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择了汽车杂志这一行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论的视角在社会系统语境内考察汽车媒体,运用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中的AGIL分析框架建立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并通过这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汽车媒体、汽车厂商、政府及受众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系统论中的层次论、整体论等,研究以汽车杂志为代表的汽车媒体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其他个体的互动博弈关系。着重从系统论角度探讨了汽车杂志在汽车媒体系统内与其他汽车媒体的相互融合,共生共赢,尤其分析了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汽车杂志如何通过数字化这个平台实现自身发展。最后对汽车杂志为代表的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受众策略提出了新的观点。
     帕森斯的AGIL理论是一个抽象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形态,可以应用在各种系统中。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及维模功能通过汽车媒体、政府、汽车厂商及受众的互动关系一一体现。作为一个系统,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及目的性等各种特性,并在互相博弈的进程中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以汽车媒体为主体所产生的与受众、政府及汽车厂商的互动关系及汽车媒体如何通过信息平台功能平衡好与系统内其他三者的关系,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汽车杂志作为汽车媒体系统内的一个主体,与诸如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汽车媒体系统受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形势下,汽车杂志必须通过整合和维模功能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以数字化发展的方式实现与其他媒体的共生共赢。最后,基于分众传播营销模式下受众需求满足而提出的“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更是为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运用了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访问了大量汽车传媒业的专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汽车杂志在汽车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及佐证。选取了中国汽车杂志中发行量最大、时间最长的《汽车之友》从1986到2008年间等距抽样共132本杂志进行报道内容和广告分析,同时选取了《汽车导购》、《车王》、《汽车测试报告》、等三本不同定位的汽车杂志从2004到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进行广告分析,以验证《汽车之友》杂志1994-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的研究分析。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抽样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汽车杂志实证研究之一,也希望籍此能够帮助中国汽车杂志行业看清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研究如何开展数字化发展,运用新的行业消费类杂志受众策略以提升汽车杂志内容报道及广告经营能力,促进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再上新的台阶。
This paper targeted automotive magazines, an industrial journal, as study objective to review automotive media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ystem and with systematology; establish automotive media ecosystem with AGIL analytical framework under Parsons, social systems theory;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utomotive media, automotive manufactures, government and audience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ystem. In the meantime, it studied the game relations between automotive media, as subject of the system and represented by automotive magazines, and other individuals in the system with hierarchical and holism of systematology; focused on investig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win-win relations between automotive magazines and other automotive media in the automotive media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systematology and particularly investigated how automotive magazines developed further through digitalized platform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convergence. Ultimately, it raised new point of view to audience strategy of industrial magazines represented by automotive magazines.
     AGIL analytical framework under Parsons is an abstract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theoretical form,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systems. The functionalities of adaption, goal attainment, integration and pattern maintenance in automotive media ecosystem were illustrated individually 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automotive media, government, automotive manufacture and audience. Automotive media ecosystem as a system was with attributes of integrity, self-organization, openness and purposiveness. It motivated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he progress of game relations as well. The interactive between automotive media, as subject, and audience, government and automotive manufacturer, as well as how automotive media balan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promote robust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re undoubtedly our study focus. Automotive magazine as subject of automotive media system differed greatly from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like TV, newspaper and etc. When the automotive media was significantly struck by new media typically as internet, automotive magazine must develop with digitalization through integration and pattern maintenance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convergence to realize win-win with other media. The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dience strategy of "audience segment in the mass" raised at end has provided new mindset for automotive magazines and other industrial journals.
     The paper applied systematology and social system perspective, interviewed vast automotive media experts and analyzed as well as evidence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of automotive magazines in the auto ecosystem with empirical study approach. It analyzed report content and advertisement of 132 "Auto Fan" magazines during 1986 to 2008, which was with greatest circulation and oldest history in Chinese automotive magazines. Simultaneously, it performed advertisement analysis to three automotive journals with differentiated positioning, i.e. "Car Market Guide", "Auto King", and "Top Gear", during 2004 to 2008 (15 for total) to echo advertisement analysis results from "Auto Fan"(during 1994-2008,15 for total). It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mpirical studies with most sampling volume and covering period. We hope to help China automotive journal industry identif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tudy on digit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pply new audience strategy so that to enhance capability of automotive report and advertising operation, facilitate benign and robust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media ecosystem, and promote the national automotive industry to a new level.
引文
1[美]马尔文.德夫勒,熊澄宇选编.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8.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3-24.
    3刘兵.资讯化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7-138
    4文长辉.媒介消费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55
    5林英泽.财经期刊经营的第三次销售[J].今传媒(学术版).2007(8):31-33.
    6公勋.基于数字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期刊经营[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参见[美]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著,王海等译.杂志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9-255
    8参见[美]伦纳德·孟格尔著,朱启文、崔人元译.期刊经营[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79-132
    9王刚.中国汽车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10梅莹.中国汽车类期刊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1陈桂军,薛锋.把脉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我国汽车类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J].中国出版,2005(12):33-35.
    12蔡正鹏.2005汽车杂志:三大实力“集团”形成[J].市场观察,2006(1):68-69.
    13陈笑.汽车杂志“拉力赛”[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4(1):124-125.
