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唐书》列传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叙事是人类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项基本技能。人类的叙事能力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提升。叙事与文学的关系尤其密切,即使在以抒情为主要特色的诗歌领域,叙事因素也大量存在着。在中国文学史上,既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也存在着根柢深厚的叙事传统。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与对抒情传统的研究相比,更加显得不平衡。
     其实,中华文化的叙事品格早在2500多年前的先秦史学著作《春秋》、《左传》、《国语》就显现出来,后经近500年的发展,到汉代的纪传体史书《史记》问世而臻于成熟,并在此后的史学发展中日益完善。中国古代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史学之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统一,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对叙事方法不同程度的运用。中国传统史著的主要形式纪传体史书,其中的人物传记部分往往体现了作者对史学与文学价值的双重追求,实乃史学与文学交汇的产物,不妨视为两者的接合点。因此对史传作品进行叙事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和把握史传作品的文学性,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史学名著的文学价值,理解文学与史学的亲缘与渊源关系,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坚定对我国古已有之的叙事品格的认识,为我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和中国特色文学叙事理论的建构提供借鉴。
     唐代和宋代是文学与史学的鼎盛时期,目前学术界关于唐宋历史研究、唐宋人物生平研究、唐宋文学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从文学叙事角度对《新唐书》文本的研究却寥若晨星。笔者特选择《新唐书》列传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特征作较为深入系统的考察,作为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传统的一种尝试。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叙事学方法、文体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结构、互见叙事、叙事干预、民间叙事等诸方面的分析,探讨《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特点,并通过《新唐书》列传与唐代其他各类传记文体的比较,探讨《新唐书》人物传记叙事方面的独特性。
     论文包括绪论、引言、主体部分九章、结语。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和引言叙述选题缘起,对古今学者有关《新唐书》列传文本叙事特征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对其编修背景及列传的执笔者宋祁的文学观和史学观进行概述,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和主要内容。
     论文从第一章到第六章分别对《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结构、叙事干预、互见叙事和民间叙事进行考察。
     第一章论叙事结构。《新唐书》列传的单篇传文基本沿用正史列传的通用手法,以顺叙方式组织文本的形式,但为了避免单调重复,兼用插叙、补叙等手法,形成了时序的多样化特点;同时在时间线索的统摄下,在传文中多采用单线贯珠与一线双丝的结构方式;在各篇传文之间,以不同的方式将各传主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使整个《新唐书》列传呈现出网状布局。
     第二、三章论叙事干预。史家撰写史书,不仅仅是记载历朝历代的大事,还要通过叙事干预申张自己的主体意识,《新唐书》列传中既有较为明显的指点干预与评论干预,也有较为隐晦的寓论断于叙事式干预。通过叙事干预,宋祁达到了文约意丰、意蕴幽隐的效果,增强了传文的文学性,同时表现了中国史家的传统意识、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和宋祁个人的思想。
     第四、五章论互见叙事。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书写方法,刻画形神兼备、鲜明活泼的历史人物形象是纪传体史传作家孜孜以求的高标。论文以魏征和武则天为例,探讨互见叙事对刻画人物形象之作用,认为互见文本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补充和生活化,增强了传主形象的立体感;它对传主行为提供具体语境,为读者把握传主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动向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互见文本对传主命运的阐释,使读者能够透过人物事迹看到其本真面目,从而对传主有更全面、更细微的了解。
     第六章论《新唐书》列传中所见的民间叙事。史家为追求叙事的“详而博”,在书写过程中经常采录民间叙事,《新唐书》中采录的民间叙事数量庞大,涉及范围亦非常广泛。宋祁通过采录民间叙事文本,使传主事迹具有了传奇化色彩;实现叙事视角的多重转换,增加反映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借鉴民间叙事组织文本亦是解决文章结构重复的有效方法。为使民间叙事适应官方叙事的要求,宋祁对部分民间叙事文本进行加工、润色,使其呈现出浓厚的官方色彩;又为更好的传情达意,在语言上则或保留其民间色彩或进行雅化处理。
     论文第七章至第九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新唐书》列传与唐人单篇传记文章、唐人墓志铭、唐代笔记、传奇进行文体叙事特点的比较,探讨史传与文学作品叙事手法之异同。
     文人单篇传记文章、墓志铭和笔记、传奇皆是正史列传的重要史源,正史往往在对它们进行加工改造后而成。与它们相比,正史更注重对上层统治阶级思想的维护和宣扬。正史以“实录”为悬鹄的追求使之在行文上注重客观性,史家个人的感情较为隐晦,文学性传记和墓志铭则不但可以在行文中对传主的生平作大量评论,甚至可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感,叙述者的主体意识非常明显。由于传记文章和墓志铭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好友在传(墓)主去世后不久写成的,故不免对死者有所回护,对当时敏感的话题有所回避,文本中时常存在对事件记录模糊的现象,而史传作品则以叙事的明晰可靠为高标。
     正史作为官方叙事,担负着维护上层统治,宣扬主流思想的重任,它多是对社会上层官员仕宦经历和军国大事的记载,行文中很多纪要式的记录。笔记传奇则以搜罗趣闻轶事以吸引读者为兴趣所在,故作者会运用多种手法如叙述者的角色化、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创造出逼真的“第二自然”。
     结语。在上述各部分的基础上,对《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特点进行总结,初步探讨文学与史学叙事之间的关系,认为历史叙事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文学叙事的因素,是中国文学叙事的源头之一,叙事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突破历史叙事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后,以正史为代表的史学叙事的发展却出现了某些萎缩、衰退的趋势,然在史书写作中追求文学叙事之美仍然是一些富于文学修养和理想的中国史家的传统。
Narration is a basic skill for human being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t gets continuous progress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society. Entering in modern times, people showed extreme interest on narration.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on many topics about narration, such as narrative means, narrative media, narrative works and narrative subjects. Step by step, a huge system about narratology was formed.
