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诗歌学问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问化问题作为一个极富民族文化内涵和诗性内涵的诗学命题,贯穿了中国古典诗学发展过程的始终。学问化的诗学特征,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作家的创作中有着或强或弱、或显或隐的表现。在经历了充分的积累之后,发展到宋代,宋人凭借他们的学问修养,大量以学问为诗,其诗歌前所未有地表现出了学问化的特征,学问化特征也就成为了宋诗特色的最鲜明的表现形式。本文以宋代诗歌的学问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系统地梳理宋人的学问化诗学理论和宋代学问化诗歌创作的发展过程,探讨学问化特征在他们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及学问化诗学倾向形成的文化动因,以突显宋诗的学问化诗性内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宋诗及宋代诗学理论的认识。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论了将“学问化”纳入研究视野而使之成其为“问题”的学理依据,简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对宋诗学问化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其对于宋代诗歌研究的意义;对诗歌学问化的内涵做了简要阐释,对诗歌与学问发生联系的途径及学问化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形态也做了简要说明。
     第一章阐述了宋代诗歌学问化问题生成的背景,包括文化背景、诗学渊源和诗学背景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宋代文化在发展中逐步定型并走向高度繁荣,是宋诗学问化倾向形成的文化背景,宋代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宋诗学问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态,也决定了宋诗学问化的深度和广度。从诗学渊源上来说,杜甫、韩愈、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学问化诗歌的创作,是宋诗学问化诗歌创作的先导。宋代学问化诗歌的创作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忌俗求雅的美学趣尚和破体为文的诗学倾向的背景下进行的。
     第二章从整体上对宋代学问化诗歌创作主体的身份进行了区分,依据宋人的论述,对诗人之诗、学者之诗和文人之诗进行了比较和区分。大体说来,宋代学问化诗歌创作主体的身份,包括学者的诗人化和诗人的学者化的双向发展。诗人之诗、学者之诗和文人之诗在学问含量上有很大不同,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审美风格。
     第三章对宋代的学问化诗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在对前代学问化诗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从诗歌的本质论、主体修养论、创作论、批评鉴赏论等方面,对宋人的学问化诗学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宋人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可以“意理”一词来加以概括;宋人也强调创作主体学问的修养,认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学问修养是作家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创作论的角度看,一是关于材料的积累,二是关于诗歌创作的手法,宋人的诗学理论都表现出了对于重视的学问。宋人将诗歌的鉴赏、批评与学问联系起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问化诗批评歌鉴赏理论。
     第四章是对宋代学问化诗歌的研究。宋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揉入自己的学问,使诗歌表现出了鲜明的学问化倾向。大致说,西昆体诗歌是宋诗学问化的肇端;以欧阳修等为代表的诗人,他们诗歌的学问化倾向对宋调的成型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安石也大量以学问入诗,其诗歌也表现出了浓厚的书卷气与学问化色彩;苏轼作为宋代最博学的诗人,其诗歌堪称宋代学问化诗歌的典范;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诗人,创作了许多学问化特征极鲜明的诗歌,学问化也成为了这一诗派最重要的群体特征,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为宋型诗的最典型的代表;南宋时期的中兴诗人和刘克庄的诗歌,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学问化特征。
     第五章探讨宋人的知识结构与宋诗学问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宋人形成了以经学与史学为底蕴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宋人的知识结构中,经学知识、史学知识和集部知识,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宋诗学问化特征的形成及其表现形态产生了影响。类书作为中国传统典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宋人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对宋诗学问化特征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As a poetics proposition which is full of national cultural meaning and poetics connotation, knowledgeability we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Knowledg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has a strong or weak, implicit or explicit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riter's poetic works. After a fully accumulation, people of Song dynasty put a lot of knowledge into their poems,which made the poem show the character of knowledgeability unprecedented,and thus knowledgeability of characteristics became the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ng poetry. This paper is mainly studying the knowledgeability of Song poetry,which aim is to systematically sort through the knowledgeability poetic theory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tostudy the manifestations of knowledg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poem and the culture cause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tendency of poetry knowledg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for the poetry and poetic theory knowledge of Song Dynasty more deepl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accounts for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bringing'knowledge' into the researchscope of poetry that make it become one'questions', introduce the the basic studing situation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of Song Dynas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studies of Song poetry briefly,and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of poetry, the ways to connect the poem and knowledge, the knowledge's manifestations in the poems.