    14孙刚.期刊经营的系统化运营—《汽车族》运营体系探索[J].传媒,2008(1):58-59.
    15张建成.市场化期刊的成功之道—以《汽车导购》为例[J].编辑学报,2006(3):225-226.
    16刘泽林.以规模求效益以集约促发展—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5):15.
    17肖军.《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是如何开展品牌经营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44-45.
    18袁跃东.期刊市场的细分是一个大趋势—《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的内容定位[J].编辑学刊,2006(2):46-47.
    19赵霖.浅析汽车杂志的同质化竞争[J].中国传媒科技,2003(10):16.
    20王新春.汽车类杂志:从同质向差异进军[J].出版参考,2006(33):20.
    21孙燕君,康建中,梅园槑,刘再兴.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11-324.
    1李鸿.帕森斯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存在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2):68.
    2叶克林.现代结构功能主义-从帕森斯到博斯科夫和利维-初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6(6):73-74.
    3钟明.20世纪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3):5.
    4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
    5傅正元.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2(11):66-67.
    6韩永进.帕森斯社会理论范式对社会与技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28.
    7于海.行动论、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J].社会,1998(3):45
    8曲贵卿,张海涛.帕森斯与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比较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9):34.
    9李鸿.帕森斯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存在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2):67-68.
    10于海.行动轮、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J].社会,1998(3):44.
    11任倩影.从帕森斯的功能分析模式看广告社会功能的行使与异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6(3):82.
    12韩永进.帕森斯社会理论范式对社会与技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24.
    13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3-24.
    14[美]马尔文.德夫勒,熊澄宇选编.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8.
    15程发良,常慧.环境保护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
    16[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0.
    17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4-155.
    18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
    19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7-128.
    20陈明.大众媒介“建构现实”与公共政策[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
    21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上海:邵培仁,2002:257-265.
    22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9-30.
    2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9.
    24[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9.
    25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51.
    26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
    27[美]马尔文.德夫勒,熊澄宇选编.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9.
    28[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6.
    29[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4.
    30[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3.
    3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5.
    32刘玉能,杨维灵.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1(2):103.
    33刘玉能,杨维灵.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1(2):103.
    34朱丹.论生态学视野中的媒介博弈[J].山东视听,2006(5):17-20.
    35申金生,卫振林,纪寿文.现代物流信息化及其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5.
    36[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4-225.
    37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8-62.
    38查军.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9[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9.
    40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78-79.
    41高韵.我国汽车产业关联特性及带动效应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42俞晖.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我国汽车行业整合营销传播[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3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2.
    44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9:205-209.
    45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4.
    46腾讯网.比亚迪谋新能源车版图[EB/OL].腾讯财经,2010-3-29:http://finance.qq.com/a/20100329/002749.htm
    47新浪网:比亚迪戴姆勒合创电动车新品[EB/OL].新浪财经,2010-3-3: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100303/03377488516.shtml
    48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9:217-220.
    49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50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9:228-231.
    51尔东.“入世≠入市”中国汽车业五年学步仍蹒跚[EB/OL].中国汽车新网,2006-12-12:http://www.qiche.com.cn/files/200612/12041.shtml
    52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9:238-239.
    53李希光.传媒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52.
    54[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0:256-257.
    55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56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57孙维本,何文治,张明远.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宝库[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706.
    58徐哲一,武一川.战备管理10堂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78.
    59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60陈桂军,薛锋.把脉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J].中国出版,2005(12):31-33.
    61范晓屏.市场营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3.
    62梅清豪、林新法、陈洁光.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74.
    63常雅红.知识经济下企业发展的信息需求[J].情报科学,2006(6):521.
    64梅清豪、林新法、陈洁光.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82.
    65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66新浪网.2008年上海大众售车50万辆[EB/OL].新浪网-新闻中心,2009-2-3:http://news.sina.com.cn/c/2009-02-03/233215106227s.shtml
    6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0.
    68雅阁婚礼门:2005年1月9日下午2时10分左右,杭州石桥镇新郎周先生迎亲的婚车车队中,一辆本田雅阁轿车突然发生车祸,司机为躲避高速公路上的黄狗导致汽车失控,事后雅阁车从中断裂为两截。车祸造成三死两伤,成为杭州市2005年发生的第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此后媒体淡化处理“婚礼门”事件,使得网络媒体以及四大门户网站的BBS论坛成为谈论此事的主要途径。
    69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70迈势媒体.2010年汽车杂志市场分析报告[R].上海:迈势媒体,2010:
    71王德辉.领导法则[M].上海: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716.
    72中网咨询.浅析: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和发展趋势[EB/OL].中网商业评论,2009-12-16:http://www.cnwnews.com/html/biz/cn_sypl/20091216/175299_2.html
    73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4.
    74RichGordon,2003,theMeaningsandImplicationofConvergenceinKawamoto,K.,Ed.DigitalJournali sm:EmergingMediaandtheChangingHorizonsofJournalism,NewYork:ILowman&Littlefield,P5 7-73. 转引自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75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学术版),2009(1):10.
    76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08):24.
    77韩璐.数据库营销:报业经营的新思维[J].新闻传播,2007(4):27.
    78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J].国际新闻界,2006(7):16.