     We can see the narrative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in Pre Qin's historical works, such as ChunQiu, ZuoZhuan, and GuoYu, which were written in 2,500 years ago. After nearly 500 years development, it come into perfect a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ShiJi), the first biographical historical book, was released in Han dynasty. And it got better and better accompan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Although the narrative tradition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s not as good as Chinese ancient historiography, but people always say tha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re in the same family. Many chapters in excellent historical works, such as ZuoZhuan, Shiji, and Hanshu, have been regarded as excellent, outstanding literature writings. Many excellent literary works, such as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 Three Woman and A Hundred and Five Men, were produced by absorbing the method of writing history books.
     The biographical historical books are main bo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y books. And biographies often embody the compiler's coordinative pursuit of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 The biography in the historical book is outcome of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 I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By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n historical works, not only can help us to discover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 but also can help us to grasp the literary value of historical masterpiece better and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literature. Also it can help us to firm the narratological style of Chinese ancient historical work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est narratology, to offer valuable fruit stud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narrative theory.
     Both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are in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historiography. Liu Zhiji's Shi Tong that was published in Early Tang dynasty was a hallma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historiography. New Tang History Book, which was published after Shi Tong not long time, had great significance on both literature and historiography. At present, the academ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when they study on character’s life, history event and literary method on New Tang History Book. However, the research about its text from the angel of narration is just as few as stars at dawn. To discuss deep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is thesis take the biography in New Tang History Book as research object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narrative traits of this history book.
     Mainly adopting methods of narratology, stylistic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character of New Tang History Book through analyzing cross-references narration, folk narration and narrative intervention of New Tang History Book. Also it discusses New Tang History Book’s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biography’s narrative method through comparing biography in New Tang History Book with narrative style in Tang dynasy .
     This thesis includes Introduction, nine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origin, train of thought, object and method of this thesis. It also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peripheral research and narrative research of New Tang History Book by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narrative structure, cross-references narration ,narrative intervention, and folk narration in first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s about narrative structure. each one of biographies in New Tang History Book use common techniques of Chinese Official History, which organizes text in order of precedence. However, it also use techniques of narration interspersed with flashbacks and flash back to avoid monotony and tautology, which form diversified character of temporal structure. Under the temporal clue, biographies usually use structures of crossing pearls with one thread and one thread with two branches. During every biography, it uses different method to associate each protagonist to form a huge net of relationship, which make biographies in New Tang History Book present netlike composition.
     Chapter 2 and 3 is about narrative intervention. Historians’writing history books are not only record important events of every dynasty, but also reveal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mselves by narrative intervention. There are relatively distinct pointing intervention and commenting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metaphorical narrative intervention which has writer’s judgment in biographies of New Tang History Book. By narrative intervention, Songqi get the effect of using simple text to express abundant meanings, hiding author’s mind in connotation, which strengthen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graphy. Biographies in New History Book shows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historian, official character and Songqi’s thought.
