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政治变革与《诗经》学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是《诗经》汉学研究与宋学研究的分水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北宋学者进一步强化了对《诗经》题旨的政治性把握和解读,《诗经》研究中的致用色彩更为浓厚,同时,疑古惑经和义理化的倾向也更为突出。本文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诗经》学置于北宋政治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更为深入地挖掘北宋《诗经》学的内涵,其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北宋《诗经》学的发展除受到北宋持续政治变革的影响之外,中唐即已开始的经学革新运动也构成了北宋《诗经》学发展的远源,韩愈、成伯玙、丘光庭等人对《诗序》和毛《传》等的质疑已经开启了北宋《诗经》学的疑古之风。同时,北宋庆历之前《诗经》学也已经表现出一定的革新动向。这些都为北宋《诗》学的发展与革新准备了条件。
     仁宗时期是北宋《诗经》学转变的关键阶段,欧阳修《诗本义》、刘敞《诗经小传》均完成于这一阶段。这种转变与仁宗对《诗经》的推崇以及士大夫阶层《诗》学观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欧阳修的《诗经》研究以发现《郑氏诗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将《诗经》的作用置于群经之首,当作习道明用的载体,认为求“诗人之意”、“圣人之志”是学《诗》的终极目的。同时,在《时世论》等作品中对《毛诗序》、《毛传》、郑《笺》等进行了批驳。刘敞《诗经小传》据《序》言《诗》常常讲明《诗序》所以美之、所以刺之的道理,填充其中的意义空白,借题发挥来做政治文章。他又大胆改易《诗经》中的文字和章句,对毛《传》和郑《笺》进行了批驳,一改汉唐学者以章句注疏为主的研究风尚,为北宋《诗经》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风貌。
     王安石的《诗经》研究通过对《诗经》政治性的解说,把诗歌的政治功用发挥到了一种极致。我们将其《诗》学思想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主持撰写的《诗经新义》以《礼》释《诗》、强化了对《毛诗序》政治化题旨的理解。同时,《新义》对君主、士大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应当遵从的道德规范,希望以此来引导社会思想的进路,为政治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其后,蔡卞《毛诗名物解》运用比附的方法,借《诗经》文句来佐证所谓的义理,通过训释名物谈论礼法、阴阳、君臣等义理思想,通过名物研究为王安石《诗经》研究做了一个注脚。
     苏辙一生于《诗经》用力最勤,他早年的《诗》学思想较多地受到父兄的影响。同时,荆公新学的巨大影响力对苏辙《诗》学思想的成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苏辙的《诗经》观包括“性情论”以及《诗序》乃毛公之学、卫宏集录等内容。另外,苏辙又与佛教人物多有交往,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并借用其中的思想对“思无邪”进行了解读,体现出宋代经学研究一些新的动向。二程的《诗经》研究同样带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他们继承并整合了汉儒的《诗经》学成果,肯定了汉儒“《诗》教”的思想以及孔子对《诗经》所作的删改,对《毛诗序》基本持一种遵信的态度,对《诗经》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也更为重视,并且倾向于对《诗经》中“义理”内涵的挖掘,开启了南宋朱熹等理学家《诗经》学的先河。
     总之,北宋政治变革不断引发着《诗经》学发展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在为回应现实政治要求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我,最终完成了庆历之后《诗经》学的复兴,并为南宋《诗经》学高峰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In relation to The Book of Songs,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watershed between Sinological poetry and poetry study in Song dynasty. It is also a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is period, the scholars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grasp and explan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me. It stre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o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doubt and confusion on classics and poetry, and meanings and argu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ior research foundings,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ns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with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as the background. The main points are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of Songs was affected by continuous political reform in Northern Song and the classics reform since middle Tang. Han Yu, Cheng Boyu, Qiu Guangting's criticism of The Preface to Poetry and Mao Biology began the doubt and confusion on classic and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had displayed a certain trend of innovation before Qing Li. What is said above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ruling period of Emperor Ren is a critical st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change in Northern Song. During this time, Ouyang Xiu' Poetic Originality and Liu Chang's Poetic Biography were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miration of Emperor Ren to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maturity of the scholars' poetic thought. Ouyang Xiu's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ith Zheng Shi Poetic Register as a dividing line. He arranged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top of all classics and therefore gave a practical meaning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ics. He claimed that the final aim of studying poetry is to seek the poet's intention. Meanwhile, he criticized The Preface to Mao Poetry, Mao Biology, and Zheng Jian in his works. Liu Chang explained the theory in The Preface to Poetry. He changed the research style with emphasis on the annotation by the scholars in Han and Tang dynasty and brought new thought and appearance to the poetic study in Northern Song.
     In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by Wang Anshi, he developed the poem's political function fully through the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toThe Book of Songs. We may divide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 thought into four stages. In the XiNing political reform, Wang Anshi dominated the writing of The Book of Songs' New Meaning, explained Poetry with Etiquette and strengthened the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to The Preface to Mao Poetry. Meanwhile, in the New Meaning, it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requirements to the ruler and scholars, and laid down a series of ru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hope of leading the society thought and creat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reform. Afterwards, Cai Dian employed 'Bi' 'Fu' to prove the so-called meanings and arguments by the lines in The Book of Songs. He discussed the meaning and arguments such as etiquettes, Yin and Yang, and the ruler and official etc. by the explanation of the objects' names. In addition, he made the footnotes for the Wang Anshi's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Song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objects' names.