    79杜俊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J].国际新闻界,2007(5):65-68.
    80蔡雯.新闻报道策划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困局与对策[J].中国记者,2007(12):18.
    81[美]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
    82蔡雯.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J].新闻记者,2009(9):19.
    83[美]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辰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转引自:汤书昆、韦琳.当代媒介融合新趋势与科技传播模式的演化[J].理论月刊,2009(12):5
    84李鲤.融媒时代:数字报业传播模式的新发展[J].青年记者,2009(5):49-50.
    1 [美]Chris Barker. Culture Studies[M].London:Sage,2000:101-102.
    2 [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24.
    3 王锡苓.“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广告运动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17.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5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1.
    6 王锡苓.“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广告运动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119.
    7 孔菁慧.受众本位与报纸定位[J].理论学习,2008(7):66.
    8 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88.
    9 姚放.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9.
    10 [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73-274.
    11 丁末.西方知沟理论评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7-112.
    12 [美]Werner J.Severin, James W.Tankard, 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25.
    13 陈笑.汽车杂志“拉力赛”[J].媒介策略,2004(1):124.
    14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4):55-68.
    15 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1.
    16 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1-42.
    17 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83-97.
    18 [美]维曼.大众传媒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66-170.
    19 [美]Krippendorff, Klaus(2004).Contentanalysis:Anintroductiontoitsmethodology. ThousandOaks, CA:Sage.
    20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国发[1994]17号)
    2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22 新快报.600斤猪肉换辆进口车,回味汽车消费的朦胧年代[EB/OL].和讯新闻,2008-9-8:http://news.hexun.com/2008-09-08/108638988_3.html
    23 王刚.中国汽车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24 陈笑.汽车杂志“拉力赛”[J].广告大观,2004(1):125.
    25 李宝元.广告学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58.
    26 李宝元.广告学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58.
    27 喻国明.喻国明论传媒产业[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9-10-13:http://www.cddc.net/cnnews/xjzl/ygm/200910/10431.html
    28 综合报道.硬汉风格汽车之友静态体验长城哈弗H3[EB/OL].汽车之友网站,2009-8-14:http://info.autofan.com.cn/info/2009-08-14/2/10046851.xhtml
    29 汽车之友杂志.“最喜欢的家庭车”评选揭晓[J].汽车之友,1995(5):9.
    30 欣闻.我国将制定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J].道路交通管理,2003(5):23.
    31 腾讯网.“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评选活动”在京启动[EB/OL].腾讯网腾讯汽车,2007-2-15:http://auto.qq.com/a/20070215/0000411.htm
    32 何世念.F1飙升中国石化形象[J].中国石油企业,2004(10):15.
    33 深圳新闻网.汽车文化人才成“新贵”[EB/OL].深圳新闻网汽车文化,2006-9-7:http://www.sznews.com/cars/content/2006-09/07/content_335957.htm
    1 黄平.未完成的叙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20.
    2 陈昕,黄平.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J].上海文学,2000(12):60.
    3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
    4 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39.
    5 沈亚斐.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1):10.
    6 许俊基.中国广告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1.
    7 文军,钟书库.广告符号对消费仪式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9.(5):64.
    8 文军,钟书库.广告符号对消费仪式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9.(5):64.
    9 李敬锋.世界汽车广告发展简史[J].广告导报,2003(6):25.
    10 参见祝凤岚.广告理性诉求策略[J].广告学研究,民国85年.(8).
    11 王怀明,陈毅文.广告诉求形式与消费者心理加工机制[J].心理科学,1992.(5):475-476.
    12 陈思磊.亲情广告诉求的魅力[J].跨世纪,2008.(5):87.
    13 白雪岩.谈广告创意中的广告诉求[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
    14 何修猛.现代广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9.
    15 陈思磊.亲情广告诉求的魅力[J].跨世纪,2008(5):87.
    16 燕杰.解读感性诉求在现代广告创作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8.(1):50.
    17 白雪岩.谈广告创意中的广告诉求[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5.
    18 章宇光.中国轿车广告传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中国广告,2006(3):65.
    19 卢灿.简议中国汽车广告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J].科教文汇,2008(1):183.
    20 “用脚投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的: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用脚投票这一词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其它的领域,但用脚投票追根表达的是人们对某事件、某现象、某局面不高兴了,不满意了,不答应了,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股市中,股东(散户也是股东)用脚投票是指,股东到股票市场将自己拥有的公司股票转让出去。农民种田赔钱,于是弃田而去,是用脚投票;民工做工收入菲薄,待遇低下,不干走人,也是用脚投票;足球俱乐部面对恶劣的竞赛环境,罢踢且联合“抗上”,又是用脚投票;受到严重伤害的股市投资者们没有信心斩仓离场,还是用脚投票。
    21 南晓莉.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展望[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6):80.
    22 中华商务网.2003、2004年我国汽车市场及产品结构需求特征分析[EB/OL].中华商务网经济运行分析,2003-7-17:http://www.chinaccm.com/45/4505/450501/news/20030717/103240.asp
    23 陈笑.汽车杂志“拉力赛”[J].广告大观,2004(1):124.
    24 于大卫.一夜“坐大”还是两手空空[N].汽车007周报,2009,5(12):A10-A11.