     Chapter 4 and 5 is about cross-references narration. Biography is a writing method of history books, which takes characters as it’s main body. It intends to observe events by portraying a character, to expatiate history by writing biographies. Portraying a historical people both in figure and spirit is the highest standard which historians stick to pursue. The thesis takes Weizheng and Wuzetian as example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cross-reference narration’s portraying historical characters. The thesis consider that cross-reference text improves the third dimension effect of protagonist’s character by the complementarity of protagonist’s life story. The cross-reference text provides specific context for protagonist’s behavior, opening a window for readers to grasp protagonist’s action motivation and state of m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cross-reference make readers look through protagonist’s real appearance to know the real detail text by interpret protagonist’s fate. So, readers can know more detail about the protagonist.
     Chapter 6 is about folk narration. To pursue narration’s detail and rich character, historians usually pick folk narration when writing history books. New Tang History Book has picked a great deal of folk narration, which involved wide range. By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texts of folk narration, Songqi makes protagonist of each biography get legendary character to realize changing narrative angle and strengthening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he reflection on society. It’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autology about text structure by using experience folk narration to organize texts. To make folk narration adapt the request of official narration, Songqi uses method of imagination, embellishment and processing on texts of folk narration. And texts of folk narration show itself deeply official and obviously elegant character.
     Chapter 7, 8 and 9 mainly us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to compare the biography in New Tang History Book with the biography in Tang literary biography works, Tang epitaph, Tang jotting and Tang Romance on the character of narrative style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narrative method between historical biography and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biography, epitaph, and jotting are all important historical origin of biographies in official history. Many contents in biographies of official history are on the basis of ad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m. Comparing with them, official histo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aintain and propagate thoughts of upper ruling class. Official history takes true record as its target, which makes it take more attention to be objectivity. Historians’personal emotion express metaphorically. Both literary biography and epitaph not only can make comment on the protagonist’s life in the text, but also can express writer’s personal emotion. The narrator’s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very easy to see. Literary biography and epitaph are usually finished just after the protagonist died by one of his good friends. So, literary biography and epitaph usually slide over sensitive topic. There are usually some kinds of dim text which record the event. However, historical biography takes perspicuity as highest standard. Biographies in official history usually record protagonist’s life in summar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tagonist’s political metamorphosis. Jotting novels and romance that take realities as subject matter are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amusing anecdotes and making scenario vivid and intricate to attract readers. So the writer will use many kinds of techniques to enrich text and create living second nature.
     On the basis of above parts, the part of conclus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takes the conclusion that historical narration possesses the factor of literary narration. Historical narration is one of provenances of Chinese literary narration. When literary narration gets great progress after breaking through historical narration, official history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on appears some kind of trend of atrophy and decline. However, the pursuit of beauty of narration during writing a history book is still the tradition of historians who abound in literary culture and ideality.
引文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④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⑤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⑥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黄霖、李桂奎、韩晓《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书店,2009年版。
    ⑧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第9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5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①[宋]宋敏求著,汝沛点校《春明退朝录》,第44页,与[宋]范镇著,诚刚点校《东斋记事》合刊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括号内为笔者所补,后同。
    ②[宋]欧阳修《进唐书表》,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64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钱大昕《修唐书史臣表》,丛书集成初编本附于[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后。
    ④[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六,四库全书本。
    
    ①[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第84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①[金]王若虚《文辨》,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115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宋]王楙《野客丛书》附录《野老纪闻》为其父遗文?兑翱痛允椤酚卸嘀职姹荆司荨端目馊椤纷硬?杂史类三十卷本。
    ③[宋]王正德《余师录》,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9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12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⑤钱基博《古籍举要》,第80页,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⑥[宋]欧阳修《进唐书表》,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64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张镃《仕学规范》,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07—30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宋]陈模《怀古录》,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52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金]王若虚《滹南集·新唐书辨》卷二十二,四库全书本。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12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⑤李澄宇《读新唐书蠡述》,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⑥[金]王若虚《滹南集·新唐书辨》卷二十二,四库全书本。
    ①刘传鸿《两〈唐书〉列传部分词汇比较研究》,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②[宋]欧阳修《进唐书表》,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64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金]王若虚《滹南集·新唐书辨》卷二十二,四库全书本。
    ④[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第596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⑤[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校点《日知录集释》第1138、1140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13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⑦[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5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⑧[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第596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①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第462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②岑仲勉《唐史余瀋(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黄永年《〈旧唐书〉与〈新唐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冯步云、冯家鸿《史海钩沉——〈新,旧唐书〉比较述评·前言》,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④王田田《再议两〈唐书〉》的优劣》,《科教文汇》,2006年11月下月刊。
    ⑤倪军民《两唐书〈高丽传〉比较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⑥卢宁、李振荣(《论〈新唐书〉〈旧唐书〉对韩愈评价之差异》,《中州学刊》,2001年第2期。
    ⑦苏爱民《试析新旧〈唐书〉对白居易评价差异之原因》,《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3期。
    ⑧孙翠秀《两唐书中〈狄仁杰〉传之比较》,《林区教学》,2007年第11期。
    ⑨[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第35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①[宋]吴缜《新唐书纠缪》,丛书集成本初编本。
    ②郭绍林《〈新唐书〉列传误采小说传闻辨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③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④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第463—474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①叶孟明、余恕诚、张先选注《古代名人传记选》,黄山书社,1985年版。
    ②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历史系和杭州大学历史系合编《中国历史文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③王炳元选译《二十四史名人传记精华》,第1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
