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汪容甫学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汪中,字容甫,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学者。他一生命途多舛,但能勤学自立,在清代乾嘉学术中卓然成一家之言。其才、学、识三者皆有过人之处,为士林所推重,时人多以“通儒"称之。
     汪中学术及其思想既是他基于人生个体体验,刻苦自学的心灵独创,也是在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外缘影响与学术发展内因交互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在乾隆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朴学研究之风大盛,出现了类似库恩提出的“科学共同体”意义的朴学研究社会群体(“学术共同体”);朴学研究的水平发展至乾隆、嘉庆时期也走向了高峰。由此,清代朴学发展如日中天,成为清代学术的主要代表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戴震学术具有集前人大成、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对朴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引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到人文研究领域,将戴氏学术视为朴学运动的“范式”理论,以进一步认识清代朴学的社会学意义及其内部发展机制等问题。而“后戴震时代”——范式确立后的常规学术阶段,正是汪中及其同辈学者所处的主要学术背景。
     在“后戴震时代”,学者们集中精力对于戴震学术范式内部遗留的问题做了更为细致、具体的研究,使得学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水平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在戴氏学术的基础上对义理领域做了新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朴学研究的一些学术流弊也开始渐次显露,对朴学运动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作为“后戴震时代”的学者,汪中在推动纯学术研究的深入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他更大的贡献则在于他在治学实践中坚持“学以用世、学而能思”,提出了不少具有启迪意义的精到见解,表现出鲜明的思想性,对于促进朴学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汪中学术整体为背景,重点阐释其具有思想史意义的创新成果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其思想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汪中的治学特点与方法论对于朴学研究的重要启迪价值
     在治学过程中,汪中既重视“实事求是”,又强调“心知其意髓,复能在治学实践中实现两者的贯通。故其学术成果多洗练精要之作,以识力超拔超拔见长。汪中继承了朴学严谨求实的学风,又特别重视对研究主体心知的功能,要求学者克服语言表意功能的局限性,不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去理解经文大义,以实现考据与经义的会通。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他通过自己的精粹成果表达了博而能约、道艺一体、经史会通等重要见解,对于当时朴学研究一味征实、固陋不通的弊病进行了有力的矫正,对于学者治学有指导示范意义。
     二、汪中对于清代朴学深入发展、更新自立的贡献
     汪中特别重视学术风气的建设。对于宋明以来末学的空疏教条学风,他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同时他大力复兴子学,并突破了经、史、子、集的学术分类传统,以史为经纬,在周代文明的广阔背景下考镜学术流变,将史官文化、六艺、诸子之学连为一体。一方面他恢复了儒家孔荀一系学术源流,为清代学者打破宋代理学的理论权威地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他通过对诸子学术源流的梳理,从中抽绎出学术平等、经世实学、礼学传统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作为现实中的为学之道。这体现了他整合百家文化,再建学术新风的闳大学术理想,这对于清代学术从整体上摆脱传统羁绊,以新的面貌自立于学术史林有重要意义。
     三、汪中对于清代朴学运动发展方向、治学宗旨的把握
     汪中志在经世,关注民生,始终把自己的学术面向现实生活,努力实现经术与“用世”的会通。这使得他的学术能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得到进一步淬炼,锻造出新锐的思想,成为真正的“有用之学”。它表达了汪中在“求实”基础上“求善”的学术追求,是对戴震“求是”原则的自觉继承和发扬,体现了朴学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克服朴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研究成果脱离社会现实,琐碎无用、求之愈实而用之愈虚等弊病具有极强的针砭意义。
     汪中的学术思想具有“闳通经世”的总体特点,其精粹的思想性成果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在朴学运动的“后戴震时代”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通过对汪中学术思想的个案研究,也带动了我们对其所处时代若干学术问题的宏观思考。
     关于清代朴学。我们认为,清代朴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和学术内在逻辑发展理路交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清廷的文字狱政策对于清代朴学的发展的确产生了恶劣影响,但不是清代朴学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清代朴学家。从本文对汪中及其同辈学者的事迹和性格描述可见,乾嘉学者中不乏磊落慷慨、通达世务的豪杰之士。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关怀,决非一般庸碌之辈可比。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历史评价相对偏低,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库恩“范式”理论关于科学家集团的主观意愿在选择范式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论述也启示我们,要重视清代朴学家群体在朴学发展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自觉从人文的维度深入挖掘清代朴学的思想史内涵。
     关于朴学分派。当我们把戴震学术理解为代表清代学术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的范式理论时,我们就更倾向于“由惠学到戴学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观点,而不赞成简单地以地域分派,将乾嘉朴学解释为不同学派相互对峙、彼此对立的意见。同时我们也没有接受存在有“扬州学派”的观点,认为这不足以涵盖汪中、王念孙、阮元、焦循等这些有历史影响的重要学者的学术。对于汪中,我们主要是将其放在“后戴震时代”这一具体历史背景下考察其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的。
     此外,从“范式”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在以戴震学术为范式的清代朴学在乾嘉学界确立了主流地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说明朴学业已成为社会化运动的背景下,以宋儒学说为代表的传统义理学日趋式微,根本不足以作为朴学势均力敌的敌手,与朴学竞争。所谓激烈的“汉、宋相争”并不是事实。用“汉学”代指清代朴学也并不恰当。我们主要从范式的产生→常规→危机→转换的角度理解朴学运动的发展历程;汪中所处的乾隆时代是朴学的常规发展阶段,此时朴学在回应传统义理学的挑战的同时,对出现的弊病也有所调适。至嘉庆时期,朴学运动仍然得到较快发展,向纵深拓展,可以理解为“范式增生”阶段;嘉、道以下,朴学则出现明显危机;之后今文经学在晚清学界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取代了以戴震范式为中心的清代朴学。这其中,世运变迁,经世诉求是造成这一范式转换的重要原因。
Wang Zhong (wang rong-fu), was one of the famous scholars in the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Though his life was full of frustrations, he could diligently study to support himself and make great achivement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He displayed the remarkable talent and won the widespread respect, when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called him by " the well-versed scholar".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Wang Zhong is not only based on his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the original creation, but also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internal cause.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so on under various factor influence, the research atmosphere of philology Performed extremely warm in the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So the " academic community" Similar to the the meaning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according to Kuhn's Suggestion made its appearance.The research level of philology had developed the peak to Qianlong and Jiaqing time.Thus, the philology become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academic form of the Qing Dynasty.In this process,Dai zhen's academy which derived the best of their predecessors, produc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view of this, We quote Kuhn's "paradigm" theory to the field of humanities,and regards as the Dai zhen's academy is the "paradigm" theory in the philology movement in order to study on these issues in depth, Including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internal mechanisms, etc. "Latter Dai zhen time" which means the normal academic Stage was exactly Wang Zhong and his Co-researchers's academic background.
     In the "Latter Dai zhen time", Scholars made more detailed, specific research on the the remaining issues within the academic paradigm. They Succee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deepen the level of research; The new philosophical system ha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Dai zhen's academic thought.But these defects also began to appear,and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logy.