    25 黄炜,杨宗锦.基于动态消费心理的品牌诉求策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105-109.
    26 新浪网: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五年增五成[EB/OL].2007-10-11: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1011/03004048217.shtml
    27 彭涛.神龙富康的一点启示[EB/OL].价值中国网,2006-4-26: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4/26/28500.html
    28 李斌.用“更适合您”的传播策略做汽车广告[J].广告导报,2003(6):32.
    29 大勇.改革开放30年记录中国汽车时代车型之一[EB/OL].好车网汽车生活,2009-9-21:http://www.goodcar.cn/09/0921/000021795.shtml#
    30 大勇.改革开放30年记录中国汽车时代车型之一[EB/OL].好车网汽车生活,2009-9-21:http://www.goodcar.cn/09/0921/000021795.shtml#
    31 安长军.中国汽车广告20年[J].广告大观,1998(1):54.
    32 赵英.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3(4):18-24.
    33 胡安生.从合资转为自主创新的战略转折-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之一[J].汽车工业研究,2006(6):5-7.
    34 胡润州.轿车进入家庭对交通的机遇与挑战[J].综合运输,2005(3):38-41.
    35 邱媛,张本照.我国汽车消费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6):10.
    36 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7):141
    37 陈清泰,鲁志强等.汽车消费需求会如何变化[J].中国机电工业,2002(1):24-25.
    38 郑雪芹.中产阶层引领汽车消费变革[EB/OL].中国商报网站,2006-12-8:http://www.cb-h.com/2008/shshshow.asp?n_id=29121
    39 王晓峰.对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群体及其消费特征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7:
    40 王晓峰.对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群体及其消费特征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7:
    41 吉良俊彦.咨讯零元一全新的杂志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9.
    42 姜虹,陈雪冰.媒介营销中的“三次售卖理论”及应用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2):118-119.
    43 陆贤清.荣威品牌报告[R].上海: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章,第二条, [颁布日期]1994.10.27
    45 钱杭园,孙文清,杨小微.广告定位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应用及评价[J].东南传播,2009(11):9.
    46 钱杭园,孙文清,杨小微.广告定位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应用及评价[J].东南传播,2009(11):9.
    47 新浪网.合纵连横寻求多元化[EB/OL].新浪网财经,2010-2-5: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205/07097373334.shtml
    48 中华管理学习网.整合营销:对消费者进行分众营销[EB/OL].中华管理学习网管理文库,2007-1-26:http://www.zh09.com/Article/cpgl/200701/314448.html
    49 全生.通用,东方不亮西方亮[EB/OL].全球品牌网管理观察,2009-4-3:http://www.globrand.com/2009/220394.shtml.
    50 [美]菲利普克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44
    51 肖显静.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1):172.
    52 江明华.企业广告媒体的选择和组合[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6(4):52.
    53 李红光.广告的媒体选择[J].新闻前哨,2003(8):73.
    54 [美]菲利普克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44.
    55 [美]菲利普克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44.
    56 朱春阳.传媒营销管理-一种影响力经济空间内的操作方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9.
    57 [美]菲利普克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46.
    58 肖兵艳,尹莉.网络媒体广告效果评估体系[J].传媒观察,2009(1):32.
    59 卢晓毅.媒体选择新理念:顾问式传播平台成就广告价值最大化[J].市场观察,2006(9):68.
    60 雷小平,蔡楚纯.基于消费者偏好的媒体选择[J].市场研究,2009(1):33.
    61 [美]简宁斯布赖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66.
    62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3.
    63 余义虎.杂志广告形式审美与特征[J].社科纵横,2006.21(12):120.
    64 陈莉.杂志广告中常见互动性设计样式刍议[J].艺术与设计,2009(2):64.
    1慧聪邓白氏研究汽车事业部.中国报刊广告市场(月度)研究报告[R].北京:慧聪邓白氏研究,2008.12.转引自媒介网:2008年12月机动车业广告媒体前10强[EB/OL].2009-3-6:http://www.cta126.com/zyzl/list_news.asp?wzdoor_603.html
    2王锡松,郝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领跑者的欢乐和忧虑[N].中华新闻报,2003,3(12).
    3迈势媒体.2002年中国汽车杂志广告投放数据统计[R].上海:迈势媒体,2003: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
    5[美]杰伊·布莱克,詹宁斯·布莱恩特,苏珊·汤普森著.张咏华译.大众传播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72.
    6辛摘.新媒体的定义[J].新闻与写作,2006(12):17.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7.
    8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8.
    9郑智斌,王刚.握好汽车杂志的“方向盘”—汽车类杂志的发展空间探析[J].传媒,2008(2):62.
    10太平洋汽车.太平洋网络有限公司2008年报[R].广州:太平洋网络有限公司,2009:
    11参见《汽车之友》杂志社提供的经营数据
    12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网.中国杂志发行量排行榜[EB/OL].2008-4-11:http://sspress.cass.cn/news/620.htm
    13慧聪网.我国时尚类杂志广告市场的分析[EB/OL].慧聪网行业研究频道,2005-4-4:http://info.huicong.com/2005/04/0411532408.shtml
    14陈笑.中国期刊2006盘点[J].出版参考,2007(1):22.
