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仁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代的学者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拈出一个“仁”字,我们不会怀疑这样的判断。如果我们现在要评选中国古典思想的关键字,“仁”一样不会落选。于“仁”,我们历代的国人倾注了非同寻常的热情;而无“仁”时,我们将很可能会失去一个民族身份的确证。因此,阐释“仁”无疑就是在阐释我们这个民族精神核心的生成与演化史。
     本文所关注的重点在北宋时期的“仁说”,然从思想变迁的历史性与逻辑性上看,先秦时期的“仁”论则无疑需要作一溯源的工作。我们认为“仁”本义源起自殷周时期与“礼仪”相关的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这种行为方式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治理与正常运作的必须原则。孔子发展了“仁”的思想,一方面将“一般人类的心理要素”的规定性安置在“仁”之内,另一方则将传统“仁”所具有的制度性属性继承下来。因而,“仁”成了“内得于心”的“德性”修养与外制于“礼”的规训体系。“仁、礼”作为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表现出“统一”的理想性与“矛盾”的现实性,前者演变为“心性”仁学的内圣之学,为思孟学派所阐释;后者则演变为“隆礼重法”的外王之学,为荀子之学所发扬。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对学术思想形成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学术上,佛老本体思想、心性学说的成功阐扬与传播对此时儒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儒学如何超越前者则成了时代的重要学术课题;另一方面,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以安内又攘外则成了儒学重建过程中的政治课题,一方面夷夏、正统之辨,另一方面则加强塑造客观精神,以求得社会有效统合。因而,“一般人类的心理要素”作为“仁”的主要内涵逐渐让位于形而上的“仁”,从宋儒对“仁”的主要释义上看,“生”可以确立“仁”的实在性基础,因为“生”是任何事物存在的前提,无“生”则一切皆“无”;而“天理”之“仁”则可以造就宇宙、心性与道德之统合,实现社会整合之统一的精神力量。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与政治的需求,北宋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着重阐发“仁”学的学者,如范仲淹、胡瑗、李觏、王安石、周敦颐、张载、程颢与程颐等。研究他们对“仁”思想的阐发变迁,能让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这些思想家们艰苦探索“致广大而尽精微”之学的心路历程。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ng era of "REN Theory ", however, from historicity and logicality of change in thoughts, we need to make a trace of work for pre-qin era of "REN" theory.We hold original meaning of "REN" derive from the etiquette of Yin-Zhou dynasties. This etiquette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Confucius develops the intension of "REN" theory. He on one hand endows "REN" with "general thoughts on human psychological fators", on the other hand inherites the institutional connotation of "REN"."REN and LI" as contradictory unity, in change of social history, shows the ideal of "unity" and reality of "paradox". The former is the internal saints of " nature of mind ",and main interpreters are the school of Zi Si and Mencius;the latter is the external kings of "attention etiquette",and main here is Xun Zi.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ety has lead to academic thought forms a new challenge:firstly, in the academic aspects, ontology idea and human nature theory of Buddhism and Taoism forms challen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second, the strengthen of centralization is political projec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Therefore, "REN" of "general thoughts on human psychological fators" has to move over metaphysical" REN". From the main explan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song dynasty of "REN", "Born" can be established the reality of "REN", because "Born" is the premise of all that existence. And "REN" of heavenly principle can integrative cosmic, nature of mind and moral, and is the spirit of unity strength of social integration.
     It is based on the academic and political demands, there is a group of scholars those emphatically explain "REN" schola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or example Fan Zhongyan, Hu Yuan, Li Gou, Wang Anshi, Zhou Dunyi, Zhang Zai, Chen Yi and Chen Hao.Studing of their immaterialism change of "REN" thoughts, we will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ose thinkers spiritual course of academic construction thought "internal saints and external kings".