    ①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第11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元]脱脱等著《宋史》,第9796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②[宋]欧阳修撰,吕友仁、李伟国点校《归田录》第15页,与[宋]王辟之撰《渑水燕谈录》合刊,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63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宋]宋祁《景文集》卷四十九,丛书集成初编本。系年参考温洁《宋祁诗文系年及行实考述》,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
    ②[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第1342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③[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欧阳发《先公事迹》,第2626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④[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元]脱脱等著《宋史·宋祁传》,第9593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宋]王正德《余师录》,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4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刘咸炘《宋元文派略述》,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975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
    ⑦[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④[宋]宋祁《景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650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②[清]李渔著,单锦珩校点《闲情偶寄》,第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③[六朝]刘勰著,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第287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8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⑤[宋]王正德《余师录》卷二,四库全书本。
    ①[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吴虞《〈松冈小史〉序》,夏晓虹、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5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恪传》,第356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千里传》,第35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回传》,第4517—45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桡”疑为“挠”。
    ②刘师培《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959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法]兹维坦·托多罗夫著,朱毅译《叙事作为话语》,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第2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轨传》,第3709—371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李澄宇《读唐书蠡述》卷二,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杨慎矜传》,第456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颜传》,第518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翱传》,第528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郑注传》,第531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姜庆初传》,第379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韦陟传》,第43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卢弘止传》,第528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二,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41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清]李绂《秋山论文》,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400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珪传》,第3889—389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56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九龄传》,第442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勣传》,第442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一册,第52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1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338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良传》,第2049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东汉]班固《汉书·石建周仁传》,第2205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靖传》,第382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弼传》,第459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训郑注传》,第532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綝传》,第4225—422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段秀实颜真卿传》,第486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保皋郑年传》,第6206—620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537—353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6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86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8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2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738—573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范传正传》,第520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王君廓传》,第2352—235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君廓》,第3807—380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一昔遁去”疑应为“一夕遁去”。着重号乃笔者所加。
    ①[清]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编《历代名家评〈史记〉》,第63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马燧传》,第488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马燧传》,第488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马燧传》,第488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栖筠传》,第473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栖筠传》,第473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31页,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③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31页,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④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第36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陆贽传》,第3791—38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贽传》,第491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贽传》,第492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贽传》,第492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李德裕传》,第4509—453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德裕传》,第5332—533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德裕传》,第533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德裕传》,第534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361页,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行俭传》,第408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来俊臣传》,第590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弼传》,第459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第526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皇甫湜传》,第526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东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249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东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2492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2493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第108—10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靖传》,第38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靖传》,第382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忠嗣传》,第455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554—455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弼传》,第459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弼传》,第459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59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光弼传》,第459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1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李澄宇《读新唐书蠡述》卷二,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74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86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第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36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81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第50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②[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仿制品的历史文本》,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第1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肖锋《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①周振甫《春秋笔法(上)》,《新闻业务》,1961年第1期。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第116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③李洲良《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中华文史论丛》,第169—170页,2010年第1期。