     As a Scholar of the "Latter Dai zhen time", Wang Zhong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level of pure research.He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Provide insight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hilology by advocateing the principle of Learning to use the world, learning and thinking. His ideological achievement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Firstly,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and methodology of Wang Zhong has the very big profit to the philology research. In the doing academic research process, Wang Zhong both took seriously "realistically",and stressed"Knowsthe intrinsic meaning in the heart", (xin-zhi-qi-yi)which mad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very succinct and instructive. His valuable point is that he take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the main function of mind of the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strict and realistic style of study. He asked scholar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language expressive features, and are not limited language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textual meaning in the classical scriptures not only by language,but also by mind.He expressed such important insights that study should be extensiv and also be succinct,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is integrated and the research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should be a fusion.these Constructive comments were helpful to rectify the defects of Qianjia school.
     Secondly, Wang Zhong Contributed to the Qing Dynasty Chinese philology to develop and renew. He paid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had given the severe critique to Song-Ming confucian. He vigorously revivaed the study of Zi,and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changing Under Zhou Dynasty civilization broad background.He found that The official historian culture,and the academy of Jing and Zi were originally a body having a common source:Li.He resume the system of academic imparting named Kong-Xun,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famous system named Kong-Meng.The discovery provided a important theory support for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 to broke the theory authoritative status of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He had also Summarized the academic equality, to govern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tradition of Li and so on a series of important thoughts,which wa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independence and renewal in the Qing Dynasty.
     Thirdly,Wang Zhong Controled the movement of philology's development direction,and the research objective. For Jingshi,Wang Zhong was engaged in scholarly research. He wanted to grasp the tur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make it be useful to improve the Averag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So he work hard to realize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research and Jingshi.His work provided a good example of useful research to society,and inspire the other scholars to Care abou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hardship,and then selected the useful research projects Consciously. This position had rectifid the defects of philological research target-orientedly.
     In brie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Wang Zhong's academic thought is "Hong Tong Jingshi", having the unique value In the "Latter Dai zhen time"of the Chinese philology movement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Wang Zhong,we also obtain some other macroscop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hilology in Qing Dynasty.
     We believed that Qing Dynasty Chinese philology's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re the Combined action result by the external social factors and the academic intrinsic logical development, having certai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progressive.
     About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there were many candid generous, diligent and Warm-hearted gentlemen in them. they Should be given the fair historical appraisal without the prejudice.
     From the "paradigm" theory point of view,we arenot in favor of the views of divideing different.schools simply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and we also disagree that there were Violent confrontation between Han school and Song school.we think that The so-called radical "Han, Song resistance," is not true facts. on behalf of the philology in Qing Dynasty with the "Han" school is also not appropriate.
引文
①参见汪喜孙著、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前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版。
    ②参见《汪喜孙著作集》之《孤儿编》、《汪氏学行记》、《容甫先生年谱》、《汪容甫年表》等。
    ③参见方濬颐:《述学校勘记》,《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④参见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史学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①方东树:《汉学商兑》,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版第60页、147页。
    ②时有“汪学”之称,如李详、谭献、秦更年等人皆是好“汪学”者。参见李详:《重印江都汪氏丛书序》,《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①章太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258页。
    ②刘师培:《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48、770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93页。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⑤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8页。
    ⑥参见林庆彰主编:《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各处1995年版第235页。
    ①参见林庆彰主编:《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第237页。
    ①汪中初名秉中,字庸夫,又字颂父。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条:“因应试,老吏书册误落秉字,遂更今名。”五十二年丁未条:“先君质直不能容人。早年初字庸夫,后改字容甫以自厉。”又《先君学行记》:“先君讳中,字颂父。”上引文分别见《汪喜孙著作集》第1074、1135、617页。
    ②清代扬州府治,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前言》,《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关于古唐汪氏迁扬始祖,此据汪中:《江都县学增广生员先考灵表》定为汪中曾祖汪镐京,见《新编汪中集》第474页。然据汪中之子汪喜孙的考证,实为汪镐京长子汪良溥,见汪喜孙:《古唐汪氏迁扬始祖辩》,《汪喜孙著作集》第590页。
    ④本文所述汪一元事迹,皆据汪中:《江都县学增广生员先考灵表》,《新编汪中集》第474页;汪喜孙:《书大父兆初先生逸事》,《汪喜孙著作集》第607页。文中不另注。
    ⑤汪中:《江都县学增广生员先考灵表》。
    ⑥据汪喜孙:《紫泥法跋》记载,郑重字千里,明之遗老,工画,清康熙时《钦定佩文斋书画谱》有《传》。见《汪喜孙著作集》第601页。
    ⑦参见汪喜孙:《先高祖轶事》,《汪喜孙著作集》第597页。
    ①汪喜孙:《文字原跋》引许印林语,《汪喜孙著作集》第601页。
    ②汪喜孙;《伯曾祖博亭公传略》,《汪喜孙著作集》第604页。
    ③汪喜孙:《孝子汪君家传》,《汪喜孙著作集》第611页。
    ④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九年甲子》,《新编汪中集·附录一》。
    ①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十五年庚午》引文,《新编汪中集·附录一》。
    ②清制生员入学,国家即有优遇,如免丁粮、徭役等。参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第36页。
    ③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二十八年癸未》。
    ④孙星衍:《汪中记》,见钱仪吉:《碑传集》卷134。转引自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3页。