     The first chapter clarify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etry knowledgeability, which including cultural background, source of the poetics and poetics background.The cultural developments of Song Dynasty to its high prosperity i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the uniqueness of Song culture decided manifestations of the character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And also decide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From the source of the poetics, the poet in late Tang dynasty such as Du-Fu, Han-Yu, Li-Shangyin and others'poetic practice was the guide of the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of Song Dynasty.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of Song Dynasty were compo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ly creative conscious, aesthetical tendency of avoiding slang and advocating elegance and writing poetry by breaking the boundary of various literary genres.
     The second chapter make a distinction for the identity of poetry creators overall, telling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aring the poet's poem, scholar's poem and literator's poems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people of the Song Dynasty. Generally speaking, the identity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main composed in Song dynasty which have developed in both directions—a poet to be a scholar and a scholar to be a poet. Poetry by poet, by scholar and by literator have great differ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portion, showing different aesthetic style also.
     The third Chapter sums up the theory of the knowledgeability poetics of Song Dynast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was discussed in terms of its theory of essence, theory of subject cultivation, theory of composition, theory of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and so on,which were based on brief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ics theory of the past. The theory of poetics essence of the people of Song Dynasty can be used "ideology" to sum; They also emphasized subject cultivation for creators and thought tha erud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to the writers; From the composing view, the theory of poetry of Song were very fussy about knowledge both in material accumulation and writing techniques. People of Song Dynasty connected the poem appreciated, criticism with knowledge and formed an special poetics theory.
     The forth chapter studyies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creation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in Song Dynasty. Poet have already added their knowledge when they composed the poem, which made many poems show invisible knowledgeability character. Generally speaking, poems of Xikun poets is the beginning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creation; As represented by Ouyang-Xiu(欧阳 修),the new change group wrote a lot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which effecting greatly to the forming of style of Song poetry. Wang-AnShi (王安石) also added a lot of knowledge into his poems which shown rich scholar's style and knowledgeability character; Su-Shi, the most knowledgeable poet whose poem called the model of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in Song; As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Jiangxi poetry school, Huang-Tingjian composed a lot of knowledgeable poem. knowledgeability also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of song poetry. The poetry of Zhongxing poet poet and Liu-Kezhuang in South Song also shown this character.
     The fifth chapt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ability poetry in Song, People of Song Dynasty formed their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ased on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y. Their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knowledge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and Ji-Departmen knowledge were influenced the character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and its showing style by different ways. Classified boo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 book and supplied a lot convenience for people getting knowledge and also influenced the character of knowledgeability of poetry of Song Dynasty.
引文
①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页。
    ①魏中林《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与清诗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463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①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0页。
    ①沈曾植《海日楼遗札·与谢复原》,见钱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5页。
    ②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①梁昆《宋诗派别论》,东升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29页。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①张海鸥《北宋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①思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4页。
    ③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85页。
    ④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7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109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0页。
    ②王暐《道山清话》,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第4-5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2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1页。
    ③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6页。
    ①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9-130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23页。
    ①陈衍《陈石遗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7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引《瑶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6页。
    ②叶适《习学纪言序目》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00页。
    ③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补订本),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4页。
    ②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97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8页。
    ②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04页。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七十册,《职官》十八之五十,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2779页。
    ①曾巩《曾巩集》,陈杏珍、晃继周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75页。
    ①王应麟《困学纪闻》,翁元圻注,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774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9页。
    ①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86页。
    ②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66页。
    ③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9页。
    ①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29页。
    ②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③欧阳修《六一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6页。
    ①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引《漫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30页。
    ③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65页。
    ①欧阳修《六一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2页。
    ②刘克庄《魏司理定清梅百咏》,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25页。
    ①费衮《梁溪谩志》卷七,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②王禹俩《小畜集》卷十八《答张扶书》,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六三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 52页。
    ①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2页。
    ②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四),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406页。
    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2页。
    ①张忠纲《杜甫诗话校注五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240页。
    ②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①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8页。
