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古时期典型的“小族”,琅邪颜氏家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对而言,显得无足轻重。不过,这一家族在学术、文化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却非常突出,即使与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当时一流门第相比也毫无逊色。琅邪颜氏家族的学术、文化成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特色?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本文对中古时期的琅邪颜氏家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考察。
     论文由导言、正文和附录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导言》部分,对该选题的提出依据、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研究旨趣进行了具体阐述。
     论文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颜氏的起源、中古琅邪颜氏家族与其原始家族之间的关系和世系,及其政治、社会地位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考析。在中古时期政治、社会变化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两晋之交和晋宋之际,琅邪颜氏家族人物迫于外在形势而在政治方面的活动相对较为活跃,分别以两晋之际的颜含、晋宋之际的颜延之以及刘宋中期的颜竣、颜师伯等为代表。颜含于两晋之际先入司马越府,后依附于司马睿集团,其相关政治活动使其家族得以顺利南迁江左,同时政治和社会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颜延之于晋末、宋初于政治方面的积极争取,代表了在东晋以来纯粹的门阀政治终结,皇权政治重新恢复的情况之下,士族人士的强烈政治诉求;至颜竣、颜师伯从兄弟则已不得不面对南朝皇权专治日甚一日的局面,他们的荣辱存亡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帝王的个人意愿。从琅邪颜氏家族相关人物政治活动和处境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南朝以来士族门阀政治势力和皇权之间的消长变化。在颜竣、颜师伯先后因过度参预政治而遇祸之后,活跃于南朝中后期及北朝、隋和唐初的其它房支琅邪颜氏家族子弟虽也“子孙咸著宦族”,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倾向于文化方面,最终形成了唐初所谓“少时学业,颜氏为优”的局面。此外,通过对琅邪颜氏家族人物相关政治活动的全面考察,可以看到,他们在出仕为宦方面表现出了忠义、实务、素退等一致性,形成了家族特色。
     第二章是关于中古琅邪颜氏家族的儒家礼法家风及表现的具体论述。从中可以看到其家族内部礼法极为严整、父子兄弟之间极重慈孝友悌,这种内在的文化凝聚力,是他们得以维护家族内部的和睦稳定,从而延续其家族地位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也正是中古时代士族门第尤其是那些不以权势地位显赫的中小家族传承不替的根本原因。魏晋以来,玄学风尚盛行,琅邪颜氏家族由于儒学文化传统深厚,其家族人物于玄学风尚有染习者甚少,直到晋宋之际才有颜延之这样的个别玄学名士出现,但这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家族的整体文化风貌。直到南北朝末期,琅邪颜氏代表人物对玄学风尚仍持批判态度。因此,就总体而言,琅邪颜氏家族虽经受了玄风的影响,但依然保持着比较典型、纯粹的经学世家本质。
     第三章是对中古琅邪颜氏家族的经学和史学传统与成就的分别考述。其中在经学方面,琅邪颜氏“家籍儒风”,儒家经学传统渊源有自。在魏晋以来学术思想多元,儒学相对衰落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下,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了儒家经学的家学传承。一方面以其家世相传之《周官》之学,积极参预国家的礼乐制度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无论是颜延之在晋宋之际的儒玄双修,积极推进以王弼《周易注》为代表的魏晋新经学,还是颜之推对当时社会礼俗进行的全方位折中取舍、以及颜师古为南北经学统一所作的贡献,他们都积极把握了那一时代的学术发展潮流,为中国传统经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汉末魏晋以来,随着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各种学术文化门类渐次得以独立,史学也从之前依附于经学的地位发展为与经学相并列,同时也成为文人学士的必备修养。以颜之推及其子弟为代表的琅邪颜氏子弟对史学多所着力,为传统史学文化的建设做出了卓著贡献。其尤著者当推颜师古,其不但于唐初参预了《隋书》的修撰,同时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之上,以“儒宗”训解的方式注解《汉书》,铸就了中国传统史注中的经典之作。琅邪颜氏家学之史学与经学,在根本是相通的,是在其家族深厚儒学基础上的新的开拓发展。
     第四章是对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在传统小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的考述。古代小学著作附经学而立,是习读经典的必备基础。琅邪颜氏家族“家世儒学”,因此对子弟在小学方面的修习也格外重视。早在晋宋之际的颜延之就曾有多种小学著作,而颜之推在训诂文字、纠说音读、审正字体之际,处处不忘申说文字与避讳、称谓、名字等士族礼法诸多方面的关系,可知此种家学有益于子弟士大夫风操之养成,有助于家风之维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自颜之推后更是为琅邪颜氏家族子孙历代宝传、不断发扬,他们在训诂、音韵及古籍的校雠、文字规范等传统小学的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至唐代这一方面已成为琅邪颜氏家族的显学。
     第五章是对中古琅邪颜氏家族与当时盛行的佛教和道教关系的考述。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真正被广泛关注,在社会各阶层得到普遍的崇信,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这是该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就琅邪颜氏家族而言,颜延之于晋宋之际修习玄学,长于辩难,着意于佛教义理的辩析阐发;处于南北朝末年的颜之推则不好清谈,为学以“济世益物”为宗旨,于佛教也多倾向于戒律修习之具体指导和因果报应的重征求验。前后比观,颜延之可谓偏于“体”,颜之推则倾向于“用”,二者殊途同归,各自适应所处时代的佛教文化发展潮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琅邪颜氏家族虽然“家世归心”,子弟也多有崇佛之积极表现,但在本质上,佛教对于他们来说终是“人生一旁趋”,而其家族文化仍然是汉末以来之儒学本色。此外,虽然难以在文献中找到有关琅邪颜氏家族人物“世传五斗米道”、“事天师道”等明确记载,但通过对琅邪颜氏家族一些相关信息诸如郡望、著述、婚姻、取名、养生及后世子孙信道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可以推测颜氏家族不免对道教也有所习染,而颜之推的崇佛排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一些道教仪轨与士族门第奉行之儒家礼法多有冲突。当日士族门第无论信道还是崇佛,多是以门第本位为出发点的。
     第六章是对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特色与贡献的分别考述。汉末魏晋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得以自觉。琅邪颜氏家族子弟也曾积极致力于各种文学活动,并形成了家族文学的鲜明特色:“甚为典正,不从流俗”。晋宋之际,随着司马氏政权的覆灭,典型的门阀政治形态已不存在,出身次等士族的刘裕及其勋贵集团登上了社会政治的前台。相伴而至的是南朝寒人的兴起。与此相应,在文学方面,寒门文士及其代表的“俗”文学由于易与统治者气味相投之故,其地位也开始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得以风靡一世。对此,士族文士群体中的典雅派进行了持续的抗争。其间琅邪颜氏人物因家世儒学、风教整密等原因,表现得最为积极。颜延之以群望所归,成为士族典雅文学派的领袖与旗帜;其子颜测也“最荷家声”,成为士族典雅派文学的中坚;此后颜协、颜之推父子也都基于儒家文化的“典正”立场,对当时盛行的绮靡文学表示了不满。整体而言,琅邪颜氏家族人物对有违儒家文化立场的绮靡文风的抵制是一以贯之的、坚定的,由此可见其家族代表人物所崇尚的根置于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典雅文学在当时的独特意义。就元嘉三大家而言,颜延之与鲍照的对立,是当时士庶阶层不同文化风尚在文学方面的表现,而颜延之与谢灵运文学风貌的差异则主要由于士族门第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倾向所致。就美学上之意义而言,谢灵运诗歌近优美,鲍照近于宏壮,而颜延之诗则大略可以古雅称之,其所以古雅之原因就在于其诗歌较谢、鲍二者更加偏重于典故这种“第二形式”。对颜延之诗歌的评价,更应重视其对当时社会文学创作普及所具有的示范意义。毕竟文学创作由于有典故可搬,有章法可依,易于学习和效仿,从而更利于在社会中的普及,也是社会文学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表征。
     中古士族多重艺术技艺方面的修养与表现。对于琅邪颜氏家族人物而言,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于书法领域。琅邪颜氏人物自颜延之起多有以书法擅名之士,而中国书法史上之卓然大家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也与其家族书法传统有着重要关系。其中,颜之推对包括书法在内的诸种艺术技艺,其态度有所保留,不主张专精。这样一种态度,实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价值观的表现,实质上仍是其家族以儒家经学为本的旧族门风的表现。
     后论部分主要对以家族为视角的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以士族门第为中心的中古社会的家族文学研究的独特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古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多方面关系进行了综合论述。
     附录部分是两篇考证之文。前者经考证认为沈约在《宋书·颜延之传》末尾对颜竣“不孝”的肆意笔伐,有出于一己私意,为此后在《自序》中杜撰乃父“因孝获罪”而张本的因素。后者对有关颜师古注解《汉书》涉嫌“抄袭”他人注解,这一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了重新考察。事实上,之前批评颜师古“抄袭”的学者多忽视了颜注《汉书》在经历唐代长期手抄流传,及宋代以来屡经校订、刊刻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在通行的中华本《汉书》校勘记中收集到了不少误改、误衍、误增“师古曰”的注文,并据此推测被后人指责为“抄袭”的《汉书》颜师古注文,很可能多是后人不断增补、改写的结果,颜师古似不当为此种“抄袭”负责。
As a typical“Small Clan”at medieval times, Yan Clan in Langya played an insignificant role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etc. However, it 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to the academic and cultural fields, comparable with the first-rate families such as Wang Clan in Langya and Xie Clan in Chen County. What achievements did Yan Clan make in the academic and cultural fields? What features did they have? With these questions, this dissertation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Appendix.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found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objec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and its ancestors at primitive times, the genealogy of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and the changes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tus. At the crucial tim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s at medieval times, especially at the turn of the Eastern Jin and Western Jin and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Yan Clan in Langya took more active part in politics due to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whose representatives were Yan Han at the turn of the Eastern Jin and Western Jin, Yan Yanzhi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and Yan Jun and Yan Shibo at the middle of Song Dynasty. At the turn of the Eastern Jin and Western Jin, Yan Han joined the official Sima Yue, and then converted to Sima Rui’s Group. What he did in politics helped his family smoothly moved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enhanced the status of his family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Yan Yanzhi undertook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at the end of Jin and the beginning of Song, which represented intense political appeal of the scholarly families when the powerful families’control of politics ended since the Eastern Jin and imperial politics returned; in contrast, the cousins of Yan Jun and Yan Shibo had to face the worsening tyranny of imperial power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ir honor and disgrace and success and failure consisted in the wish of the emperors.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changes of living style of related members of Yan Clan in Langya reflected the alternation of power between the powerful scholarly families and the imperial emperors since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Eastern Jin. After Yan Jun and Yan Shibo were persecuted due to excessiv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other family members of Yan Clan in Langya active at the middle and end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Sui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culture although some of them distinguished in the political stage and finally formed the situation of“while academic study at the ebb, Yang Clan stands out”at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Besid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activities of related members of Yan Clan in Langya, it was seen that they formed the family features of loyalty, diligence and low-profile resignation.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nfucian proprieties and family custom of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It is found that Yan Clan had rigid proprieties and brotherliness forming a cultural cohesion which sustained the harmony,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was also the vital cause to maintain the family status of Yan Clan and other insignificant families at medieval times. Since Jin Dynasty, in spite of the prevalent metaphysics, few members of Yan Clan probed into metaphysics due to restriction of deeply-seated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of Yan Clan. Until Jin and Song Dynasties, Yan Yanzhi as a single representative studied metaphysics, but he couldn’t change the cultural preference of the family fundamentall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Yan Clan Langya still held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 metaphysics at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refore, Yan Clan in Langya generally maintained its nature as a typical and plain family devoted to Confucian classics despite the impact of metaphysics.
     Chapter three concentrates on the studies of achievement and trad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ical science of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Confucian classics, Yan Clan had a tradition of“study of Confucianism”. In Jin Dynasty, they still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lthough Confucianism went downhill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diversity of academic field. On the one han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the Rites of Zhou, they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mechanism in terms of rites and music; on the other hand, Yan Yanzi studied both Confucianism and metaphysics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and advocated the new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Wei and Jin based on Zhouyi Note by Wang Bi, Yan Tuizhi kept a compromise way in the social proprieties and Yan Shigu contributed to the unity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ll of them caught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cademy then and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At the end of Wei and Jin, with the break of monopoly of Confucianism, vari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began to be independent and the historical science separated from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ecame one in parallel wit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necessary to be studied by the scholars. Yan Tuizhi and its sons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Yan Clan in Langya concentrated on historical science and made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cience. Especially, Yan Shigu not only participated in the revision of Book of Sui at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but also noted Book of Han in the way of explanation of“origin of Confucianism”and created an excellent work in notes conce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cienc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family study. In nature, the histor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Yan Clan in Langya are interlinked,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Confucianism.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Yan Clan in Langya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philology which derived from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was the foundation of studying classics. Considering“the family focusing on study of Confucianism traditionally”, Yan Clan in Langya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eaching its descendents philology. As early as Jin and Song Dynasties, Yan Yanzhi composed several works on philology, and Yan Tuizhi, while doing exegesis of meaning of words, the correction of pronunciations and examination of letters, never forget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 statement and taboo, appellation and name in scholarly proprieties. It was known that the family study wa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larly traits among the members of Yan Cla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family tradition. Advocated by Yan Zhitui, Character, phonology and exegesis of meaning of words were passed on to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n Yan Clan in Langya and developed constantly. They also 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in various fields of traditional philology such as phonology and proofreading of ancient books and character standard, which became the heated topic of Yan Clan in Tang Dynasty.
     Chapter fiv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and Buddhism and Taoism prevailing th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Han Dynasty, Buddhism received a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was believed in by all walks of life, which formed a universal cultural phenomenon i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after Wei and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Yan Yanzhi of Yan Clan studied metaphysics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who was proficient at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aimed at differenti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octrine of Buddhism; Yan Zhitui, living at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as so pragmatic that he embraced the aim of“serving the public”and concentrated on the guideline of religious discipline study and logic of cause and result. In contrast, Yan Yanzhi paid more attention to“form”, while Yan Tuizhi did more about“practice”. Both of them led to the same path,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Buddhism then and made their due contribution. Although Yan Clan“converted to Buddhism”and many of its descendents took an active part in Buddhism, in essence, the culture of Yan Clan remained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while Buddhism meant to them“an interlude in their lives”. In addition, it wa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proved records concerning“Wu Dou Mi Taoism of family tradition”and“belief in Tianshi Taoism”, but it could be deduced that Yan Clan was involved in Buddhism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such as Jun Wang, works, marriage, name giving, health care and belief in Buddhism of its son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Yan Zhitui worshiped Buddhism instead of Taoism lay in the conflict of some of Taoist percepts and Confucian proprieties abode by the scholarly families. Whether the scholarly families at that time believed in Taoism or Buddhism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amily status.
     Chapter six is about the study of the feat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literature and art of Yan Clan in Langya at medieval times. In a strict sense,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at the end of Han Dynasty and in Wei and Jin. The members of Yan Clan onc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formed unique family feature:“devoted to classics instead of vulgarity”. With the collapse of Sima regime in Jin and Song, typical political pattern of powerful families disappeared and Liu Yu and his company born in a relatively humble scholarly family climbed to the throne. Consequently, the humble scholar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rose. Naturally, the poor scholars and their vulgar literary works catered to the rulers, so their status was enhanced to some extent and prevalent on those days. In response to that, the scholars in favor of the elegant works fought for their preferences furiously and lastingly. Yan Clan took the most active in the fight due to their belief in Confucianism and religious custom. Yan Yanzhi was publicly selected to be the leader of the scholars in favor of elegant literary works; his son Yan Ce who continued his career“sustaining the family prestige to the most degree”became the backbone of the scholars in favor of elegant literary works; afterwards, Yan Xie and his son Zhitui we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flowery literature prevalent at that time based on their stance of“Orthodox”of Confucianism. On the whole, the members of Yan Clan intensely squeezed out the flowery literature against Confucianism, which reflected the unique meaning of elegant literature based on Confucianism. In terms of Yuan jia three great masters, the conflict of Yan Yanzhi and Bao Zhao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ce in cultural customs among the scholarly families while the literary discrepancy of Yan Yanzhi and Xie Lingyun mainly originated from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preferences among the scholarly families. Aesthetically, Xie’s poems were beautiful and Bao’s poems were magnificent, while Yan Yanzhi’s poetry was basically elegant. Yan’s elegance resulted from more emphasis on classical allusion“the second form”than Xie and Bao. If criticizing Yan’s poems,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model role of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ry creation. After all, literary creation was easy to imitate due to the existing allusions and standards, convenient to be popularized and be as the obvious feature of flourishing in literature.
     Most of the scholarly families at medieval time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embodiment. The members of Yan Clan achieved the accomplishment and embodiment mostly in calligraphy. Most members of Yan Clan distinguished themselves in calligraphy following Yan Yanzhi and the outstanding calligrapher Yan Zhenqing associated hi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tightly with his family of calligraphic tradition. Yan Zhitui held a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ward artistic skills including calligraphy, not in favor of specialization in them. The attitude was essentially the embodiment of value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focusing on accomplishments in virtue, deed and writing and the reflection of old-fashionable family custom based on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Conclusion concentrate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literary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larly families,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unique value of family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scholarly families at medieval times and the multiple relations of the family culture of Yan Clan in Langya scholarly and literature at medieval times.
     Appendix is composed of two papers of textual research. The former concludes that at the last pages of Book of Song.Yan Yanzhi Biography, Shen Yue’s reckless criticism of Yan Jun’s act as impiety results from his personal feelings. The criticism of Yan Jun in some way was the source of Shen Jun’s fabrication of his father’s being convicted for piety in Author’s Preface. The latter reexamines the controversial academic issue that Yan Shigu was suspected to have“plagiarized”other person’notes when he noted“Book of Han”. In fact,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who criticized Yan Shigu’s“copy”neglected the fact that changes occurred in Book of Han noted by Yan after it was passed down in the handwritten way in Tang Dynasty and revised and inscribed for many times. The present version of Book of Han collected some notes written by“Yan Shigu”with wrong revision, misinterpretation and wrong addition. On this basis, it can be deduced that some part of Book of Han noted by Yan which“was copied”resulted from the addition and rewriting by the descendents and Yan Shigu seemingly didn’t take responsibility of“copy”.
