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渊源与变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具有很强政治权威性、很高政治定位并得到广泛运用的概念,也是一个富于争议的命题。论文试图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背景、理论来源、运用变迁及若干理论争鸣的研究与评述,揭示其内涵、实质和意义,以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新认识。作者相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考察,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党的历史和中国政治的发展。
     导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的介绍及对“中国化”内涵的辨析。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中共延安时期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都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政治现象。作为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概念,“中国化”的一般内涵是外来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获得中国特色(与中国传统相结合)并形成中国版本的理论,但是也可以理解为那种热切追求“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并力图发现或证明中华民族优异特征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共鸣。本文是在这两重意义上使用“中国化”这一概念的,并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可以作如是理解。就是说,既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体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也应充分把握其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第一章是对于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和动机的研究。认为需要进行“立体的”而非“平面的”解读,才能全面理解这一概念所传达的多重信息。考诸历史背景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谋求独立自主地位的努力,是党内斗争的政治和理论工具,是构建中国的“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钥匙”,也是毛泽东政治人格和文化观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思潮勃兴背景下中共政治和文化策略民族主义转向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相关命题如“民族形式”、“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等显然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提出的,后者是前者的深层动力所在。通过对于“民族形式”、“中国化”的诉求,不仅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获得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自主性,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权和相应意识形态的政党;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事业的汇合,使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真正成为民族的、中国的运动。对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一命题既是战略的,又是策略的,具备“有经有权”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思想来源。一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理论民族化的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批评了理论民族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失真问题;反对将民族化的特殊经验加以绝对化的错误倾向。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可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根源;二是早期思想界“问题与主义”的有关论争、中共早期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这些对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思想铺垫的作用:三是党的理论家们如陈伯达、艾思奇等人对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及对于相关口号的应用。这些对于毛泽东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四是斯大林所提出的“民族形式”和“民族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间构成了源流关系。
     第三章对于毛泽东后来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来自苏联和斯大林的外部政治压力,但也与历史语境的变迁、政治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至于后来未重新使用这一概念,则与对于“毛泽东思想”不科学的政治定位、对于传统文化价值不科学的估量有关。离开特定的历史语境来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无实际意义。虽然可以从形式逻辑的意义上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是否科学,但鉴于这一表达已经约定俗成,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明确的,所以这种讨论意义有限。至于那种认为“相结合”比“中国化”用语更规范的认识也值得商榷。
     第四章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被重新提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讲可以有如下结论:从“反倾向”斗争的视角来看,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反对错误思潮的象征;从理论创新的视角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打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门的理论钥匙”;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要求来讲,可以认为是党的政治和文化策略出现了回归民族传统的转向:在当下的中国,倡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向传统要资源,以文化求认同,以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忠诚感,已经成为执政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其为是新的“中国化”思潮。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背景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相统一的象征,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谋求通过马克思主义找到一条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又要摆脱外力控制民族命运的局面,实现民族的独立。“俄国化”与“中国化”、“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之中。
     第五章对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争鸣进行了评析:某些学术话语在如何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与政治话语的偏离。这些认识有的存在着明显的谬误,有的则有其认识的客观依据和意义,不能简单地对其加以否定或排斥。有关争论从一个侧面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包容性的命题,相关研究也有助于从多重视角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在政治话语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无立场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发展进行纯粹“客观”描述的用语,而是一个具有鲜明针对性和特定功能价值的命题。
     总之,本文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及运用历史语境的考察、理论渊源的梳理,形成的主要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其运用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认知和评价的变化。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政治术语实则是一个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高度耦合的政治概念,是党的历史上、也是当今中国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政治文化符号之一,凝聚着非常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折射着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既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及运用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有着无可否认的关联性,它兼具科学与价值的双重要求。至于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产生的争鸣,主要缘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复杂性、“中国化”内涵的多重性、传统文化的多面性。归根结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命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生命力来自于其背靠历史(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结合)、面对现实(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面向未来(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能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所总结产生的诸多富于现实生命力的理论成果,就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最好回答。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about the concept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ough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highly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political positioning, and the concept is widely used in many subjects, yet it is a controversial probl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liberate the concept. The author wants to get some new remarks about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ory origin, changes and academic contends.
