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鲁迅与传统文化一直是鲁迅研究的重点。综观这一课题的研究史,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这一课题的研究呈现出两种学术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的关系上,探究他在思想、审美、学术几个方面对经典的批判和继承;90年代以后,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与传统主流文化的关系上,探讨鲁迅在知识源流和精神品格上与主流文化的本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官方文化(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下层文化)。民间文化处于传统文化结构体系的下层,普遍存在于广大民众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无论是文化经典还是主流文化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它们都隶属于传统文化并占据一定的比例,但不能够概括传统文化的全貌。何况对下层民众国民性和文化心理的关注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和文化生涯的重点,因此以鲁迅和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来回答鲁迅与传统文化的课题,显然不够完整,有以偏概全之疑。
     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学者察觉到这种学术失衡,开始在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一课题研究上自觉地向民间文化偏移,主要成果有:1999年出版,陈方竞的专著《鲁迅与浙东文化》;2004年出版,由绍兴文理人文学院、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编写的《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2006年出版,由广东阳江市鲁迅研究会主编的《鲁迅与民俗文化》。这些研究成果都自觉地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鲁迅,在思想的深度和透视的广度都较前人有所拓展,但相对于鲁迅与民俗文化深广的文化空间,这种少数人的开垦显然是很不充分的。
     由此可见,以民俗视角来探索鲁迅与传统文化在学术界中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相较于鲁学其他方面的丰厚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过于薄弱,过于青涩。这种不足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机会,它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个在学术层面再次言说鲁迅的可能性。论文试图将民俗文化作为研究重点,以所掌握的民俗知识作为理论依据,来整体梳理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望能为这一课题作一份小小的贡献。
     民俗文化学是民俗学与文化学两种主体学科交叉而产生的一种复合视角,是由宗教民俗学、历史民俗学、语言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心理民俗学、文化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文化符号学、文化哲学等多种理论共同建立起的多维视阈广场。民俗文化学理论的引入,能够发挥比较文化学和知识分子心理学两种视角的优点又能弥补其弊端:既有批判国民性的现代启蒙精神又去其独断性,既有心理探寻的细腻坚实而又去其狭小性。
     以民俗文化学视阈观照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一课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于:以民俗文化为主体透视点来整体梳理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透过农村日常生活中的人情风俗、四时节庆、民间信仰与宗教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民俗文化,显现鲁迅笔下复合着历史、社会、心理多种元素的民族文化缩影;以民俗学为中心、多学科混合交叉的研究方法使民俗文化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化场域,富含多种视界,能够为研究鲁迅复杂的文化行为提供多学科的混合交叉视角,研究者便于在视角的自由调换中对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精神交接和碰撞,既能够宏观的整体把握又可集中的寻微探幽;研究过程中以动态的模式将鲁迅与民俗文化作为问题主体加以显现,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求解的过程:重新组合、排列前人已发掘的成果,同时将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补充进去,在鲁迅流动的生命形态追溯中显现和考证两者的真实可靠性。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围绕“现代民俗学和鲁迅现代民俗观的发生”这一问题,在现代民俗学发生背景的追述中阐明现代民俗学发生的理论背景和文化要求。“国民性”和“新文学”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建构“现代性”理论绕不开的核心,在知识分子对两者概念范畴的理解中,阐释它们在“现代性”理论中负载的重大历史意义,揭示中国现代民俗学产生的重要文化语境。从鲁迅的社会文化活动、文学思维特点和语言改革倡导入手,深入探讨东方古民俗观和西方民俗理论怎样和谐的融合于鲁迅的民俗理念中,阐释在以这些民俗资源为依据参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中,鲁迅如何在继承中拓展出独具个人特色的开放性民俗思想体系。
     第二章针对“鲁迅为什么对民俗发生文学和文化层面的兴趣”这一问题,依据幼儿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两种理论,力图在对鲁迅故乡生活和留学生活的客观追溯中,展现故乡民俗对他的熏陶和其留学期间对民俗理论的亲近和自主消化。鲁迅对民俗文化的吸收接受过程也是他整理传统文化,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他在文学创作中关注民俗文化,创造性地运用民俗、改造民俗不仅是早期故乡民俗文化熏陶的结果,更是留学日本期间他为发展新文化,改造国民性寻找的一条现代化道路。
     第三章以“鲁迅怎样借助民俗文化意象实现对个人情感和文化思想的表述”为中心,选取鬼文化意象、宗谱文化意象和水文化意象三个侧重点,在具体观点和感性写作中揭示鲁迅对民俗文化符号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运用,所带给其创作和思想的个人性、民族性和哲理性。鲁迅对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心理两个层面意蕴的开拓颇有深度,在以这些意象为透视点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同时,打造出具有个人文化标示的意象体系。他能够在对民俗文化的审视中,将抽象的精神本质和具体的外在形象凝和起来,运用深广的想象和艺术的语言将民俗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学意象呈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象体系。
     第四章关注的问题是“鲁迅怎样将民俗和女性的关系运用到文化和文学创作中”,通过对鲁迅文学中与女性相关之民俗事象描写的梳理,阐释文化批判、女性形象和民俗文化三者在鲁迅文学创作和文化表述中的秘密贯通和彼此照应。从对“抢醮”民俗的描写和反思中看到,鲁迅通过对“性别转移”话语的运用实现了在观照女性命运的同时,观照自己所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并将三者命运改变的支点落脚在经济权的争夺上。从身体理论出发,论述鲁迅从妇女缠足和服饰风俗中看到女性精神的禁锢和文化对她们身体的束缚是息息相通的,以管中窥豹之形式揭示妇女缠足和服饰风俗不仅是时代一景,更是妇女精神和社会文化的小型展览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完成对《阿金》创造背景和创造环境的透视,在鲁迅乡土记忆和都市体验的对照中,在其前期创作文风和后期创作文风的对比中,将他一生民俗文化观的变迁以动态的方式标示出来。