引文
1张立文著《和合学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张岂之《企业家与传统文化》,2007年广州“全球通名家讲谈”的讲演。
    3牟钟鉴《仁和之道--时代的呼唤》,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4葛荣晋《儒家“仁学”的现代诠释》,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1中国在线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11/11/content_8952728.htm,2010年2月1日。
    2汤一介《“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万俊人著《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陈少峰著《正义的公平·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5其实不唯儒学,中土最早佛教经籍《四十二章经》就运用“仁”来诠释佛教思想,此后“仁道”则被佛教僧侣作为佛教义理的阐发要素之一。
    6李幼蒸著《仁学解释学》之《引论:什么是仁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赞同这一系的学者较多,如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9页。)、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875页。)、李衡眉等,参见正文考释部分,这里兹不一一罗列。
    2将“尸”与“仁”之字形相关联而具体释义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释“尸”为方国之名、第二种释“尸”为“尸礼”之义。第一种情况在殷商之时就存在;第二种情况比较复杂: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就具有“尸礼”之俗(封建时代的学者以夏商周三代“一道”的观念,大都倾向于此种观点([清]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3-654页。);近人王国维也赞同此说(王国维《说俎下》,《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赞同者还有郭沫若、饶宗颐、曹锦炎、连绍名与葛英会等。);也有学者认为“尸礼”之风当是周代的主要风俗(胡新生《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
    3刘翔著《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7-159页。
    4廖名春《“仁”字探原》,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庞朴《“仁”字臆断》,载《寻根》2001年第1期。
    6李衡眉《“夷俗仁”发微》,载《文史哲》1992年第1期。
    7于首奎《中国“仁”爱思想发源地域考刍议》,载《国际儒学研究》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8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载《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
    9程平原《“仁”与上古尸祭》,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 asp?id=2792,2009年9月15日。
    10【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1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9页。
    12【清】阮元著《擎经室集·论语论仁论》,《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57页。
    13【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14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15白奚《“仁”字考辨》,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仁”与“相人偶”一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1刘翔著《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7-159页。
    2廖名春《“仁”字探原》,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3【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0页
    4【清】毕沅撰《释名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页。
    s丁福保著《说文解字诂林》,第7922页,转引自廖名春《“仁”字探原》。
    6陈洪杏《生亲爱仁—孔子是如何发现“仁”的?》,《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
    7陈荣捷《儒家的“仁”》,载姜新艳主编《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8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9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10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2页。
    2从“仁”的本字本义起源历史上说,我们不同意先师侯外庐“还原”一说,应该是“赋予”比较合适。同页中有“安置”一词,我们觉得也比较合适。
    3李泽厚著《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4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1993社年版,第25页。
    5杨泽波著《孟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6白奚《“仁”与“相人偶”一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7对“仁”思想的整体研究文献主要有:①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六章《仁爱学说评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②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载《齐鲁学刊》1982第1、2期;③牟钟鉴《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10期;④杨惠杰著《仁的涵义与仁的哲学-中国古代仁的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版;⑤陈荣捷《儒家的“仁”之思想之演进》,载姜新艳主编《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仁的概念之展开与欧美之诠释》,载陈荣捷著《王阳明与禅》,台北:学生书局出版社1985年版;⑥蒙培元《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8张岱年在其所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中应用了“定名-虚位”作为划分中国古典哲学范畴的标准。
    1朱刚著《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54-65页。
    2夏君虞著《宋学概要》,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64页。
    3夏君虞著《宋学概要》,第164-208页。
    4向世陵著《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5夏君虞著《宋学概要》,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64页。
    1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北京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2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第135页。
    3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第235-236页。
    4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2-313页。
    5《宋明理学史》上册,第328-330页。
    6《宋明理学史》上册,第328-330页。
    1蒙培元著《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89-499页。
    2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249页。
    3《心体与性体》中册,第256页。
    4陈来主编《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1郭沫若著《青铜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2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页。
    3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4页。
    4【德】费尔巴哈著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39页。
    5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4页。
    6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4页。
    7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第259页。
    8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94页。9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7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9页。
    2阮元著《揅经室集·论语论仁论》,第157页。
    3阮元著《揅经室集·孟子论仁论》,第180页。
    1阮元著《揅经室集·论语论仁论》,第159页。
    2廖名春:《“仁”字探原》
    3许慎著《说文解字》,第161页。
    4转引自廖名春《“仁”字探原》,第125页。
    5陈洪杏《生亲爱仁—孔子是如何发现“仁”的?》
    6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942页。
    1《后汉书·东夷列传》
    2王献唐著《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9页。
    3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875页。
    4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第365页。
    5庞朴:《“仁”字臆断》
    6庞朴:《“仁”字臆断》
    1许慎著《说文解字》,第78页。
    2李衡眉:《“夷俗仁”发微》
    3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
    4于首奎:《中国“仁”爱思想发源地域考刍议》
    5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第720页。
    6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第720页。
    7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说文解字注》,第399页。
    8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第72页。