    15陈笑.中国期刊2006盘点[J].出版参考,2007(1):22.
    16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3.
    17兰苓.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62.
    18高萍,畅榕副主编.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49.
    19赵冠闻.论分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0袁跃东.期刊市场的细分是一个大趋势——《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的内容定位评论推荐[J].编辑学刊,2006(2):46-47.
    2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6.
    22[美]贝赞可等著,詹正茂,冯海红译.战略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6.
    23[美]小艾尔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
    24[英]吉莉安.道尔,李颖译.理解传媒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25世纪华文.2008年下半年中国报刊媒体广告价值分析报告[R].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2009:
    26 李文斌.汽车类期刊读者结构分布、阅读习惯分析[J].今传媒,2009(6):96.
    27 王刚.中国汽车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28 谢志远.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人民网传媒,2007-9-20: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103793/6293621.html
    29 《中国汽车画报》钟表专刊的相应信息由杂志社全国广告总监原佰先生提供,作者整理而成。
    30 冯艳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J].科技信息,2009(19):608.
    31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时间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81.
    32 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178.
    33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时间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81.
    34 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广告,2007(6):162.
    35 陈信凌.广播电视通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70.
    36 李红祥.跨媒介经营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管理创新——以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管理经验为借鉴[J].新闻界,2009(6):10.
    37 左曙光,林曦.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J].新闻界,2009(5):28.
    38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印发
    39 郑虹.探讨媒介融合之路[J].传媒研究,2007(3):53.
    40 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1.
    41 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1.
    42 李东东.以创新精神迎接传媒业的美好未来[J].新闻战线,2007(19):20-21.
    43 陈彤.从铅与火到0与1-我国出版技术30年发展概述[J].出版广角,2008(7):35.
    44 王异.何为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06(5):8.
    45 贺世铭,孙运凡.手机杂志的未来猜想:人人皆媒体[J].传媒,2009(12):57.
    46 马雪芬.手机杂志能否步电子杂志后尘[J].传媒,2009(12):56.
    47 陈少华.2008北美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出版广角,2009(4):23.
    48 罗昕.美国杂志品牌延伸的新媒体转向[J].中国编辑,2009(1):80.
    49 星野涉.日本出版产业的结构变化——杂志类媒体的低迷与数码技术的影响[J].中国编辑,2008(5):90.
    50 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1):17.
    51 陈少华,余俊峰.2008亚洲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出版广角,2009(4):20.
    52 陈彤.从铅与火到0与1-我国出版技术30年发展概述[J].出版广角,2008(7):37.
    5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
    54 CR-Nielsen. CR-Nielsen网络展示广告月度报告-2010年1月[R].北京:华瑞网标公司,2010.
    55夏洪波.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
    56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6.
    57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J].中国编辑,2007(5):69.
    58李品秀,胡刚,王敏.我国期刊集团化道路的模式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2006(4):177.
    59喻国明,刘滢.中国期刊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J].中国出版:2005(2):32.
    60赵广平.提高中国期刊国际化影响的思考[J].中国出版,2005(7):31.
    [1]《汽车之友》杂志共132本1986年1、2、3期1987年3、4、6期1988-1993每年全6期1994-2002每年的第1、3、5、7、9、11月刊2003-2008每年第1、3、5、7、9、11月的上半月刊
    [2]《汽车测试报告》共5本2004-2008每年5月刊
    [3]《车王》共5本2004-2008每年5月刊
    [4]《汽车导购》共5本2004-2008每年5月刊
    [5]《中国汽车画报》
    [6]《汽车族》
    [1]陈信凌.广播电视通论[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2]程发良,常慧.环境保护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范晓屏.市场营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高萍,畅榕副主编.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2001.
    [10]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1]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2]李宝元.广告学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4]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李希光.传媒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16]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刘兵.资讯化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8]梅清豪,林新法,陈洁光.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9]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0]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l]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3]申金生,卫振林,纪寿文.现代物流信息化及其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4]孙维本,何文治,张明远.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宝库[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25]孙燕君,康建中,梅园槑,刘再兴.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7]王德辉.领导法则[M].上海: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28]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9]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9.
    [30]文长辉.媒介消费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1]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2]许俊基.中国广告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3]徐哲一,武一川.战备管理10堂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4]姚放.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5]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6]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8]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9]朱春阳.传媒营销管理-一种影响力经济空间内的操作方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40][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2][美]Werner J.Severin, James W.Tankard, 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3][美]贝赞可,詹正茂,冯海红译.战略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4][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46][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7][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8][美]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9][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0][美]马尔文·德夫勒,熊澄宇选编.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1][美]维曼.大众传媒研究导论(第7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2][美]简宁斯布赖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3][美]杰伊·布莱克,詹宁斯·布莱恩特,苏珊·汤普森著.张咏华译.大众传播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4][美]菲利普克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5][美]小艾尔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6][美].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王海等译.杂志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7][美].伦纳德.孟格尔,朱启文、崔人元译.期刊经营[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58][日]吉良俊彦.咨讯零元一全新的杂志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9][英]吉莉安道尔,李颖译.理解传媒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0][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1][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安长军.中国汽车广告20年[J].广告大观,1998(1).