    ④胡宝珍《“互见法”探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⑤[东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249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传一人而其子孙皆附传内,此《史记》世家例也。至列传则各因其人之可传而传之,自不必及其后裔,间有父子祖孙各可传者,则牵连书之。……以其子孙附祖父传之例,沈约《宋书》已开其端……若一人立传,而其子孙兄弟宗族,不论有官无官、有事无事,一概附入,竟似代人作家谱,则自魏收始。”第202—20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高五王传》,第1987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褚亮传》,第397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74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回鹘传》,第61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南朝]范晔《后汉书·彭庞传》,第502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瑾传》,第1235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北齐]魏收《魏书·刘桃符传》,第1757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李绅传》,第449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元]脱脱《宋史·韩世忠传》,第11368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⑤[明]宋濂《元史·普颜不花传》,第4429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⑥[清]张廷玉《明史·沐晟传》,第376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⑦[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4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第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④[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柴绍传》,第377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亮传》,第377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丘行恭传》,第378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温彦博传》,第380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君廓传》,第382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卢祖尚传》,第383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房玄龄传》,第385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杜如晦传》,第385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征传》,第38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珪传》,第38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纲传》,第390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戴胄传》,第391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权万纪传》,第391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⑩[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岑文本传》,第396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虞世南传》,第396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第1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南朝]沈约《宋书·孔琳之传》,第159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郑絪传》,第41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第16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宇文士及传》,第393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唐]刘餗著,袁宪校注《隋唐嘉话》,第19页,与[唐]张鷟《朝野佥载》合刊,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①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43页,三联书店,1993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杨国忠传》,第5848—584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杨国忠传》,第424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唐高祖窦皇后传》,第346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狄仁杰传》,第421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李澄宇《读新唐书蠡述》,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晙传》,第415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崔日知传》,第433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琚传》,第433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至忠传》,第43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4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宋璟传》,第4390—439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第1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汪荣祖《史学九章》,第213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鉷传》,第456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第62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栖楚传》,第524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贾肃传》,第532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白孝德传》,第459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卢杞传》,第63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第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校点《日知录集释》,第1114—1115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④[清]张廷玉《明史·严德珉传》,第397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杜维运《历史研究法》,第2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1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吉甫传》,第47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164—16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历史的想象》,第336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③[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375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仇士良传》,第5874—587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葛洪《涉史随笔》,从书集成初编本。
    ③白寿彝《〈史记〉新论》,第78页,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第318页,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柬之传》,第43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1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3—460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5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白居易传》,第4340—435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白居易传》,第4300—430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8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李澄宇《读新唐书蠡述》卷二,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⑤[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4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599—460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5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599—460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6963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5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郭子仪传》,第3454—345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子仪传》,第460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吉顼传》,第4848—484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吉顼传》,第4257—425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219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74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3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29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3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进唐书表》,第64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秦宗权传》,第646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878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宋]吕祖谦《东莱集》,四库全书本。
    ②[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四库全书本。
    ③[清]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第13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清]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第27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⑤[宋]张方平《乐全集》附录《行状》,四库全书本。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征传》,第387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九龄传》,第442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绛传》,第484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德裕传》,第533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2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8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81—382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宋]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第422页,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朱敬则传》,第422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吴虞《〈松冈小史〉序》,夏晓虹、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5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吴虞《〈松冈小史〉序》,夏晓虹、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51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63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421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谢保成《隋唐五代史》,第472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第529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谢保成《隋唐五代史》,第472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忠义列传》,第549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孝友列传》,第491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孝友列传》,第559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卓行列传》,第557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奸臣列传》,第636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黄永年《〈新唐书〉说略》,《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第32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④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257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傅璇琮、蒋寅总主编,刘扬忠本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第22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3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984年版。
    ②[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宋]周必大《跋宋景文公唐史稿》,《全宋文》卷二三〇,第28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④[清]李慈铭著、由龙云辑、虞云国整理《越缦堂读书记》,第28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宋]张镃《仕学规范》,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0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宋]王正德《余师录》,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4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8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李笠《史记订补》,1924年瑞安李氏横经堂刊本。