引文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47‐148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版,第309‐310页。
    ①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4‐185页。
    ②[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选编并监译《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1页。
    ③相关研究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看容建新《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②文载《考古》1959年第6期。
    ③文载《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④收入《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⑤文载《春秋》,1996年第1期。
    ⑥文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⑦颜普元《颜氏家学与风徽》,岳麓书社1999年。
    ⑧新编《陋巷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编陋巷志》,齐鲁书社2002年。
    ⑨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3年。
    ⑩汲广运、高梅《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于联凯、马凤岗《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台湾国立中兴大学1993年硕士论文。
    ②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③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59‐260页。
    ②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8页。
    ③参[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26页。
    ④参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颜延之该文又载于《艺文类聚》卷五五、《初学记》卷二一,但有节略。
    ⑤其中189年四月起经少帝、献帝依次改元光熹、昭宁、永汉,同年十二月,汉献帝“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次年改元为初平。
    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七,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67页。
    ⑦参前揭《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42页。
    ②[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8页。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8页。
    ②[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急就篇补注》,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第16页。
    ③王应麟补注:“《世本》,宋忠曰:‘安,名也。’”按:《史记》卷四○《楚世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五曰曹姓”,司马贞《索隐》引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诸曹所出也。”(中华书局1982年,第1690‐1691页。)
    ④以上颜真卿诸文及殷亮文分别见于[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卷五、卷七、卷一四。
    ⑤其中“夷父”,颜真卿《世系谱序》作“仪父”,殷亮《颜鲁公行状》作“仪甫”;邾武公字“颜”,《世系谱序》作“伯颜”,《颜鲁公行状》作“颜公”。
    ⑥参[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四,中华书局1994年,第519页。
    ⑦参[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第116页。
    ⑧《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杂传类”著录:“《陈留耆旧传》二卷,汉议郎圈称撰。”同卷“地理类”著录:“《陈留风俗传》三卷,圈称撰”。圈称其人不见于《汉书》、《后汉书》,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八“圈称”条引圈称《陈留风俗传·自序》云:“圈公之后。圈公为秦博士,避地南山,汉祖聘之,不就。惠太子即位,以圈公为司徒。自圈公至称,传世十一。”之后颜师古详辩此说之妄。(参[唐]颜师古著,刘晓东评议《匡谬正俗评议》卷八,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0页)
    ⑨颜师古所说“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作“(陆终)裔孙挟,周武王封于邾。”
    ①《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谱系类”载:“《百家集谱》十卷,王俭撰。”《元和姓纂》所据似即此《百家集谱》。
    ②《通志·氏族略三》略同,唯“尚书《谱》”标点为“《尚书谱》”;“今依圈、称二家”作“故当依圈、称二家”。
    ③余迺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增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④[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60页。
    ⑤[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6‐77页。
    ①[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26页。
    ②《晋书》卷五一《挚虞传》,第1425页。
    ③参氏著《晓读书斋杂录·四录》卷下,《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55册,第648页。(洪氏此条对琅邪颜氏家族在永嘉南渡后的具体居住地有详细考析,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所附《北齐书·文苑·颜之推》注解曾有完整引录。)
    ④参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0页。
    ⑤参中华本范晔《后汉书》末尾所附司马彪《续汉书志》,第3450-3451页。
    ①[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450页。
    ②参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③参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7页。
    ④参中华本范晔《后汉书》末尾所附司马彪《续汉书志》,第3429-3431页。
    ⑤参前揭《颜鲁公集》卷五,第419页。
    ⑥《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513页。
    ⑦中华本范晔《后汉书》末尾所附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三》云:“济北国,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刘昭案语称:“济北,前汉之旧国,此是经并泰山复分。”(第3454页)
    ①参前揭《元和姓纂》卷四,第519页,及《通志二十略·氏族略三》,第116页。
    ①前揭《颜鲁公集》卷五,第419页。又,同书卷一九,黄本骥撰《颜鲁公著作考》著录“《颜氏家谱》一卷”,案语与此处意同。
    ②参《二十五史补编》第五册,开明书店出版社1936年,第6050‐6052页。
    ③参[清]毕沅撰《关中金石志》卷四“颜氏家庙碑”条(《丛书集成初编》据《经训堂丛书》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51‐54页。又,该表前有序,曰:“《唐书》无颜氏世系表,今以此碑所叙,及《唐书》本传,并师古、杲卿传,《晋书》钦传、《北齐书》之推传,考定附载于后。”按,《晋书》无《颜钦传》,当为颜含之误。
    ④前揭《颜鲁公集》世系表置全书目录之前,黄本骥有序曰:“颜氏在唐无宰相,故世系表不列于新书,毕尚书沅著《关中金石记》,取史传所载编世系表附《颜氏家庙碑后》,于颜氏子姓尚多阙遗,今据鲁公所撰家庙碑、大宗碑、勤礼、元孙、杲卿、允南、幼輿、允臧等碑,重加考定,详列于左。”又,该表于“勤礼七子”下称:“表为鲁公而作,勤礼前止载兄弟不及兄弟之子孙,自勤礼分支子孙可考者备载。”
    ⑤参王伊同《五朝门第》所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之四七《琅玡江都颜氏》,中华书局2006年。
    ⑥参罗香林《颜师古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7‐18页。
    ⑦参颜普元《颜氏家学与风徽》,岳麓书社1999年,第21页。
    ⑧参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第13页。
    ⑨如毕沅《关中金石志》、黄本骥所辑《颜鲁公集》及罗香林《颜师古年谱》所附《世系表》重点皆在颜之推、颜师古一系,于其他支脉则较略。
    ⑩如王伊同先生《五朝门第》所附《琅玡江都颜氏世系表》于“颜綝”之下,“颜见远”之前的“颜靖之”、“颜腾之”、“颜炳之”三人俱阙疑,似未参核颜真卿之相关碑文。同表又于“颜师伯”下列有“颜举”,其依据似为《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及《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师伯传》所载“师伯子举周旋寒人张奇为公车令”云云,中华书局校点本《宋书》、《南史》均不以“举”为人名,而文中“周旋”一词,似指相与亲密交往之人,如《南史》卷二九《蔡廓传附蔡兴宗传》载,时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叛乱,事平后,蔡兴宗奉旨慰劳广陵,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躬自收殡。孝武帝闻知后曰:“卿何敢故尔触网”蔡兴宗答以“陛下自杀贼,臣自葬周旋”云云可为证。(参袁英光主编《南朝五史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46页)王表似误读“周旋”为动词,故以“举”为师伯子名。11《考古》1959年第6期。
    [1]《晋书》卷八八《孝友·颜含传》。
    [2]《晋书》卷六九《刘隗传》。
    [3]《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
    [4]《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
    [5]《宋书》卷七五《颜竣传》。
    [6]《梁书》卷四八《儒林·范缜传》。
    [7]《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
    [8]《陈书》卷三四《文学·颜晃传》。
    [9]《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
    [10]《周书》卷四○《颜之仪传》。
    [11]《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
    [12]《北史》卷八三《文苑·颜之推传》。
    [13]《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
    [14]《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
    [15]《旧唐书》卷一八七下《忠义下·颜杲卿传》。
    [16]《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
    [17]《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颜师古传》。
    [18]《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中·颜杲卿传》。
    [19]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收入[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
    [20]颜延之《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家传铭》,收入[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
    [21]颜延之《除弟服诗》及《祖祭弟文》,分别载《艺文类聚》卷三四、卷二一。
    [22]《文选》卷二六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李善注曰:“《集》曰:‘从兄散骑,字敬宗。’”。
    [23]《颜氏家训·序致篇》。
    [24]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收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卷七。
    [25]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收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卷七。
    [26]颜真卿《祕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收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卷七。
    [27]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四“颜”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519页。
    [28]《南京老虎山晋墓》,《考古》1959年第6期。
    [29]周萼生《南京老虎山晋墓的地理佐证》,《考古》1960年第7期。
    ①参氏著《士族的形成和升降》一文,《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颜氏家训·终制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98‐599页。
    ③参前揭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景定建康志》卷四三,2026页。
    ④[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1049页。
    ⑤《世说新语·贤媛篇》“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条,刘孝标注引《王氏谱》曰:“钟夫人名琰之,太傅繇之孙。”(参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801页)
    ⑥《世说新语·贤媛篇》:“周浚作安东时,行猎,值暴雨,过汝南李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女名络秀,闻外有贵人,与一婢于内宰猪羊,作数十人饮食,事事精办,不闻有人声。密觇之,独见一女子,状貌非常,浚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遂生伯仁兄弟。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809-810页)此事与琅邪颜氏女嫁太原王氏例相近,但结果适相反。
    ①参前揭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及《晋书》卷八八《孝友·颜含传》。
    ②此举曾引起当时名士石崇的注意,《晋书》卷八八《孝友·颜含传》载其“重含淳行,赠以甘旨”。
    ③《世说新语·赏誉篇》“司马太傅府多名士”条,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520页。
    ④《晋书》卷六《元帝纪》:“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年十五,嗣位琅邪王。”同卷又载永嘉三年七月元帝诏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临君琅邪四十余年,惠泽加于百姓,遗爱结于人情。”
    ⑤参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3-5页。
    ①《晋书》卷六《元帝纪》,第153页。又,《宋书》卷三五《州郡志一》“南琅邪太守”条载:“晋乱,琅邪国人随元帝过江千余户,太兴三年,立怀德县。丹杨虽有琅邪相而无王地。成帝咸康元年,桓温领郡,镇江乘之蒲洲金城上,求割丹阳之江乘县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临沂县。”
    ②《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18、621页。
    ③前揭《东晋门阀政治》,第9-10、14页。
    ①祝总斌先生《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一文对当时的“第一流高门”和“一般高门”的区别有所辨析,参氏著《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下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97-198页。
    ②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③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①《世说新语·识鉴篇》“王大将军既亡”条,载王舒沈王含父子于江事,刘孝标注评论说:“昔郦寄卖友见讥,况贩兄弟以求安,舒非人矣!”(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472页)同宗兄弟如此,可见当时情势之复杂和危急。
    ②《晋书》卷五七《胡奋传》载:“泰始末……奋女选入为贵人。……时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可见与皇室联姻固然有助于提升门望,但其中隐藏的政治风险也是当时人所要加以权衡的。北朝崔浩之祸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四五○)载:“六月,己亥,诏诛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无远近,及浩姻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夷其族,余皆止诛其身。”胡三省注感叹曰:“浩所连姻,皆士望也,非有凭附属请之罪,以浩故皆亦其族。择耦可不谨哉!”(第3943页)
    ③即使在桓温执掌军政大权之后,当其为其子向太原王氏求婚时仍遭拒绝。《世说新语·方正篇》:“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余嘉锡先生于此有案语称:“盖温虽为桓荣之后,桓彝之子,而彝之先世名位不昌,不在名门贵族之列。故温虽位极人臣,而当时士大夫犹鄙其地寒,不以士流处之。于此可见门户之严。”(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394、395页)田余庆先生经细密考证指出桓氏自汉代桓荣以下,五世显赫,其后衰落主要缘于魏晋之际桓范“死于曹爽嘉平之狱,家族诛夷甚惨”,此后一段时期内桓氏沉寂无闻,而“桓彝过江又是族单势孤,所以江左门阀士族一直不以士族视桓氏。”(参前揭氏著《东晋门阀政治》第125、134页)可见桓氏被士族社会目为“兵”与自家“书生为门”的差异也可能是颜含不愿与之联姻的原因。而桓彝、桓温父子先后表达其欲于琅邪颜氏联姻的意愿,也可视为桓氏欲提升其家族门第地位在婚姻关系方面所做的努力。
    ④汉世郡守月俸为二千石,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孝宣帝)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
    ⑤祝总斌先生研究指出:“将官品五品与六品之间,定为人品上品与卑品例用官位的分界线,也和其他制度符合:《晋书》卷二一《礼志下》:西晋元会朝贺,二千石与千石(官品六品)以下礼制截然不同。‘王公二千石’可‘上殿’向皇帝敬酒,而‘千石、六百石(官品七品)停本位’。朝朔望时‘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千石以下只能在殿下祝贺。《晋书》卷二五《舆服志》:皇帝出巡,‘三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河南尹(中二千石)、谒者仆射(二千石)……皆大车立乘,驾驷’,与千石以下制度不同。……直到东晋后期,官品五、六品之间这条制度上的分界线,依然未变;而且在一些冠族华胄中,更加重视二千石中人品或门地二品与卑品之别。”(参氏著《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一文,原载《中国通史》第五卷上册,收入《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下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①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②《晋书》卷八八《孝友·颜含传》,第2287页。
    ③《南齐书》卷二三“史臣曰”语,第438页。
    ④中华书局本《宋书》“校勘记”引洪颐宣《诸史考异》云:“案《刘穆之传》,穆之三子,长子虑之,中子式之,少子贞之,无名宪之者。”中华书局本《宋书》校勘记有按语曰:“憲慮形似,‘宪之’或‘虑之’之讹。”
    ⑤参《南京老虎山晋墓》,文载《考古》1959年第6期。
    ①对于刘穆之早年贫困,《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载:“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妻复截发市肴馔,为其兄弟以饷穆之,自此不对穆之梳沐。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盘贮槟榔一斛以进之。”(此事又见载于《金楼子》卷六《杂记篇》,文较略)由江氏兄弟对待刘穆之的态度可见刘穆之早年的贫寒境况。
    ②与刘穆之联姻之江氏,其郡望无考,上引《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仅载刘穆之“妻江嗣女”,由记载来看,江氏家族地位要高于东莞刘氏。
    ③《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穆之女适济阳蔡祐,年老贫穷。”
    ④《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1页。
    ⑤《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师伯少孤贫,涉猎书传……刘道产为雍州,以为辅国行参军。弟师仲,妻臧质女也。质为徐州,辟师伯为主簿。衡阳王义季代质为徐州,质荐师伯于义季。”
    
    ①中华书局本《宋书》“校勘记”称:“‘顯’《南史》作‘顒’。
    ②《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颜延之曾对刘柳子刘湛曰:“吾名器不升,当由作卿家吏。”
    ③《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2页。
    ④前揭《东晋门阀政治》,第237页。
    ①参氏著《谢灵运的政治态度与思想性格》一文,收入《沈玉成文存》,中华书局2006年,第155页。
    ②参氏著《庐陵王刘义真之死与刘宋初期之政局——从一个侧面透视晋宋之际士族与寒门的斗争》,文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曹道成、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261页。
    ④《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3页。
    ⑤《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第1772页。
    ⑥《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3页)、《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第1772页)。
    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第1772页。
    ⑧《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第1772页。
    ⑨前揭《东晋门阀政治》,第187-188页。
    ①胡三省注:“‘何瑀之’,恐当作‘何尚之’。”(第3973页)
    ②《南史》卷三五《刘湛传》又载,刘湛元嘉初任侍中,“时王华、王昙首、殷景仁亦为侍中,文帝于合殿与四人宴饮甚悦。华等出,帝目送良久,叹曰:‘此四贤一时之秀,同管喉唇,恐后世难继。’”
    ③《宋书》卷六八《武二王·彭城王义康传》载:“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自强不息,无有懈倦。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复位卑人微,皆被引接。”又,《宋书》卷五八《王球传》载王球“除尚书仆射,王师如故。素有脚疾。录尚书江夏王义恭谓尚书何尚之曰:‘当今乏才,群下宜加戮力,而王球放恣如此,恐宜以法纠之。’尚之曰:‘球有素尚,加又多疾,应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文案责也。’”结合刘义康、刘义恭兄弟的言行,可见刘宋初期,出身次等士族的皇族人物在行政风格方面与门第士族奉行的“士贵遗务”风格的差异和不理解。
    ④《南史》卷三○《何尚之传》:“有人尝求为吏部郎,尚之叹曰:‘此败风俗也。官当图人,人安得图官’延之大笑曰:‘我闻古者官人以才,今官人以势,彼势之所求,子何疑焉。’”这是颜延之对刘宋任官流弊的嘲讽。
    ⑤《宋书》卷六三《殷景仁传》,第1682页。
    ①《宋书》卷六九《刘湛传》:“庐陵王义真出为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湛又为长史,太守如故。义真时居高祖忧,使帐下备膳,湛禁之,义真乃使左右索鱼肉珍羞,于斋内别立厨帐。会湛入,因命臑酒炙车螯,湛正色曰:‘公当今不宜有此设。’义真曰:‘旦甚寒,一碗酒亦何伤。长史事同一家,望不为异。’酒既至,湛因起曰:‘既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可知刘湛早年就与刘义真集团成员如刘义真、颜延之等在气质性情等方面不相协恰。
    ②如《宋书》卷五八《王球传》:“球公子简贵,素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刘湛并执重权,倾动内外,球虽通家姻戚,未尝往来。颇好文义,唯与琅邪颜延之相善。”又如《宋书》卷七○《袁淑传》载:“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以久疾免官。”
    ③《宋书》卷六三《王华传》:“宋世惟华与南阳刘湛不为饰让,得官即拜,以此为常。”
    ④《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载:“(何尚之)女适刘湛子黯,而湛与尚之意好不笃。湛欲领丹阳,乃徙尚之为祠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尚之甚不平。”
    ⑤参氏著《六朝士风研究》,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182-183页。
    ①前揭《六朝士风研究》,第182-183页。
    ②前揭《六朝士风研究》,第182-183页。
    ③[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四,中华书局1994年,第520页。
    ④《宋书》卷八九《袁粲传》亦载此事,文较略。
    ①参氏著《读史释词》“寒士”条,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253‐257页。
    ①《宋书》卷七五《颜竣传》:“世祖践阼,以为侍中,俄迁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辞常侍,见许。封建城县侯,食邑二千户。”
    ②《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第1992页。颜竣亦参预臧质之乱的平定。《宋书》卷七五《颜竣传》:“南郡王义宣、臧质等反,以竣兼领军。义宣、质诸子藏匿建康、秣陵、湖熟、江宁县界,世祖大怒,免丹阳尹褚湛之官,收四县官长,以竣为丹阳尹,加散骑常侍。”
    ③《宋书》卷六《孝武帝纪》,第122页。《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亦载:“大明二年,虏寇青州,为刺史颜师伯所破,退走。”
    ④《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第1994页。
    ⑤《宋书》卷五九《何偃传》,第1608页。
    ⑥《宋书》卷六《孝武帝纪》:“(大明元年六月)丁亥……以丹阳尹颜竣为东扬州刺史。”
    ①《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竣传》载:“及竟陵王诞为逆,因此陷之,言通于诞。召御史中丞庾徽之于前立奏,奏成,诏先打折足,然后于狱赐死,妻息宥之以远。子辟强徙交州,又于宫亭湖沈杀之。”
