。
    中国史学会编:《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1972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创办报纸史料(二)》,《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回忆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01年。
    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中华书局,2007年。
    周玺、李廷壁:《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
    庄俞等编:《共和国新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13年。
    庄俞、沈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商务印书馆,1913年。
    庄庆祥:《共和国新修身教授法》,商务印书馆,1913年。
    《大公报》《点石斋画报》《教育杂志》《国风》《辽西商报》《时事新报》《申报》《盛京时报》《新民丛报》《外交报》《游学译编》《浙江潮》《中华教育界》
    福建省漳州市政协文史资料会员会编:《漳州文史资料》(第6辑),1984年。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萧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编印:《萧山文史资料选辑(二)·蔡东藩学术纪念文集》,1988年。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5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厦门文史资料》,第17辑,1990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第45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第48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第7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辽宁文史资料》第26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人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连文史资料·甲午战争在大连专辑》第4辑,1986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197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第7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商务印书馆,1980年。
    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常熟市人民政府 中国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与翁同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祖恩:《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陈永革:《佛教宏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
    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高名凯等:《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管宁著:《日本近代棉纺织业发展史——兼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著:《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巴蜀书社,2004年。
    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
    李树毓:《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李约瑟原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中华科学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岁福惠:《黄祸论:东西文明的对立与对话》,台北立绪文化公司,2007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木宫泰彦若,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
    内藤湖南著,储元熹、卞铁坚译:《日本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
    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以新式小学堂兴办为中心点的探讨》,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2000年。
    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
    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沈殿成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上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苏崇民:《满铁史》,中华书局,1990年。
    樋口弘:《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
    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汪家熔:《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汪家熔出版史研究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勇:《中日关系史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王勇主编:《中国江南:寻绎日本文化的源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
    西川俊作、阿部武司编,杨宁一、曹杰译 《日本经济史4:产业化的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
    西川俊作、山本有造编,裴有洪、连湘译:《日本经济史5:产业化的时代》,三联书店,1998 年。
    夏晓虹编著:《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百化文艺出版社,2001年。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肖平:《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信夫清三郎著,周启乾译:《日本政治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许兴凯:《日帝国主义和东三省》,昆仑书店,1930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
    姚洪卓生编:《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杨天石编:《拒俄运动(1901—19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杨光辉、熊尚厚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
    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思想与文化》第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俞辛焞:《辛亥革命时期中日外交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大拓:《当代神道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赵军:《辛亥革命与大陆浪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2001年。
    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佐藤三郎:《近代日本交涉史研究》,吉川宏文馆,1984年。
    毕苑:《近代中国教科书研究》,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陈华新:《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载《论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陈廷湘:《民众情绪变化与抗议二十一条运动》,《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大桥智广:《在华兴亚主义者荒尾精研究》,2000年武汉大学硕士论文,未刊稿。
    高纲博文、陈祖恩:《上海日本人居留民关系年表(明治编)》,《史林》,1995年第1期。
    黄东兰:《领土·疆域·国耻——清末民国地理教科书的空间表象》,《身体·心性·空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汉青:《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东渡和横滨华人社会的形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Joan Judge,孙慧敏译:《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新史学》十二卷二期。
    李长莉:《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李廷江:《戊戌维新前后的中日关系——日本军事顾问与清末军事改革》,《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李坚:《甲午战争时期报刊舆论与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李启成:《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李永春:《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政府的新闻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李喜所:《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刘其奎、刘敏州译注:《近代日本对华文化事业》,《史林》,1998年第2期。
    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鲁道夫·G·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罗丽馨:《日本型华夷观——七~九世纪日本的外交和礼仪》,《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5期,2006年6月。
    吕万和 吕景琳:《关于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历史教学》,1980年第6期。
    马敏:《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邱捷:《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3期。
    邱捷:《粤商自治会再研究》,《近代史学刊》,第3辑。
    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邵加陵摘译:《中岛真雄在中国是怎样办报的》,《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年第3期。
    王锋:《论日本文字的历史发展及其书写系统的构成》,《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王屏:《近代日本亚细亚主义研究》,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未刊稿。
    忻平:《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近代中国与世界》 第2卷。
    徐冰:《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日本学刊》,1998年第5期。
    徐冰:《民国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本学刊》,2001年2期。
    徐冰:《五四运动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考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大春:《论日本佛教的清国开教与中国社会的抵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杨天石:《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应骥:《日本大和民族探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日俄战争期间杨枢致外务部密函(一)》,《历史档案》,1987年第2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袁世凯驻节朝鲜期间函牍选辑》,《历史档案》,1992年第3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中国参加日本大阪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史料》,《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
    周秋利:《民国三大书局的教科书之争》,《中国编辑》,2003年第4期。
    周蜜:《日本人种论》,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周其厚:《论民国中华书局教科书与日本的纷争——兼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