    1【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0页。
    2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第653-654页。
    3王国维:《说俎下》
    4胡新生:《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
    5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96页。
    6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69页。
    7侯外庐等著《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94页。
    2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第82页。
    3丁福保著《说文解字诂林》,第7922页。
    4郭沫若著《金文丛考》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16页。
    1廖名春:《“仁”字探原》
    2张艳勤《原仁》,载《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3张守中张小沧等撰《郭店楚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8页
    1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34页。
    2参见赵纪彬著《论语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47-165页。
    3庞朴:《“仁”字臆说》
    4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第467页。
    1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2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第82页。
    3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第113页。
    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第60-62页。
    5李泽厚著《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2页。
    6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第25页。
    7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214页。
    8李裕民《殷商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载《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1陈苏镇《商周时期孝观念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原因》,《中国哲学》(第十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2吴虞《说孝》,载曾振宇主编《儒家伦理思想研究》(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页。
    3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第336-339页。
    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4页。
    5瞿同祖著《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1瞿同祖著《封建社会》,第105页。
    2瞿同祖著《封建社会》,第114页。
    1温公颐著《中国近古逻辑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2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1页。
    3李泽厚著《新编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页。
    4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第551页。
    1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56页。
    2李泽厚著《新编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1页。
    1中国孔子基金会,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编《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397-398页。2赵纪彬著《论语新探》,第7-19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写《中国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二版,第24页。
    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184页。
    1关于“思孟学派”及其代表作,学界有所争论,本文不对此讲行考证:存本节中.我们将把《中庸》、郭庄楚简的儒家著述,《孟子》作为思孟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加以论述。
    2阮元著《揅经室集·性命训》,第230页。
    3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4张立文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1庞朴《天人三式—郭店楚简所见天人关系试说》,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1刘翔著《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第160页。
    2白奚:《“仁”字古文考辨》
    3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第82页。
    4廖名春:《“仁”字探原》
    5周继旨《关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根据上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国学研究》(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05页。
    1蔡仁厚著《孔孟荀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73页。
    1蔡仁厚著《孔孟荀哲学》,第9页。
    2【清】谭嗣同著《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1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1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2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封底。
    3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第11页。
    2《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修订。
    3彭自强著《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
    1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2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8页。
    3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19,40页。
    4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42页。
    5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405页。
    6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25页。
    7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32页。
    8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408页。
    9石俊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35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4页。
    2赵朴初著《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页。
    3钱穆著《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陈来著《宋明理学·序》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年版,第8页。
    5【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86页。
    6【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卷三十九,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
    1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843页。
    2王治心著《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
    3向世陵主编《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二版,第78页。
    1【唐】成玄英著《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成都:《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九卷1994年版。
    2成玄英著《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3【西晋】郭象著【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4成玄英著《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5成玄英著《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6【五代】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年间。
    7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
    8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1页。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258页。
    3《史记·董仲舒传》
    4《史记·董仲舒传》
    5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251页。
    6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29页。
    1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402页。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94页。
    3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269页。
    4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18页。
    5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40页。
    6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465页。
