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职业教育知识成果“汗牛充栋”,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职业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依然备受质疑,学科地位低下依然是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知识生产依然问题重重。本文主要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进行研究,以厘清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发展的脉络,揭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呈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水平,寻觅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逻辑,检视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问题,探寻未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策略。
     广义的职业教育知识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指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有关职业教育的经验和行为能力;第二层涵义指人们在职业教育活动和职业教育研究中,运用科学思维和相关研究方法获得的对职业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第三层涵义是有关职业教育知识的知识,即元职业教育知识。狭义的职业教育知识仅指第二层涵义。本研究主要针对狭义职业教育知识进行探讨。职业教育知识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本质属性的应用性、知识结构的不确定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知识生产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知识的性质决定了应用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契合性。本文对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界定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在一定的知识生产制度保障下通过科学研究、反思、顿悟等方式进行公共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活动。
     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形塑”的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恢复与重建期(1978-1990年代初)、发展与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和觉醒与反思期(2000-)。恢复与重建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形成雏形,生产制度得到初步形构,知识生产开始复苏并体现出初始水平;发展与探索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成形,生产制度得到完善,知识生产表现出应用研究活跃,理论研究滞后的明显特征;觉醒与反思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再生产制度最终形成,并建立起反思性的知识生产制度,研究领域得到垦拓,包括元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开始勃兴。
     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成果被分为两大部分: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前者包括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和职业教育学科论研究;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师与学生、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与反思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存在着概念泛化、混乱;研究领域缺失与重复研究共存;知识性质模糊;抄袭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知识生产者不端的学术态度、科学主义对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深重影响以及场域内的话语冲突等问题。
     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解释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逻辑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在结合中国国情及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的实际对其理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发现:在外部环境方面,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不仅受到元场域的“规划”,还受着诸如自然科学场域、教育学场域以及国外职业教育学场域的“指导”;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有三种主要“惯习”:生产目的的功利性、研究对象的“生活化”以及生产成果的片面化,这三种惯习是决定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内部逻辑”;从场域结构上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局部结构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加强,紧张关系主要产生在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生产者与实践理论知识生产者之间、专业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与非专业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之间以及比较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与本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之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发展的独立之路在于:建构中国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建立学术性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制度以及增加职业教育学场域的文化资本总量。
A great achievement has been made i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Numerous works and paper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been generated. Nevertheless the disciplinary independence of vocational pedagogy is still censured; its low status is still an undisputable fact;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problems i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The French sociologist, Pierre Bourdieu's theory of Practic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hirty years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pedagogy, in order to depict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keleton,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xpose its real level, seek its logic, censor its problems and to suggest future countermeasures.
     Generally speaking, knowledge of vocational pedagogy can be defined as:firstly, experience and behavioral compet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cquired by teachers in practice; secondly, accordant and logic understanding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ain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ts research via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relevant research approaches; thirdly, knowledge on the knowled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e. meta-knowled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Narrowly defined knowledge of vocational pedagogy only refers to the second meaning, which is mainly studied here in this research. Knowledge of vocational pedagogy has four features:its practicality in nature, uncertainty of its structure, pluralism of its research paradigms, and its socialit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se features determine that it is more suitable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in an angle of knowledge sociology.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is defined here as the practice, under the guard of production regulations, of public knowledge genera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conducted by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community in the wa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flection, insight and so on.
     Configu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the phase of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1978-early 1990s), the phase of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1990-1999), and the phase of awakening and reflection (2000-). In the phase of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eld, rudiment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community was born, production regulations were initially formed,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revived and presented a preliminary level. In the phase of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community was formed, production regulations were increasingly completed,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obtained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hat practical research was animated, while theoretical research lagged behind. In the phase of awakening and reflection, the regulation of producers'reproduction was finally accomplished, a regulation of reflection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was built, more research areas have been reclaimed and research on basic theoretic issues, meta-research included, began to thrive.