     第五章将“鲁迅文学世界中是否存在理想”这一问题作为讨论的主体,在完成对鲁迅神话观理想内涵揭示的基础上,以《补天》和《理水》两个文本为例,分析鲁迅隐藏在女娲和大禹两个文化英雄形象中的积极民俗文化因子。女娲形象中不仅凝聚着新文化巨大的创造力和强韧的生命力,更深藏着鲁迅对理想婚姻和美好情爱生活的向往和诗意想象,解读女娲形象的过程也是解读鲁迅对民俗情爱图腾文化接收、改造的过程。大禹是鲁迅晚年为自己和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塑造出的理想人格化身,在大禹、乞丐和鲁迅的外形参照中,点出鲁迅与大禹神貌的高度相似性,同时在大禹和帮闲者、帮忙者、扯淡者三类知识分子的品性对比中将大禹伟大的精神品格凸现出来,照见鲁迅文学创作中尚存的理想光芒。
     论文最后以鲁迅的民俗思想为参照,考察当下社会对民俗文化研究的过热现象和汉文化安全问题,希望通过对20世纪初鲁迅一代文化人的文化观和文化态度的梳理,为身处文化大众化、产业化和世界化环境中的当代知识分子,提供一条有效途径来正确对待文化与经济、创新与继承、学术与利益的复杂关系。同时思考当下与未来的民族文化建设,启发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民族和世界的价值博弈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s one the major areas of the study of Lu Xun. In a general view,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wo academic tendencies demarcated by the 1990s:the previous study centered around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classics, exploring his critique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lassics in terms of thoughts, aesthetics and academy; the subsequent study focuses on Lu Xun and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ulture, probing into their fundamental connection in the sources of knowledge and spiritual charact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general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authoritative culture and the folk culture. The latter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ying in the lower level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system, popular among the masses. On the other hand, both cultural classics and mainstream culture belong to the traditional upper-class culture, which account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fail to give a full view of it. Furthermore, Lu Xun's lifelong literary creation and cultural career placed an emphasis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of lower-class people. Therefore, it is apparently inadequate and partial to research the subject of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nly in regard of his relationship with upper-class culture. In the late 1990s, some scholars grew aware of the academic imbalance and started shifting the focus of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 to folk culture. However, the exploration of Lu Xun and folk culture by a small minority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Standing on their shoulders and learning their lessons, the author endeavors to do some pioneer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folklore study.
     The introduction of folklore study combines the double views of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and intellectual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thesis reveals that researchers may find it hard to learn about the complex subject of Lu Xu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due to their lack of knowledge of folklore studies. On this basis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subject is expounded.
     The thesis contains five parts, which go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ese Folklore Study and Lu Xun's Folk Cultural View"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folklore study. Starting with Lu Xun's social cultural activities, literary thinking features and his advocacy of language reform, the chapter investigates how the Oriental ancient folk culture and Western folk theories found their harmonious combination in Lu Xun's literary work, how Lu Xun through inheritance developed an individualized open system of folk views, and how to apply these folk resources to the socia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modern Chinese new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u Xun and folk culture" is directed at how folk culture drew Lu Xun's attention in terms of both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infant psychology and folk psychology, it reveals how Lu Xun was influenced by folk culture in his hometown and accepted folk theory in his overseas study. Lu Xun's absorption and acceptance of folk culture was also a process of systematizing and theorizing traditional culture. His attention on folk culture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it in his literary writing reflected not only the influence of folk culture in his childhood hometown, but his search for a modern way to develop new culture and reform national character when he studied in Japan.