     Su Zhe devoted his lifetime to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his early years, his poetic thought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is father and brother. Furthermore,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JingGong's new study, Su Zhe's poetic thought gradually matured. Su Zhe's explanation of the poetic study also included human feelings discussion, The preface to Poetry, Wei Hong's works collection. Su Zhe kept close contact with Buddhist. For this reason h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hist thought. Therefore he interpreted 'Si Wu Xie' by the use of Buddhist thought and it reflected some new trend in the Song dynasty's classics study.. These two Cheng's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also had a strong value orientation on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ociety. They inherited and collected the Han Confucian's achievement of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Moreover, it affirmed the thought of Han Confucian's poetry teaching and the deletion and change to The Book of Songs by Confucius. They held a respectful attitude toward The Preface to Mao Poetry. In addition, 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dividual's moral cultivation and had a tendency to explore the intension of meanings and argumen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his started a trend for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by some scholars, like ZhuXi,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short, the Northern Song's political reform continuously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question consciousness in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n turn renewed itself in response to the political requirement in reality. In the end, it achieved the revival of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after Qing Li and made full preparation for the coming of the peak of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引文
[1] [宋]刘敞.诗经小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欧阳修.诗本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宋]王安石著,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诗经[M].台北: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1982.
    [5] [宋]苏辙.诗集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宋]程颐.伊川诗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宋]张耒.诗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宋]张耒.柯山诗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1] [宋]王柏著,顾颉刚校点.诗疑[M].北京:景山书社,1930.
    [12] [宋]石介著,陈植鍔点校.徂徕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14] [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5] [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6] [宋]苏轼著,顾之川点校.苏轼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7] [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8]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 [宋]周密著,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l987.
    [22] [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 [宋]晁公武撰,孙孟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4]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7]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8]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9]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0]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1] [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32] [清]王懋竑撰,何忠礼点校.朱熹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3] [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4]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5]曾枣庄,刘琳等主编.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91.
    [36]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M].洛阳:龙门书局,1971.
    [37]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38]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1]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2]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3]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4]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谭德兴.宋代《诗经》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6]郝桂敏.宋代《诗经》文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关于《诗经》学的思想学术史考察[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8]裴普贤.欧阳修《诗本义》研究[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1.
    [9]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10]陈文采.两宋《诗经》著述考[M].台北:花木兰文化工作坊,2005.
    [11]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2] [日]村山吉广、江口尚纯编.《诗经》研究文献目录[M].东京:汲古书院,1992.
    [13]朱守亮编.《诗经》论著目录[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14]寇淑惠.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5]夏传才、董治安主编.《诗经》要籍提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8]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9]李申.中国儒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1]冯天瑜、邓建华、彭池编著.中国学术流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4]卢国龙.宋儒微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5]张岂之主编,李似珍著.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宋元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立文主编,张立文、祁润兴著.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章权才.宋明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8]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9] [美]田浩编,杨立华、吴红艳等译.宋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0]李祥俊.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萧永明.北宋新学与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2]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33]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4]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6]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7]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8]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9]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0]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41]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42]孔凡礼.三苏年谱[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43]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4]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45]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