    ⑤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2428页。
    ⑥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⑦汪喜孙:《杨又姜别传》,《汪喜孙著作集》第688页。
    ①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新编汪中集·附录一》。
    ②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③《新编汪中集》第470页。
    ④事见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三十七年壬辰》。按:汪喜孙未明指蒋士铨的名字,以“某编修”代之。然据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书墨子》一文,实是蒋士铨。
    ⑤汪喜孙:《先君学行记》,《汪喜孙著作集》第645页。
    ⑥刘师培:《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师培卷》第770页。
    ⑦《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⑦汪喜孙:《汪氏母行记》,《汪喜孙著作集》第613页。
    ①包世臣:《艺舟双楫·书述学六卷后》,《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②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2425页。
    ③汪中:《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480页。
    ④参见汪喜孙:《古唐汪氏迁扬始祖辩》,《汪喜孙著作集》第591页。
    ⑤参见汪中《与剑潭书》:“然是时,吾母子方流离乞食,而三族之富人无问者。”
    ⑥汪喜孙:《书大父兆初先生逸事》,《汪喜孙著作集》第607页。
    ⑦汪喜孙:《亡孙蓉儿志》,《汪喜孙著作集》第693页。
    ⑧汪喜孙:《亡姊刘孺人墓志》,《汪喜孙著作集》第691页。
    ⑨江藩著,钟哲整理:《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4页。
    ①《容甫先生年谱》卷首汪喜孙语。
    ②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
    ③见《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二年丁未载《与王先生怀祖书》。
    ④《新编汪中集》第491页。
    ⑤《新编汪中集》第508页。
    ⑥汪中:《客中食蟹作》,《新编汪中集》第491页。
    ①《国朝汉学师承记》第113页。
    ②参见汪喜孙:《汪荀孙自撰年谱》,《汪喜孙著作集》第1185页。
    ③见汪喜孙;《先君家传》,《汪喜孙著作集》第1030-1031页。
    ④汪中:《魏次卿诔并序》,《新编汪中集》第473页。
    ⑤《容甫先生年谱·五十八年癸丑》。
    ⑥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书墨子》。
    ①这两部拓本皆是汪中旧藏。参见《容甫先生年谱·四十四年已亥》。
    ②卢文弨:《祭汪容甫文》,《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③《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二年丁亥》。
    ④《汪喜孙著作集》第1001页。
    ①许承尧:《洪稚存记汪容甫遗事》,《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②刘逢禄:《容甫先生遗书叙》,《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③汪中:《与刘端临书之一》,《新编汪中集》第430页。
    ④王引之:《汪容甫先生行状》,《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⑤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
    ⑥卢文弨:《祭汪容甫文》。
    ⑦《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壬辰》引王念孙语。
    ⑧王念孙:《汪容甫述学叙》,《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①《郑处士与喜孙书》,《汪喜孙著作集》第923页。
    ②《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壬辰》。
    ③汪喜孙;《先君家传》,《汪喜孙著作集》第1027页。
    ④汪中:《修禊叙跋尾》,《新编汪中集》第403页。
    ⑤《郑赞善与朱学士筠书》,《汪喜孙著作集》第926页。
    ⑥《汪喜孙著作集》第925页。
    ⑦《新编汪中集》第430页。
    ⑧《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五年庚子》引《与赵味辛书》。
    ⑨《新编汪中集》第433页。
    ⑩汪中:《与刘端临书》,《乾嘉学术编年》第257页。
    ①汪中著、古直笺:《汪容甫文笺·叙录》,见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版第421-42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6页。
    ②《乾嘉学术编年》,第30页。
    ③参见乾隆五年谕旨,《乾嘉学术编年》,第40页。
    ④《乾嘉学术编年》,第44页。
    ⑤《乾嘉学术编年》,第78页。
    ①关于八股之弊,顾炎武在《日知录》之《拟题》、《三场》、《经义论策》诸篇中论之甚详,不备引。又,关于清代前期尊崇理学而士风虚伪、浇薄的情况,可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94—295页引汤斌、沈清玉语。
    ②《乾嘉学术编年》,第64页。
    ③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派研究》第6-15页。
    ④《乾嘉学术编年》,第64页。
    ①《乾嘉学术编年》,第69页。
    ②《乾嘉学术编年》,第89页。
    ③惠栋:《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乾嘉学术编年》,第96页。
    ④上引内容参见《乾嘉学术编年·乾隆十六年辛未》相关条目,第101—104页。
    ⑤昭梿:《啸亭杂录》卷一“重经学”条。
    ①《乾嘉学术编年》,第444页。
    ②《高宗实录》卷二十一,《乾嘉学术编年》,第7页。
    ③林存阳:《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第一章对诏开《三礼馆》的原因有所讨论,可参看。
    ④参见林存阳:《杭世骏与三礼馆》,《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附录二。
    ⑤参见戴震:《江慎修先生事略状》,《戴震集》第230页。
    ⑥参见林存阳:《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第六章:“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
    ①参见《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
    ②关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及对清代学术的影响,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论文参见:司马朝军:《四库馆派与乾嘉学术》,《学鉴》第一辑,第241页。相关著作可参见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等。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刘墨:《乾嘉学术十论》两书也有论及。其他成果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③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乾嘉学术编年》,第402页。
    ④《乾嘉学术编年》,第504页。
    ①雍正十一年上谕,见《清朝文献通考》卷70,转引自《乾嘉学派研究》,第246页。
    ②参见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第89页。
    ③参见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5页。
    ①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龚自珍全集》,第161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121页。
    ③钱大昕:《汉学正读序》,《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
    ④《竹汀居士年谱续编》,《乾嘉学术编年》第465页。
    ⑤谢国桢:《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论阮元创办诂经精舍事云:“于是士子闻风意起,所向景从,学风为之一变。……清代考据之风,所由养成,此一时也。”
    ⑥参见[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四章:“书院教师”。
    ⑦参见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第89页。
    ①参见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第59页对“重要学人幕府”的定义。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0页。
    ③参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第68-69页。
    ④朱筠:《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折子》,《乾嘉学术编年》,第218-219页。
    ⑤汪中:《朱先生学政记叙》,《新编汪中集》,第448页。
    ⑥朱筠:《说文解字叙》,《乾嘉学术编年》,第223页。
    ⑦汪中:《朱先生学政记叙》,《新编汪中集》,第447页。
    ⑧参见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书末附表五:朱筠幕府。
    ①参见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清代士人游幕表》。
    ①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54-55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0页。
    ③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派研究》,第二章第六节:“‘贾而好儒’的‘扬州二马’”。又,关于两淮盐商对清代文化的影响,可参见黄椒成:《论两淮盐业经济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④顾广圻:《知不足斋丛书序》,《乾嘉学术编年》第707页。
    ①参见蔡锦芳:《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第28—42页。
    ②汪中:《大清故贡生汪君墓志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483页。
    ③[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第2页。
    ①[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59页。
    ②[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第68页。
    ③《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三年戊子》引文。
    ④《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一年丙午》引文。
    ①汪中:《致刘端临书之四》,《新编汪中集》第436页。
    ②钱大昕:《重刻河东先生集序》,《潜研堂文集》卷26。
    ③《国朝汉学师承记》第96页。
    ④汪中:《大清故高邮州学生贾君之铭并序》,《新编江中集》第476页。
    ①《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五年庚子》引文。
    ②《容甫先生年谱·四十八年癸卯》引文。
    ③《容甫先生年谱·四十八年癸卯》引文。
    ④分别参见《国朝汉学师承记》,第109、116、91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6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6—57页。
    ②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第七章“清代考据学的学术规范。”论此颇详。
    ③钱大昕;《潜研堂集》卷35。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8页。
    ②参见田汉云、秦跃宇:《读<汪容甫先生手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分别参见《国朝汉学师承记》第31、71、116页。
    ④参见焦循:《雕菰集》卷二十三,《先妣谢孺人传》、《先妣殷孺人事略》;阮元:《揅经室二集》卷一,《诰封光禄大夫户部侍郎显考湘圃府君显妣一品夫人林夫人行状》。
    ⑤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五,《凌母王太孺人寿诗序》。
    ⑥见张惠言:《茗柯文编》二编卷下,《先祖妣事略》。戴望:《续碑传集》卷74,《故三河县知县刘君事状》。