    [2]白雪岩.谈广告创意中的广告诉求[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学术版),2009(1).
    [4]蔡雯.新闻报道策划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困局与对策[J].中国记者,2007(12).
    [5]蔡雯.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J].新闻记者,2009(9).
    [6]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时间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7]蔡正鹏.2005汽车杂志:三大实力“集团”形成[J].市场观察,2006(1).
    [8]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7).
    [9]陈光林.汽车:中国式救赎[J].时代汽车,2009(1).
    [10]陈桂军.薛锋.把脉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我国汽车类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存在问题与 发展前景[J].中国出版,2005(12).
    [11]陈莉.杂志广告中常见互动性设计样式刍议[J].艺术与设计,2009(2).
    [12]陈清泰,鲁志强等.汽车消费需求会如何变化[J].中国机电工业,2002(1).
    [13]陈少华,余俊峰.2008亚洲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出版广角,2009(4).
    [14]陈笑.汽车杂志“拉力赛”[J].媒介策略,2004(1).
    [15]陈笑.中国期刊2006盘点[J].出版参考,2007(1).
    [16]陈昕,黄平.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J]上海文学,2000(12).
    [17]陈思磊.亲情广告诉求的魅力[J].跨世纪,2008.(5).
    [18]陈彤.从铅与火到0与1-我国出版技术30年发展概述[J].出版广角,2008(7).
    [19]程立.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0]常雅红.知识经济下企业发展的信息需求[J].情报科学,2006(6).
    [21]陈桂军,薛锋.把脉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J].中国出版,2005(12).
    [22]丁末.西方知沟理论评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3]杜俊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J].国际新闻界,2007(5).
    [24]冯艳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J].科技信息,2009(19).
    [25]傅正元.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2(11).
    [26]顾列铭.巨人的足迹——中国支柱产业的辉煌发展[J].上海经济,2009(10).
    [27]韩璐.数据库营销:报业经营的新思维[J].新闻传播,2007(4).
    [28]韩永进.帕森斯社会理论范式对社会与技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
    [29]贺世铭,孙运凡.手机杂志的未来猜想:人人皆媒体[J].传媒,2009(12).
    [30]何世念.F1飙升中国石化形象[J].中国石油企业,2004(10).
    [31]胡安生.从合资转为自主创新的战略转折-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之一[J].汽车工业研究,2006(6).
    [32]胡润州.轿车进入家庭对交通的机遇与挑战[J].综合运输,2005(3).
    [33]黄炜,杨宗锦.基于动态消费心理的品牌诉求策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
    [34]姜虹,陈雪冰.媒介营销中的“三次售卖理论”及应用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2).
    [35]江明华.企业广告媒体的选择和组合[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6(4).
    [36]雷小平,蔡楚纯.基于消费者偏好的媒体选择[J].市场研究,2009(1).
    [37]李斌.用“更适合您”的传播策略做汽车广告[J].广告导报,2003(6).
    [38]李鸿.帕森斯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存在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2).
    [39]李东东.以创新精神迎接传媒业的美好未来[J].新闻战线,2007(19).
    [40]李红光.广告的媒体选择[J].新闻前哨,2003(8).
    [41]李红祥.跨媒介经营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管理创新——以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管理经验为借 鉴[J].新闻界,2009(6).
    [42]李剑欣,张小琳.受众心理与媒体分众化[J].新闻爱好者,2005(7).
    [43]李敬锋.世界汽车广告发展简史[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6).
    [44]李鲤.融媒时代:数字报业传播模式的新发展[J].青年记者,2009(5).
    [45]李品秀,胡刚,王敏.我国期刊集团化道路的模式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2006(4):177.
    [46]李文斌.汽车类期刊读者结构分布、阅读习惯分析[J].今传媒,2009(6).
    [47]李敬锋.世界汽车广告发展简史[J].广告导报,2003(6).
    [48]林英泽.财经期刊经营的第三次销售[J].今传媒(学术版),2007(8).
    [49]刘玉能,杨维灵.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1(2).
    [50]卢晓毅.媒体选择新理念:顾问式传播平台成就广告价值最大化[J].市场观察,2006(9).
    [51]卢灿.简议中国汽车广告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J].科教文汇,2008(1).
    [52]罗以澄,陈刚.论新闻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J].当代传播,2008(4).
    [53]孔菁慧.受众本位与报纸定位[J].理论学习,2008(7).
    [5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55]马雪芬.手机杂志能否步电子杂志后尘[J].传媒,2009(12).
    [56]南晓莉.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展望[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6).
    [57]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1).
    [58]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J].国际新闻界,2006(7).
    [59]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4).
    [60]钱杭园,孙文清,杨小微.广告定位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应用及评价[J].东南传播,2009(11).
    [61]邱媛,张本照.我国汽车消费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6).
    [62]曲贵卿,张海涛.帕森斯与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比较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9).
    [63]任倩影.从帕森斯的功能分析模式看广告社会功能的行使与异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6(3).
    [64]商慧玲.汽车广告与互联网络[J].市场观察,1997(8).
    [65]沈亚斐.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1).
    [66]邵碧玉.汽车广告的网络情缘[J].中国集体经济,2009(3).