    ②杜甫《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43页。
    ③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8-349页。
    ④姚宽、陆游《西溪丛语家世旧闻》,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1页。
    ⑤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页。
    ⑥周辉《清波杂志校注》,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55页。
    ①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②王得臣《麈史》,俞宗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③李颀《古今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0页。
    ④黄庭坚《论作诗文》, 《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翁方纲《石洲诗话》,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②韩愈《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2页。
    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七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9-110页。
    ④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⑤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①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0-71页。
    ②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3页。
    ③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3页。
    ①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③李复《与侯漠秀才书》,《全宋文》第一二二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④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8-69页。
    ①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页。
    ②许顗《彦周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1页。
    ③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6页。。
    ④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98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7页。
    ②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1页。
    ①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7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引宋祁《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33页。
    ③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0页。
    ④吕本中《童蒙诗训》,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6页。
    ①黄庭坚《书缯卷后》,《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②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69页。
    ③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4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
    ②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卷十二《再次韵杨明叔并引》,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41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3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2页。
    ③俞文豹《吹剑录全编》,张宗祥校订,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
    ①姜夔《白石诗词集》,夏承焘校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卷首。
    ②陈善《扪虱新话》卷七,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③谢榛《四溟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75页。
    ④项安世《项氏家说》,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2页。
    ①孙梅《四六丛话》,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①韩愈《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5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09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143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542页。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补订本),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0页。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补订本),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0页。
    ①梁启超《王安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79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12页。
    ②程颗、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9页。
    ③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0页。
    ①方回《桐江续集》,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九八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87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3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08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68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7-78页。
    ②李复《与侯漠秀才书》,《全宋文》第一二二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刘克庄《何谦诗跋》,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88页。
    ①刘克庄《竹溪诗序》,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一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780页。
    ②刘辰翁《刘辰翁集》,段大林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③黄宗羲《南雷文定》卷一《后苇碧轩诗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59页。
    ①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二八七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9页。
    ①刘克庄《恕斋诗存稿跋》,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41页。
    ②孙承恩《东岩集文简集方斋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59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①朱熹《孟子集注·孟子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7页。
    ③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7页。
    ①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①陈乔枞《韩诗遗说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七十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页。
    ①葛洪《抱朴子外篇校笺》(下),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3页。
    ②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8-149页。
    ③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15页。
    ⑥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4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15-616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9-700页。
    ①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页。
    ②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页。
    ③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8页。
    ④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7页。
    ⑤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9页。
    ⑥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7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引蔡絛《西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六引蔡絛《西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83-384页。
    ②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4-455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0页。
    ②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0页。
    ③黄庭坚《论作诗文》,《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④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页。
    ①刘克庄《跋赵孟侒诗》,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94页。
    ②刘克庄《听蛙诗序》,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6页。
    ①蔡天启《蔡宽夫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9页。
    ②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9页。
    ①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6页。
    ②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8页。
    ③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页。
    ④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
    ⑤黄庭坚《题意可诗后》,《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⑥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页。
    ①何汶《竹庄诗话》引《漫斋语录》,常振国、绛云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页。
    ②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7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页。
    ④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⑤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5页。
    ⑥郭绍虞《宋诗话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页。
    ②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页。
    ①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诗言志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8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5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5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83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5页。
    ⑤钟嵘《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页。
    ⑥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与元九书》,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0页。