    7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26页。
    8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27页。
    9《汉书·董仲舒传》
    10《汉书·董仲舒传》
    11【汉】班固等撰《白虎通·性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班固等撰《白虎通·三纲六纪》
    1班固等撰《白虎通·谏诤》
    2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一卷,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149页。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02页。
    4【隋】王通著《文中子·中说·礼乐》,上海:涵芬楼民国12年[1923]年版。
    5王通著《文中子·中说·礼乐》
    1【唐】吴兢兢撰;【元】戈直集论《贞观政要》,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5年[1936]年版。
    2《旧唐书·儒学上》,
    3《旧唐书·高宗本纪》
    4【清】皮锡瑞 著 周予同 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
    5参见陈寅恪著《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群书店2001年版
    6《旧唐书·杨绾传》
    1《旧唐书·杨绾传》
    2【唐】元稹撰《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载《全唐文》卷65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章权才著《宋明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4【宋】释道谦编《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上海:大纶频伽精舍,清宣统3年-民国9年[1911-1920]年版。
    1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6页。
    2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3【荷兰】许里和 著 李四龙 裴甬 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4【唐】韩愈著《韩昌黎集》卷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初版,1958年重印版。
    5《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九,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修订。
    1【清】黄宗羲 原著 全祖望 补修 陈金生 梁运华 点校《宋元学案》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0页。
    1【宋】张载 著 章锡琛 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8页。
    2张载著《张载集》,第26页。
    3张载著《张载集》,第4页。
    4【宋】程颢 程颐 著 王孝鱼 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版,第4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6页。
    6朱熹著《朱子语类》,第3015页。
    7朱熹著《朱子语类》,第380页。
    8《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卷七十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倡印2006年版。
    9石峻著《石峻文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500页。
    10《石峻文存》,第148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2页。
    2【宋】张耒 著 李逸安 等点校《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8页。
    3【唐】柳宗元著《河东先生集》卷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1958年重印版。
    4朱熹著《朱子语类》,第3271页。
    5朱熹著《朱子语类》,第3271页。
    6周继旨《关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根据上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若干思考》
    7《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二
    8【日】中村元著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82页。
    1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165页。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319页。
    3【汉】徐干撰《中论》台北:世界书局1967版。
    4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第88页。
    5【晋】袁宏撰《后汉纪》,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6《旧唐书·朱敬则传》
    7【唐】张九龄撰刘斯翰校注《曲江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1页。
    8【唐】常衮撰《滑州匡城县令杨君墓志铭》,载《全唐文》卷41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柳宗元著《柳河东集》卷十二
    10【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疏议议》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46页
    12韩愈著《韩昌黎集》卷十一
    1韩愈著《韩昌黎集》卷十一。
    2韩愈著《韩昌黎集》卷十一。
    3朱刚著《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4孙培青主《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1《旧唐书·代宗本纪》
    2韩愈著《韩昌黎集》卷三十七
    3韩愈著《韩昌黎集》卷三十七
    4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第12页。
    5【清】全祖望原著;黄云眉选注《鲒埼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43页。
    6侯外庐 邱汉生 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绪论》,第7页。
    7姜林祥 主编 韩钟文著《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8-73页。
    1【清】章学诚著冯惠民点校《乙卯札记丙辰札记知非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6页。
    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20页。
    3吕思勉著《理学纲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一》
    5《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一》
    6【清】黄宗羲撰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南雷文约·易学象数论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马宗霍著《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14页。
    1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408页。
    2范文澜著《经学讲演录》,载《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5页。
    3张岂之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年1991版,第106页。
    5【宋】罗大经著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2页。
    6《四库全书总目·范文正集提要》
    7【清】范能浚编集薛正兴点校,《范仲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963页。
    8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第2页。
    1《宋史·范仲淹传》
    2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324页。
    3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324-326页。
    4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四民诗》,第26页。
    5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尧舜帅天下以仁赋》,第424页。
    1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用天下心为心赋》,第23-24页。
    2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政在顺民心赋》,第448页。
    3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用天下心为心赋》,第24页。
    4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君以民为体赋》,第425-426页。
    5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圣人大宝曰位赋》,第431页。
    6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天道益谦赋》,第447页。
    1《四库全书总目·易类一》
    2方健著《范仲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3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自国初至熙宁人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20页。
    1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易兼三材赋》,第437-438页。
    2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前言》,第33页。
    1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四德说》,第161-163页。
    2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体仁足以长人赋》,第442页。
    3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穷神知化赋》,第433页。
    2蒙培元于《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89页。)中说:“范仲淹以所谓天之‘四德’(即元亨利贞)为人性来源时,实际上真正揭开了理学仁论的序幕,但还没有把‘仁’从‘四德’中概括出来,变成‘天人合一,的根本范畴。”又说:“周敦颐……从宇宙论的观点解释了仁,实际上为理学天人合一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天人合一”范畴上论,范仲淹的确没有提炼出这样的论点,然其早于周敦颐提出以“生”生之德释“仁”,并将生生之“仁”确立为一种“体”,一个宇宙万物立基于此的根源处,这于宋初以来崇尚“明体达用”之学不能说是一个重要的创举。