    ②章沧授《论〈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③胡宝珍《“互见法”探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第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⑤胡宝珍《“互见法”探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①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第92—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杨丁友《〈史记〉“互见法”再探》,《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③[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73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⑤靳德俊《史记释例》,张大可《〈史记〉研究》,第29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宋]苏洵、苏轼、苏辙著,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六册,第213—214页,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②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第88页,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③李笠《史记订补·叙例》,1924年瑞安李氏横经堂刊本。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征传》,第3867—388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西汉]刘向著,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第23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下》,第11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艺文志一》,第1450—14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吕才传》,第40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116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①人名顺序按其在《新唐书·魏征传》中出现的先后排列。
    ②人名顺序按其在《新唐书·魏征传》中出现的先后排列。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戴胄传》,第391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姜行本传》,第379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瑀传》,第3950—39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霍王李元轨传》,第355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长乐公主传》,第3645—364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珪传》,第3888—388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王溥《唐会要》,第1299—13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褚遂良传》,第402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褚遂良传》,第402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薛稷传》,第389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洎传》,第39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翱传》,第5280—528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明]李贽《史纲评要》,第101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宇文士及传》,第3935—393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刘餗著,袁宪校注《隋唐嘉话》,第12页,与[唐]张鷟《朝野佥载》合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张耒集》,第627—6228页,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义方传》,第416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瑀传》,第39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权万纪传》,第393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瑀传》,第39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卷五,四库全书本。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55—256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25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白居易传》,第430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吕諲传》,第46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晟传》,第48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崔植传》,第466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谟传》,第388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程异传》,第5142—514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濯”疑应为“擢”,存疑。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皇甫镈传》,第511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度传》,第521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庞卿恽庞同善传》,第374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师立传》,第37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寂传》,第3739—374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贾曾传》,第429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朝宗传》,第427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第81—10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本纪由欧阳修执笔,故《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本纪》的作者为欧阳修。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唐太宗贤妃徐惠传》,第34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第3474—3485页,1975年版。
    ①李澄宇《读新唐书蠡述》卷二,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侯思止传》,第590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第402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义府传》,第634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勣传》,第382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第619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冯元常传》,第417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冯元常传》:“永淳中,(冯元常)为尚书左丞。元常清鉴有理识,甚为高宗之所赏。尝密奏‘中宫权重,宜稍抑损’,高宗虽不能用,深以其言为然,则天闻而甚恶之。”第4799—47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第11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上金传》,第3586—35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素节传》,第3586—35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义琰传》,第403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郝处俊传》,第421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郝处俊传》,第279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炎传》,第4247—424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1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上官仪传》,第403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韦弘机传》,第394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孟宪实《唐高宗的真相》,第186——1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2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90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第35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千里传》,第35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索元礼传》,第590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伷先传》,第4249—425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祎之传》,第425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锡传》,第418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郑惟忠传》,第44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怀古传》,第562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阎知微传》,第394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唐中宗赵皇后传》,第34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太平公主传》,第359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校点《日知录集释》第1140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③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行俭传》,第408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上官昭容传》,第348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上》,第117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杨丁友《论〈史记〉“互见法”的艺术价值》,《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②[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319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金]王若虚《滹南集》,四库全书本。
    ④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编《历代名家评〈史记〉》,第19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⑤[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一册,第7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⑥[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06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勃传》,第574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卢怀慎传》,第441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第526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冯宿传》,第527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131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1年版。
    ①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第179页,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密传》,第36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安禄山传》,第641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饶娥传》,第58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贾肃传》,第5320—532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武士彠传》,第583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元吉传》,第354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郑朗传》,第507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夏侯端传》,第549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第5262—526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绅传》,第534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峤传》,第43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勃传》,第574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杜如晦传》,第385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征传》,第38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虞世南传》,第397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⑤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第40—41页,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⑥茅盾《神话研究》,第15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①茅盾《神话研究》,第157—15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②[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宗楚客传》,第41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杜景佺传》,第41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杜景佺传》,第424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憕传》,第551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杨德干传》,第56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万建中《寻求民间叙事》,《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唐]张鷟《朝野佥载》,第9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第87页,与[唐]刘餗《隋唐嘉话》合刊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姜师度传》,第394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第2018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苏味道传》,第2991—299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苏味道传》,第420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鷟传》,第4979—4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张鷟著,袁宪校注《朝野佥载》,第90页,与[唐]刘肃《大唐新语》合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四库全书本。