     Works and paper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during the last thirty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those of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ose of practical research. The former section consists of research of basic issu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f disciplinary theory of vocational pedagogy; the latter comprises research area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vocational school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reform, institu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o on. Problems, such as generalization and confusion of concepts, co-existence of absence of some necessary research areas and research repetition, ambiguity of the nat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and plagiaries, reflect incorrect attitudes of some researchers, a too-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Scientism and discourse conflicts in some research area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ierre Bourdieu's theory of Practice has provided a useful theoretical tool for the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logic of vocational pedagogy. On the basis of modification of his theory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situ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s knowledge production field of vocational pedagogy, analyses reveal that in its external environment, China's knowledge production field of vocational pedagogy is ruled both by the Meta-field and by the science field, the field of general pedagogy and the field of foreign vocational pedagogy; that as modern intellectuals, China's knowledge producer of vocational pedagogy have three habituses which determine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field:utilitarian aim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daily-life-stylization of research objects, unilateralizatio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field is relatively stable, yet local tensions have developed increasingly, which are between producers of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ducers, and between producers of comparative knowledge and native knowledge of vocational pedag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file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to construct its own research objects of China's vocational pedagogy, set up academic regulation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add total cultural capital to the field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引文
①数据来源: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①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址:http://dlib.edu.cnki.net/kns50/Brief.aspx?IsChange=true&NaviDatabaseName=ZJCLS&NaviField=%e4%b8%93 %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classtype=1&systemno=000800 11
    ①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
    ②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
    ① Rupert N. Evans & Edwin L. Herr. 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econd Edition)[M]. Columbus: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78:63-64.
    ① Felix Rauner & Rupert Maclean.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M]. Spinger,2008:23-27.
    ②对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梳理及评述,请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①刘庆昌.教育者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334.
    ②任永泽.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J].现代教育论丛,2009(6)
    ③陈振华.把握公共教育知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④朱小蔓,严开宏.论个人教育知识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4).
    ⑤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9.
    ①[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②朱小蔓,严开宏.论个人教育知识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4).
    ③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9-84.
    ④谢延龙,王澍.现实反思与理想图景:论我国教育知识生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⑤阎亚军.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反思与重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⑥任永泽.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J].现代教育论丛,2009(6)
    ⑦张斌贤,等.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4).
    ①陈振华.论新的教育知识生产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9).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3.
    ②Robert K. 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279.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7.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4-165.
    ⑤[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14-215.
    ①范全青.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30年之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9(3).
    ②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9-130.
    ①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9.
    ②朱小蔓、严开宏在《论个人教育知识及其建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一文中严格区分了“教育知识”(Educational Ideas)与“教育学知识”(Ideas about Education):教育学知识是把教育活动对象化为客体加以研究时产生的学科形态的教育学知识,它包括哲学式教育学知识、科学式教育学知识以及工程学式教育学知识;教育知识是实践知识,是教育者本人通过实践活动表达出来的知识,教育知识是个人的和场景的。本文不赞成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知识是更广义的,它包括朱小蔓、严开宏意义上的“教育学知识”。此外,本研究中“职业教育学知识”是指职业教育“学”的知识,是职业教育学科论方面的知识。
    ①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Z].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1849.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29.
    ③孙绵涛.学科论[J].教育研究,2004(6):49.
    ④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17.
    ①洪成文在其著作《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至169页)中曾梳理了古今中外的主要知识分类原则,它们主要有:1.以思维特征为依据的知识分类;2.以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特征为依据的知识分类;3.以知识对象为原则的知识分类;4.以研究方法为原则的知识分类;5.以物质的运动形式为原则的知识分类;6.以学科群为依据的知识分类;7.多维度综合考虑的知识分类。这七种分类原则显然也未能囊括所有的已知知识种类。
    ②或称私人职业教育知识。
    ③参见:吴建国.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①布列钦卡把教育理论知识分为三种: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参见: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①斯诺(C.P.Snow)语,即指科学与人文的疏离。1959年斯诺在剑桥大学的里德讲演提出了这一概念。参见其著作《两种文化》(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②“当时只有六个在学术界被广泛接受的学科名称,而这些名称则显示了19世纪末期似乎正确的三大分裂现象:过去(历史学)和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分裂;西方文明(上述四大学科)和世界其它地区(研究‘原始’人类的人类学和研究非西方‘高度文明’的东方学)的分裂;现代西方世界特有的市场(经济学)、国家(政治学)和公共社会(社会学)的分裂。”引自:[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
    ③[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
    ①所谓“限制性学科”,主要是指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这些学科内部研究领域间联系是紧密的,与其它学科及研究领域的联系则较少。而“非限制性学科”则主要是指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经济学除外),这些学科内部和外部均表现出松散的联系,且是相互渗透的。它们是个人性的、历史性的、价值负载(Value Laden)的和编码性差的(Less Codified)。参见:C.F.A. Pant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cienc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②[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结构论[M].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3.