    ②《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竣传》亦取此说,在述及颜竣“谏争恳切”之时,除“多所兴造”外,复道及“宫内颇有丑论”。孝武帝多宫闱丑行确是事实,竟陵王刘诞在被迫叛乱临终上表中也曾道及,“陛下宫帷之丑,岂可三缄”。(《宋书》卷七九《文五王·竟陵王诞传》)《南齐书》卷五二《文学·王智深传》又载:“(沈)约又多载孝武、明帝诸鄙渎事,上遣左右谓约曰:‘孝武事迹不容顿尔。我昔经事宋明帝,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多所省除。”可见孝武帝确实多有宫闱丑行,出身有严整礼法风规门第的颜竣难免多有规劝,《魏书》所载或当属实。关于孝武帝宫闱丑行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张建中先生撰有《刘宋孝武帝的宫闱之丑与皇权斗争》(载《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一文,可以参看。
    ③前揭《中古文学史料丛考》“颜竣生年、年岁及为丹阳尹”条,第280‐282页。
    ④《宋书》卷七五《颜竣传》,第1966-1967页。
    ②前揭《六朝士风研究》,第203、207、208、210页。
    ①所谓白衣,是指官员因过失而受处分时的身分。这里“颜师伯白衣仆射”是指《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所载大明七年颜师伯任尚书右仆射,其子违规以“寒人张奇为公车令”,事发后,“师伯坐以子领职”,“寻领太子中庶子,虽被黜挫,受任如初”一事。
    ②[梁]萧绎撰《金楼子》(《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本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页。《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师伯传》亦载此事,文意略同。
    ③《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第1975页。
    ①《宋书》卷五七《蔡廓传附蔡兴宗传》,第1576页。
    ②《宋书》卷九四《恩幸·戴法兴传》,第2304页。
    ③《宋书》卷六一《武三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载:“时世祖严暴,义恭虑不见容,乃卑辞曲意,尽礼祗奉,且便辩善附会,俯仰承接,皆有容仪。每有符瑞,辄献上赋颂,陈咏美德。大明元年,有三脊茅生石头西岸,累表劝封禅,上大悦。”有关颜师伯献瑞,《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大明三年九月乙亥,嘉禾生北海都昌县,青州刺史颜师伯以闻。……大明四年五月辛巳,白雀见广陵,侍中颜师伯以献。”
    ④《宋书》卷八二《沈怀文传》载:“尝以岁夕与谢庄、王景文、颜师伯被敕入省,未及进,景文因言次称竣、朗人才之美,怀文与相酬和,师伯后因语次白上,叙景文等此言。怀文屡经犯忤,至此上倍不说。”此则颜师伯将其与颜竣之间的兄弟之情也弃置不顾。
    ⑤又,《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载:“前废帝少有凶德,内不能平,杀戴法兴后,悖情转露。义恭、元景等忧惧无计,乃与师伯等谋废帝立义恭,日夜聚谋,而持疑不能速决。永光年夏……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
    ①《宋书》卷八四《孔觊传》,第2154页。
    ②周一良《〈南齐书·丘灵鞠传〉试释兼论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浊》,参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③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④参氏著《翻史记一·<晋书>记》,《推十书》丙辑(增补全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699页。
    ⑤《宋书》卷九一《孝义传序》、《南齐书》卷二三《禇渊王俭传论》、赵翼《陔余丛考》卷一七“六朝重氏族”条及唐长孺先生《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等文皆对此有所论述,可参看。
    ①褚炤指责褚渊事亦见于《南齐书》卷三二《褚炫传》,文较略。
    ①《南史》卷二八《褚裕之传论》。《南齐书》卷二三《褚渊传论》作“既以民望而见引,亦随民望而去之”。
    ②[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二(《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1‐32页。
    ③[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477页。
    ②[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校点《困学纪闻》(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2页。
    ①清人王鸣盛云:“《袁昂传》载永元末,梁武帝起兵,州郡望风皆降,昂为吴兴太守,独拒境,帝手书谕之,昂答书洋洋几百言,绝大议论,无非说节义,及建康城平,遂受梁官,后迁吏部尚书,武帝谓曰:‘齐明帝用卿为黑头尚书,我用卿为白头尚书,良以多愧。’对曰:‘臣生四十七年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后,陛下所养。七岁尚书,未为晚达。’其謟至此。”该条又引马仙琕此事,之后王鸣盛说“六朝人节义类此者颇多”。([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476页)
    ②孔毅《论南朝齐梁士族对政治变局的回应》(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论南朝士族“对天下易姓的回应:其一是置忠义之道而不顾,为保住自己的门第,送旧迎新……其二是不置可否,不送不迎。……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坚守者传统的道德信念,如梁武帝受禅,琅琊颜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见远子颜协,‘感家门事义,不求显达,恒辞征辟,游于蕃府而已’。像颜见远父子那样的人在当时如凤毛麟角,而且时人并不赞赏这种行为。例如王导六世孙王亮在齐末于萧衍军至时,内外百僚皆道迎,亮独不至。萧衍登基后,仍授以亮高管。而亮却因‘大不敬’,被削爵废为庶人。对于此事,隋代姚察评曰:‘亮之进退,失所据矣,惜哉!’”
    ③《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第727页。
    ④《北史》卷八三《文苑·颜之推传》,第2794页。
    ⑤《隋书》卷三八《刘昉传》,第1131页。
    ⑥按:“赵王”,《北史》卷三○《卢同传附卢贲传》亦作“赵王”。中华书局校勘记称:“《隋书》卷三八《虞贲传》,‘赵’作‘宗’。按本书卷三五、《隋书》卷三八《郑译传》云:‘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与宦者谋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则非赵王招。疑当从《隋书》作‘宗’。”
    ⑦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82页。
    ①前揭氏著《两晋南北朝史》,第683页。
    ②[清]张玉谷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02页。
    ③《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19页。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02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63页。
    ②颜之推《观我生赋》:“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夐临,(自注:齐遣上党王涣率兵数万纳梁贞阳侯(渊)明为主┓季子之观乐,释钟仪之鼓琴。(自注:梁武聘使谢挺、徐陵始得还南;凡厥梁臣,皆以礼遣。)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试拂蓍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自注:子推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以丙子岁旦筮东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习,坎重险,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来耳。’后遂吉也。)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冰夷风薄而雷呴,阳侯山载而谷沉,侔挈龟以凭濬,类斩蛟而赴深,昏扬舲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自注: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追风飚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事。(自注:至邺,便值陈兴而梁灭,故不得还南。)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3‐624页)这生动地自述了其曲线返国但没有如愿的详细经过。
    ③颜之推《观我生赋》述此事为:“乃诏余以典郡,据要路而问津,(自注:除之推为平原郡,据河津,以为奔陈之计。)斯呼航而济水,郊乡导于善邻,(自注:约以邺下一战不克,当与之推入陈。)不羞寄公之礼,愿为式微之宾。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信谄谋于公王,竞受陷于奸臣。(自注:丞相高阿那肱等不愿入南,又惧失齐主则得罪于周朝,故疏间之推。所以齐主留之推守平原城,而索船渡济向青州。阿那肱求自镇济州,乃启报应齐主云:‘无贼,勿匆匆。’遂道周军追齐主而及之。”③(《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5页)又参《北齐书》卷八《幼主纪》。
    ④《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5页。
    ⑤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9页。
    ⑥洪迈《容斋四笔》卷二“颜鲁公贴”条谓:“颜鲁公忠义气节,史策略尽。偶阅临汝石刻,见一贴云:‘政可守不可不守,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汝曹当须谓吾之志不可不守也。”此是独赴谪地,而与其子孙者,无由考其岁月。千载之下,使人读之,尚可畏而仰也。”(前揭《容斋随笔》,第652页)由颜真卿碑文中对祖上忠义之节的称扬,及其碑帖中告诫子孙之“汝曹”云云,忠义之风在颜氏家族内部的传承之迹尚清晰可见。
    ⑦颜真卿、颜杲卿等人事迹具载《旧唐书》、《新唐书》相关传记,内容超出本文论说范围,故不详述。
    ①参《颜氏家训·省事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33页。
    ②参氏著《刘裕与士大夫》,原载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日《中建》第三卷北平版第五期,收入《沧州后集》,中华书局1985年,第297页。
    ③参氏著《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59、77页。
    ④《世说新语·政事篇》载:“丞相末年,略复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211页)
    ①参《宋书》卷七五《颜竣传》,第1959页。
    ②参《宋书》卷七五《颜竣传》,第1960‐1964页。
    ③参《宋书》卷五四《孔季恭传附孔灵符传》,第1533页。
    ④《颜氏家训·涉务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15、318、324页。
    ⑤《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65‐166页。
    ①《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第2596页。
    ②参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③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④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7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晋纪二二》“穆帝升平元年”(三五七):“燕主(慕容)俊征幽州刺史乙逸为左光禄大夫。逸夫妇共载鹿车;子璋从数十骑,服饰甚丽,奉迎于道。逸大怒,闭车不与言,到城,深责之,璋犹不悛。逸常忧其败,而璋更被擢任,历中书令、御史中丞。逸乃叹曰:‘吾少自修立,克己守道,仅能免罪。璋不治节检,专为奢纵,而更居清显,此岂惟璋之忝幸,实时世之陵夷也。’”(第3106页)乙逸对其子的担忧与颜延之极似。
    ⑥《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竣传》,第885页。
    ①《颜氏家训·止足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43、347页。
    ②《颜氏家训·省事篇》也曾道及仕宦素退之道云:“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凡不求而自得,求而不得者,焉可胜算乎!”(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34页)
    ③《颜氏家训·诫兵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48、354页。
    ①颜真卿《世系谱序》,前揭《颜鲁公集》卷五,第419页。
    ②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引《国史温大雅传》之文(《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又见《旧唐书》卷六一《温大雅传》。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3、347页。
    ②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氏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③参氏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09-310页。
    ①《颜氏家训·序致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页。
    ②[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七《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69页。
    ③[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26‐2027页。按: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七“王导小名”条据李阐此文认为“呼三公小字,晋人浮虚如此”。《世说新语·企羡篇》“王丞相拜司空”条,余嘉锡《笺疏》引程炎震之说认为李阐文“君是王亲丈人,故呼王小字”,是“晋人自言呼小字之例如此”,洪迈“浮虚”之说“似未考也”。([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741‐742页)“丈人”是当时对亲戚长辈的通称,可知颜含称王导小名,不见得为虚浮,而其不肯为王导下拜是有碍于礼教的长幼之序。
    ④关于王导在当时所享受之特殊礼遇,《晋书》卷六五《王导传》载:“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同传又载“初,(成)帝幼冲,见导,每拜。又尝与导书手诏,则云‘惶恐言’,中书作诏,则曰‘敬问’,于是以为定制。自后元正,导入,(成)帝犹为之兴焉。”王导羸疾,不堪入朝,成帝“令舆车入殿,其见敬如此。”《晋书》卷七八《孔愉传附孔坦传》载:“时成帝每幸丞相王导府,拜导妻曹氏,有同家人。”又,《晋书》卷三九《荀勗传附荀奕传》载成帝时“通议元会日帝应敬司徒王导不”云云,都可见如何礼敬王导,引起相关礼制的讨论。颜含所论,正与此相关。
    ①裴楷,据《世说新语·任诞篇》“阮步兵丧母”条载:“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蛭逝幔骸驳酰魅丝蓿湍宋瘛H罴炔豢蓿挝蓿俊嵩唬骸罘酵庵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刘孝标注引《名士传》载此事,并称赞裴楷“其安同异如此”。(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862页)可见裴楷曾积极致力于玄学名士任诞言行与儒家礼法的调和,颜延之所谓“能夷异如裴楷”,即《名士传》所谓“其安同异如此”之意,“同异”者即自然与名教之同异。由此可以推想,在当时士族社会崇尚玄虚的背景下,颜延之希望子弟面对不合礼教“惊异之事”,要像裴楷那样能够明辨是非。裴遐,《世说新语·雅量篇》“裴遐在周馥所”条载,裴遐在周馥家中下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闇当故耳。’”(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417-418页)可知颜延之所谓“处逼如裴遐”者,即指此类事而言,所希望于子孙者当为处于此种特殊境遇之中,要能从容应对,保持士大夫之优美仪态。
    ②[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7、4页。
    ③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1页。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9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5页。
    ③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9页。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24‐125页。
    ⑤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8页。
    ⑥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页。
    ①[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262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48页。
    ③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7页。
    ④对唐修《晋书》,史家刘咸炘曾说:“《孝友传》庸滥如斯……惟《颜含传》独详实保ú问现斗芳且弧晋书>记》,收入《推十书》〔增补全本〕丙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699页)
    ⑤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6页。
    ①前揭《景定建康志》卷四三,第2026页。又,“尽欢就养”,典出《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及《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分别参前揭《礼记集解》卷一一、卷七,第278、165页)
    ②[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第1801页。
    ③[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第390‐391页。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页。
    ⑤对《颜氏家训》之重视孝悌,张伯伟先生《<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收入《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有深入论述,请参看。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7页。③[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选编并监译《中国史通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10页。
    ④《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前揭《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61‐162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87页。
    ①参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92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第837页。
    ③《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5页。
    ④《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18‐619页。
    ①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②前揭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41、147页。
    ③[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27页。
    ④[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七,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69页。
    ⑤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7页。
    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上偶霭嫔2002年,第97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4页。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第2736页。
    ①[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86页。
    ②前揭《太平御览》,第2736‐2737页。
    ①唐长孺《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5‐416页。
    ②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0、91、94页。
    ③按:马氏实辑得十六条,此或误记。其中所辑“子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一条,为《论语·卫灵公》篇之文,马氏误置《宪问》篇题之下。
    ④[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上偶霭嫔2002年,第1203册,第97页。
    ⑤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71、72页。
    ⑥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3页。
    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第123页。
    ②简博贤《今存南北朝经学遗籍考》,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第250‐251页。
    ③前揭氏著《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第350页。
    ④[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895页。
    ⑤前揭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一文经考证认为颜氏此书“《隋志》著录的名称‘逆降义’较为恰当”(第79页),本文取其说。
    ①按:颜氏此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曾著录,马氏失考。(参孙启志、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第44页)
    ②[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上偶霭嫔2002年,第570页。
    ③《通典》同卷同条录雷次宗文称:“夫谓吾姑者,吾谓之姪,此名独从姑发糜氩逵诶サ苤樱涿送9靡女子有行,事殊伯叔,故独制姪名,而字偏从女缇擞氪幽福撞灰欤晕轿峋苏撸嵛街嘤套跃硕也。名发于舅,字亦从男。故姪字有女,明不及伯叔;甥字有男,见不及从母,是以《周服篇》无姪字,《小功篇》无甥名也。”可知雷次宗对甥姪称呼的用法同颜延之一致,但依据不同。
    ④胡玉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礼类稿》(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929‐930页。
    ⑤前揭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第77‐78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2227页。
    ②[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56‐57页。
    ③[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校点《困学纪闻》(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63页。
    ①文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44、54页。
    ②前揭赵超《墓志溯源》一文引自[日]《江上波夫教授古稀纪念论文集·民族·文化篇》(第44页),参《文史》第二十一辑,第44页。
    ③三人参议国家礼制事宜分别见《宋书》卷九《乐志一》(第543‐544页)、《宋书》卷一五《礼志二》(第399‐400页)和《宋书》卷一六《礼志三》(第435页)。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4页。
    ②另外,颜之推还多有对儒家礼文进行训诂、音读等相关内容,又有通过礼法节度文学创作的主张,见于《颜氏家训》之《书证》、《勉学》、《文章》诸篇,本文于琅邪颜氏家族的小学、文学成就部分已有涉及,请参看。
    ③[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一三“两汉风俗”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18页。
    ④关于汉末戴良的任诞之行及其意义,王永平先生《魏晋任诞风气的先声——略论汉末逸民戴良之“诞节”及其与魏晋风度之关系》(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一文有详细考论,请参看。
    ⑤参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4页。
    ①钱国旗先生《在礼与情之间——〈颜氏家训〉对礼俗风尚的论述和辨正》(载《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一文对此有详细论述,请参看。
    ②《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9页。
    ③《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17页。颜氏的这一观点或许并不全面客观,如当代学者王建研究认为:“至于避讳的发展,南北朝是处于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继承多于创制。《通典》卷一○四所载避讳史料,晋唐时期的占了绝大多数,而无一条是出于南北朝,就颇可以说明这一点。”王氏又引陈垣《史讳举例》所说“综观种种史实,南北朝避讳,实无定制,宽严随人而异。故矛盾之事,并见于一时”,进一步认为:“其实,这种‘实无定制,宽严随人意而异’的状况,也不公限于南北朝,在避讳存在的古代社会,随时都能看到。所以陈先生的话也可以看做是对整个古代社会避讳实施情形的一个很好概括。”(参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1、100页。)
    ④《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7页。
    ⑤《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74页。
    ①参前揭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第384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4-105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载:“先是,立监福曹,又改为昭玄,备有官属,以断僧务。高祖时,沙门道顺、惠觉、僧意、惠纪、僧范、道弁、惠度、智诞、僧显、僧义、僧利,并以义行知重。”也可见惠度在北魏之受重视。?
    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刘)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由是与德学大僧,多有还往。时有南方沙门惠度以事被责,未几暴亡。”又《高僧传》卷八《义解五·梁荆州释慧球传》也有释慧球“与同学慧度俱适京师,谘访经典”的记载。(中华书局1992年,第333页)按:《魏书·刘芳传》之“惠度”,《北史》卷四二《刘芳传》作“慧度”。此“京师”即南朝之都城建康。?