    3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制器尚象赋》,第683页。
    4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三,第133页。
    5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一,第25页。
    1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一,第25页。
    2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3【宋】孙复著《孙明复小集·辱儒》,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0册,第176页。
    4《二程集》,第613页。
    1【宋】胡瑗《周易口义》卷一,《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001册(经部第001册),台北:世界书局1988年版,第349页。
    2《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001册(经部第001册),第352-353页。
    3《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001册(经部第001册),第346页。
    1【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6-337页。
    2高亨著《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241页。
    3【宋】欧阳修著《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1110页。
    1韩德民著《荀子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510页。
    2牟宗三著《政道与治道·序》,台北:广文书局1974年版,第2页。
    3【宋】李觏著王国轩校点《李觏集·礼论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
    4李觏著《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第52页。
    5李觏著《李觏集·外集·祖学士五书》,第478页。
    1李觏著《李觏集·常语》,第517-518页。
    2李觏著《李觏集·常语》,第513页。
    1李觏著《李觏集·常语》,第518-519页。
    2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一》,第5页。
    3李觏著《李觏集·礼论后语》,第24页。
    4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一》,第6页。
    5李觏著《李觏集·与胡先生书》,第317-318页。
    1李觏著《李觏集·与胡先生书》,第317-318页。
    2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一》,第5-6页。
    3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三》,第9-10页。
    1李觏著《李觏集·本仁》,第235页。
    2李觏著《李觏集·潜书二》,第215页。
    3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四七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四七四,第370页。
    2李觏著《李觏集·原文》,第326页。
    3李觏著《李觏集·原文》,第326页。
    4李觏著《李觏集·易论第一》,第27页。
    5李觏著《李觏集·易论第六》,第66页。
    1李觏著《李觏集·易论第六》,第66页。
    2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六》,第18页。
    3李觏著《李觏集·礼论第三》,第11页。
    4【宋】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页。
    1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378页。
    2【宋】晁公武著《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二》,《四部丛刊》三编史部。
    3【宋】张拭著《南轩集》卷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78页。
    4张栻 著《南轩集》卷十九,第580页。
    5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一百,第3320页。
    6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一百,第3322页。
    1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第2页。
    2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3【宋】王安石著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久变而赏罚可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4页。
    4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答韩求仁书》,第80页。
    1【宋】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有物混成章帝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页。
    2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大人论》,第338页。
    3杨柱才《王安石的儒学思想》,载《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4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夫子贤于尧舜》,第322页。
    1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虔州学记》,第402页。
    2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虔州学记》,第402页。
    3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虔州学记》,第403页。
    4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太平州新学记》,第403-404页。
    5费密著《统典论》,转引自饶宗颐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59-363页。
    1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季子》,第304页。
    2【汉】扬雄著韩敬注《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6页。
    1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荀卿》,第307-308页。
    2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杨墨》,第308-309页。
    2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上皇帝万言书》,第14页。
    3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九十八,第3251页。
    1张栻著《南轩集》卷十,第513页。
    2【宋】周敦颐着《周元公集·太极图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1册,第416页。
    3任继愈着《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63页。
    4【清】郭庆藩著《庄子集释·在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4页。
    5郭庆藩著《庄子集释·在宥》,第385页。
    6【后秦】释僧肇等著《肇论》,台北:新文出版公司1993年版。
    1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周子之书》,第3117页。
    1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247页。
    1庞朴《试析仁义内外之辨》,载《文史哲》2006年第5期。
    2【宋】周敦颐著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周敦颐著《周子通书》,第31页。
    2周敦颐著《周子通书》,第32页。
    3周敦颐著《周子通书》,第36页。
    4陈来主编《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183页。
    5张岱年着《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76页。
    2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一,第482页。
    3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73页。
    4张立文着《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朱人杰等《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程子书一》,第3178页。
    2朱人杰等《朱子全书·朱子语类·仁义礼智等名义》,第236页。
    3朱人杰等《朱子全书·朱子语类·论语·学而上》,第668页。
    1【宋】张载 著 章锡琛点校《张载集·正蒙·太和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7页。
    2张载著《张载集·正蒙·太和篇第一》,第7页。
    3张载著《张载集·正蒙·太和篇第一》,第8页。
    4张载著《张载集·附录·朱轼康熙五十八年本张子全书序》,第396页。
    5张载著《张载集·正蒙·诚明篇第六》,第21页。
    6张载著《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十七》,第62页。
    1张载著《张载集·张子语录上》,第313页。
    2张载著《张载集·正蒙·中正篇》,第32页。
    3张载著《张载集·正蒙·横渠易说·上经·比》,第91页。
    4张载著《张载集·正蒙·正当篇第九》,第36页。
    5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二十五,第944页。
    6张载著《张载集·附录·朱熹西铭论》,第410页。
    1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孟子五·墨者夷之章》,第1313-1314页。
    2张载著《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十七》,第66页。
    3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二十五,第944页。
    4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第273页。
    5张载著《张载集·文集佚存·答范巽之书》,第349页。
    1张载著《张载集·横渠易说·系辞上》,第176-208页。
    2张载著《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十七》,第66页。
    3张载著《张载集·横渠易说·上经·复》,第113页。
    4张载著《张载集·横渠易说·下经·恒》,第127页。
    1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334页。
    2张载著《张载集·横渠易说·系辞上》,第188页。
    1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335页。