     The third chapter "Folk Cultural Signs:Decoding Lu Xun" centers around how Lu Xun expressed his individual feelings and cultural thoughts with the help of folk cultural images. The cultural images of ghost, genealogy and water are the key points of discussion, so as to explore his inheritance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folk cultural signs, which were marked by individuality, nationality and philosophy. Lu Xun's exploitation of folk culture on the levels of both history and psychology was profound, meantime constructing an individualized cultural image system. By his survey of folk culture, he combined the abstract spiritual nature with concrete images, transformed folk cultural signs into literary images with profound imagination and artistic language, and built his unique cultural image system.
     The fourth chapter "Lu Xun's Writing of Femal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Folk Culture" focuses on how Lu Xun appli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olk culture and females to cultural and literary creation. By sorting the folk phenomena related to females i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the chapter expounds on the combination and correspondence of cultural criticism, female images and folk culture. From the descrip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folk culture of bride-kidnapping, Lu Xun thought about the destiny of females, his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Chinese nation, the key of their change based on the fight for economic powe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body, it discusses how Lu Xun sa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emales' spiritual and physical bondage, reflected in the custom of foot-binding and fashions. By studying the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 of the writing of Ah-chin, the chapter displays the dynamic change of folk culture throughout Lu Xun's life from his rural memories to his urban experiences.
     The fifth chapter "Mythology:the Great Reconstruction of Folk Culture" discusses whether there is ideal in Lu Xun's literary world. Taking Mending the Heaven and Flood Control as examples, it analyzes the positive folk cultural factors hidden in two cultural heroic images. In the image of Nu Wa, the great creative power and tough life of new culture are combined, and Lu Xun's longing for ideal marriage and happy love and his poetic imagination of them are discovered. Decoding the image of Nu Wa is also the process of decoding folk cultural totem of love. The image of Da Yu was created by Lu Xun in later life for himself and for the whole intellectual class. By comparing the appearance of Da Yu, beggars, and Lu Xu, the high similarity of them is discovered. And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s of Da Yu, snobs, flunkeys, and babblers, the noble spiritual character of Da Yu is highlighted, the remaining ideal shining i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reflected.
     The conclusion part "Modern Revelation of Lu Xun and Folk Cultural Study" is directed at the overheating of present folk cultural research and the issue of Chinese cultural security, sorting intellectuals'cultural views and attitude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try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conomy, creation and inheritance, academy and interests.
引文
①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第15页
    ①参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第9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7页
    ③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47页
    ①乐黛云主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67页
    ②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第140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7页
    ④《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9页
    ①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07-208页
    ①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第10页
    ②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第18-20页
    ③林骧华:《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35页
    ①李城希:《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1页
    ①孙玉石:《研究一点鲁迅研究的方法》,《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第5期
    ②[德]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第10页
    ①[美]转引自阿兰·迪尼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6页
    ②[美]阿兰·迪尼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6页
    ①转引自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页
    ②蒋观云:《海上观云集初编》,1902年出版,上海广益书局,转引自刘锡澄,《民俗百年话题》,《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
    ③周作人: 《周作人文类编6》,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69页
    ④蔡元培: 《蔡元培史学论文集》第4卷,高平步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39页
    ⑤周作人:《周作人文类编6》,长沙:长沙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373页
    ⑥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第69页
    ①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第76页
    ②参见《史景迁与余英时的对谈》《联合报》,1999年1月8日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卷,17章,3节,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卷,7章,6节,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卷,16章,8节,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卷,16章,16节,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③[美]阿兰·迪尼斯: 《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页
    ④[美]阿兰·迪尼斯: 《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页
    ⑤[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卷,14章,4节,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⑥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第84页
    ⑦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第84页
    ①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245页
    ②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246-247页
    ①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245页
    ②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176页
    ③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176页
    ④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245页
    ⑤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第62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卷,3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4卷,5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09年出版
    ①周作人:《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3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10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4页
    ④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3页
    ⑤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3页
    ①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第140页
    ②胡适:《<尝试集>自序》,转引自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③陈勤建: 《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杜,1989年出版,第231页
    ①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第155页
    ②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 第201页
    ③《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9页
    ④《歌谣》周刊第六号,1923年1月21日
    ⑤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第155页
    ⑥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出版,转自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58页
    ①[美]唐德刚译: 《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44页
    ②李亦园: 《二十世纪中口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2年出版,第342页
    ③[俄]李福清: 《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2年出版,第4页
    ④钱小柏: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⑤陈勤建: 《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8页
    ⑥参见钟敬文: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和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以及陈勤建: 《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2-13页
    ①汪玢玲: 《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7页
    ②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5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8-9页
    ①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8-9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第41页
    ③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576页