    ①刘放《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5页。
    ②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页。
    ③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5页。
    ④吴可《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1页。
    ⑤吴可《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9页
    ①梅尧臣《续金针格》,陈应行编《吟窗杂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56-557页。
    ②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2页。
    ③黄庭坚《与王观复书》,《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2006年版第297页。
    ④戴复古《石屏诗集》卷首包恢序,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597页。
    ①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②徐度《却扫编》,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二八六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2页。
    ①曾几《茶山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第87页。
    ②黄庭坚《跋书柳子厚诗》,《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③吕本中《童蒙诗训》,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5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5页。
    ②黄庭坚《书旧诗与洪龟父跋其后》,《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③黄庭坚《与韩纯翁宣义书二首》,《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④黄庭坚《大雅堂记》,《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①黄庭坚《论作诗文》,《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黄庭坚《书枯木道士赋后》,《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③黄庭坚《与王观复书》,《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④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79页。
    ①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二十三,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四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233页。
    ②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376页。
    ③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页。
    ②朱熹《行宫便殿奏劄二》,《朱熹集》卷十四,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47页。
    ①黄庭坚《与王观复书》,《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②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7页。
    ③楼钥《攻娩集》卷五十二,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梅尧臣《续金针格》,陈应行编《吟窗杂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63页
    ②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2页。
    ①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8页。
    ②唐庚《唐子西文录》,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7页。
    ③叶梦得《石林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3页。
    ④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9页。
    ①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9页。
    ②何汶《竹庄诗话》,常振国、绛云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页。
    ③唐庚《唐子西文录》,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7页。
    ①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5页。
    ②吴可《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4页。
    ③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2页。
    ①刘克庄《晚觉翁稿序》,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3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4-715页。
    ②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③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页。
    ④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1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页。
    ①黄庭坚《论作诗文》,《全宋文》第一○七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0页。
    ③吴开《优古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页。
    ④旧观《临川集》“肯顾北山如慧约,与公西崦斸苍苔。”尝爱其“斸”字最有力。后读杜集“当为斸青冥”,“药许邻人斸”;退之“诗翁憔悴斸荒棘”,“窜豁斸株橜”;子厚“戒徒斸云根”,虽一字之法,不无所本。(见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3页。
    ⑤《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之作》,末句云:“独抱遗编校舛差。”盖郎中惠诗云云,次韵解之,末句云:“真成勾践胜夫差。”两“差”字不同音,何故作同音押韵?必有来历,姑记之以俟知者。诗见建本重编《南昌文集》卷第四十一。押韵“夫差”不音茶,当以押韵为证。(见吴可《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0页。)
    ⑥元丰中,王禹口《饯文潞公》诗云:“功业独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最为的当。然此语亦本白乐天《上裴晋公》:“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世间佳语,未有无来历也。(见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6页。)
    ①吴开《优古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页。
    ②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1页。
    ③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1页。
    ④赵令畴《侯鲭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页。
    ⑤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7页。
    ①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4页。
    ②吴聿《观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页。
    ③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7页。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引《潘子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6页。
    ⑤张忠纲《杜甫诗话六种校注》,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59页。
    ①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5页。
    ②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
    ③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983年版第323页。
    ④吴聿《观林诗话》云:半山《酴醿金沙》诗云:“我无丹白看如梦,人有殊铅见即愁。”孙思邈云:“苟丹白存於心中,即神灵如不降。”其用事精切如此。(见吴聿《观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页。)
    ①韦应物诗云:“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又《杂言送人》云:“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此可为用事之法,盖不拘故常也。(见黄彻《(?) 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9页。)
    ②作诗用事,要如禅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秘密藏也。杜少陵诗,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人徒见凌轹造化之工,不知乃用事也。《祢衡傅》:“挝渔阳掺声悲壮。”《汉武故事》:“星辰影动摇”,东方朔谓“民劳之应”。则善用故事者,如系风捕影,岂有迹耶?(见李颀《古今诗话》,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0页。)
    ③前辈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李商隐《人日》诗云:“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离家恨得二年中。”正如前语。若《隋宫》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则融化斡旋如自己出,精粗顿异也。(见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7页。)
    ④见黄彻《(?) 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1页。
    ①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1页。
    ②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4页。
    ①欧阳修《六一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9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5页。
    ③严有翼《艺苑雌黄》,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36页。
    ①范温《潜溪诗眼》云: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老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亦极绮丽,其模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其言春容闲适,则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言秋景悲壮,则有“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夺造化。(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6页。)
    ②陈善《扪虱新话》卷七,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③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0-321页。
    ①翁方纲《石洲诗话》,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123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60页。
    ②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083页。
    ③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42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66页。
    ②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877页。
    ③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42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4页。
    ⑤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533页。
    ⑥杨亿《西昆集序》,《西昆酬唱集注》,王仲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⑦杨亿《武夷新集自序》,《全宋文》第十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⑧杨亿《贺试中贤良启》,《全宋文》第十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
    ⑨杨亿《送进士隙在中序》,《全宋文》第十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
    ⑩杨亿《温州聂从事永嘉集序》,《全宋文》第十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9页。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2610页。
    ②袁枚《随园诗话》,王英志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①翁方纲《石洲诗话》,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2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正》卷十九,孙猛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82页。