     The first part named introduction is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sinicizatio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a composite concept. Study with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and theory phenomenon both in Yan'an period and in nowadays. The concept siniciz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subjects for a long period. Generally speaking, sinicization means a foreign theory applied to Chinese actual conditions, and in the application, the theory embody aesthetic tas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reflect the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finally, a Chinese edition theory was formatted. However, sinicization could be also understood in this way:reflect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propag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xtolling Chinese Ethnic People's distinct individualit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ould be understood in those ways too.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motivation of Mao Zedong put forwar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1938:firstly, it means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secondly, it symbols the inner-Party struggle between Mao Zedong and Wang Ming; thirdly, it was a theory key to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Marxism i.e. Mao Zedong Thought; fourthly, it embodied the political personality as well as the culture outlook of Mao Zedong; finally and most importantly, it symbolized the strategy and tactics nationalism transformation of both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tical and culture policy in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Beside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oncepts like National Form, Chinese work style and Chinese manner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the rising of nationalism in anti-Japanese war apparentl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as helpful to the independence of CCP from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s well as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st movement with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summaries the theory source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firstly, Marxism classical writer's theory nationalization thought was the theoretical roots; secondly, controversy about "problems and-isms" among thinkers in 1920s and the thought integrating Marxism with Chinese realities by some early Marxists paves roads to the concept; thirdly, the use of concepts like National form, sinicization by theoretical workers in 1930s may impact Mao directly. Joseph Stalin's National culture theory also was the theory sources of Mao'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ason why Mao Zedong revise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s integrate Marxism with Chinese realities and why the concept was abandoned for a long period. Besides the political pressure from CPSU and Stalin, the reason may lie in these:firstly, the changes of historical context; secondly, unscientific positioning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irdly, the un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Mao Zedong in his later years. As for the controversy which term is more accurat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or the concept integrate Marxism with Chinese realities, most of the controversy means little because the controversy divorced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nowaday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gained use in Chinese politics. We may explain this political phenomenon through historical comparison method:firstly, the term is a symbol of countertendency; secondly, it is a key to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Thirdly, it may also indicate the nationalism transformation of ruling party's theory. In a sense, it is a contradictions continuum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as well as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ose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is a summary of a controversy with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academic sector. In the study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ome academic discourses deviate from political discourses. Yet we cannot refute those academic discourses simplistically because those two kinds of views have their theory basis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respectively. Those discourses can help u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not a concept that described the spread, us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objectively yet has no political outlook.
     Briefly speaking,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means integrate Marxism with Chinese realities,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manifests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the value outlook of CCP to Marxism. The use, revise and reus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hina's realities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CP. The concept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and culture symbol in the history of CCP as well as in Chinese politics. The study with the concept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of observation about the Party's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s. All in all,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a practical concept. The vitality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omes from back-depend on the history, foot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face to the future. Just like Karl Marx said,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is to change it. Chinese·Marxism and the practice of CCP in new democracy revolution, socialis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ar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problem what i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引文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659页。
    ②这一部分的若干内容,笔者曾以《关于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思考》为题发表于《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5期。
    ①胡锦涛:《在接见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光明日报》2004年4月29日,第1版。
    ①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讲,是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在变革中国社会的所展示的伟大理论力量,取决于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注。
    ②胡为雄:《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泛化理解》,《理论视野》2008年第3期,第14页。
    ③杨楹:《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第18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①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页。
    ②参见:[美]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韩]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34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②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龚育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与民族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④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①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0页。
    ③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演变》,《理论学刊》2000年第3期。
    ⑤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①李君如:《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②[美]雷蒙德·怀利(Raymond F. Wylie),林育川译:《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第60页。