    ④陈勤建: 《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62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29页
    ①《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第703页
    ②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内篇问上第三·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苦》,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第89页
    ③刘昼:《新论·风俗篇》,傅亚庶校,《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第443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4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9页
    ③《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1页
    ④《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4页
    ①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39页
    ②应劭:《风俗通义·序》,《风俗通义·古今注》(丛书集成初编本),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第2-3页
    ③《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第1161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85页
    ①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中国文化出版社,1947年出版,第6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7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6页
    ①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页
    ②萧放:《中国民俗史》(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页
    ③吴绍釚:《“野史”特征漫议》,《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24页
    ④陈力:《中国史学史上的正史与野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62页
    ⑤周葱秀:《鲁迅与野史》,《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2期,第23页
    ①陈力:《中国史学史上的正史与野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27页
    ②周葱秀:《鲁迅与野史》,《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2期,第23页
    ③梁启超:《新史学》,载《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639页
    ④《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7页
    ①《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8页
    ②《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8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72页
    ④《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8页
    ⑤《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8页
    ①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0页
    ②《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46页
    ③《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38-639页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
    ③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15页
    ④《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1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4卷第4号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页
    ③钱玄同:《随感录》,《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1期
    ①赵家壁主编,朱自清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5年出版,第1页
    ②钱玄同:1917年2月25日钱玄同给陈独秀的信,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40页
    ③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85页
    ①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
    ②[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第148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1页
    ②《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7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19页
    ④《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5页
    ⑤《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页
    ⑥《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页
    ⑦自芬君(陆诒),《鲁迅先生访问记》,1936年5月30日《救亡日报》第4期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9页
    ②《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5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0页
    ④《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82-383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0页
    ②《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9-80页
    ③《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83页
    ④《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80页
    ⑤《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1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0页
    ②《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0页
    ③《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3页
    ①[德]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第13页
    ②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第10页
    ①参见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
    ②薛绥之编: 《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9页
    ①萧放: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88页
    ②孙郁、黄乔生主编: 《回望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23页
    ③周启明: 《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2页
    ④姜彬主编: 《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①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②陈勤建: 《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25页
    ③姜彬主编: 《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④徐建顺、辛宪主编:《命名——中国姓名文化的奥妙》,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页
    ⑤徐建顺、辛宪主编: 《命名——中国姓名文化的奥妙》,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2-23页
    ⑥周启明: 《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9页
    ①薛绥之编: 《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9页
    ②周启明: 《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2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社,第596页
    ④孙郁、黄乔生主编: 《回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社,第223页
    ①孙郁、黄乔生主编: 《回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社,第223页
    ②周启明: 《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3页
    ③李城希: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2页
    ④《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社,第319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7页
    ②鲍昌、邱文治编:《鲁迅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5页
    ③张能耿:《鲁迅的青少年时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26页
    ④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31页
    ①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6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54页
    ③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3页
    ④《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31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6页
    ②[日]丸尾常喜著:《“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6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39页
    ④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75页
    ①周作人:《谈龙集》,岳麓书社,1989年出版,第80-81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99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49页
    ④子通主编:《鲁迅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0页
    ⑤《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页
    ①[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9页
    ②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3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4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8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9页
    ③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77页
    ④《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卷,第327页,转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出版,第178页
    ①[日]《乡土研究》创刊号高木《乡土研究的本领》,1913年,转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出版,第178页
    ①孙郁、黄乔生编:《研究述评——回望周作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65页
    ②《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12页
    ③《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页出版,第354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7页
    ②《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4页
    ③常惠: 《民间文学史话》,《民间文学》,1961年第9期
    ④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第19页
    ⑤参见张梦阳,《鲁迅与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鲁迅研究月刊》,1980年第2期;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界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第81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49页
    ①[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9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1页
    ①[美]C·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1页
    ①[美]罗伯特·E·勒纳等: 《西方文明史》,王觉非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611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71页