    ③杨亿等《西昆酬唱集注》附录二,王仲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①曾枣庄《论西昆体》,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76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88-589页。
    ②翁方纲《石洲诗话》,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③欧阳修《六一诗》,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6页。
    ①翁方纲《石洲诗话》,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②《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第78页。
    ③杨亿等《西昆酬唱集注》附录二,王仲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⑤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七),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74页。
    ⑥欧阳修《六一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页。
    ①叶适《石林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7页。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4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5-2136页。
    ②洪惠、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2页。
    ①田况《儒林公议》,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四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725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十,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引叶适《习学记言》语,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2页。
    ③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④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59页。
    ①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页。
    ①赵仁硅《宋诗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页。
    ②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8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09页。
    ①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四),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61页。
    ②黄震《黄氏日钞》卷六一,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二三五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7页。
    ①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钱晋斋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9页。
    ②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朱文公语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0-201页。
    ①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四),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560页。
    ①吴之振等《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6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6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以人而论,则有苏李体、曹刘体……东坡体、山谷体、后山体、王荆公体、邵康节体、陈简斋体、杨诚斋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58-59页)以人而论,列宋人诗体七目,王诗即居其一。
    ②王安石《王荆公文诗笺注》,李壁笺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17页。
    ③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①蔡天启《蔡宽夫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9页。
    ①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3页。
    ②严有翼《艺苑雌黄》,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0页。
    ③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5页。
    ①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①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89页。
    ②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6页。
    ③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页。
    ④周紫芝《竹坡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引《遁斋闲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38页。
    ⑥沈雄《古今词话》,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160页。
    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1页。
    ②朱自清《宋五家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③叶梦得《石林燕语》,侯忠义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7页。
    ①詹大和等《王安石年谱三种》,裴汝诚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2页。
    ②孙规《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十一《押韵序》,丛书集成续编第102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965页。
    ③王直方《王直方》,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0页。
    ④叶适《石林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2-423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引《西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35页。
    ③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9页。
    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11页。
    ①刘麟生、方孝岳等《中国文学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页。
    ①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8页。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72页。
    ①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0-321页。
    ①费衮《梁溪谩志》卷七,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①梁启超《王安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①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83页。
    ②梁启超《王安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③梁启超《王安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①朱庭珍《筱园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9页。
    ①苏辙《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1页。
    ②苏辙《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2页。
    ③张道《苏亭诗话》卷一。
    ①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32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7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1页。
    ②叶适《石林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3页。
    ①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79页。
    ②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4-105页。
    ③黄彻《碧溪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9页。
    ④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9-60页。
    ①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8页。
    ①费衮《梁溪谩志》卷七,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②方回《汇评》卷二十,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第880页。
    ③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80页。
    ①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37页。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140页。
    ②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11页。
    ①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9页。
    ①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9页。
    ①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4页。
    ①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引查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28页。
    ①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99页。
    ②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64页。
    ①邵浩《坡门酬唱集》卷首,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四五○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3页。
    ①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9页。
    ②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09页。
    ②黄庭坚《答何静翁书》,《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291页。
    ③《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①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15页。
    ②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首。
    ③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首。
    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7页。
    ⑤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8页。
    ①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3页。
    ②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4页。
    ①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页。
    ②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4页。
    ①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0-331页。
    ②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79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19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65页。
    ①刘埙《隐居通议》,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65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33页。
    ③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86-787页,题下注引《潜夫诗话》。
    ④王若虚《滹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0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77页。