    ③[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澳]尼克·奈特(Nick Knight):《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王应一译,《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
    ⑤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7页。
    ⑥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⑦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⑧谭群玉,周兵:《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①董标:《延安新哲学会:立意高远的思想机器》,《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②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③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79页。
    ①惠晓峰,韩琳:《胡锦涛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意蕴》,《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
    ②王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因、作用和前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③杨楹:《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
    ④关于“中国化”早期运用概况,可参见张静如教授《关于“中国化”》(刊于《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一文。
    ⑤苏惠廉:《李提摩太传》,上海广学会1924年,第15页。
    ①许纪霖:《学术的本土化与世界化》,《读书》1995年第3期。
    ②例如,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本土学者与海派学者之间所进行的学术资本和话语权力竞争的体现。参见王宁:《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与出路》,《社会》2006年第6期。
    ③对于这种自主性的诉求,学界多为正面评价,但也有批评的声音。比如有学者认为:“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但当我们认真审视一下那些唱本土化高调的学者的成果,不能不表示失望。有的不过是故意标新立异,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有的本土化其实是理论的一种退化,本土化的努力产生的是一种低挡次的、拙劣的成果:有的甚至只是抄袭西方的(当然是隐蔽地抄袭)某一理论以表示与西方另一种理论决裂。这种本土化的呼声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主义情绪支配的,不是学术研究正常发展进程带来的,不是我们的理论发展到了这一步,需要也有能力进行自己的创新。有的仅仅是为了与西方不同,但又创造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结果仅仅是为了给自己贴上一个中国的标签而已。”丛日云:《中国政治研究如何为政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httD://criyun.blog.hexun.com/40365936 d.html(丛日云个人博客)
    ④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第4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学海》2000年第6期,第75页。
    ②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①侯怀银,王喜旺:《教育学中国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探索和梦想》,《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②陈金钊:《对“法学中国化”的理解》,《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③钱锦宇:《法学的“中国化”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④陈序经:《新教育的中国化还是现代化》,转引自吴冬梅等:《何谓“新教育中国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3页。
    ①张申府:《论中国化》(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日),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8、591页。
    ②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1940年2月),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38页。
    ③参见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7页。
    ④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①参见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参见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78—179页。
    ③参见金观涛:《儒家文化的深层结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http://www.xslx.com/articlel/messages02/1981.html(学说连线)
    ④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①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第83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②王桧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第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803页。
    ②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文献与研究》1985年第1期。
    ③参见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早期若干不利倾向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④杨奎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②《张闻天文集》(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④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0页。
    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19页。
    ③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②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④郭树勇:《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第70页。
    ⑤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2月创刊号。
    ②学者旺晖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民族主义运动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历史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因此,所谓民族国家在欧洲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不仅针对资产阶级社会,也针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工人阶级无祖国”的口号即对此而言。但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外围”国家,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地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并逐渐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和操纵,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形成民族自主权。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运动本身也成为创建民族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动力之一。(旺晖:《旺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比较明确地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主义关系的代表性论著,依笔者所见主要是施拉姆的《毛泽东的思想》、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与李君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刊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等。施拉姆的观点如导论综述部分所述。费正清的观点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后因素,是基于文化和历史骄傲的中国民族主义的情绪,那意味着中国不能当别人的尾巴。实际上就是说,中国人民只能接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与实际并不相符。李君如认为:民族主义是一个多义词,有人们所批评的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民族主义”,但民族主义有时也可以等同于爱国主义。苏共、共产党情报局批评南斯拉夫、中共的民族主义,则主要是认为他们的思想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常常同苏共不一致,其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地区分不同的民族主义。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所遇到的问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的。李君如的分析实际上提出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爱国主义或曰民族主义的关联性问题。除此之外,理论界基于理论认识和政治的原因,大多采取极力否认的态度,认为二者毫无相干,讨论这一问题是在混淆视听。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②《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52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①[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③张治江:《抗战前夕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探略——从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说起》,《湖湘论坛》2008年第1期。需要指出的是,信奉“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在“安内”的同时也并未放弃“攘外”,蒋介石在华北事变后发表了富于民族主义情怀的谈话,在祭拜黄帝陵的祭文中,国民党也立誓“国人齐起”、“还吾故土”。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59页。
    ①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55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606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642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0-4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①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②[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①《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3页。
    ②根据《毛泽东选集》第3卷收录的《反对党八股》报告可知,这4篇文章分别是:从《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中摘录的关于列宁怎样做宣传的论述;从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报告中摘录的论宣传的讲话;从《鲁迅全集》中选出来的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写文章的信;从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摘取的论“学习”部分。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102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②[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 《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③张申府:《论中国化》(1939年2月20日),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8—589页。
    ④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3页。