    ②黄盛华,周启云: 《鬼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9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9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0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0页
    ④《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9页
    ⑤《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1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7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7页
    ①《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第72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54页
    ①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分析》,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出版,第245页
    ①汪晖: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三联书店,2007年出版,第456-457页
    ②翟业军:《恶魔的哀怒》,《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0期,第82页
    ③陈浩: 《思想对话的形象——从绍兴民间文化解读鲁迅的思想风格》, 《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0期,第63页
    ④祝勇编:《重读大师》(外国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46页
    ⑤子通编:《鲁迅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14页
    ⑥《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35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6-227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9页
    ③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第377、382页
    ④胡适:《胡适文存》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第211页
    ⑤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79页
    ⑥《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24页
    ⑦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第374页
    ⑧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369页
    ⑨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第477页
    ⑩《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7页
    ②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1页
    ④《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0页
    ⑤《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0页
    ⑥《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3页
    ⑦《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3页
    ①《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4页
    ②汪玢玲:《鬼狐风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25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8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3、362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第169-170页
    ④汪晖: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三联书店,2007年出版,第456页
    ①[美]韦勒克·奥·沃伦:《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第240页
    ②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2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65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64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68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6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54页
    ③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72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29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0页
    ③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第75-76页
    ④《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6页
    ⑤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第75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1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1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1页
    ④《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2页
    ①《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4页
    ②子通编:《鲁迅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3页
    ①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2000年出版,第19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2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页
    ④《鲁迅书信集》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第175页
    ⑤孙伏园编:《鲁迅先生二三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50页
    ⑥龚鹏程:《近代思潮和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第356页
    ⑦《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9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1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53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1页
    ④王得后编:《两地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104页
    ⑤孔庆东: 《四十不坏》,华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页
    ⑥[法]加斯东·巴什拉: 《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出版,第156-157页
    ①林语堂:《吾国吾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5页
    ②国学文献馆编:《中国族谱序列选刊》,台湾经联公司,1983年出版,第97页
    ①龚鹏程: 《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第270-271页
    ②《太平广记》引颜真卿: 《戎幕闲志》
    ③国学文献馆编: 《中国族谱序列选刊》,台湾经联公司,1983年出版,第149页
    ④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59页
    ①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73页
    ②欧阳宗书:《合二姓之好,传祖宗血脉——从家谱透视中国古代宗族婚姻》,《中国民间文化》1992年第7集
    ①朱忞:《鲁迅在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04页
    ②《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页
    ③《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2页
    ④《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1页
    ⑤《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页
    ⑥《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8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0页
    ②周作人: 《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832页
    ③李雪梅: 《中国近代藏书文化》,现代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2页
    ④李雪梅:《中国近代藏书文化》,现代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页
    ⑤利希泌、张淑华编: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第21页
    ⑥利希泌、张淑华编: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第42页
    ⑦利希泌、张淑华编: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第392页
    ①利希泌、张淑华编: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第40页
    ②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64页
    ③鲍昌、邱文志编:《鲁迅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5-6页
    ④鲍昌、邱文志编:《鲁迅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8页
    ⑤《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2页
    ②《鲁迅回忆录》[C](散篇)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页
    ③《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68页
    ④《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0页
    ①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60页
    ②朱忞:《鲁迅在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17页
    ③朱忞:《鲁迅在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17页
    ①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61-62页
    ②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三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12页
    ①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三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301页
    ②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三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312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三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311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96-597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19-534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95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21页
    ④《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6页
    ①[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第97页
    ②《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3-84页
    ①杨乃乔:《悖论与整合——东西方比较诗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9页
    ①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53页
    ②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12页
    ①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45页
    ②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421页
    ①止庵编:《周作人集》,花城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23页
    ②朱忞:《鲁迅在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页
    ①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3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91-592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92-595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65页
    ①又央:《<野草>:一个特殊序列》,《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5期,第21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0页