    ①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7页。
    ②黄庭坚《与王立之承奉帖》,《全宋文》第一○五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
    ①黄庭坚《与洪氏四甥书》,《全宋文》第一○五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②黄庭坚《与子智帖》,《全宋文》第一○五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③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3页。
    ①可参看周裕锴《宋代<演雅>诗研究》,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②黄庭坚《毕宪父诗集序》,《全宋文》第一○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①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42页。
    ①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4页。
    ②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6页。
    ③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4页。
    ①黄庭坚《与赵伯充书》,《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②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5页。
    ③范月妖《陈师道及其诗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261页。
    ④许尹《黄陈诗集注序》,陈师道《后山诗注补笺》,任渊注,冒广生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93页。
    ①任渊《后山诗注目录序》,陈师道《后山诗注补笺》,任渊注,冒广生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②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第1167页。
    ③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1页。
    ④苏轼《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7页。
    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页。
    ⑥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页。
    ①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引,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1页。
    ②陈与义《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简斋诗笺》又序。
    ①葛胜仲《丹阳集》卷八《陈去非诗集序》,丛书集成续编第102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620页。
    ②陈善《扪虱新话》卷八,据涵芬楼旧版影印,上海书店1990年版。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二引《漫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3页。
    ①可参看莫砺锋《陆游诗中的学者自画像》一文,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①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306页。
    ①杨万里《诚斋荆溪诗集序》,《诚斋集》卷八十一,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八八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页。
    ②周必大《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文忠集》卷六十一,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八三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6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926页。
    ②此依吴洪泽《尤袤著述考辨》之说,见《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①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一五,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08页。
    ②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页。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②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
    ③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页。
    ①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
    ②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③刘埙《隐居通议》,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4-215页。
    ①方回《桐江集》,宛委别藏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4-235页。
    ②全祖望《鲒埼亭文集选注》,黄云眉选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416页。
    ③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年版第195页。
    ①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第613页。
    ②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③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80页。
    ④朱东润《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291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9页。
    ②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
    ③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十七,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第704页。
    ①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968页。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页。
    ②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00页。
    ①周必大《文忠集》卷四十九,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八三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7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5页。
    ③永瑢等《钦定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2142页。
    ①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引徐玑语,《四部丛刊初编·水心先生文集(卷21)》。
    ②顾嗣立《寒厅诗话》,郭绍虞《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①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三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九十四,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45-146页。
    ②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三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九十四,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45页。
    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48页。
    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三十四,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365页。
    ⑤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88页。
    ①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92页。
    ①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13页。
    ②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3页。
    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六,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一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794页。
    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20页。
    ⑤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三十四,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365页。
    ①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94页。
    ②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8页。
    ③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0页。
    ④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⑤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页。
    ①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2页。
    ②刘克庄《后村题跋》,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3页
    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25页。
    ④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①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页。
    ②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页。
    ③刘克庄《后村诗话》,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页。
    ④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①韦居安《梅礀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0页。
    ②韦居安《梅礀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571页。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
    ①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页。
    ①可参看王锡九《刘克庄诗学研究》第2页,黄山书社2007年版。
    ①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457页。
    ①苏辙《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2页。
    ②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页。
    ③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425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50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6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6页。
    ①庞天佑《考据学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页。
    ②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③李攸《宋朝事实》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39页。
    ①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十三《进唐鉴表》,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三六七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2页。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8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1976中华书局年版第9607页。
    ①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96-197页。
    ①王世懋《艺圃撷余》,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4页。
    ①洪亮吉《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页。
    ②傅刚《文选版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对历代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深入的考辨,全面地清理出了宋代《文选》刊印的基本情况,可参看。
    ①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9-430页。
    ①王宁、李国英《李善<昭明文选注>与征引的训诂体式》,《文选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1992年版第57页。