    [46]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7]徐少锦主编.中国历代家训大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48]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夏传才.论宋学《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遗产,1982(2).
    [2]石文英.宋代学风变古中的《诗经》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1985(4).
    [3]冯宝志.宋代《诗经》学概论[J].古籍整理与研究,1986(1).
    [4]殷光熹.宋代疑古惑经思潮与《诗经》研究——兼论朱熹对《诗经》学的贡献[J].思想战线,1996(5).
    [5]檀作文.汉宋《诗经》学的异同[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1999(2).
    [6]吴贤哲.从美刺言诗到废序言诗:《诗经》宋学的进步意义和局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7]常森.论《诗经》汉宋之学的异同[J].文史哲,1999(4).
    [8]张祝平.熙宁科举变革与《诗经》[J].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9]郝桂敏.论宋代《诗经》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0]郝桂敏.北宋《诗经》研究的新气象[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3).
    [11]张祝平.北宋熙宁科举变革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2]石明庆.理学通向诗学的一个中介——宋代理学家的《诗经》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3]黄忠慎.宋代《诗经》学研究[D].台湾: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
    [14]焦雪梅.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变[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5]胡晓军.宋代《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6]李冬梅.宋代《诗经》专题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7]刘德清.欧阳修《诗经》研究简论[J].吉安师专学报,1988(2).
    [18]邹然.“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欧阳修《诗本义》的经学贡献[J].吉安师专学报,1996(3).
    [19]孙立尧.一曲新声千年逸响:介绍欧阳修诗本义[J].古典文学知识,1998(3).
    [20]张启成.论欧阳修《诗本义》的创新精神[J].贵州社会科学,1999(5).
    [21]王韶华.论欧阳修解《诗》[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2).
    [22]郝桂敏.欧阳修与苏辙《诗》学研究比较论[J].辽宁大学学报,2001(3).
    [23]邹然.欧阳修的《诗经》批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4]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5]李梅训.欧阳修《诗本义》对《诗序》的批评及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6]杨丽萍.欧阳修《诗本义》诠释思想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7] [日]江口尚纯撰,冯晓庭译.刘敞《七经小传》略述——以《诗经小传》的论说为例[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2(2).
    [28]李菁.《七经小传》与刘敞的学术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9.
    [29]张三夕.诗歌与政治——读王安石《诗义》札记[J].蒋寅、张伯伟主编.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0]张洁.《诗经》新义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31]于昕.苏辙著《诗集传》攻序的内容和特点[J].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32]李冬梅.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5).
    [33]舒大刚.苏辙佚文两篇:《诗说》、《春秋说》辑考[J].文学遗产,2004(1).
    [34]刘茜.文学与经学的相融——论二苏的《诗经》学思想[J].文学遗产,2008(5).
    [35]聂鸿音.西夏译《诗》考[J].文学遗产,2003(4).
    ②参见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二章《士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1页。
    ①谭德兴:《宋代〈诗经〉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宋)王珪:《华阳集》卷四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邹浩:《道乡集》卷二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2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2页。
    ②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一章引论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②谭德兴:《宋代<诗经>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郝桂敏:《宋代<诗经>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萧永明《北宋新学与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书华:《荆公新学初探》,河北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耿纪平:《北宋新学学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⑥邱汉生:《王安石<诗义>的法家思想》,《天津师院学报》,1974年第1期。
    ⑦张三夕:《诗歌与政治——读王安石<诗义>札记》,《中国诗学》第10辑,蒋寅、张伯伟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①汤志钧、承载、钱杭、华友根等著:《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②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414页。
    ②(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第207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一章引论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页。
    ④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页。
    ①参见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第一章《宋代儒学的演进和韩愈地位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3页。
    ③(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④(宋)魏仲举:《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①(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②(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①(唐)司空图著,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212页。
    ①(唐)司空图著,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②(唐)司空图著,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①(唐)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②(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③(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④(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①(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页。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页。
    ②(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2页。
    ①(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页。
    ②主子夏作《序》说的有沈重、王肃、孔颖达以及《隋书·经籍志》;主卫宏作《序》说的有范晔、陆玑等。
    ③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8页。
    ④(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7页。
    ⑤(清)范家相:《诗渖》卷二《诗序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页。
    ①(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页。
    