    ①《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74页。
    ②《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85-86页。
    ③《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15页。
    ④《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15页。
    ⑤如《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下·鄱阳忠烈王萧恢传》载:“(萧)恢美容质,善谈笑,爱文酒,有士大夫风则。”又如《颜氏家训·风操篇》言及“失教之家,阍寺无礼”,而黄门侍郎裴之礼“有如此辈,对宾杖之”,颜氏称其当时“号善为士大夫”。(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24-125页)
    ⑥参氏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60页。
    ①《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9页。
    ②《世说新语·德行篇》,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14页。
    ③参前揭《太平御览》卷三三“时序部·腊”引曹魏高堂隆《魏台访议》,第156页。
    ④《世说新语·德行篇》,前揭《世说新语笺疏》,第16页。
    ⑤北朝也有如王弘之例,如《魏书》卷三六《李顺传附李敷传》载李顺子李敷兄弟“敦崇孝义,家门有礼。至于居丧法度,吉凶书记,皆合典则,为北州所称美”。
    ⑥[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一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291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89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90页。?
    ③《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77页。?
    ①《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8页。
    ②《颜氏家训·风操篇》:“吴郡陆襄,父闲被刑,襄终身布衣蔬饭,虽姜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厨。江宁姚子笃,母以烧死,终身不忍啖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为奴所杀,终身不复尝酒。”(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4-105页)
    ③《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1页。
    ④事实上,当时便有人因长相与当世帝王之父相似而仕途受阻者。如《晋书》卷九○《良吏·吴隐之传》:“孝武帝欲用为黄门郎,以隐之貌类简文帝,乃止。”
    ⑤《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魏晋南北朝”部分“父子相似”条:“父子之相似,本不能如双生之子。且人貌随年而异……若父子则有老少之殊,纵使人追忆畴昔而惊其相肖,必不能混淆于一见之下矣。乃《南史·陆倕传》,谓倕次子缅,有似于倕,一看殆不能别,此诚罕有之事。意者倕生子甚早,子已壮而父犹未老欤然终为罕见之事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88页)
    ⑥《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7页。
    ①前揭《礼记集解》卷三○,第830页。
    ②不独中国古人如此,西方也然。英国文学家乔治·吉辛也曾描述过相似的情感:“还有我的莎士比亚,伟大的剑桥版《莎士比亚全集》——它的气味把我带到更为遥远的往年。因为这些书属于我的父亲,在我还未长大到能读懂此书之前,父亲经常作为对我的一种爱抚,准许我从书架上把它取下,让我恭恭敬敬地翻弄书页。该书现在闻起来与往时的气味完全一样。当我手握一卷时,心中便产生一种奇异的亲切感。正因如此,我不经常翻读莎士比亚的这个版本。”([英]乔治·吉辛著,郑翼棠译,张若衡校《四季随笔》,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7页)
    ③参前揭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第380页。余先生此节专论魏晋以来的“礼缘人情”,请参看。
    ④《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2页。
    ⑤《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20、122页。
    ⑥《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09页。
    ⑦《礼记·祭义》:“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参前揭《礼记集解》卷四六,第1209‐1210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4页。
    ③《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82页。
    ④《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98页。
    ①《颜氏家训·风操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71、72、91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5页。
    ②前揭《礼记正义》,卷五二“君子中庸”一则注,第1625页。
    ③[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751页。
    ④参李磊《六朝士风研究》第四章《在朝在野两种玄学交互作用下的晋代士风》,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117‐122页。
    ①如余英时先生曾说从颜之推“所引‘礼缘人情’一语便可见玄礼合流确有效验”。(参前揭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第384页)
    ②鲁迅先生原文说:“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收入《鲁迅全集》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19页)
    ③陈寅恪先生曾认为:“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原注: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如六朝士大夫号称旷达,而夷考其实,往往笃孝义之行,严家讳之禁。此皆儒家之教训,固无预于佛老之玄风者也。”(参氏著《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一文,收入《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83页)
    ④《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61页。
    ⑤《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07页。
    ①《宋书》卷一九《乐志一》所载颜竣议礼乐之文,也多引《周官》之文为据,从他们对《周官》之谙熟来看,琅邪颜氏家族有《周官》之家学传承实为不虚。
    ②参氏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篇》,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③《隋书》一四《音乐志中》载:“(周)太祖辅魏之时,高昌款附,乃得其伎,教习以备飨宴之礼。及天和六年,武帝罢掖庭四夷乐。其后帝娉皇后于北狄,得其所获康国、龟兹等乐,更杂以髙昌之旧,并于大司乐习焉。采用其声,被于钟石,取《周官》制以陈之。”陈寅恪先生据此推论说:“盖周之乐官采用中央亚细亚之新乐也。”(参前揭《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音乐篇》,第129页)
    ④参前揭《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音乐篇》,第128‐130页。
    ①《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第2594页。按《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颜师古传》直接说颜思鲁“以儒学显”云云。
    ②[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七《晋侍中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68页。
    ③杜祐《通典》卷四一《礼典序》罗列汉代以来历代礼学专家,于刘宋有颜延之,唐有颜师古。又《通典》卷一四七《郊庙不奏乐庙诸室别舞议》先后录刘宋颜竣《七旬反议》及颜师古议唐宗庙用乐之文,凡此皆可见琅邪颜氏家传礼学之相承及成绩。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73页。
    ⑤《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83‐184页。
    ①如《匡谬正俗》卷五“《宋书》”条,颜师古云:“宋高祖弟道邻、道规二人,同以‘道’为名,而‘邻’、‘规’各有别理。史牒误为‘怜’字,读者就而呼之,莫有知其本实。余家尝得《宋高祖集》十卷,是宋元嘉时秘阁官书,所载‘道邻’字,始知‘怜’者是错。原其立名,既有‘道规’,即应颇存义训,不应苟取怜爱而已。”这是颜师古自言其家藏有刘宋时国家藏书《宋高祖集》,而据以校正传世文献误“道邻”为“道怜”,今人据《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澧侯刘使君墓志》知颜师古所说为确当。(参[唐]颜师古著,刘晓东评议《匡谬正俗平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②《旧唐书》卷七三《孔颖达传》:“先是,(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太宗下诏曰:‘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付国子监施行,赐颖达物三百段。”与《新唐书》所载互有详略。
    ③参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④对《五经正义》中所出现的“定本”,清人刘文淇曾提出异议,今人申屠炉明经辨析认为:“《五经正义》中所说的‘定本’应该是出于颜氏定本。但是也有的不是出于颜师古《定本》,这是删改前人旧疏未尽的结果,宜分别观之。”(参前揭氏著《孔颖达颜师古评传》,第132‐136页。)
    ⑤《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21页。
    ①诸家考说(包括以上所引)详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421‐423页,及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3年第2版,第95‐96页所引。清人皮锡瑞也论及于此说:“《家训》有不尽是者。如《诗》‘兴云祁祁’,《家训》以为当作‘兴雨’,《诗正义》即据《定本》作‘兴雨’,以或作‘兴云’为误。不知古本作‘兴云’,汉《无极山碑》可证。《毛诗》亦当与三家同。古无虚实两读之分,下云‘雨我公田’,若上句又作‘兴雨’,则文义重复。《家训》据班固《灵台诗》‘祁祁甘雨’,不知班氏是合‘兴云祁祁,雨我公田’为一句。班作《汉书·食货志》,引《诗》正作‘兴云’,尤可证也。”(参[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第146页)
    ②《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76-177页。
    ③《鉴止水斋集》卷一四《记南北学》,《续修四库全书》1492册据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德清许氏家刻本影印,第445‐446页。按:许氏此文初见于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所征引,此据原文引录。
    ①参前揭氏著《经学历史》,第146页。
    ②参[日]本田成之著,李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③罗香林先生认为:“隋唐之际,中国经史学思想,以世运迁移,而日趋于统一之局,其影响于后世之学术文化者,至巨且大。而唐人承其流者,则以颜师古为关系最复杂之人物。”(参氏著《颜师古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页)
    ①以上所述参逯耀东先生《<隋书·经籍志·史部>形成的过程》一文,收入《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第24‐38页。
    ②钱穆先生具体统计的结果为:“《隋志》史部有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计亡佚,有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张鹏一《隋志补》,又增出六十部。论其数量,较经部多出一倍。且经部多汉前旧书,史部则多魏晋以下人新著。”(参前揭氏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31页)
    ③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参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0页。
    ④《梁书》卷一四《江淹任昉传论》姚察语,第258页。
    ⑤《晋书》卷八八《孝友·刘殷传》载刘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前揭逯耀东先生《<隋书·经籍志·史部>形成的过程》一文曾以此作为史学“家学化”之典型事例。
    ⑥《隋书》卷四九《牛弘传》所载牛弘语,第1299页。
    ⑦《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83‐184页。
    ①《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2页。
    ②参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5页。
    ③[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史通》卷一二《古今正史》“后魏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61页。
    ④前揭《隋唐五代史学》,第15页。
    ⑤前揭《史通》卷一八《杂说下》,第377页。
    ⑥前揭《史通》卷一二《古今正史》“后魏书”条,第261页。
    ①据前揭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称“北宋初修《崇文总目》时,仅存纪1卷”。(第15页)又李广龙曾对该书之著录流传有详考,见所著《颜氏家族著述考》(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52-53页,可参看。
    ②《旧唐书》卷七三《令狐德棻传》:“(令狐)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高祖然其奏。”
    ③参[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四“《隋书》八十五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对《隋书》的署名问题,《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五“史部·正史类一”;“《隋书》八十五卷”条云:“有天圣中校正旧跋称‘……每卷分题,旧本十《志》内惟《经籍志》题侍中郑国公魏徵撰。《五行志序》或云褚遂良作。《纪传》亦有题太子少师许敬宗撰者。今从众本所载,《纪传》题以徵、《志》题以无忌’云云。是此书每卷所题撰人姓名。在宋代已不能画一。至天圣中重刊,始定以领修者为主,分题徵及无忌也。”(中华书局1965年,第408页)
    ④《宋史·艺文志》卷二“史类·正史类”著录:“颜师古《隋书》八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补宋史艺文志附编》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6页。)
    ⑤《旧唐书》卷七三《孔颖达传》:“又与魏徵撰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旧唐书》卷八二《许敬宗传》又载:“自贞观已来,朝廷所修《五代史》……(许敬宗)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65页。
    ②参前揭氏著《孔颖达颜师古评传》,第222页。
    ③参氏著《〈隋书〉说略》一文,该文曾先后收入氏著《经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及《学苑与书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此处所引参《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第340‐341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上·敬播传》,第4954页。
    ⑤参氏著《北史》卷一○《序传》,第3343页。
    ⑥前揭《史通》卷五《内篇·因习》:“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荀济、元瑾兰摧于孝靖之末,王谦、尉迥玉折于宇文之季,而李刊齐史,颜述隋篇,时无逼畏,事须矫枉,而皆仍旧不改,谓数君为叛逆。书事如此,褒贬何施”(第101页)是刘知几对“颜述隋篇”中将王谦、尉迥等人事迹书为叛逆有所不满。
    ⑦《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45页。
    ⑧《旧唐书》卷四《高宗纪》:“(永徽七年)五月己卯,太尉长孙无忌进史官所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志》三十卷。”(第75页)
    ⑨刘知几此处所言与前述《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所载“十年”不同,未知何者为是。
    ⑩前揭《史通》,第265‐266页。
    ①《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乙部史录·杂传记类”:“颜师古《安兴贵家传》,卷亡。”安兴贵本为凉州豪族,自称“臣于凉州,奕代豪望,凡厥士庶,靡不依附”,曾自请为唐高祖李渊招抚凉州李轨,后在攻灭李轨政权中立有大功绩,为李唐开国功臣,事见《旧唐书》卷五五《李轨传》。
    ②《宋史艺文志》卷二“史·传记类”:“颜师古《獬豸记》一卷,《静乱安邦记》一卷。”(《宋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补宋史艺文志附编》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54页)
    ③参前揭《宋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补宋史艺文志附编》,第120页。
    ④据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著录:[宋]左圭辑《百川学海》卷四([明]嘉靖十五年(1536)莆阳郑氏壶云道人刊本)收录有“《隋遗录》二卷,[唐]颜师古撰。”
    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1996年,第32册,第317‐318页。
    ⑦[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六“杂史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44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6页。
    ②参前揭逯耀东先生《<隋书·经籍志·史部>形成的过程》,《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第24‐38页。对于为什么《汉书》注解最为繁多,《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正史类序”也有所解释云:“陈寿删集三国之事……仍各依其国,部类相从,谓之《三国志》。……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唯《史记》、《汉书》,师法相传,并有解释。《三国志》及范晔《后汉》,虽有音注,既近世之作,并读之可知。梁时,明《汉书》有刘显、韦棱,陈时有姚察,隋代有包恺、萧该,并为名家。《史记》传者甚微。”可知与《史记》、《汉书》相比,其它史籍“近世之作,并读之可知”,而与《汉书》相比,“《史记》传者甚微”,所因《汉书》注能在当时最为繁盛。
    ③《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颜师古传》,第5642页。
    ④参前揭《史通》卷五《补注篇》,第96页。
    ①参[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首所附《汉书叙传》。
    ②参[宋]王应麟辑《玉海》所附《急就章补注》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③前揭《汉书》卷首所附《汉书叙传》,第3页。
    ④颜师古的这种做法显然可以效避免“以讹传讹”,但却难免要传袭班固原文之讹。宋代吴元美作《吴缜〈新唐书纠谬〉序》曾就颜师古为“班孟坚忠臣”之说提出质疑,吴氏批评说:“唐人称杜征南、颜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今观其推广发明,二子信有功矣,至班、左语意乖戾处,往往曲为说以附会之,安在其为忠也……唐人之论忠也陋矣。”(《新唐书纠谬》,《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第七册,第62页)清人顾炎武赞赏吴氏此为“卓识之言”。(参[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二七“汉人注经”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86页)虽然确如吴氏所说,颜师古注《汉书》有班固“语意乖戾处,往往曲为说以附会”的缺点,但由于尽可能保留了原文,尚便于后人核查,其失误较“以讹传讹”者相比还是要小去很多。
    ⑤参祝鸿杰《颜师古和他的〈汉书注〉》(文载《语文研究》1982年第2辑)。据祝氏原文注释,邵、周二人之驳难之文出于《郑堂读书记》卷一五。
    ①前揭《汉书》卷首所附《汉书叙传》,第2页。
    ②参前揭氏著《颜师古年谱》,第2页。
    ③参氏著《颜氏家训集解》卷首所附《叙录》,第8页。
    ④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之《书证篇》、《勉学篇》,第445、467、231页,以及[清]王先谦补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汉书补注》卷五九,王先谦引诸家释“鹖”与“”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471页)。
    ①《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1页引。
    ③[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司马贞《索隐》:“小颜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师古叔父游秦亦解《汉书》,故称师古为‘小颜’也。”(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461‐462页)
    ④[清]萧穆著《敬孚类稿》卷五,《续修四库全书》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61册,第5页。
    ①参氏著《颜游秦〈汉书决疑〉佚文与颜师古〈汉书注〉比义》,文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②参氏著《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2‐233页。
    ①《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57页。
    ②《颜氏家训·慕贤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32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21页。
    ④颜师古《急就篇注叙》曰:“先君(原书注:思鲁)常欲注释《急就》,以贻后学,雅志未申,昊天不吊,奉遵遗范,永怀罔极。”([宋]王应麟辑《玉海》所附《急就篇补注》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⑤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①罗香林先生据颜真卿《大宗碑》列颜光庭于颜师古子颜扬庭后,从而认为“从其位次与名字观之,当即师古次子”。(参前揭氏著《颜师古年谱》,第61页)
    ②参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8‐69页。
    ①参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弟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34-135页。
    ①《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29‐530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四○“经部·小学类”《序》:“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故《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今……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庶体例谨严,不失古义。”(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页)据此则清人所谓小学大略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方面。
    ③参颜师古《急就篇注叙》,[宋]王应麟辑《玉海》所附《急就篇补注》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④《金石萃编》卷九九(《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嘉庆十年刻同治钱宝传等补修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上偶霭嫔2002年,第1204册,第630页。
    ②《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书店1936年,第6221页。
    ③孙启志、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年,第100页。
    ④[清]马国翰《梁元帝〈纂要〉序》,前揭《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第1203册,第692页。此外,孙启志、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也认为:“盖撰《纂要》者旧有数家,而其后浑不能别,不尔则同一书而诸家相继增补、作解,由一卷而演至六卷也。”(第106页)
    ⑤[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第1‐2页。
    ⑥[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第23页。
    ⑦前揭《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第1203册,第690页。
    ①钱志熙《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载《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
    ②郭英德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第180‐181页。
    ③钱氏所举典型之例为黄侃《阮籍咏怀诗补注》,称黄氏“引颜注多达八条,实际上除‘说者谓阮籍在晋文之代’一条外,其余七条,都应是李善之注。”
    ④参前揭钱志熙《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一文。
    ①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第356页。