    ③参见:A. Bigl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Matter in Different Academic Area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3(3):195-203转引自陈洪捷为《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一书撰写的中文版前言。
    ④[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6-39.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1.
    ①有研究者从知识转型角度,提出人类历史经历了“神学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科学知识型——文化知识型”的发展历程。参见: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70.
    ②按照陈嘉明的观点,“知识论”的英文表述有"Epistemology"和"Theory of Knowledge"之分,具体讲,前者是指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后者是指当代知识论。参见: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
    ③ K. 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M].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63:4.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74.
    ①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②胡军.知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③陈嘉明.当代知识论中“知识的确证”问题[J].复旦学报,2003(2).
    ④江怡.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论[J].文史哲,2004(2).
    ①顾林正.从个体知识论到社会知识论——当代知识论的另一个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J].文史哲,2004(2).
    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③顾林正.从个体知识论到社会知识论——当代知识论的另一个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51.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②王荣江.未来科学知识论[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
    ③[美]R.K.莫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
    ④[美]彼得·伯格,[德]汤姆斯·乐格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M].邹理民,译.巨流图书公司,1991:11-12.
    ① Karl Mannheim.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London:Routledge,1952:84-85.
    ②[美]彼得·伯格,[德]汤姆斯·乐格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M].邹理民,译.巨流图书公司,1991:12.
    ③[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4:16.
    ④郭强.现代知识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23.
    ⑤林聚任,肖德武.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108.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
    ②参见: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36.
    ③顾林正.从个体知识论到社会知识论——当代知识论的另一个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54.
    ①布迪厄的研究涉猎广泛,方法运用灵活,不同的研究者试图对其作品作出统一性的概况:华康德认为布迪厄的理论是“建构起一门有关实践——特别是有关符号权力——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布罗迪认为布迪厄的作品是有关社会学知识形成的一般理论;道格拉斯发现“布迪厄最大的兴趣在于方法”;戴维·斯沃茨则认为建立一个“关于实践的一般科学”的总体知识框架是布迪厄的学术追求。(转引自:马冬玲.作为知识生产的社会学——试论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及其对妇女研究的意义[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7.)本文认同戴维·斯沃茨的观点,即把布迪厄的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实践理论”。这一方面源于笔者对其理论的理解,另一方也与本研究的目的有关,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与布迪厄“实践理论”是统一的,其“实践理论”有助于对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活动作出系统的阐释。
    ② Pierre Bourdieu.Sociology in Question[M]. Trans. Richard Nice. Thousand Oaks. Calif.:Sage Publications, 1993:132.
    ①1986年的一次演讲中,布迪厄在对其著作归类时选择了“结构主义的建构论”这一术语,并随即增加了一个相反的陈述“建构主义的结构论”,以强调在他的理论中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关联是辩证的。昂萨尔(Ansart)将布氏理论归为“生成结构主义”(Genetic Structrualism),而哈克、马哈和威尔克斯(Karket, Mahar, and Wilkes)则将它归为“创生结构主义”(Generative Structuralism).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67.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24.
    ①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91.
    ② P.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53.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02.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61.
    ③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5):1-12.
    ④这里,“专业”一词包涵“专职的”(Full-time)和“职业的”(Professional)双重涵义。
    ⑤“知识生产者共同体”说法来自于“理智共同体”(Intellectual Community)和“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的表述.
    ①参见: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16.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
    ②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84.
    ③主要观点来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8-19.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6-137.
    ②这一点非常重要,布迪厄有关惯习的解释曾遭到了德·塞图、威廉斯以及霍尔等人的批评,他们指出“惯习”一词包含着太多的决定论色彩,其经验研究没有为真实的变化和革新留下空间。(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70-171.)此中可能存在有这样那样的误解,但这一点提醒我们,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行为策略受制于其惯习,但同时不能忽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能动性,他们并不总是惯习的奴隶,其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必然作用于知识生产实践,这一点也会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的独立性。当然,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场域的这种反思能力存在与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则另当别论。
    ①侯鸿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2.