    ①(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8页。
    ②(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8页。
    ③此后宋儒多取《毛传》“垤,蚁冢也”之义。
    
    ①(唐)丘光庭:《兼明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7页。
    ②参见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关于<诗经>学的思想学术史考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清)陈景云:《韩集点勘》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蒋方:《〈诗经〉与唐代国家教育》,《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
    ③(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页。
    ①(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②(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崇儒》。
    ④(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7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32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177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三一《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98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三一《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00页。
    ③(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4页。
    
    ①(宋)邢昺:《论语注疏》卷二《为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②(宋)邢昺:《论语注疏》卷九《阳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页。
    ①曾枣庄,刘琳等主编:《全宋文》卷六四,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921页。
    ②(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5页。
    ③《毛诗大序》。
    ④(宋)柳开:《柳河东集》卷二。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59页。
    ②(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①(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页。
    ②(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③《论语·泰伯》。
    
    ①(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曾巩:《隆平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郝桂敏:《宋代<诗经>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87页。
    ②(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6页。
    ①(宋)孙复:《无为指》,《孙明复小集》。
    ②(宋)孙复:《无为指》,《孙明复小集》。
    ③(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4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卷二九二《田况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80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卷二九二《田况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81页。
    ②(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2页。
    ②(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0页。
    ③(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4页。
    ④(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3页。
    
    ①(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0页。
    ②《老子》第六十章。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九五《谢绛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46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九七《段少连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95-9896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24-9825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29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23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572页。
    
    ①(宋)孙复:《寄范天章书二》,《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石介著,陈植鍔点校:《徂徕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0页。
    
    ①(宋)欧阳发:《先公事迹》,《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69-1370页。
    ②(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7页。
    ③(宋)陈傅良:《止庵先生文集》卷三九《温州淹补学田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欧阳修:《笔说》,《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045页。
    ⑤(宋)欧阳修:《怪竹辩》,《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6-137页。按:此文作于康定元年(1040),是年34岁。
    ①(宋)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81-482页。按:此文作于明道二年(1033),是年27岁。
    ②(宋)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19-320页。按:此文作于康定元年(1040),是年34岁。
    ③(宋)欧阳修:《本论》,《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21-124页。
    ①(宋)欧阳修:《送王陶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93-294页。
    ②(宋)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81-482页。按:此文作于明道二年(1033),是年27岁。
    ③(宋)欧阳修:《答孙正之侔第一书》,《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96页。按:此文作于景祐二年(1035),是年29岁。
    ④(宋)欧阳修:《泰誓论》,《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5页。按:此文作于景祐四年(1037),是年31岁。
    ⑤(宋)欧阳修:《春秋论上》,《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1-132页。此文作于景祐四年(1037),是年31岁。
    ①(宋)欧阳修:《诗解统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31-432页。
    