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40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4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50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马雪芹《评〈朝野佥载〉》,载黄永年主编《古代文献研究集林》第一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第11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附考异)》第28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附考异)》第28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④[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292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第364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979—4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4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18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第274—275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张建章”两《唐书》作“张建”,“李匡俦”作“李匡筹”,[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4681—468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984—59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4681—468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984—598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李昉《太平广记》,第2217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李林甫传》,第324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林甫传》,第6348—634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郭谊传》,第60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稹传》,第60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一册,第7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一册,第7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第940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太宗本纪》,第2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太宗本纪》,第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李澄宇《读唐书蠡述》,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①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第59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上官婉儿传》,第3488—348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上官婉儿传》,第2175—217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第187页,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①[唐]刘餗《隋唐嘉话》,第45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第4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③[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第510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裴知古传》,第379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第44页,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②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第164—16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第92—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宋]宋祁《景文集》卷九十八,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第6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薛大鼎传》,第4787—478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薛大鼎传》,第562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第3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田仁会传》,第56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李密传》,第220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密传》,第367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第75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⑤[唐]刘肃《大唐新语》,第69页,与[唐]刘餗《隋唐嘉话》合刊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侯思止传》,第591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二册,第3—4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②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第1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①[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第180—18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许敬宗传》,第633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58—359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第359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唐]刘餗撰,袁宪校注《隋唐嘉话》,第46—47页,与[唐]张鷟撰《朝野佥载》合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娄师德传》,第409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3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清]董诰主编《全唐文》,[清]陆心源编《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②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①[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第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吴筠传》,第512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吴尊师传》,《全唐文》卷五〇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文本作者因避唐玄宗讳,故称玄宗为元宗,
    ①[唐]李商隐《李商隐全集》,第209—2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贺传》,第5787—578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五代]刘昫等著《旧唐书·李贺传》,第37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全集校注》第1754—1755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清]徐松著,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凡例,第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清]徐松著,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凡例,第5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唐]杜牧《樊川文集》,第1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②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第47—4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唐]黄璞《林孝子传》,《全唐文》卷八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①[唐]欧阳詹《甘露述》,《全唐文》卷五九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①[唐]欧阳詹《甘露述》,《全唐文》卷五九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②[唐]欧阳詹《甘露述》,《全唐文》卷五九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①蒋寅《大历诗人研究》,第52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唐]李翱《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武公墓志铭》,《全唐文》卷六三九,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①[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武儒衡传》:“时元稹依倚内官,得知制诰,儒衡深鄙之。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第4162—426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47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唐]李翱《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武公墓志铭》,《全唐文》卷六三九,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①[唐]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全集校注》第2391—2393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湖北崇文书局,光绪元年刻本。
    
    ①[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第751—7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俱文珍传》,第47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第795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第849—858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唐]吴武陵《遗孟简书》,《全唐文》卷七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②[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第797—798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吕思勉述,黄永年记《吕思勉文史四讲》,第30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宋]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第15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吕思勉述,黄永年记《吕思勉文史四讲》,第30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岑仲勉《隋唐史》,第646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唐]刘餗著袁宪校注《隋唐嘉话》第1页,与[唐]张鷟《朝野佥载》合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唐]牛肃《吴保安》,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241—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2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⑤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吴保安传》,第550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志》,第117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11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第183、190—1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唐]李公佐《谢小娥传》,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93—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③[唐]李复言《尼妙寂》,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95—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谢小娥传》,第5827—582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谢小娥传》,第64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第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第1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第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唐]张鷟《朝野佥载》,第58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畲母传》,第582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张鷟《朝野佥载》,第18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唐]刘餗著、袁宪校注《隋唐嘉话》,第33页,与[唐]张鷟《朝野佥载》合刊,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第5页,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①[唐]李肇《唐国史补》,第55页,与[唐]赵璘《因话录》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1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③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67页,三联书店,1993年。