    ②楼世洲.职业教育与工业化——近代工业化进程中江浙沪职业教育考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①对于知识生产历史的书写有两种主要的态度:一种是厚今式的辉格史学态度,它以现状为关注的重心,替学科现状进行辩护,学科的理智演化是不断进步的神话;另一种是批判史学态度,它以现状作为批判、怀疑与解构的中心,学科的现状是宏大的历史过程中暂时的片段,认为学科的演化可能遭受痛苦的断裂甚至是退化。参见: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
    ②一般认为,1862年北京同文馆、1863年上海同文馆和1864年广州同文馆的建立是我国文科职业教育的开端,而建立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工业技术类职业教育机构。参见: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5:1.
    ③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49.
    ①Warren Hagst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M].New York:Basic Books,1965:23.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7.
    ①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35.
    ②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95-296.
    ③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56.
    ④以上史实主要参见闻友信、杨金梅主编的《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275页。
    ①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③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第一是身体化的状态(the Embodied State),表现为心智和肉体的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如流利的言辞、审美情趣以及所谓的教养等,这种状态的文化资本一般通过耳濡目染获得;第二种是客观化的状态(the Objectified State),主要指文化商品,如图书、工具、机器等,它们是理论的印迹或实现,通过物质媒介传递;第三种是制度化状态(the Institutionalized State),表现为社会资格的认可,尤其是教育文凭系统所提供的学术资格。参见成伯清为《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布迪厄著,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写的序言《布迪厄的用途》,见该书第17页。
    ④1985年复刊。
    ⑤数据来源: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37.
    ⑥网址:http://dlib.edu.cnki.net/kns50/Navigator.aspx?IsChange=true&NaviDatabaseName=ZJCLS&NaviField=%e4%b8 %93%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classtype=1&systemno=000 80011
    ①田东平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②其中1949-1980年未有相关职业教育著作。
    ③列表详见该书436-437页。
    ④网址:http://opac.nlc.gov.cn/F/DEYRK5HIGDDJ8957DKGEJC8CV779PI59O11JKK886YR52ED7EA-17945?func=file &file name=find-b&local base=B1BOK
    ⑤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35.
    ⑥课题名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讨。
    ①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96.
    ②项目负责人为李蔺田、严雪怡、关裕泰、齐树华。
    ③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15.
    ①网址:http://dlib.edu.cnki.net/kns50/Navigator.aspx?IsChange=true&NaviDatabaseName=ZJCLS&NaviField=%e4%b8 %93%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classtype=1&systemno=000 80011
    ①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40.
    ①曾天山.新中国教育科研六十年[J].教育学术月刊,2009(5):6.
    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②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③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99.
    ④M.麦克罗伯兹,B.麦克罗伯兹.引文分析的若干问题:评价性评论[J].国外情报科学,1991(2).
    ①主要史料来自于闻友信、杨金梅的《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到319页,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网站:http://www.civte.edu.cn/
    ①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308.
    ①研究者认为,当时其他的重要社会文化思潮还有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参见: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41-44.
    ②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41.
    ①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303-306.
    ①网址:http://opac.nlc.gov.cn/F/DEYRK5HIGDDJ8957DKGEJC8CV779PI59Q11JKK886YR52ED7EA-17945?func=file &file name=find-b&local base=B1BOK
    ②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③参见该书“前言”。
    ④齐鲁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①刘玉照,等.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15.
    ②孙立平.关注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4(1).
    ③钱景舫.职教有博士点啦[J].职教论坛,2002(7).
    ①刘晓,马美,蔡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②刘晓,马美,蔡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3.
    ①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②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8期。
    ③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18期。
    ④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3期。
    ⑤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33期。
    ①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②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③按照布迪厄的观点,知识生产场域内从事基本理论生产的行动者拥有较高的学术资本(但就笔者所知,布氏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如果没有“画蛇添足”之嫌,这里笔者的解释可算作是一种弥补吧),而进行应用研究的人,其成果却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所以他们一般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
    ①陈祖耀.也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1998(2):43.
    ②项目主持人:欧阳河。
    ③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科研要报》2005年第8期。
    ①高奇的论文《职业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刊登于《教育与职业》1986年第3期,这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恢复以来见到的最早有关“基本问题”的研究,论文分四个部分:名词与概念(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分流”与“分化”、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和发展趋势。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③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5-49.
    ④南海.论“职教系的‘九大属性”[J].职教论坛,2004(5上).
    ⑤周明星.职业教育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0-52.
    ①彭干梓,夏金星.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发展观[J].职教论坛,2003(5);王川.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5(6上).
    ②刘育锋.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J].2004(4上).