    ①胡尹强:《野草: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第14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0-191页
    ②《鲁迅全集》第六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39-54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8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16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42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99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71页
    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01页
    ④《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10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9页
    ②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华夏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79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35页
    ②《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6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98-499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6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7-228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55页
    ①[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2页
    ②[美]高彦颐: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牛出版,第1-2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7页
    ①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 《史林》2003年第3期,第106页;宋立中: 《婚嫁论财与婚娶离轨——以清代江南为中心》,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135页
    ②梁其姿: 《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台湾联经出版社,1997年出版, 第163页
    ③王跃生:《十八世纪后期中国男性晚婚及不婚群体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2页
    ①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财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67页
    ②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财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页
    ③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财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65页
    ①参见王跃生: 《清代中期妇女再婚的个案分析》一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69页
    ②刘正刚、唐伟华:《明清鲁浙粤女性自杀探讨》,《妇女与社会》,2001年第23卷,第76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页
    ②《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09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7页
    ②参见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财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78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15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78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7-168页
    ②唐弢:《唐弢文集》(诗词·小说·散文卷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504页
    ①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新华文摘》2000年第3期
    ②[美]普里·莫兹克著: 《梅洛——庞蒂》,关群德译,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第20页
    ③尼采著: 《权力意志》,贺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7,38页
    ①《礼记·玉藻篇》
    ②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7页
    ③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第六册,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第115页
    ④康有为: 《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第134页
    ⑤《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14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9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5页
    ④《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35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3页
    ①转引自高洪兴: 《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18页
    ②转引自高洪兴: 《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26页
    ③转引自高洪兴: 《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09页
    ①许寿裳: 《我所认识的鲁迅》, 《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56—457页
    ②周建人: 《回忆大哥鲁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7页
    ③柳亚子:《五十七年(续五)》,《文学创作》,1944年3卷2期
    ④周建人: 《回忆大哥鲁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7页
    ⑤《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51页
    ⑥转引自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21页
    ⑦《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51页
    ①段国超:《鲁迅与朱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05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48页
    ④《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99页
    ⑤《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15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4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78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5页
    ①郑云山、陈德禾:《秋瑾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62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19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32页
    ③《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0页
    ②参见钱理群:《乡村记忆与都市体验:走进鲁迅世界的一个入口——(大师名作坊(鲁迅卷),在酒楼上、伤逝、阿金)导读(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1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62-363页
    ③复旦大学等三校编写组:《鲁迅年谱》(下册),安徽人民出版社,第661页
    ④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第425页
    ①李东木:《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人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第11-12页
    ①《钱江晚报》2007年10月22日
    ②(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辉临、周怡、李林艳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第73、74页
    ①《论男女无耻》,《申报》,1879年9月21日
    ②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103-104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8页
    ①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第19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7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页
    ④[日]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10页
    ⑤[日]尾崎文昭《试论鲁迅“多疑”的思维方式》孙歌译,《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期,第26页
    ⑥《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38页
    ①[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②《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13页
    ③《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页
    ①《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12页
    ②《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页
    ③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页
    ①《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页
    ①《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9页
    ②《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9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3页
    ④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第69页
    ①《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2-33页
    ②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山东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382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64页
    ②转载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09页
    ①陈勤建:《中日金鸡传说崇信德文化走向》,《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②[美]詹姆士·O.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442页
    ③王富仁、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27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3-354页
    ①成仿吾:《<呐喊>的评论》,《创造季刊》1924年第2卷第2期
    ②成仿吾:《<呐喊>的评论》,《创造季刊》1924年第2卷第2期
    ①高有鹏: 《民间庙会》,海燕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9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80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80页
    ③《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6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8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0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79页
    ①上海鲁迅纪念馆: 《鲁迅与书籍装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88页
    ②《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6页
    ③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81页
    ①姜德明:《活的鲁迅》,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63-167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7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3页
    ④孙郁、黄乔生主编, 《周氏兄弟——回望周作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81页
    ⑤胡尹强: 《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20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3页