    ②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③胡为雄:《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④参见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②《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9页。
    ③《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115页。
    ①[美]雷蒙德·怀利:《毛泽东政治权威形成的历史氛围》,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2卷):从奠基者到“红太阳”》,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②关于蒋介石地位的平行上升对于中共树立毛泽东领袖权威影响的论述,可参考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8、791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
    ④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毛泽东思想广泛的宣传和学习活动给予的支持概况,可参考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⑤石仲泉:《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汇报》2005年8月15日,第10版。
    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⑦《近代史中国史料丛刊》第49-5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版,第540页,转引自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①《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7—638页。
    ②王明:《中共五十年》,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年版,第15页。
    ①《张闻天文集》(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454页。
    ②张国焘: 《我的回忆》(第3册),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421、424页。
    ③《中共中央支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①[澳]尼克·奈特(Nick Knight):《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王应一译, 《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91页。
    ②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79页。
    ③[美]雷蒙德·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 年第6期,第60-61页。
    ①葛荃:《作为政治人格的狂捐、乡愿与伪君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第133页。
    ①桑国宽:《试论毛泽东的政治人格》,《晋阳学刊》1998年第4期。
    ②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论纲(下)》,《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第25页。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1页。
    ④《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9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91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页。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63页。
    ④《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74页。
    ⑤[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①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
    ③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④[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72页。
    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页。
    ④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264页。
    ①这一部分的写作参考了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9—67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39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①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第6期,第645页。
    ②[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李方准、梁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379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2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②易杰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④《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⑤《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页。
    ①张国宏:《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2001年第2期,第76页。
    ①王明生:《“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96—40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④《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①黄兴涛,刘辉:《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民族性”意识的觉醒及其理论意义》,载于《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1期,转引自http://www.historychina.net(中华文史网)
    ②新启蒙运动主要指“一二·九”运动后,在民族危机意识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由中共理论家陈伯达发动并联合一部分文化人,在北平、、上海和重庆等地,所发动的一场在“新启蒙运动”口号下所进行的有关思想、文化、组织和社会活动。之所以冠以“新启蒙”,是因为它相对于“五四启蒙运动”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启”中国的传统专制主义加于人民的“蒙”而言,新启蒙运动不仅要以无产阶级的新哲学“启”传统文化之“蒙”,而且还要启五四时代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加于人民之“蒙”。参见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③《解放》一卷二十四期,1937年11月20日,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5—363页。
    ④《解放》一卷二十四期,1937年11月20日,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370页。
    ①《解放》第三十九期,1938年5月22日,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1—382页。
    ②《解放》,第43—44合期。
    ①《艾思奇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③理论界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所写的被视为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哲学基础的理论名篇《实践论》、《矛盾论》,便深受艾思奇、李达等人的影响。
    ④[美]雷蒙德·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第60页。
    ⑤[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①黄少群,匡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张闻天最早提出来的》,北京日报,2008年10月27日。
    ②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③董标:《延安新哲学家会:立意高远的思想机器》,《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第63页。
    ①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张仲实译,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344-347页。
    ②参见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4-59页。
    ①《解放》,第46期。
    ①[韩]金良守:《论“民族形式”论争的发端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第51—52页。
    ①本章主体内容以《也谈毛泽东为什么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为题发表于《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
    ②参见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参见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④《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①《彭真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③参见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④《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此外,直到1960年11月苏共中央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仍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说成是“搞民族主义”,中苏论战公开化后苏联理论界更是批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其扣上“反列宁主义”的大帽子。
    ⑤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⑥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2期。
    ⑦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铸就中国气派》,《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9日第3版。
    ①周连顺:《毛泽东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之原因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
    ②易杰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龚育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问题答记者问(上)》, 《学习时报》2005年4月4日。
    ④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第4
    ⑤参见石仲泉、萧延中主编:《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②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第45页。
    ③胡乔木曾指出,毛主席发动整风运动是因为他当时认为,无论在延安还是全国各根据地,让干部集中一段时期学习、整风,也是可能的。自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国共两党的军事摩擦有所减少,两党的政治关系有所松动。特别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政治态度不能不有某种变化,总的趋势有利于国内局势的缓和,新的反共高潮在短时间内发动不起来。(《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④张喜德:《共产国际与延安整风》,《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82—83页。
    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4页。
    ①毛泽东在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因为中苏两党论战,要反对苏共以世界革命中心、马列主义权威自居的“老子党”心态,重提过“马列主义中国化”,并“风趣地”与刘少奇谈到了版权问题。但也仅此一次而已,而且谈话带有回忆性质。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②[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页。
    ③[美]理查德·尼克松:《领导者》,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280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⑤沈志华:《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33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01页。
    ②王任重:《实事求是的典范》,《中国青年》,1978年第4期。
    ①《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97、123页。