    [67]孙刚.期刊经营的系统化运营——《汽车族》运营体系探索[J].传媒,2008(1).
    [68]陶喜红.小众-大众-分众,人类传播理念的回归式嬗变[J].新闻窗,2008(2).
    [69]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广告,2007(6).
    [70]陶喜红.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新闻窗,2007(3).
    [71]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J].中国编辑,2007(5).
    [72]王怀明,陈毅文.广告诉求形式与消费者心理加工机制[J].心理科学,1992.(5).
    [73]王锡苓.“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广告运动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74]王新春.汽车类杂志:从同质向差异进军[J].出版参考,2006(3).
    [75]王异.何为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06(5).
    [76]文军,钟书库.广告符号对消费仪式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9(5).
    [77]吴彦艳,赵国杰.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78]肖兵艳,尹莉.网络媒体广告效果评估体系[J].传媒观察,2009(1).
    [79]肖军.《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是如何开展品牌经营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44-45.
    [80]肖显静.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1).
    [8l]欣闻.我国将制定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J].道路交通管理,2003(5).
    [82]辛摘.新媒体的定义[J].新闻与写作,2006(12).
    [83]星野涉.日本出版产业的结构变化——杂志类媒体的低迷与数码技术的影响[J].中国编辑,2008(5).
    [84]许永.优化媒体资源从认识媒介内生态开始[J].新闻知识,2002(11):
    [85]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
    [86]杨桂霞,周穆洁.中国汽车工业的支柱作用、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9(2).
    [87]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88]姚茂,叶新.Primedia——爱好者杂志的大本营[J].出版参考,2006(11).
    [89]叶克林.现代结构功能主义-从帕森斯到博斯科夫和利维-初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6(6).
    [90]喻国明,刘滢.中国期刊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J].中国出版,2005(2).
    [91]于海.行动论、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J].社会,1998(3).
    [92]余义虎.杂志广告形式审美与特征[J].社科纵横,2006.(12).
    [93]袁薇佳.生态学视野中的传播媒介形态[J].当代传播.2003(6).
    [94]袁跃东.期刊市场的细分是一个大趋势——《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的内容定位[J].编辑学刊,2006(2).
    [95]赵霖.浅析汽车杂志的同质化竞争[J].中国传媒科技,2003(10).
    [96]查军.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2007(5).
    [97]赵英.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98]张建成.市场化期刊的成功之道——以《汽车导购》为例[J].编辑学报,2006(3).
    [99]章宇光.中国轿车广告传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中国广告,2006(3).
    [100]郑虹.探讨媒介融合之路[J].传媒研究.,2007(3).
    [101]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
    [102]郑智斌,王刚.握好汽车杂志的“方向盘”—汽车类杂志的发展空间探析[J].传媒,2008(2).
    [103]钟明.20世纪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3).
    [104]朱丹.论生态学视野中的媒介博弈[J].山东视听,2006(5).
    [105]祝凤岚.广告理性诉求策略[J].广告学研究,民国85年(8).
    [106]朱彦恒,张明玉.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107]祝玉文.最早的汽车杂志[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1993(3).
    [108]左曙光,林曦.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J].新闻界,2009(5).
    [1]陈明.大众媒介“建构现实”与公共政策[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
    [2]高韵.我国汽车产业关联特性及带动效应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3]公勋.基于数字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期刊经营[D).南宁:广西大学,2008
    [4]梅莹.中国汽车类期刊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王刚.中国汽车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6]王晓峰.对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群体及其消费特征的社会学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7]夏洪波.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
    [8]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9]俞晖.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我国汽车行业整合营销传播[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0]查军.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赵冠闻.论分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上海:邵培仁,2002:
    [1]CR-Nielsen. CR-Nielsen网络展示广告月度报告-2010年1月[R].北京:华瑞网标公司,2010:
    [2]慧聪邓白氏研究汽车事业部.中国报刊广告市场(月度)研究报告[R].北京:慧聪邓白氏研究,2008:
    [3]陆贤清.荣威品牌报告[R].上海: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
    [4]迈势媒体.2010年汽车杂志市场分析报告[R].上海:迈势媒体,2010:
    [5]迈势媒体.汽车杂志读者调查报告[R].上海:迈势媒体,2010:
    [6]迈势媒体.2002年中国汽车杂志广告投放数据统计[R].上海:迈势媒体,2003:
    [7]世纪华文.2008年下半年中国报刊媒体广告价值分析报告[R].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2009:
    [8]孙琪.汽车行业主体互动关系分析报告[R].上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0:
    [9]太平洋汽车.太平洋网络有限公司2008年报[R].广州:太平洋网络有限公司,2009:
    [10]张建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杂志的关系[R].北京:汽车导购杂志社,2009: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
    [1]黄岚.展望2010车市十大猜想[N].天府早报,2010,l(19):32.
    [2]马连华.工信部李毅中:明年将加快推动兼并重组[N].中国青年报,2009,12(24):9.
    [3]钱江晚报.第一辆国产汽车[N].钱江晚报,2009,8(28):B8.
    [4]王锡松,郝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领跑者的欢乐和忧虑[N].中华新闻报,2003,3(12).