    ①郭尚元:《寿母小记·序》,《汪喜孙著作集》第1049页。
    ②汪中:《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441页。
    ③惠栋:《九经古义述首》,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66页。
    ④焦循:《雕菰集》卷二十四,《告先圣先父文》。
    ①参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传》,第51页。
    ②关于扬州学人的姻亲关系,可参看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第30页及书末《附图一》。
    ③包世臣:《艺舟双辑》卷四,《清故国子监生凌君墓表》,转引自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161页。
    ④阮元:《郝户部山海经笺疏序》,《乾嘉学术编年》,第697页。
    ⑤臧庸:《列女传补注序》,《乾嘉学术编年》,第718页。
    ①汪中:《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480页。
    ②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二。
    ③参见汪喜孙:《校礼堂集凌仲子撰先君墓铭正误》。又,汪喜孙:《先君学行记》记作“七儒颂”、刘逢禄:《容甫先生遗书序》也有汪中欲“标举国初以来大儒七人”的记述。分别见《汪喜孙著作集》第699、645、
    931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一十九《通雅》提要。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经稗》提要:“自郑玄淹贯六艺,参互钩稽,旁及纬书,亦多采摭。言考证之学者自是始。”段玉裁《经义杂记序》:“校书何放乎?放於孔子、子夏。”见《乾嘉学术编年》第458页。
    ①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友人论学书二十五》:“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②参见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393页。
    ③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三》。
    ④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0页。
    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9子部·杂家类三《日知录》,第1596页。
    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1页。
    ⑧汪中:《与朱武曹书》,《新编汪中集》第442页。
    ①汪中:《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428页。
    ②参见钱大昕:《万斯同先生传》,《潜研堂文集》卷38。
    ③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28《万贞文先生传》。
    ④钱仪吉:《碑传集》卷131。转引自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1810页。
    ⑤参见王鸣盛:《经义杂记序》,《乾嘉学术编年》,第454页。
    ⑥万斯同:《与从子贞一书》,《清儒学案新编》(一)第214-215页。
    ⑦参见钱大昕:《廿二史劄记序》、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等。《乾嘉学术编年》第575、581页。
    ⑧《新编汪中集》第382页。
    ⑨《新编汪中集》第384页。
    ①参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条。
    ②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二《顾亭林先生神道表》。
    ③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施愚山书》。按:顾炎武于此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后全祖望在《顾亭林先生神道表》中将其简略记为“经学即理学也。”前后意思遂有歧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把“经学即理学也。”一语理解为“以经学代理学”,大加申发,认为顾氏此语“实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解放也。”(见该书11页)其实有违顾氏原意。顾炎武提倡经学以济理学之穷,但并没有“以经学代理学”的意思。顾氏标举“行己有耻”,崖岸高峻,不让宋儒;平时论学犹尊朱子,不废理学。张舜徽对此辩之甚详。见氏著:《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292、240-241页。
    ④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268—280页。
    ⑤参见王俊义:《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清代学术探研录》第102页。
    ①钱大昕:《万斯同先生传》引。
    ②钱大昕:《万斯同先生传》引。
    ③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春秋论二》。
    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3《唐书直笔新例》。
    ⑤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80页。
    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50页。
    ⑦分别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1—12页、《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74页;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250—254页。
    ①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261—266页。
    ②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
    ③分别见戴震著,汤志钧校点:《戴震集》第214、183页。
    ④钱大昕:《万斯同先生传》。
    ⑤钱大昕:《万斯同先生传》引。
    ⑥黄宗羲:《补历代史表序》,《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80-81页。
    ⑦卢文弨:《钱晦之大昭后汉书补表序》,《乾嘉学术编年》第430页。
    ⑧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12-315页。
    ⑨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6页。
    ①上引文俱见《四库全书总目》卷六《易图明辨》提要。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洪范正论》提要。
    ③阎若璩: 《古文尚书疏证》卷八。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5页。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8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4页。
    ②关于历史上对《古文尚书》真伪的辩论各方情况,可参见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四《疑辩<晚书>各家姓氏表》。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古文尚书疏证》提要。
    ④按:阎若璩对《古文尚书》的辨伪成果,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学术界,对其带来的政治、思想影响不宜夸大。尽管他的观点得到了包括《四库》馆臣在内的众多学者的普遍认同,但却始终不能撼动《伪古文尚书》的官方正统学术地位,后者仍旧作为科举出题的依据,颁布于学宫供天下士子学习。官方为《伪古文尚书》辩护的意见以庄存与最有代表性。(参见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龚自珍全集》第514页)这反映了政府对考据学术的基本态度。艾尔曼认为:“庄存与的观点是经学、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政治阐述三者综合的产物,体现了庄氏和国家正统学说在思想上的一致立场,包含着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第72页)可参看。
    ⑤参见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第103-104页。
    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81页。
    ⑦阎咏;《先府君行述》。
    ⑧戴震著,汤志钧校点:《戴震集》第489页。
    ⑨参见黄宗羲:《尚书古文疏证序》,《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64页。
    ①此是笔者根据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附录三《<尚书古文疏证>称引各家论说表》所作的粗略统计。
    ②参见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第34-38页。
    ③参见王俊义:《阎若璩的考据方法与学术成就》,见氏著:《清代学术探研录》第180-186页。于语和:《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评析》,《南开学报》1994年第5期。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古文尚书疏证》提要。
    ⑤钱大昕:《释弧序》,《乾嘉学术编年》第493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22页。
    ①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集》第183页。
    ②阮元尝评:“盖自有戴氏,天下学者乃不敢轻言算数,而其道始尊。功岂在宣城下哉!”见《畴人传》四十三,转引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68页。
    ③凌廷堪: 《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3页。
    ④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第317页。
    ⑤阮元:《畴人传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66页。
    ⑥焦循;《开方通释自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85页。
    ⑦焦循:《加减乘除释自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30页。
    ⑧参见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第157—170页。
    ⑨李锐:《三统术衍》跋语,《乾嘉学术编年》第594—595页。
    ①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第十一章第一节、第十四章第一节。
    ②《乾嘉学术编年》第743页。
    ③《乾嘉学术编年》第743页。
    ④[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第126页。
    ⑤参见俞强:《梅文鼎与“西学中源”说》,《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⑥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云:“中土测天用勾股,今西人易名三角八线,其三角即勾股,八线即缀术。” (《戴震集》第183页)。按:戴氏此说不确,反映了他在“西学中源”说的影响下形成的保守文化观。对此纪昀有所批评,见氏作《与余存吾太史书》,《乾嘉学术编年》,第393页。钱大昕的“西学中源”观可见其作《赠谈阶平序》一文,《潜研堂文集》卷23。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五《寰有诠》案语。
    ②参见汪喜孙:《春融堂集王少寇撰墓碣正误》,见《汪喜孙著作集》第694页。
    ③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114页。
    ④惠栋:《九经古义述首》,《乾嘉学术编年》,第66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九经古义》提要。
    ⑥洪榜:《戴先生行状》,《戴震文集》附录,第255页。
    ①卢文弨:《九经古义序》,《乾嘉学术编年》,第224页。
    ②沈彤:《古文尚书考序》,《乾嘉学术编年》,第60页。
    ③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24页。
    ④惠栋著作的概况可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派研究》,第100—103页;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137—139页。
    ⑤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139—140页。