    ②[西]霍尔迪·霍安·巴尼奥斯:《中国模式就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耳光》,载《参考消息》2009年9月12日。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第91页。
    ③[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301—302页。
    ④比如,在70年代初期把朱元璋的谋士朱升所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改造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以揭示在世界冷战格局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问题。
    ⑤参见:《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2/65450/4429430.html
    ⑥萧延中:《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页。
    ①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4页。
    ②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204页。
    ③张立慧:《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①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6页。
    ②《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②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常绍舜:《当今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报》2006年9月7日,第1版。其实,按照这种逻辑,理论界所讨论的社会学中国化、教育学中国化等等问题便都成为不科学的提法了,也要成为伪问题了。显然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形式的表面化理解。
    ①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页。
    ②《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85页。
    ③参见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①《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803页。
    ②张翼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4期。
    ③郑又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审视》,《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④吴玉才:《毛泽东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4期。
    ①参见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张永昌:《论理论联系实际》,《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①[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译者序)第5页。
    ②参见拙作:《关于“相结合”若干问题的辨正》,《求实》2007年第6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①本章主要内容以《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被重新使用的原因》为题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
    ②《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③惠晓峰,韩琳:《胡锦涛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意蕴》,《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
    ④王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因、作用和前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①杨楹:《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
    ②周良书,陈自才:《论新时期党内的反倾向斗争》,《江淮论坛》2001年第3期。
    ①包心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②张洪顺:《关于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③王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因、作用和前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第12页。
    ④转引自雷云:《客观、全面、辩证地对待反倾向的问题》,《中华魂》2004年第6期,第30页。
    ①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求是》2006年第16期,第9页。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7年第21期,第5页。
    ③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08年第24期,第14页。
    ④即“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 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②[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9-80页。
    ③所谓“意识形态飘浮”,是指大众传媒可以铺天盖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飘浮在空中。参见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①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求是》2004年第1期,第4页。
    ②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07年第21期,第5页。
    ③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08年第24期,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石仲泉:《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王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因、作用和前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第12页。
    ②张锡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①陈晓明:《回归传统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②方克立:《评第二次文化热的话语转换》,《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5期,第61页。
    ①萧功秦: 《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 《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25页。
    ②对于执政党的政治属性,江泽民在2001年所发表的“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重提“两个先锋队”的论断被称为是“对于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概括,丰富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对于中共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见秋石:《论两个先锋队》,《求是》2002年第3期,第11页。
    ③胡锦涛:《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9期,第1页。
    ①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读书》2006年第11期,第18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88—93页。
    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大地上所掀起的“祭祖”、“国学热”热潮,除了有地方官员发展GDP、追求政绩的考虑外,不能不说其中有着政治的考虑,是倡导传统文化的学者和执政党共谋的产物。
    ①张岂之:《关于“和谐”理念的思考》,载王俊义主编: 《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②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③萧功秦:《中国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改革》,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①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读书》2004年第11期,第18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35页。
    ③王桧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③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0页。
    ①本章主要内容以,《“真理说”还是“中性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争鸣述评》为题发表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3页。
    ④张静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想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第88—89页。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80-483页。
    ②龚育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与民族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陈文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我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祺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7页。
    ①齐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和新任务》,《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46页。
    ②王扬:《<河殇>大讨论述评》,《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3期,第5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②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451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0—481页。
    ②林克,王凡:《我所知道的毛泽东》, 《人物传记》2007年第6期,第9-10页。
    ③参见许杭生:《佛教的中国化》,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②毛泽东在1956年《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便谈论了这样的问题。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李述森:《论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过程中含义的改变》,《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
    ②赵明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487页。
    ①邹诗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91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4页。
    ②刘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特征》,《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①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83页。
    ③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5、《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2(上、中、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8、《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9、《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8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5、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8、赵明义等:《理论与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包心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林甘泉主编:《孔子与20世纪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郑达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3、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7、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冯崇义:《国魂,在国滩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6、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37、 Raymond F. Wylie:The Emergence of Maoism (Mao Tse-tung, Ch'en Po-ta, and the Search for Chinese Theory 1335-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3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0、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4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3、[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 2007年版。