    2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气质》,第267页。
    3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气质》,第266页。
    4林乐昌《“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知北游》,第733页。
    2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345页。
    3张载著《张载集·正蒙·天道篇第三》,第13页。
    4张载著《张载集·正蒙·诚明篇第六》,第20页。
    5张载著《张载集·正蒙·至当篇第九》,第34页。
    1张载著《张载集·张子语录·语录中》,第325页。
    2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347页。
    3张载著《张载集·正蒙·太和篇第一》,第1页。至于张载“太虚”与“气”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张载学说之所会引起极不相同的诠释,主要不在于他有滞辞,而在于他为了满足宇宙论与本体论不同的要求而不自觉地产生理论的内在矛盾。”(冯耀明《文本诠释与理论转移--中国哲学文本诠释三例》,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就“虚”与“仁”的关系,我们认为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就理学的形成发展史中的“仁”思想史而论,我们倾向于认为,本体之“仁”的诠释,即“仁体”的确立,张载是一个重要的开创者,如此,才能理解朱子充分肯定并反复阐释张子的“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的命题。
    4张载著《张载集·张子语录·附·后录下》,第342页。
    5张载著《张载集·张子语录·语录下》,第326页。
    6张载著《张载集·张子语录·语录下》,第326页。
    7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程子书二》,第3329页。
    8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二》,第3329-3300页。
    1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二》,第3300页。
    2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一》,第3300页。
    3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一》,第3300-3301页。
    4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第347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30页。
    2陈荣捷《儒家的“仁”之思想之演进》
    3杨泽波《释仁》,载《孔子研究》1995年第3期。
    4参见本文孔子论“仁”节。
    5曾亦着《本体与工夫—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7国家文物局古代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
    1《郭店楚墓竹简》,第150页。
    2《郭店楚墓竹简》,第180页。
    3程颗 程颐著《二程集》,第310页。
    4程颖 程颐著《二程集》,第87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262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2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3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3页。
    2《郭店楚墓竹简》,第198页。
    3与二程同时的王安石认为,“性”与“情”是同一个东西:“性情一也。世有论者曰‘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曰性情一也。”(《王文公文集·性情》)对于王安石“性体情用”论的评价,可参看向世陵着《理气性心之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章相关节目。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3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8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80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68页。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2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0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257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3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207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4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53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433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439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81页。
    4周敦颐著《周子通书》,第42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917-918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44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907页。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12页。
    9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10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第246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511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515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91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3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292页。
    6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06页。
    7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07页。
    8一般认为,理学派所确立的“天理”一方面源自佛教禅宗之“理”(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第575页。)、华严宗的“事理”(张岂之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08页。),另一方面又是对封建礼教(封建时代的伦常关系)的本体论证,就后者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伦理学的、人际关系学的:若从道德学(我们认为,伦理与道德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兹不作具体论述。)角度看,具有自然形态倾向的“天理”如何具备正面性价值的表述方式,儒家的总德之“仁”就有被充分阐释的空间,否则,若“天理”流于自然、自在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118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460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3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21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21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81页。
    2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君以民为体赋》,第425-426页。
    3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易兼三材赋》,第437-438页。
    4范能浚编集《范仲淹全集·易兼三材赋》,第437-438页。
    5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气质》,第113页。
    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3-34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9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2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9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3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6-17页。
    7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2页。
    1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1页。
    2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1页
    3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2页。
    4张载著《张载集·正蒙·乾称》,第62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09页。
    6刘述先著景海峰编《理一分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7刘述先著《理一分殊》,第2页。
    1冯友兰《“识仁”、“体认”和“为道”》,载《中州学刊》1984年第4期。
    2冯友兰:《“识仁”、“体认”和“为道”》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3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74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20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66页。
    1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仁义礼智等名》,第252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7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9页。
    4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程子之书三》,第3268页。
    5朱人杰等主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程子之书三》,第3267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228页。