    ②《陈书》卷三四《文学·庾持传》:“庾持字允德,颍川鄢陵人也。……善字书,每属辞,好为奇字,文士亦以此讥之。”可知庾持所善之字学也影响及于其文学创作。对于当时文字训诂之学与诗文的关系,《文心雕龙·练字篇》专论其事。方师铎先生曾有“两汉辞赋家多为小学家”之说,曾论及小学与文学之关系。(参氏著《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1‐65页)
    ③参李佳《颜延之的作品内容及其语言特色》,收入《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扬州2009年8月,第249‐250页。
    ④该文原载1961年8月20日《文汇报》,参氏著《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①《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
    ②《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
    ③《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07页。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09页。
    ①《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09‐510页。
    ②清人段玉裁就颜之推此说评论曰:“此最为知许者矣。盖举一形以统众形,所谓‘隐括有条例’也;就形以说音义,所谓‘剖析穷根源’也。”(参[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一五上《说文解字叙》“分別部居,不相杂厕也”句段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764页。)
    ③前揭氏著《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第353页。
    ④《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63-464页。
    ⑤《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09页。
    ⑥《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40页。
    ①前揭氏著《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第358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17页。
    ③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17-118页注引。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98页。同书《勉学篇》颜氏又自称:“尝游赵州,见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后读城西门徐整碑云:‘洦流东指诮圆皇丁N岚浮端滴摹罚俗止牌亲忠玻瑳ǎ乘病4怂豪幢疚廾樱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洦为名乎?”(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7页)则颜氏还解决了柏人城附近一条河的命名问题。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4-225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04页。
    ③《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87页。
    ④《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29‐530页。
    ⑤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0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87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9年,第139页。
    ③前揭《说文解字注》,第142页,《颜氏家训集解》,第289页注曾有引。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09页注引。
    ⑤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6页。
    ①黄永年先生《〈颜氏家训〉选译·前言》(巴蜀书社1991年)曾说:“《书证》篇……《音辞》篇……都可说是《勉学》、《文章》两篇的补充。”该文曾收入氏著《学苑与书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此处所引参氏著《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第224页。
    ②[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七《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68页。
    ③《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第2594页。
    ④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⑤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⑥颜扬庭《上匡谬正俗表》云:“臣亡父先臣师古,尝撰《匡谬正俗》,稿草才半,部帙未终。以臣舋犯幽灵,奄垂捐弃……臣敬奉遗文,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颜氏表参刘晓东《匡谬正俗平议》卷首所附,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⑦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四〇“经部·小学类”,“《匡谬正俗》”条,第341页。对于《匡谬正俗》的性质,申屠炉明说:“师古本人在秘书省做过校订古籍的工作,刊正俗字。今本《匡谬正俗》后几卷多答问,系当时解答众人疑义之辞,随手札录。有些大约是注《汉书》时的心得。”(参氏著《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1页)
    ⑧近人罗香林于颜师古《匡谬正俗》说:“后世学者所为读书札记或质疑辨证以及文字雠校诸文,大率昉于是书。”(参氏著《颜师古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第3页)而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四〇“经部·小学类”,“《匡谬正俗》”条说:“古人考辨小学之书,今皆失传。自颜之推《家训·音证篇》外,实莫古于是书。”(第341页)则后世学者之考证札记之文更当追溯至颜之推《颜氏家训》之《书证》、《勉学》等篇。
    ⑨[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四“小学类”:“《急就章》一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⑩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经部·小学类”:“《急就章》”条。(第344页)11《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甲部经录·小学·偏旁音韵杂字”类著录:“《急就章注》一卷,颜之推撰。”(第1985页)《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甲部经录·小学类”:“史游《急就章》一卷,曹寿解。”其后著录:“颜之推《注》一卷。”(第1447页)12王利器先生据宋王应麟《急就篇后序》:“颜之推注解,轶而不传。”推测颜之推所注《急就章》于南宋时已亡佚。(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56页)
    ①[宋]王应麟《玉海》所附《急就篇补注》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②按史游此书,据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经部·小学类”:“《急就章》”条所考,或称《急就》,或称《急就篇》,“初无一定”,又或称《急就章》。《四库全书总目》又说:“所谓‘章草’者,正因游作是书,以所变草法书之。后人以其出于《急就章》,遂名‘章草’耳。今本每节之首俱有‘章第几’字,知《急就章》乃其本名,或称《急就篇》,或但称《急就》,乃偶然异文也。”(第344页)
    ③前揭[宋]王应麟《玉海》所附《急就篇补注》卷一。
    ④参高二适《新定急就章考证·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参前揭氏著《孔颖达颜师古评传》,第245‐246页。
    ⑥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经部·小学类”:“《急就章》”条,第344页。
    ⑦《宋书》卷五九《张畅传》,第1605页。
    ⑧《梁书》卷二五《周舍传》,第375页。
    ⑨《梁书》卷四四《太宗十一王·西阳王大钧传》,第617页。
    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元云传附元澄传》,第464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64页。
    ③《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66页。
    ④《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29‐530页。
    ⑤参氏著《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年,第405页。前揭《颜氏家训集解·叙录》曾引周氏此语,文字稍有变改。
    ①《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45页。
    ②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徐仙民多古音”条,历说徐仙民《毛诗音》多存古音,而后世皆废。又说“徐仙民音有不载于《释文》者,如颜之推所举《毛诗》‘反骤’为‘在遘’、《左传》‘切椽’为‘徒缘’,今陆氏《释文》皆无之。颜、陆皆南士,而陆年辈差后,颜既诋前世反语多不切,陆即因而削之,盖自周彦伦、沈休文之学行,南士靡然从之,争改旧音以从新切,而古音之失传之多矣。”(参[清]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七册,第93‐94页)颜氏此处所言有失者尚有多处,参《颜氏家训集解》所引诸家之说可知。
    ③《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29页。
    ④《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91页。
    ⑤《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59页。
    ①按:此处似有错简,“平声似去”当在“梁益则”后,“诸家取舍,亦复不同”与前句重复。
    ②伯二一二九,巴黎国民图书馆藏敦煌写本伯希和号贰壹贰玖,收入周祖谟编《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3年。
    ③《颜氏家训·音辞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29‐530页。
    ④参氏著《从史实论切韵》,《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390、392、405、406页。
    ①《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经部·小学类”著录“《训俗文字略》一卷,后齐黄门郎颜之推撰”后有“《证俗音字略》六卷”,不著撰人姓名,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载颜之推著作有《证俗文字音》五卷,《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著录有“张推《证俗音》三卷”,姚振宗认为“张推当是颜之推之写误”,王利器先生又说:“郭忠恕修《汗简》所得凡七十一家事迹,列有颜黄门《说字》及《证俗古文》,即《证俗音字略》,亦即《证俗文字音》也。”(参前揭《颜世家训集解》,第656页;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书店1936年,第5220‐5221页及日本学者兴膳宏、川合康三著《隋书经籍志详考》,汲古书院1995年,第227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九《经籍考一六》著录有《正俗音字》四卷,并引《崇文总目》云:“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正时俗文字之谬,援诸书为据凡三十五目。”(中华书局1986年)1612页)与《玉海》所载略同。
    ③《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甲部经录·小学类”著录:“《证俗音略》二卷,颜愍楚撰。”《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甲部经录·小学类”著录“颜愍楚《证俗音略》一卷”。
    ④如钟兆华指出说:“颜之推在《音辞篇》中批评:‘徐仙民《毛诗音》反“骤”为“在遘”,《左传音》切“椽”’为“徒缘”,不可依信。’《匡谬正俗》中提到徐仙民的有12次之多,提一次就批评一次。”但钟氏又指出颜师古“并非抄袭《切韵》反切来为《汉书》注音”,而是“以长安话为中心的关中方言作为注音的依据”。(参氏著《颜师古反切考略》,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
    ⑤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70页。
    ⑥[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中华书局2005年,第14页。关于《韵海镜源》的编修过程,清人黄本骥撰有《颜鲁公著<韵海镜源>始末考》,附于所编订《颜鲁公集》卷一九,可资参考。
    ⑦前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子部·杂家类”:“《封氏闻见记》”条。(第1033页)
    ⑧《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韵海镜源》”条,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1996年,第11册,第766页。
    ①《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
    ②《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5页。
    ③与颜之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齐邢劭,《北史》卷四三《邢峦传附邢卲传》说邢邵“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日思误书,更是一适。’妻弟李季节,才学之士,谓子才曰:‘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子才曰:‘若思不能得,便不劳读书。’”王欣夫分析说:“邢邵因为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所以只思而不校。颜之推也主张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点是两人意见相同的。邢邵是希望读者要独立思考,不要依赖他人。颜之推是要求读者要缜密思考,不要妄下雌黄。也是如异而实同。”(参氏著《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④参氏著《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
    ⑤《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36-437页。
    ⑥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此条下引日本岛田翰《古文旧书考》之言说:“由是而观,其书愈古者,其语辞极多;其语辞益尠者,其书愈下窍热遄⑻澹坑诰渚Γ擞糜锎牵悦饕庖逯钋城嶂兀骸⑽捍瑁唤匀唬欢浅人不察焉,乃擅删落、加之。及刻书渐行,务略语辞,以省其工,并不可无者而皆删之,于是荡然无复古意矣。颜之推北齐人,而言:‘河北经传,悉略语辞。’然则经传之灾,其来亦已久矣。’”(第439‐440页)可知颜之推所指为古籍手抄传播时代的普遍现象。
    
    ①《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34页。
    ②《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52页。
    ③《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51页。
    ④《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55‐456、460页。
    ⑤《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66页。
    ①《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27页。
    ②前揭《校法四例》,参《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第133页。
    ③参周法高撰辑《颜氏家训汇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3年第2版,第96页。
    ④《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06页。
    ⑤参《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81页、483‐484页。
    ⑥前揭王欣夫《文献学讲义》,第215页。
    ⑦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
    ①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14页。
    ②如《周书》卷四七《艺术·赵文深传》载赵文深“少学楷隶……太祖以隶书纰缪,命文深与黎季明、沈遐等依《说文》及《字林》刊定六体,成一万余言,行于世”。关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正字方面的工作和相关著述,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200‐201页)有详细考述,可参看。
    ③《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22‐223页。
    ④前揭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第49页所引。
    ⑤《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7页。
    ⑥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8页注引。
    ①《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15-516页。
    ②参前揭氏著《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第353页。
    ③参《颜氏家训·书证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30、432页
    ④参《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经部·小学类”,第944页。
    ⑥前揭《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2册,第144‐145页。
    ①前揭《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高》(稿本),第12册,第57页。
    ②参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选故宫博物院藏明拓善本影印),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③参前揭胡奇光《中国小学史》,第128‐131页。据原书注所引罗振玉语出自罗氏《干禄字书笺证序》。
    ①范可育、王志方、丁方豪著《楷字规范史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参段玉裁撰,钟敬华校点《经韵楼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4‐155页。清人王昶亦云:“虽通卷未必折衷至当,尽合六书之义,然唐承六朝之后,书体讹谬百出,得是书综其大概,以津逮学者,实足以辅翼经史,且其时三苍、字林,凡将、劝学、飞龙诸书尚存,采择既博,说或不同,未可概以许氏《说文》律之也。”(前揭《金石萃编》卷九九,第161页)另外,学者们研究指出《干禄字书》与今天的规范汉字的关系说:“有大约3/4的唐代正字到现在仍然是规范字(其中包括一小部分今天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有大约3/4的现代规范字来源于《干禄》的正字,或根据《干禄》的正字进行了简化,表明《干禄》的正字与现代规范字之间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这是两者关系中的主流。”(参前揭《楷字规范史略》,第22页)
    ③参前揭胡奇光《中国小学史》,第129页。
    ④按:此处原文标点“游秦”后为逗号,似误将人名“游秦”作动词,原文“师古元孙”之间无顿号,今依文意改正。
    ⑤按:章氏该文经考证认为“《中说》与《文中子世家》,皆(王)勃谰诬也”。
    ⑥《检论》卷四《案唐》(《章太炎全集》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52‐453页。
    ①《两汉古文学家多小学家说》,收入《观堂集林》卷七,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②《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第四章《南北学风的差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8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61页。
    ②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曾专列“世族与佛教”一目,详考当时庐江何氏、吴郡陆氏、汝南周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门第与佛教之关系,请参看。
    ③《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58页。
    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364页。
    ⑤[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第445页。
    ⑥张伯伟先生曾论及琅邪颜氏家族与佛教的最早因缘说:“颜氏家族与佛教的因缘究竟始于何时,难以确考。虽然《释氏稽古略》卷二有关于颜含的一段记载,但其文出于《晋书》,且与佛教无涉。《弘明集》卷十有光禄勋颜缮关于神不灭的文章,但他与瑯琊颜氏是否一脉,却无从考之。明确的记载始见于颜延之。”(参氏著《〈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一文,收入《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767页)张先生似未注意及《出三藏记集》所载此条材料。
    ①[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一《广弘明集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97页。
    ②参前揭氏著《〈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68页。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1页。
    ④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1页。按:[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校注》卷二《东青园寺业首尼传》载宋武帝刘裕,“雅相敬异,文帝少时从受三归”。(中华书局2006年,第97页)又据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刘裕又曾敕慧观“与西中郎游,即文帝也”。(第264页)可知刘裕曾着意于其子弟于佛教的熏染,文帝之后对佛教的崇信当也于此有关。
    ⑤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2页。
    ①参[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六《辩惑篇第二之二·列代王臣滞惑解上》,(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123、127页。《旧唐书》卷七九《傅奕传》曾载傅奕上疏反对佛教之文,并称其“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已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十卷,行于世。”
    ②前揭《广弘明集》卷六《辩惑篇第二之二·列代王臣滞惑解上》,第127页。
    ③前揭《高僧传》,第292页。
    ④前揭《高僧传》,第290‐291页。
    ⑤前揭《高僧传》,第285页。
    ①前揭《高僧传》,第131页。
    ②前揭《高僧传》,第255‐256页。
    ③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载:“(刘裕)至江陵与(慧)观相遇,倾心待接,依然若旧。因敕与西中郎游,即文帝也。”(第264页)
    ④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265页)
    ⑤《文选》卷四六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曰:“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颜延之序文也称:“并命在位,展诗发志。”([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第645、647页。)
    ⑥按黄水云先生《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第三章《颜延之的交游及其思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86‐88页)曾详考颜延之当时与僧道的交游情况,包括上述慧琳道人、竺道生、释慧亮、释慧严、释慧静、昙无成、求那跋陀罗等,但没有提及释慧观,似可据补。
    ⑦颜延之自述其著《庭诰》的主旨“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性灵,而致之心用”(参《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张伯伟先生据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中宋文帝所言:“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教为指南耶’”认为“颜延之的‘本乎性灵而致之心用’,就是以佛教的‘性灵真奥’作为指导思想。”(参前揭《〈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68页)
    ⑧参[梁]释僧祐《弘明集》卷一三所录《〈庭诰〉二章》,(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89页。
    ①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传》载:“释昙无成,姓马,扶风人……闻什公在关,负笈从之。……姚祚将亡,关中危扰,成乃憩于淮南中寺。《涅槃》、《大品》常更互讲说,受业二百余人。与颜延之、何尚之共论实相,往复弥晨。成乃著《实相论》。”(第275页)
    ②参《宋书》卷九七《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附释慧琳传》,第2388‐2391页。
    ③参何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载前揭《弘明集》卷一一,第69页。