    ①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25—27页。
    ②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4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9页。
    ④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72—374页。
    ⑤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4页。
    ⑥在乾嘉时期,学者中类似的认识很多,相关言论可参见卢文弨《尔雅汉注序》、臧庸《与顾子明书》、钱大昕《经义杂识序》、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阮元《国朝汉学师承记序》等等。文繁不备引,分别见《乾嘉学术编年》,第400、401、457、572、798页。
    ⑦按:在惠栋大兴汉学之前,在士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研究《四书》、八股为主的制艺之学,章学诚曾描绘了这一时期的学风。参见章学诚:《与钱献之书》、《答沈枫墀论学》(《乾嘉学术编年》第285、402页)
    ⑧王昶:《惠定宇先生墓志铭》,《乾嘉学术编年》,第152页。
    ⑨《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左传补注》提要。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29页。
    ②参见焦循、王引之的通信。见《乾嘉学术编年》,第630、633页。
    ③参见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第54—59页。
    ④参见吴根友、黄敦兵:《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明清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诸问题》第51—103页;方利山:《戴震研究述略》,见戴学研究会主编:《戴震学术思想论稿》;李红英:《近十五年戴学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①参见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七《答程易田丈书》。
    ②参见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集》第213页。
    ③洪榜:《戴先生行状》,《戴震文集》,第255页。
    ④戴震:《与某书》,《戴震集》第187页。
    ⑤戴震:《与方希原书》,《戴震集》第189页。
    ⑥参见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集》第183页。
    ⑦参见钱穆对《与是仲明论学书》写作时间的考证,见氏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45页。
    ①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戴震集》第308页。
    ②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 《戴震集》第309页。
    ③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戴震集》第308页。
    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戴震集》第328—329页。
    ⑤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戴震集》第269页。
    ⑥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戴震集》第263页。
    ⑦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81页。
    ⑧上引文俱见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戴震集》第327—329页。
    ⑨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戴震集》第328页。
    ⑩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戴震集》第275页。
    ①章太炎:《释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第536页。
    ②洪榜:《戴先生行状》,《戴震文集》附录,第253页。
    ③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89页。
    ④戴震:《序剑》,《戴震集》,第206页。
    ⑤戴震:《答郑丈用牧书》, 《戴震集》第186页。
    ⑥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83页。
    ⑦戴震:《原善》,《戴震集》第330页。
    ⑧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集》第184页。
    ①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89页。
    ②余廷灿:《戴东原先生事略》,《戴震文集》,第270页。
    ③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按:章氏此文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距戴震下世仅十二年,而在朱子故里的徽歙之间,攻击宋学已成风尚,由此可见戴氏学术影响之深。
    ④按:目前没有确凿的文字材料证实汪中与戴震曾经见面。乾隆三十六年至乾隆三十八年,汪中在朱筠幕府。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传》记载:“戴编修震、汪明经中,皆兀傲不群,好雌黄人物,在先生幕中,独于先生无间言”。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洪亮吉《伤知己赋》自注、孙星衍《笥河先生行状》、《翰林院编修洪君传》等。据此似乎此时戴震亦在朱筠幕中,两人当有见面交流的机会。但查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相关条目,戴震实未到过朱筠幕府,故戴、汪二人无缘见面(参见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第89页)。又,《清史稿·章学诚传》云:“(章学诚)尝与戴震、汪中同客冯廷丞宁绍台道署,廷丞甚敬礼之。”但实际上,章学诚与戴震会于冯廷丞的宁波道署,时在乾隆三十八年夏,是年秋,戴震即应四库馆征召至京师。而汪中到乾隆三十九年冬始往宁波依冯廷丞,故不可能与戴震同客冯廷丞处。此外,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第239页推测乾隆三十七年、三十八年戴震两次途经扬州,王念孙极有可能谐汪中前去拜望。但据《容甫先生年谱》记载,这两年汪中往来于江宁、泰州、宝应、杭州、当涂之间,居家时间 不定,在扬州拜望戴震事并无确证。汪中及其子汪喜孙皆无汪、戴会面的记述,因此笔者倾向于认定汪中未曾与戴震见过面。
    ①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九年甲午:“先君早岁好戴君《屈原赋注》,尝手录一帙。”
    ②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三年戊戌条。
    ③汪喜孙:《先君学行记》,《汪喜孙著作集》第626页。
    ④见许承尧《歙事闲谭》卷二十三,转引自蔡锦芳:《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第51页。
    ⑤朱筠曾赞同邵晋涵称许戴震为“乾隆学者第一人”的意见,可见其对戴氏学术的推重(参见章学诚:《答邵二云书》)。郑虎文的事迹参见汪喜孙:《尚友记》卷一《郑先生虎文家传》。郑虎文在京师亦推重戴震学术,乾隆三十一年(1766)章学诚与戴震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由郑氏介绍的。(章学诚:《答邵二云书》)又据章学诚说,冯廷丞一门皆尊崇戴震,其《书(朱陆篇)后》云:“冯既名家子,夙重戴名,一时冯氏诸昆从,皆循谨敬学,钦戴君言,若奉神明。”
    ⑥参见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二年丁酉条。
    ⑦参见汪中:《大清故贡生汪君墓志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483页。
    ⑧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七年壬子条。
    ①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九《答问六》,第116页。
    ②《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七年壬子。
    ③汪中:《左氏春秋释疑》,《新编汪中集》,第387页。
    ④汪中:《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348页。
    ⑤阮元:《焦里堂群经宫室图序》,《乾嘉学术编年》,第456页。
    ⑥阮元:《传经图记》,《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⑦参见钱穆:《钱竹汀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61-262页。
    ⑧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58页。
    ①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乾嘉学术编年》第725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洪榜传》,第100页。
    ③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第30页。
    ④参见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第九章。
    ⑤参见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第307—311页。
    ⑥[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47页。
    ①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传》第50页。
    ②阮元:《王伯申经义述闻序》,《乾嘉学术编年》第785页。
    ③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第317页。
    ④凌廷堪:《好恶说》下,《校礼堂文集》,第143-144页。
    ①凌廷堪:《复礼》下,《校礼堂文集》,第32页。
    ②参见王俊义;《乾嘉学派与康乾盛世》,《清代学术探研录》,第216—224页。
    ③当然,清王朝对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整理工作,带有很明确的政治意图。在文化整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对文化破坏的现象,如对众多作品的篡改、禁毁等等,这一点不容忘却。对此,吴根友教授指出,这种以官方形式对古典文化进行全面整理的工作,实际上是以一种歪曲的形式反映了某种历史进步的要求。其言甚确!见氏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第275页。
    ①焦循:《雕菰集》卷七《申戴》。
    ②参见翁方纲:《与程鱼门平钱戴二君议论旧草》,《乾嘉学术编年》,第254-255页。
    ③参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下),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45-1050页。
    ①参见翁方纲:《与程鱼门平钱戴二君议论旧草》、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分别见《乾嘉学术编年》第254-255页、第403页。
    ②可参见王增福:《库恩范式理论的嬗变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参见金吾伦:《托马斯·库恩的理论转向》,《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1期。
    ①参见章学诚在《立言有本》、《述学驳文》中对汪中学术的批评。
    ②《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七年壬子。
    ③汪中:《与朱武曹书》,《新编汪中集》第442页。
    ④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第3-6页。
    ⑤汪中:《墨子序》,《新编汪中集》第408页。
    ⑥汪中:《春秋述义》,《新编汪中集》第382页。
    ①汪中:《墨子后序》,《新编汪中集》第411页。
    ②参见汪中:《春秋述义》,《新编汪中集》第383页。
    ③参见王念孙《与刘端临先生书》、刘台拱《容甫先生遗诗题辞》,《汪喜孙著作集》第918、1000页。
    ④王念孙:《汪容甫述学叙》,《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①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第317页。
    ②汪喜孙:《先君学行记》,《汪喜孙著作集》第629页。
    ③汪中:《校尔雅郭注跋》,参见《汪喜孙著作集》第628页。
    ④参见汪喜孙;《先君家传集语》,《汪喜孙著作集》第1034页
    ⑤参见《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一年丙申。
    ①汪喜孙:《小学跋》,《汪喜孙著作集》第656页。
    ②《戴震集》,第53页。