    7【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四库全书》本。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0页。
    1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四,第578页。
    2“仁者公也”(《二程集》,第105页。);“仁道难名,惟公近之,非以公便为仁。”(《二程集》,第63页。);“爱自是情,仁自是性”(《二程集》,第182页。);“爱人乃仁之端,非仁也。”(《二程集》,第433页。):“仁当何训?说者谓训觉、训人,皆非也。”(《二程集》,第314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424页。
    4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五,第634页。
    5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六,第638页。
    6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六,第639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91页。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3页。
    1牟宗三认为,“明道就仁心觉情说仁之感通与一体,重仁体呈现的境界;而伊川是以仁为客观性理,而分析出其形式特性即公,以公为仁之理,即以公为仁的一种形式特性。”(引自陈来主编《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于演变》,第183页。)今查牟氏《心体与性体》一书之《程明道之一本论·识仁篇》所摘二十条明道语录,第178-191页;《程伊川的分解表示·性情篇》所摘十六条伊川语录,第228-256页,在这三十六条语录中发现尚缺本注释之上四条引文。其实,“仁”就二程而言,皆具境界与本体的双重绾结,同时,又是工夫论的出发点(出发点不能等同于自己本身,参见下注释),但就主要影响而言,牟宗三的看法是适宜的。
    2该字为“目卓”左右结构合一,谨注。
    3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2页。
    4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41页。
    1钱穆著《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08-209页。
    2有学者认为明道《识仁篇》中“识仁”即是本体,“诚敬存之”即是工夫,而且“识仁”即是“诚敬存之”,也即本体即是工夫,二者合一,如钱穆:“《识仁篇》以诚敬二字说存心工夫,其实诚敬是心体,便是心之原来体段,与正常状态,此处工夫本体合一非二,故工夫即已是自然,不烦用力。”(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然正文中所论,钱穆有以陆九渊或曰心学解明道之学的趋向,虽然明道之学的内求工夫影响后世心学之起,却不可混同为心学家而语。以“仁”还是以“识仁”为本体,在明道思想里是明确的,多一个“识”那是决然不对的。明儒方学渐(1539-1615)曰:“识仁则见本原,然非一识之后,别无工夫。”([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40页。);牟宗三云:““先识仁体”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只本质的关键,亦即其明确的方向,而“诚敬存之”则是实现此“纯亦不已”之简易工夫。”(《心体与性体》,中册,第179页。)温伟耀说:“明道所言工夫,可以归结为两重:“开悟”,然后是“把持”这悟后的境界。前者是智慧,后者是修养。”,“开悟”即“识仁”;“把持”即“诚敬存之”(温伟耀《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识仁’也就是对人物同体的‘仁’之存在、境界的直觉、体悟。……程颗的‘识仁’方法也就是一种对自我内心的体悟、察识,是一种内求的方法。”(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09页。)方学渐、牟宗三、温伟耀与《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的写作者等都不认为“识仁”可专言为“本体”或“本原”,“仁体”是工夫的出发点,但不能说本体即工夫,本体等同于工夫;而若言明道之“识仁”即为本体,恐与明道之本意不合,却与后世心学相合,因为“识仁”可谓是“心”之主宰与活动,这与明道思想相合,但“仁为理”乃是程颢以“天理二字乃自家体贴出来”方式作为第一原理的真正意图。(天理可以说宇宙本体,仁可以说是道德本体,程颢以“仁理”合也就是将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合一从而确立为儒家人文精神的价值源泉。)明道思想影响了后世心学,但决不能认为明道就是心学家,以“识仁”为本体,则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之趋向,实不可取。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9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32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41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0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9页。
    4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76页。
    5温伟耀著《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明道“慎独”工夫的加入,本文参照了温伟耀的观点。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33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8页。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7页。
    9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27页。
    1温伟耀著《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第53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51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78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39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65页。
    6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566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184页。
    8庞万里著《二程哲学体系》,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9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10页。
    1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737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433页。
    3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5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91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66页。
    6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70页。
    7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5页。
    8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4页。
    9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43页。
    10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85页。
    1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卷十三,第634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316页。
    3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12页。
    4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8页。
    5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247页。
    1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75页。
    2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第188页。
    3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213页。
    《论语正义》、《孟子正义》、《荀子集解》、《老子注》、《老子本义》、《庄子集解》、《庄子集释》、《墨子闲诂》,《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版。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论语》(敦煌资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唐】韩愈著《韩昌黎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唐】李翱著《李文公集》[M],《四部丛刊》本。
    【宋】范仲淹著《范文正公集》[M],《四部丛刊》本。
    【宋】胡瑷著《周易口义》[M]、《洪范口义》[M],《四库全书》本。
    【宋】李觏著《直讲李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击壤集》[M],《四库全书》本。
    【宋】欧阳修著《欧阳修全集》[M],世界书局1936年版。
    【宋】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宋】周敦颐 著 徐洪兴 导读《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宋】张载 著 张锡琛 点校《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宋】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版。
    【宋】谢良佐著《上蔡先生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杨时著《龟山集》[M],《四库全书》。
    【宋】杨时著《龟山先生语录》[M],《四部丛刊》本。
    【宋】吕大临等撰《蓝田吕氏遗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宋】游酢著《游廌山集》[M],《四库全书》本
    【宋】罗从彦著《豫章文集》[M],《四库全书》本。
    【宋】张九成著《孟子传》[M]、《横浦集》[M],《四库全书》本。
    【宋】胡宏著《胡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张栻著《南轩文集》[M],《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著《朱子全书》(全2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宋】陆九渊著《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陈亮著《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叶适著《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高似孙 著 张艳云 杨朝霞 校点《史略子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邵伯温撰《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M],《四库全书》本。