    ④缪钺先生考证的结论认为颜、何二人的辩难在元嘉十一年。氏著《颜延之年谱》曰:“延之《释达性论》曰:‘吾自居忧患,情理无托。’《重释何衡阳》曰:‘薄从岁事,躬敛山田,田家节隙,野老为俦,言止谷稼……’所谓‘居忧患’,殆指元嘉十一年贬永嘉太守旋又免官之事,‘薄从岁事,躬敛山田’,则正屏居里巷时。故延之与何承天辩难《达性论》,应在元嘉十一年中也。”(参氏著《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卷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①参《弘明集》卷四所载何承天《达性论》、颜延之《释何衡阳达性论》。对颜、何二人的佛理辩论,前贤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章《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黄水云(《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第三章《颜延之的交游及其思想》)、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第五章《因果报应论》)等皆有较详评析,此处不具引,敬请参看。
    ②参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第511页。
    ③参前揭何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弘明集》卷一一,第69页。
    ④前揭《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第280页。
    ⑤前揭《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四章《佛教之北统》,第338页。
    ⑥按:“粗有学义”,《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竣传》作“精有学义”,参之前揭《高僧传》卷七《义解四·宋京师灵味寺释僧含传》所载,僧含“长通佛义,数论兼明,尤善《大涅槃》,常讲说不辍”(第276页)云云,似作“精有学义”为是。
    ①如前揭《高僧传》卷三《译经下·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载:“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答云:‘京都将有祸乱。’未及一年,元凶构逆。”(第132页)
    ②前揭《高僧传》,第285页。
    ③前揭《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朝廷与佛教”,第307页。
    ④[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卷一○七,中华书局2003年,第2322页。
    ①前揭《出三藏记集》,第232‐233页。
    ②《南史》卷七○《循吏·郭祖深传》,第1720‐1722页。
    ①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言:“‘归心’即江总《自叙》所谓‘归心释教’(《陈书·江总传》)、隋炀帝《敕度一千人出家》所谓‘归心种觉’(《广弘明集》二八上)、徐孝克《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所谓‘归心染服’(国清百录二)之意。《论语·尧曰篇》:‘天下之民归心焉。’此‘归心’二字所本。……《法苑珠林》一一九《杂集部》著录威卫录事萧宣慈撰《归心录》三卷,又六三引李氏《归心录》二条,盖与颜氏此篇同一蕲向云。”(第367页)
    ②参《广弘明集序》,前揭《广弘明集》卷一,第97页。
    ③《广弘明集》卷二六《慈济篇》收有沈约所撰《究竟慈悲论》,可知释道宣所谓“沈休文之《慈济》”即指此篇。
    ④宋人王应麟曾说:“颜之推《归心篇》……亦仿屈子《天问》之意。”([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校点《困学纪闻》(全校本)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24页)这当指《归心篇》释世人“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迂诞也”的相关部分,这一部分富于瑰丽不羁的想像,颇具文学性。
    ⑤《颜氏家训·归心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71‐372页。
    ⑥在中国佛教徒如东晋王谧等人看来,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的“实理”和“根要”。(参前揭《弘明集》卷一二所收其与桓玄论难之书(第81页),及前揭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四章《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之相关论述)
    ⑦《颜氏家训·归心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68页。
    ⑧参氏著《支愍度学说考》,《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66、170页。
    ①[宋]陶潜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80‐581页。
    ②《颜氏家训·归心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85页。
    ③参《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26页。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68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99页。
    ③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05页。
    ④《广弘明集》二六据《颜氏家训》载录这些故事,冠名以“《诫杀训》”,《法苑珠林》卷一一九著录有颜之推《诫杀训》一卷(参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第656页所考)
    ⑤据孙启志、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所载《说郛》卷一○八、《古今说部丛书》三集皆有颜之推《集灵记》辑本。此外,该书又云:“《隋志》史部杂传类载《集灵记》二十卷,颜之推撰。两《唐志》同,《新唐书》入子部小说类。鲁迅(《古今小说钩沉》)从《太平御览》七百八采得佚文一节。”(中华书局1997年,第258页)
    ⑥参氏著《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1979年,第227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208‐1209页。
    ②参氏著《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32页。
    ③前揭《高僧传》,第294‐295页。
    ①参前揭氏著《〈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68‐769页。
    ②参氏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四章《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84页。
    ③参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第568‐570页。
    ④前揭《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南统》,第282‐283页。
    ⑤参李宗长《论颜延之的思想》,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①参《颜氏家训集解》第366‐367页注引。王利器先生另有案语称:“黄删节此篇,朱本乃全文,卢氏说误。”
    ②《颜氏家训·归心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68页。
    ③参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3年第2版,第83页所引。
    ④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64‐367引。
    ⑤《南齐书》卷四一《张融传》,第729页。
    ⑥《梁书》卷四一《王规传附王褒传》,第583-584页。
    ⑦参《颜氏家训·终制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02页。
    ⑧参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第460‐461页。
    ⑨参氏著《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19‐220页。
    ①参王国炎《魏晋南北朝的儒佛融合思潮和颜之推的儒佛一体论》,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②参氏著《颜之推“归心”佛教析》,载《东岳论从》1985年第6期。
    ③前揭氏著《国史大纲·引论》,第18页。
    ④《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04页。
    ⑤《颜氏家训·养生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56页。
    ①参氏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4‐45页。
    ②参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第四章《东晋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③参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18、21页。
    ④具体有关此书作者、内容及颜游明注解等情况,本文于下文“琅邪颜氏家族杂艺之学”一节有相关考述,请参看。
    ⑤参《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第727页。曹道衡、沈玉成二先生曾据唐释皎然《杼山集》卷六《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题下自注“梁湘东王国常侍颜协著《晋仙传》五篇”,认为该书“唐时尚有存者,而为皎然所及见”。(参氏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华书局1996年,第491页)
    ⑥[梁]萧绎撰《金楼子》(《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本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80页。《金楼子》同卷著录“《仙异传》一秩三卷”,原注:“金楼年小时自撰,其书多不经。”可知萧绎自幼即对神仙故事有浓厚兴趣,其命颜协撰《晋仙传》或也出于同样的动机。
    ⑦高国藩先生考论颜之推所撰《冤魂志》是“多元思想的反映”,并不是“皆释家报应之说”,就曾据颜协著有《晋仙传》而认为他“深研道教……故之推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道家思想熏陶”。(参氏著《论敦煌本〈冤魂志〉》,载《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
    ①诗文原载《文苑英华》卷二二五,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附录”部分已收录并作有注解。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2‐587页。
    ③参氏著《伯希和2462<玄言新记明老部>初探——<老子>的义疏学》,收入南华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编《敦煌学》第二十七辑《柳存仁先生九十华诞祝寿专辑》,(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8年。
    ④文载《唐史论丛》第五辑,1990年6月。
    ⑤《颜氏家训·后娶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8页。
    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八,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75页。
    ⑦参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1页。
    ⑧参氏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前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页。
    ⑨田余庆先生总结道教徒孙恩、卢循、徐道覆家族的共同点,其中有“同奉道教”和“共为婚家”两条,(参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63页)也可见当时道教信仰与家族间婚姻之联系。
    ①参前揭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1页。据相关文献记载琅邪颜氏子弟中也有以“僧”为名者,如颜僧度、颜僧超,据《十七史商榷》卷六○“以僧为名”条之说,这似乎与其家族之佛教信仰有关,但远不如以“某之”为名者为多。
    ②参前揭《弘明集》卷一三,第89页。
    ③参前揭氏著《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第三章《颜延之的交游及其思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105‐106页。此外,该书颜延之“养生神仙思想”部分(第89-95页)也有相关论述,请参阅。
    ④《颜氏家训·养生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56页。
    ⑤参[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88页。此外,该书《译者序言》说:“‘真诰’主要来自魏夫人。魏夫人名魏华存(252‐334年),晋代人,被奉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尊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魏夫人。魏夫人命令儿子刘璞传法于弟子杨羲。……杨羲将记录或抄录的‘真诰’传授给许谧、许翙,二人又重新抄录。……他们记录、抄录的‘真诰’,人称‘三君手书’。……中经传授、转移、散乱、收集、整理……最后由陶弘景(456‐536年)整理为《真诰》一书……今本《真诰》第1卷至第18卷正文为杨羲、许谧、许翙手书,陶弘景注。第19卷至第20卷为陶弘景述。”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第205‐208页。
    ②参前揭氏著《国史大纲》,第359‐360页。
    ③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参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361‐362页。
    ①参前揭氏著《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5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页。
    ③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96‐98页。
    ④参前揭氏著《国史大纲》,第359‐360页。
    ①参前揭氏著《国史大纲》,第359页。
    ①参曹丕《典论·论文》,收入[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720页。
    ②参氏著《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③参氏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④《梁书》卷三三《王筠传》,第487页。
    ⑤参宇文逌《庾信集序》,[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遗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51页。
    ①李源澄《东晋南朝之学风》,收入《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路明书店1944年,第209页。
    ②《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③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年,第542页。
    ④参氏著《世系谱序》,收入[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颜鲁公集》卷五,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第419页。
    ⑤[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五四,中华书局1966年,第3947‐3949页。
    ⑥吕延济注:“汉魏之时多贤才,故言颜君才通于前代也。”([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等注《六臣注文选》卷六〇,中华书局1987年,第1125页)颜延之曾作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名当世。《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载,王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当时来访的北朝使者房景高说在北方听说王融此作“胜于颜延年”,此虽论二人之优劣,却可见颜延之作品曾流传及于当时的北方社会。颜延之作品,《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集部”称“宋特进《颜延之集》二十五卷”,附注又称“梁三十卷。又有《颜延之逸集》一卷,亡”。
    ⑦《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附颜竣传》,第882页。
    ①《宋书》卷五九《何偃传》,第1608页。
    ②《宋书》卷七五《颜竣传》,第1966页。《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集部”著录:“宋东扬州刺史《颜竣集》十四卷(附注:并目录)。”
    ③据《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及孝武帝义师入讨,颜竣参定密谋,兼造书檄。刘劭以其所撰檄文示颜延之,问曰:“此笔谁所造”延之曰:“竣之笔也。”又问:“何以知之”延之曰:“竣笔体,臣不容不识。”可知颜延之深悉其子“笔”体。
    ④参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杨军注称:“……帝问延之诸子,对曰:‘竣得臣笔。’竣长于碑志之文,即所谓‘碑版’也。”
    ⑤颜竣此檄文,裴子野《宋略》也曾采录,并因此遭到刘知几批评,认为“国之不造,史有哀册。自晋、宋已还,多载于起居注,词皆虚饰,义不足观。必以‘略’言之,故宜去也。昔汉王数项,袁公檄曹,若不具录其文,难以暴扬其过。至于二凶为恶,不言可知,无俟檄书,始明罪状。必刊诸国史,岂益异同。……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铨择,岂非芜滥者邪”(参[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史通》卷一七《外篇·杂说(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6‐357页。)
    ⑥《宋书》卷八五《谢庄传》:“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世祖入讨,密送檄书与庄,令加改治宣布。”则檄文发布前又经过谢庄润饰修改。
    ⑦林伯谦对颜竣该檄文有精彩赏析,见氏著《刘宋文研究》(台湾:私立东吴大学198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67-169页,可参阅。
    ⑧《宋书》卷七五《颜竣传》,第1959页。
    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15页。
    ⑩《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第2003页。11 [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三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第564页。12 [明]胡应麟撰《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55页。13《南史》卷四《齐本纪上》:“(永明七年)冬十一月戊申,诏平南参军颜幼明聘于魏。”
    ①《梁书》卷四八《儒林·范缜传》,第664‐665页。
    ②参《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卷五八《东南夷传》。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二“肥水”条,郦注:“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东有东都街,街之左道北,有宋司空刘勔庙……建元四年,故吏颜幼明为其庙铭,故佐庞珽为庙赞,夏侯敬友为庙颂,并附刊于碑侧。”(中华书局2007年,第751页)
    ④《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第727页。
    ⑤《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69页。
    ⑥《北史》卷八三《文苑·颜之推传附颜之仪传》作“《荆州颂》”,第2796页。
    ⑦《周书》卷四○《颜之仪传》,第719页。
    ⑧庾信诗言:“夕阳含水气,反景照河隄。湿花飞未远,阴云敛向低。燕燥还为石,龙残更是泥。香泉酌冷涧,小艇钓莲溪。但使心齐物,何愁物不齐。”(参前揭《庾子山集注》卷四,中华书局1980年,第291‐292页)颜之仪同题诗已佚。
    ⑨《颜氏家训·序致篇》,[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4页。
    ⑩《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73页。11前揭《颜鲁公集》卷一四,第119页。王利器谓:“之推集,隋、唐《志》都未著录,盖在隋代已亡佚。”(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707页)12《北史》卷八三《文苑传》,第2780‐2781页。13《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集部·总集类”著录:“《文林馆诗府》八卷,后齐文林馆作。”14参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15颜之推《观我生赋》:“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自注曰:“齐武平中,署文林馆待诏者仆射阳休之、祖孝征以下三十余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参《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4页)
    ①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②参《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丙部子录·类书类”:“《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条所附修撰人名,第1562页。
    ③《颜氏家训·序致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4页。
    ④《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69页
    ⑤除前引《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所云“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江左称颜、谢焉”之外,又如钟嵘《诗品序》:“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参前揭《诗品集注》,第28页)沈约、钟嵘所述代表了当时的普遍观念。
    ①[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卷二四“《宋书·谢灵运传》”条言:“宋世文士以谢、颜为首,故各立专传。”(第416页)。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九“沈约重文人”条也说:“一部《宋书》以一传独为一卷者,谢灵运之外,惟颜延之、袁淑、袁粲而已。二袁忠义,固当详叙,颜、谢则惟重其文章。……沈约重文人如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6页)。二者都指出沈约因看重颜、谢二人文学成就的原因而给他们单独立传,鲍照在当时文名也极盛,而不能单独立传,可见以沈约为代表的当时社会的偏见。
    ②收入氏著《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23-24页。
    ③参氏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0页。
    ④参陈庆元《大明泰始诗论》,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①士族并不都是完全拒绝南方民歌,如王运煕先生考察指出,“吴声、西曲中的一部分曲调,其制作者则属北方南迁家族。如《桃叶歌》的作者王献之、《长史变歌》的作者王廞,均属北方南下的王氏望族。……北方大族王氏,其文化教养、生活习尚固与南方土著不同,但南迁日久,长期沾染南方风俗,因而也喜爱并制作吴声歌曲。”(参氏著《六朝清商曲辞的产生地域、时代与历史地位》,《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43页。)曹道衡先生也曾指出谢灵运的《东阳溪中赠答二首》就有吴歌中《子夜歌》的影响,又说“在颜延之现存的作品中,似乎还没有发现‘吴声’”和‘西曲’的影响。因此颜延之指斥汤惠休诗为‘委巷中歌谣’,也许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解释。”(参氏著《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收入《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第230‐231页。)
    ②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379-380页。
    ③参前揭《诗品集注·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条,第270页。
    ④参前揭《诗品集注·下》“齐黄门谢超宗”等七人条,第432页。
    ⑤陈庆元先生解释《南齐书·文学传论》“第二体偏偏看中时代较早的魏晋诗人傅咸和应璩”的原因说:“萧子显论诗十分讲究‘新变’,谢灵运一体是江左以来的新变之体,鲍照一体是元嘉以来的新变之体,故被特地拈出。‘缉事比类’一体,并非江左、元嘉以来新变体,故不从近代推出代表人物,而上溯到魏晋。如果根据钟嵘所说,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其根源在颜延之、谢庄,那么,大体上可以认定颜延之和谢庄在近世是此体的代表人物,至少是与此体近似的代表人物。”(参前揭氏著《大明泰始诗论》一文)
    ⑥参[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首所附虞炎《鲍照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页。
    ⑦前揭《诗品集注》,第290页。
    ①孙楷第先生论鲍照诗文之“险俗”说:“险者,不平易之谓。六朝人谓服怪衣裳为险衣,今人犹谓作诗押窄韵为险韵也。俗者,不用事之谓。”(《鲍照与芜城赋》,原载一九四六年十月《北方日报·文史副刊》,辑入《沧州后集》,中华书局1985年,第301页)?
    ②?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380页。?
    ③?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380页。?
    ④?前揭《诗品集注》,第421页。?
    ⑤《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璿之字曜璠,临川内史,为司空竟陵王诞所遇,诞败坐诛。”?
    ⑥?如曹道衡先生曾考察指出,鲍照“虽然也拟作了某些‘吴声’和‘西曲’,毕竟只占少数”,“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受到过东晋南渡以前在中原流行过,却没有被采入乐章的民歌的影响”,这与汤惠休主要受“吴声”、“西曲”的影响不同。(参前揭氏著《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231页)?
    ⑦?前揭《诗品集注》,第270页。?