    44、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5、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47、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9、[韩]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1、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许杭生:《佛教的中国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53、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54、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册),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55、[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吕文镜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56、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1-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57、[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
    58、王彩玲:《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0、周尚文,郝宇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62、郑谦:《延伸与准备——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6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4、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65、《延安文艺丛书》(第一卷,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6、王守常:《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7、都培炎:《“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69、[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李方准、梁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0、旺晖:《旺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1、戴茂林,曹仲彬:《王明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2、包心鉴:《当代全球化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野》,《东岳论丛》,2006年第11期。
    3、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2期。
    4、葛荃:《作为政治人格的狂捐、乡愿与伪君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
    5、张锡恩:《略论重新审视国际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6、张锡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7、王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因、作用和前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8、崔桂田:《马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2期。
    9、李新宇:《硝烟中的迷失——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10、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读书》,2007年第11期。
    11、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2、曾景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考察》,《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3、姚洪越:《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4、[美]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另一种典范?》,中 国选举与治理网。
    15、[美]彼得·卡赞斯坦:《美国帝权下的中国崛起:美国化与中国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
    16、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6月上。
    17、黄兴涛,刘辉:《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民族性”意识的觉醒及其理论意义》,《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1期。
    18、陈旭麓:《传统·启蒙·中国化》,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编:《时代思潮(1)——五四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石国亮:《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0、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1、王桧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22、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论纲(上、.中、下)》,《党的文献》,2002年第1、2、3期。
    23、刘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特征》,《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24、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早期若干不利倾向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
    25、(新加坡)郑永年:《自由主义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前途》,《联合早报》(2009-08-11)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0811.shtml
    26、丛日云:《中国政治研究如何为政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对欧博文教授演讲的总结性点评》,http://criyun.blog.hexun.com/40365936_d.html(丛日云个人博客)
    27、安希孟:《基督教“中国化”简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735405/(豆瓣网)
    28、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9、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学海》,2004年第1期。
    30、张洪顺:《关于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1、臧宏:《“中国化”辨析》,《安徽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32、徐经泽,吴忠民:《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33、许纪霖:《二种危机与三种思潮——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34、金太军:《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以吏为师”现象》,《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5、林默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与问题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36、张永昌:《论理论联系实际》,《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37、张宝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早期历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8、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39、谭群玉、周兵:《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40、董标:《延安新哲学会:立意高远的思想机器》,《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41、[中国台湾]温洽溢:《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东亚季刊》,1998年第2期。
    42、[中国台湾]陈泓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东亚季刊》,2000年第4期。
    43、张立慧:《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4、张丰清:《论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主义思想的渊源和特点》,《学海》,2004年第1期。
    45、许华卿:《“中国化”涵义的历史考察》,《湘潮》,2007年第10期(下半月)。
    46、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47、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48、萧功秦: 《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49、萧功秦: 《民族主义与世纪之交的思想分化》,《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50、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书屋》,2002年第5期。
    51、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52、马岩:《意识形态与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53、尹保云:《现代化研究中的庸俗特色论》,《学术界》,2005年第2期。
    54、韩真:《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6期。
    55、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56、蔡乐苏,曾静:《弹性的符号——抗战时期中共言说中的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7、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68、郑崇玲,李方祥:《农民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9、赵林:《国学热的文化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0、周志山:《从伽达默尔的“理解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71、李维武:《毛泽东“实践观”的中国性格》,《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2、田子渝:《1938年毛泽东与王明政治关系评析》,《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4期。
    73、陈廷湘:《论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
    74、李君如:《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75、李君如:《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76、王增智:《当代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性》,《求索》,2009年第1期。
    77、徐艳玲:《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78、钱可威:《浅析列宁的“爱国主义”观》,《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1、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沈文慧:《延安文学与农民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张海燕:《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2、 http://myy.cass.cn(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3、 http://www.studytimes.com.cn(学习时报网)
    4、 http://www.xinhuanet.com/(新华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