    【宋】吴增著《能改斋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无撰写人《宋季三朝政要》[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宋】郑樵撰《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撰人不详《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朱熹 李幼武撰《宋名臣言行录五集》[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宋】赵彦卫 著 张国星 点校《云麓漫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元】脱脱 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张光祖 撰 徐敏霞 文青 校点《言行龟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7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黄宗羲原著《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黄宗羲著《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修订版。
    【清】全祖望著《鲒埼亭集》[M],《四部丛刊》本。
    【清】戴震著《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色1980年版。
    【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江藩著《汉学师承记·宋学师承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清】蔡上翔著《王荆公年谱考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清】丁传靖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康有为撰《康有为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版。
    谭嗣同著《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曾枣庄主编《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徐中舒主编彭裕商等编纂《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岂之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1994年版。主编《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宋元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皮锡瑞著《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马宗霍著《中国经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影印版。
    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吕思勉著《理学纲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范寿康著《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礼教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朱熹思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泽厚著《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蒙培元著《理学的演变》[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主编《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钱钟书著《管锥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石峻著《石峻文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潘富恩、徐余庆著《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徐洪兴著《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刘复生著《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刘宗贤著《陆王心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植锷著《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少明著《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崔大华著《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邓广铭、漆侠著《两宋政治经济问题》[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邓小南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姜广辉著《走出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姜林祥主编韩钟文著《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许凌云著《中国儒学史·隋唐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幼蒸著《仁学解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漆侠著《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历史研究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扬杰著《宋明家族制度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张跃著《唐代后期儒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唐文明著《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郭晓东著《识仁与定性-工夫论视域下的程明道哲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健著《朱熹思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钱穆著《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宋明理学概述》[M],台北:台湾学生出版社,民国六十六年(1988)年版。《宋代理学三书随割》[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方东美著《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版。
    陈荣捷著《朱学论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光著《中国哲学思想史》(宋代篇)[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劳思光著《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黄进兴著《优入圣域:权利信仰与正当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日】安田二郎著《中国近世思想研究》[M],东京:筑摩书房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版。
    【日】今关寿麿著《宋元明清儒学年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版。
    【美】田浩主编《宋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田浩著《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朱熹的思维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郝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译《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英】葛瑞汉著程德祥等译《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方旭东 《以意逆志于心得之--国思想史研究法的省思》,《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
    廖名春《“仁”字探原》,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庞朴《“仁”字臆断》,载《寻根》2001年第1期。
    李衡眉《“夷俗仁”发微》,载《文史哲》1992年第1期。
    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载《天府新论》1990年第6期。
    于首奎《中国“仁”爱思想发源地域考刍议》,《国际儒学研究》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新生《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
    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载《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
    白奚《“仁”字考辨》,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郭店竹简“(?)”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载《中国 哲学史》2006年第1期。
    张艳勤《原仁》,载《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李裕民《殷商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载《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陈苏镇《商周时期孝观念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原因》,《中国哲学》(第十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吴虞《说孝》,载曾振宇主编《儒家伦理思想研究》(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页。
    蔡方鹿《朱熹和张轼关于仁的讨论》[J],载《江西社会科学》1989第2期。
    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上)[J],载《齐鲁学刊》1982第1期。
    《论仁学的源流》(下)[J],载《齐鲁学刊》1982第2期。
    金春峰《朱熹<仁说>剖析》,载《求索》1995年第4期。
    牟钟鉴《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10期。
    周继旨《关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根据上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国学研究》第六
    卷,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版,第419页。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杨柱才《王安石的儒学思想》,载《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庞朴《试析仁义内外之辨》,载《文史哲》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