    ②王宁、李国英《李善<昭明文选注>与征引的训诂体式》,《文选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1992年版第67页。
    ①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6年6月北京新1版第5页。
    ①杨亿《西昆酬唱集序》,杨亿等《西昆酬唱集注》,王仲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杨亿《武夷新集自序》,《全宋文》第十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2006年版第375页。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1783页。
    ②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1781页。
    ①叶庭圭《海录碎事》李之亮校点,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页。
    ②叶庭圭《海录碎事》李之亮校点,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页。
    ③司马光《公续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1页。
    ④曾枣庄、李凯、彭君华《宋文纪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22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8页。
    ②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第1800页。
    ③许尹《黄陈诗集注序》,陈师道《后山诗注补笺》,任渊注冒广生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93页。
    ④黄庭坚《答曹荀龙》,《全宋文》第一○四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①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第二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185-1187页。
    ②秦观《淮海集》,宋集珍本丛刊第二十七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625页。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9页。
    ②刘辰翁《刘辰翁集》,段大林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①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15页。
    ①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15页。
    ②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首。
    ③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15页。
    ④苏轼《苏轼诗集合注》附录二,冯应榴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4页。
    ①吴开《优古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1-232页。
    ②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7-288页。
    ①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7-48页。
    ①孟棨《本事诗》,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①吴聿《观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页。
    ②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5页。
    ①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四《水心诗》,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四九五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98页。
    ②王安石《王荆公诗注补笺》,李壁注,李之亮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16页。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集注》(宋)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孟子集注》(宋)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韩诗遗说考》(清)陈乔枞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汉书艺文志》(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隋书经籍志》(唐)长孙无忌等撰,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旧唐书》(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纂,(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廿史札记校正》(清)赵翼撰(补订本),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辑,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宋诗纪事》(清)厉鹗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编次,(清)钱东垣等辑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整理版)。
    《儒林公议》(宋)田况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王安石年谱三种》(宋)詹大和等撰,裴汝诚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元学案》(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明儒学案》(清)黄宗羲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抱朴子外篇校笺》(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7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
    《杨文公谈苑》(宋)杨亿口述,(宋)黄鉴笔录,(宋)宋库整理,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版。
    《涑水纪闻》(宋)司马光撰,中华书局1989年版。
    《侯鲭录》(宋)赵令畴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朝事实类苑》(宋)江少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西溪丛语家世旧闻》(宋)姚宽、陆游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诗林广记》(宋)蔡正孙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新校正梦溪笔谈》(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撰,翁元圻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麈史》(宋)王得臣撰,俞宗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扪虱新话》(宋)陈善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版。
    《项氏家说》(宋)项安世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语林》(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吹剑录全编》(宋)俞文豹撰,张宗祥校订,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却扫编》(宋)徐度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侯忠义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波杂志校注》(宋)周辉撰,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道山清话》(宋)王暐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梁溪谩志》(宋)费衮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版。
    《墨庄漫录》(宋)张邦基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隐居通议》(元)刘埙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编纂,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初学记》(唐)徐坚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辑,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事物纪原》(宋)高承撰,(明)李果订,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事类赋》(宋)吴淑撰并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宋)谢维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玉海》(宋)王应麟辑,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刊本。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1986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版。
    《黄氏日钞》(宋)黄震编,影印文津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
    《宋诗钞》(清)吴之振、吕留良等选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稗类钞》(清)潘永因编,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宋十五家诗选》(清)吴訏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宋诗别裁集》(清)张景星等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诗精华录》(清)陈衍评选,曹旭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五家诗钞》朱自清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西昆酬唱集笺注》(宋)杨亿等撰,郑再时笺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
    《西昆酬唱集笺注》(宋)杨亿等著,王仲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坡门酬唱集》(宋)邵浩辑,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杜诗详注》(唐)杜甫撰,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韩愈全集校注》(唐)韩愈撰,屈守元、常思春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玉溪生诗笺注》(唐)李商隐著,(清)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李商隐诗歌集解》(唐)李商隐著,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徐公文集》(宋)徐铉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元献遗文》(宋)晏殊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文恭集》(宋)胡宿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元宪集》(宋)宋庠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潞公文集》(宋)文彦博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王黄州小畜集》、《小畜外集》(宋)王禹偁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武夷新集》(宋)杨亿著,徐德明、余奎元、邱文彬点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宋)欧阳修著,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撰,朱东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伊川击壤集》(宋)邵雍著,陈明点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校点,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荆公诗注补笺》(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版。
    《曾巩集》(宋)曾巩撰,陈杏珍、晃继周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苏轼诗集》(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苏轼全集》(宋)苏轼撰,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苏轼选集》(宋)苏轼著,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栾城集》(宋)苏辙撰,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黄庭坚诗集注》(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
    《淮海集》(宋)秦观著,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版。
    《张耒集》(宋)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
    《后山居士文集》(宋)陈师道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后山诗注补笺》(宋)陈师道著,任渊注,冒广生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版。