    ③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第1030-1031页。
    ④汪中:《致刘端临书之四》,《新编汪中集》第435页。
    ①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云:“‘光’字即‘桄’之假借,郑君释以‘光辉’(见《周颂》正义),此就本义释之;伪《孔》云‘光’‘充’也,此就假借释之。”(《清经解》第四册,第2页)、邵晋涵《尔雅正义·释名》云:“横、光声相近,故汉人称‘横门’为‘光门’,后世犹沿其旧矣。”(《清经解》第三册,第564页)、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云:“光、桄、横古同声而通用,非转写讹误而为光也,三字皆充广之义。”(《清经解》第六册,第788页)
    ②参见阎若璩:《<经义杂记>序》。
    ③刘向《别录》云:“校雠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④参见叶树声:《乾嘉校勘学概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3-274页论清代学者子书校勘成绩甚详,可参看。
    ⑤参见卢文弨:《与汪容甫书》,《乾嘉学术编年》第259页。
    ⑥刘逢禄:《容甫先生遗书叙》,《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⑦参见汪喜孙:《先君学行记》,《汪喜孙著作集》第631页。
    ①参见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一年丙申。
    ②汪中:《新编汪中集》第72页。
    ③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壬辰。
    ④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一年丙申。
    ⑤白兆麟:《关于校勘学的性质与对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1期。按:从广义而言,校勘还包括古籍分类、编撰目录、版本考证、文字校定、内容提要、古籍典藏等更为丰富的内容。清人如章学诚等就是在广义上理解校勘(校雠)的,故云:“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校雠通义·叙》)
    ⑥参见钱大昕《群书拾补序》:“颜之推有言:‘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予每诵其言,未尝不心善之。海内学士众矣,能藏书者十不得一,藏书之家能读者十不得一,读书之家能校者十不得一,……自非通人大儒,焉能箴其阙而补其遗乎?”见《乾嘉学术编年》第411页。
    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0页。
    ①王鸣盛:《金曰追<仪礼经注疏正讹>序》。
    ②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80页。
    ③陈奂:《王石臞先生遗文编次序》,《乾嘉学术编年》第797页。
    ④《乾嘉学术编年》第379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3页。
    ①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序》,《顾亭林诗文集》第29页。
    ②参见王鸣盛:《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序》。
    ③王鸣盛:《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序》。
    ④钱大昕:《山左金石志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12页。
    ⑤钱大昕:《关中金石记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16页。
    ⑥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三《商周铜器说》上。
    ⑦汪中:《修禊叙跋尾》,《新编汪中集》第403页。
    ⑧参见《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二年丁酉、四十三年戊戌条。
    ⑨《新编汪中集》第395页。
    ①《新编汪中集》第398页。
    ②《新编汪中集》第396页。
    ①《新编汪中集》第399页。
    ②《新编汪中集》第400页。
    ③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参见张恒俊:《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①《新编汪中集》第389页。
    ②《新编汪中集》第121-226页。
    ③《新编汪中集》第391页。
    ④参见赵苇航:《汪中对广陵涛研究的贡献》,《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①《容甫先生年谱》四十年乙未。
    ②《新编汪中集》第388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
    ②《春秋公羊传·桓十一年》。
    ③孙星衍:《汪中传》,《汪喜孙著作集》第948页。
    ④《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壬辰。
    ①参见陈垣:《校勘学释例》卷六《校法四例》,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汪中:《新编汪中集》第70页。
    ①《新编汪中集》第388页。
    ②参见司马迁:《史记》第322页。
    ③《新编汪中集》第355页。
    ①王鸣盛:《仪礼管见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41页。
    ②汪中对郑玄的《毛诗笺》也很不满意,尝欲删郑《笺》,存毛《传》,以成一家之学。参见汪喜孙:《(诗毛传疏>跋》,《汪喜孙著作集》第680—681页。
    ③参见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9《戴先生震传》;凌廷堪: 《校礼堂文集》卷35《戴东原先生事略状》。
    ①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 《戴震集》第213页。
    ②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 《戴震集》第183页。
    ③戴震:《答郑丈用牧书》, 《戴震集》第186页。
    ④参见戴震在《古经解钩沉序》中的相关论述。见《戴震集》第191页。
    ⑤戴震:《郑学斋记》, 《戴震集》第225页。
    ①吴根友:《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②参见王世光:《由故训以明理义——戴震哲学方法论思想的新阐释》,《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③戴震:《答郑丈用牧书》, 《戴震集》第186页。
    ④戴震:《与姚孝廉姬传书》, 《戴震集》第185页。
    ⑤参见《乾嘉学术编年》第414-415页。
    ①《容甫先生年谱》三十八年癸巳。
    ②汪中:《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347—349页。
    ③王念孙称赞汪中《释三九》诸篇“有功经义。”(《述学序》);刘师培尝评汪中《释三九》云:“自汪氏发明新说,而古籍胶固罕通之义均涣然冰释矣。”(《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师培卷》第516页)
    ④参见陈又钧:《谈“三”——兼评汪中(释三九)》,《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又,朱熹解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时,有以三月为虚数,表示时间长久的论述(《朱子语类》卷34《子在齐闻韶章》);杨慎也有以九为虚数,认为“古人言数之多,止于九”的论述(《升庵经说》卷7《九国》)。关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解释,旧注多以“三年”为实数,有“三年之丧”说(参见何晏《论语集解》)、“孝子之心”说(参见朱熹《论语集注》、《朱子语类》卷22《父在观其志章》)等等,迄无定论。
    ①《乾嘉学术编年》第497页。
    ①参见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第221—227页。
    ②方东树:《汉学商兑》,第87页。
    ①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集》第183页。
    ②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章学诚遗书》卷29。
    ①阮元:《经义述闻序》,《乾嘉学术编年》,785页。
    ②按:清人对“实事求是”的理解本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颜师古注云:“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故其主要内涵就是指求真的治学精神。
    ③参见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115—118页。
    ①参见拙作:《简论汉唐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80页。
    ③梁启超认为:宋以来的史家,除司马光等少数有识之士外,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任意褒贬、雌黄史迹、矜奇炫博等的不良作风。见氏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98页。
    ④段玉裁:《戴东原集序》,《戴震集》第451页。
    ④按:钱穆以乾隆二十二年戴震南游扬州,结识惠栋为限,将戴氏论学划分为两期,本文所称:戴氏治学的后期,即指钱穆所划的东原论学第二期。见氏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5页。又,洪榜也认为戴震致力于义理之学在其治学后期,参见《戴先生行状》,《戴震文集》第254页。
    ①《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65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传》第50页。
    ③章学诚:《书<朱陆篇>后》。
    ④当然,学者在“求是”的过程中也会引发对“求善”的思考,但总的来说,这一思考内容在其以“求真”为主要目的的治学实践中比重较少。参见吴根友:《段玉裁的“求是”精神与其语言哲学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⑤按:戴震在论及性善论时,曾提出了“自然”、“必然”的命题,同时也为性善设定了“当然”之意。(参见拙作《试论戴震性善论的理论特色及其政治关怀》,《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说明戴氏对于“求真”、“求善”、“求美”皆有关注,其重点则在由“真”进于“善”的思考之中。
    ①如《论语·述而》载夫子讳言鲁昭公娶同姓违礼事,故作不实之词答对陈司败问。
    ②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91页。
    ③《新编汪中集》第349—350页。
    ④《新编汪中集》第353页。
    ⑤《新编汪中集》第360页。
    ⑥《孟子·梁惠王下》。
    ①见蔡邕:《蔡中郎集》卷三《明堂月令论》、阮元:《揅经室一集》卷三《明堂论》。按:清代学者对明堂制度多有讨论,除汪中、阮元外,还有惠栋撰《明堂大道录》、戴震撰《明堂考》、孙星衍撰《拟置辟雍议》等。据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五年庚子载,李惇也尝与汪中辩论明堂制度,两人见解不同。
    ②刘台拱:《汪中传》,《汪喜孙著作集》第947页。
    ③戴震:《法象论》,《戴震集》,第156页。
    ④参见徐道彬:《戴震考据学研究》,第491—520页
    ⑤关于戴震校理《水经注》时是否抄袭赵一清的公案,前人争议较大,迄无定论。此从戴、赵暗合说。
    ⑥上引文及三条义例内容详见戴震:《水经郦道元注》,《戴震集》,第129—130页。又,王国维《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云:“戴东原氏成书最后,遂奄有诸家之胜。而其书又最先出,故谓郦书之有善本,自戴氏始可也。”见氏著:《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第364页。
    ①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乾嘉学术编年》,第463页。
    ②参见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第241—242页。
    ③阮元:《周礼汉读考序》,《乾嘉学术编年》,第502页。
    ④具体例证可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88-95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40页。
    ⑥章学诚称之为“学问”,见《文史通义·博约中》。
    ⑦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戴震集》第325页。
    ⑧戴震:《原善》卷下。
    ①《容甫先生年谱》三十八年癸巳,汪喜孙语。
    ②《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癸壬辰。
    ③《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五年庚子《与赵味辛书》。
    ④戴震:《与姚孝廉姬传书》,《戴震集》第185页。
    ⑤参见吴根友师未刊稿:《“性灵”经学与“后戴震时代”个体主体性之增长——焦循经学与哲学思想新论》。