    白寿彝《〈史记〉新论》,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4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蔡东藩《唐史演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
    岑仲勉《唐史余瀋(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
    陈崇光《欧宋修书异同论》,《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程方勇《范晔及其史传文学》,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丁如明点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董诰主编《全唐文》,[清]陆心源编《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5期。
    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董乃斌主编《文学史学原理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本。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杜维运《历史研究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荷兰]F·R·安克施密特著,韩震译《历史与转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良译《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
    [唐]封演《封氏见闻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
    [法]菲力普·乐热讷著,杨国政译《自传契约》,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冯步云、冯家鸿《史海钩沉—〈新,旧唐书〉比较述评》,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
    傅璇琮《李德裕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傅璇琮、蒋寅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葛洪《涉史随笔》,从书集成初编本。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耿占春《叙事与抒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校点《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清]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郭丹《史传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绍林《〈新唐书〉列传误采小说传闻辨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美]海特·怀登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述话语与历史再现》,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韩兆琦、吕伯涛主编《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洪本健编《欧阳修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版。
    胡宝珍《“互见法”探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胡平《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黄进德《欧阳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华赖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永年《〈旧唐书〉与〈新唐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陕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黄永年主编《古代文献研究集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主编,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南宋]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金健人《叙事研究的轨迹与重心转移》,《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历史的想象》,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3年版。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984年版。
    [唐]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
    李澄宇《读唐书蠡述》,湘鄂印刷公司印行,1936年版。
    [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版。
    [唐]李贺著,叶葱奇疏注《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唐]李商隐《李商隐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李少雍《中国古代的文史关系》,《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李少雍《六朝正史的文学特色》,《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李少雍《史传里的琐事—以〈晋书〉文学特色脞说》,《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李祥年《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清]李渔著,单锦珩校点《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年版。
    [唐]李肇《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明]李贽《史纲评要》,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李洲良《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刘传鸿《两〈唐书〉列传部分词汇比较研究》,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书店,1988年版。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
    刘松来《〈史记〉“互见法”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刘咸炘著,黄曙辉编?读跸虨匝趼奂ㄊ费П啵罚阄魇Ψ洞笱С霭嫔纾?007年版。
    [西汉]刘向著,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六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五代]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林语堂《武则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卢宁、李振荣《论〈新唐书〉〈旧唐书〉对韩愈评价之差异》,《中州学刊》,2001年第2期。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罗朝蓉《从史实到虚构之间的古典复调性》,《求索》,2004年第3期。
    [唐]陆贽著,王素点校《陆贽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吕思勉述,黄永年记《吕思勉文史四讲》,中华书局,2008年版。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宋]吕夏卿《唐书直笔》,四库全书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马克·柯里著,宁中一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孟繁华《叙事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孟宪实《唐高宗的真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倪军民《两唐书〈高丽传〉比较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美]倪豪士《传记与小说》,中华书局,2007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秦晋《演进与代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版。
    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清]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钱基博《古籍举要》,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清]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续修四库全书本。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施子瑜《柳宗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3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宋]宋祁《景文集》,从书集成初编本。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宋祁《宋景文杂说》,丛书集成初编本。
    孙翠秀《两唐书中〈狄仁杰〉传之比较》,《林区教学》,2007年第11期。
    [宋]孙甫《唐史论断》,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代]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
    苏爱民《试析新旧〈唐书〉对白居易评价差异之原因》,《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3期。
    [宋]苏洵、苏轼、苏辙著,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汪荣祖《史学九章》,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炳元选译《二十四史名人传记精华》,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
    [宋]王谠著,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东志《高力士大传》,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唐摭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王昊《敦煌小说及其叙事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齐鲁书社,2007年版。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2003年版。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田田《再议两〈唐书〉》的优劣》,《科教文汇》,2006年11月下月刊。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四库全书本。
    王运熙、杨明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美]韦恩·布斯著,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微思瓦纳珊编,单德兴译《萨义德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吴枫《隋唐历史文献集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吴怀褀《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廷燮《唐方年表镇》,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吴缜《新唐书纠缪》,丛书集成初编本。
    夏晓虹、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肖锋《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孝廉、玉恒《魏征秘史》,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清]徐松著,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杨联陞《国事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杨丁友《论〈史记〉“互见法”的艺术价值》,《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
    叶孟明、余恕诚、张先选注《古代名人传记选》,黄山书社,1985年版。
    [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唐]元稹著,冀励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宋]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德礼《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唐]张九龄著,刘斯翰校注《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张耒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张万起《新旧唐书人名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中华书局,2009年版。
    张亚军《南朝四史与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唐]张鷟《朝野佥载》,[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章群《通鉴及新唐书引用笔记小说研究》,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唐]长孙无忌《唐律议疏》,从书集成初编本。
    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赵元一《奉天录》,从书集成初编本。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宋]朱弁著,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
    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友华《〈新唐书·则天皇后纪〉解题》,《江苏科技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祖国颂主编《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