    ①(宋)欧阳修:《诗本义》卷一四《本末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欧阳修:《诗解·二南为正风解》,《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32页。
    ③(宋)欧阳修:《商颂解》,《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35页。
    ①(宋)欧阳修:《诗谱补亡后序》,《诗本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同上。
    ③(宋)龚鼎臣:《东原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邹然《“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欧阳修<诗本义>的经学贡献》据清代华孳亨《增订欧阳文忠年谱》云:“(《诗本义》)盖成书于嘉佑四年(1059)”,黄进德《欧阳修评传》亦主此说。考之林逸《宋欧阳文忠公修年谱》、严杰《欧阳修年谱》、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于嘉佑四年并未见关于《诗本义》的文字。邹然:《“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欧阳修<诗本义>的经学贡献》,《吉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黄进德:《欧阳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林逸:《宋欧阳文忠公修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严杰:《欧阳修年谱》,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⑤(宋)欧阳修:《与颜直讲》,《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19页。
    ⑥(宋)欧阳修:《与王龙图》,《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276页。
    ①(宋)欧阳修:《本末论》,《诗本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欧阳修:《时世论》,《诗本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论语·述而》。
    ③(宋)欧阳修:《诗本义》卷二《野有死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同上。
    ⑤(宋)欧阳修:《诗解·周召分圣贤解》,《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32页。
    ⑥(宋)欧阳修:《诗本义》卷一《卷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同上。
    ①(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04页。
    ②(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58页。
    ③(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参见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第六章《从欧阳修的交游看其学术渊源及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另参见张尚英《试论刘敞〈春秋〉学的时代特色》,《史学集刊》,2008年第1期。
    ①(宋)刘敞:《公是弟子记》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礼记·经解》。
    ③(宋)刘敞:《公是集》卷三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敞墓志铭》,《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49页。
    ⑤(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日本)江口尚纯著,冯晓庭译:《刘敞〈七经小传〉略述——以〈诗经小传〉的论说为例》,《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2卷第2期,2002年版,第63页。
    
    ①(宋)刘敞:《公是集》卷四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刘敞:《春秋权衡》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1页。
    ②(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250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51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4页。
    ③(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9页。
    ⑤(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3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页。
    ②(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0页。
    ③(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9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87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6页。
    ②(宋)晁公武撰,孙孟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③(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2页。
    ④(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8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0页。
    ②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页。
    ③(宋)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9页。
    ④(宋)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页。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2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0页。
    ①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5页。
    ②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③对于金陵讲学与“三经新学”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二者一脉相承,讲学是“新学”出台的前奏,《三经新义》是金陵讲学的总结性文本。
    ①(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87页。
    ②参见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6-198页。
    ③(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3-434页。
    
    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②(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页。
    ③(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9页。
    ④(清)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学术源流之二》。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7页。
    ②(汉)郑玄:《毛诗故训传笺》。
    ③(宋)王安石:《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1页。按:此文作于庆历五年(1045)。
    ④(宋)王安石:《通州海门兴利记》,《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7页。按:此文作于至和元年(1054),亦可看作此期王安石解经的一个典型。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②《吕氏家塾读诗记》、《毛诗集解》、《诗传通释》、《诗传大全》等均存此段,只是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并无不同。见(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卷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页。
    ③(宋)陆游著,孔凡礼点校:《家世旧闻》卷上,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4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7页。按:此文作于治平初年。
    ②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诗经》,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1982年版,第5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4页。
    ②(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0页。
    ①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4-375页。
    ②(宋)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6页。
    ④(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6页。
    ⑤(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6页。
    
    ①《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九《王安石事迹(上)》。
    ②(宋)王安石:《答姚辟书》,《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4页。
    ③(宋)王安石:《谢除左仆射表》,《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7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9页。
    ②(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0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1页。
    ②(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7页。
    
    ①(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7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
    ③(宋)程颢:《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8页。
    ④(宋)吕公著:《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宋名臣奏议》卷七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5页。
    ②(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卷二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7-288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页。
    ②(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页。
    ②(宋)王安石:《〈周南〉诗次解》,《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52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5页。
    ②(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7页。
    ③(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7页。
    ④(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卷一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6页。
    
    ①(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2页。
    ②《荀子·大略》。
    ③(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3页。
    ④同上。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550页。
    ②(清)毕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四。
    ③胡朴安将宋代《诗经》学分为三派,其中第三派为“名物训诂派”,以蔡卞和王应麟为代表,并认为“在宋儒之中,其学颇为征实”。见雪克编校:《胡朴安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①(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十七《杂解·草木总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论语·阳货》。
    ③(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卷二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7页。
    