    ③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④刘晓.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事实与价值[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8.
    ⑤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①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②周明星.职业教育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9.
    ③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④唐林伟.论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兼论职业教育中STS教育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8(11).
    ⑤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9).
    ⑥王川.职业教育功能研究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①南海.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
    ②唐林伟.论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兼论职业教育中STS教育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8(11).
    ③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9).
    ④石志勇,江珂珂.我国职业教育功能的历史演绎[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
    ⑤马君,周志刚.发生学视野下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①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28.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9-31.
    ①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
    ②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59.
    ③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3-79.
    ④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1-87.
    ①萧今,黎万红.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7-36.
    ②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7-110.
    ③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0-123.
    ④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
    ①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1-37.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6.
    ①孙绵涛.学科论[J].教育研究,2004(6):52.
    ①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
    ②详见:杨绪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的历程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
    ③参见:宫雪.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米靖.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J].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④参见:米靖,陈豪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职教通讯,2005(7).
    ⑤参见:周明星,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6(9).
    ①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
    ②王川.试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③刘春生,张宇.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与学科理论构建——兼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职教论坛,2006(8)(综合版).
    ④和震.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7).
    ⑤肖化移.职业教育学及职业教育的研究取向[J].职教通讯2005(7).
    ⑥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18.
    ⑦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刘显泽.试论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提出[J].职教论坛,2003(17).
    ⑧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①周明星,刘晓.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②伊曼努尔·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53.
    ①陈桂生.教育学的构建(增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27.
    ②[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M].唐跃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
    ③[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
    ①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②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职教论坛,2007(8上).
    ③这种观点基于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起点,把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分为经济学范式、人才学范式和技术学范式。
    ④这种观点基于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叙述方式,认为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研究范式。
    ⑤这种观点是基于研究取向而言的,即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包括本土取向研究范式和实践取向研究范式。
    ⑥余婉娜,饶异伦.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范式: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0).
    ⑦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①[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2.
    ②如刘鉴农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特有的领域就是客观的职业技术现象,这就是它的研究对象。”
    ③如纪芝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0页)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1)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联系,即其外部关系。(2)职业技术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
    ④如张家祥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和刘合群的《职业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等均持此观点。
    ⑤如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编著的《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等持这种观点。
    ①原文表述为“多层次的学科体系”,易于造成歧义。
    ②周明星,刘晓.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③参见: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唐智彬,陈波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与策略——学科规训理论视角[J].职教论坛,2007(6上);马君,陈士俊.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走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4);余婉娜,饶异伦.试论加强职业教育学硕士点建设[J].职教论坛,2007(5下).
    ①周明星在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上的讲话。文见:郦瑶.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任务与格局——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3);另参见:周明星,刘晓.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②周明星,刘晓.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③石伟平、徐涵在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上的讲话。文见:郦瑶.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任务与格局——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①参见:[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2.
    ①汪文贤.教师教育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8.
    ②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2.
    ③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18.
    ④参见: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⑤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⑥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①贺文谨.“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②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③参见: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④如张雳平,李颖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载《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第13期)、林丹萍的《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农村职业教师专业发展》(载《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等。
    ①参见:林金良,黄东昱.从学校管理视野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4);史世平.工学结合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②参见:谈晓明.“新双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J].鄂州大学学报,2006(5);林金良,黄东昱.从学校管理视野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4).
    ③相关研究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技术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20-236;卢鸿德,罗明基.职业技术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02-214;张福珍,王义智.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67-76;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6-145.
    ④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0-142.
    ①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5-238.
    ②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88-290.
    ③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8-140.
    ①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90-294.
    ①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6.
    ②王青,王韶清.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应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刍议[J].成人教育,2008(1).
    ③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60.
    ④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
    ⑤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6-167.
    ⑥参见:王义智,等.职业学校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44-353;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66;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0-174.
    ①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73.
    ②王青,王韶清.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应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刍议[J].成人教育,2008(1).
    ③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
    ④马庆发,董圣足.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发展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⑤马庆发,董圣足.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发展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①黄宏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郭志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时空,2008(10);张庆慧,武继灵.关于高职高专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②赵昕.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黄东昱.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08(6);胡建刚.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国际化、信息化与工程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8(2);邱小捷、张喜梅.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5);郭志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时空,2008(10).
    ③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④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顾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
    ⑤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①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②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顾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
    ③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④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顾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⑤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7-211;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8).