    ②孙郁、黄乔生主编, 《周氏兄弟——回望周作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93页
    ①林语堂:《萨天师语录》(一),《中央副刊》,1927年6月13日第80号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7页
    ①李勇:《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0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7-358页
    ①[德]爱娃海勒Eva Helller:《色彩的文化》,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89页
    ②转引自朱玲: 《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6页
    ①阳江市鲁迅研究会编:《鲁迅与民俗文化》,中国窗口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29页
    ②阳江市鲁迅研究会编:《鲁迅与民俗文化》,中国窗口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34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7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4页
    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5页
    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8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9页
    ②海婴编: 《许广平文集》卷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0-11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13页
    ②《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9-200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3页
    ①《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89页
    ②《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04页
    ③《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90页
    ④《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7页
    ⑤《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86页
    ⑥《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88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4页
    ①《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99-400页
    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22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47页
    ①黄琳,许瑛:《美国软力量的削弱》,《僚望东方周刊》2004年5月17日
    ①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第210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7页
    ①陈漱渝:《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46页
    ②古大勇:《“过度阐释”与“偏离鲁迅”——对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反思(二)》《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36页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1-18卷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夏之放《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林同华《美学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林同华《审美文化学》东方出版社1992年出版
    王小舒《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出版
    葛涛主编《鲁迅的五大未解之谜》东方出版社2003年出版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文汇出版社2006年出版
    何锡章《鲁迅读书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
    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出版社1981年出版
    周积寅编《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出版
    何辉斌《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德]海德格尔,孟明译《荷尔德林诗的新神话》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祝勇《重读大师》(外国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冯俊主编《世界名人人大演讲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陈平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室著《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出版
    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纪维周编《鲁迅研究书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
    凤凰卫视编《世纪大讲堂》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夏晓虹《晚清文人妇人观》作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
    高颜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
    王元化《清园论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
    陈平原编《追忆章太炎先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陈漱渝《鲁迅实史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周振甫《鲁迅诗歌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乐戴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孙郁编《被侮辱的鲁迅》北京群言出版社1994年出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85年出版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4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5函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 1983年出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出版
    观鱼《回忆录寻访族和社会环境35年间的演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
    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吴俊《暗夜的过客——一个你不知道的鲁迅》东方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李零《丧家犬——我读孔子<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李城希《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收、偏离、回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 1996年出版
    林语堂《吾国吾民》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5年出版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出版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日]竹内好,李东木译《近代的超克》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日]丸尾常喜,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
    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2002年出版
    郜元宝《鲁迅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汪玢玲《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汪玢玲《狐鬼风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美]阿兰·邓迪斯,户晓辉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朱正编《鲁迅书话》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傅光明编《论战中的鲁迅》京华出版社2006年出版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祖国颂《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英]马克·柯里,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杨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出版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周蕾,蔡青松译《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法]孟德斯鸠,严复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909年出版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萧放《中国民俗史》(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刘禾,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
    1900-1937)》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绍兴文理院人文学院、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编《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广东阳江市鲁迅研究会主编 《鲁迅与民俗文化》 香港中国窗口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徐建顺、辛克主编《命名——中国姓名文化的奥妙》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出版
    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
    李亦园《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2年出版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年出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法]内盖尔·杜夫海纳 《美学与哲学》(中译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张燕、傅铿译《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黄盛华,周启云《鬼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年出版
    李雪梅《中国近代藏书文化》现代出版社1999年出版
    利希泌、张淑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鲍昌编《鲁迅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刘榜离,王胜利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西]阿莱雅·何塞·G.西松,于文轩,丁敏译《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为什么美德如此重要》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出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
    [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李德荣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出版
    [德]威廉·弗里德里希嘿格尔,薛华译《黑格尔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李荣添《历史的理性: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社
    [德]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
    [美]罗伯特·E·勒纳,王觉非译《西方文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出版
    [美]韦勒克·奥·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
    [法]让-克鲁德·考夫曼,谢强、马月译《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眼光——裸乳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
    [法]加斯东·巴什拉,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三联书店1996年出版
    [日]西田几多郎,何倩译《善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
    [法]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
    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论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胡尹强 《野草: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 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美]普里·莫兹克著,关群德译《梅洛——庞蒂》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
    [德]尼采著,贺骥译《权力意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出版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 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