    ①(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一六《杂解·小星北门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一六《杂释·杂解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吕祖谦:《小人变法》,《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二一,《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755-756页。转引自刘京菊《承洛启闽——道南学派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216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42页。
    ①(宋)吕祖谦:《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一七《安石虽退而附党者进》,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本,第645-646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25页。
    
    ①(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352页。
    ②(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658页。
    ①(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②(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③参见卢国龙《宋儒微言》第四章《苏轼苏辙“推阐理势”的政治哲学》相关论述,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454页。
    ④《论语·公冶长》。
    ⑤(宋)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19-320页。
    ①参见卢国龙《宋儒微言》第五章《程颢程颐“体用一源”的政治哲学》相关论述,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62页。
    ②卢国龙:《宋儒微言》,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③参见卢国龙《宋儒微言》第四章《程颢程颐“体用一源”的政治哲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62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页。
    ①(宋)程颐:《上仁宗皇帝书》,《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1页。
    ②同上。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80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3页。
    ②(宋)王安石:《周礼义序》,《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6页。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5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1页。
    ⑤(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狀》,《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4页。
    ⑥(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5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7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5页。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4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4页。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5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1页。
    ⑦(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⑧(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1页。
    ⑨(宋)王安石:《虔州学记》,《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⑩《诗义序》。
    ①(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17页。
    ②孔凡礼:《三苏年谱》,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第一章“《诗集传》的撰著过程”有详细介绍,可参看。详见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6页。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58页。
    ②(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156页。
    ①参见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第七章《金陵王学的建成(1054-106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335页。
    ②(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75页。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5页。
    ②(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6页。
    ③(宋)苏籀:《栾城先生遗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李冬梅认为:“《诗说》有可能创作于《诗集传》之前,是苏辙早期研读《诗经》的作品”,这一说法当是较为可信的,今从之。详见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52页。
    ①转引自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8-51页。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7页。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16页。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44-1345页。
    ②(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页。
    ③“未”一作“味”。
    
    ①(宋)张方平:《诗变正论》,《乐全集》卷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57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824页。
    ②另可参看范为之《试论熙宁元祐期间苏辙的政治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①(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02页。
    ②(宋)苏辙:《老子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苏辙:《颖滨遗老传》,《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17页。
    ④(宋)苏轼著,顾之川点校:《苏轼文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401页。
    ⑤(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12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九《徽宗本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6页。
    ②(宋)苏辙:《老子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参见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6页。
    
    ①(宋)程颐:《诗解·关雎》,《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6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1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9页。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8页。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6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5页。
    ⑦(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8页。
    ⑧(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8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4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6页。
    ③(宋)王安石:《上时政书》,《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7页。
    ④(宋)王安石:《谢除左仆射表》,《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2-153页。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9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2页。
    ②参见洪湛侯《诗经学史》第三章《“诗经汉学”》第二节《毛诗序》,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6-163页。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9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2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7页。
    ②洪湛侯指出:“最先主张采用《诗序》首句的是唐代的成伯玙……至北宋欧阳修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在《诗本义》“一义解”中录《诗序》首句的就有《甘棠》、《七月》、《南山有台》、《采苡》、《板》、《召旻》、《有客》、《閟宫》等八篇,占‘一义解’二十篇的五分之二。”见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③(宋)苏辙:《诗集传》。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0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①(宋)王柏著,顾颉刚校点《诗疑》,北京景山书社,1930年版,第24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7页。
    ③(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53页。
    ④(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91页。
    ⑤参见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2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0页。
    ①(宋)辅广:《诗童子问》卷首。
    ②参见谭德兴《宋代诗经学研究》第五章《程颢程颐的〈诗〉学思想》,2005年版,第143-167页。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关于宋代〈诗经〉学的思想学术史考察》第六章《以心性义理解〈诗〉方法的逐步确立与理学》第三节《程颢、程颐的〈诗经〉学研究》,2006年版,第253-27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