    ⑥代表性成果有:杨黎明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CBE)的长处及其不足之处分析》(载《机械职业教育》1998年第8期);黄克孝、郭扬的《优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载《职教论坛》1998年第11期);徐涵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3期);赵丹丹、赵志群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25期);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编著的《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于课程开发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分析》(载《职教论坛》2004年第8期);徐涵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3期);马庆发的《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7-63页;姜大源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8页;姜大源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3期);唐林伟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载《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等。
    ①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问题域发展趋势[C].2005年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5:7-16;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C].2005年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5:27-32.
    ②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50-151.
    ③万碧波,等.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40;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2.
    ④参见: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2-212.
    ①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5-198;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46-150.
    ②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0-221.
    ③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Ml.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2-83.
    ④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编写的《技术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严雪怡主编的《中专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张福珍,王义智主编的《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以及戚更晨等编著的《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吉林科学出版社,1993年)等书相关内容。
    ⑤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2-223.
    ⑥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7.
    ⑦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5.
    ⑧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1-253.
    ⑨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
    ①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2.
    ②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7-219.
    ③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④杨黎明.关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J].职教论坛,2007(16).
    ⑤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⑥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8(11).
    ①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4-75;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76-210;颜明忠.专业教学论(自编教材)[Z].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5.
    ①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对教育制度的界定为:“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参见该书第85页。
    ②参见: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4-107.
    ③参见: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4.
    ④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①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4-174.
    ②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③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④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5-183.
    ⑤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①张福珍,王义智.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62-66.
    ②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89-10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9-77.
    ③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9-70;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9-106.
    ④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0-72;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86-87.
    ⑤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91-99;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0-73;77-79.
    ⑥参见该书第85-94页内容。
    ①参见该书第52-55页内容。
    ②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38.
    ③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9-106;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3-75.
    ④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⑤参见:徐涵.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①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2.
    ②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③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3.
    ④刑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
    ⑤耿洁.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J].职教通讯,2007(3).
    ⑥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3-457.
    ①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②王土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7-460;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
    ③周雪,蓝欣.第四圆桌会议主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④高华,杨静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交通职业技米学院学报,2007(4).
    ⑤详见: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61-495.
    ⑥参见:周耕夫,李栋学.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律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徐秋儿.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⑦参见:杨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9). 顺序。
    ① 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M]. London:Routledge,1990:224.
    ② L. Wacquant.From ruling class to field of power:an interview with Pierre Bourdieu on La noblesse d'Etat[J].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1993 (3):22-23.
    ①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47.
    ②参见: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128-129.
    ①本图参考综合了皮埃尔·布迪厄的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第128页图表和他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图表。
    ①布迪厄曾指出,国家是垄断的所有者,它垄断着合法的有形暴力,也垄断着合法的符号暴力。国家通过中央集权资本(Statist Capital)的积累而对不同场域和在其中流通的不同形式的资本施展权力。中央集权资本作为一种元资本(Meta-capital)能够对其他不同种类的资本及其之间的兑换率实施支配权力。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56;301.
    ②任剑涛.国家、机构与生产者:三边关系与知识生产[A].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三辑)f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0。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2.
    ②普通教育学的理论框架的一般思路是由外而内、由大到小和由此及彼,即从社会背景到教育本身、从教育系统到教育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演绎。教育学的教材一般涉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德育、美育和学校管理等内容。概括起来即是包括四大块内容:学科论、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管理论。(参见: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53;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9(3).)从现有职业教育学原理类著作看,其理论体系鲜有“异类”。这一点本文在第三章有关职业教育学著作的分析中已有相关论述。
    ①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J].对外传播,2009(1).
    ① The UNESCO Press. Domination or Sharing?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M].1981:65.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①布迪厄对知识分子的整体性定位是“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文化资本家,他们的资本形式是从属于经济资本的。依据前文“三元资本权力场域观”的解释,在中国,文化资本是从属于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知识分子的整体性地位可以表述为“处于权力场域中的被支配一极”。
    ②#12
    ③转引自: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④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545.
    ①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
    ②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7-158.
    ③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④[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M].杨信彰,周恒,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2.
    ⑤福柯等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其主张“专业知识分子”理论,同时宣布传统知识分子已经死亡。
    ⑥以葛兰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理论的观点。
    ⑦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M].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8.
    ⑧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
    ⑨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4.
    ①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4.