    ①《溪诗话》卷五(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1页。
    ②前揭《诗品集注·下》,第432页。
    ③据曹旭《诗品集注》所引,古直、许文雨皆据“最荷家声”,推测“颜则”当即颜延之子颜测,曹旭先生则列出了具体的版本依据。持反对意见者为路百占,其《校记》云:“案:颜则不可考,近人或疑为颜测之误,非是。考《南史·颜延之传》:‘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对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颜竣传》:‘竣弟测亦以文义见知,官至江夏王义恭大司马录事参军,以兄贵为忧,先竣卒。’知测最髙官级非诸暨令也。又测系宋人,此曰齐更知非颜测之娱。近人说并非。”(参前揭《诗品集注》,第433-434页)
    ④“颜测”,《宋书》及《诗品》各种版本多作“颜恻”,参中华书局版《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校勘记及前揭曹旭《诗品集注》。
    ⑤参前揭曹道衡、沈玉成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493页。此外,曹道衡、沈玉成所撰《中古文学史料丛考》“颜测”条也详考颜测卒于刘宋。(中华书局2003年,314页)
    ⑥《南齐书》卷三六《谢超宗传》,第635页。同传又载谢超宗父谢凤“元嘉中坐灵运事,同徙岭南,早卒。超宗元嘉末得还。与慧休道人来往,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可知谢灵运虽与释慧休交游甚密,但诗歌风格却不同道,这一方面可能缘于谢超宗长期生活于岭南,于首都建康之诗歌新风沾染较少,同时也因此之故,其诗歌创作中沿习家学的成份较多,从中也可看出当时士庶文学的差异也表现为新旧诗风的不同。
    ⑦《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丘灵鞠传》,第890页。
    ⑧参《梁书》卷四九《文学·钟嵘传》,第694页。梅运生先生《钟嵘的身世与〈诗品〉的品第》(载《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一文对颍川钟氏为士族问题有详密的考析,文,请参看。
    ⑨《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载刘穆之次子、刘祥祖父刘式之,曾任宣城、淮南二郡太守,“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从事呼摄吏民,欲加辩覆。式之召从事谓曰:‘治所还白使君,刘式之于国家粗有微分,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邪!吏民及文书章不可得。’从事还具白弘,弘曰:‘刘式之辩如此奔!’亦由此得停。”这可谓是典型的勋贵表现。
    ①《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
    ②《南史》卷七二《文学·檀超传》:“萧惠开为别驾,超便抗礼。惠开自以地位居前,稍相陵辱,而超举动啸傲,不以地势推之,张目谓曰:‘我与卿俱是国家微贱时外戚耳,何足以一爵高人!’萧太后,惠开之祖姑,长沙景王妃,超祖姑也,故超以此议之。”《南齐书》卷五二《文学·檀超传》载其对萧惠开之言为:“我与卿俱起一老姥,何足相夸”
    ③如《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载:“祥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于朝士多所贬忽。”当时王奂任仆射,刘祥当着其子王融的面就路过的牲畜说:“驴!汝好为之,如汝人才,皆已令仆。”又“著《连珠》十五首以寄其怀。”《南齐书》卷五二《文学·檀超传》载:“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嗜酒,好言咏,举止和靡,自比晋郗超,为‘高平二超’。谓人曰:‘犹觉我为优也。’”
    ④《南史》卷四二《齐高帝诸子上·豫章文献王嶷传》:“武帝尝问临川王映居家何事乐,映曰:‘政使刘瓛讲《礼》,顾讲《易》,朱广之讲《庄》、《老》,臣与二三诸彦兄弟友生时复击赞,以此为乐。’”
    ⑤如曹道衡先生据《诗品》此条说:“颜延之以学习民歌为理由来贬低鲍照和汤惠休……在当时一些士大夫阶级的文人中,确实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参前揭氏著《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第225‐226页)陈庆元先生也据此指出:“颜延之过世之后,大明、泰始中以他为代表的雅正诗体受到冲击,而鲍照、汤惠休等的‘美文’则风靡文坛,以至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相比之下,钟宪等人虽然于雅正诗体‘固执不移’,但似乎已没有太大的声威了。”(参前揭氏著《大明泰始诗论》一文)
    ⑥前揭《诗品集注》,第180页。
    ⑦前揭《中古文学史论》,第28‐29页。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②参[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一一“宋世闺门无礼”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238‐239页。又王永平先生《刘宋皇族之“本无术学”及其行为粗鄙化之表现》(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一文对刘宋帝王及宗室种种违礼之行为有系统考论,请参看。
    ③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所编诗集可以“永对玩于书帷,长循环于纤手。岂如邓学《春秋》,儒学之功难习”云云,([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其中“邓学《春秋》”指东汉邓太后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之事。
    ④《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俭传》,第595页。
    ⑤如唐长孺先生《南朝寒人的兴起》一文考察指出,当时很多寒门地主和商人,为摆脱课役或求得官职或欲借助官僚的保护以得商业活动的便利,便以“门生”或“左右”的身份聚集在统治者周围,他们“在各方面影响着他们的‘恩主’”,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南朝的一些昏君多有“仿效市里工商的行为”。(参氏著《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7、299、300页)
    ⑥原载《文史》2002年第3辑,总第60辑,收入氏著《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87-488页。
    ①参前揭氏著《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唐]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通典》卷一六“选举四·杂议”引,中华书局1988年,第389页。
    ③参参前揭陈庆元《大明泰始诗论》一文。
    ④参前揭《廿二史札记》卷八“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第172‐174页。
    ⑤《南史》卷一三《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刘义庆传》:“(鲍)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
    ⑥《宋书》卷五一《宗室·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刘义庆传》,第1480页。
    ⑦[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227页。
    ⑧前揭陈庆元《大明泰始诗论》一文。
    ⑨前揭《诗品集注》415页引萧华荣《诗品译注》:“(人非)似指他们出身寒门而死于非命。”(第412、415页)可以苏宝生为例,《宋书》卷七五《王僧达传》:“苏宝生者,名宝生,本寒门,有文义之美。……为太祖所知,官至南台侍御史,江宁令。坐知高阇反不即闻,与阇共伏诛。”
    ①参前揭《诗品集注》,第415‐416页。
    ②参前揭《诗品集注》,第440页。
    ③《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第871页。另据《颜氏家训·文章篇》何逊诗也被当时人“恨其每病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之雍容”。(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98页)
    ④参《南史》卷二六《袁湛传附袁彖传》。又[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四九引《唐书·乐志》曰:“《杨伴儿》,本童谣歌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少时隨母入内,及长为何后宠。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伴儿。”又引《古今乐录》曰:“《杨叛儿》送声云:‘叛儿教侬不复相思。’”(中华书局1979年,第720页)
    ①前揭《诗品集注·下》“宋御史苏宝生”等人条,第412页。
    ②《隋书》卷七六《文学传序》言及梁代后期之文学说:“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
    ③《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269页。
    ④《旧唐书》卷四七《经籍志》:“《西府新文》十卷,萧淑撰。”《新唐书》卷六○《艺文志四》:“萧淑《西府新文》十卷。”又有“《新文要集》十卷。”(此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70页所考。)
    ⑤《梁书》卷四一《萧介传》,第588页。
    ⑥《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弨注曰:“《金楼子·著书篇》所载诸书,有自撰者,有使颜协、刘缓、萧贲诸人撰者,此书当亦元帝所使为之。”王利器又案:“西府,指江陵,时荆州居分陕之要,故称江陵为西府……《西府新文》,盖梁孝元使萧淑辑录诸臣僚之文,时之推父协正为镇西府谘议参军,未见收录,故之推引以为恨耳。”(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270页)
    ⑦《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第727页。
    ⑧《西府新文》所收作品之性质,今不可知,多半有可能为文集,故此处仅称其为“宫体文学”。胡大雷先生《“宫体”缘起考辨——兼论徐摛非宫体诗开创者而是“今体”的倡导者》(载《文史哲》2008年第6期)一文经考析指出,“‘宫体’起初之义为广义之‘文’,然后在萧纲的提倡下才是狭义之‘诗’”。可参阅。
    ⑨前揭《艺文类聚》卷二三,第424页。
    ①《梁书》卷三○《裴子野传》:“子野与沛国刘显、南阳刘之遴、陈郡殷芸、陈留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韦棱,皆博极群书,深相赏好,(刘)显尤推重之。时吴平候蕭励、范阳张缵,每讨论坟籍,咸折中于子野焉。”
    ②《梁书》卷五《元帝纪》:“世袓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
    ③前揭《文苑英华》卷七四二,第3873页。
    ④参《简文帝萧纲<与湘东王书>考》,收入[日]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
    ⑤《颜氏家训集解》,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477页。
    ①前揭《乐府诗集》,第508页。
    ②参郭建勋《从<长安有狭斜行>到<三妇艳>的演变》,《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③参前揭郭建勋《从<长安有狭斜行>到<三妇艳>的演变》一文。
    ①前揭《诗品集注·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条,第270页。
    ②前揭《诗品集注·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条,第160页。
    ③前揭《诗品集注·上》“晋平原相陆机”条,第132页。
    ④参氏著《颜谢诗之比较》,收入前揭《中古文学史论》,第436页。
    ⑤参前揭《颜谢诗之比较》,《中古文学史论》,第437页。
    ⑥前揭《诗品集注》,第28页。
    ⑦《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第881页。钟嵘《诗品·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条又载:“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前揭《诗品集注》,第270页)
    ⑧参前揭《诗品集注》,第160‐161页。
    ①前揭《诗品集注》,第270页。
    ②前揭《颜谢诗之比较》,《中古文学史论》,第437-438页。
    ③前揭《颜谢诗之比较》,《中古文学史论》,第439页。
    ④[清]刘煕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56页。
    ⑤《文心雕龙·明诗篇》,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65页。
    ⑥前揭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云:“陶、谢用理语各有胜境。钟嵘《诗品》称‘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此由乏理趣耳,夫岂尚理之过哉!”(第55页)这也指出了陶渊明、谢灵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
    ①清人毛先舒《诗辩坻》卷四《竟陵诗解驳议》曾云:“‘初日芙蓉’,微开唐制;‘镂金错采’,犹留晋骨。此关诗运升降。”(收入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5页)至于谢灵运诗于后世之影响,此处不论,说颜延之诗“犹留晋骨”可谓卓见。王叔岷先生具体比较颜、陆诗之相同处说:“陆‘贵绮错’,颜‘体裁绮密,错彩镂金’;陆‘尚规矩’,颜‘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陆‘才大’,颜‘是经纶文雅才’;陆‘有伤直致之奇’,颜‘喜用古事,弥见拘束’。两相比证,仲伟谓颜‘源出陆机’,最切当矣。”(参氏著《钟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第268页)
    ②参氏著《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第180-181页。
    ③前揭《艺概》卷二《诗概》,第55页。
    ④前揭《诗品集注》,第174、180‐181页。
    ⑤[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卷三,齐鲁书社1992年,第131‐132页。
    ⑥[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9页。
    ①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26页。
    ②前揭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云:“颜延年诗体近方幅,然不失为正轨,以其字字称量而出,无一苟下也。文中子称之曰:‘其文约以则,有君子之心。’盖有以观其深矣。”(第56页)此说道及颜诗“文约以则”与“君子之心”之关系。
    ③前揭《诗品集注》,第160页。
    ④《南齐书》卷三五《高帝十二王·武陵昭王晔传》,萧道成语,第625页。
    ⑤[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三《内篇三·文理》,中华书局1985年,第288页。
    ⑥《梁书》卷四九《文学上·庾於陵传附庾肩吾传》,第691页。
    ⑦清人汪师韩《诗学篡闻》“谢诗累句”条曾谓萧道成“‘康乐不辨有首尾’一语,卓识冠绝千古。”(参[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454页)
    ⑧日本学者清水凯夫经考察说:“谢灵运的文体模拟者大概不曾以集团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而且史书等史枓所确认的人数很少。”经清水凯夫先生所考,梁代只有伏挺、王籍、灵运之孙谢几卿、庾仲容等少数几个人学谢灵运体(清水凯夫先生也声明说:“当然,若研究梁代的实际诗文,还可能查出更多的人来。”) (参前揭氏著《简文帝萧纲<与湘东王书>考》,《六朝文学论文集》,第173页)
    ⑨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54页。
    ①前揭《昭昧詹言》卷五,第160页。
    ②《文心雕龙·通变篇》,前揭《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397页。
    ③其实,据姚晓菲博士的研究,永明年间学习颜延之崇尚典故诗风的兴起,与当时的文化领袖王俭有重要关系。王俭“弱年便留意《三礼》,尤善春秋,发言吐论,造次必于儒教”(《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附王俭传》),是当时士林之“儒宗”。与此相应,当时王俭文人集团“一个显著的特征即表现为对博学的重视”,他肯定谢朏诗作“得父膏腴”,而谢朏之父谢庄之诗正与颜延之并以“繁密”著称。不仅如此,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此始也”(《南史》卷四九《王谌传附王摛传》),为了运用典故之便利,王俭还发明了“隶事”的活动,由此将颜延之兴起的用典之风推向了极致,而继颜延之以后以用典著称的任昉当时正是王俭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其受王俭影响可知。(参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76页)
    ④该文曾刊于《教育世界》杂志,第144期,收入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8-359页。
    ⑤前揭《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论学集》,第361页。
    ①前揭《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论学集》,第362页。
    ②如陈庆元先生指出说:“颜延之、谢庄繁密的用事在当时能产生‘化之’的效应,恐怕不能仅仅从负面的影响来考虑这一问题。……从曹丕组织编写类书开始,中国古代诗歌便走上自觉用事的时代。颜延之等用事繁密应该是中国古代诗歌用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即南朝元嘉诗歌向永明衍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颜延之诗用事繁密而且精深,增强了诗歌的密度和深度,故能与谢灵运各自‘擅奇’一时。”(参前揭氏著《大明泰始诗论》一文)
    ③参《中国文学中的气的问题》,氏著《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④前揭《诗薮·外编》卷二,第148页。
    ①[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第155、161、162页。
    ②《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234页。
    ③《宋书》卷五八《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④《南史》卷一九传论,第546页。
    ⑤[清]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97页)。
    ⑥前揭《艺概》卷一《文概》,第13页。
    ⑦《颜氏家训·勉学篇》,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165-166页。同篇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也与此意相近。
    ①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8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54页。
    ③《颜氏家训·文章篇》曰:“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鸮》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自卫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扬雄安敢忽之也”(前揭《颜氏家训解集》,第260页)此虽颜氏驳扬雄认为辞赋乃“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之说,但全以儒家正统观念而论,非当时流行的“吟咏性情”之文可知。
    ④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8页。
    ⑤当然颜之推也承认:“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8页)
    ①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72‐173页。
    ②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66‐267页。
    ③[美]丁爱博著,蔡雁彬、左江译《评<颜氏家训>第九章<文章>篇》(《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据译者按语,该文为南京1995年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①《宋书》卷六二《王微传》,第1664页。
    ②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84页。
    ③《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
    ④参前揭《颜鲁公集》卷四《草篆帖》,第48页。
    ⑤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前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⑥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84页。
    ⑦参[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等点校《法书要录》卷九,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300页。
    ①参前揭《法书要录》卷五,第189页。
    ②[宋]陈思《书小史》卷六“颜延之附颜竣”条称颜竣“善行书”,收入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9页。
    ③参前揭《法书要录》卷一,第21页。
    ④前揭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⑤前揭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⑥《梁书》卷三三《张率传》载,天监初梁武帝敕使张率“撰妇人事二十余条,勒成百卷。使工书人琅邪王深、吴郡范怀约、褚洵等缮写,以给后宫。”窦臮《述书赋上》谓“蠢蠢怀约,任已作制,若孤陋儒生,辛勤一艺。”窦蒙注:“范怀约,吴郡人,梁东宫侍书,今见正书写《正览》一卷,并具姓名行书一纸。”(参前揭《法书要录》卷五,第194‐195页。)
    ⑦[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三,谓颜协“学书于范怀约,艺过其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2页)
    ⑧参前揭《法书要录》卷九,第300页。
    ⑨前揭《颜鲁公集》卷五,第419页。
    ⑩《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11《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
    ①《颜氏家训·慕贤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33页。
    ②参前揭《法书要录》卷二,第74页。
    ③《梁书》卷二一《王志传》,第320页。
    ④《南史》卷七七《恩幸·徐爰传附徐希秀传》,第1919页。
    ⑤《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2页。
    ⑥《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7页。
    ⑦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弨注,第578页。
    ⑧《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第2595页。
    ⑨《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颜师古传》,第5642页。
    ①[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九“帝王部”,中华书局1962年,第213页。
    ②前揭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鲁公集》卷七,第68页。
    ③前揭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④前揭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⑤前揭宋代陈思《书小史》卷九,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2804页
    ⑥苏轼《书吴道子画后》曰:“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2210页)其《书唐氏六家书后》又曰:“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前揭《苏轼文集》卷六九,第2206页)
    ⑦参金开诚《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收入氏著《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274页。
    ⑧严杰《颜真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另外,杜旭光《颜体书风及其家学关系考》(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一文也对颜真卿书法与其家族文化之关系有深入考析,请参看。
    ⑨《颜氏家训·省事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27页。
    ①[梁]吴均撰、王根林校点《续齐谐记》载颜延之《庭诰》有“徐景山之画獭是也”之语。(《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05页)徐邈的画以逼真著名,《续齐谐记》载有其为魏明帝画鰿鱼而诱获白獭事。又,[唐]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卷四述徐邈,称颜延之有“魏元阳之射,徐侍中之画”之语。(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04页)其中“魏元阳之射”者,据《晋书》卷四一《魏舒传》,魏舒“性好骑射”,而初不为人知,后为钟毓长史,偶得机会施展其才能“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从而为钟毓赏识、提拨。
    ②前揭《历代名画记》卷一,第2页。
    ③前揭《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32‐133页。
    ④参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83‐84页。
    ⑤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00‐501页。
    ⑥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8页。
    ⑦前揭颜真卿《唐故通议大夫行辥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颜鲁公集》卷七,第72页。
    ⑧《宋书》卷九三《隐逸·陶潜传》,第2288页。
    ①《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9页。
    ②《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7页。
    ③《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7页。
    ④表文见[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4页。
    ⑤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40页。
    ①《颜氏家训·归心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72、373、379页。
    ②《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载:“胄玄所造历法,付有司施行。”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六任昉《王文宪集序》“郭璞誓以淮水”句,李善注引《王氏家谱》。(中华书局1977年652页)
    ④《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第1760页。
    ⑤《南史》卷三一《张裕传》,第804页。
    ⑥关于东晋南朝社会尤重墓地选择,可参[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八“相墓”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174‐175页。
    ⑦[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三(《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26页。
    ①《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8页。
    ②前揭《艺文类聚》,第1286页。
    ③该书收入《正统道藏》719册“太玄部·贵”,据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灵棋经》者“言占卜术,其法名‘灵棋’者,概用特制棋子十二枚,书以上中下字,每字四枚,虔诚焚香祝祷毕,以十二枚棋子一时掷之,然后以所得上中下字依次布之成卦,按经文繇辞解释,推测休咎。经文为四言卦辞,凡一百二十四卦,全仿《周易》而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85-786页)《南史》卷三六《江秉之传附江谧传》载,齐武帝萧赜病危,江谧有非分之言,后被武帝获知,斥出为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江谧“忧甚,乃以奕棋占卦云:‘有客南来,金碗玉杯。’”后“诏赐死,果以金甖盛药鸩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子部·术数类”:“《灵棋经》”条,曾指出《南史》所载“有客南来,金碗玉杯”云云为《灵棋经》第三十七卦“送货卦”卦象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923页)这是南朝士人以《灵棋经》占卜的实例。由此也可见占卜之术在南北朝动荡之世的现实用途,只不过江谧的最后结局却适与该卦卦辞所示“丰利之象”相违背。
    ④《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3页。
    ⑤《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8页。
    ①《颜氏家训·养生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356页。
    ②《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91页。
    ③《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94页。
    ④洪迈曾对颜氏此论有所发挥,参《容斋四笔》卷一○“王逸少为艺所累”条。
    ⑤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70页。
    ⑥《南史》卷二六《袁湛传附袁粲传》,第704页。
    ⑦《梁书》卷三七《谢举何敬容传》姚察论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惟卞壸以台阁之务,颇欲综理,阮孚谓之曰:‘卿砃尴邢荆乃劳乎’宋世王敬弘身居端右,未尝省牒,风流相尚,其流遂远。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懈,终滞鄙俗。是使朝经废于上,职事隳于下。”姚氏此论正是对魏晋南朝士大夫“不以事务经怀”之风的全面概括。他们对正当履行的职责且不屑为之,更遑论以书艺为人驱使奔走了。
    ①《南齐书》卷四三“史臣曰”语,第767页。
    ②《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参[汉]扬雄撰,汪荣宝义疏,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③可以蔡邕为例,《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载汉灵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第1991‐1992页)蔡邕上封事称:“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木。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第1996页)关于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引发的宦官辞赋艺术之学与士大夫儒学的斗争,王永平先生《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一文有深入考析,请参看。
    ④[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五三“工艺部·围棋”引《晋起居注》曰:“镇东司马颜延之坐围棋免官。”(中华书局1960年,第3341页)
    ⑤《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7页。
    ⑥《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1页。
    ⑦如东晋王恬即因“少好武,不为公门所重”,以致其父王导“见恬便有怒色”。(参《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第1755页)
    ⑧《颜氏家训·杂艺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587页。
    ①参氏著《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416页。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94‐395页。
    ②原载1944年3月1日昆明《中央日报》,收入《闻一多全集》卷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6页。
    ③参氏著《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1页。
    ④罗时进先生在其《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文载《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一文中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家族学’大致经历了从不自觉到半自觉研究,再到自觉研究三个阶段。不自觉研究从‘三班’、‘三曹’、‘二陆’就开始了。……半自觉的研究以早期唐代‘五窦’、宋代‘三苏’、明代‘文氏五家’、‘二王’等为代表。……自觉的文学家族学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文学研究格局变化的征候之一。这种征候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研究者在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围内对陈旧的研究方法操练得过于烂熟,企图突围、力求创新的探索。”
    ①据李朝军先生的初步检索统计,自2000年以来“单是直接以文学世家及其文学、文化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不含博士后出站报告)就在12部以上,硕士论文在28部以上,而同期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烛然是一个大得多的数目。”(参氏著《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
    ②前揭《艺术哲学》,第137‐139页。
    ③“文学家族学”由罗时进先生前揭《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一文提出,文章指出:“文学家族学旨在将家族学、地域学、文学贯通起来,在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的多边互镜中重现文学知识生产的社会历史语境,力求揭示文学创作的基层活动状况,用家族写作的具体事实乃至细节,形成文学创作的动态过程,从而显示文学演变的真实轨迹,并寻求某种发展规律。”在该文中罗先生具体揭示了“文学家族学”所通常涉及的家族文学的血缘性研究、地缘性研究、社会关联性研究、文化关联性研究、家族文学与文人生活姿态及经济关联研究及家族文学的创作现场和成就研究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该文对以家族为视角的文学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请参看。
    ④有关建构“家族文学史”的设想,可参前揭李朝军《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一文。
    ①参氏著《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第6版。
    ②文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①文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②《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1、3‐4页。
    ③据田余庆的研究结论,严格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时期,“王与马的结合发展到了江左,权力结构才发生变化,门阀士族势力得以平行于皇权或超越于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竟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这是皇权政治的一种变态,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参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81页。)
    ④[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选编并监译《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1页。
    ⑤钱穆《晚学盲言》二二《政治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⑥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⑦参[英]佛兰西斯·培根著,何新译《培根论人生》之《论贵族》篇,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第68页。
    ①参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90页。
    ②参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出版社2008年,第4、441、455页。