    [5]于大卫.一夜“坐大”还是两手空空[N].汽车007周报,2009,5(12):A10-A11.
    [6]朱传忠.汽车产业新政策作用明显[N].永康日报.2010,2(4):10.
    [1]陈鑫.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到底还要多少年[EB/OL].中国新闻网汽车新闻.2010-3-15:http://www.chinanews.com.cn/auto/auto-wgcs/news/2010/03-15/2169696.shtml.
    [2]大勇.改革开放30年记录中国汽车时代车型之一[EB/OL].好车网汽车生活,2009-9-21:http://www.goodcar.cn/09/0921/000021795.shtml#
    [3]尔东.入世≠入市”中国汽车业五年学步仍蹒跚[EB/OL].中国汽车新网,2006-12-12:http://www.qiche.com.cn/files/200612/12041.shtml
    [4]慧聪网:我国时尚类杂志广告市场的分析[EB/OL].慧聪网行业研究频道,2005-4-4:http://info.huicong.com/2005/04/0411532408.shtml
    [5]李高阳.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EB/OL].新浪财经.2010-1-12: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00112/10237229549.shtml
    [6]媒介网:2008年12月机动车业广告媒体前10强[EB/OL].2009-3-6:http://www.cta126.com/zyzl/list_news.asp?wzdoor_603.html
    [7]彭涛.神龙富康的一点启示[EB/OL].价值中国网,2006-4-26: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4/26/28500.html
    [8]综合报道.硬汉风格汽车之友静态体验长城哈弗H3[EB/OL].汽车之友网站,2009-8-14:http://info.autofan.com.cn/info/2009-08-14/2/10046851.xhtml
    [9]全生.通用,东方不亮西方亮[EB/OL].全球品牌网管理观察,2009-4-3:http://www.globrand.com/2009/220394.shtml.
    [10]深圳新闻网.汽车文化人才成“新贵”[EB/OL].深圳新闻网汽车文化,2006-9-7:http://www.sznews.com/cars/content/2006-09/07/content_335957.htm
    [11]腾讯网.“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评选活动”在京启动[EB/OL].腾讯网腾讯汽车,2007-2-15:http://auto.qq.com/a/20070215/000041_1.htm
    [12]肖莉.汽车60年之1949年[EB/OL].成龙汽车网,2009-9-23:http://www.jcauto.com.cn/2009/0921/32003.html
    [13]谢志远.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人民网-传媒,2007-9-20: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103793/6293621.html
    [14]新快报.600斤猪肉换辆进口车,回味汽车消费的朦胧年代[EB/OL].和讯新闻,2008-9-8:http://news.hexun.com/2008-09-08/108638988_3.html
    [15]新浪网.2006年我国汽车广告投放增长近四成[EB/OL].新浪汽车,2007-3-29: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3-18/1100258500.shtml
    [16]新浪网:比亚迪戴姆勒合创电动车新品[EB/OL].新浪财经,2010-3-3: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100303/03377488516.shtml
    [17]新浪网.2008年上海大众售车50万辆[EB/OL].新浪网-新闻中心,2009-2-3:http://news.sina.com.cn/c/2009-02-03/233215106227s.shtml
    [18]新浪网: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五年增五成[EB/OL].2007-10-11: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1011/03004048217.shtml
    [19]新浪网.合纵连横寻求多元化[EB/OL].新浪网财经,2010-2-5: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205/07097373334.shtml
    [20]新民网.慈禧太后御用汽车是中国的第一辆车[EB/OL].新民汽车网,2007-9-11:http://auto.xinmin.cn/hangqing/bg/2007/09/11/883037_2.html
    [21]叶征东,冯楠.吉利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EB/OL].网易网网易汽车,2010-3-28:http://auto.163.com/special/00083SJJ/jilibuyvolvo.html
    [22]曾才豪.2010年自主品牌发展进入管理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期[EB/OL].凤凰网汽车,2010-1-15.:http://auto.ifeng.com/news/domesticindustry/20100205/207105.shtml
    [23]张毅.一锤定音中国车企收购海外豪华车第一宗[EB/OL].腾讯网腾讯汽车,2010-3-28:http://auto.qq.com/a/20100328/000092.htm
    [24]张毅.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居世界第一[EB/OL].新华网新华财经.2010-1-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11/content_12791549.htm
    [25]郑雪芹.中产阶层引领汽车消费变革[EB/OL].中国商报网站,2006-12-8:http://www.cb-h.com/2008/shshshow.asp?n_id=29121
    [26]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网.中国杂志发行量排行榜[EB/OL].2008-4-11:http://sspress.cass.cn/news/620.htm
    [27]中华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4年)[EB/OL].中国网.2004-6-1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4-06/01/content_5576936.htm
    [28]中华商务网.2003、2004年我国汽车市场及产品结构需求特征分析[EB/OL].中华商务网经济运行分析,2003-7-17:http://www.chinaccm.com/45/4505/450501/news/20030717/103240.asp
    [29]中网咨询.浅析: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和发展趋势[EB/OL].中网商业评论,2009-12-16:http://www.cnwnews.com/html/biz/cn_sypl/20091216/175299_2.html
    [1]《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印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章,第二条,[颁布日期]1994.10.27
    [3]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国发[1994]17号)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