    李勇 《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郑云山,陈德禾 《秋瑾评传》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出版
    [日]伊藤虎丸,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美]詹姆士·O.罗伯逊 《美国神话·美国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王富仁、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德]爱娃海勒Eva Helller,吴彤译《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美]约瑟夫·奈伊《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2年出版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香港时报出版社公司 1984年出版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复旦大学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华中师范大学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华中师范大学
    魏家文《民族国家意识与现代乡土小说》武汉大学
    姜峰《民间理念与现代乡土文学》北京师范大学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袁红涛《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复旦大学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海派小说性爱叙事》东北师范大学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华北师范大学
    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山东大学
    冯悦《晚明城市民俗生活极其变迁研究——以“三言”“二拍”为例》辽宁大学
    赵前明《魏晋风度接收史及其现代性研究》西北大学
    邸允峰《文艺民俗学视野下的元杂剧鬼魂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周凌峰《民俗文化背景中的周作人文学思想与创作》湖南师范大学
    孙克诚《百草园中的通衢——鲁迅作品中的动物意象解说分析》青岛大学
    陈少辉《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生》湖南师范大学
    张成《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文化解读》东北师范大学
    申洁《汉族民俗生活中的色彩文化研究》辽宁大学
    杨林《现代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书写》辽宁大学
    林洙铉《论鲁迅的民俗意识及其体现》天津师范大学
    陈艳《中国家谱的知识建构》上海交通大学
    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山东师范大学
    古大勇《“过度阐释”与“偏离鲁迅”——对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反思(二)》《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刘项《反抗·屈服·死亡——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异途同归》 《北方论丛》1999年第2期
    吴长华《从女人到女鬼——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 《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期
    冯奇《现代性的沉重脚步——启蒙与反启蒙运动在中国》 《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9期
    冯奇《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0期
    徐妍《退居书斋的学人思路:90年代“学者”鲁迅被重构的逻辑和悖论》《鲁 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6期
    朱正《王明谈鲁迅》 《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5期
    杨兴梅《小脚美丑与男权女权》 《读书》 1999年第10期
    王江松《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经济分化和市场位置》《求索》2009年第3期
    刘义军、欧宗耀《直面民族文学经典的消费扩张》 《求索》2009年第2期
    范丽娜《中西文化中死亡隐喻表征的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侯晓媛《中国文化性爱隐喻的认知语言学诠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倪浓水《西山和东海:“精卫填海”里德南北文化隐喻》《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
    胡传吉 《吾之大患,为吾有身——(红楼梦)的疾、癖、痴》《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4辑
    王桂妹《民族性自审与性别隐喻》 《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葛星 《隐喻性思维中汉民族“莲”文化探析》 《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丁颖《意义的阐扬与坚执的书写——鲁迅白话小说的意象探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杨敏《人类精神的隐喻和摹写——古代诗歌中“游子”意象的文化阐释》《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罗惠缙《民族性视野下的中国早期乡土文学之现代性求取》《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刘卫东《家族叙事与现代启蒙神话——论现代家族小说主题的衍变》《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许伟利《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雷春仪《从文化视角研究中英爱情与婚姻隐喻的差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范爱贤《“象言”与“道”韵——儒道两家诗性语言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
    桑哲《<诗经>中的性文化》《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吴中胜《文学如水——中国古代文论以水喻文批评》 《理论月刊》2004年第7期
    施军《论鲁迅小说象征化创作》《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李桂奎《论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体描写的“物喻”特征》 《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刁生虎《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 《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苗伟《中国女性发展与中国文化本体》《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赵荷香《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原型及其影响》《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邓传俊《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薛瑞泽《试论汉代女性刑罚》《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王平《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以<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
    楼梦>为中心》《东岳论丛》2007年第3期
    国家玮《反思与质疑:关于“竹内鲁迅”的三个命题》《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万资姿《符号异化: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焦虑之潜在根源》 《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柳素平《晚明江南名妓与名士的婚恋情结》《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情感表达及其性情生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陈洪东《孔子民俗观的人文原则与历史方法管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胡雷《从云与水的意象看儒家“君子”的人格理想》《学术探讨》2000年第5期
    李云峰《水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之精华》《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
    程霞《先秦美学重水之意象分析——基于儒家和道家的比较》《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7期
    [日]尾崎文昭,孙歌译《试论鲁迅“多疑”的思维方式》 《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期
    曹金《颜色隐喻的中西对比及文化探源》《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年
    杨筝《<补天>与鲁迅的神话重建》《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增华《<山海经>神话思维的衍变和特征》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3期
    葛红兵《苏童新作(碧奴)评论小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彭文婷《神话不再,隐喻依然——论隐喻在神话及现代语言中的普遍性》《内
    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黄万华《乡愁是一种美学》《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黄万华《母体归依、生命传承中的故土意象》《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程凯《“招魂”、“鬼气”与复仇——论鲁迅的鬼神世界》 《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6期
    胡雅丽《楚人宗教信仰刍议(续)》 《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
    郭晓鸿《从<论语>鬼故事专号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顾惜佳《从神格看吴越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徐建春《大禹、会稽与夏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林荣松《鬼神信仰与五四小说》《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陈爱强《国民痼疾与祖先崇拜——鲁迅小说一个文化学的阐释》 《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1期
    蔡靖泉《汉代的婚丧习俗与楚文化》 《江汉考古》1999年第3期
    董楚平《汉代的吴越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叶世祥《鲁迅小说研究的四种范式》《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11期
    任广田《鲁迅与远古中国文化精神》《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9期
    毛晓平《鲁迅与中国人的鬼神信仰》《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7期
    李明军《文化蒙蔽: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桎梏》 《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7期
    陈浩《思想对话的形象——从绍兴民间文化节度鲁迅的思想风格》《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0期
    陈平原《“爱书成癖”乃书生本色》《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1期
    陈华文《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万仪 《鲁迅与吴越文化》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荆学民《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 《南开学报》1999年第2期
    李延龄《论五四时期无神论与灵学鬼神思想斗争的时代意义》 《长白学刊》2004年第4期
    薛文礼《鬼神的礼俗精神与文化传承》《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穆艳霞《浙东民间文化与鲁迅的精神世界——兼谈五四新文化倡导中鲁迅对民间宗教的双重体验》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田兆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彭丽华《莱辛与两性和谐的新女性主义》 《求索》2009年第3期
    施爱东《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兼谈民俗学家在非遗产保护运动中的学术担当》 《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李冬木《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论鲁迅与(支那人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 《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
    刘强《“纺织娘”:男不耕背景下传统社会经济之凭藉——清代贵州与江南地区的比较研究》 《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8期
    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烈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 《清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宋立中《婚嫁论财与婚娶离轨——以清代江南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 《史林》2001年第2期
    刘正刚《明清鲁浙粤女性自杀探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
    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 《史林》2003年第3期
    王跃生《清代中期妇女再婚的个案分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王跃生《十八世纪后期中国男性晚婚及不婚群体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王跃生《18世纪中国婚姻论财中的买卖性质及其对婚姻的作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