    ⑥《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第480页。
    ⑦戴震:《与方希原书》,《戴震集》第189页。
    ①段玉裁:《戴东原集序》,《戴震集》第451页。
    ②段玉裁:《戴东原集序》,《戴震集》第451页。
    ③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章学诚遗书》卷29。
    ④章学诚:《与陈鉴亭论学》,《章学诚遗书》卷9。
    ⑤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下》。
    ①章学诚:《答沈枫樨论学》。《章学诚遗书》卷9。
    ②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章学诚遗书》卷29。
    ③朱筠评汪中语,《容甫先生年谱·乾隆三十八年癸巳》。
    ④《新编汪中集》第439页。
    ⑤《容甫先生年谱》五十四年己酉。
    ⑥《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二年丁未。
    ①赵杏根:《论江都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②汪喜孙:《汪先生遗诗跋》,《汪喜孙著作集》第665页。
    ③《新编汪中集》第448-449页。
    ①《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②《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二年丁未。
    ③《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二年丁未,汪喜孙评语。
    ④《容甫先生年谱》五十七年壬子。
    ⑤王念孙:《汪容甫述学叙》,《新编汪中集》附录三。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家书三》。
    ②上引文分别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陆机《文赋》、欧阳修《六一诗话》载梅尧臣语。
    ③《容甫先生年谱》三十七年壬辰。
    ④黄宗羲:《万充宗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417页。
    ⑤《乾嘉学术编年》第131页。
    ①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49页引。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121页。
    ③参见章学诚《文史通义》之《申郑》、《答客问》诸篇。
    ④汪中:《左氏春秋释疑》,《新编汪中集》第387页。
    ①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第七章“李颙的思想。”
    ②转引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8页。
    ③李颙:《二曲集》卷一,《悔过自新说》。
    ④参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八《黄宗羲传》。
    ⑤《新编汪中集》第354页。
    ①宋保:《宋广文与汪喜孙书》,《汪喜孙著作集》第954页。
    ②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第86页。
    ③按:顾炎武不喜讲学,与黄宗羲、李颙等晚明学者不同。《国朝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传》载:“居华阴,有请讲学者,谢曰:‘近日二曲以讲学得名,遂招逼迫,几致凶死,虽曰威武不屈,然而名之为累则已甚矣。况东林覆辙有进于此者乎!’”汪中不满“讲学”的态度或与顾氏的以上言论影响有关。
    ④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四《复礼上》。
    ⑤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十《荀卿颂》。
    ⑥汪中:《新编汪中集》第381页。
    ①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戴震集》第329页。
    ②《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三年戊戌。
    ③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附录二。
    ①汪中:《墨子后序》,《新编汪中集》第410页。标点参己意与原书略有不同: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5页。
    ③参见卢文弨:《书荀子后》,《乾嘉学术编年》第261—262页。
    ④参见卢文弨:《书荀子后》、谢镛:《书荀子后》以及汪喜孙对王念孙《读书杂志》的摘编,《汪喜孙著作集》第970-978页。
    ⑤参见《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三年戊戌。
    ⑥刘台拱:《汪中传》,《汪喜孙著作集》第980页。
    ⑦《新编汪中集》第422-423页。
    ①近现代学者关于老子问题的论争,可参见《古史辩》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新编汪中集》第406—407页。
    ①参见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2页。
    ①上引谢墉、钱大昕及《四库总目提要》意见,俱见《荀子集解·考证上》。
    ②参见马积高:《荀学源流》第295-323页;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第191-209页。
    ③参见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第212-213页。
    ①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二卷),第106页。
    ①阮元:《文韵说》,《揅经室续集》卷三。
    ②章学诚:《读书随札》,《章学诚遗书》外编第五。
    ③参见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史学史研究》1979年第2期;冯乾:《<述学>故书——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一段公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①《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一年丙申。
    ②参见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第329—331页。
    ①参见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第726页。
    ②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 《戴震集》第266页。
    ①《新编汪中集》第375—377页。
    ②参见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士昏礼》。
    ①《新编汪中集》第374页。
    ①参见《周礼·媒氏》规定的媒氏职责:“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②戴震:《诗摽有梅解》,《戴震集》第14页。
    ③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8,第108页。
    ④参见《容甫先生年谱》四十二年丁酉。
    ①《新编汪中集》第433页。
    ②《新编汪中集》第467页。
    ③汪中:《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428页。
    ④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见《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3—19页。
    ①毕沅:《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总序》,《乾嘉学术编年》第347页。
    ②按:《诗·鄘风·定之方中》有句云:“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
    1. [清]汪中著,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版。
    2. [清]汪中著,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版。
    3. [清]汪中著,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版。
    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影印本。
    2. [清]阮元、王先谦主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1988年版。
    3.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 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8年版。
    5.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
    6.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7.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8.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9.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0.[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12.[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13.[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14.[宋]杨时:《杨龟山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国书店1985年版。
    16.[宋]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岳麓书社1997年版。
    17.[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清]陈确:《陈确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19.[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清]李颐著、陈俊民点校:《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
    22.[清]全祖望著、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3.[清]戴震著,汤志钧校点:《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4.[清]戴震著,赵玉新校点:《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25.[清]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七》之《十驾斋养新录》、《嘉定钱大昕全集九》之《潜研堂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6.[清]王念孙、王引之:《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7.[清]段玉裁著、钟敬华校点:《经韵楼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8.[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0.[清]凌廷堪著、王文锦校:《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31.[清]焦循:《雕菰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32.[清]阮元:《揅经室集》、《揅经室续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33.[清]江藩著、钟哲整理:《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34.[清]江藩著、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5.[清]方东树:《汉学商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6.[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37.[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38.[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39.[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
    40.[清]徐柯:《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1.蔡锦芳著:《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三联书店2007年版。
    4.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术编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顾颉刚等编:《古史辩》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9.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崇文书局2001年版。