    ②[淘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①网址:http://opac.nlc.gov.cn/F/DEYRK5HIGDDJ8957DKGEJC8CV779PI59O11JKK886YR52ED7EA-17945?func=file &file_name=find-b&local_base=B1BOK
    ①据中国知网统计,2009年相关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如下:《职业技术教育》0.82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787,《职教论坛》0.718,《教育与职业》0.681,《职业教育研究》0.615,《职教通讯》0.339,《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0.434,《江苏高教》1.091,《教育发展研究》1.338。而同期《教育研究》的影响因子为2.81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的影响因子为2.880。(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数字出版物超市_导航页”。网址: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result src.aspx?dbCatalog=%e4%b8%ad%e5%9b%bd%e9%ab%98%e7%ad% 89%e6%95%99%e8%82%b2%e6%96%87%e7%8c%ae%e6%80%bb%e5%ba%93&stype=4&dbcode=CJFR)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95.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9-241.
    ③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5.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6.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
    ①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J].Poetics,1983(12):338.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61.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59.
    ③[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56-257.
    ①这里,“专业”一词的涵义是指专职的(Full-time)和职业的(Professional)。
    ①Ilya Prigogine. The End of Certainty:Time, Chaos and the Laws of Nature [M].New York:Free Press,1997:5.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0-265.
    ① Pierre Bourdieu & L.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23-24.转引自: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7.
    ②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5.
    ① D. Crane. Invisible Colleges: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56.
    [1][美]彼得·伯格,[德]汤姆斯·乐格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M].邹理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1.
    [2]陈桂生.教育学的构建(增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郭强.现代知识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0]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洪成文.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12]侯鸿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3]胡军.知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技术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5]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6][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结构论[M].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7]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9]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0]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M].杨信彰,周恒,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4][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M].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5]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7]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8]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9]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0]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2]刘庆昌.教育者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3]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34]刘晓.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事实与价值[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8.
    [35][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6]刘玉照,等.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
    [37]楼世洲.职业教育与工业化——近代工业化进程中江浙沪职业教育考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8]卢鸿德,罗明基.职业技术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9][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0]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2]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3][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5][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7]戚更晨,等.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M].吉林科学出版社,1993.
    [4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9][美]R.K.莫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0]史世平.工学结合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7.
    [5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3][英]斯诺.两种文化[M].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4]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7.
    [55]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6]田东平.中国教育书录(1949-1990)[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7][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8]万碧波,等.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59]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0]王荣江.未来科学知识论[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1]王土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62]汪文贤.教师教育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3]王义智,等.职业学校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4]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65][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6]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7]萧今,黎万红.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8]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69]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0]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2]颜明忠.专业教学论(自编教材)[Z].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5.
    [73]严雪怡.中专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74][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75][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6]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7]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78]张福珍,王义智.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79]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
    [80]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83]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5.
    [84]周明星,等.职业教育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5]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86]陈嘉明.当代知识论中“知识的确证”问题[J].复旦学报,2003(2)
    [87]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
    [88]陈振华.把握公共教育知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89]陈振华.论新的教育知识生产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9)
    [90]陈祖耀.也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1998(2)
    [91]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J].对外传播,2009(1)
    [92]范全青.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30年之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9(3)
    [93]高华,杨静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94]高奇.职业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1986(3)
    [95]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96]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97]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98]耿洁.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J].职教通讯,2007(3)
    [99]宫雪.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100]顾林正.从个体知识论到社会知识论——当代知识论的另一个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
    [101]郭志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时空,2008(10)
    [102]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9).
    [103]贺文谨.“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104]和震.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7).
    [105]胡建刚.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国际化、信息化与工程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106]黄东昱.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08(6).
    [107]黄宏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
    [108]黄克孝,郭扬.优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J].职教论坛,1998(11).
    [109]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问题域发展趋势[C].2005年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5.
    [110]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顾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
    [111]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1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11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114]江怡.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论[J].文史哲,2004(2).
    [115]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116]郦瑶.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任务与格局——第四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117]林丹萍.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农村职业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118]林金良,黄东昱.从学校管理视野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4).
    [119]林聚任,肖德武.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
    [120]刘春生,张宇.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与学科理论构建——兼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8).
    [121]刘显泽.试论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提出[J].职教论坛,2003(17).
    [122]刘晓,马美,蔡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123]刘育锋.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4(4上).