    ③参王永平《略论谢安之家教》,《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59页。
    ①参氏著《略论南朝的家族与文学》,文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①参氏著《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45、150、151页。
    ②前揭《刘宋诗歌研究》,第160-162页。
    ③转引自葛兆光《文献学与历史学思路——评吉川忠夫编〈六朝道教の研究〉》一文,参葛氏所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第172‐173页。
    ①参前揭氏著《东晋门阀政治》,第270‐271页。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8页。
    ②《汉书》卷七三《韦贤传》记载当时邹鲁之地民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第3107页)可见汉代人们已普遍经体会到学术文化方面的软实力较诸具体物质财富的优越性。只是政治上的高位显达难以常保,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士人其感受较诸汉代士人要远为深刻。如人们熟知的王僧虔《诫子书》所云:“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可见即使琅邪王氏这样当时历代显赫的一流门第,其家族代表人物也深知政治势位保持之艰难。显达如琅邪王氏这样的门第尚且深知以学术文化传家之重要,像琅邪颜氏之类的中小士族其政治上之地位原本就不牢固,其必然要更加依赖于学术文化方面自不待言。
    ③参封海清《琅琊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载《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①参氏著《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54页。
    ②参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658页引。此外,宋代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三五“北齐书·颜之推传”条说:“颜之推学博文丽,《观我生赋》不失雅正之体,叙梁齐间事,可以考正,非江南文士所能及也。其言‘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及‘自东晋之违难,寓礼乐于江湘,迄此几于三百,左袵浃于四方,咏苦胡而永叹,吟微管而增伤’,读之嗟痛不能已。昔人虽陋,未有无其志者,独于今为不然,哀哉!”(中华书局1977年,第518页)叶氏所称道颜之推之“志”也即颜氏所怀之故国深情。
    ③《梁书》卷五○《文学下·颜协传》,第727页。
    ①关于萧绎之宣扬忠节,观《艺文类聚》卷二○“人部·忠”多载其宣布忠义之文可知。颜之推及其父兄皆长期在萧绎府中供职,自然受其影响,颜之推“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或也包含对有负萧绎一番苦心孤诣的愧疚在其中。
    ②萧纲《诫当阳公书》,收入[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第424页。
    ③《文心雕龙·明诗篇》,参[梁]刘勰著,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65页。
    ④[梁]钟嵘《诗品·序》,参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28页。
    ①《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54页。
    ②《颜氏家训·文章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238页。
    ③前揭《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73页。
    ①《宋书》卷九九《二凶·刘劭传》,第2429页。
    ①[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第4004页。
    ②[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二(《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0页。
    ③前揭《十七史商榷》卷六三“沈氏世济其恶”条,第508‐509页。
    ①罗香林《颜师古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页。
    ②[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七“《汉书》·《汉书叙例》”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①这可以金毓黻先生的观点为代表。对于前人以《旧唐书·颜师古传》所载颜游秦著《汉书决疑》,颜师古“多取其义”,而“以盗窃为疑”,金氏指出说:“不悟古人为学,或父子世业,或叔侄相续,尝自称曰某氏学,人称之为一家之言,鲜有以一人一世而独成其学者。班固踵其父彪之业而撰《汉书》,而叙传中不称其父曾撰《史记后传》,微范书为之作传,何由征之然古人不以为病者,正由父子世业学成家言故也。以此为解,庶有当乎。”(参氏著《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2‐233页)
    ②参氏著《〈汉书〉古注辑存》,收入《晦明轩稿》,《杨守敬集》第五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7页。
    ③《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富文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57册,第724页。
    ④参前揭《〈汉书古注辑存〉序》。杨氏在文中称:“余以为服虔、应劭、张揖、郭璞诸君,皆盖代鸿儒。虽异义纷出,利钝互陈,而学有本原,不同肤受,乃横遭割弃,遂使前贤专书尽归论亡。今之所存零笺断简,莫非至宝。因翻检《史记注》、《水经注》、《文选注》,凡颜氏《序例》所载二十二家,各还其人。其他应奉《汉事》、姚察《训纂》、包恺《音义》、萧该《音义》(原注:《子略》称‘先儒颇谓师古于(萧)该议论矛盾,故所不录。’今以宋景文所校及笔记所载谓之萧该《音义》照之,高说良是。)为师古所不录者,亦并存其崖略焉。”
    ⑤参氏著《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1979年,第78‐79页。
    ①参前揭《敦煌古籍叙录》,第79页。
    ②该文原载1946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后收入氏著《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文中杨先生有注云:“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七、赵翼《陔余丛考》卷五、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十九、朱一新《汉书管见》(原注:据王先谦《汉书补注·序例》引)、萧穆《敬孚类稿》卷五,均有论列,惟不甚详耳。”
    ③前揭氏著《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51页。
    ①以上参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111‐114页。
    ②参氏著《汉书补注》卷首所附《前汉补注序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文载《语文研究》1982年第2辑。
    ②这里可以晋宋时雷次宗注《丧服》一事为例略加说明。《高僧传》卷六《义解三·晋庐山释慧远传》:“(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夫预学徒,莫不依拟。时远讲《丧服经》,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次宗后别著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因寄书嘲之曰:‘昔与足下共于释和上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称雷氏乎’”(中华书局1992年,第221页)据此可知,当时社会舆论对于此类学术侵权行为并不是完全漠视不管。
    ③参张舜徽《郑氏经注释例》,收入氏著《郑学丛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52页。
    ④[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史通》卷五《内篇·补注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⑤参前揭氏著《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91页。
    ⑥参前揭氏著《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69页。
    ①参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71页。
    ②《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上元三年)十二月丙申,皇太子贤上所注《后汉书》,赐物三万段。”
    ③颜师古曾提及其家藏有《宋高祖集》十卷,“是宋元嘉时秘阁官书”,显为珍贵之本。(参《匡谬正俗》卷五“《宋书》”、“熹”条)即此可见其家世藏书富美之一斑。
    ④[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急就篇补注》,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第83页。
    ⑤事实上,祝先生在文中没有明确提及杨明照先生《汉书颜注发覆》一文。
    ⑥《颜氏家训·慕贤篇》,前揭《颜氏家训集解》,第132页。
    ①参[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首所附《汉书叙传》,第3、4页。钟岱先生曾认为颜师古《汉书叙例》“实际上具有创立一种新的著述体例的意义。因为,它在我国史部著作史上,第一次做到对自己著作的材料来源作集中论列,对前人重要学术成果作出有系统的评价,并对自己撰述的意图作了明确的阐释。……尽管司马迁、司马彪只达到初步的阶段……《汉书叙例》则是更加发展的形式。……由于它是用单独的完整的篇幅来论述以上问题的,因而在著述上创立了一种新的体例。”(参氏著《〈汉书叙例〉在著述体例上的创造性》,文载《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这也就是说,颜师古《汉书叙例》在某些方面,如详列所参用的前代注家名氏等等,具有开创的意义。既然如此,他就也有理由按常规操作,而这对于掩盖“抄袭”的痕迹显然是有利的。
    ②《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颜师古传》,第5642页。
    ③如据唐代杨炯所撰《王子安集序》云:“(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唐]王勃著[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6页。)九岁学童就对颜师古《汉书注》具有如此大的兴趣,固然可见王勃早年聪慧,可同时更可见当时兴起的《汉书》颜注热,也可见时人皆以指点颜注之瑕为荣之风气。
    ④《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第2595页。
    ①参氏著《瓠落的文学史》,收入[美]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21页。
    ②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21册,第66页。
    ①参汝企和《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文载《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此处引文,汝氏原注为《宋会要辑稿·崇儒》及《麟台故事》卷二。
    ②参前揭《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原注引文出自《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又见《麟台故事》卷二。
    ③参前揭《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原注引文出自《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又见《麟台故事》卷二。
    ④参前揭《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原注引文出自《长编》卷一一七景祐二年九月壬辰条。又见《麟台故事》卷二、《玉海》卷四三。
    ⑤参张元济《校史随笔》,“(景祐本《汉书》)文字增损均胜时本”条,(收入《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6页。)
    ①参张元济《校史随笔》“《汉书》部分”之“景祐本为见存最古善本”、“文字增损均胜时本”及“景祐本之由来”、“景祐本之递嬗”诸条,收入前揭《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第34‐38页。
    ①参周晨《宋刻〈汉书〉版本考》,文载《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参前揭氏著《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112-113页。
    ②参前揭中华本《汉书》卷首所附《汉书叙例》,第3页。
    ①分别参前揭氏著《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58、72、70、98页。
    ②参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56‐57页。
    ①参前揭《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一文。
    ②参前揭《校史随笔》“《汉书》部分·正文注文错简”条,《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第39页。
    ③前揭氏著《瓠落的文学史》,《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第21-22页。
    ①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111页。
    ②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111页。
    ③前揭《汉书颜注发覆》,《学不已斋杂著》,第51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汉书补注》,[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
    《隋书》,[唐]魏徵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中华书局1988年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杨衒之著,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校点,中华书局1986年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吴郡志》,[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撰,张忱石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景定建康志》,[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清嘉庆六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
    [梁]吴均《续齐谐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据明嘉靖《顾氏文房小说》本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补宋史艺文志附编》,商务印书馆1957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中华书局2007年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书店1936年
    《南北史世系表》,[清]周嘉猷撰(《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书店1936年
    《陋巷志》,[明]陈镐撰,颜胤祚辑,吕兆祥重修,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新编陋巷志》,《新编陋巷志》编纂委员会编,齐鲁书社2002年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罗新、叶炜著,中华书局2005年
    《关中金石志》,[清]毕沅撰(《丛书集成初编》据《经训堂丛书》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金石萃编》[清]王昶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嘉庆十年刻同治钱宝传等补修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史通》,[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习学记言序目》,[宋]叶适撰,中华书局1977年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等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新唐书纠谬》,[宋]吴缜撰(《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困学纪闻》(全校本),[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中华书局1975年
    《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撰,(《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撰,(《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中华书局1963年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2年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癸巳类稿》,[清]俞正燮撰,(《俞正燮全集》本)黄山书社2005年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2006年第2版
    《湛园札记》,[清]姜宸英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读书丛录》,[清]洪颐煊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富文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敬孚类稿》,[清]萧穆撰,(《续修四库全书》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嫏嬛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中华书局1954年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唐]陆德明撰,[清]吴承仕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
    《匡谬正俗平议》,[唐]颜师古撰,刘晓东平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
    《颜真卿书干禄字书》,施安昌编(选故宫博物院藏明拓善本影印),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增订本),余迺永校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
    《颜氏家训汇注》,周法高撰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3年第2版
    《金楼子》,[南朝梁]萧绎撰,(《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本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
    《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等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书小史》,[宋]陈思撰,(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
    《古今姓氏书辩证》,[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赵超编著,中华书局1998年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中国书店1987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著,中华书局1962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
    《玉海》,[宋]王应麟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晋]干宝、[宋]陶潜撰,李剑国辑校,中华书局2007年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梁]陆杲撰,董志翘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冤魂志校注》,[北齐]颜之推著,罗国威校注,巴蜀书社2001年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1992年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比丘尼传校注》,[南朝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法苑珠林校注》[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弘明集》,[南朝梁]释僧祐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
    《六臣注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等注,中华书局1987年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遗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
    《颜鲁公文集》,[唐]颜真卿著,[清]黄本骥编订、蒋瓌参校,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三长物斋丛书》本校刊本
    《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唐]元稹著,杨军笺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
    《嵩山文集》,[宋]晁说之撰,(《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鉴止水斋集》,[清]许宗彦撰,(《续修四库全书》据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德清许氏家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经韵楼集》,[清]段玉裁撰,钟敬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杨守敬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
    《钟嵘诗品笺证稿》,[梁]钟嵘著,王叔岷笺证,中华书局2007年
    《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升庵诗话笺证》,[明]杨慎著,王仲镛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升庵诗话新笺证》,[明]杨慎著,王大厚笺证,中华书局2008年
    《艺苑卮言校注》,[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齐鲁书社1992年
    《艺概》,[清]刘熙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古诗源》,[清]沈德潜,中华书局1963年
    《古诗赏析》,[清]张玉谷著,许逸民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诗学篡闻》,[清]汪师韩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诗辩坻》,[清]毛先舒著,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古欢堂杂著》,[清]田雯著,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溪诗话》,[宋]黄徹著,丁?1唷独靶唷繁荆谢榫?1983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源澄:《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路明书店1944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周祖谟:《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年
    《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3年
    缪钺:《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冰茧庵古典文学论集》(《缪钺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明照:《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黄永年:《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
    祝总斌:《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简博文:《今存南北朝经学遗籍考》,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孙楷第:《沧州后集》,中华书局1985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六朝家族》,南京出版社2008年
    《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广陵书社2010年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出版社2005年
    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巴蜀书社2006年
    [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选编并监译:《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华书局2008年
    [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
    
    颜普元:《颜氏家学与风徽》,岳麓书社1999年
    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3年。
    汲广运、高梅:《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于联凯、马凤岗:《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萧华荣:《簪缨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传》,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
    《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传》,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
    [日]本田成之著,李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2003年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
    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罗香林:《颜师古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
    仓修良:《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范可育等:《楷字规范史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
    张元济:《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齐鲁书社1996年
    胡玉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礼类稿》(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1979年
    孙启志、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年
    [日]兴膳宏、川合康三:《隋书经籍志详考》,汲古书院1995年
    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方师铎:《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华书局1996年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新1版
    《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
    沈玉成:《沈玉成文存》,中华书局2006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许云和:《汉魏六朝文学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
    [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冈村繁全集》第二卷《文选之研究》,第三卷《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丁福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尤雅姿:《颜之推及其家训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黄水云:《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谌东飚:《颜延之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金开诚《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严杰:《颜真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陈柏璋:《中古琅邪颜氏研究─以婚姻仕宦和家学门风为中心》,台湾国立中兴大学1993年硕士论文
    龙柏涛:《从魏晋士族到唐代科举——以琅琊临沂颜氏为例》,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都惜春:《唐代颜氏家学考论》,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李广龙:《颜氏家族著述考(先秦—晩唐)》,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滕云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颜氏》,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王春华:《唐代颜氏家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石磊:《颜延之集校注》,东北师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李佳:《<颜延之集>校注及其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林伯谦:《刘宋文研究》,(台湾)私立东吴大学1985年硕士论文
    容建新:《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常昭:《魏晋南北朝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现状与思考》,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老虎山晋墓》,载《考古》1959年第6期
    周萼生:《南京老虎山晋墓的地理佐证》,载《考古》1960年第7期
    封海清:《琅琊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载《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程时用、刘福英:《六朝时期颜氏家族的家风与文化》,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周建忠:《论颜延之的文学创作》,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曹道衡:《论颜延之的思想和创作》,收入《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古典文学论丛》(第四辑)齐鲁书社1986年
    李宗长:《颜延之诗歌主题选择的文化审视》,载《贵州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颜延之诗歌风格论》,载《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论颜延之的文与赋》,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论颜延之的思想》,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陈庆元:《论颜谢、沈谢齐梁间地位的升降得失》,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大明泰始诗论》,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白崇:《同源异象——颜延之、谢灵运诗风异同论》,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钱志熙:《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载《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
    王永平:《庐陵王刘义真之死与刘宋初期之政局——从一个侧面透视晋宋之际士族与寒门的斗争》,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李佳:《颜延之的作品内容及其语言特色》,收入《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扬州2009年8月
    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孔毅:《论南朝齐梁士族对政治变局的回应》,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曹家琪:《颜之推卒年与<颜氏家训>之纂定、结衔》,载《文史》第二辑,1963年
    王国炎:《魏晋南北朝的儒佛融合思潮和颜之推的儒佛一体论》,载《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陈启智:《颜之推“归心”佛教析》,载《东岳论丛》1985年第6期
    任铭善:《颜之推音论述评》,收入吴文祺主编《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陈东霞:《试论〈颜氏家训〉中的儒家思想》,载《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
    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载《南
    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美]丁爱博著,蔡雁彬、左江译:《评〈颜氏家训〉第九章:〈文章〉篇》,载《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
    王枝忠:《颜之推与〈冤魂志〉》,载《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5期
    吴怀东:《论颜延之诗歌与一段被忽略的诗潮》,载《山东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张伯伟:《〈颜氏家训〉与颜氏家风》,收入《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蔡雁彬:《从家训的性质看颜之推的文学理论——读〈颜氏家训·文章〉篇札记》,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载《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钱国旗:《在礼与情之间——〈颜氏家训〉对礼俗风尚的论述和辨正》,载《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杜旭光:《颜体书风及其家学关系考》,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郭建勋:《从<长安有狭斜行>到<三妇艳>的演变》,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胡大雷:《“宫体”缘起考辨——兼论徐摛非宫体诗开创者而是“今体”的倡导者》,载《文史哲》2008年第6期
    李建国:《颜之推与隋唐语文规范》,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祝鸿杰:《颜师古和他的〈汉书注〉》,载《语文研究》1982年第2辑
    钟兆华:《颜师古反切考略》,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
    王鑫义:《颜游秦〈汉书决疑〉佚文与颜师古〈汉书注〉比义》,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汝企和:《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载《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
    李斌城:《敦煌写本〈玄言新记明老部〉残卷研究》,载《唐史论丛》第五辑,1990年6月
    斋藤智宽:《伯希和2462<玄言新记明老部>初探——<老子>的义疏学》,收入南华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编《敦煌学》第二十七辑《柳存仁先生九十华诞祝寿专辑》,(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8年
    张剑、吕肖奂:《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杨晓斌,甄芸:《我国古代文学家族的渊源及形成轨迹》,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朝军:《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文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
    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载《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罗时进:《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第6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