    10.郭齐勇:《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书局2008年版。
    1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3.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14.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6.来新夏:《清代笔记随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
    17.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9.李开:《戴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李开:《惠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3.林存阳:《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4.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章太炎卷》、《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6.刘墨:《乾嘉学术十论》,三联书店2006年版。
    27.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1.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彭林主编:《清代学术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7.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8.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汪学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王达敏:《姚鼐与乾嘉学术》,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41.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42.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3.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4.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6.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7.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吴根友:《明清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诸问题》,中华书局2008年版。
    49.吴通福:《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吴通福: 《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1.萧萐父:《吹沙集》,巴蜀书社2007年版。
    52.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3.许苏民:《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5.徐道彬:《戴震考据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57.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年版。
    58.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张舜徽:《清儒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赵航:《扬州学派概论》,广陵书社2003年版。
    64.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1.林庆彰主编:《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
    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1984年版。
    3.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版。
    4.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
    12.[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日]岛田虔次著、甘万萍译:《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史学史研究》1979年第2期。
    2.陈寒鸣:《论汪中“凌轹时辈”的学说思想》,《江海学刊》1998年第6期。
    3.陈又钧:《谈“三”——兼评汪中<释三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4.陈祖武:《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汪中治学精神述要》,《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
    5.冯乾:《(述学)故书——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一段公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6.林夫:《<汪中集>点校之评议》,《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7期。
    7.刘枚:《汪中<述学>版本述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8.刘世南:从《<述学>的标点谈到读经》,《博览群书》2006年第6期。
    9. 田汉云、刘瑾辉:《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田汉云,秦跃宇:《读<汪容甫先生手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5年第3期。
    11.王勉:《论汪中的文与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2.温航亮:《汪中思想研究》,苏州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13.颜建华:《汪中著述及佚作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4.颜建华:《汪中著述及版本考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游任逵:《汪中<自序>复议》,《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6.张敏、聂长久:《汪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7.张晓虎:《汪中的“守道”与“叛道”》,《读书》1980年第12期。
    18.张艳荣:《汪中的墨子观》,《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9.张运平:《汪中与黄景仁诗歌创作之比较》,《消费导刊》2007年第7期。
    20.赵苇航:《汪中对广陵涛研究的贡献》,《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1.赵杏根:《论江都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22.周启荣:《明教经世——汪中的学术思想与社会思想》,《汉学研究》第四卷第1期。
    1. 白兆麟:《关于校勘学的性质与对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1期。
    2.暴鸿昌:《清代汉学宋学关系辨析》,《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
    3.陈国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4.陈居渊:(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历史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5.黄爱平:《论乾嘉时期的经世思潮》,《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
    6.黄爱平:《18世纪中国社会知识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
    7.黄椒成:《论两淮盐业经济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8.蒋秋华:《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汉学研究通讯》2000年第19卷第4期。
    9.金吾伦:《托马斯·库恩的理论转向》,《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1期。
    10.雷平:《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述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1.李红英:《近十五年戴学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12.刘元青:《方以智的语言哲学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3.尚小明:《门户之争,还是汉宋兼采?——析方东树(汉学商兑)之立意》,《思想战线》2001年第1期。
    14.司马朝军:《四库馆派与乾嘉学术》,《学鉴》第一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汪学群:《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兼论对理的诠释》,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会议论文(中国武汉大学2007年6月)。
    16.王世光:《由故训以明理义——戴震哲学方法论思想的新阐释》,《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17.王树人:《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象”与“象思维”引论》,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中国武汉大学2007年6月)。
    18.王增福:《库恩范式理论的嬗变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9.吴根友:《戴震哲学“道论”发微——兼评村濑浴也(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和道德价值)》,《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0.吴根友:《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21.吴根友:《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降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2.吴根友:《从来前贤畏后生——重评章学诚对戴震的批评》,《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3.吴根友:《试论阮元哲学思考的语言学路径及其得失》,《哲学研究》2008年 第9期。
    24.吴根友:《段玉裁的“求是”精神与其语言哲学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5.吴根友:《“性灵”经学与“后戴震时代”个体主体性之增长——焦循经学与哲学思想新论》,未刊稿。
    26.许苏民:《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7.杨怀中,邱海英:《库恩范式理论的三大功能及其人文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8.杨晋龙:《台湾学者研究“清乾嘉扬州学派”述略》,《汉学研究通讯》2000年第19卷第4期。
    29.叶树声:《乾嘉校勘学概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30.俞强:《梅文鼎与“西学中源”说》,《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1.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32.张恒俊:《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33.张晶萍:《乾嘉考据学者的妇女观——关于乾嘉考据学者义理观的探讨之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4.周积明:《纪晓岚与陆青来——兼论十八世纪经世思潮》,《清史研究》1993年第4期。
    35.周积明:《乾嘉时期的汉宋之“不争”与“相争”——以<四库全书总目>为观察中心》,《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6.周积明、雷平:《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