    [124]M.麦克罗伯兹,B.麦克罗伯兹.引文分析的若干问题:评价性评论[J].国外情报科学,1991(2).
    [125]马冬玲.作为知识生产的社会学——试论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及其对妇女研究的意义[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26]马君,陈士俊.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走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4).
    [127]马君,周志刚.发生学视野下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128]马庆发,董圣足.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发展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129]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130]米靖,陈豪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职教通讯,2005(7).
    [131]米靖.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J].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32]南海.论“职教系的‘九大属性’”[J].职教论坛,2004(5上).
    [133]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34]南海.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1).
    [135]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136]彭干梓,夏金星.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发展观[J].职教论坛,2003(5).
    [137]钱景舫.职教有博士点啦[J].职教论坛,2002(7).
    [138]邱小捷,张喜梅.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139]任剑涛.国家、机构与生产者:三边关系与知识生产[A].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三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0]任永泽.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J].现代教育论丛,2009(6).
    [141]石志勇,江珂珂.我国职业教育功能的历史演绎[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
    [142]孙立平.关注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4(1).
    [143]孙绵涛.学科论[J].教育研究,2004(6).
    [144]谈晓明.“新双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J].鄂州大学学报,2006(5).
    [145]唐林伟.论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兼论职业教育中STS教育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8(11).
    [146]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8(11).
    [147]唐林伟.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148]唐林伟,周明星.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149]唐智彬,陈波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与策略——学科规训理论视角[J].职 教论坛,2007(6上).
    [150]王川.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5(6上).
    [151]王川.试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152]王川.职业教育功能研究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153]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154]王青,王韶清.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应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刍议[J].成人教育,2008(1).
    [155]吴建国.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156]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5).
    [157]肖化移.职业教育学及职业教育的研究取向[J].职教通讯2005(7).
    [158]谢延龙,王澍.现实反思与理想图景:论我国教育知识生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159]刑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
    [160]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4(8).
    [161]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C].2005年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5.
    [162]徐涵.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163]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164]徐秋儿.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165]阎亚军.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反思与重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66]杨黎明.关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J].职教论坛,2007(16).
    [167]杨黎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CBE)的长处及其不足之处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1998(8).
    [168]杨绪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的历程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
    [169]杨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170]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职教论坛,2007(8上).
    [171]余婉娜,饶异伦.试论加强职业教育学硕士点建设[J].职教论坛,2007(5下).
    [172]余婉娜,饶异伦.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范式: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0).
    [173]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J].文史哲,2004(2).
    [174]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175]张斌贤,等.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4).
    [176]张雳平,李颖.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13)
    [177]张庆慧,武继灵.关于高职高专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178]曾天山.新中国教育科研六十年[J].教育学术月刊,2009(5).
    [179]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180]赵昕.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181]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青研究,2009(3).
    [182]朱小蔓,严开宏.论个人教育知识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4).
    [183]周耕夫,李栋学.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律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184]周明星,董桂玲.“中职硕士”:现状、构想与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185]周明星,刘晓.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186]周明星,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6(9).
    [187]周雪,蓝欣.第四圆桌会议主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188]朱小蔓,严开宏.论个人教育知识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4).
    [189]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190]邹诗鹏.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191]Biglan, 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Matter in Different Academic Area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3(3).
    [192]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193]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J]. Poetics,1983(12).
    [194]Bourdieu, Pierre. Sociology in Question [M]. Trans. Richard Nice. Thousand Oaks. 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3.
    [195]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96]Crane, D. Invisible Colleges: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197]Evans, Rupert N.& Herr, Edwin L. 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M]. Columbus: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78.
    [198]Hagstrom, Warre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M].New York:Basic Books,1965.
    [199]Lash, Scott.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M]. London:Routledge,1990.
    [200]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 London:Routledge, 1952.
    [201]Merton, Robert K.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
    [202]Popper, K.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M].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1963.
    [203]Pantin, C. F. A.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cience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204]Prigogine, Ilya. The End of Certainty:Time, Chaos and the Laws of Nature [M].New York:Free Press,1997.
    [205]Rauner, Felix & Maclean, Rupert.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M]. Spinger,2008.
    [206]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Z].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207]The UNESCO Press. Domination or Sharing?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M].1981.
    [208]Wacquant, L. From ruling class to field of power:an interview with Pierre Bourdieu on La noblesse d' Etat[J].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1993 (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