    《龟山集》(宋)杨时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陵阳集》(宋)韩驹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溪堂集》(宋)谢逸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老圃集》(宋)洪刍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东莱诗集》(宋)吕本中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茶山集》(宋)曾几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陈与义集》(宋)陈与义著,吴书荫,金德厚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朱熹集》(宋)朱熹撰,郭齐、尹波校点,四川教育出版1996年版。
    《叶适集》(宋)叶适撰,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亮集》(宋)陈亮撰,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版。
    《诚斋集》(宋)杨万里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杨万里选集》(宋)杨万里撰,周汝昌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陆游集》(宋)陆游著,中华书局1976年版。
    《剑南诗稿校注》(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陆游选集》(宋)陆游著,朱东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范石湖集》(宋)范成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范成大诗选》(宋)范成大著,周汝昌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文忠集》(宋)周必大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集》(宋)魏了翁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宋)真德秀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后村先生大全集》(宋)刘克庄撰,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版。
    《石屏诗集》(宋)戴复古著,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版。
    《刘辰翁集》(宋)刘辰翁撰,段大林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桐江集》(元)方回撰,(清)阮元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桐江续集》(元)方回撰,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南雷文定》(清)黄宗羲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陈石遗集》(清)陈衍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诗品注》(梁)钟嵘撰,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诗话总龟》(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吟窗杂录》(清)陈应行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清)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杜甫诗话五种校注》张忠纲校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宋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诗话考》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冷斋夜话》(宋)惠洪撰,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风月堂诗话》(宋)朱弁撰,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竹庄诗话》(宋)何汶撰,常国振、绛云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著,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滹南诗话》(金)王若虚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带经堂诗话》(清)王士祯撰、戴鸿森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瓯北诗话》(清)赵翼,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撰,方绍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王英志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艺概》(清)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石洲诗话》(清)翁方纲撰,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清)叶燮、薛雪、沈德潜撰,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北江诗话》(清)洪亮吉撰,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姜斋诗话》(清)王夫之撰,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石遗室诗话》(清)陈衍著,郑朝宗、石文英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海日楼丛札》(清)沈曾植撰,钱仲联辑,中华书局1962版。
    《东坡诗话全编笺评》王文龙笺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
    《朱子新学案》钱穆著,巴蜀书社1986年版。
    《中国经学史》许道勋、徐洪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宋明经学史》章权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史学史》(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白寿彝主编,吴怀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编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邓乔彬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山水文化》李文初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典美学史》陈望衡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文化史述论》陈植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学术集林》王元化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查屏球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宋明理学与文学》马积高著,湖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许总著,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北宋儒学与文学》马茂军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庭坚与宋代文化》杨庆存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张文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石庆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化视域中的宋代文论》刘方著,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古代的类书》胡道静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类书流别》张涤华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类书简说》刘叶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方师铎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历史文献学述要》曾贻芬、崔文印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宋代文献学研究》张富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山水诗史》李文初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文学七论》刘麟生、方孝岳等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诗史》许总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宋诗派别论》梁昆著,台湾东升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宋诗体派论》吕肖奂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宋诗研究》胡云翼著,刘永翔、李露蕾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宋诗概说》吉川幸次郎著,郑清茂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宋诗流变》木斋著,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宋诗纵横》赵仁珪著,中华书局1994年版。
    《唐宋诗之争概述》齐治平著,岳麓书社1984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诗学思想史》萧华荣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诗学批评史》陈良运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黄宝华、文师华著,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宋金元文学批评史》顾易生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郭英德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北宋诗学》张海鸥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诗话史》蔡镇楚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诗话概说》刘重德、张寅彭著,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论西昆体》曾枣庄著,(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张兴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北宋诗文革新研究》陈杰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会通化成与宋代诗学》张高评攻,国立成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宋诗特色研究》张高评著,长春出版社2002年版。
    《宋诗——融通与开拓》张宏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从唐音到宋调——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曾祥波著,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欧、梅、苏与宋诗的形成》黄美铃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四大家理趣诗研究》钟美玲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
    《西昆体与宋型诗建构》傅蓉蓉著,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推陈出新的宋诗》莫砺锋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江西诗派研究》莫砺锋著,齐鲁书社1986年版。
    《苏东坡研究》木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庭坚诗歌研究》白政民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江西诗社宗派研究》龚鹏程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版。
    《江西宗派研究》伍晓蔓著,巴蜀书社2005年版。
    《苏门六君子研究》马东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苏门四学士》廖承良著,岳麓书社1998年版。
    《陈师道及其诗研究》范月妖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刘克庄诗学研究》王锡九著,黄山书社2007年版。
    《中外学者文选论集》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
    《王安石传》梁启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黄庭坚评传》黄宝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苏轼评传》王水照、朱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诗词散论》缪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游国恩学术论文集》游国恩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诗杂论》闻一多著,中华书局2006年6月北京新1版。
    《中国文学论集》朱东润著,中华书局1983年年版。
    《唐诗语言研究》蒋绍愚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著,中华书局1994年版。
    《文选版本研究》傅刚著,北京大学了版社2000年版。
    《文选学论集》赵福海主编,时代文艺出版1992年版。
    《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与清诗研究》,魏中林师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从诗人之诗到学者之诗——论韩诗之变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地位》,葛晓音撰,《学术月刊》1982年第5期。
    《“以学问为诗”初探——江西诗派一个理论问题的溯源》,刘志毅撰,《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三元说”与中唐枢纽论的学术因缘》,查屏球撰,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浅论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过程》,罗山鸿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张毅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